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524064U - 电器盒组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器盒组件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524064U
CN205524064U CN201620101619.6U CN201620101619U CN205524064U CN 205524064 U CN205524064 U CN 205524064U CN 201620101619 U CN201620101619 U CN 201620101619U CN 205524064 U CN205524064 U CN 205524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al appliance
appliance kit
lobe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016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超
闫新星
邵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016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524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524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524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盒组件及汽车,其中电器盒组件包括:电器盒以及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用于与蓄电池的正极导线连接;所述负极端子用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导线连接;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上具有不同的凸起部;所述电器盒上设置有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所述正极连接件用于与所述正极端子连接,所述正极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正极端子的凸起部相匹配的凹陷部;所述负极连接件用于与所述负极端子连接,所述负极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相匹配的凹陷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器盒组件及汽车,能够有效防止蓄电池和电器盒的正负极接反,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器盒组件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器盒组件及汽车。
背景技术
电器盒是汽车中的常用部件之一,它可以将汽车蓄电池中的电能输送给汽车中的其它部件如照明灯、音响等,确保其它部件的正常工作。
现有技术中,汽车的电器盒与蓄电池的连接往往要通过电源端子,蓄电池的正极导线与一电源端子连接,负极导线与另一电源端子连接,当需要电器盒与蓄电池连接时,将两电源端子分别固定在电器盒上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上即可。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固定电源端子时,容易将与蓄电池正极线连接的电源端子固定在电器盒的负极连接件上,将与蓄电池负极线连接的电源端子固定在电器盒的正极连接件上,导致蓄电池的正极与电器盒的负极连接,在通电后容易损坏电器盒、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盒组件及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电池的正负极与电器盒的正负极容易接反、导致电器盒损坏或引起事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盒组件,包括:电器盒以及电源端子;
所述电源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用于与蓄电池的正极导线连接;所述负极端子用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导线连接;
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上具有不同的凸起部;
所述电器盒上设置有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
所述正极连接件用于与所述正极端子连接,所述正极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正极端子的凸起部相匹配的凹陷部;
所述负极连接件用于与所述负极端子连接,所述负极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相匹配的凹陷部。
如上所述的电器盒组件,所述电源端子包括:螺栓连接部、导线连接部和所述凸起部;
所述导线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蓄电池的导线连接;
所述螺栓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电器盒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器盒组件,所述螺栓连接部上开设有螺纹通孔;
螺栓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后将所述电源端子固定在所述电器盒上;
所述螺纹通孔的直径为6.5mm。
如上所述的电器盒组件,所述导线连接部通过压接工艺与所述蓄电池的导线固定连接;
所述蓄电池的导线的横截面面积为6-8mm2
如上所述的电器盒组件,所述导线连接部和所述导线形成的结构上套设有双壁热缩管。
如上所述的电器盒组件,所述正极端子的凸起部与所述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的形状不同。
如上所述的电器盒组件,所述正极端子的凸起部呈长方体状;
所述负极端子的凸起部呈六棱柱状;
所述电器盒的正极连接件上具有长方体状的凹陷部;
所述电器盒的负极连接件上具有六棱柱状的凹陷部。
如上所述的电器盒组件,所述正极端子的凸起部与所述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的位置不同。
如上所述的电器盒组件,所述正极端子的凸起部与导线连接部的距离为第一阈值;
所述负极端子的凸起部与导线连接部的距离为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器盒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器盒组件及汽车,包括电器盒以及电源端子,电源端子中的正极端子与蓄电池的正极导线连接,负极端子与蓄电池的负极导线连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具有不同的凸起部,电器盒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上分别具有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相匹配的凹陷部,能够有效防止蓄电池和电器盒的正负极接反,提高了安全性。并且,电源端子的凸起部还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电源端子在安装过程中转动,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器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器盒组件中电源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电源端子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电源端子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
1-电器盒 2-电源端子 3-导线 201-螺栓连接部
202-导线连接部 203-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电器盒组件。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器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器盒组件,可以包括:电器盒1以及电源端子2;
电源端子2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端子用于与蓄电池的正极导线连接;负极端子用于与蓄电池的负极导线连接;
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具有不同的凸起部;
电器盒1上设置有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
正极连接件用于与正极端子连接,正极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正极端子的凸起部相匹配的凹陷部;
负极连接件用于与负极端子连接,负极连接件上设置有与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相匹配的凹陷部。
本实施例中,电器盒1用于为汽车中的用电设备供电,电源端子2用于实现电器盒1与蓄电池的连接。蓄电池也可以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器盒组件的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2的个数可以为两个,包括一个正极端子和一个负极端子。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电源端子2,该电源端子2可以是正极端子,也可以是负极端子,另一电源端子2可以设置在该电源端子2的下方或电器盒1上其它合适的位置。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电源端子2的个数也可以多于两个,例如,可以有一个正极端子和两个负极端子,或者,可以有两个正极端子和一个负极端子,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电器盒1中的正极连接件与电源端子2中的正极端子连接,正极端子与蓄电池的正极导线连接,从而实现电器盒1的正极连接件与蓄电池的正极导线的连接;电器盒1中的负极连接件与电源端子2中的负极端子连接,负极端子与蓄电池的负极导线连接,从而实现电器盒1的负极连接件与蓄电池的负极导线的连接。
为了避免误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可以具有不同的凸起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具有不同的凸起部,具体可以为:正极端子的凸起部与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的形状不同,或者,正极端子的凸起部与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的位置不同。
相应的,电器盒1的正极连接件上可以设置有与正极端子的凸起部相匹配的凹陷部,负极连接件上可以设置有与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相匹配的凹陷部。由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具有不同的凸起部,因此,电器盒1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上也具有不同的凹陷部。
正极端子的凸起部只能放置在正极连接件的凹陷部中,而无法放置在负极连接件的凹陷部中;负极端子的凸起部只能放置在负极连接件的凹陷部中,而无法放置在正极连接部的凹陷部中,因此可以有效防止工作人员或用户的误操作导致正负极接反。
在一种情况下,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的凸起部的形状可以不同,从而保证正负极不会接反。例如,正极端子的凸起部呈长方体状,负极端子的凸起部呈六棱柱状,相应的,电器盒1的正极连接件上具有长方体状的凹陷部,电器盒1的负极连接件上具有六棱柱状的凹陷部。
在另一种情况下,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的位置可以不同。例如,正极端子中有用于与蓄电池导线3连接的导线连接部,正极端子的凸起部与导线连接部的距离为第一阈值,负极端子的凸起部与导线连接部的距离为第二阈值,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零。正极端子的凸起部与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的位置不同,从而保证正负极不会接反。
本实施例给出了电源端子2的一种具体的结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器盒组件中电源端子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电源端子2的俯视图。图4为图2所示电源端子2的右视图。
如图2至图4所示,电源端子2可以包括:凸起部203、导线连接部202和螺栓连接部201;导线连接部202用于与蓄电池的导线3连接;螺栓连接部201用于与电器盒1连接。
具体地,螺栓连接部201上可以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的直径为6.5mm。电器盒1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上也可以开设有与所述螺纹通孔对应的通孔,螺栓穿过螺纹通孔后将电源端子2固定在电器盒1上的正极连接件或负极连接件上。
通过螺栓和螺纹通孔的配合实现电源端子2和电器盒1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凸起部203的形状可以根据电源端子2的极性来设置,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凸起部203的形状或位置可以不同。
导线连接部202与蓄电池的导线3之间可以通过压接工艺实现固定连接,蓄电池的导线3可以包括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分别与电源端子2中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连接。导线3的横截面面积可以为6-8mm2,能够保证大电流的正常通过,满足车内乘员的用电需求。
导线连接部202和导线3压接固定后,可以在导线连接部202和导线3外套设双壁热缩管,并进行加热处理,使得双壁热缩管固定在导线连接部202和导线3上。通过在导线连接部202和导线3形成的结构上套设双壁热缩管,能够起到防水作用,保证了电能的有效传输,提高了用电安全性。
进一步地,导线连接部202可以做加长处理,有利于双壁热缩管的溶胶处理。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首先通过压接工艺,将正极端子与蓄电池的正极导线固定连接,负极端子与蓄电池的负极导线连接。然后再将正极端子固定在电器盒1的正极连接件上,负极端子固定在电器盒1的负极连接件上。电源端子2与电器盒1固定连接时,可以先将凸起部203放入相应的凹陷部中,再用螺栓实现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器盒组件,包括电器盒1以及电源端子2,电源端子2中的正极端子与蓄电池的正极导线连接,负极端子与蓄电池的负极导线连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具有不同的凸起部203,电器盒1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上分别具有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凸起部203相匹配的凹陷部,能够有效防止蓄电池和电器盒1的正负极接反,提高了安全性。并且,电源端子2的凸起部203还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电源端子2在安装过程中转动,提高了安装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器盒组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还可以包括用电设备,例如灯、音响等,所述电器盒组件与所述用电设备连接,用于为所述用电设备供电。
本实施例中的电器盒组件的各个部件的结构与功能均与前述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电源端子2中的正极端子与蓄电池的正极导线连接,负极端子与蓄电池的负极导线连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上具有不同的凸起部,电器盒1的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上分别具有与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相匹配的凹陷部,能够有效防止蓄电池和电器盒1的正负极接反,提高了安全性。并且,电源端子2的凸起部还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电源端子2在安装过程中转动,提高了安装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器盒以及电源端子;
所述电源端子包括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正极端子用于与蓄电池的正极导线连接;所述负极端子用于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导线连接;
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上具有不同的凸起部;
所述电器盒上设置有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
所述正极连接件用于与所述正极端子连接,所述正极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正极端子的凸起部相匹配的凹陷部;
所述负极连接件用于与所述负极端子连接,所述负极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相匹配的凹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包括:螺栓连接部、导线连接部和所述凸起部;
所述导线连接部用于与所述蓄电池的导线连接;
所述螺栓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电器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部上开设有螺纹通孔;
螺栓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后将所述电源端子固定在所述电器盒上;
所述螺纹通孔的直径为6.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连接部通过压接工艺与所述蓄电池的导线固定连接;
所述蓄电池的导线的横截面面积为6-8mm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连接部和所述导线形成的结构上套设有双壁热缩管。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子的凸起部与所述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的形状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子的凸起部呈长方体状;
所述负极端子的凸起部呈六棱柱状;
所述电器盒的正极连接件上具有长方体状的凹陷部;
所述电器盒的负极连接件上具有六棱柱状的凹陷部。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子的凸起部与所述负极端子的凸起部的位置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器盒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端子的凸起部与导线连接部的距离为第一阈值;
所述负极端子的凸起部与导线连接部的距离为第二阈值;
所述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零。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器盒组件。
CN201620101619.6U 2016-02-01 2016-02-01 电器盒组件及汽车 Active CN205524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1619.6U CN205524064U (zh) 2016-02-01 2016-02-01 电器盒组件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01619.6U CN205524064U (zh) 2016-02-01 2016-02-01 电器盒组件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524064U true CN205524064U (zh) 2016-08-31

Family

ID=56775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01619.6U Active CN205524064U (zh) 2016-02-01 2016-02-01 电器盒组件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5240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0512A (zh) * 2018-09-11 2020-03-17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0512A (zh) * 2018-09-11 2020-03-17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及连接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90607B1 (ko) 휴대용 비상전원
CN204992175U (zh) 电动车
CN204376083U (zh) 一种快速锁紧大电流传输的电连接器
CN205524064U (zh) 电器盒组件及汽车
CN108791128A (zh) 电动汽车交流充放电便携式套件
CN203134740U (zh) 保险管连接器
CN103219606B (zh) 防水插座
CN210111234U (zh) 无线缆式取电枪
CN206575108U (zh) 线束转接盒及其安装结构和带其的蓄电池总成
CN203218823U (zh) 电缆终端接地固定装置
CN203151023U (zh) 一种多功能防水接线盒
CN206884939U (zh) 一种高效汽车启动超级电容模组
CN205303862U (zh) 活动插座电源线
US20130065431A1 (en) Inner wire for inverter
CN207381618U (zh) 新能源汽车专用电源连接器
CN211830591U (zh) 一种新型车载逆变器
CN209642442U (zh) 一种新型结构发电机防护罩
CN203387014U (zh) 高压电气用电连接器
CN20248781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力连接结构
KR20190045692A (ko) 누설 전류 제한 기능을 구비한 전기 자동차 충전건
CN202474984U (zh) 一种带定时开关的电瓶车充电器
CN202798483U (zh) 光伏微型逆变器
CN210073644U (zh) 一种客车用电源总开关
CN202513382U (zh) 电机控制器高压电源线防反接正负接头
CN208369245U (zh) 带有安全锤的车载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