CN205686075U - 一种防泥沙轮毂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泥沙轮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86075U
CN205686075U CN201620507806.4U CN201620507806U CN205686075U CN 205686075 U CN205686075 U CN 205686075U CN 201620507806 U CN201620507806 U CN 201620507806U CN 205686075 U CN205686075 U CN 205686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poke
installing hole
chut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078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 Co Ltd Of Chongqing Tianyi Jinlun Car
Original Assignee
Hub Co Ltd Of Chongqing Tianyi Jinlun Ca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 Co Ltd Of Chongqing Tianyi Jinlun Car filed Critical Hub Co Ltd Of Chongqing Tianyi Jinlun Car
Priority to CN2016205078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86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86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860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泥沙轮毂,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包括轮辋、轮缘和轮辐,轮缘安装在轮辋的一端,轮辐安装在轮辋的另一端,轮辋上设置有气门孔;轮辐设置有中心孔、散热孔、安装孔和用于盖接在安装孔上的盖接部,中心孔与轮辐同轴,安装孔设置为多个,多个安装孔沿中心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散热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散热孔沿中心孔的周向间隔设置,盖接部与轮辐转动连接,盖接部沿轮辐的轴心线相对于轮辐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泥沙轮毂在轮辐上设置有盖接部,盖接部可以将安装孔盖住,避免泥沙进入安装孔,在需要维修和维护时,露出无泥沙的安装孔,在拆卸时十分方便,从而给维修和维护提供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防泥沙轮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泥沙轮毂。
背景技术
轮毂,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是连接制动鼓(制动盘)、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防泥沙轮毂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防泥沙轮毂都是通过螺栓与汽车主体连接,汽车在长时间使用后,维护和维修轮毂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泥沙轮毂,以改善防泥沙轮毂维修和维护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泥沙轮毂,包括轮辋、轮缘和轮辐,所述轮缘安装在所述轮辋的一端,所述轮辐安装在所述轮辋的另一端,所述轮辋上设置有气门孔;所述轮辐设置有中心孔、散热孔、安装孔和用于盖接在所述安装孔上的盖接部,所述中心孔与所述轮辐同轴,所述安装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散热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孔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盖接部安装在所述轮辐上,所述盖接部与所述轮辐转动连接,所述盖接部沿所述轮辐的轴心线相对于所述轮辐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泥沙轮毂在轮辐上设置有盖接部,在将轮毂安装到汽车主体上后,盖接部可以将安装孔盖住,并将安装孔遮挡,避免泥沙进入安装孔,在需要维修和维护时,露出安装孔,此时安装孔内无泥沙,在拆卸时十分方便,从而给维修和维护提供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盖接部包括呈圆盘状的转盘,所述转盘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转盘同轴,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中心孔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的个数与所述安装孔的个数相同,且各个所述第二通孔与各个所述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转盘与所述轮辐同轴,所述转盘与所述轮辐转动连接。
转盘安装到轮辐后,第一通孔和中心孔对齐同轴,汽车的标志可以从第一通孔显示出来,转动转盘,令第二通孔与安装孔对齐,此时就能转动安装孔内的螺栓,将轮毂安装到汽车主体上或者将轮毂从汽车主体上取下,将轮毂安装好后,再次转动转盘,使转盘未设置有第二通孔的位置将安装孔封闭起来,这样汽车在行驶时,泥沙和灰尘就不能进入安装孔,从而轮毂维修和维护的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轮辐的外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由轮辐的表面向内凹陷,所述滑槽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延伸;所述盖接部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转盘上,所述滑块卡接于所述滑槽,转动所述转盘令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滑槽滑动。
滑槽与滑块配合,使转盘的转动更加的精确,当滑块滑至滑槽的一端时,第二通孔恰好与安装孔对齐,当滑块滑至滑槽的另一端时,转盘恰好将安装孔封闭,这样在拆卸时可以更快的将第二通孔与安装孔对齐,使拆卸更加的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底壁沿其凹陷方向由一端朝向另一端倾斜,所述滑槽较高的一端设置挡块;所述盖接部还包括呈压缩状态的弹簧,所述滑块包括第一块和第二块,所述第一块滑动连接于所述转盘,所述第一块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心线方向相对于所述盖接部滑动,所述第二块卡接于所述滑槽,所述第二块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块的横截面积,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块与所述转盘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块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弹簧令所述滑块具有朝向所述滑槽底部滑动的趋势,当所述滑块滑至所述滑槽较低的一端时,所述转盘将所述安装孔封闭,当所述滑块滑至所述滑槽较高端,且所述滑块卡接于所述挡块时,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安装孔同轴。
在将轮毂安装到汽车主体上前,向上提起第一块,第一块带动第二块远离滑槽的槽底,此时转动转盘令第二块滑至滑槽较高的一端,第二块与滑槽的端面接触后,放下第一块,第二块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第一块相对于转盘向下滑,第二块的底面最终与滑槽的底面接触,此时第二块恰好卡子滑槽的端面与挡块之间,此时转盘被固定,且第二通孔与安装孔对齐,可以对轮毂进行安装;将轮毂安装好后,拉起第一块,同时反向转动转盘令滑块与滑槽的另一端的端面接触,此时放下第一块,由于此时滑块处于滑槽的最低处,在弹簧的作用下,滑块不能沿滑槽的延伸方向向另一端滑动,即转盘此时被固定,且此时转盘恰好将安装孔完全封闭,避免泥沙进入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较低的一端设置由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滑槽的凹陷方向相同,所述凹槽沿所述滑槽的槽底向下凹陷,当所述第二块卡接于所述凹槽时,所述转盘将所述安装孔封闭。
当滑块卡入凹槽后,转盘被固定的更稳,即使在道路崎岖时也不会将安装孔露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块的底部设置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滑槽的底壁配合。
将第二块的底面设置为斜面后,在将轮毂安装好,反向转动转盘时,只需将第二块转过挡块的位置,就可将第一块放下,此时第二块会在弹簧的作用下沿着滑槽的槽底滑动,并最终滑入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盖接部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块的底部,所述滚轮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块的底面平行。
滚轮可以使滑块与滑槽之间的滑动更加轻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块远离所述第二块的一端设置有把手。
把手使第一块能更加方便的被提起,从而使转盘的转动更加的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为四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孔的中心与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的连接线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的连接线等长。
四个安装孔已经能够将轮毂稳定的安装在汽车主体上,且四个螺栓在安装和拆卸时都非常的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对应的圆心角小于90度。
转动一个较小的角度就能同时满足第二通孔与安装孔对齐或者安装孔被封闭,省时省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泥沙轮毂在轮辐上设置有盖接部,在将轮毂安装到汽车主体上后,盖接部可以将安装孔盖住,并将安装孔遮挡,避免泥沙进入安装孔,在需要维修和维护时,露出安装孔,此时安装孔内无泥沙,在拆卸时十分方便,从而给维修和维护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泥沙轮毂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泥沙轮毂的侧视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盖接部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泥沙轮毂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防泥沙轮毂在滑槽处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盖接部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盖接部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盖接部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盖接部在滑块处的剖视图。
图中:
轮辋101;轮缘102;轮辐103;散热孔104;安装孔105;中心孔106;气门孔107;滑槽108;转盘109;第一通孔110;第二通孔111;滑块112;第一块113;第二块114;弹簧115;把手116;斜面117;滚轮118;挡块119;凹槽120。
具体实施方式
轮毂,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是连接制动鼓(制动盘)、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防泥沙轮毂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防泥沙轮毂都是通过螺栓与汽车主体连接,汽车在长时间使用后,维护和维修轮毂十分不便。
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泥沙轮毂,包括轮辋、轮缘和轮辐,所述轮缘安装在所述轮辋的一端,所述轮辐安装在所述轮辋的另一端,所述轮辋上设置有气门孔;所述轮辐设置有中心孔、散热孔、安装孔和用于盖接在所述安装孔上的盖接部,所述中心孔与所述轮辐同轴,所述安装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散热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孔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盖接部安装在所述轮辐上,所述盖接部与所述轮辐转动连接,所述盖接部沿所述轮辐的轴心线相对于所述轮辐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泥沙轮毂在轮辐上设置有盖接部,在将轮毂安装到汽车主体上后,盖接部可以将安装孔盖住,并将安装孔遮挡,避免泥沙进入安装孔,在需要维修和维护时,露出安装孔,此时安装孔内无泥沙,在拆卸时十分方便,从而给维修和维护提供方便。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上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泥沙轮毂,包括轮辋101、轮缘102和轮辐103,轮缘安装在轮辋101的一端,轮辐103安装在轮辋101的另一端,轮辋101上设置有气门孔107;轮辐103设置有中心孔106、散热孔104、安装孔105和用于盖接在安装孔105上的盖接部,中心孔106与轮辐103同轴,安装孔105设置为多个,多个安装孔105沿中心孔106的周向间隔设置,散热孔104设置为多个,多个散热孔104沿中心孔106的周向间隔设置,盖接部安装在轮辐103上,盖接部与轮辐103转动连接,盖接部沿轮辐103的轴心线相对于轮辐103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泥沙轮毂在轮辐103上设置有盖接部,在将轮毂安装到汽车主体上后,盖接部可以将安装孔105盖住,并将安装孔105遮挡,避免泥沙进入安装孔105,在需要维修和维护时,露出安装孔105,此时安装孔105内无泥沙,在拆卸时十分方便,从而给维修和维护提供方便。
参阅图3,盖接部包括呈圆盘状的转盘109,转盘109设置有第一通孔110和第二通孔111,第一通孔110与转盘109同轴,且第一通孔110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中心孔106的直径;第二通孔111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安装孔105的直径,第二通孔111的个数与安装孔105的个数相同,且各个第二通孔111与各个安装孔105的位置相对应,转盘109与轮辐103同轴,转盘109与轮辐103转动连接。
转盘109安装到轮辐103后,第一通孔110和中心孔106对齐同轴,汽车的标志可以从第一通孔110显示出来,转动转盘109,令第二通孔111与安装孔105对齐,此时就能转动安装孔105内的螺栓,将轮毂安装到汽车主体上或者将轮毂从汽车主体上取下,将轮毂安装好后,再次转动转盘109,使转盘109未设置有第二通孔111的位置将安装孔105封闭起来,这样汽车在行驶时,泥沙和灰尘就不能进入安装孔105,从而轮毂维修和维护的方便。
实施例2
参照图4至图7,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防泥沙轮毂,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1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泥沙轮毂的轮辐103的外侧设置有滑槽108,滑槽108由轮辐103的表面向内凹陷,滑槽108沿中心孔106的周向延伸;盖接部还包括滑块112,滑块112安装在转盘109上,滑块112卡接于滑槽108,转动转盘109令滑块112沿滑槽108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滑槽108滑动。
滑槽108与滑块112配合,使转盘109的转动更加的精确,当滑块112滑至滑槽108的一端时,第二通孔111恰好与安装孔105对齐,当滑块112滑至滑槽108的另一端时,转盘109恰好将安装孔105封闭,这样在拆卸时可以更快的将第二通孔111与安装孔105对齐,使拆卸更加的方便快捷。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滑槽108的底壁沿其凹陷方向由一端朝向另一端倾斜,滑槽108较高的一端设置挡块119;盖接部还包括呈压缩状态的弹簧115,滑块112包括第一块113和第二块114,第一块113滑动连接于转盘109,第一块113沿第一通孔110的轴心线方向相对于盖接部滑动,第二块114卡接于滑槽108,第二块114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块113的横截面积,弹簧115位于第二块114与转盘109之间,弹簧115的一端与第二块114连接,弹簧115的另一端与转盘109连接,弹簧115令滑块112具有朝向滑槽108底部滑动的趋势,当滑块112滑至滑槽108较低的一端时,转盘109将安装孔105封闭,当滑块112滑至滑槽108较高端,且滑块112卡接于挡块119时,第二通孔111与安装孔105同轴。
在将轮毂安装到汽车主体上前,向上提起第一块113,第一块113带动第二块114远离滑槽108的槽底,此时转动转盘109令第二块114滑至滑槽108较高的一端,第二块114与滑槽108的端面接触后,放下第一块113,第二块114在弹簧115的弹力作用下带动第一块113相对于转盘109向下滑,第二块114的底面最终与滑槽108的底面接触,此时第二块114恰好卡子滑槽108的端面与挡块119之间,此时转盘109被固定,且第二通孔111与安装孔105对齐,可以对轮毂进行安装;将轮毂安装好后,拉起第一块113,同时反向转动转盘109令滑块112与滑槽108的另一端的端面接触,此时放下第一块113,由于此时滑块112处于滑槽108的最低处,在弹簧115的作用下,滑块112不能沿滑槽108的延伸方向向另一端滑动,即转盘109此时被固定,且此时转盘109恰好将安装孔105完全封闭,避免泥沙进入安装孔105。
第一块113远离第二块114的一端设置有把手116。把手116使第一块113能更加方便的被提起,从而使转盘109的转动更加的方便。
安装孔105设置为四个,四个安装孔105沿中心孔106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二通孔111设置为四个,第二通孔111沿第一通孔110的周向间隔设置,安装孔105的中心与中心孔106的中心的连接线和第二通孔111的中心与第一通孔110的中心的连接线等长。四个安装孔105已经能够将轮毂稳定的安装在汽车主体上,且四个螺栓在安装和拆卸时都非常的方便。
滑槽108的对应的圆心角小于90度。转动一个较小的角度就能同时满足第二通孔111与安装孔105对齐或者安装孔105被封闭,省时省力。
实施例3
参照图8和图9,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防泥沙轮毂,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2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2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泥沙轮毂的滑槽108的较低的一端设置由凹槽120,凹槽120与滑槽108的凹陷方向相同,凹槽120沿滑槽108的槽底向下凹陷,当第二块114卡接于凹槽120时,转盘109将安装孔105封闭。当滑块112卡入凹槽120后,转盘109被固定的更稳,即使在道路崎岖时也不会将安装孔105露出。
第二块114的底部可以设置为斜面117,斜面117与滑槽108的底壁配合。将第二块114的底面设置为斜面117后,在将轮毂安装好,反向转动转盘109时,只需将第二块114转过挡块119的位置,就可将第一块113放下,此时第二块114会在弹簧115的作用下沿着滑槽108的槽底滑动,并最终滑入凹槽120内。
盖接部还包括滚轮118,滚轮118安装在第二块114的底部,滚轮118的轴心线与第二块114的底面平行。滚轮118可以使滑块112与滑槽108之间的滑动更加轻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泥沙轮毂在轮辐上设置有盖接部,在将轮毂安装到汽车主体上后,盖接部可以将安装孔盖住,并将安装孔遮挡,避免泥沙进入安装孔,在需要维修和维护时,露出安装孔,此时安装孔内无泥沙,在拆卸时十分方便,从而给维修和维护提供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泥沙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辋、轮缘和轮辐,所述轮缘安装在所述轮辋的一端,所述轮辐安装在所述轮辋的另一端,所述轮辋上设置有气门孔;所述轮辐设置有中心孔、散热孔、安装孔和用于盖接在所述安装孔上的盖接部,所述中心孔与所述轮辐同轴,所述安装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散热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孔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盖接部安装在所述轮辐上,所述盖接部与所述轮辐转动连接,所述盖接部沿所述轮辐的轴心线相对于所述轮辐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泥沙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接部包括呈圆盘状的转盘,所述转盘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转盘同轴,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中心孔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的个数与所述安装孔的个数相同,且各个所述第二通孔与各个所述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转盘与所述轮辐同轴,所述转盘与所述轮辐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泥沙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的外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由轮辐的表面向内凹陷,所述滑槽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延伸;所述盖接部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转盘上,所述滑块卡接于所述滑槽,转动所述转盘令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滑槽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泥沙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底壁沿其凹陷方向由一端朝向另一端倾斜,所述滑槽较高的一端设置挡块;所述盖接部还包括呈压缩状态的弹簧,所述滑块包括第一块和第二块,所述第一块滑动连接于所述转盘,所述第一块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心线方向相对于所述盖接部滑动,所述第二块卡接于所述滑槽,所述第二块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块的横截面积,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块与所述转盘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块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弹簧令所述滑块具有朝向所述滑槽底部滑动的趋势,当所述滑块滑至所述滑槽较低的一端时,所述转盘将所述安装孔封闭,当所述滑块滑至所述滑槽较高端,且所述滑块卡接于所述挡块时,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安装孔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泥沙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较低的一端设置由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滑槽的凹陷方向相同,所述凹槽沿所述滑槽的槽底向下凹陷,当所述第二块卡接于所述凹槽时,所述转盘将所述安装孔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泥沙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块的底部设置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滑槽的底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泥沙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接部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第二块的底部,所述滚轮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块的底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泥沙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远离所述第二块的一端设置有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一项所述的防泥沙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为四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孔的中心与所述中心孔的中心的连接线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的连接线等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泥沙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对应的圆心角小于90度。
CN201620507806.4U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防泥沙轮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86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7806.4U CN205686075U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防泥沙轮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07806.4U CN205686075U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防泥沙轮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86075U true CN205686075U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63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0780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86075U (zh) 2016-05-30 2016-05-30 一种防泥沙轮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860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8542A (zh) * 2017-10-11 2018-02-27 黄房富 轮毂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8542A (zh) * 2017-10-11 2018-02-27 黄房富 轮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86075U (zh) 一种防泥沙轮毂
US6702396B1 (en) Wheel cover having rotating wing plate
CN101607397A (zh) 工具机,特别是手持式工具机
CN207120617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轮毂
CN106080031B (zh) 一种轮胎装配支撑装置
CN107214490A (zh) 一种液压制动单元和缓解单元组装设备
CN205744784U (zh) 一种内六角螺丝
CN205631942U (zh) 多功能汽车轮毂
CN206870742U (zh) 一种应用于免充气轮胎的分离式轮毂
CN205686088U (zh) 一种防松动轮毂
CN213133705U (zh) 一种非圆异形中心孔轮毂喷涂用定位保护工装
CN207621368U (zh) 一种快装对夹式蝶阀
CN201753076U (zh) 转向节总成
CN205292134U (zh) 自动复位脚轮
CN207496402U (zh) 轮胎防爆安全行驶装置
CN205930006U (zh) 设有新型风孔的车轮
CN202216195U (zh) 万向挂钩
CN205363956U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手臂关节的扭矩限制器
CN106284421A (zh) 一种安装稳固的防盗井盖
CN214386416U (zh) 一种新型伞转盘
CN209876117U (zh) 一种省力开闭的静态平衡阀手轮
CN212353461U (zh) 拆轴承外圈工具
CN210531447U (zh) 闸瓦灵活转动型气囊离合器
CN212538736U (zh) 一种回转式硅砂冷却装置
CN207000031U (zh) 一种新型防侵蚀高强度的汽车轮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