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60382U - 鼻窦球囊导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鼻窦球囊导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60382U
CN205460382U CN201620116240.2U CN201620116240U CN205460382U CN 205460382 U CN205460382 U CN 205460382U CN 201620116240 U CN201620116240 U CN 201620116240U CN 205460382 U CN205460382 U CN 205460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sal sinuses
nasal
sinuses
nasal sinus
cond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162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碧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odar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odar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odar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odar Medical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1162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60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60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60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包括鼻窦球囊导管体、鼻窦引导导管、鼻窦导丝、鼻窦控制手柄以及鼻窦冲洗导管。鼻窦球囊导管体设有流体通道和导丝通道,并在一端设有流体入口和导丝入口,另一端设有鼻窦球囊。鼻窦引导导管的内部鼻窦球囊导管体通道,鼻窦导丝能够发光。鼻窦冲洗导管包括连接件和软管,连接件固定连接于软管的一端。使用时,鼻窦导丝从导丝入口伸入导丝通道内,鼻窦球囊导管体伸入鼻窦球囊导管体通道内,鼻窦冲洗导管从导丝入口伸入导丝通道内并到达目标鼻窦。鼻窦控制手柄为鼻窦引导导管提供可控制的延长手柄。本实用新型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具有对患者鼻腔粘膜损伤小、手术中出血少,手术风险低等效果。

Description

鼻窦球囊导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窦球囊导管系统。
背景技术
鼻腔和鼻窦位于颅脑下面,居于咽喉与口腔上方,坐落于两眼眶之间。鼻腔和鼻窦病变常向附近组织蔓延,因而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通常鼻窦炎在鼻腔检查中发现,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性分泌物,中鼻甲及中鼻道粘膜增厚或息肉样变。对多发性鼻窦炎可作阴压置换疗法,对化脓性上领窦炎可作上领窦穿刺术。有鼻息肉、中鼻甲肥大、鼻中隔弯曲、腺样体肥大等机械性阻塞因素者,因妨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使炎症难于治愈,可采用手术疗法,如鼻息肉摘除术、鼻中甲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腺样体切除术等,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鼻内窥镜微创手术。
对药物治疗不理想的鼻窦炎患者,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功能性”鼻内镜鼻窦开放术,目的是通过鼻窦自然开口重建鼻窦的通气和引流。目前的手术方式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性”鼻窦开放术,术中窦口引流通道粘膜的损伤、术后疤痕组织的形成,术中不易控制的出血,手术导致的医源性损伤等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急需一种用于鼻内窥镜微创手术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窦球囊导管系统,通过直接用球囊扩张闭塞的上颌窦窦口、额窦窦口和蝶窦窦口时一次性使用,对患者鼻腔粘膜损伤小、手术中出血少,手术风险低等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鼻窦球囊导管系统,所述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包括鼻窦球囊导管体、鼻窦引导导管、鼻窦导丝、鼻窦控制手柄以及鼻窦冲洗导管,其中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呈细长状并在其内部设有流体通道和导丝通道,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流体通道和所述导丝通道流体连通的流体入口和导丝入口,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的另一端设有鼻窦球囊;所述鼻窦引导导管的内部设有沿长度方向贯穿整个鼻窦引导导管的鼻窦球囊导管体通道;所述鼻窦导丝能够发光;所述鼻窦冲洗导管包括连接件和软管,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软管的一端;所述鼻窦控制手柄为所述鼻窦引导导管提供可控制的延长手柄,以便于所述鼻窦引导导管进入目标鼻窦;使用时,所述鼻窦导丝从所述导丝入口伸入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的所述导丝通道内,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伸入所述鼻窦引导导管的鼻窦球囊导管体通道内,以及所述鼻窦冲洗导管从所述导丝入口伸入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的所述导丝通道内并到达目标鼻窦。
较佳地,所述鼻窦导丝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预先定形、不透射线末端头。
较佳地,所述鼻窦导丝的直径为0.035英寸,以及所述鼻窦导丝设有光滑涂层。
较佳地,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设有近端标记和远端标记,用于协助确定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相对于所述鼻窦引导导管的位置。
较佳地,所述鼻窦冲洗导管的所述软管包括软管主体和软管前端,所述软管前端与所述软管主体流体连通并一体形成,以及所述软管前端的内径小于所述软管主体的内径。
较佳地,所述鼻窦冲洗导管的所述软管前端的外径为1.5-1.7mm、冲洗孔径为0.7-0.9mm、以及所述鼻窦冲洗导管的所述软管主体的外径为1.88-2.08mm。
较佳地,所述软管前端的外径为1.6mm,以及所述软管主体的外径为2.0mm。
较佳地,所述软管主体的长度是所述软管前端的长度的68-70倍。
较佳地,所述软管前端的长度是5mm,以及所述软管主体的长度是340-350mm。
较佳地,在所述软管主体的前端部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侧向开口,所述软管主体内的流体可以从所述软管前端以及所述软管主体的所述多个侧向开口内流出,以及所述多个侧向开口沿所述软管主体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且所述多个侧向开口在垂直所述软管主体长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对称。
较佳地,所述鼻窦冲洗导管设有定位标记,所述定位标记设于所述软管主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定位标记距离所述软管前端125-129mm。
较佳地,所述定位标记为设于所述软管主体的外侧壁上的黑色标记。
较佳地,所述鼻窦冲洗导管还包括黑色橡胶管,所述黑色橡胶管的作用是支撑管体强度,以及所述黑色橡胶管的长度是所述软管主体长度的0.171-0.176倍。
较佳地,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设有不透射线标记,用来协助所述鼻窦球囊在所述目标鼻窦内的定位。
较佳地,所述不透射线的标记是铂环。
较佳地,所述鼻窦引导导管包括手柄、双层热缩管、外管以及内管,所述内管设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双层热缩管设于所述外管外,以及所述手柄设于所述双层热缩管、外管以及内管的入口端,其中所述内管的前端弯曲形成0°-120°的角度。
较佳地,所述角度为0°、30°、70°、90°或110°。
较佳地,所述内管的前端由软聚合体制成,从而在使用时不会损伤鼻腔黏膜。
较佳地,所述鼻窦导丝包括活动手柄、固定接头、光纤、内芯以及前端线圈,所述内芯设置于所述光纤内,所述固定接头连接于所述内芯和所述光纤的端部,所述活动手柄套设于所述固定接头上、所述光纤从所述固定接头内伸出并向前延伸以及所述前端线圈设于所述鼻窦导丝的前端。
较佳地,所述鼻窦导丝的直径为0.035英寸,并设有光滑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具有对患者鼻腔粘膜损伤小、手术中出血少、手术风险低、术后不需要清创换药、患者痛苦小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的鼻窦球囊导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的鼻窦冲洗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的鼻窦引导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的鼻窦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的鼻窦控制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本实用新型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通常包括鼻窦球囊导管体、鼻窦引导导管、鼻窦导丝以及鼻窦冲洗导管。鼻窦球囊导管体呈细长状并在其内部设有流体通道和导丝通道,鼻窦球囊导管体的一端设有分别与该流体通道和导丝通道流体连通的流体入口和导丝入口,鼻窦球囊导管体的另一端设有鼻窦球囊。鼻窦引导导管的内部设有沿长度方向贯穿整个鼻窦引导导管的鼻窦球囊导管体通道。鼻窦导丝能够发光。而鼻窦冲洗导管包括连接件和软管,连接件固定连接于软管的一端。使用时,鼻窦导丝从导丝入口伸入鼻窦球囊导管体的导丝通道内,鼻窦球囊导管体伸入引导导管的鼻窦球囊导管体通道内,以及鼻窦冲洗导管从导丝入口伸入鼻窦球囊导管体的导丝通道内并到达目标鼻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的鼻窦球囊导管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鼻窦球囊导管体10呈细长状,并包括导管座11、双层热缩管12、不锈钢管13、外管14、内管15以及鼻窦球囊16。内管15设置于外管14内,不锈钢管13设置于外管14外。不锈钢管13比外管14和内管15短。双层热缩管12设置于不锈钢管13外,在不锈钢管13上还设置近端标记132和远端标记132,近端标记132和远端标记131用于协助确定鼻窦球囊导管体10相对于鼻窦引导导管30的位置。
不锈钢管13、外管14以及内管15的一端伸入导管座11内。在内管15内形成导丝通道,在外管14和内管15之间形成流体通道,外导管座11包括流体入口111和导丝入口112,流体入口111与流体通道流体连通,导丝入口112与导丝通道流体连通。流体从流体入口111进入流体通道(即内管15非外管14之前),鼻窦导丝40从导丝入口112进入导丝通道内(即内管15内)。较佳地,流体入口111和导丝入口112相互垂直。
鼻窦球囊16设置于鼻窦球囊导管体10的前端,用于扩张病变部位。鼻窦球囊16设有不透射线标记,用来协助鼻窦球囊在目标鼻窦内的定位。较佳地,该不透射线的标记是铂环。
图2是本实用新型鼻窦球囊导管系统的鼻窦冲洗导管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鼻窦冲洗导管20包括连接件21、双层热缩管22以及软管23。连接件21用于连接外部流体源并设有方便握持的手柄211,软管23的一端伸入连接件21内并与连接件21固定连接,双层热缩管22设于软管23外,且双层热缩管22较短,软管23较长,较佳地,双层热缩管22的长度是软管主体23长度的0.171-0.176倍,更佳地,双层热缩管的长度为60mm,软管23的长度为345mm,其中双层热缩管22的作用是支撑管体强度。
软管23包括软管主体231和软管前端232,软管主体231与软管前端232流体连通并一体形成,软管前端232的内径小于软管主体231的内径。软管前端232与软管主体231通过锥形过渡,即软管主体231的内径逐渐变小,直到等于软管前端232的内径。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当鼻窦冲洗导管20向目标鼻窦进行冲洗时,流体的冲力更大,冲洗速度更迅速。
在一实施例中,鼻窦冲洗导管20的软管前端232的外径为1.5-1.7mm,鼻窦冲洗导管20的软管主体231的外经为1.98-2.2mm。较佳地,软管前端232的外径为0.8mm,软管主体231的外经为2.0mm。
在一实施例中,软管主体的长度是软管前端的长度的68-70倍。较佳地,软管前端的长度是5mm,软管主体的长度是340-350mm。
如图2所示,软管主体231前端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侧向开口,软管主体内的流体可以从软管前端232以及软管主体的该多个侧向开口流出,其中该多个侧向开口包括第一侧向开口231、第二侧向开口232以及第三侧向开口233,第一侧向开口231、第二侧向开口232以及第三侧向开口233沿软管主体231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且第一侧向开口231、第二侧向开口232与第三侧向开口233在垂直软管主体231长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中心对称。即,第一侧向开口231、第二侧向开口232与第三侧向开口233对称地分布在软管主体231的侧壁上,且第一侧向开口231与第二侧向开口232之间的沿软管主体231长度方向的距离和第二侧向开口232与第三侧向开口233之间的沿软管主体231长度方向的距离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向开口231、第二侧向开口232与第三侧向开口233的孔径为0.7-0.9mm。较佳地,第一侧向开口231、第二侧向开口232与第三侧向开口233的孔径大小相等,都等于0.8mm。通过这样设置各侧向开口的孔径,可以使得冲洗压力大,冲洗效果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向开口231设置于软管主体23的前端,且第一侧向开口231、第二侧向开口232与第三侧向开口233之间的沿沿软管主体231长度方向的距离为5mm。
如图2所示,鼻窦冲洗导管20设有定位标记236,定位标记236设于软管主体231的外侧壁上,且距离软管前端125-129mm。较佳地,定位标记236为设于软管主体231的外侧壁上的黑色标记。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的鼻窦引导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鼻窦引导导管30包括手柄31、双层热缩管32、外管33以及内管34。内管34设于外管33内,双层热缩管32设于外管33外,手柄31设于双层热缩管32、外管33以及内管34的入口端,鼻窦球囊导管体10从该入口端伸入引导导管30内。内管34的前端可以弯曲形成一定角度,比如弯曲形成0°-120°角度。较佳地,内管34的前端弯曲成0°、30°、70°、90°或110°。其中,内管34的末端由软聚合体制成,从而在使用时不会损伤鼻腔黏膜。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的鼻窦导丝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鼻窦导丝40包括活动手柄41、固定接头42、光纤43、内芯44、以及弹簧45。内芯44设置于光纤43内,固定接头42连接于内芯44和光纤43端部,活动手柄41套设于固定接头42上,光纤从固定接头42内伸出并延伸,较佳地,鼻窦导丝40的前端设置有一个预先定形、不透射线末端头,以及,鼻窦导丝的直径为0.035英寸,并设有光滑涂层。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的鼻窦控制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鼻窦控制手柄50为鼻窦引导导管30提供可控制的延长手柄,以便于鼻窦引导导管30进入目标鼻窦。鼻窦控制手柄50包括延长柄喇叭头51、硅胶套管52以及延长柄不锈钢杆53。其中,延长柄不锈钢杆53的一端弯曲一定角度,硅胶套管52设于延长柄不锈钢杆53的外侧,延长柄喇叭头51设于硅胶套管52和延长柄不锈钢杆53的一端。
在使用时,首先在内窥镜配合下将鼻窦引导导管30伸入患部,然后将鼻窦导丝40穿过鼻窦球囊导管体10内,使鼻窦导丝40在鼻窦引导导管30的引导下穿入鼻窦或者额窦,根据鼻窦导丝40端部的发光部透过患者皮肤发出的光的位置判断鼻窦导丝40是否到位。当根据鼻窦导丝隔着患者皮肤显示出其位置已经就位,沿着鼻窦导丝40推动鼻窦球囊导管体10,从事使鼻窦球囊导管体10穿过鼻窦引导导管30达到目标鼻窦。从而可以通过对球囊加压来进行鼻窦扩张操作,在完成鼻窦扩张操作后,将鼻窦导丝从鼻窦球囊导管体内取出,然后将鼻窦球囊导管体10与清洗导管连接,即可对患病部位进行手术后清洗,将患病部位内的分泌物清洗干净。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包括鼻窦球囊导管体、鼻窦引导导管、鼻窦导丝、鼻窦控制手柄以及鼻窦冲洗导管,其中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呈细长状并在其内部设有流体通道和导丝通道,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流体通道和所述导丝通道流体连通的流体入口和导丝入口,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的另一端设有鼻窦球囊;所述鼻窦引导导管的内部设有沿长度方向贯穿整个鼻窦引导导管的鼻窦球囊导管体通道;所述鼻窦导丝能够发光;所述鼻窦冲洗导管包括连接件和软管,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软管的一端;所述鼻窦控制手柄为所述鼻窦引导导管提供可控制的延长手柄,以便于所述鼻窦引导导管进入目标鼻窦;使用时,所述鼻窦导丝从所述导丝入口伸入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的所述导丝通道内,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伸入所述鼻窦引导导管的鼻窦球囊导管体通道内,以及所述鼻窦冲洗导管从所述导丝入口伸入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的所述导丝通道内并到达目标鼻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窦冲洗导管的所述软管包括软管主体和软管前端,所述软管前端与所述软管主体流体连通并一体形成,以及所述软管前端的内径小于所述软管主体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窦冲洗导管的所述软管前端的外径为1.5-1.7mm、冲洗孔径为0.7-0.9mm、以及所述鼻窦冲洗导管的所述软管主体的外径为1.88-2.08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软管主体的前端部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侧向开口,所述软管主体内的流体可以从所述软管前端以及所述软管主体的所述多个侧向开口内流出,以及所述多个侧向开口沿所述软管主体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且所述多个侧向开口在垂直所述软管主体长度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窦冲洗导管设有定位标记,所述定位标记设于所述软管主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定位标记距离所述软管前端125-129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窦冲洗导管还包括黑色橡胶管,所述黑色橡胶管的作用是支撑管体强度,以及所述黑色橡胶管的长度是所述软管主体长度的0.171-0.176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窦球囊导管体设有不透射线标记,用来协助所述鼻窦球囊在所述目标鼻窦内的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窦引导导管包括手柄、双层热缩管、外管以及内管,所述内管设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双层热缩管设于所述外管外,以及所述手柄设于所述双层热缩管、外管以及内管的入口端,其中所述内管的前端弯曲形成0°-120°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前端由软聚合体制成,从而在使用时不会损伤鼻腔黏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鼻窦球囊导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窦导丝包括活动手柄、固定接头、光纤、内芯以及前端线圈,所述内芯设置于所述光纤内,所述固定接头连接于所述内芯和所述光纤的端部,所述活动手柄套设于所述固定接头上、所述光纤从所述固定接头内伸出并向前延伸以及所述前端线圈设于所述鼻窦导丝的前端。
CN201620116240.2U 2016-02-04 2016-02-04 鼻窦球囊导管系统 Active CN205460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6240.2U CN205460382U (zh) 2016-02-04 2016-02-04 鼻窦球囊导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16240.2U CN205460382U (zh) 2016-02-04 2016-02-04 鼻窦球囊导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60382U true CN205460382U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75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16240.2U Active CN205460382U (zh) 2016-02-04 2016-02-04 鼻窦球囊导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60382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7922A (zh) * 2017-03-28 2017-08-04 广州启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鼻窦球囊扩张和治疗装置
CN107233656A (zh) * 2017-07-18 2017-10-10 依奈德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鼻窦球囊导管系统
CN107485472A (zh) * 2017-08-07 2017-12-19 王清红 通过一个装置在鼻窦道内置入生物降解支架治疗副鼻窦炎
CN108159550A (zh) * 2018-02-12 2018-06-15 倪关森 带有光源成像的可视化腔体扩张系统
CN108392720A (zh) * 2017-02-07 2018-08-14 翎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前列腺高压扩裂导管
CN111803729A (zh) * 2020-08-21 2020-10-23 徐定远 一种手术吸引装置
TWI715494B (zh) * 2019-12-13 2021-01-01 南韓商愛美迪克股份有限公司 球囊導管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2720A (zh) * 2017-02-07 2018-08-14 翎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前列腺高压扩裂导管
CN107007922A (zh) * 2017-03-28 2017-08-04 广州启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鼻窦球囊扩张和治疗装置
CN107233656A (zh) * 2017-07-18 2017-10-10 依奈德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鼻窦球囊导管系统
CN107485472A (zh) * 2017-08-07 2017-12-19 王清红 通过一个装置在鼻窦道内置入生物降解支架治疗副鼻窦炎
CN107485472B (zh) * 2017-08-07 2020-07-14 王清红 鼻窦道内生物降解支架导入装置
CN108159550A (zh) * 2018-02-12 2018-06-15 倪关森 带有光源成像的可视化腔体扩张系统
TWI715494B (zh) * 2019-12-13 2021-01-01 南韓商愛美迪克股份有限公司 球囊導管
CN111803729A (zh) * 2020-08-21 2020-10-23 徐定远 一种手术吸引装置
CN111803729B (zh) * 2020-08-21 2021-03-30 徐定远 一种手术吸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60382U (zh) 鼻窦球囊导管系统
US20230381457A1 (en) Devices and method for maxillary sinus lavage
ES2754424T3 (es) Catéter de balón con características de captura de imagen y emisión de luz
KR102015262B1 (ko) 부비동의 경비 확장 및 세척을 위한 장치
US7559925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cilitating visualization in a surgical environment
CN204364624U (zh) 输尿管导引鞘
US866872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pathogenic infection
US20090076446A1 (en) Adjustable catheter for dilation in the ear, nose or throat
US2018010440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rrigating sinus cavity
RU2011107230A (ru) Эндоскоп с поворотной призмой
US11229447B2 (en) Systems,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sinuses
KR20090122362A (ko) 생물막 제거 내시경을 포함하는 생물막 제거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507380A (zh) 用于治疗鼻窦疾病的球囊扩张导管
US20160038723A1 (en) Catheter for treatment of sinusitis
CN107007922A (zh) 一种鼻窦球囊扩张和治疗装置
CN204445797U (zh) 鼻咽镜
CN107233656A (zh) 鼻窦球囊导管系统
RU2387421C1 (ru) Способ биканаликулярного дренирования слезоотводящих путей
CN204766774U (zh) 一种鼻窦冲洗导管以及包括该鼻窦冲洗导管的植入系统
RU85086U1 (ru) Интубационный набор для биканаликулярного дренирования слезоотводящих путей
CN104288848B (zh) 咽鼓管检查治疗装置
CN204208094U (zh) 咽鼓管检查治疗装置
CN104368076A (zh) 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的球囊扩张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20220110516A1 (en) Systems,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 subject
RU2727460C1 (ru) Инструмент - проводник гольмиевого волоконного лазера для вапоризации ткани в области естественного соустья верхнечелюстной пазух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