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56789U - 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56789U
CN205556789U CN201620384190.6U CN201620384190U CN205556789U CN 205556789 U CN205556789 U CN 205556789U CN 201620384190 U CN201620384190 U CN 201620384190U CN 205556789 U CN205556789 U CN 205556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body
groove lid
catch basin
capping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3841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宪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XIANJIANG ANTI-CORROS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XIANJIANG ANTI-CORRO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XIANJIANG ANTI-CORRO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XIANJIANG ANTI-CORRO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3841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56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56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5678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e-Greas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 By Chem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包括槽体与槽盖,所述槽体上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围绕开口设置的蓄水槽,所述槽盖扣于蓄水槽内,所述槽盖可沿槽体一侧滑动开启,还包括槽盖侧滑机构,所述槽盖侧滑机构包括抬升导轨,以及设置于槽盖两侧与导轨相配合的滚轮,酸液循环装置,所述酸液循环装置包括抽吸泵和设置于抽吸泵上的抽液管和排液管,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设置于槽体内,所述槽体一端设有抽气腔,另一端设有进气道,本实用新型槽盖与蓄水槽之间采用注水的方式密封,侧滑式槽盖是设备结构紧凑,酸液循环装置能提升酸洗效果缩短酸洗时间,喷淋系统可冲洗槽体内腔及钢管上的酸液,并通过抽气箱抽走槽体内的酸雾,实现酸雾零泄漏。

Description

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洗槽,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
背景技术
像不锈钢管子之类的工件,在退火加工成型后表面氧化成黑色,需要酸洗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油污,现有不锈钢管子酸洗槽一般都采用塑料板制成,因塑料板刚性差,在注入酸液放入工件后极易变形,因此很多塑料板制成的酸洗槽通过埋于地下保证其不变形,在不锈钢管子的酸洗作业中,不锈钢管子难免会碰撞到酸洗槽的槽壁,容易导致酸洗槽的槽壁受碰撞而损坏造成酸液泄漏,同时酸洗槽因埋于地下,很难直观的发现是否存在泄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酸洗槽在对不锈钢管子酸洗作业时,由于酸洗槽内不同位置的酸洗液的浓度和成分不均匀,导致不锈钢管子内孔很难被洗白,严重影响了管子质量,增加了酸洗时间可人工成本,此外,在酸洗作业中酸液还会挥发出大量的酸雾,这些酸雾散发在厂区内外,对环境污染较大,而且也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酸雾的挥发也直接造成了酸液的浪费,不利于降低成本。
中国专利CN 201510513518.X公开了一种酸洗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和吊钩,所述槽体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开口朝上,所述吊钩上设有槽盖,所述槽体侧壁上设有吸风口;所述槽盖通过紧固件可拆式连接于吊钩上,槽体外壁设有酸雾回收室,所述酸雾回收室通过管道与所述吸风口连接,本发明通过将槽盖安装于吊钩上,工作人员通过吊钩将棒材吊装至槽体以后,不用移开吊钩,吊钩上的槽盖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安全隐患,同时,槽盖又起到引流的作用,将酸雾引至槽体侧壁附近,使得酸雾能够充分的被吸风口吸走,防止酸雾污染车间,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该专利虽然采取加盖及抽吸的方式阻止酸雾逃逸,但此方法需要抽吸设备及酸雾回收装置在整个酸洗过程中时时刻刻保持开启状态,大幅增加用电消耗,同时吊钩起吊的槽盖存在过多不稳定因素,用以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CN 201320601041.7公开了一种钢管酸洗槽,包括槽体,槽体具有向上的开口,所述槽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电动门,所述槽体的两侧带有滑槽,所述电动门两侧处于滑槽内,所述电动门处于滑槽内的部分的底部设置有滚轮,电动门配置有驱动电机驱动其往复移动。本实用新型中,槽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电动门,电动门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可极为方便地封闭或者开启,从而使酸洗槽在停止酸洗时能够被严密封闭,避免污染空气。
该专利虽采用电动门阻止酸雾逃逸,但该专利明确指出电动门只在酸洗停止时才能封闭保证酸液不受挥发,然而在酸洗过程中是不能做到阻止酸雾逸出的,因此实用性依旧欠佳。
中国专利CN 201320600739.7公开了一种具有酸雾收集功能的钢管酸洗槽,包括槽体,槽体具有向上的开口,槽体的开口处设置有盖板,盖板内带有对槽体内部开口且环槽体内壁分布的抽吸口,抽吸口分隔成多个大区块,每个大区块后侧均带有导流槽,导流槽与设置于盖板内的分流道连接,所有分流道均与抽吸装置的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盖板内带有对槽体内部开口且环槽体内壁分布的各抽吸口,每个抽吸口均分别与导流槽和导管连接,这种连接结构能够有效抽吸并排除酸雾,且使每个抽吸口均具有足够的抽吸力,保障抽吸酸雾的效率。
该专利开口无任何遮挡,仅依靠设置于开口处的若干抽吸口抽吸产生的负压来阻止酸雾逃逸,但这仅适用于空气相对静止的场合,在空气流通较大的场合,抽吸口的负压极易受到外界空气流动影响,同时在为完全抽吸逃逸的酸雾的前提下,抽吸的风量会很大,也大大增加了酸雾处理设备的负担,增加能源消耗和设备投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密封性好,可有效回收酸洗产生的酸雾并控制酸雾产生的量,酸洗迅速效果佳,具备槽体及钢管冲洗功能,且冲洗后可对废液回收处理及槽体内腔空气抽吸以达到酸雾零排放的不锈钢管子酸洗槽。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包括槽体与槽盖,所述槽体为长方体,所述槽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槽体设有酸液进口、酸液出口及废水排出口,所述槽盖位于开口上方,所述开口处设有呈围绕开口设置的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内注有液体,所述槽盖扣于蓄水槽内通过液体实现密封,所述槽盖可沿槽体宽度方向的一侧滑动开启,还包括槽盖侧滑机构,所述槽盖侧滑机构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槽盖长度方向的两侧面,所述两侧面每侧设有一对滚轮,分别为前滚轮及后滚轮,所述后滚轮的中心轴线高于前滚轮的中心轴线,所述前滚轮下方设有抬升导轨,所述抬升导轨设置于槽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抬升导轨包括水平设置并与前滚轮接触的第一段,所述第一段后端设有呈倾斜向上延伸的抬升段,所述抬升段后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段,所述后滚轮上设有与前滚轮相对应的抬升导轨,所述后滚轮上的抬升导轨的第一段与前滚轮上的抬升导轨第二段在同一水平面上相连,所述槽盖开启时前滚轮沿抬升段上升后沿第二段移动,与此同时后滚轮沿抬升段上升后沿第二段移动,使槽盖保持水平状态向斜上方移动与蓄水槽分离后向后方水平开启;酸液循环装置,所述酸液循环装置包括用于循环槽内酸液的抽吸泵和设置于抽吸泵上的抽液管和排液管;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设置于槽体的开口内侧,所述喷淋管上设有若干用于向槽体内部喷洒清水清洗槽体的喷淋孔;所述槽体一端设有与槽体的内腔相通且用于抽气的抽气箱,所述槽体另一端设有连通槽体内腔与外界,用于平衡压差的进气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酸液循环装置的抽液管与槽体的内腔底部相连通,所述排液管与槽体的内腔上部相连通,所述抽液管与槽体的连通处和排液管与槽体的连通处分别位于槽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槽壁上,所述抽吸泵设置于抽气箱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气箱的内腔与槽体的内腔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抽气口相通,所述抽气箱的箱体上设有与抽气装置相连用于抽走槽体内腔空气的抽气管,所述进气道设置于与槽体的抽气箱相对一端的槽体端面上,所述进气道个数至少为一个,所述进气道内设有用于控制进气道通断的进气阀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槽盖上设有若干用于增强槽盖刚性的槽盖支撑肋,所述槽盖支撑肋设有若干吊耳,所述吊耳位于槽盖开启方向的一侧,所述槽体包括若干用于增强槽体刚性的槽体支撑肋,所述槽体支撑肋设置于槽体外部并支撑蓄水槽增加蓄水槽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槽盖扣入含水的蓄水槽,通过水来彻底密封槽体内部与外界的连通,杜绝酸雾挥发导致的大气污染,同时可减少酸液因挥发造成的经济损失,密闭空间可有效控制酸雾产生的量,酸洗过程中通过酸液循环装置增加酸液流动性,提升酸洗速度,大幅缩短酸洗时间达30%,酸洗后在不打开槽体的前提下对槽体及钢管进行冲洗,避免槽盖打开冲洗时使附着在槽体及管子上的酸液挥发,并避免冲洗过程中酸液飞溅的问题,在冲洗完成后能轻松回收处理槽体内腔因酸洗产生的酸雾,实现酸雾零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局部剖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局部剖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局部剖槽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局部剖槽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槽盖侧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槽体;10-蓄水槽;11-开口;12-酸液进口;13-酸液出口;14-废水排出口;15-抽气箱;150-抽气口;151-抽气管;16-进气道;160-上开口;161-下开口;162-进气阀门;17-槽体支撑肋;2-槽盖;20-槽盖支撑肋;21-吊耳;3-槽盖侧滑机构;30-抬升导轨;301-第一段;302-抬升段;303-第二段;311-前滚轮;312-后滚轮;320-高度调整机构;4-酸液循环装置;40-抽吸泵;41-抽液管;42-排液管;5-喷淋系统;50-喷淋管;51-喷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包括槽体1与槽盖2,所述槽体1为长方体,所述槽体1顶部设有开口11,所述槽体1设有酸液进口12、酸液出口13及废水排出口14,所述槽盖2位于开口11上方,所述开口11处设有呈围绕开口11设置的蓄水槽10,所述蓄水槽10内注有液体,所述槽盖2扣于蓄水槽10内通过液体实现密封,所述槽盖2可沿槽体1宽度方向的一侧滑动开启,还包括槽盖侧滑机构3,所述槽盖侧滑机构3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槽盖2长度方向的两侧面,所述滚轮通过高度调整机构320与槽盖2相连,所述两侧面每侧设有一对滚轮,分别为前滚轮311及后滚轮312,所述后滚轮312的中心轴线高于前滚轮311的中心轴线,所述前滚轮311下方设有抬升导轨30,所述抬升导轨30设置于槽体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抬升导轨30包括水平设置并与前滚轮311接触的第一段301,所述第一段301后端设有呈倾斜向上延伸的抬升段302,所述抬升段302后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段303,所述后滚轮312上设有与前滚轮311相对应的抬升导轨30,所述后滚轮312上的抬升导轨30的第一段301与前滚轮311上的抬升导轨30的第二段303在同一水平面上相连,所述槽盖2开启时前滚轮311沿抬升段302上升后沿第二段303移动,与此同时后滚轮312沿抬升段302上升后沿第二段303移动,使槽盖2保持水平状态向斜上方移动与蓄水槽10分离后向后方水平开启;酸液循环装置4,所述酸液循环装置4包括用于循环槽内酸液的抽吸泵40和设置于抽吸泵40上的抽液管41和排液管42;喷淋系统5,所述喷淋系统5包括喷淋管50,所述喷淋管50设置于槽体1的开口11内侧,所述喷淋管50上设有若干用于向槽体1内部喷洒清水清洗槽体1的喷淋孔51;所述槽体1一端设有与槽体1的内腔相通且用于抽气的抽气箱15,所述槽体1另一端设有连通槽体1内腔与外界,用于平衡压差的进气道16。
所述酸液循环装置4的抽液管41与槽体1的内腔底部相连通,所述排液管42与槽体1的内腔上部相连通,所述抽液管41与槽体1的连通处和排液管42与槽体1的连通处分别位于槽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槽壁上,所述抽吸泵40设置于抽气箱15内。
所述抽气箱15的内腔与槽体1的内腔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抽气口150相通,所述抽气箱15的箱体上设有与抽气装置相连用于抽走槽体1内腔空气的抽气管151,所述进气道16设置于与槽体1抽气箱相对一端的槽体1端面上,所述进气道16包括一位于蓄水槽10内且高度高于蓄水槽10液面的上开口160,所述进气道还包括位于槽体1外壁且与上开口160相通的下开口161,所述进气道16个数至少为一个,所述上开口160与下开口161之间设有用于控制进气道16通断的进气阀门162。
所述槽盖2上设有若干用于增强槽盖2刚性的槽盖支撑肋20,所述槽盖支撑肋20设有若干吊耳21,所述吊耳21位于槽盖2开启方向的一侧,所述槽体1包括若干用于增强槽体1刚性的槽体支撑肋17,所述槽体支撑肋17设置于槽体1外部并支撑蓄水槽10增加蓄水槽10的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酸洗前将不锈钢管码入槽体1的内腔,盖上槽盖2,向蓄水槽10内注入水使槽盖2的开口浸于水下,关闭进气道16内的进气阀门162,以防酸洗过程中酸雾从进气道16逸出,再通过酸液进口12注入酸液并漫过钢管,开启酸液循环装置4,通过抽吸泵40将槽体1一端的酸液抽向另一端,从而加快酸洗速度,在酸洗完成之后,由酸液出口13抽走槽体1内的酸液后,打开喷淋系统5,水从喷淋管50的喷淋孔51喷出冲洗槽体1的内腔及不锈钢管,同时通过喷淋的方式降低槽体1内酸雾浓度,喷淋完成后废液通过废水排出口排出置净化装置处理,然后打开进气阀门162,并由抽气装置从抽气口150抽气并将抽出的气体进行处理,并使槽体1的内腔的空气得到更新,最后通过槽盖支撑肋20上的吊耳21拉动槽盖2,使槽盖2上的滚轮沿抬升导轨30滚动打开槽盖2,完成酸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包括槽体与槽盖,所述槽体为长方体,所述槽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槽体设有酸液进口、酸液出口及废水排出口,所述槽盖位于开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设有呈围绕开口设置的蓄水槽,所述蓄水槽内注有液体,所述槽盖扣于蓄水槽内通过液体实现密封,所述槽盖可沿槽体宽度方向的一侧滑动开启,还包括槽盖侧滑机构,所述槽盖侧滑机构包括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槽盖长度方向的两侧面,所述两侧面每侧设有一对滚轮,分别为前滚轮及后滚轮,所述后滚轮的中心轴线高于前滚轮的中心轴线,所述前滚轮下方设有抬升导轨,所述抬升导轨设置于槽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抬升导轨包括水平设置并与前滚轮接触的第一段,所述第一段后端设有呈倾斜向上延伸的抬升段,所述抬升段后端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段,所述后滚轮上设有与前滚轮相对应的抬升导轨,所述后滚轮上的抬升导轨的第一段与前滚轮上的抬升导轨第二段在同一水平面上相连,所述槽盖开启时前滚轮沿抬升段上升后沿第二段移动,与此同时后滚轮沿抬升段上升后沿第二段移动,使槽盖保持水平状态向斜上方移动与蓄水槽分离后向后方水平开启;酸液循环装置,所述酸液循环装置包括用于循环槽内酸液的抽吸泵和设置于抽吸泵上的抽液管和排液管;喷淋系统,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设置于槽体的开口内侧,所述喷淋管上设有若干用于向槽体内部喷洒清水清洗槽体的喷淋孔;所述槽体一端设有与槽体的内腔相通且用于抽气的抽气箱,所述槽体另一端设有连通槽体内腔与外界,用于平衡压差的进气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循环装置的抽液管与槽体的内腔底部相连通,所述排液管与槽体的内腔上部相连通,所述抽液管与槽体的连通处和排液管与槽体的连通处分别位于槽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对的槽壁上,所述抽吸泵设置于抽气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箱的内腔与槽体的内腔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抽气口相通,所述抽气箱的箱体上设有与抽气装置相连用于抽走槽体内腔空气的抽气管,所述进气道设置于与槽体的抽气箱相对一端的槽体端面上,所述进气道个数至少为一个,所述进气道内设有用于控制进气道通断的进气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上设有若干用于增强槽盖刚性的槽盖支撑肋,所述槽盖支撑肋设有若干吊耳,所述吊耳位于槽盖开启方向的一侧,所述槽体包括若干用于增强槽体刚性的槽体支撑肋,所述槽体支撑肋设置于槽体外部并支撑蓄水槽增加蓄水槽刚性。
CN201620384190.6U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56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84190.6U CN205556789U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84190.6U CN205556789U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56789U true CN205556789U (zh) 2016-09-07

Family

ID=56804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384190.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556789U (zh) 2016-04-25 2016-04-25 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567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0034A (zh) * 2016-04-25 2016-07-20 温州宪江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0034A (zh) * 2016-04-25 2016-07-20 温州宪江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0034B (zh) 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
CN207086425U (zh) 通过式轴承清洗机
CN106367766B (zh) 一种能有效抑制酸雾产生的酸洗装置
CN103590062B (zh) 一种节酸环保型带钢酸洗线及方法
CN205556789U (zh) 一种不锈钢管子酸洗槽
CN207193401U (zh) 高效酸液循环式不锈钢管酸洗池
CN207091510U (zh) 高效率酸洗机
CN206204430U (zh) 一种能有效抑制酸雾产生的酸洗装置
CN117431547A (zh) 一种具有预处理结构的环保型钢材酸洗装置
CN205313676U (zh) 一种酸洗钢管的酸液循环酸洗池
CN209098816U (zh) 一种螺丝钉制造用酸洗装置
CN216937478U (zh) 石英管清洗机
CN110055544A (zh) 立式钢管酸洗槽
CN105506661A (zh) 一种钢带酸洗槽的急停处理方法
CN213680901U (zh) 一种废铁回收用酸洗装置
CN110387553B (zh) 一种不锈无缝管酸洗工艺
CN203700529U (zh) 一种节酸环保型带钢酸洗线
CN216192747U (zh) 一种管道循环酸洗装置
CN206966191U (zh) 一种转向架、构架清洗机
CN2461668Y (zh) 金属材料热处理用真空清洗机
CN211872096U (zh) 一种能收集酸雾的酸洗槽
CN105506660A (zh) 一种钢带表面预处理系统的急停处理方法
CN205362237U (zh) 一种带钢用循环冲洗装置
CN210262069U (zh) 用于低温酸槽喷淋回收的行车
CN217173878U (zh) 一种催化模块酸洗槽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