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69623U - 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69623U
CN205469623U CN201620028916.2U CN201620028916U CN205469623U CN 205469623 U CN205469623 U CN 205469623U CN 201620028916 U CN201620028916 U CN 201620028916U CN 205469623 U CN205469623 U CN 205469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uilt
power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shaft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289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恒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0289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69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69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696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包括安装在传动轴上的驱动齿轮组件和齿轮传动组件,驱动齿轮组件包括内置齿轮盘,内置齿轮盘为环形,内置齿轮盘的内环轴向端面设有内传动齿,内置齿轮盘一侧的侧面设有环形设置的轴承座,轴承座的内孔内安装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孔内设有偏心套,偏心套的孔内设有滚针轴承。本实用新型具有首先很好的解决了蹬踏死角的问题,结合人体工程学,采用二次驱动的技术,当人们在骑行过程中,脚蹬踏板转动到该角度时,利用偏心滚轮的配合,将蹬踏死角的位置进行转换,自动逐渐加大推力,一直过渡到人们最舒适的蹬踏角度,及最容易乏力的角度120°角,提升了驱动效率,比现行的传统驱动方式提升35%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盘设备,具体是指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中国虽然不是自行车的实用新型国家,但是自行车是世界上拥有量最多的国家。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有的健身、有的打球、有的跑步等等,还有的骑自行车,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行车运动,绿色出行,降低排放量。
目前的自行车在人们骑行过程中总有一个角度在蹬踏过程中非常吃力,即所谓的蹬踏死角上下两个30°角范围内,驱动盘每当运动到这个角度范围内,人们需要用较大的力进行蹬踏,才能使得自行车继续保持一定的速度前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该系统首先很好的解决了蹬踏死角的问题,结合人体工程学,采用二次驱动的技术,当人们在骑行过程中,脚蹬踏板转动到该角度时,利用偏心滚轮的配合,将蹬踏死角的位置进行转换,自动逐渐加大推力,一直过渡到人们最舒适的蹬踏角度,即最容易乏力的角度120°角,提升了驱动效率,比现行的传统驱动方式提升35%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安装在传动轴上的驱动齿轮组件和齿轮传动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齿轮组件包括内置齿轮盘,所述内置齿轮盘为环形,所述内置齿轮盘的内环轴向端面设有内传动齿,所述内置齿轮盘一侧的侧面设有环形设置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孔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孔内设有偏心套,所述偏心套的孔内设有滚针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座的侧面设有挡销轴,所述挡销轴的高度高于轴承座的表面高度,所述挡销轴垂直于轴承座表面设置。
作为优选,还包括安装在传动轴上的驱动轴盘,所述驱动轴盘安装在轴承座设有挡销轴的一侧,并与挡销轴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盘中部设有与传动轴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对称设有两个驱动臂。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臂包括两个边,分别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延伸线位于传动轴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二侧边与安装部的外壁相切,所述第一侧边转动过程中与设置在轴承座上的挡销轴干涉,并利用挡销轴带动轴承座和内置齿轮盘绕着传动轴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盘的一个侧壁或/和两个侧壁上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促使第一侧边紧贴在挡销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齿轮传动组件包括套装在传动轴上的齿轮,所述的齿轮与传动轴之间还设有齿轮传动套,所述齿轮传动套为两端直径尺寸小,中间直径尺寸大的套筒体,所述齿轮传动套与传动轴之间设有滚动轴承。
作为优选,所述齿轮位于靠近驱动轴盘的直径尺寸小部位,所述齿轮位于内置齿轮盘内部的环形孔中,且齿轮的外齿与内置齿轮盘的内传动齿配合,所述轴传动套远离驱动轴盘的直径尺寸小部位套装有链轮。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轴上还套装有筒体,所述驱动齿轮组件和齿轮传动组件安装在筒体内,所述筒体上靠近驱动轴盘的一侧设有法兰盘A,所述法兰盘A通过螺钉与筒体连接,所述偏心套上设有用于安装法兰盘B的弯板,所述法兰盘A和法兰盘B与传动轴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传动轴上设有脚踏杆,所述脚踏杆末端接有脚踏板,内置齿轮盘与轴承座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通过圆滑的过渡面衔接,所述轴承座上还设有与第二侧边干涉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为两个,呈对称方式布置。
采用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系统首先很好的解决了蹬踏死角的问题,结合人体工程学,采用二次驱动的技术,当人们在骑行过程中,脚蹬踏板转动到该角度时,利用偏心滚轮的配合,将蹬踏死角的位置进行转换,自动逐渐加大推力,一直过渡到人们最舒适的蹬踏角度,即最容易乏力的角度120°角,提升了驱动效率,比现行的传统驱动方式提升3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自行车驱动系统在自行车上的位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驱动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驱动齿轮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脚踏杆处于最佳发力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脚踏杆处于蹬踏死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传动轴,2、内置齿轮盘,3、轴承座,4、滚动轴承,5、偏心套,6、针状轴承,7、挡销轴,8、驱动轴盘,8.1、安装部,8.2、驱动臂,8.2.1、第一侧边,8.2.2、第二侧边,9、拉簧,10、齿轮,11、齿轮传动套,12、链轮,13、筒体,14、法兰盘A,15、法兰盘B,16、弯板,17、脚踏杆,18、脚踏板,19、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自行车驱动系统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中所示,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安装在传动轴1上的驱动齿轮组件和齿轮传动组件;所述驱动齿轮组件包括内置齿轮盘2,所述内置齿轮盘2为环形,所述内置齿轮盘2的内环轴向端面设有内传动齿,所述内置齿轮盘2一侧的侧面设有环形设置的轴承座3,所述轴承座3的内孔内安装有滚动轴承4,所述滚动轴承4的孔内设有偏心套5,所述偏心套5的孔内设有滚针轴承6;所述轴承座3的侧面设有挡销轴7,所述挡销轴7的高度高于轴承座3的表面高度,所述挡销轴7垂直于轴承座3表面设置;还包括安装在传动轴1上的驱动轴盘8,所述驱动轴盘8安装在轴承座3设有挡销轴7的一侧,并与挡销轴7配合;所述驱动轴盘8中部设有与传动轴1连接的安装部8.1,所述安装部8.1上对称设有两个驱动臂8.2;所述驱动臂8.2包括两个边,分别为第一侧边8.2.1和第二侧边8.2.2,所述第一侧边8.2.1延伸线位于传动轴1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二侧边8.2.2与安装部8.1的外壁相切,所述第一侧边8.2.1转动过程中与设置在轴承座3上的挡销轴7干涉,并利用挡销轴7带动轴承座3和内置齿轮盘2绕着传动轴1转动;所述驱动轴盘8的一个侧壁或/和两个侧壁上设有拉簧9,所述拉簧9促使第一侧边8.2.1紧贴在挡销轴7上。
所述的齿轮传动组件包括套装在传动轴1上的齿轮10,所述的齿轮10与传动轴1之间还设有齿轮传动套11,所述齿轮传动套11为两端直径尺寸小,中间直径尺寸大的套筒体13,所述齿轮传动套11与传动轴之间设有滚动轴承;所述齿轮10位于靠近驱动轴盘8的直径尺寸小部位,所述齿轮10位于内置齿轮盘2内部的环形孔中,且齿轮10的外齿与内置齿轮盘2的内传动齿配合,所述轴传动套11远离驱动轴盘8的直径尺寸小部位套装有链轮12。
所述传动轴1上还套装有筒体,所述驱动齿轮组件和齿轮传动组件安装在筒体13内,所述筒体13上靠近驱动轴盘8的一侧设有法兰盘A14,所述法兰盘A14通过螺钉与筒体13连接,所述偏心套5上设有用于安装法兰盘B15的弯板16,所述法兰盘A14和法兰盘B15与传动轴1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传动轴1上设有脚踏杆17,所述脚踏杆17末端接有脚踏板18,内置齿轮盘2与轴承座3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侧边8.2.1与第二侧边8.2.2通过圆滑的过渡面衔接,所述轴承座3上还设有与第二侧边8.2.2干涉的定位销19,所述定位销19为两个,呈对称方式布置。
使用时,筒体与车架安装在一起,可以采用焊接,也可采用螺钉等可拆卸连接,脚踏板处于一个最佳的发力角度,按自行车驱动前进方向向上和向下各自偏移60°所成的120°角是人们在骑行过程中最舒服也最容易发力的角度范围,发出的力最大而且全部被驱动轴吸收,效率高,由于采用了内置驱动齿轮的驱动方式,为使得两个齿轮能够正常啮合运行,通过设置偏心套解决蹬踏死角问题。
所述的两个驱动臂其中位于下方的一个与驱动齿轮盘组件上的挡销轴干涉并提供一个推力时,位于上方的一个驱动臂开始与驱动齿轮盘组件上的挡销轴开始脱离,往复循环运动。
在驱动轴盘转动驱动齿轮盘组件的同时,由于驱动齿轮盘组件是围绕偏心套的外径做运动,也就是围绕着传动轴转动,由此产生了一个驱动齿轮盘组件上的挡销轴线驱动轴盘中心由远到近的运行轨迹,距离驱动轴盘中心越近,产生的力越大,从而产生一个加力过程。
当驱动轴盘驱将驱动齿轮盘组件转动到如图5所示位置时,目前所有的自行车在这个位置需要很大的力去蹬踏,很费力,这个角度转动方向转动30°角为所述的蹬踏死角。
本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过程中费力的问题,在蹬踏死角30°角的转动过程中,驱动齿轮盘组件上的轴承距离驱动齿轮盘的中心越来越近,形成的推力也越来越大,一致延伸至人们最舒服、最容易发力的角度,传动效率提升35%以上,生力效果好。
该系统首先很好的解决了蹬踏死角的问题,结合人体工程学,采用二次驱动的技术,当人们在骑行过程中,脚蹬踏板转动到该角度时,利用偏心滚轮的配合,将蹬踏死角的位置进行转换,自动逐渐加大推力,一直过渡到人们最舒适的蹬踏角度,即最容易乏力的角度120°角,提升了驱动效率,比现行的传统驱动方式提升35%以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安装在传动轴(1)上的驱动齿轮组件和齿轮传动组件,所述驱动齿轮组件包括内置齿轮盘(2),所述内置齿轮盘(2)为环形,所述内置齿轮盘(2)的内环轴向端面设有内传动齿,所述内置齿轮盘(2)一侧的侧面设有环形设置的轴承座(3),所述轴承座(3)的内孔安装有滚动轴承(4),所述滚动轴承(4)的孔内设有偏心套(5),所述偏心套(5)的孔内设有滚针轴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轴承座(3)的侧面设有挡销轴(7),所述挡销轴(7)的高度高于轴承座(3)的表面高度,所述挡销轴(7)垂直于轴承座(3)表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安装在传动轴(1)上的驱动轴盘(8),所述驱动轴盘(8)安装在轴承座(3)设有挡销轴(7)的一侧,并与挡销轴(7)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轴盘(8)中部设有与传动轴(1)连接的安装部(8.1),所述安装部(8.1)上对称设有两个驱动臂(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臂(8.2)包括两个边,分别为第一侧边(8.2.1)和第二侧边(8.2.2),所述第一侧边(8.2.1)延伸线位于传动轴(1)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第二侧边(8.2.2)与安装部(8.1)的外壁相切,所述第一侧边(8.2.1)转动过程中与设置在轴承座(3)上的挡销轴(7)干涉,并利用挡销轴(7)带动轴承座(3)和内置齿轮盘(2)绕着传动轴(1)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轴盘(8)的一个侧壁或/和两个侧壁上设有拉簧(9),所述拉簧(9)促使第一侧边(8.2.1)紧贴在挡销轴(7)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齿轮传动组件包括套装在传动轴(1)上的齿轮(10),所述的齿轮(10)与传动轴(1)之间还设有齿轮传动套(11),所述齿轮传动套(11)为两端直径尺寸小,中间直径尺寸大的套筒体,所述齿轮传动套(11)与传动轴(1)之间设有滚动轴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齿轮(10)位于靠近驱动轴盘(8)的直径尺寸小部位,所述齿轮(10)位于内置齿轮盘(2)内部的环形孔中,且齿轮(10)的外齿与内置齿轮盘(2)的内传动齿配合,所述齿轮传动套(11)远离驱动轴盘(8)的直径尺寸小部位套装有链轮(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驱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1)上还套装有筒体(13),所述驱动齿轮组件和齿轮传动组件安装在筒体(13)内,所述筒体(13)上靠近驱动轴盘(8)的一侧设有法兰盘A(14),所述法兰盘A(14)通过螺钉与筒体(13)连接,所述偏心套(5)上设有用于安装法兰盘B(15)的弯板(16),所述法兰盘A(14)和法兰盘B(15)与传动轴(1)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传动轴(1)上设有脚踏杆(17),所述脚踏杆(17)末端接有脚踏板(18),内置齿轮盘(2)与轴承座(3)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侧边(8.2.1)与第二侧边(8.2.2)通过圆滑的过渡面衔接,所述轴承座(3)上还设有与第二侧边(8.2.2)干涉的定位销(19),所述定位销(19)为两个,呈对称方式布置。
CN201620028916.2U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69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8916.2U CN205469623U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28916.2U CN205469623U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69623U true CN205469623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67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2891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69623U (zh) 2016-01-13 2016-01-13 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696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7691A (zh) * 2016-01-13 2016-06-15 魏恒德 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7691A (zh) * 2016-01-13 2016-06-15 魏恒德 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
CN105667691B (zh) * 2016-01-13 2018-05-25 魏恒德 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69623U (zh) 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
CN101683881B (zh) 具有助力装置的脚踏车
CN109572867A (zh) 一种多轴伺服无极变距拧紧系统
CN203854811U (zh) 直驱式双翼车
CN105667691A (zh) 一种自行车驱动系统
CN203975121U (zh) 一种采用滚轮摩擦传动的脚踏自行车、电动自行车
CN211076229U (zh) 一种无链条自行车
CN102726160A (zh) 修整式增摩擦电动式驱动轮
CN209553367U (zh) 一种多轴伺服无级变距拧紧系统
CN206679182U (zh) 一种改进型自行车驱动系统
CN206749888U (zh) 一种节能竞技赛车
CN104260819A (zh) 一种采用滚轮摩擦传动的脚踏自行车、电动自行车
CN207257872U (zh) 自平衡自行车轴距自动调节机构
CN219339101U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车轴
CN201501501U (zh) 省力高速自行车
CN202175148U (zh) 电动自行车
CN210478938U (zh) 一种自行车用驱动装置
CN213799096U (zh) 一种牵引装置的内传动结构
CN212148257U (zh) 一种自行车用轴轮
CN106428390A (zh) 一种改进型自行车驱动系统
CN117550008A (zh) 长杠杆脚踏板自行车传动机构
CN201335139Y (zh) 割草机的驱动轮
CN2661545Y (zh) 往复蹬踏式自行车
CN210553952U (zh) 培林塔基一体后轮
CN220147511U (zh) 一种自行车花键中轴以及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