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63996U - 一种胀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胀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63996U
CN205463996U CN201620042047.9U CN201620042047U CN205463996U CN 205463996 U CN205463996 U CN 205463996U CN 201620042047 U CN201620042047 U CN 201620042047U CN 205463996 U CN205463996 U CN 205463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expander roll
expanding equipment
shell
pipe expa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420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法献
黄敬族
钱绍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ondly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ondly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ondly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ondly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63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63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是用于膨胀换热器的管的胀管设备。一种胀管设备,用于膨胀换热器的管,所述管外套装有连接板,所述胀管设备包括:胀杆、第一升降部、拉动部,所述胀杆与所述拉动部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升降部用于升降所述拉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部为液压缸或气压缸,所述第一升降部的第一活塞杆设有螺纹,该螺纹用于限制所述拉动部朝所述胀杆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胀管设备中,第一升降部的第一活塞杆设有螺纹,该螺纹用于限制所述拉动部朝所述胀杆移动。保证胀杆膨胀管的大小,有效的控制管与连接板之间的间隙。

Description

一种胀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是用于膨胀换热器的管的胀管设备。
背景技术
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换热器可分为有管的换热器和无管的换热器。在有管的换热器中:管用于给热流体或冷流体二者之一提供流通通道。管的两个端部中至少流体进入端需要与流体容器密封的连通。管与连接板密封连接固定,管通常采用导热性好的金属管,如成本低的铁管,导热性好的铜管,耐腐蚀的不锈钢管。
授权公告号CN 3170543 B公开了一种胀管装置,包括胀头拉杆座、胀接座、胀头组件、固定板和液压缸连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胀头组件包括多个胀头拉杆,所述的胀头拉杆的上端设置在所述的胀头拉杆座上,每个胀头拉杆上依次套装胀杆衬套、弹性胀套和导向螺母;所述的胀杆衬套固定在所述胀接座的底部通孔内,所述的胀接座上部通过所述的固定板连接到液压缸的缸体;所述的胀头拉杆座通过液压缸连接板连接到液压缸拉杆。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对产品零件尺寸精度要求低,生产效率高,可单端胀接也可两端同时胀接,可作直接贴胀胀管工艺应用,也可作焊前预胀工艺应用。
现有的胀管设备存在以下不足:弹性体的径向变形量不容易调整;尤其是在弹性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弹性体疲劳无法有效的控制管与连接板的间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胀管设备,保证胀杆膨胀管的大小,有效的控制管与连接板之间的间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胀管设备,用于膨胀换热器的管,所述管外套装有连接板,所述胀管设备包括:胀杆、第一升降部、拉动部,所述胀杆与所述拉动部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升降部用于升降所述拉动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部为液压缸或气压缸,所述第一升降部的第一活塞杆设有螺纹,该螺纹用于限制所述拉动部朝所述胀杆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胀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部上设有螺孔,所述拉动部与所述第一活塞杆通过所述螺纹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胀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拉动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的壳一,与所述胀杆连接的壳二。
在本实用新型的胀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一,与所述壳二为相互平行的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胀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胀杆与所述壳二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胀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一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活塞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一活塞杆穿过所述通孔的部分套装有螺帽一,所述螺帽一用于在第一活塞杆拉动所述胀杆膨胀所述管时抵靠所述壳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胀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杆在所述壳一背向所述螺帽一的一侧套装有螺帽二,所述螺帽二用于在所述胀杆膨胀完所述管后复位所述胀杆时,抵靠所述壳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胀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部开设有用于调整所述螺帽一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胀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拉动部与所述第一活塞杆平行的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胀杆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动部由钢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胀管设备中,第一升降部的第一活塞杆设有螺纹,该螺纹用于限制所述拉动部朝所述胀杆移动。保证胀杆膨胀管的大小,有效的控制管与连接板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胀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拉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胀管设备的拉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胀管设备的拉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方法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胀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胀管设备20用于膨胀换热器中金属的管控制管与套装在管外的金属的连接板之间的间隙,金属的管可采用如成本低的铁管,导热性好的铜管,耐腐蚀的不锈钢管,铝管,其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异形结构。管可以是直管也可以是弯管。
管用于在换热器工作使为温度较高的热流体或温度较低的冷流体提供通道。热流体和冷流体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
连接板由金属制成,如铜、铁、铝、不锈钢。连接板在管口部1一侧的表面为连接板的外表面,连接板背向管口部1的一面为连接板的内表面。连接板可以是流体容器的一部分,板式换热器的主片。
连接板可以设置在管的一端或两端。连接板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的贯通的孔,孔为冲孔或钻孔。若孔为冲孔,孔的孔壁包括塌角、剪切面 、断裂面。塌角、剪切面 、断裂面自管口部朝凸起部方向依次排列。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塌角、剪切面、断裂面自凸起部朝管口部方向依次排列。虽然在本实用新型中冲孔形成的毛刺已被去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去除毛刺。
胀管设备20包括机架200、胀杆21、拉动部22、第一升降部23、第二升降部24。胀杆21的一端与拉动部22连接固定;拉动部22与第一升降部23、胀杆21的一端的连接固定;第一升降部23与拉动部22、机架200连接固定;第二升降部24与机架200。
机架200自胀杆21向上包括:上拉力支撑部210、上第一升降部固定板230、第二升降部固定板240;自胀杆21向下包括:下拉力支撑部210a、下第一升降部固定板240a。拉力支撑部210、上第一升降部固定板230、第二升降部固定板240、下拉力支撑部210a、下第一升降部固定板230a均与硬质的杆体或管体连接,如套装在杆体或管体外,杆体或管体优选的与管轴线平行。
上拉力支撑部210和上第一升降部固定板230可以在机架200的杆体或管体轴线方向移动。第二升降部固定板240与杆体或管体固定连接。上拉力支撑部210和上第一升降部固定板230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二者间距的硬杆或硬管的限距部。下拉力支撑部210a、下第一升降部固定板230a与杆体或管体连接固定。限距部为管形结构时可以套装在杆体或管体外。拉力支撑部230上开始有通孔,该通孔用于穿过胀杆21。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拉力支撑部和\或第一升降部与硬管或硬管连接固定;拉力支撑部和第一升降部均不与硬管或硬杆固定;在下拉力支撑部和\或下第一升降部固定板可以在机架的杆体或管体轴线方向移动。
图2所示为图1的拉动部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见图2,拉动部22为空心的板或块状结构。拉动部22由钢制成,拉动部22包括壳一221,壳二223。壳一221,壳二223为相互平行的板,壳一221,壳二223通过板相对固定。壳一221,壳二223之间有间隙。壳一221开设有通孔。壳一221的背向壳二223朝向胀杆21的一面开设有螺孔,壳二223与胀杆21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第一升降部23包括第一升降部主体和第一活塞杆231,第一活塞杆231可以穿过壳一221插入拉动部22内部,第一活塞杆231背向第一活塞杆231的端部套装有螺帽一231a。第一升降部23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液压缸。第一升降部主体可控制第一活塞杆231拉动拉动部22。第一升降部主体与第一升降部固定板连接固定。拉动部22开设有用于调整所述螺帽一231a的开口225。优选的开口225位于壳一221,壳二223之间。
螺帽一231a用于在第一活塞杆231拉动所述胀杆(21)膨胀所述管时抵靠所述壳一221为拉动部22提供支撑。
壳一221,壳二223之间的间隙用于容纳第一活塞杆231和螺帽一231a,和方便转动螺帽一231a调整第一活塞杆231与第一升降部主体的距离。壳一221,壳二223之间的间隙可以允许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一活塞杆231。
第二升降部24包括第二升降部主体,第二活塞杆241。第二升降部24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液压缸。第二活塞杆241与第一升降部固定板连接固定,第二升降部主体与第二升降部固定板连接固定。优选的第一活塞杆231,第二活塞杆241的轴线为同一条直线,第一活塞杆231,第二活塞杆241与杆体或管体平行。第二升降部24用于提升胀杆21、第一升降部23,拉力支撑部210。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胀管设备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
第一活塞杆231在壳一221背向螺帽一231a的一侧套装有螺帽二231b,螺帽二231b用于在胀杆21膨胀完管后复位胀杆21时,抵靠壳一221。
本实施例的胀管设备的其他部分与其他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胀管设备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和原理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
拉动部22为实心板状结构,拉动部22靠近第一活塞杆231的表面侧开设有螺孔;拉动部22与胀杆21固定连接。第一活塞杆231可以转动。
本实施例的胀管设备的其他部分与其他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下方案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拉动部22两侧固定有螺杆,第一活塞杆231和胀杆21上开设有螺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胀杆固定端215可以直接与第一活塞杆231通过螺纹连接,该螺纹用于调整胀杆21与第一活塞杆231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活塞杆231与拉动部2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胀杆固定端216与拉动部22不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或第一活塞杆231与拉动部22不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拉动部22为实心的板,拉动部22相对的两面开设有分别用于连接胀杆和第一活塞杆的螺孔,该螺孔用于调整连接胀杆和第一活塞杆的相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对管的一端进行膨胀;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胀管设备可以根据需要旋转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管可以是直管也可以是弯管。
管、孔的孔壁的间隙可根据管和连接板的材料、焊接方法调整弹性体的变形量调整。如管和连接板均由不锈钢制成,采用镍基材料钎焊时,间隙最好在0.1mm~0.3mm。
第一升降部的活塞杆行程不需要调整时,在管膨胀前通过调整弹性体施力部和拉力支撑部的间距控制调整弹性体受压时的轴向变形,控制管的膨胀程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胀管设备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胀管设备中,第一升降部的第一活塞杆设有螺纹,该螺纹用于限制所述拉动部朝所述胀杆移动。保证胀杆膨胀管的大小,有效的控制管与连接板之间的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胀管设备中,壳一壳二之间的间隙可以允许跟换不同长度的第一活塞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胀管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升降部的活塞杆可以拉动第一升降部固定板在杆体或管体上移动,带动拉杆以及拉动部,使上下胀杆之间的间距变化,这样就可以将管的两端同时插入胀杆后膨胀管。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胀管设备,用于膨胀换热器的管,所述管外套装有连接板,所述胀管设备包括:胀杆(21)、第一升降部(23)、拉动部(22),所述胀杆(21)与所述拉动部(22)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升降部(23)用于升降所述拉动部(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部(23)为液压缸或气压缸,所述第一升降部(23)的第一活塞杆(231)设有螺纹,该螺纹用于限制所述拉动部朝所述胀杆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部(22)上设有螺孔,所述拉动部(22)与所述第一活塞杆(231)通过所述螺纹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部(22)为中空结构,所述拉动部(22)包括,与所述第一活塞杆(231)连接的壳一(221),与所述胀杆(21)连接的壳二(2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一(221),与所述壳二(223)为相互平行的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杆(21)与所述壳二(22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一(22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活塞杆(231)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一活塞杆(231)穿过所述通孔的部分套装有螺帽一(231a),所述螺帽一(231a)用于在第一活塞杆(231)拉动所述胀杆(21)膨胀所述换热器的管时抵靠所述壳一(2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231)在所述壳一(221)背向所述螺帽一(231a)的一侧套装有螺帽二(231b),所述螺帽二(231b)用于在所述胀杆(21)膨胀完所述换热器的管后复位所述胀杆(21)时,抵靠所述壳一(2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部(22)开设有用于调整所述螺帽一(231a)的开口(2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拉动部(22)与所述第一活塞杆(231)平行的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胀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部(22)由钢制成。
CN201620042047.9U 2015-10-10 2016-01-15 一种胀管设备 Active CN20546399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54794 2015-10-10
CN201520785479 2015-10-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63996U true CN205463996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70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42047.9U Active CN205463996U (zh) 2015-10-10 2016-01-15 一种胀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63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2737B (zh) 一种交错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
CN205463996U (zh) 一种胀管设备
CN103940284A (zh) 换热器及其连接方法
CN104399962B (zh) 连铸机滑动水口液压缸冷却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05841523A (zh) 一种波纹直管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CN203443426U (zh) 一种超高温气体冷却器
CN205464000U (zh) 一种胀管设备
CN205551269U (zh) 一种胀管设备
CN105642771B (zh) 一种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KR20160025737A (ko) 핀튜브형 열교환기
CN205464001U (zh) 一种胀杆
CN103837014A (zh) 换热器及其连接方法
CN205463995U (zh) 一种胀管设备
CN206222982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5464003U (zh) 一种连接板胀杆分离机构
CN205464002U (zh) 一种胀管设备
CN205008498U (zh) 一种金属内孔胀大工装
CN204924011U (zh) 换热管和管板的密封结构
CN204987963U (zh) 一种同轴换热器
CN204115543U (zh) 一种组合式换热管
CN201764857U (zh) 具有贴胀装置的换热器
CN205482481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6875027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冷却铜管
DE102008024562B4 (de) Wärmepumpenvorrichtung mit einem Lamellenrohrwärmeübertrager als Verdampfer
CN205519117U (zh) 一种矩形管压合成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