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室内装配铅罐体的滚筒线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物体装配的滚筒线传输机构,尤指一种热室内装配铅罐体的滚筒线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滚筒输送机适用于各类箱包、器皿、大型柜体等大件货物的加工输送,也可以适用于散料、小件物品或不规则的小型物品的加工传输,随科技进步发展至今,现今的滚筒输送线结构形式多样,传输滚筒线按驱动方式可分为动力滚筒线和无动力滚筒线,按布置形式可分为水平输送滚筒线、倾斜输送滚筒线和转弯输送滚筒线托辊槽型调心托辊,但是,对于现有的滚筒输送机,虽然样式繁多,但常用的滚筒所采用的材质都具有易生锈、不耐磨、不耐酸碱等缺点,同时,当滚筒线运用于较复杂的加工传输时,由于滚筒线的性能较低,线体较单一,因此现有的传输滚筒线是难以保证加工或传输工作的稳定性与工作效率的。
当在极端环境下采用滚筒传输线加工生产或传输时,现有的传输滚筒线稳定性较差,尤其不适合在酸碱和潮湿的环境下工作,因此很难在极端环境下完成线体传输加工,但是目前的工业生产与科研项目中很多需要在极端环境下才能完成加工或测试的零部件,所以也不得不在极端环境中完成自动化传输的加工与装配工作,因此首要任务是改善传输线在极端环境的耐用能力,以及改善线体的结构设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公开一种大型物体装配的滚筒线传输机构,尤指一种热室内装配铅罐体的滚筒线传输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室内装配铅罐体的滚筒线传输系统,主要包括铅罐体、装配机构、控制系统和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铅罐体主要由铅罐主体、铅罐顶盖、底部万向轮和顶壁吊环组装而成,铅罐主体由侧壁和底盖一体成型为圆柱筒体状,铅罐主体顶端攻设有外螺纹,与铅罐顶盖攻设的内螺纹匹配螺接,顶壁吊环与底部万向轮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铅罐顶盖、底部处;
所述的装配机构主要包括部件传输线和装配传送链,部件传输线为不锈钢滚筒线传输,线体末端安装有感应器,部件传输线主要由铅罐主体传送线、铅罐顶盖传送线、万向轮传送线、吊环传送线组成,其中铅罐主体传送线与万向轮传送线相邻且末端相交接设置,铅罐顶盖传送线与吊环传送线相邻且末端相交接设置,各传送线的旁侧安装在线检测装置以对部件进行品质检测,同时各传送线末端下方安装排除装置以收集被排除的不合格部件;
装配传送链主要包括第一、第二、第三装配传送链,其中第一装配传送链衔接在铅罐主体传送线与万向轮传送线之后以将四个底部万向轮安装在铅罐主体底部形成第一组装体,第二装配传送链衔接在铅罐顶盖传送线与吊环传送线之后以将四个顶壁吊环安装在铅罐顶盖顶部形成第二组装体;第一装配传送链与第二装配传送链的结构相同,均为左右配合组装形式的三段式轨道结构,首段轨道设置成左、右侧分道,为部件传输时的缓冲轨道,末端轨道为组装体传输主道,中段轨道的左侧安装有旋转夹具,通过旋转支撑架固定,旋转支撑架主要由轴驱动连接的轮毂状转轮、转轮支架和旋转驱动器组成,旋转夹具安装在轮毂状转轮的边缘处,转轮旋转时带动旋转夹具转动,中段轨道中部安装有螺栓自动接入装置,中段轨道右侧安装有竖直转盘,竖直转盘上设有四个弧形吸附口,通过吸附力吸附小型配件,吸附口朝向左侧的旋转支撑架;当首段轨道的部件传输至中段轨道时,旋转夹具转动到最低点以夹持大型部件,竖直转盘一次吸附四个小型配件,螺栓自动接入装置通过螺栓将小型配件安装到被夹持的大型部件上,并通过大型部件旋转时依次将四个小型配件按圆周矩阵排列安装在部件上;第三装配传送链衔接在第一、第二装配传送链之后将第一组装体与第二组装体装配为一体形成铅罐体整体,第三装配传送链通过左、右侧安装的旋转夹具夹持两个组装体从而匹配螺接完成组装;
所述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驱动控制系统、远程监视系统与远程控制系统,其中远程监视系统包括热室内的监控装置与热室外电连接监控装置的视觉显示装置,驱动控制系统设置在热室内并与装配机构电性驱动连接,远程控制系统根据视觉显示装置的视觉信息从而进行远程操控;
所述的保护系统主要包括高压测试系统、辐射测试系统、防漏测试系统,其中的高压测试系统以高压环境试验箱为测试系统,通过调节试验箱内的气压从而计算铅罐体的承压能力;辐射测试系统以强辐射环境试验箱为测试系统,通过统计辐射强度与铅罐体损耗时间所形成的正比关联从而计算铅罐体的耐辐射能力;防漏测试系统以模拟屏蔽环境为测试系统。
所述的万向轮传送线与吊环传送线通过托盘承载万向轮或吊环小配件后将托盘放置在传送线上完成传输。
所述的部件传输线通过减速机配易能变频器对传输速度进行调节,其传输滚筒通过不锈钢管件焊接双排齿链轮然后双排齿链轮啮合在传输链条内而形成滚筒传输线,各传输滚筒之间的安装间距为180-220mm。
所述的双排齿链轮为5分双排11齿链轮。
所述的部件传输线的四个传送线的负载能力为700-800KG。
所述第一装配传送链首段轨道的左侧分道为铅罐主体的缓冲轨道,右侧分道为底部万向轮的缓冲轨道,第二装配传送链首段轨道的左侧分道为铅罐顶盖的缓冲轨道,右侧分道为顶壁吊环的缓冲轨道。
所述第三装配传送链左、右侧安装的旋转夹具为自转旋转夹具,分别为逆时针、顺时针旋转。
所述的保护系统还包括高温测试系统、酸碱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利用不锈钢耐磨耐酸碱耐辐射的特性将其作为滚筒并安装为滚筒线,使得铅罐体完成组装的环境与机构稳定,也得以顺利完成传输与装配工作,同时也使得铅罐体能在酸碱或潮湿甚至强辐射的极端环境中实现产品精确测试。同时,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结构设计使得组装工作逐步连贯,快速装配,并在装配前的传输过程中对部件的品质进行检查,在装配后的传输中对组装整体进行性能测试,从而更好地提高铅罐组装体的质量要求,更重要的,成功地实现了在极端环境下的滚筒线传输亦能顺利进行并成功完成加工、传输、检测、装配等工作,为极端环境下的工作研究领域创造出良好的技术成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机构的俯视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铅罐体的分解结构简图。
附图标注说明:1-铅罐体,2-装配机构,3-保护系统,4-热室,11-铅罐主体,12-铅罐顶盖,13-底部万向轮,14-顶壁吊环,21-铅罐主体传送线,22-铅罐顶盖传送线,23-万向轮传送线,24-吊环传送线,25-第一装配传送链,26-第二装配传送链,27-第三装配传送链,251-首段轨道,252-中段轨道,253-末端轨道,261-左侧分道,262-右侧分道,263-传输主道,264-旋转夹具,265-螺栓自动接入装置,266-竖直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热室内装配铅罐体的滚筒线传输系统,工作在热室4或其他极端环境中,主要包括铅罐体1、装配机构2、控制系统和保护系统3,所述的铅罐体1主要由铅罐主体11、铅罐顶盖12、底部万向轮13和顶壁吊环14组装而成,铅罐主体11由侧壁和底盖一体成型为圆柱筒体状,铅罐主体11顶端攻设有外螺纹,与铅罐顶盖12攻设的内螺纹匹配螺接,顶壁吊环14与底部万向轮13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铅罐顶盖、底部处;
所述的装配机构2主要包括部件传输线和装配传送链,部件传输线为不锈钢滚筒线传输,线体末端安装有感应器,部件传输线主要由铅罐主体传送线21、铅罐顶盖传送线22、万向轮传送线23、吊环传送线24组成,其中铅罐主体传送线21与万向轮传送线23相邻且末端相交接设置,铅罐顶盖传送线22与吊环传送线24相邻且末端相交接设置,各传送线的旁侧安装在线检测装置以对部件进行品质检测,同时各传送线末端下方安装排除装置以收集被排除的不合格部件;所述的万向轮传送线23与吊环传送线24通过托盘承载万向轮或吊环小配件后将托盘放置在传送线上完成传输;所述的部件传输线通过减速机配易能变频器对传输速度进行调节,其传输滚筒通过不锈钢管件焊接双排齿链轮然后双排齿链轮啮合在传输链条内而形成滚筒传输线,各传输滚筒之间的安装间距为180-220mm;所述的双排齿链轮为5分双排11齿链轮;所述的部件传输线的四个传送线的负载能力为700-800KG;
装配传送链主要包括第一、第二、第三装配传送链,其中第一装配传送链25衔接在铅罐主体传送线21与万向轮传送线23之后以将四个底部万向轮13安装在铅罐主体11底部形成第一组装体,第二装配传送链26衔接在铅罐顶盖传送线22与吊环传送线24之后以将四个顶壁吊环14安装在铅罐顶盖12顶部形成第二组装体;第一装配传送链25与第二装配传送链26的结构相同,均为左右配合组装形式的三段式轨道结构,首段轨道251设置成左、右侧分道261、262,为部件传输时的缓冲轨道,末端轨道253为组装体传输主道263,中段轨道252的左侧安装有旋转夹具264,通过旋转支撑架固定,旋转支撑架主要由轴驱动连接的轮毂状转轮、转轮支架和旋转驱动器组成,旋转夹具264安装在轮毂状转轮的边缘处,转轮旋转时带动旋转夹具264转动,中段轨道252中部安装有螺栓自动接入装置265,中段轨道252右侧安装有竖直转盘266,竖直转盘266上设有四个弧形吸附口,通过吸附力吸附小型配件,吸附口朝向左侧的旋转支撑架;当首段轨道251的部件传输至中段轨道252时,旋转夹具264转动到最低点以夹持大型部件,竖直转盘266一次吸附四个小型配件,螺栓自动接入装置265通过螺栓将小型配件安装到被夹持的大型部件上,并通过大型部件旋转时依次将四个小型配件按圆周矩阵排列安装在部件上;第三装配传送链27衔接在第一、第二装配传送链之后将第一组装体与第二组装体装配为一体形成铅罐体1整体,第三装配传送链27通过左、右侧安装的旋转夹具夹持两个组装体从而匹配螺接完成组装;所述第一装配传送链25首段轨道251的左侧分道261为铅罐主体11的缓冲轨道,右侧分道262为底部万向轮13的缓冲轨道,第二装配传送链26首段轨道251的左侧分道261为铅罐顶盖12的缓冲轨道,右侧分道262为顶壁吊环14的缓冲轨道;所述第三装配传送链27左、右侧安装的旋转夹具为自转旋转夹具,分别为逆时针、顺时针旋转;
所述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驱动控制系统、远程监视系统与远程控制系统,其中远程监视系统包括热室4内的监控装置与热室4外电连接监控装置的视觉显示装置,驱动控制系统设置在热室4内并与装配机构2电性驱动连接,远程控制系统根据视觉显示装置的视觉信息从而进行远程操控;
所述的保护系统3主要包括高压测试系统、辐射测试系统、防漏测试系统,其中的高压测试系统以高压环境试验箱为测试系统,通过调节试验箱内的气压从而计算铅罐体1的承压能力;辐射测试系统以强辐射环境试验箱为测试系统,通过统计辐射强度与铅罐体1损耗时间所形成的正比关联从而计算铅罐体1的耐辐射能力;防漏测试系统以模拟屏蔽环境为测试系统;所述的保护系统3还包括高温测试系统、酸碱测试系统。
一种热室内装配铅罐体的滚筒线传输系统的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从加工线处将完成加工成型的铅罐主体11、铅罐顶盖12传送到部件传输线上,即形成铅罐主体传送线21和铅罐顶盖传送线22,将底部万向轮13、顶壁吊环14传送到部件传输线上并通过托盘承载,即形成万向轮传送线23和吊环传送线24;
S2、铅罐主体传送线21与万向轮传送线23相邻设置并将铅罐主体11与底部万向轮13同时传送到第一装配传送链25的缓冲轨道处,铅罐顶盖传送线22与吊环传送线24相邻设置并将铅罐顶盖12与顶壁吊环14同时传送到第二装配传送链26的缓冲轨道处,通过第一装配传送链25、第二装配传送链26的中段轨道252分别完成第一组装体、第二组装体的装配工作;
S3、在第一装配传送链25中,当首段轨道251的部件传输至中段轨道252时,控制旋转支撑架的转轮旋转以带动旋转夹具264转动,控制旋转夹具264转动到最低点以夹持铅罐主体11,同时竖直转盘266一次吸附四个底部万向轮13,由于吸附口为弧形,与万向轮的滚轮轮廓匹配,螺栓自动接入装置265利用螺栓将底部万向轮13安装到被夹持的铅罐主体11底部,并在铅罐主体11旋转的过程中依次将四个底部万向轮13按圆周矩阵排列安装在铅罐主体11上,随后将第一组装体经传输主道263传送至第三装配传送链27中;
S4、在第二装配传送链26中,当首段轨道251的部件传输至中段轨道252时,控制旋转支撑架的转轮旋转以带动旋转夹具264转动,控制旋转夹具264转动到最低点以夹持铅罐顶盖12,同时竖直转盘266一次吸附四个顶壁吊环14,由于吸附口为弧形,与吊环的环形轮廓匹配,螺栓自动接入装置265利用螺栓将顶壁吊环14安装到被夹持的铅罐顶盖12顶端,并在铅罐顶盖12旋转的过程中依次将四个顶壁吊环14按圆周矩阵排列安装在铅罐顶盖12上,随后将第二组装体经传输主道263传送至第三装配传送链27中;
S5、在第三装配传送链27中,第一组装体与第二组装体在旋转夹具的夹持作用下以相反方向旋转,由此通过攻设的内外螺纹配合连接以组装为铅罐体1整体;
S6、将铅罐体1整体运送至保护系统3中进行性能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传输线中设备的大部分工装采用不锈钢板经过激光、折弯或其他加工工艺制成,如传输滚筒,或者装配机构2的支撑架。使用本实用新型完成铅罐体1装配传输工作时,把铅罐体1的部件传送至传输线上,启动电源,通过滚筒输送线将部件输送到指定的装配传送链上,同时在传输过程中可对部件进行测试,并对合格或不合格的部件进行筛选排除;当线体的感应器感应到部件到达时,装配传送链启动工作,部件缓冲并传输至组装位置以完成装配,再然后对组装体进行整体的老化测试,从而完成完整的加工生产、装配检测的过程。本实用新型全程全自动化操作,人工干预小,工作效率高,劳务成本低,便于规模化管理,不仅克服了起初各式各样的输送机在极端的环境下都出现不同缺陷,使得维修成本大大的增加了的问题,也实现了即使是在酸碱或潮湿环境甚至强辐射下也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