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66705U - 一种电机及其引出线的密封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及其引出线的密封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66705U
CN205666705U CN201620539044.6U CN201620539044U CN205666705U CN 205666705 U CN205666705 U CN 205666705U CN 201620539044 U CN201620539044 U CN 201620539044U CN 205666705 U CN205666705 U CN 205666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 receptacle
lead
motor
out wire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390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Commercial Refrig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Refriger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390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66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66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66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及其引出线的密封座,其中,电机包括定子和定子外壳,其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机还包括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引出线,所述电机还设有密封座,所述定子外壳设有安装孔,所述密封座插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引出线由外至内贯穿所述密封座,所述引出线与所述密封座一体形成或与所述密封座粘结密封固定;所述安装孔的内缘部与所述密封座的外周部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粘结剂,以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座和所述定子外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及其引出线的密封座可对引出线处进行更好的长久有效密封,且不会对电机中元件,例如定子绕组及电路板等元器件产生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及其引出线的密封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及其引出线的密封座。
背景技术
电机内部设有定子绕组及电路板,电路板由引出线连接至电机外部,在使用过程中,定子绕组和电路板作为电子元件,需尽可能的隔绝空气,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分等对其造成损坏,从而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因此,电机内部需要处于密封状态,而电机引出线作为电机与外部的连接部件,其与电机的外壳的连接处,是最有可能影响电机内部密封效果的地方,如何有效地对电机引出线处进行密封一直以来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问题。
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典型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结构中,电机内部设有电路板3和定子绕组2,电路板3连接有引线1,具体形成时,由引线1与电路板3焊接在一起,并通过注塑料4与定子绕组2一体注塑形成定子组件,以完成对引线1的密封。所述注塑料4一般为团状模塑料(BMC),其在使用过程中,注塑压力较大,会对定子绕组2中的漆包线与电路板3中元器件等产生较大的注塑压力,漆包线、电子元器件及焊点会因为较大的注塑压力而存在断裂或损坏的风险,从而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
请参考图2,图2为另外一种典型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结构中,电机包括定子外壳6和位于定子外壳6内的定子绕组2及电路板3,电路板3连接有引线1,定子外壳6设有供引线1贯穿以连接至外部的安装孔61,安装孔61处插装有橡胶护线套8,引线1贯穿该橡胶护线套8,以依靠橡胶护线套8的压缩性能和压缩量来保障对引线1的良好密封。
但因电机工作场合的难以确定,在冷热变化较大的恶劣环境当中,橡胶护线套8易产生老化变性,失去原有的密封效果,从而导致外界空气中的水分会进入定子内腔7中,与定子绕组2及电路板3等接触,电机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会使进入定子内腔7的空气液化形成水珠并附着在定子绕组2或电路板3表面,严重时会导致电机短路、烧坏。
另外,采用橡胶护线套8密封时,为保证其压缩量,需提高零部件的尺寸精度要求。且橡胶护线套8在受力变形时,与之接触的相关零部件(如定子外壳6、定子绕组2、电路板3等)也随之受力,存在变形或损坏的风险。
因此,如何对引出线处进行长久有效密封,又尽量减少电机元件的损坏,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及其引出线的密封座,该电机可对引出线处进行更好的长久有效密封,且不会对电机中元件,例如定子绕组及电路板等元器件产生损坏。
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和定子外壳,其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电机还包括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引出线,所述电机还设有密封座,所述定子外壳设有安装孔,所述密封座插装于所述安装孔;
所述引出线由外至内贯穿所述密封座,所述引出线与所述密封座一体形成或与所述密封座粘结密封固定;
所述安装孔的内缘部与所述密封座的外周部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粘结剂,以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座和所述定子外壳。
采用这种结构,在使用安装时,可预先将引出线与所述密封座进行一体注塑成形或将所述引出线直接粘结密封固定于密封座上,以保证密封座与引出线之间的密封效果。且该电机的定子外壳上设有用于插装上述密封座的安装孔,上述安装孔的内缘部可与密封座的外周部配合形成容纳腔,在上述容纳腔中填充粘结剂以达到密封连接上述密封座和定子外壳的目的。采用上述结构,密封座与引出线及密封座与定子外壳之间均保证了密封连接,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定子内腔中对电机内部定子绕组及电路板造成损坏,从而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
较之现有技术中的将引出线与定子绕组一体注塑形成定子组件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采用的是将引出线与密封座单独一体成型或将引出线粘结于密封座,然后在密封座的外周部与定子外壳中的安装孔的内缘部所形成的容纳腔中注入粘结剂以密封连接密封座与定子外壳。这种结构既保证了密封座与引出线及密封座与定子外壳之间的密封连接,同时也不会对定子绕组中的漆包线及电路板中的元器件产生注塑压力,从而避免了安装过程中注塑压力对定子绕组中漆包线、电路板中的电子元器件及焊点的损坏。
而较之现有技术中的引入橡胶护线套以密封上述引出线与定子外壳间空隙的方法,本实用新型的粘结密封方式,在电机的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可以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不易产生受力变形,从而保证了电机使用过程中的长久的密封效果,也不需要依靠挤压实现密封,从而不会对其他部件造成损坏。且上述密封方式对电机零部件的尺寸精度也没有过高的要求,使得电机的制造及安装更为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可对引出线处进行更好的长久有效密封,且不会对电机中元件,例如定子绕组及电路板等元器件产生损坏。
可选地,所述密封座的外周部具有突出的环状部,所述环状部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安装孔的内缘部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配合形成所述容纳腔。
可选地,所述安装孔的内缘部形成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凹口朝向相反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外侧壁插入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凹口朝向为背离所述定子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环状部设于所述密封座靠近所述定子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密封座形成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大径孔位于所述密封座中远离所述定子的一侧,所述引出线贯穿所述阶梯孔,且所述引出线一体形成或粘结密封固定于所述阶梯孔的小径孔。
可选地,所述引出线为引线或插针。
可选地,所述密封座形成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大径孔位于所述密封座中远离所述定子的一侧,所述引出线贯穿所述阶梯孔,且所述引出线一体形成或粘结密封固定于所述阶梯孔的小径孔。所述引出线为插针,所述插针与外部通过端子连接,所述端子与所述插针在所述大径孔内插接,所述大径孔内填充有粘结剂。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引出线的密封座,所述密封座插装于电机的定子外壳的安装孔,其上具有引线孔,电机的引出线贯穿所述引线孔以连接电机内部的电路板和外部,且所述引出线一体形成或粘结密封固定于所述引线孔。所述密封座的外周部具有突出的环状部,所述环状部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以与所述安装孔的内缘部形成能够填充粘结剂的容纳腔。
可选地,所述引线孔为阶梯孔,所述引出线一体形成或粘结密封固定于所述阶梯孔的小径孔。
与上述的电机类似,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密封座与电机的定子外壳配合使用时,可对引出线处进行更好的长久有效密封,且不会对电机中元件,例如定子绕组及电路板等元器件产生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安装孔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中密封座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引出线为插针时密封座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引出线为插针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引线、2定子绕组、3电路板、4注塑料、6定子外壳、7定子内腔、8橡胶护线套
图3-8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a引线、1b插针、2定子绕组、3电路板、5密封座、51环状部、511第一环形凹槽、6定子外壳、61安装孔、611第二环形凹槽、7定子内腔、9粘结剂、10端子、11绝缘套、B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6,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安装孔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3中密封座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到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定子、电路板3、定子外壳6、引线1a和密封座5。其中,定子外壳6设有安装孔61,所述密封座5插装于所述安装孔61。所述引线1a由外至内(即定子外壳6的外、内)贯穿所述密封座5,其一端与电机内部的电路板3连接,另一端与外部建立连接,比如与外部的电源连接。引线1a与密封座5可以一体形成或与所述密封座5粘结实现密封固定。应知,电路板3需要通过引出线连通至外部,引出线的类型有多种,图3实施例中引出线具体为引线1a,也可以是插针1b(将在后文实施例中提及),本实用新型对引出线的类型不作限定。
另外,所述安装孔61的内缘部与所述密封座5的外周部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粘结剂9,以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座5和所述定子外壳6。在下述的各方案中,粘结剂9可以为普通的胶水,显然,粘结剂9可采用多种形式的粘结剂,但胶水作为一种常用的液态粘结剂,其在使用中更易获取且价格低廉,而胶水较好的液态流动性也可保证上述各部件之间进行均匀地粘结。
采用这种结构,在使用安装时,可预先将引线1a与所述密封座5进行一体注塑或将所述引线1a直接粘结密封固定于密封座5上,以保证密封座5与引线1a之间的密封效果。且该电机的定子外壳6上设有用于插装上述密封座5的安装孔61,上述安装孔61的内缘部可与密封座5的外周部配合形成容纳腔,在上述容纳腔中填充粘结剂9以达到密封连接上述密封座5和定子外壳6的目的。采用上述结构,密封座5与引线1a及密封座5与定子外壳6之间均保证了密封连接,避免了使用过程中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定子内腔7中对电机内部定子绕组2及电路板3造成损坏,从而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
较之现有技术中的将引线1a与定子绕组2一体注塑形成定子组件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采用的是将引线1a与密封座5单独一体成型或将引线1a粘结于密封座5,然后在密封座5的外周部与定子外壳6中的安装孔61的内缘部所形成的容纳腔中注入粘结剂9以密封连接密封座5与定子外壳6。这种结构既保证了密封座5与引线1a及密封座5与定子外壳6之间的密封连接,同时也不会对定子绕组2中的漆包线及电路板3中的元器件产生注塑压力,从而避免了安装过程中注塑压力对定子绕组2中漆包线、电路板3中的电子元器件及焊点的损坏。
而较之现有技术中的引入橡胶护线套以密封上述引线1a与定子外壳6间空隙的方法,本实用新型中的粘结密封方式,在电机的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可以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不易产生受力变形,从而保证了电机使用过程中的长久的密封效果,也不需要依靠挤压实现密封,从而不会对其他部件造成损坏。且上述密封方式对电机零部件的尺寸精度也没有过高的要求,使得电机的制造及安装更为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机可对引线1a处进行更好的长久有效密封,且不会对电机中元件,例如定子绕组2及电路板3等元器件产生损坏。
具体地,如图4-6所示,密封座5的外周部具有向外突出的环状部51,所述环状部51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511,所述安装孔61的内缘部形成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511的凹口朝向相反的第二环形凹槽611,所述第一环形凹槽511的外侧壁插入所述第二环形凹槽611内。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环形凹槽511和第二环形凹槽611的插接,可自然形成用于填充粘结剂9的容纳腔,在使用时,两个环形凹槽的外侧壁存在相互插入的关系,在用粘结剂9进行密封时,可将两个环形凹槽的外侧壁整体沉浸在粘结剂9之中,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另外,第一环形凹槽511和第二环形凹槽611的外侧壁在插接时,可以使第一环形凹槽511的凹口预留出一定的缝隙,即第二环形凹槽611的槽底不完全覆盖第一环形凹槽511的凹口,如图4所示,由于两个环形凹槽的相互嵌套,形成类似于“连通器”的结构,而预留出的缝隙不仅可以作为注入粘结剂9的注入口,还可作为粘结剂9注入量的观察口B,操作人员在进行安装时,可直接通过该观察口B观察第一环形凹槽511中粘结剂9的用量,避免了粘结剂9用量过大而从第一环形凹槽511中溢出进入定子内腔7中,对定子内腔7中的元器件产生污染。
显然,上述第一环形凹槽511和第二环形凹槽611组合共同形成容纳腔的结构,仅是本实用新型电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容纳腔的形成还可采用不同的构造方法。比如,定子外壳6中安装孔61的边缘平直延伸而直接搭接在第一环形凹槽511上,或者,上述安装孔61的边缘平直延伸并在其底部形成凸筋,凸筋可插入第一环形凹槽511内(该方式与两个环形凹槽插接的效果类似)。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的容纳腔定义为能够承载粘结剂9的腔体,由安装孔61内缘部与密封座5的外周部配合形成,且该容纳腔中的粘结剂9能够粘合安装孔61的内缘部和密封座5的外周部。显然,上述容纳腔并不限于封闭的腔体,只要能够满足承载粘结剂9,使其不泄露至电机内部,并能够粘合定子外壳6和密封座5即可。比如,当粘结剂9的粘稠度满足要求时,安装孔61内缘部和密封座5外周部形成朝向相反的台阶面,台阶面相对设置,则台阶侧壁之间和台阶面之间也相当于容纳腔,再比如,图4中的容纳腔即留有缝隙而形成观察口B。
当然,对于诸多的容纳腔实施例,图4中在安装孔61的内缘部形成第二环形凹槽611,并使其外侧壁插入第一环形凹槽511内,形成容纳腔时,配合更加紧密,结构紧凑,密封效果更好,粘结剂9的用量控制也更加精准,无论粘结剂9形态如何,均可以保证粘结剂9不会流入电机内部。
这里强调一点,内缘部只是相对于整个定子外壳6而言,内缘部为定子外壳6位于安装孔61附近的实体结构,并不限于安装孔61的内壁面或是内壁面的边缘;外周部也只是位于密封座5周向的位置,并不限于位于密封座5的中部还是两端。实际上,从本方案的原理可知,形成的容纳腔需要填充粘结剂以实现密封座5与安装孔61的密封,显然该密封是整个周向的环形密封,无论密封座5外周、安装孔61的内缘,是圆形、方形还是其他形状,只要二者相插接的位置能够实现环形密封即可。
针对安装孔61内缘部形成第二环形凹槽611的实施例,第二环形凹槽611的形成方式有多样,图5中,可以由边缘冲压或是拉伸折弯形成,较为简单。另外,图5中形成的第二环形凹槽611,其边缘先向上延伸在折弯形成槽体,故其外侧壁的高度高于定子外壳6的整体高度,这样,可以与第一环形凹槽511配合形成较大的填充粘结剂9的容纳腔空间,且定子外壳6和电路板3之间的空间高度又可以保持相对较低,结构紧凑。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环形凹槽511的凹口朝向为背离所述定子的方向,即朝向外侧。采用这种结构,在安装使用时,定子外壳6可通过设置于其上的安装孔61直接自上而下地扣合于密封座5上,安装便利。
应当知晓,第一环形凹槽511的凹口朝向也可以是面向定子的方向,即朝向电机内部,在具体安装使用时,为便于粘结剂9的填充,可先将定子外壳6固定安装好,然后将密封座5自上而下扣合插装于上述安装孔61中,也可完成密封座5与定子外壳6之间的密封连接。但显然,这种连接方式,在粘结剂9尚未冷凝固结时,密封座5并未能固定于安装孔61中,其仍可在竖直方向活动,由于人为或其他原因,密封座5仍有一定的可能性脱离安装孔61。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定子外壳6可自下而上扣合的方案更为优选,密封座5更易固定,且粘结剂9的填充也更为便捷。
以图6为视角,上述环状部51可设于所述密封座5靠近所述定子的一端(即密封座5的下端)。这种结构缩小了环状部51和定子之间的距离,使得定子内腔7的内部空间进一步缩小,定子外壳6可以更加紧密地扣合于定子组件上,进而为缩小整个电机所占空间提供了条件。且由于环状部51位于密封座5的下端,密封座5的上端可以伸出安装孔61外,便于安装过程中对密封座5安装位置的直接查看和调整。
针对上述各方案,可对密封座5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调整,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引线1a需要贯穿密封座5,故密封座5上设有供贯穿的引线孔,具体到本方案,该引线孔可设计为阶梯孔,阶梯孔包括两段,分别是大径孔和小径孔,大径孔位于所述密封座5中远离所述定子的一侧,引线1a一体形成或粘结密封固定于小径孔,即引线1a的直径与小径孔的直径大致相等,粘结密封时,则前者的直径略小于后者,以提供粘结剂9的填充空间。
当粘结固定时,采用阶梯孔的设置,便于粘结剂9的填充,即粘结剂9可以从大径孔注入,从而逐渐渗入至小径孔内壁与引线1a之间的间隙,以达到引线1a与密封座5之间粘结密封固定的目的。
请参考图7,图7为引出线为插针时密封座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7所示,上述各方案中的引线1a还可以替换为插针1b的形式,当引线1a替换成插针1b时,大径孔的存在还便于与插针1b连接的端子10的固定。
请参考图8,图8为引出线为插针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当引线1a替换为插针1b时,其与外部(可以是外接电源)之间还需要通过端子10进行连接,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首先将端子10与插针1b插接。此时,为了提高连接的可靠性,插针1b与端子10可以在大径孔的位置实现插接,则向大径孔内注入粘结剂9时可以同时固定粘结插针1b和端子10,不仅保证了插针1b与密封座5之间的密封连接,同时也保证了插针1b与端子10之间的固定。当然,插针1b和端子10插接后,也可以通过图8中所示的绝缘套11将二者进行固定连接。
在设置绝缘套11时,密封座5的结构可以做适当性地改变,前述实施例中,密封座5的主体大致呈柱状,其下端外周设有外凸的环状部51,并在环状部51设置第一环形凹槽511。从图8中可以看出,当引出线为插针1b且设有绝缘套11时,在环状部51上还需设有供绝缘套11插入的槽口,以提高绝缘套11、端子10和插针1b的固定效果。图8仅仅是一种示例,可根据绝缘套11的结构将密封座5做出适应性的改变,以加强固定绝缘套11。
另外,从图6和图7中可可看出,虽然密封座5的主体大致为柱状,具体到本方案中,主体位于第一环形凹槽511槽底之下的部分的径向尺寸大于位于槽底之上部分的径向尺寸,如此可以增强槽底的强度,设置阶梯孔时,大径孔的孔底位置也高于第一环形凹槽511的槽底位置,相互错开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密封座5的强度。
本方案设有两个环形凹槽的电机实施例,其引出线在安装时,具体过程可参考如下步骤:
将引出线(可以是引线1a或插针1b)与密封座5一体成型或是粘结密封固定;
将引出线与电路板3焊接固定,此时,密封座5置于电路板3之上;
将定子外壳6自上向下扣合于整个定子之上,则第二环形凹槽611的外侧壁插入第一环形凹槽511内;
向第一环形凹槽511内注入胶水,并观察胶水的高度,胶水注入适量后,第一环形凹槽511的内、外侧壁和第二环形凹槽611的外侧壁紧紧粘接在一起,实现密封粘结。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和定子外壳(6),其内部设有电路板(3),所述电机还包括连接所述电路板(3)的引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设有密封座(5),所述定子外壳(6)设有安装孔(61),所述密封座(5)插装于所述安装孔(61);
所述引出线由外至内贯穿所述密封座(5),所述引出线与所述密封座(5)一体形成或与所述密封座(5)粘结密封固定;
所述安装孔(61)的内缘部与所述密封座(5)的外周部配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粘结剂(9),以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座(5)和所述定子外壳(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5)的外周部具有突出的环状部(51),所述环状部(51)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511),所述安装孔(61)的内缘部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511)配合形成所述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61)的内缘部形成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511)的凹口朝向相反的第二环形凹槽(611),所述第一环形凹槽(511)的外侧壁插入所述第二环形凹槽(6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511)的凹口朝向为背离所述定子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部(51)设于所述密封座(5)靠近所述定子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5)形成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大径孔位于所述密封座(5)中远离所述定子的一侧,所述引出线贯穿所述阶梯孔,且所述引出线一体形成或粘结密封固定于所述阶梯孔的小径孔。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线为引线(1a)或插针(1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5)形成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大径孔位于所述密封座(5)中远离所述定子的一侧,所述引出线贯穿所述阶梯孔,且所述引出线一体形成或粘结密封固定于所述阶梯孔的小径孔;
所述引出线为插针(1b),所述插针(1b)与外部通过端子(10)连接,所述端子(10)与所述插针(1b)在所述大径孔内插接,所述大径孔内填充有粘结剂(9)。
9.一种电机引出线的密封座,所述密封座(5)插装于电机的定子外壳(6)的安装孔(61),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5)具有引线孔,电机的引出线贯穿所述引线孔以连接电机内部的电路板(3)和外部,且所述引出线一体形成或粘结密封固定于所述引线孔;
所述密封座(5)的外周部具有突出的环状部(51),所述环状部(51)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511),以与所述安装孔(61)的内缘部形成能够填充粘结剂(9)的容纳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孔为阶梯孔,所述引出线一体形成或粘结密封固定于所述阶梯孔的小径孔。
CN201620539044.6U 2016-06-02 2016-06-02 一种电机及其引出线的密封座 Active CN205666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39044.6U CN205666705U (zh) 2016-06-02 2016-06-02 一种电机及其引出线的密封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39044.6U CN205666705U (zh) 2016-06-02 2016-06-02 一种电机及其引出线的密封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66705U true CN205666705U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55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39044.6U Active CN205666705U (zh) 2016-06-02 2016-06-02 一种电机及其引出线的密封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6670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7870A (zh) * 2019-07-29 2019-09-24 台州市全顺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轴引出线的密封结构
CN111384631A (zh) * 2018-12-28 2020-07-07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护线套组件和具有引出线的装置
CN113969821A (zh) * 2020-07-24 2022-01-25 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电子水泵和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4631A (zh) * 2018-12-28 2020-07-07 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护线套组件和具有引出线的装置
CN110277870A (zh) * 2019-07-29 2019-09-24 台州市全顺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轴引出线的密封结构
CN113969821A (zh) * 2020-07-24 2022-01-25 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电子水泵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66705U (zh) 一种电机及其引出线的密封座
CN102544844B (zh) 部分填充混合物的电源单元和制造方法
JP5942585B2 (ja) 電動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563577B (zh) 一种灯具驱动器及一种电器壳体组件的灌胶方法
CN203553471U (zh) 用于灌胶密封的壳体及连接器
TW200733517A (en) Armature of canned linear motor and canned linear motor
CN103887647A (zh) 耳机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该耳机连接器的移动终端
CN104836389A (zh) 防止绝缘框架大面积外露的方法及塑封定子总成
CN207559656U (zh) 一种摩托车usb充电器
CN105576156A (zh) 一种内部灌胶电池
CN205141253U (zh) 一种密封连接器
CN211319870U (zh) 三脚贴片电感
CN102361376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线圈的制作方法
CN104682048B (zh) 一种通过超声波熔融捆扎方式与电缆连接的电连接器及其连接方法
CN104283051B (zh) 一种超薄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26045B (zh) 插座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TWM618327U (zh) 一種充電轉接裝置
CN202475996U (zh) 电源适配器的防水结构
JP4746527B2 (ja) 防水コネクタボックスの製造方法
CN206850054U (zh) 一种公头连接器
CN105428897A (zh) 一种封装电线接头的装置
CN206225032U (zh) 一种包胶线卡
CN205543444U (zh) 防水usb连接器及终端
CN20716584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3694479U (zh) 一种塑料外壳超声波焊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1

Address after: 312500 Daming new area, Zhejiang Xinc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hua Commercial Refrig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xialiquan village, Qixing street,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ANHUA CLIMATE AND APPLIANCE CONTROLS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