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80111U - 设备夹持器 - Google Patents

设备夹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80111U
CN205480111U CN201620065123.8U CN201620065123U CN205480111U CN 205480111 U CN205480111 U CN 205480111U CN 201620065123 U CN201620065123 U CN 201620065123U CN 205480111 U CN205480111 U CN 205480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pair
clamper
dismounting portion
tan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651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80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801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5/00Holders or carriers for hand articles; Holders or carriers for use while travelling or camping
    • A45F5/10Handles for carrying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F
    • A45F2200/05Holder or carrier for specific articles
    • A45F2200/0516Portable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s, e.g. mobile phone, pager, beeper, PDA, smart ph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oy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器主体,其形成有能把持的一对把手;及设备拆装部,其为一对,将所述一对把手置于中间,相互相向地能转动地结合于所述夹持器主体,分别形成有供设备的一端部拆装的一个以上加装槽,进行相互接近及离开,以便加装及分离所述设备。

Description

设备夹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夹持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加装设备而能够在用双手把持的状态下观赏通过设备而显示的内容的设备夹持器。
背景技术
近来,不论男女老少,不分时间与场所,均在通过诸如手机的小而轻便的设备来观看诸如视频的内容。
特别是好奇心强的幼儿,对设备中显示的视频具有极大的关心。
近来,作为用于满足这种幼儿的好奇心的最普遍方法,幼儿能够观看的视频等内容通过诸如手机的设备等而广泛普及。
可是,幼儿为了观看通过诸如手机的设备所提供的内容,需在自行用双手握住手机的状态下观看。
但是,手机在结构上尺寸较大,并不适合幼儿抓握,因在结构上扁平、光滑,幼儿难以用手抓握手机,这不仅导致了观看内容困难,而且使幼儿容易发火,还存在导致心理不稳定的问题。
另外,当使用者是老弱者、残疾人、患者等时,由于力气小,也难以用手抓住手机,存在观看内容困难的问题。
因此,要求开发一种设备夹持器,能够在用双手把持的状态下,稳定地观看通过设备显示的内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3-249768号(发明名称:显示单元及其支持设备,公开日:2003.09.05.)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所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用手稳定地抓握的状态下,能够具有心理稳定感地观看通过设备而显示的内容的设备夹持器。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借助于如下设备夹持器而达成,其包括:夹持器主体,其形成有能把持的一对把手;及设备拆装部,其为一对,将所述一对把手置于中间,相互相向地能转动地结合于所述夹持器主体,分别形成有供设备的一端部拆装的一个以上加装槽,进行相互接近及离开,以便加装及分离所述设备。
其中,可以还包括设备支撑部,其在所述夹持器主体中,配备于所述一对设备拆装部之间,对加装于所述一对设备拆装部的所述设备的背面进行支撑。
所述一对设备拆装部的相互相向的加装槽之间间隔,可以具有小于所述设备宽度的大小。
随着所述设备加装于所述一对设备拆装部,所述夹持器主体可以弯曲地弹性变形,所述一对设备拆装部发生弹性力,使得相互接近。
所述设备拆装部与所述夹持器主体的连接区域的弹性系数,可以具有大于所述夹持器主体的弹性系数的大小。
在所述加装槽的周围可以形成有波状的凹凸。
可以还包括角支撑部,其从所述加装槽的周围凸出,对加装于所述加装槽的所述设备的角区域进行支撑。
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用手稳定地抓握的状态下,能够具有心理稳定感地观看通过设备而显示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设备夹持器加装设备之前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设备夹持器加装了设备的状态的正面立体图;
图4是图1的设备夹持器加装了设备的状态的背面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设备夹持器加装设备之前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图5的设备夹持器加装了设备的状态的正面立体图;
图8是图5的设备夹持器加装了设备的状态的背面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设备夹持器加装了设备的状态的正面立体图。
符号说明
5:设备 10、10′、10″:设备夹持器
11:夹持器主体 13:把手
14、14′:连接部 15:设备支撑部
21:设备拆装部 23:加装槽
25:凹凸 27:角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说明之前,在多种实施例中,针对具有相同构成的构成要素,使用相同符号,在第1实施例中代表性地进行说明,在此外的实施例中,只对与第1实施例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
在图1至图4中,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
在说明之前需要指出的是,以下作为一个示例,图示了平板形态的设备5,但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夹持器10也可以应用于诸如智能手机的终端。
另一方面,就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而言,其角部分整体上呈圆形形成,在加装了设备5的状态下具有扁平的形态。
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包括夹持器主体11和一对设备拆装部21。
夹持器主体11具有闭环形状,在两端部形成有能够把持的一对把手13。下面,出于说明的便利,将供设备5加装的夹持器主体11的前面区域称为前方,将夹持器主体11的背面区域称为后方。
一对设备拆装部21将一对把手13置于中间,相互相向地能转动地结合于夹持器主体11。一对设备拆装部21相互接近及离开,以便加装及分离设备5。
在各设备拆装部21,形成有供设备5的一端部拆装的一个加装槽23。一对设备拆装部21的相互相向的加装槽23之间间隔,具有小于设备5宽度的大小。由此,当把设备5加装于一对设备拆装部21的各加装槽23时,一对设备拆装部21相互离开并向夹持器主体11的后方展开,使设备5加装于一对设备拆装部21的各加装槽23。
另一方面,各设备拆装部21与夹持器主体11的连接区域,发挥具有既定弹性系数的阻塞作用,各设备拆装部21与夹持器主体11的连接区域的弹性系数,具有大于夹持器主体11的弹性系数的大小。由此,当把设备5加装于一对设备拆装部21时,一对设备拆装部21比夹持器主体11更大地弹性变形。
另外,在加装槽23的周围,形成有波状的凹凸25。因此,能够减小加装于加装槽23的设备5游动,使设备5更稳定地固定于加装槽23。其中,在加装槽23的周围,也可以不形成有凹凸25。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图示了形成有一个加装槽23的情形,但并非限定于此,加装槽23可以设置间隔地形成多个。
由此,就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而言,其各角部分舒缓地加工成圆形,一对设备拆装部21对称配置,整体上具有从夹持器主体11的前方向后方转动的形态。
由此,就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而言,夹持器主体11与一对设备拆装部21可以发挥缓冲作用,即使在使用中设备夹持器10掉落于地面,不仅能减小设备5的损伤,而且可保持便于使用者观看的视听角度。同时,幼儿也可以使设备夹持器10像不倒翁一样移动,像玩具一样拿着玩耍。
另外,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玉米淀粉、硅酮、无毒橡胶的材质构成。特别是当设备夹持器10由玉米淀粉的材质构成时,没有排出环境激素物质等有害物质的忧虑,即使使用后废弃填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分解,能够减小二次环境污染。另外,当设备夹持器10由硅酮或无毒橡胶材质构成时,幼儿还可以把设备夹持器10当作牙齿发育器使用。
下面,对借助于这种构成而将设备5加装于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的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所示,在一对设备拆装部21相互接近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把设备5的两端部插入各设备拆装部21的加装槽23。
此时,设备5的宽度相对大于各设备拆装部21的加装槽23之间间隔,因而一对设备拆装部21相互离开,从夹持器主体11的前方向后方转动。
随着一对设备拆装部21向夹持器主体11的后方移动,夹持器主体11也向后方弯曲地弹性变形。
而且,设备拆装部21与夹持器主体11的连接区域的弹性系数,具有大于夹持器主体11的弹性系数的大小,因而夹持器主体11与一对设备拆装部21的连接区域借助于自身弹性复原力而收缩,使一对设备拆装部21相互接近。
由此,设备5如图3及图4所示,不摇摆地稳定加装于一对设备拆装部21的加装槽23。
而且,在通过设备5而显示内容的状态下,使用者可以用双手握住各把手13而观看显示的内容。
特别是当幼儿使用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时,幼儿不仅可以像玩具一样拿着玩耍,而且在用手稳定地握住的状态下,可以具有心理稳定感地观看通过设备5显示的内容。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中,设备夹持器10如图4所示,也可以把夹持器主体11的下端部与一对设备拆装部21的下端部放在桌上使用。
在图5至图8中,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
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不同于前述第1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还包括设备支撑部15,其对加装于一对设备拆装部21的各加装槽23的设备5的背面进行支撑。
设备支撑部15在夹持器主体11上,配置于一对设备拆装部21之间。
根据这种构成,如图6所示,在一对夹持器主体11相互接近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随着设备5的两端部加装于各设备拆装部21的加装槽23,一对设备拆装部21相互离开,从夹持器主体11的前方向后方转动。
随着一对设备拆装部21向夹持器主体11的后方移动,夹持器主体11也向后方弯曲地弹性变形。
此时,加装于设备拆装部21的设备5支撑于设备支撑部15,夹持器主体11与各设备拆装部21的连接区域借助于自身弹性复原力而收缩,使一对设备拆装部21相互接近。
由此,设备5如图7及图8所示,不摇摆地稳定加装于一对设备拆装部21的加装槽23。
因此,在设备5加装于设备拆装部21的状态下,在观看显示的内容期间,即使使用者用双手把各设备拆装部21向夹持器主体11后方过度转动,设备5的背面由于被设备支撑部15支撑,因而,设备5不会轻易从设备拆装部21的加装槽23脱离,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与前述一个实施例相比,可以更稳定地观看显示的内容。
另外,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如图8所示,与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相同,也可以把夹持器主体11和下端部以及一对设备拆装部21的下端部放于桌上使用。
在图9及图10中,图示了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
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不同于前述的实施例,还包括角支撑部27,其从加装槽23的周围凸出,对加装于加装槽23的设备5的角区域进行支撑。
由此,借助于角支撑部27,进一步提高了加装于设备拆装部21的设备5的固定力,能够减少设备5因外力而容易从设备拆装部21脱离的现象。
另外,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不同于前述第2实施例,连接一对把手13的夹持器主体11的上部连接部14及下部连接部14′相互具有既定间隔,沿着设备支撑部15的上部及下部边缘而连接。
由此,在设备5加装于设备拆装部21的状态下,当支撑于设备支撑部15时,设备5保持挂接于夹持器主体11,使得不因外力而轻易脱离。
而且,当具有比夹持器主体11的上部连接部14及下部连接部14′之间宽度小的大小的设备5,在加装于设备拆装部21的状态下支撑于设备支撑部15时,设备5的上部及下部边缘不支撑于夹持器主体11的各连接部14、14′,而是借助于夹持器主体11的各连接部14、14′,使得一对设备拆装部21不离开既定间隔以上,设备5不因外力而轻易从设备拆装部21脱离。
另外,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的设备夹持器10″不同于前述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对加装于设备拆装部21的设备5进行充电的充电端口3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把分别形成有供设备一端部拆装的一个以上加装槽的一对设备拆装部,能转动地结合于形成有一对把手的夹持器主体,使一对设备拆装部相互接近及离开,以便加装及分离设备,从而在用手稳定握住的状态下,可以具有心理稳定感地观看通过设备显示的内容。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夹持器也可以还包括用于对加装于设备拆装部的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端口。
另外,虽然在前述实施例中未图示,但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夹持器可以还包括保护玻璃,其安装于一对夹持器主体,用于保护使用者的视力。
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记载的实施例,可以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范围而多样地修改及变形,这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言而喻的。因此,应当说,这种修改例或变形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请求范围。

Claims (7)

1.一种设备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器主体,其形成有能把持的一对把手;及
设备拆装部,其为一对,将所述一对把手置于中间,相互相向地能转动地结合于所述夹持器主体,分别形成有供设备的一端部拆装的一个以上加装槽,进行相互接近及离开,以便加装及分离所述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夹持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备支撑部,其在所述夹持器主体中,配备于所述一对设备拆装部之间,对加装于所述一对设备拆装部的所述设备的背面进行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夹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设备拆装部的相互相向的加装槽之间间隔,具有小于所述设备宽度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夹持器,其特征在于,
随着所述设备加装于所述一对设备拆装部,所述夹持器主体弯曲地弹性变形,所述一对设备拆装部发生弹性力,使得相互接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夹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拆装部与所述夹持器主体的连接区域的弹性系数,具有大于所述夹持器主体的弹性系数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夹持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装槽的周围形成有波状的凹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夹持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角支撑部,其从所述加装槽的周围凸出,对加装于所述加装槽的所述设备的角区域进行支撑。
CN201620065123.8U 2015-12-10 2016-01-22 设备夹持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801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75543 2015-12-10
KR1020150175543A KR101641216B1 (ko) 2015-12-10 2015-12-10 디바이스 그리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80111U true CN205480111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39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6512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80111U (zh) 2015-12-10 2016-01-22 设备夹持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79753A1 (zh)
JP (1) JP2019504582A (zh)
KR (1) KR101641216B1 (zh)
CN (1) CN205480111U (zh)
WO (1) WO201709928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49768A (ja) 2001-12-18 2003-09-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ユニットとその支持デバイス
KR100770858B1 (ko) * 2006-09-08 2007-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접이 거치대
US20110029097A1 (en) * 2007-09-19 2011-02-03 Ochoa Adam A Prosthetic foot
KR200463825Y1 (ko) * 2010-07-19 2012-11-27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샤워 커튼
KR20120006984U (ko) * 2011-04-01 2012-10-10 서정혁 탄성 휴대폰 홀더
KR101916416B1 (ko) * 2012-07-30 2018-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방법
JP5342079B1 (ja) * 2013-03-15 2013-11-13 智 武井 携帯機器用保持具
KR20140005297U (ko) * 2013-04-02 2014-10-13 송해성 휴대폰 홀더
KR101542788B1 (ko) * 2015-02-12 2015-08-07 김혁 디바이스 그리퍼
KR200477762Y1 (ko) * 2015-04-01 2015-07-20 박남태 스마트폰 충전겸용 거치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504582A (ja) 2019-02-14
WO2017099288A1 (ko) 2017-06-15
KR101641216B1 (ko) 2016-07-20
US20180279753A1 (en) 2018-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8664B1 (en) Case assembly for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for
CN105867554A (zh) 带有手指扣紧环的手机/平板电脑壳
CN205480111U (zh) 设备夹持器
CN201757257U (zh) 平板式电子装置的托架
CN105323345B (zh) 一种用于将移动终端固定在手指上的指环结构
US20200274572A1 (en) Compression Sleeve Carrying System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245663A (zh) 多用途开合架防滑落手机后盖壳
CN207819993U (zh) 一种具有磁性的移动终端屏幕保护壳
US20080261664A1 (en) Cover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4455993B (zh) 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的支架
CN206627706U (zh) 一种多功能vr眼镜
CN204069068U (zh) 一种手机机壳
CN204835600U (zh) 磁吸式智能充电保护套件
CN209375733U (zh) 一种充电式手机壳
CN203574698U (zh) 一种可拆卸连接的手机保护件
KR101542788B1 (ko) 디바이스 그리퍼
CN209787248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保护壳
CN203914308U (zh) 一种可插入智能手机的抱枕
CN203539527U (zh) 隐形眼镜佩戴器
CN205624935U (zh) 一种多功能学生用眼镜盒
CN208318562U (zh) 行李箱弹性保护套
CN201663999U (zh) 老年人眼镜放置盒
CN203676723U (zh) 一种新型儿科护理用多功能儿童护理枕
CN208740191U (zh) 一种多间隔眼镜套
CN214906885U (zh) 一种小儿磁共振检查专用手握安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