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65084U - 滚轮组装机 - Google Patents

滚轮组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65084U
CN205465084U CN201521139692.4U CN201521139692U CN205465084U CN 205465084 U CN205465084 U CN 205465084U CN 201521139692 U CN201521139692 U CN 201521139692U CN 205465084 U CN205465084 U CN 205465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hannel
roller body
connecting passage
roller
assem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396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AOYAN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AOYAN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AOYAN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AOYAN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396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65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65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650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滚轮组装机,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装配座、顶推装配组件、储存和输出滚轮本体的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以及储存和输出轴承的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装配座内具有连通于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之第一供料流道的第一传输通道及连通于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之第二供料流道的第二传输通道,第一传输通道内具有组装区,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沿位于组装区内的滚轮本体的轴心线方向连通于组装区的侧部;顶推装配组件包含第一直线驱动器及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器输出端的第一顶推件,第一直线驱动器可驱使第一顶推件朝靠近组装区的方向滑动伸入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内,以顶推位于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内的轴承卡入装配于组装区内的滚轮本体上。

Description

滚轮组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组装滚轮的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轮组装机。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展示的滚轮的全剖视图,众所周知,滚轮200一般包括有滚轮本体201和装配在滚轮本体201上的轴承202,从而使得滚轮本体201能够通过轴承202安装于外部的需要移动的物体上,并且通过轴承202起到了减少转动摩擦的作用,能够灵活、顺畅的转动于轴承202上。
目前,轴承202装配于滚轮本体201上的方式大多都是通过人工手动敲打轴承202的方式将轴承202卡入装配于滚轮本体201上,以组装成滚轮200。其劳动强度大,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组装效率也极其低下;而且,人工手动敲打轴承202的装配方式很容易损伤轴承202,无法确保轴承202的完好性。
因此,急需要一种滚轮组装机来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组装、组装效率高及能够保障轴承的完好性的滚轮组装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将轴承装配于滚轮本体上的滚轮组装机,包括:
机架;
装配座,所述装配座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装配座内具有用于传输所述滚轮本体的第一传输通道及用于传输所述轴承的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内具有一组装区,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沿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 滚轮本体的轴心线方向连通于所述组装区的侧部,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的轴心线与位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之出口端的所述轴承的轴心线重合;
顶推装配组件,所述顶推装配组件包含第一直线驱动器及第一顶推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沿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的轴心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顶推件沿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的轴心线滑动贯穿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处的侧壁,所述第一顶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可驱使所述第一顶推件朝靠近所述组装区的方向滑动伸入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内,以顶推位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内的所述轴承卡入装配于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上;
用于储存及输出所述滚轮本体的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所述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具有用于输出所述滚轮本体的第一供料流道,所述第一供料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入口端;以及
用于储存及输出所述轴承的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所述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具有用于输出所述轴承的第二供料流道,所述第二供料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入口端。
较佳地,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由上而下的倾斜或竖直布置,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顶部,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底部,所述组装区位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出口端,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具有一沿水平方向开设的出料口。
较佳地,所述滚轮组装机还包括顶推出料组件,所述顶推出料组件包含第二直线驱动器及第二顶推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沿垂直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之轴心线的水平方向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顶推件沿垂直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之轴心线的水平方向滑动贯穿于所述组装区处与所述出料口相对的侧壁,所述第二顶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可驱使所述第二顶推件滑动伸入所述组装区内,以顶推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从所述出料口滑出。
较佳地,所述滚轮组装机还包括抵挡组件,所述抵挡组件包含固定杆及过 渡转动件,所述固定杆沿平行于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之轴心线的方向固定于所述出料口的底部,所述过渡转动件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滚轮本体位于所述组装区时,所述滚轮本体限位承载于所述过渡转动件及所述组装区处与所述出料口相对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二顶推件滑动伸入所述组装区内时,可顶推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越过所述过渡转动件而从所述出料口滑出。
较佳地,所述滚轮组装机还包括第一连接流道及顶推进料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流道呈由上而下的倾斜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下端连通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入口端,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一供料流道的末端,且所述第一供料流道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流道所在的竖直平面;位于所述第一供料流道内的所述滚轮本体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供料流道的传输方向,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流道内的所述滚轮本体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传输方向;所述顶推进料组件包含第三直线驱动器及第三顶推件,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沿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传输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供料流道的末端,所述第三顶推件沿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传输方向滑动贯穿于所述第一供料流道之末端的侧壁,所述第三顶推件连接于第三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可驱使所述第三顶推件沿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传输方向伸入所述第一供料流道的末端内,以顶推位于所述第一供料流道末端内的所述滚轮本体沿垂直所述第一供料流道的方向滚入所述第一连接流道内。
较佳地,所述滚轮组装机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挡板阻挡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流道内所述滚轮本体向上脱离出所述第一连接流道。
较佳地,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由上而下的倾斜或竖直布置,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顶部,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底部。
较佳地,所述装配座内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相对两侧均具有一个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每一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处均对应设有一个所述顶推装配 组件。
较佳地,所述滚轮组装机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流道,所述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具有两个第二供料流道,所述第二连接流道呈由上而下的倾斜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流道的下端连通于所对应的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入口端,所述第二连接流道的上端连通于所对应的所述第二供料流道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二供料流道内的所述轴承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第二供料流道的传输方向,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流道内的所述轴承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流道的传输方向。
较佳地,所述滚轮组装机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流道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挡板阻挡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流道内所述轴承向上脱离出所述第二连接流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的装配座内具有用于传输滚轮本体的第一传输通道及用于传输轴承的第二传输通道,第一传输通道内具有一组装区,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沿位于组装区内的滚轮本体的轴心线方向连通于组装区的侧部,位于组装区内的滚轮本体的轴心线与位于第二传输通道之出口端的轴承的轴心线重合;顶推装配组件的第一直线驱动器沿位于组装区内的滚轮本体的轴心线固定于机架上,第一顶推件沿位于组装区内的滚轮本体的轴心线滑动贯穿于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处的侧壁,第一顶推件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第一直线驱动器可驱使第一顶推件朝靠近组装区的方向滑动伸入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内,以顶推位于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内的轴承卡入装配于位于组装区内的滚轮本体上;以及由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向第一传输通道输出滚轮本体,由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向第二传输通道输出轴承。从而实现滚轮本体及轴承的自动供料输出,以及实行自动将轴承装配于滚轮本体上,以自动组装成滚轮,代替了人工手动敲打轴承的装配方式,组装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大大减小,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大大减少;而且,无需对轴承进行敲打,能够避免损伤轴承,确保轴承的完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由滚轮本体与轴承组装成的滚轮的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在传输有滚轮本体及轴承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的装配座、顶推装配组件、顶推出料组件及抵挡组件安装于机架上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图6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9为图7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在组装区承载有滚轮本体,以及在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承载有轴承时的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100适用于将轴承202装配于滚轮本体201上,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100包括机架10、装配座20、顶推装配组件30、用于储存和输出滚轮本体201的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0a,以及用于储存和输出轴承202的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40b。装配座20固定于机架10上,装配座20内具有用于传输滚轮本体201的第一传输通道21及用于传输轴承202的第二传输通道22,第一传输通道21内具有一组装区211,第二传输通道22的出口端沿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方向连通于组装区211的侧部,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与位于第二传输通道22之出口端的轴承202的轴心线重合,从而使得位于第二传输通道22之 出口端的轴承202能够沿其轴心线顺利的进入组装区211内,并卡入装配于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布置,但并不以此为限。顶推装配组件30包含第一直线驱动器31及第一顶推件32,第一直线驱动器31沿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固定于机架10上,第一直线驱动器31优选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顶推件32沿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滑动贯穿于第二传输通道22的出口端处的侧壁,第一顶推件32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器31的输出端,第一直线驱动器31可驱使第一顶推件32朝靠近组装区211的方向滑动伸入第二传输通道22的出口端内,以顶推位于第二传输通道22的出口端内的轴承202卡入装配于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上。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0a设于机架10上,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0a具有用于输出滚轮本体201的第一供料流道41,第一供料流道41连通于第一传输通道21的入口端,以实现由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0a向第一传输通道21输出滚轮本体201。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40b设于机架10上,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40b具有用于输出轴承202的第二供料流道42,第二供料流道42连通于第二传输通道22的入口端,以实现由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40b向第二传输通道22输出轴承202。从而,实现滚轮本体201及轴承202的自动供料输出,以及实行自动将轴承202装配于滚轮本体201上,以自动组装成滚轮200,代替了人工手动敲打轴承202的装配方式,组装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大大减小,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大大减少;而且,无需对轴承202进行敲打,能够避免损伤轴承202,确保轴承202的完好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储存和输出滚轮本体201的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0a,以及用于储存和输出轴承202的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40b,两者的具体结构均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8至图10,第一传输通道21由上而下的竖直布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传输通道21也可以选择为由上而下的倾斜布置,在此不再赘述。第一传输通道21的入口端位于第一传输通道21的顶部,第一传输通道21的出 口端位于第一传输通道21的底部,组装区211位于第一传输通道21的出口端,使得滚轮本体201从第一传输通道21的入口端进入后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滑到第一传输通道21的出口端,结构简单合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输通道21内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垂直于第一传输通道21传输方向,而且,第一传输通道21沿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方向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滚轮本体201的厚度,第一传输通道21沿垂直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方向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滚轮本体201的外径,以使得滚轮本体201能够整齐、顺畅的在第一传输通道21内滑动传输,结构更为合理。第一传输通道21的出口端具有一沿水平方向开设的出料口212,以方便由滚轮本体201与轴承202在组装区211组装成的滚轮200从出料口212滑出。
请参阅图5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100还包括顶推出料组件50,顶推出料组件50包含第二直线驱动器51及第二顶推件52,第二直线驱动器51沿垂直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之轴心线的水平方向固定于机架10上,第二直线驱动器51优选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二顶推件52沿垂直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之轴心线的水平方向滑动贯穿于组装区211处与出料口212相对的侧壁,第二顶推件52连接于第二直线驱动器51的输出端,第二直线驱动器51可驱使第二顶推件52滑动伸入组装区211内,以顶推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从出料口212滑出,从而能够方便的将由滚轮本体201与轴承202在组装区211组装成的滚轮200顶推离开于组装区211,并朝出料口212滑出。
请继续参阅图5至图8,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100还包括抵挡组件60,抵挡组件60包含固定杆61及过渡转动件62,固定杆61沿平行于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之轴心线的方向固定于出料口212,过渡转动件62可转动的安装于固定杆61上,所述滚轮本体201位于所述组装区211时,所述滚轮本体201限位承载于所述过渡转动件62及所述组装区211处与所述出料口212相对的侧壁之间。即,当滚轮本体201到达组装区211时,会在过渡转动件62的阻挡限制作用下,停留在组装区211内,而不会从出料口212滑出。 第二直线驱动器51驱使第二顶推件52滑动伸入组装区211内时,可顶推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越过过渡转动件62而从出料口212滑出。而且,由于过渡转动件62可转动的安装于固定杆61上,使得由滚轮本体201与轴承202在组装区211组装成的滚轮200更容易、顺畅的越过过渡转动件62而从出料口212滑出,结果更为合理。具体地,过渡转动件62优选为转动轴承,以减少滚轮本体201越过转动轴承时的摩擦阻力,结构更为合理。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100还包括第一连接流道70a及顶推进料组件80,第一连接流道70a呈由上而下的倾斜固定于机架10上,第一连接流道70a的下端连通于第一传输通道21的入口端,第一连接流道70a的上端连通于第一供料流道41的末端,从而实现第一供料流道41连通于第一传输通道21的入口端的结构,且第一供料流道41垂直于第一连接流道70a所在的竖直平面。位于第一供料流道41内的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一供料流道41的传输方向,位于第一连接流道70a内的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垂直于第一连接流道70a的传输方向,即,滚轮本体201从第一供料流道41传输过渡至第一连接流道70a内时,滚轮本体201由平行于第一供料流道41的传输方向变为垂直于第一连接流道70a的传输方向,使得滚轮本体201传输入第一传输通道21,及到达组装区211时,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均能够垂直于第一传输通道21的传输方向,方便轴承202装配于滚轮本体201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供料流道41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滚轮本体201的外径,第一连接流道70a宽度等于或略大于滚轮本体201的厚度,以使得滚轮本体201能够整齐、顺畅的在第一供料流道41及第一连接流道70a内滑动传输,结构更为合理。
顶推进料组件80包含第三直线驱动器81及第三顶推件82,第三直线驱动器81沿第一连接流道70a的传输方向固定于第一供料流道41的末端,第三直线驱动器81优选为气缸,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三顶推件82沿第一连接流道70a的传输方向滑动贯穿于第一供料流道41之末端的侧壁,第三顶推件82连接于第三直线驱动器81的输出端,且第三直线驱动器81可驱使第三顶推件82沿第一连接流道70a的传输方向伸入第一供料流道41的末端内,以顶推位于第一供 料流道41末端内的滚轮本体201沿垂直第一供料流道41的方向滚入第一连接流道70a内,从而使得滚轮本体201能够顺利的改变传输方向进入到第一连接流道70a内,结构简单合理。
较优者,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100还包括第一挡板70b,第一挡板70b固定于第一连接流道70a的上方,且第一挡板70b阻挡位于第一连接流道70a内滚轮本体201向上脱离出第一连接流道70a,从而在第一连接流道70a内的滚轮本体201过于拥挤时,能够阻挡位于第一连接流道70a内的滚轮本体201向上脱离出第一连接流道70a,结构更为安全合理。
请参阅图5及图8至图10第二传输通道22由上而下的倾斜布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传输通道22也可以选择为由上而下的竖直布置,在此不再赘述。第二传输通道22的入口端位于第二传输通道22的顶部,第二传输通道22的出口端位于第二传输通道22的底部。使得轴承202从第二传输通道22的入口端进入后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滑到第额传输通道的出口端,结构简单合理。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传输通道22内轴承202的轴心线垂直于第二传输通道22传输方向,而且,第二传输通道22沿轴承202的轴心线方向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轴承202的厚度,第二传输通道22沿垂直轴承202的轴心线方向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轴承202的外径,以使得轴承202能够整齐、顺畅的在第二传输通道22内滑动传输,且保障到达第二传输通道22之出口端的轴承202的轴心线能够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重合,结构更为合理。
较优者,在本实施例中,装配座20内于第一传输通道21的相对两侧均具有一个第二传输通道22,每一第二传输通道22的出口端处均对应设有一个顶推装配组件30,以适应同时在滚轮本体201的相对两侧装配轴承202的需求,结构简单合理。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如果只有需要在滚轮本体201的单侧装配轴承202,则执行要在装配座20内于第一传输通道21的单侧开设一个第二传输通道22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100还包括与第二传输通道22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流道70c,且两个第二连接流道70c并排设置,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 40b具有两个第二供料流道42,第二连接流道70c呈由上而下的倾斜固定于机架10上,第二连接流道70c的下端连通于所对应的第二传输通道22的入口端,第二连接流道70c的上端连通于所对应的第二供料流道42的末端,从而实现第二供料流道42连通于第二传输通道22的入口端的结构。位于第二供料流道42内的轴承202的轴心线垂直于第二供料流道42的传输方向,位于第二连接流道70c内的轴承202的轴心线垂直于第二连接流道70c的传输方向。使得轴承202传输入第二传输通道22,及到达第二传输通道22的出口端时,轴承202的轴心线均能够垂直于第二传输通道22的传输方向,方便将轴承202装配于滚轮本体201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供料流道42的宽度、第一连接流道70a宽度均等于或略大于滚轮本体201的厚度,以使得滚轮本体201能够整齐、顺畅的在第一供料流道41及第一连接流道70a内滑动传输,结构更为合理。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100还包括第二挡板70d,第二挡板70d固定于两个第二连接流道70c的上方,且第二挡板70d阻挡位于两个第二连接流道70c内轴承202向上脱离出第二连接流道70c,从而在第二连接流道70c内的轴承202过于拥挤时,能够阻挡位于第二连接流道70c内的轴承202向上脱离出第二连接流道70c,结构更为安全合理。
请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100还包括用于储存由滚轮本体201与轴承202组装成的滚轮200的储存箱90,储存箱90位于出料口212的正下方,以承接储存由滚轮本体201与轴承202组装成的滚轮200,结构简单合理。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100的工作原理作详细说明:
由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0a经第一供料流道41输出滚轮本体201,当滚轮本体201传输至第一供料流道41末端时,由顶推进料组件80的第三直线驱动器81驱使第三顶推件82沿第一连接流道70a的传输方向伸入第一供料流道41的末端内,以顶推位于第一供料流道41末端内的滚轮本体201沿垂直第一供料流道41的方向滚入第一连接流道70a,使得滚轮本体201能够顺利的改变传输方向进入到第一连接流道70a内,接着,滚轮本体201再传输入第一传输通道 21,到达组装区211(如图10所示)。
以及,由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40b经两个第二供料流道42输出轴承202,轴承202再经两个第二连接流道70c传输入第一传输通道21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传输通道22,到达两个第二传输通道22的出口端,如图10所示,第一传输通道21两侧的第二传输通道22之出口端的轴承202的轴心线与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重合。
然后,每一第二传输通道22的出口端处所对应的顶推装配组件30的第一直线驱动器31驱使第一顶推件32朝靠近组装区211的方向滑动伸入对应侧第二传输通道22的出口端内,并顶推位于对应侧的第二传输通道22之出口端内的轴承202卡入装配于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上,从而将两个轴承202分别同时装配于滚轮本体201的相对两侧,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滚轮200。
接着,再由顶推出料组件50的第二直线驱动器51驱使第二顶推件52滑动伸入组装区211内时,并顶推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越过过渡转动件62而从出料口212滑出,使得由滚轮本体201与轴承202组装成的滚轮200从出料口212滑出,落入储存箱90内,从而完成一个滚轮200的组装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组装机100的装配座20内具有用于传输滚轮本体201的第一传输通道21及用于传输轴承202的第二传输通道22,第一传输通道21内具有一组装区211,第二传输通道22的出口端沿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方向连通于组装区211的侧部,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与位于第二传输通道22之出口端的轴承202的轴心线重合;顶推装配组件30的第一直线驱动器31沿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固定于机架10上,第一顶推件32沿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的轴心线滑动贯穿于第二传输通道22的出口端处的侧壁,第一顶推件32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器31的输出端,第一直线驱动器31可驱使第一顶推件32朝靠近组装区211的方向滑动伸入第二传输通道22的出口端内,以顶推位于第二传输通道22的出口端内的轴承202卡入装配于位于组装区211内的滚轮本体201上;以及由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40a向第一传输通道21输出滚轮本体201, 由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40b向第二传输通道22输出轴承202。从而实现滚轮本体201及轴承202的自动供料输出,以及实行自动将轴承202装配于滚轮本体201上,以自动组装成滚轮200,代替了人工手动敲打轴承202的装配方式,组装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大大减小,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大大减少;而且,无需对轴承202进行敲打,能够避免损伤轴承202,确保轴承202的完好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滚轮组装机,适用于将轴承装配于滚轮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装机包括:
机架;
装配座,所述装配座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装配座内具有用于传输所述滚轮本体的第一传输通道及用于传输所述轴承的第二传输通道,所述第一传输通道内具有一组装区,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沿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的轴心线方向连通于所述组装区的侧部,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的轴心线与位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之出口端的所述轴承的轴心线重合;
顶推装配组件,所述顶推装配组件包含第一直线驱动器及第一顶推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沿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的轴心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顶推件沿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的轴心线滑动贯穿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处的侧壁,所述第一顶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可驱使所述第一顶推件朝靠近所述组装区的方向滑动伸入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内,以顶推位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内的所述轴承卡入装配于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上;
用于储存及输出所述滚轮本体的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所述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振动盘供料装置具有用于输出所述滚轮本体的第一供料流道,所述第一供料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入口端;以及
用于储存及输出所述轴承的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所述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具有用于输出所述轴承的第二供料流道,所述第二供料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入口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由上而下的倾斜或竖直布置,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顶部,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底部,所述组装区位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出口端,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具有一沿水平方向开设的出料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推出料组件,所述顶推出料组件包含第二直线驱动器及第二顶推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沿垂直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之轴心线的水平方向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顶推件沿垂直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之轴心线的水平方向滑动贯穿于所述组装区处与所述出料口相对的侧壁,所述第二顶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可驱使所述第二顶推件滑动伸入所述组装区内,以顶推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从所述出料口滑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抵挡组件,所述抵挡组件包含固定杆及过渡转动件,所述固定杆沿平行于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之轴心线的方向固定于所述出料口的底部,所述过渡转动件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滚轮本体位于所述组装区时,所述滚轮本体限位承载于所述过渡转动件及所述组装区处与所述出料口相对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二顶推件滑动伸入所述组装区内时,可顶推位于所述组装区内的所述滚轮本体越过所述过渡转动件而从所述出料口滑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流道及顶推进料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流道呈由上而下的倾斜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下端连通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入口端,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一供料流道的末端,且所述第一供料流道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流道所在的竖直平面;位于所述第一供料流道内的所述滚轮本体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一供料流道的传输方向,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流道内的所述滚轮本体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传输方向;所述顶推进料组件包含第三直线驱动器及第三顶推件,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沿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传输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供料流道的末端,所述第三顶推件沿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传输方向滑动贯穿于所述第一供料流道之末端的侧壁,所述第三顶推件连接于第三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可驱使所述第三顶推件沿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传输方向伸入所述第一供料流道的末端内,以顶推位于所述第一供料流道末端内的所述滚轮本体沿垂直所述第一供料流道的方向滚入所述第一连接流道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流道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挡板阻挡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流道内所述滚轮本体向上脱离出所述第一连接流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由上而下的倾斜或竖直布置,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顶部,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座内于所述第一传输通道的相对两侧均具有一个所述第二传输通道,每一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出口端处均对应设有一个所述顶推装配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滚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传输通道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接流道,所述第二振动盘供料装置具有两个第二供料流道,所述第二连接流道呈由上而下的倾斜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流道的下端连通于所对应的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的入口端,所述第二连接流道的上端连通于所对应的所述第二供料流道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二供料流道内的所述轴承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第二供料流道的传输方向,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流道内的所述轴承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流道的传输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滚轮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固定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流道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挡板阻挡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流道内所述轴承向上脱离出所述第二连接流道。
CN201521139692.4U 2015-12-30 2015-12-30 滚轮组装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65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9692.4U CN205465084U (zh) 2015-12-30 2015-12-30 滚轮组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9692.4U CN205465084U (zh) 2015-12-30 2015-12-30 滚轮组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65084U true CN205465084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62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3969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65084U (zh) 2015-12-30 2015-12-30 滚轮组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650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5006A (zh) * 2018-12-26 2019-04-12 珠海市明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炉的转轮装配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5006A (zh) * 2018-12-26 2019-04-12 珠海市明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炉的转轮装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3419B (zh) 直立型容器分离和传送设备
US8919529B1 (en) Dual-position chute for parcel handling
CN102390699B (zh) 盖子自动整理机
CN102152867B (zh) 一种饮料自动包装生产线同步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00271B (zh) 一种用于物流自动化输送线的分合流系统及方法
CN103818714B (zh) 一种不对称柱状产品整理输送装置
CN205738232U (zh) 自动穿管机的送料机构
CN105980276A (zh) 转移设备
CN207329452U (zh) 一种缓冲输送滑槽
CN205465084U (zh) 滚轮组装机
CN201280344Y (zh) 一种高速传输的垂直转换定位装置
CN202765810U (zh) 西林瓶自动排序输送装置
CN105253611A (zh) 一种出瓶装置及其拉丝灌封机
CN206654243U (zh) 一种滴眼液瓶的理瓶机
CN208116499U (zh) 一种电池钢壳自动冲制生产线
CN207551278U (zh) 用于偏转轮分拣的高效双层滑槽
CN203855131U (zh) 翻转式自清理瓷瓶理瓶系统
CN104724309B (zh) 一种锥形瓶饮料的装箱输送系统
CN106044127A (zh) 一种可实现自动分离的转盘式离心装置与方法
CN203728149U (zh) 一种输瓶装置
CN105189316B (zh) 操纵器
CN105197546A (zh) 一种饮料瓶分道输送机构
CN206431743U (zh) 挡推联动式送料装置
CN204606274U (zh) 一种锥形瓶饮料的装箱输送系统
CN205972770U (zh) 旋转圆盘固体培养设备放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8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