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24108U - 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24108U
CN205524108U CN201620059813.2U CN201620059813U CN205524108U CN 205524108 U CN205524108 U CN 205524108U CN 201620059813 U CN201620059813 U CN 201620059813U CN 205524108 U CN205524108 U CN 205524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hook portion
safety device
cable
headr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598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希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Transy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Dymo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Dymos Inc filed Critical Hyundai Dymos Inc
Priority to CN2016200598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24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24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24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包括:车辆座椅;车辆座椅的头枕;撞击传感器,其设置在座椅靠背内部并感测来自座椅后方的撞击;钩部,其设置有旋转部分,该旋转部分连接至设置在座椅靠背内部的固定部件并转动,且钩部的一端连接至撞击传感器;线缆,其一端连接至钩部的锁止部分,另一端连接至头枕。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能够防止就坐在座椅的后部的乘客由于车辆的急刹车或者撞击而倒向座椅的前方因此受伤。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其能够在车辆碰撞的情况下当就坐在后部座椅的乘客脱离就坐状态并跌落到前方座椅的时候,防止对该乘客造成损害。
背景技术
近来,对乘客安全性以及车辆的功能性和便利性的关注有所增加,能够在车辆碰撞过程中最佳地保护乘客的安全装置的重要性正在逐渐提高。
安装在车辆中的各种安全装置最具代表性的是乘客约束装置(诸如气囊装置或者座椅安全带装置),这种装置能够在发生前方或者侧方冲击碰撞的时候通过约束乘客而防止乘客受伤害。
近来,已经开发出预防碰撞安全(Pre-Crash-Safety,PCS)控制技术,在确定与在前方车辆的碰撞危险之后,警示驾驶员碰撞危险程度或者在碰撞之前启动自动制动,从而使对车辆和驾驶员的伤害最小化。这种预防碰撞安全控制通过在碰撞之前强拽座椅安全带而具有最大限度地约束乘客的功能,即预防性安全座椅安全带(Pre-safe Seat Belt,PSB)功能。除了该功能,正在研发在碰撞时用于驾驶员安全的各种技术,题目为“车辆座椅的头枕起升装置”的公开号为2006-0130948的韩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在车辆碰撞时使头枕自动起升的技术,以便在车辆倾翻时防止乘客的颈部向后弯曲并阻止由车顶板的变形而在后面推动。
但是通常来说,已经主要研发出的在发生碰撞时用于保护车辆的乘客和驾驶员的装置大多数是用于前方座椅乘客的。当然,这种情况是由于与后方乘客相比,多数伤害发生于驾驶员的前方座椅侧和前方乘客的座椅,尽管与前方座椅乘员相比受到的伤害更少,但是后方乘客在碰撞时也可能受到伤害。因此,正在研发这样一种技术,其在车辆碰撞时或者在车辆后端碰撞时降低后方座椅处乘客的危险。如果在碰撞时车辆突然制动,那么未配备座椅安全带的后方座椅的乘客会向前弹出,多数情况下,这会在后方座椅乘客的头部碰撞前方座椅的靠背的时候导致头部受伤。
特别是在发生前方碰撞的情况下,后部座椅的乘客由于惯性作用而在碰撞早期的不受控地在空中移动之后由于上身的转动运动而使头部撞击到前方座椅的靠背或者头枕,因此受到伤害。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安全装置以用于避免这种后方座椅乘客的乱撞。
公开于背景技术部分的上述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的信息并不构成在本国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致力于解决上述缺陷,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该装置能够防止就坐在后部座椅的乘客由于车辆的急刹车或者撞击而倒向座椅的前方因此受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可以包括:车辆座椅;车辆座椅的头枕;撞击传感器,其设置在座椅靠背内部并感测来自座椅后方的撞击;钩部,其设置有旋转部分,该旋转部分连接至设置在座椅靠背内部的固定部件并转动,并且所述钩部的一端连接至撞击传感器;线缆,其一端连接至钩部的锁止部分,另一端连接至头枕。
所述线缆与所述锁止部分的连接可以根据所述钩部的转动而保持或者释放。
所述线缆可以在所述钩部未转动的时候固定至所述锁止部分。
在所述撞击传感器感测到预定的最小冲击的时候,所述撞击传感器可以向所述钩部的一端施加拉力,并使得所述钩部转动。
固定至所述锁止部分的线缆可以在所述钩部由于所述撞击传感器而转动的时候释放。
连接至所述线缆的另一端的头枕可以在所述线缆从所述锁止部分释放的时候向上移动。
所述撞击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内部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能够防止就坐在座椅的后部的乘客由于车辆的急刹车或者撞击而倒向座椅的前方因此受伤。
附图说明
通过随后结合附图所呈现的具体描述将会更为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以及优点,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的视图;
图2A、2B和2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的按序工作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任何可能的位置将用于表示相同的元件,且将省略对相同元件的重复性描述。
近来,中国将大型客车的标准规范严格化,其中,在乘客不系安全带发生碰撞的时候,乘客向前偏移不得超过1.6m。因而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车辆座椅100的安全装置,在车辆座椅100感测到撞击的时候,设置在车辆座椅100上的头枕120由此而移动以满足相应的大型客车的标准规范,同时防止对后方座椅的乘客的伤害。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可以包括:车辆座椅100;车辆座椅100的头枕120;撞击传感器140,其设置在车辆座椅100的座椅靠背内部以用于感测后部的撞击;钩部160,其设置有旋转部分,该旋转部分连接至设置在座椅靠背内部的固定部件150以转动,并且钩部160的一端连接至撞击传感器140;线缆180,其一端连接至钩部160的锁止部分170,另一端连接至头枕120。
撞击传感器140设置在座椅靠背内部,以便在车辆急刹车或者碰撞的情况下乘客由于惯性向前移动并导致对前方座椅靠背的撞击的时候利用撞击而驱动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因此,感测撞击的撞击传感器140的恰当的位置对于顺利地启动安全装置很重要。
一般来说,在后方的乘客由于惯性而向前移动的时候,乘客的膝盖是首先撞击前方座椅的部分之一。也就是说,由于膝盖是最靠近前方座椅(用于乘客就坐)的乘客身体部分。因此,由于在后方座椅的乘客的膝盖附近布置撞击传感器140是最为有效的,因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撞击传感器140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下端,以感测后方乘客的膝盖所施加的撞击。
如图2A-2C所示,撞击传感器140连接至钩部160的一端,钩部160设置有旋转部分,旋转部分连接至设置在座椅靠背内部的固定部件150以转动。因此,如在下文将要描述的那样,在钩部160绕旋转部分转动的同时头枕120向上移动。
除了上述的旋转部分以外,钩部160还包括锁止部分170,如图1所示,连接至头枕120的线缆180连接至锁止部分170。因此,头枕120根据钩部160的锁止部分170与线缆180的连接是保持还是释放而保持原始的位置或者向上移动。
图2A-2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100的座椅安全装置的按序工作的视图,其中在撞击没有被撞击传感器140感测到且撞击传感器140中不发生变形的一般情况下(如图2A)所示,相应地连接至撞击传感器140的钩部160不转动。因此,钩部160的锁止部分170与线缆180的连接保持,从而使得连接至线缆180另一端的头枕120也保持原始的位置。
然而,如果撞击施加至撞击传感器140,那么情形就会有所不同。图2B是撞击刚施加至撞击传感器140之后的工作状态视图,其中,撞击传感器140感测到撞击并向钩部160的一端施加拉力。因此,钩部160由于拉力而绕旋转部分转动,在钩部160与线缆180(其固定至锁止部分170)之间的连接基于该转动而释放。
如图2C所示,如果该连接被释放,那么线缆180的固定(这维持头枕120的位置)就会被释放,从而头枕120向上移动而离开原始的位置,而钩部160将会再一次返回到其原始的位置,同时钩部与线缆的连接释放。在这里,向上(头枕120向该方向移动)是指车顶的方向,通过释放线缆180与钩部160的连接,头枕120向上移动,以防止后方座椅的乘客由于惯性而向前倒向车辆座椅100,并防止对后方座椅的乘客造成伤害,且满足中国新规定的要求。
以这种方式,在形成车辆座椅100的安全装置的时候,无需配置单独的控制单元,仅仅通过增加硬件装置,就将能够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然而,如果钩部160在撞击传感器140感测到的微小撞击的情况下转动,那么在本实用新型(不设有单独的控制单元)中头枕120将会自动地向上移动。因此,在头枕120不需要向上移动的情形下,也就是说,在是由于后方乘客的失误或者故障等(不是由于车辆的碰撞)的情形下,没必要启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100的安全装置。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区分这种情形和车辆碰撞情形,钩部160在撞击传感器140感测到预定的最小冲击的时候,通过仅仅向其一端施加拉力的方式转动。该最小冲击是指由于车辆的碰撞由后方座椅的乘客施加至前方座椅的最小冲击,并且该因数(factor)根据座椅类型、车辆类型、座椅与后方乘客之间的距离确定,且可以具有各种值。
首先,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就坐在后部座椅的乘客由于惯性倒向座椅的前方由此受到伤害。
其次,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向车辆座椅增加简单的结构,能够满足根据新规定对座椅的要求。
尽管本实用新型对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述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由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限定而是由随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在保护范围以内的所有改变均应该理解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

Claims (7)

1.一种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包括:
车辆座椅;
车辆座椅的头枕;
撞击传感器,其设置在座椅的座椅靠背内部并感测来自座椅后方的撞击;
钩部,其设置有旋转部分,所述旋转部分连接至设置在座椅靠背内部的固定部件并转动,所述钩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撞击传感器;
线缆,其一端连接至所述钩部的锁止部分,另一端连接至头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与所述锁止部分的连接根据所述钩部的转动而保持或者释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在所述钩部未转动的时候固定至所述锁止部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撞击传感器感测到预定的最小冲击的时候,所述撞击传感器向所述钩部的一端施加拉力,并使得所述钩部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至所述锁止部分的线缆在所述钩部由于所述撞击传感器而转动的时候释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至所述线缆的另一端的头枕在所述线缆从所述锁止部分释放的时候向上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内部下方。
CN201620059813.2U 2016-01-21 2016-01-21 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 Active CN205524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9813.2U CN205524108U (zh) 2016-01-21 2016-01-21 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9813.2U CN205524108U (zh) 2016-01-21 2016-01-21 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24108U true CN205524108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67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59813.2U Active CN205524108U (zh) 2016-01-21 2016-01-21 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24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20830B2 (en) Vehicle seat
EP1709505B1 (en) A pedal support
JP479079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11836741B (zh) 车辆座椅组件
WO2006135821A3 (en) Vehicular head and neck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DE102016203579A1 (de) Airbag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US7918501B1 (en) Vehicle safety seat
EP2613965B1 (en) Rotating child safety seat
US9327624B1 (en) Safety device for vehicle seats
EP1783007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ktivierung von Insassenschutzsystemen
KR101845570B1 (ko) 승객의 보호 및 고정을 위한 방법과 장치 및 보호 및 고정 장치용 평가 및 제어 유닛
JP2010125942A (ja) 側突用乗員頭部肩部拘束装置
KR101241158B1 (ko) 자동차용 앵커 프리텐셔너 구조
CN205524108U (zh) 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
CN108909555B (zh) 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及车辆
KR102107009B1 (ko) 차량시트의 후방추돌 충격완화 장치
CN205523810U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
KR101875430B1 (ko) 안티 서브마린 기능을 갖는 다이브 시트
JP2006503746A (ja) 車両座席の、特に回動可能な要素のための、移動制限装置
DE102005018840A1 (de) 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von wenigstens einer Komfortfunktion in Abhängigkeit vom Belegungszustand eines Fahrzeugsitzes
KR101262970B1 (ko) 차량용 시트백프레임 마운팅 브라켓 및 시트프레임 유닛
US11760292B2 (en) Sleeping bedsheet crash protection system for lie-flat sleeping passenger
CN105416121A (zh) 一种客车座椅的乘员约束保护结构
CN110239474B (zh) 一种气囊式安全靠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1576795B1 (ko) 차량의 안전 좌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