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9555B - 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9555B
CN108909555B CN201810603193.8A CN201810603193A CN108909555B CN 108909555 B CN108909555 B CN 108909555B CN 201810603193 A CN201810603193 A CN 201810603193A CN 108909555 B CN108909555 B CN 1089095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limiting member
force limiting
seatback
seat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31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09555A (zh
Inventor
王振强
张明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031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95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9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9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09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95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及车辆,属于车辆领域。该座椅装置包括:座椅靠背骨架,与车辆的座椅靠背固定连接,且配置成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座椅坐垫;和限力构件,其一侧与座椅坐垫相连,另一侧的部分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相连,其中,所述限力构件配置成在所述座椅靠背受到的碰撞力小于阈值时限制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相对于所述座椅坐垫的转动,在所述座椅靠背受到的碰撞力大于或等于阈值时,所述限力构件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的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限力构件的其他部分撕裂,且撕裂部分的末端仍与其他部分相连。本发明的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对乘员的保护效果明显。

Description

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当发生追尾事故时,车辆的座椅背靠会对乘员的头部、颈部和背部造成一定程度挥鞭伤害,影响乘员的安全。
目前车辆上使用的座椅,主要通过降低座椅靠背的硬度、优化头枕刚度及优化头枕杆强度的方法来降低车辆追尾所造成挥鞭伤害。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方法随便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是保护效果不明显,追尾发生时乘员仍会收到较大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效果明显的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该座椅装置的车辆,该车辆能够更好地保护乘员以免受到挥鞭伤。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包括:
座椅靠背骨架,与车辆的座椅靠背固定连接,且配置成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座椅坐垫;和
限力构件,其一侧与座椅坐垫相连,另一侧的部分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相连,其中,
所述限力构件配置成在所述座椅靠背受到的碰撞力小于阈值时限制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相对于所述座椅坐垫的转动,在所述座椅靠背受到的碰撞力大于或等于阈值时,所述限力构件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的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限力构件的其他部分撕裂,且撕裂部分的末端仍与其他部分相连。
可选地,所述限力构件配置成在撕裂时带动所述靠背座椅骨架相对于所述座椅坐垫转动,且转动的角度配置成能够缓解乘员伤害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限力构件未撕裂的部分呈“U”字形,且其开口端背离所述座椅靠背骨架。
可选地,还包括:
转轴,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固定连接;
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分别套设于所述转轴的两端且与所述转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均与所述座椅坐垫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之间、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之间均设有所述限力构件。
可选地,所述限力构件包括:
呈“U”字形的底座,其底面与所述第一套筒或所述第二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和
连接臂,伸出于所述底座的顶面的靠近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的一侧,且其伸出端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限力构件还包括:
阻止杆,用于阻断所述连接臂的撕裂,所述阻止杆凸起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呈圆柱形且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底座的顶面以一预设角度布置,所述预设角度配置成使得所述座椅靠背和所述座椅坐垫的角度符合所述车辆的座椅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的角度。
可选地,所述座椅靠背骨架呈下部具有开口的方框形,包括:
横梁;和
与所述横梁垂直且位于所述横梁两端的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的底部分别与所述连接臂的伸出端相连。
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座椅坐垫、座椅靠背和上述任一种座椅装置。
本发明通过在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骨架之间设置限力构件,用于车辆座椅在正常使用状态时限制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骨架之间的相对转动,在座椅靠背受到超过阈值的碰撞力时,例如发生追尾事故时座椅靠背受到的碰撞力,该碰撞力通过座椅靠谱传递到座椅靠背骨架进而传递到与其相连的限力构件,限力构件与座椅靠背骨架相连的部分受到该碰撞力后与相对于其他部分撕裂,其撕裂终止的位置仍然在限力构件上,即仍然与其他未撕裂的部分相连。通过设置这种在碰撞力大于阈值时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撕裂的限力构件,可以在车辆发生追尾时通过撕裂吸收一部分的碰撞能量,从而起到较好的保证乘员的作用。
进一步地,限力构件配置成在撕裂时带动靠背座椅骨架相对于座椅坐垫转动,且转动的角度配置成能够缓解乘员伤害的角度。即限力构件撕裂的过程中,与限力构件相连的靠背座椅骨架跟随限力构件撕裂部分转动,靠背座椅骨架转动的最终停止位置保持为尽可能缓解乘员伤害的位置,从而进一步缓解乘员头部、颈部和背部的伤害。
进一步地,限力构件未撕裂的部分呈“U”字形,且其开口端背离座椅靠背骨架。这种“U”字形的结构在碰撞发生时能够通过变形进一步地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减少传递到乘员的碰撞能量,更好地保护乘员。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座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座椅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座椅靠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限力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座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100,如图1所示,该座椅装置100一般性地可以包括座椅靠背骨架10和限力构件20。座椅靠背骨架10与车辆的座椅靠背固定连接,且配置成可旋转地连接于车辆的座椅坐垫。限力构件20的一侧与座椅坐垫相连,另一侧的部分与座椅靠背骨架10相连。限力构件20配置成在座椅靠背受到的碰撞力小于阈值时限制座椅靠背骨架10相对于座椅坐垫的转动,在座椅靠背受到的碰撞力大于或等于阈值时,限力构件20与座椅靠背骨架10的连接部分相对于限力构件20的其他部分撕裂,且撕裂部分的末端仍与其他部分相连。
本实施例通过在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骨架10之间设置限力构件20,用于车辆座椅在正常使用状态时限制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骨架10之间的相对转动,在座椅靠背受到超过阈值的碰撞力时,例如发生追尾事故时座椅靠背受到的碰撞力,该碰撞力通过座椅靠谱传递到座椅靠背骨架10进而传递到与其相连的限力构件20,限力构件20与座椅靠背骨架10相连的部分受到该碰撞力后与相对于其他部分撕裂,其撕裂终止的位置仍然在限力构件20上,即仍然与其他未撕裂的部分相连。通过设置这种在碰撞力大于阈值时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撕裂的限力构件20,可以在车辆发生追尾时通过撕裂吸收一部分的碰撞能量,从而起到较好的保证乘员的作用。
一个实施例中,限力构件20配置成在撕裂时带动靠背座椅骨架相对于座椅坐垫转动,且转动的角度配置成能够缓解乘员伤害的角度。即限力构件20撕裂的过程中,与限力构件20相连的靠背座椅骨架跟随限力构件20撕裂部分转动,靠背座椅骨架转动的最终停止位置保持为尽可能缓解乘员伤害的位置,从而进一步缓解乘员头部、颈部和背部的伤害。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座椅装置的左视图。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限力构件20未撕裂的部分呈“U”字形,且其开口端背离座椅靠背骨架10。这种“U”字形的结构在碰撞发生时能够通过变形进一步地吸收碰撞能量,从而减少传递到乘员的碰撞能量,更好地保护乘员。
一个实施例中,限力构件20通过与座椅靠背骨架10连接部分的撕裂吸能、“U”字形的未撕裂部分的变形吸能和座椅靠背骨架10旋转一定角度三项保护动作,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并缓解人体姿态,大幅度降低乘员的挥鞭伤害,对乘员的保护作用效果明显。
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座椅装置100还包括转轴30、第一套筒40和第二套筒50。转轴30与座椅靠背骨架10固定连接。第一套筒40和第二套筒50分别套设于转轴30的两端且与转轴30形成转动连接,第一套筒40和第二套筒50均与座椅坐垫固定连接。也就是说通过将第一套筒40和第二套筒50可转动地连接在转轴30上,实现了座椅靠背骨架10与座椅坐垫的可转动连接。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座椅靠背骨架10与座椅坐垫的可转动连接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形式,在此不做限制。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套筒40与座椅靠背骨架10之间、第二套筒50与座椅靠背骨架10之间均设有限力构件20。即本实施例的座椅装置100包括两个限力构件20,分别设置于第一套筒40和第二套筒50处,且限力构件20的未撕裂部分与第一套筒40或第二套筒50相连。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限力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限力构件20包括呈“U”字形的底座21和连接臂22。如图2所示,底座21的底面与第一套筒40或第二套筒5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臂22伸出于底座21的顶面的靠近座椅靠背骨架10的一侧,且其伸出端与座椅靠背骨架10固定连接。
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限力构件20还包括凸起于底座21的顶面的阻止杆23,用于阻断连接臂22的撕裂。可选地,阻止杆23呈圆柱形且沿转轴30的轴线方向延伸。一般地,由于车辆发生追尾事故时,驾乘人员的上身突然向后运动,从而冲击座椅靠背的上部,使得座椅靠背受到从前往后的碰撞力使得座椅靠背带动座椅靠背骨架10向车辆的后方旋转,旋转过程中靠背骨架10的下端向前挤压限力构件20,使得限力构件20受到沿车辆向后的力使得其与座椅靠背骨架10的连接部分向前方撕裂,通过设置沿转轴30的轴线方向的阻止杆23可以在限力构件20撕裂路径(参见图5中的虚线)的横向上阻止撕裂,从而限制撕裂的终点。
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臂22与底座21的顶面以一预设角度布置,预设角度配置成使得座椅靠背和座椅坐垫的角度与车辆的座椅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两者的角度一致。由于连接臂22直接连接座椅靠背骨架10,底座21直接连接座椅坐垫,因此连接臂22与底座21的角度决定了座椅靠背和座椅坐垫的角度,所以应将连接臂22与底座21的角度配置成使得座椅靠背和座椅坐垫的角度符合车辆在正常使用状态时的角度。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座椅靠背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一个实施例中,座椅靠背骨架10呈下部具有开口的方框形,包括横梁11、第一竖梁12和第二竖梁13。第一竖梁12和第二竖梁13与横梁11垂直且位于横梁11两端,第一竖梁12和第二竖梁13的底部分别与连接臂22的伸出端相连。
如图4所示,第一竖梁12的底部还设有向内伸出的第一横臂14,第一横臂14的伸出端向下伸出有第三竖梁15,第三竖梁15的伸出端与转轴30相连。同样的,第二竖梁13的底部还设有向内伸出的第二横臂16,第二横臂16的伸出端向下伸出有第四竖梁17,第四竖梁17的伸出端也与转轴30相连。这样设置座椅靠背骨架10与转轴30的连接部位,可以避让第一竖梁12与第一套筒40、第二竖梁13与第二套筒50的连接位置。
本发明的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座椅坐垫、座椅靠背和上述任一个实施例中的座椅装置100。该座椅装置100的座椅靠背骨架10与车辆的座椅靠背固定连接,且配置成可旋转地连接于车辆的座椅坐垫。限力构件20的一侧与座椅坐垫相连,另一侧的部分与座椅靠背骨架10相连。限力构件20配置成在座椅靠背受到的碰撞力小于阈值时限制座椅靠背骨架10相对于座椅坐垫的转动,在座椅靠背受到的碰撞力大于或等于阈值时,限力构件20与座椅靠背骨架10的连接部分相对于限力构件20的其他部分撕裂,且撕裂部分的末端仍与其他部分相连。
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在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骨架10之间设置限力构件20,用于车辆座椅在正常使用状态时限制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骨架10之间的相对转动,在座椅靠背受到超过阈值的碰撞力时,该碰撞力通过座椅靠谱传递到座椅靠背骨架10进而传递到与其相连的限力构件20,限力构件20与座椅靠背骨架10相连的部分受到该碰撞力后与相对于其他部分撕裂,其撕裂终止的位置仍然在限力构件20上,即仍然与其他未撕裂的部分相连。通过设置这种在碰撞力大于阈值时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撕裂的限力构件20,可以在车辆发生追尾时通过撕裂吸收一部分的碰撞能量,从而起到较好的保证乘员的作用。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8)

1.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靠背骨架,与车辆的座椅靠背固定连接,且配置成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车辆的座椅坐垫;和
限力构件,其一侧与座椅坐垫相连,另一侧的部分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相连,其中,
所述限力构件配置成在所述座椅靠背受到的碰撞力小于阈值时限制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相对于所述座椅坐垫的转动,在所述座椅靠背受到的碰撞力大于或等于阈值时,所述限力构件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的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限力构件的其他部分撕裂,且撕裂部分的末端仍与其他部分相连;
所述限力构件配置成在撕裂时带动所述靠背座椅骨架相对于所述座椅坐垫转动;
所述座椅装置还包括:
转轴,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固定连接;
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分别套设于所述转轴的两端且与所述转轴形成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均与所述座椅坐垫固定连接;
所述限力构件包括:
呈“U”字形的底座,其底面与所述第一套筒或所述第二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和
连接臂,伸出于所述底座的顶面的靠近所述座椅靠背骨架的一侧,且其伸出端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的角度配置成能够缓解乘员伤害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开口端背离所述座椅靠背骨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之间、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座椅靠背骨架之间均设有所述限力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力构件还包括:
阻止杆,用于阻断所述连接臂的撕裂,所述阻止杆凸起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呈圆柱形且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臂与所述底座的顶面以一预设角度布置,所述预设角度配置成使得所述座椅靠背和所述座椅坐垫的角度符合所述车辆的座椅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时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骨架呈下部具有开口的方框形,包括:
横梁;和
与所述横梁垂直且位于所述横梁两端的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的底部分别与所述连接臂的伸出端相连。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坐垫、座椅靠背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装置。
CN201810603193.8A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108909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3193.8A CN108909555B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3193.8A CN108909555B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9555A CN108909555A (zh) 2018-11-30
CN108909555B true CN108909555B (zh) 2020-06-19

Family

ID=64420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3193.8A Active CN108909555B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095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225B (zh) * 2021-05-31 2022-11-15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安全带限力器
CN115107603B (zh) * 2022-06-24 2024-03-22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碰撞中座椅翻转运动的限力机构、座椅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90889A (en) * 1973-08-03 1975-04-16 Rolls Royce Motors Ltd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GB2330068B8 (en) * 1997-10-10 2007-01-19 Autoliv Dev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n accessory for a vehicle seat
GR1003077B (el) * 1998-01-09 1999-02-12 . Περιοριστες δυναμεως κρουσεως για πολλες χρησεις
CN202294373U (zh) * 2011-09-01 2012-07-04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
CN104494483A (zh) * 2014-12-16 2015-04-08 东北大学 一种能够防止挥鞭伤的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9555A (zh) 2018-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20830B2 (en) Vehicle seat
KR101252201B1 (ko) 차량 시트의 목상해 방지장치
JP479079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10946827B2 (en) Vehicle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CN108909555B (zh) 一种防挥鞭伤的座椅装置及车辆
US20220314849A1 (en) Energy absorbing vehicle seat
EP2907692B1 (en) Child seat with lateral head protection
WO2008115103A1 (en) Backrest support mechanism
KR101053515B1 (ko) 차량시트용 충격흡수장치
US20050062330A1 (en) Method for moving a headrest in the event of a rear-end collision and arrangement of a headrest on a vehicle seat
CN104553913B (zh) 带有泄力机构的汽车碰撞主动安全头枕装置
CN105711536A (zh) 一种头枕安全气囊
JP522851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CN204488582U (zh) 一种汽车座椅防鞭打装置、汽车座椅及汽车
CN106166970B (zh) 一种汽车座椅
KR20090107332A (ko) 자동차용 시트
KR101262970B1 (ko) 차량용 시트백프레임 마운팅 브라켓 및 시트프레임 유닛
CN107804204B (zh) 一种机动车安全靠背
KR20110136996A (ko) 차량용 헤드레스트 장치
KR20090106888A (ko) 충돌상해방지를 위한 자동차 시트백용 충격흡수장치
KR101438849B1 (ko) 차량용 시트
CN205524108U (zh) 车辆座椅的安全装置
CN108973801A (zh) 一种主动保护乘客的座椅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0461106B1 (ko) 완충장치가 구비된 차량용 시트백 구조
CN101927714A (zh) 汽车座椅防鞭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