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647290U - 一种逆变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47290U
CN205647290U CN201620205418.0U CN201620205418U CN205647290U CN 205647290 U CN205647290 U CN 205647290U CN 201620205418 U CN201620205418 U CN 201620205418U CN 205647290 U CN205647290 U CN 205647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inverter circuit
voltage
circuit
spw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054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能文
朱昌亚
洪光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 Pao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 Pao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 Pao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 Pao Electronics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054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47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47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47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逆变电路。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电压瞬时值控制方法,采用单极性调制,通过检测逆变输出电压峰值,与给定值比较,得到偏差值ΔE。控制程序根据ΔE实时调整调制比M,输出对应的SPWM驱动MOS管,经过LC滤波后,输出符合要求的正弦波。外围电路简洁,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电路。
背景技术
正弦波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低,对负载有良好的适应性。逆变器输出波形有两个方面要求:稳态精度高和动态响应快。开环控制不能调节输出电压,无法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在逆变器的闭环控制方案中,输出电压有效值控制能够维持输出电压恒定,但不能保证波形质量。输出瞬时值控制可以实时调控输出电压波形,使供电质量大为提高。目前控制效果较好的瞬时值控制方案有:电压单环PI控制;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双闭环控制;重复控制;无差拍控制。一些工业领域用到的逆变器,如大型UPS、储能逆变器等,对输出电能质量要求高,在控制算法上主要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结构,通过PI调节,输出稳定的正弦波,该方案优点:负载特性好,响应速度快,波形畸变率低。缺点:电路中需要加入电流传感器和信号调理电路,电路比较复杂,增加了成本。因此,在一些要求不高的民用领域,该方案使用不多。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逆变电路。
一种纯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MCU根据正弦表生成SPWM;
SPWM通过专用驱动芯片,并驱动逆变桥MOSFET;
主电路SPWM开关斩波以及经过LC滤波后,输出正弦波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PWM通过专用驱动芯片,并驱动逆变桥MOSFET,以及经过LC滤波后,输出正弦波电压的步骤包括:
反馈逆变电压峰值Vf(k)以及逆变电压给定值Vr(k);
计算偏差e(k)=Vr(k)-Vf(k);
将所述偏差值乘以一个比例系数,并将结果和调制比M相加;
判断所述调制比M是否大于最大值或小于最小值,若大于最大值,则取最大值作为M值,若小于最小值,则取最小值作为M值;
将M应用于公式D=M*sin(k/n);
逆变输出电压根据占空比D而改变,稳定在给定值附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正弦波电压驱动MOS管,以输出稳定电压的步骤包括:
根据占空比D改变逆变输出电压,以将电压稳定在给定值附近,以输出稳定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该逆变器控制方法所使用的逆变控制环路仅采用了电压瞬时值控制。
一种纯正弦波逆变器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MCU根据正弦表生成SPWM;
驱动模块,用于根据SPWM驱动MOS管;
输出模块,逆变桥MOS管,以及与所述MOS管连接的LC滤波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模块包括:
反馈单元,用于反馈逆变电压峰值Vf(k)以及逆变电压给定值Vr(k);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偏差e(k)=Vr(k)-Vf(k);
相加单元,用于将所述偏差值乘以一个比例系数,并将结果和调制比M相加;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调制比M是否大于最大值或小于最小值,若大于最大值,则取最大值作为M值,若小于最小值,则取最小值作为M值;
应用单元,用于将M应用于公式D=M*sin(k/n);
调整单元,用于逆变输出电压根据占空比D而改变,稳定在给定值附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占空比D改变逆变输出电压,以将电压稳定在给定值附近,以输出稳定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使用的逆变控制环路仅采用了电压瞬时值控制。
一种逆变电路,所述逆变电路包括:
主控MCU;
与所述MCU连接的驱动芯片;
逆变桥功率管MOSFET(或IGBT)Q1、Q2、Q3和Q4;
与所述逆变桥功率管连接的LC滤波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电路还包括:
稳定电容C1,通过直流母线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以稳定输入电压。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电压瞬时值控制方法,采用单极性调制,通过检测逆变输出电压峰值,与给定值比较,得到偏差值ΔE。控制程序根据ΔE实时调整调制比M,输出对应的SPWM驱动MOS管,经过LC滤波后,输出符合要求的正弦波。外围电路简洁,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纯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种纯正弦波逆变器控制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3为一种逆变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一优选实施例中的纯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纯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01:MCU根据正弦表生成SPWM;
S102:SPWM经过专用驱动芯片,驱动逆变桥MOSFET(或IGBT);
S103:主功率电路SPWM斩波经过LC滤波后,输出正弦波电压;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PWM通过专用驱动芯片,并驱动逆变桥MOSFET,以及经过LC滤波后,输出正弦波电压的步骤包括:
反馈逆变电压峰值Vf(k)以及逆变电压给定值Vr(k);
计算偏差e(k)=Vr(k)-Vf(k);
将所述偏差值乘以一个比例系数,并将结果和调制比M相加;
判断所述调制比M是否大于最大值或者小于最小值,若大于最大值,则取最大值作为M值,若小于最小值,则取最小值作为M值;
将M应用于公式D=M*sin(k/n);
逆变输出电压根据占空比D而改变,稳定在给定值附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该逆变器控制方法所使用的逆变控制环路仅采用了电压瞬时值控制。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一种纯正弦波逆变器软件控制方法,基于以下原理实现,正弦波是单极性SPWM经过储能元件后产生的,SPWM的生成原理及波形如图2所示,由正弦波调制波( )与三角波载波(幅值为,频率为)比较获得的。采用规则采样法,进行离散化后,得到输出正弦电压的公式:
(1)
其中,是输出正弦波的瞬时电压,M是调制比,是母线电压,k是采样点,n是采样点总数;由公式(1)可知,若、n一定,则可通过调整M来控制正弦波瞬时电压
一种纯正弦波逆变器软件控制方法,SPWM成数字化,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在三角波波谷时刻对正弦波采样得到D点,过D点作水平直线与三角波分别相交于A点和B点,在A点的时刻和B点时刻间输出高电平,其他时刻输出低电平。根据三角关系,可以得出:
其中是脉冲宽度,是三角波周期。
在逆变器控制设计中,调制波和载波频率一定,时刻为第k个三角波周期(),其中,n为载波比,为正弦波周期,如果一个周期内有n个矩形波,那么第k个矩形波的占空比D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电压瞬时值控制方法,采用单极性调制,通过检测逆变输出电压峰值,与给定值比较,得到偏差值ΔE。控制程序根据ΔE实时调整调制比M,输出对应的SPWM驱动MOS管,经过LC滤波后,输出符合要求的正弦波。外围电路简洁,成本低廉。
如图2所示,一种纯正弦波逆变器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201,用于使MCU根据正弦表生成SPWM;
驱动模块202,用于使SPWM通过专用驱动芯片,并驱动逆变桥MOSFET;
输出模块203,主功率电路SPWM斩波经过LC滤波后,输出正弦波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模块包括:
反馈单元,用于反馈逆变电压峰值Vf(k)以及逆变电压给定值Vr(k);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偏差e(k)=Vr(k)-Vf(k);
相加单元,用于将所述偏差值乘以一个比例系数,并将结果和调制比M相加;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调制比M是否大于最大值或者小于最小值,若大于最大值,则取最大值作为M值,若小于最小值,则取最小值作为M值;
应用单元,用于将M应用于公式D=M*sin(k/n);
调整单元,用于逆变输出电压根据占空比D而改变,稳定在给定值附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占空比D改变逆变输出电压,以将电压稳定在给定值附近,以输出稳定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使用的逆变控制环路仅采用了电压瞬时值控制。
如图3所示,一种逆变电路,所述逆变电路包括:
MCU 1;
与所述驱动MCU 1连接的驱动芯片 2,该驱动芯片连接逆变桥MOSFET管Q1、Q2、Q3和Q4;
与所述MOSFET连接的LC滤波电路 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逆变电路还包括:
稳定电容C1,通过直流母线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以稳定输入电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3)

1.一种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包括:
主控MCU;
与所述MCU连接的驱动芯片;
逆变桥功率管MOSFET(或IGBT)Q1、Q2、Q3和Q4;
与所述逆变桥功率管连接的LC滤波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还包括:
稳定电容C1,通过直流母线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以稳定输入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还包括逆变输出电压采样电阻,串接在逆变输出L线与GND之间。
CN201620205418.0U 2016-03-17 2016-03-17 一种逆变电路 Active CN205647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5418.0U CN205647290U (zh) 2016-03-17 2016-03-17 一种逆变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5418.0U CN205647290U (zh) 2016-03-17 2016-03-17 一种逆变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47290U true CN205647290U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76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05418.0U Active CN205647290U (zh) 2016-03-17 2016-03-17 一种逆变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472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8390A (zh) * 2016-03-17 2016-09-28 天宝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纯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装置和逆变电路
CN113659859A (zh) * 2021-07-30 2021-11-16 天宝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离网型逆变器的模拟正弦波调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8390A (zh) * 2016-03-17 2016-09-28 天宝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纯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装置和逆变电路
CN105978390B (zh) * 2016-03-17 2019-04-16 天宝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纯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装置和逆变电路
CN113659859A (zh) * 2021-07-30 2021-11-16 天宝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离网型逆变器的模拟正弦波调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659859B (zh) * 2021-07-30 2022-04-15 天宝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离网型逆变器的模拟正弦波调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7828B (zh) 带补偿的有源pfc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01919B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漏电流控制方法
CN103001310B (zh) 光伏发电与市网并行供电切换装置
CN106664034B (zh) 功率转换装置和三相ac电源装置
CN102832639A (zh) 基于dsp的能馈型电子负载并网逆变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950512B (zh) 一种储能变流器并离网特性一体化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6981865A (zh) 一种直流微电网双向ac/dc变换器并联系统控制方法
CN103746436A (zh) 一种输出功率恒定的固体激光电源
CN111679582B (zh) 双向充电机前端整流器的有限时间反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201721A (zh) 一种基于复合控制模式的单相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04259005B (zh) 静电除尘用高频高压电源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10165922A (zh) 多路输出任意波形功率信号源
CN205647290U (zh) 一种逆变电路
CN104811028B (zh)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CN104702136B (zh) 修正波车载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稳压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3457498A (zh) 一种电机励磁设备及其死区补偿方法
CN105978390B (zh) 一种纯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法、装置和逆变电路
CN101963787B (zh) 电力有源滤波器的双反馈环控制方法
CN1953311A (zh) 一种负载电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904883A (zh) 并联直流开关电源的负荷分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4190642U (zh) 基于电流跟踪控制的负载相位调节器
CN110446290A (zh) 一种用于感应加热的准谐振控制方法
CN203206121U (zh) 一种基于fpga的变频交流电源控制装置
CN107979091B (zh) 一种快速正反馈主动移频式孤岛检测方法
RU257359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мпенсации высших гармоник и коррекции несимметрии сет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an Guang

Inventor after: Liu Liqiang

Inventor after: Zhu Changya

Inventor after: Hong Guangdai

Inventor before: Tang Nengwen

Inventor before: Zhu Changya

Inventor before: Hong Guangda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