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5797U - 鼻咽镜 - Google Patents
鼻咽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45797U CN204445797U CN201520029921.0U CN201520029921U CN204445797U CN 204445797 U CN204445797 U CN 204445797U CN 201520029921 U CN201520029921 U CN 201520029921U CN 204445797 U CN204445797 U CN 2044457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ertion tube
- air bag
- trachea
- handle
-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一种鼻咽镜,包括:插入管、摄像头、光源、手柄以及显示模块;还包括:气囊,围绕插入管的前端部的管壁面一周设置,气囊充气膨胀后可使鼻咽部周边的软组织受力变形,从而撑大鼻咽部的空间;气管,至少部分设于插入管的管内或管壁中,气管的一端与气囊连通;气阀,与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操控气囊的充气或放气。本实用新型的鼻咽镜,能够在观察鼻咽部位的同时进行疏通工作,快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用于治疗鼻窦炎,实施鼻窦球囊扩张术,而不需要使用专用且昂贵的引导管和球囊扩张管;且产品结构简单,具有摄像、照明、疏通、治疗等一体化的功能,其操作方式便捷,有利于医护人员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咽镜,特别是一种具有疏通鼻咽部功能的鼻咽镜。
背景技术
鼻咽镜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患者鼻咽部位检查的医疗器械,属于内窥镜的一种。
常用的鼻咽镜包括纤维鼻咽镜和电子鼻咽镜。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3156570公开了一种光纤耳鼻腔镜,它采用光纤丝作为传像媒介,以目测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观察,主要结构为:同轴连接的硬管镜和目镜,硬管镜包括设有测光孔的护管、用于图像传输的传像光纤丝,以及用于接收外围光源的传光光纤丝。
电子鼻咽镜的主要结构包括插入管、摄像头、光源、手柄以及控制显示模块,插入管的前端设置摄像头和光源,插入管的后端部连接手柄,手柄后端连通控制显示模块,摄像头和光源通过插入管内的导线与控制显示模块连接。使用时,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可在控制显示模块的显示屏上显示。
上述常用鼻咽镜,无论是纤维鼻咽镜还是电子鼻咽镜,在使用中只是起到观察作用,不能在观察的同时施加治疗手段。
患者鼻咽部的发病一般是由于肿囊或异物造成鼻咽部堵塞,患者无法通过鼻腔进行呼吸,从而产生缺氧和头晕的现象。在诊疗时,医护人员首先通过鼻咽镜插入鼻咽部进行观察,并获得病症信息;随后需取出鼻咽镜,以药物或其他医疗器械等方式对肿囊消肿或消除异物,力求疏通鼻咽部。采用药物疏通鼻咽部所需时间较长,患者的鼻咽部仍然会堵塞一段时间。若使用其他医疗器械疏通鼻咽部,由于是在没有鼻咽镜观察的情况下进行,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而且鼻咽镜和其他医疗器械分别多次进入患者的鼻咽部实施治疗,不仅操作繁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比较痛苦。
因此,现有的鼻咽镜不具有疏通患者的鼻咽部的功能,其结构具有以下缺陷:1)只能观察鼻咽部位,不能进行实时的疏通治疗;2)由于观察与疏通治疗需要分开进行,因此每次诊疗需要至少两次将有关医疗器械从患者的鼻腔中送入,操作繁琐,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大;3)使用其他医疗器械进行疏通鼻咽部治疗时,由于无法较为清楚地观察患者的鼻咽部的情况,会对治疗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现有的鼻咽镜是不能用于治疗鼻窦炎,医护人员也从未想到过使用鼻咽镜来治疗鼻窦炎。慢性鼻窦炎,亦称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以多黏液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及嗅觉减退或消失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传统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为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有效方法,通过手术扩大鼻窦自然开口、重建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促使病变的鼻窦粘膜恢复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但是该方法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性”鼻窦开放,而且解剖结构的破坏、窦口引流通道黏膜的损伤、术后术腔黏膜的创伤性水肿和炎症、术后瘢痕组织的形成,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手术导致的医源性损伤等仍然难以完全避免。
因此,鼻窦球囊扩张术是近几年被鼻科医生所关注的一项技术革新,其基本原理是在鼻内镜照明直视下,将可承受一定压力的未充盈球囊置于待开放的窦口,给予一定的压力使之膨胀,从而对窦口结构施压、扩张,无弹性的骨性结构骨折、破坏;利用球囊的膨胀使因发炎而缩小或闭塞的通道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或稍大一些,使空气顺利进入鼻窦,最后达到治疗的目的。有别于传统鼻内镜手术需切除窦口周围组织的方法,鼻窦球囊扩张术具有微创的特点,但实施该方法需要特殊的引导管和球囊扩张管。
综上,现有技术中的鼻咽镜,无法在观察鼻咽部的同时进行疏通治疗,也无法进行鼻窦炎的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疏通鼻咽部功能的鼻咽镜,它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且能够有效地实现上述现有技术所达不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进行鼻窦球囊扩张术的鼻咽镜,用于治疗鼻窦炎。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以及研究发现,鼻咽部或鼻窦部周边的软组织(或称“软骨”)受一定压力后会长时间的形变,若造成鼻咽部或鼻窦部堵塞的肿囊不能立即消肿或手术去除,则可以通过施压软组织的手段使鼻咽部或鼻窦部位变大,从而使空气能自由顺畅地通过鼻咽部或鼻窦部。基于上述发现,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鼻咽镜,包括:插入管、摄像头、光源、手柄以及显示模块;其中,所述摄像头以及所述光源设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所述插入管的后端部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手柄的后端部连接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通过设置于所述插入管的管内的线路与所述摄像头和所述光源连接;还包括:气囊,围绕所述插入管的前端部的管壁面一周设置,所述气囊充气膨胀后可使鼻咽部或鼻窦部周边的软组织受力变形,从而撑大鼻咽部或鼻窦部的空间;气管,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插入管的管内或管壁中,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气阀,与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操控所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前端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至2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充气后的形状为球形,或椭圆形,或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气阀设于所述手柄上,使整个所述气管呈现隐蔽状态,用于直接在所述手柄上操作所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
优选的,所述气管与所述气阀连接的另一端从所述插入管的管内或管壁中延伸出至管壁外,用于一只手操控所述手柄进行观察,另一只手操控所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纤维鼻咽镜,包括:插入管、镜头、导光纤维、手柄以及目镜;其中,所述镜头设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所述插入管的后端部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手柄的后端部连接所述目镜,所述目镜通过所述插入管管内的所述导光纤维与所述镜头连接;还包括:气囊,围绕所述插入管的前端部的管壁面一周设置,所述气囊充气膨胀后可使鼻咽部或鼻窦部周边的软组织受力变形,从而撑大鼻咽部或鼻窦部的空间;气管,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插入管的管内或管壁中,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气阀,与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操控所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
所述镜头为现有技术中的反光镜或透镜,即所述插入管为硬质直管,所述镜头为反光镜;所述插入管为软管,所述镜头为透镜。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前端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至2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充气后的形状为球形,或椭圆形,或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气阀设于所述手柄上,使整个所述气管呈现隐蔽状态,用于直接在所述手柄上操作所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
优选的,所述气管与所述气阀连接的另一端从所述插入管的管内或管壁中延伸出至管壁外,用于一只手操控所述手柄进行观察,另一只手操控所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
本实用新型的鼻咽镜,能够在观察鼻咽部位的同时进行疏通工作,快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用于治疗鼻窦炎,实施鼻窦球囊扩张术,而不需要使用专用且昂贵的引导管和球囊扩张管;且产品结构简单,具有摄像、照明、疏通、治疗等一体化的功能,其操作方式便捷,有利于医护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患者鼻咽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患者鼻窦部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插入管
2、摄像头
3、手柄
4、显示模块
51、气囊
52、气管
53、气阀
6、镜头
7、目镜
81、鼻腔部
82、鼻咽部
83、口咽部
84、肿囊
85、软组织
86、鼻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子鼻咽镜,本实施例具有传统电子鼻咽镜的基本结构,即其整体包括:插入管1、摄像头2、光源(图中未显示)、手柄3以及显示模块4;其中,摄像头2以及所述光源设于插入管1的前端,插入管1的后端部连接手柄3,手柄3的后端部连接显示模块4,显示模块4通过设置于插入管1的管内的线路与摄像头2和光源连接。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子鼻咽镜还包括:气囊51,围绕插入管1的前端部的管壁面一周设置;气管52,大部分设于插入管1的管壁中,气管52的一端与气囊51连通;气阀53,与气管52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操控所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气管52与气阀53连接的另一端从插入管1的管壁中延伸出至管壁外。
本实施例中,气囊51的前端与插入管1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气囊51充气后的形状为椭圆形。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如下。先如图3所示,人体中,鼻腔部81和口咽部83的空间较大,它们之间通过空间较小的鼻咽部82连通。鼻咽部82的软组织85上一但生有肿囊84或其他异物,会使本来就狭小的鼻咽部82变得更加狭小或形成堵塞,这会使患者的鼻子呼吸困难或被塞住,从而进一步造成脑部缺氧并形成头晕。遇到这种情况时,传统的医疗方法是,医护人员先将鼻咽镜插入鼻腔部81,靠近鼻咽部82进行观察,待确定病症后,取出鼻咽镜,再通过插入其他医疗器械等方式施加治疗。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先将鼻咽镜插入鼻腔部81,靠近鼻咽部82进行观察;确认是由肿囊84造成堵塞后,继续将鼻咽镜的摄像头2向口咽部83的方向往深插入一点,使气囊51处于肿囊84的包围中;这时,医护人员可以一只手操控鼻咽镜的手柄进行观察,另一只手操控气阀向气囊51充气;气囊51膨胀后,顶压肿囊84以及软组织85;软组织85受压后会形变,并长时间地保持这个形变,这时鼻咽部82在肿囊84的大小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气囊51撑大了;最后,医护人员控制气阀使气囊51放气,气囊51变小后,即可从鼻咽部82和鼻腔部81中取出鼻咽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电子鼻咽镜包括:插入管1、摄像头2、光源、手柄3以及显示模块4;其中,摄像头2以及所述光源设于插入管1的前端,插入管1的后端部连接手柄3,手柄3的后端部连接显示模块4,显示模块4通过设置于插入管1管内的线路与摄像头2和光源连接。还包括:气囊51,围绕插入管1的前端部的管壁面一周设置;气管52,大部分设于插入管1的管内,气管52的一端与气囊51连通;气阀53,与气管52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操控所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气管52与气阀53连接的另一端从插入管1的管内延伸出至管壁外。
本实施例中,气囊51的前端与插入管1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8毫米。气囊51充气后的形状为圆形;圆形的气囊可使软组织整体受力的面积较小,软组织形变的部分也较小,可针对鼻咽部或鼻窦部某堵塞点进行专门的疏通。
本实施例进行鼻窦球囊扩张术的方式如下。如图5所示,医护人员先将鼻咽镜插入鼻腔部,从鼻咽部缓缓深入至鼻窦部86进行观察;确认堵塞位置后,继续将鼻咽镜的摄像模块2向鼻窦部86的深处插入,使气囊51处于堵塞的鼻窦部86的通道中;此时,医护人员可以操控气阀向气囊51充气;气囊51膨胀后,顶压软组织85(软骨);气囊51将鼻窦部86通道一侧的软组织85挤压塌陷,而使闭塞的鼻窦部86通道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或稍大一些,从而使空气顺利进入鼻窦部86的鼻窦腔;最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窦腔,达到治疗的目的。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的一种纤维鼻咽镜,本实施例具有传统纤维鼻咽镜的基本结构,即其整体包括:插入管1、镜头6、导光纤维(图中未显示)、手柄3以及目镜7;其中,镜头6设于插入管1的前端,插入管1的后端部连接手柄3,手柄3的后端部连接目镜7,目镜7通过插入管1管内的导光纤维与镜头6连接。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纤维鼻咽镜还包括:气囊51,围绕插入管1的前端部的管壁面一周设置;气管52,全部设于插入管1的管内或管壁中,气管52的一端与气囊51连通;气阀53,与气管52的另一端连接,并设于手柄3上,用于直接在手柄3上操控气囊51的充气或放气。
本实施例中,气囊51的前端与插入管1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12毫米。气囊51充气后的形状为圆柱形;圆柱形的气囊可使软组织整体受力的面积较大,软组织形变的部分较广且较均匀,可针对鼻咽部大范围的堵塞进行疏通。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和2基本相同。
上述的说明是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但其并非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变型和修改上述的实施例,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内的变型和修改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鼻咽镜,包括:
插入管、摄像头、光源、手柄以及显示模块,
其中,所述摄像头以及所述光源设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所述插入管的后端部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手柄的后端部连接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通过设置于所述插入管的管内的线路与所述摄像头和所述光源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囊,围绕所述插入管的前端部的管壁面一周设置,所述气囊充气膨胀后可使鼻咽部或鼻窦部周边的软组织受力变形,从而撑大鼻咽部或鼻窦部的空间;
气管,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插入管的管内或管壁中,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
气阀,与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操控所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的前端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至20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充气后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圆柱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阀设于所述手柄上,使整个所述气管呈现隐蔽状态,用于直接在所述手柄上操作所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管与所述气阀连接的另一端从所述插入管的管内或管壁中延伸出至管壁外,用于一只手操控所述手柄进行观察,另一只手操控所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
6.一种鼻咽镜,包括:
插入管、镜头、导光纤维、手柄以及目镜,
其中,所述镜头设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所述插入管的后端部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手柄的后端部连接所述目镜,所述目镜通过所述插入管管内的所述导光纤维与所述镜头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囊,围绕所述插入管的前端部的管壁面一周设置,所述气囊充气膨胀后可使鼻咽部或鼻窦部周边的软组织受力变形,从而撑大鼻咽部或鼻窦部的空间;
气管,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插入管的管内或管壁中,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
气阀,与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操控所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的前端与所述插入管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2毫米至20毫米。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充气后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圆柱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阀设于所述手柄上,使整个所述气管呈现隐蔽状态,用于直接在所述手柄上操作所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鼻咽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管与所述气阀连接的另一端从所述插入管的管内或管壁中延伸出至管壁外,用于一只手操控所述手柄进行观察,另一只手操控所述气囊的充气或放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29921.0U CN204445797U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鼻咽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29921.0U CN204445797U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鼻咽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45797U true CN204445797U (zh) | 2015-07-08 |
Family
ID=53652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29921.0U Active CN204445797U (zh) | 2015-01-16 | 2015-01-16 | 鼻咽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45797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26186A (zh) * | 2017-06-27 | 2017-09-05 | 朱宏明 | 一种三维电子显微鼻咽镜 |
CN108042096A (zh) * | 2018-02-05 | 2018-05-18 | 何峰云 | 一种鼻腔熏蒸清洗内窥镜装置 |
CN109302550A (zh) * | 2018-10-18 | 2019-02-01 | 殷荣蓬 | 一种手持式可视鼻咽镜 |
CN110123247A (zh) * | 2019-04-09 | 2019-08-16 | 苏州西能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鼻窦炎检测系统 |
US11116484B2 (en) | 2018-10-31 | 2021-09-14 | Hongming Zhu | Lens assembly for 3D electronic nasopharyngoscope |
CN115299861A (zh) * | 2022-09-05 | 2022-11-08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 一种鼻咽癌智能化诊断系统及其鼻咽镜 |
-
2015
- 2015-01-16 CN CN201520029921.0U patent/CN20444579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26186A (zh) * | 2017-06-27 | 2017-09-05 | 朱宏明 | 一种三维电子显微鼻咽镜 |
CN108042096A (zh) * | 2018-02-05 | 2018-05-18 | 何峰云 | 一种鼻腔熏蒸清洗内窥镜装置 |
CN109302550A (zh) * | 2018-10-18 | 2019-02-01 | 殷荣蓬 | 一种手持式可视鼻咽镜 |
US11116484B2 (en) | 2018-10-31 | 2021-09-14 | Hongming Zhu | Lens assembly for 3D electronic nasopharyngoscope |
CN110123247A (zh) * | 2019-04-09 | 2019-08-16 | 苏州西能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鼻窦炎检测系统 |
CN115299861A (zh) * | 2022-09-05 | 2022-11-08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 一种鼻咽癌智能化诊断系统及其鼻咽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45797U (zh) | 鼻咽镜 | |
US10835723B2 (en) | Method and articles for treating the sinus system | |
CN101732082B (zh) | 软、硬子母胆囊、胆管镜系统 | |
CN108430356A (zh) | 具有用于微型腹腔镜的锥形视频内窥镜的气腹针的视觉辅助进入 | |
US9604041B2 (en) | Nasal fluid management device | |
US20140276654A1 (en) | Nasal Suction Device | |
CN108245755B (zh) | 一种改进的可视气管插管 | |
AU2013269162A1 (en) | A balloon dilatation catheter for treatment of paranasal sinus diseases | |
CN105559734A (zh) | 一种配合球囊型鞘管的检查用硬质内窥镜 | |
CN103142289B (zh) | 微创手术用骨科刮匙 | |
CN206867216U (zh) | 微细电子输卵管诊断疏通装置 | |
CN203736153U (zh) | 一种精囊内窥治疗镜 | |
CN205625887U (zh) | 一种妇科使用的扩阴器 | |
CN205612438U (zh) | 一种可配套气囊式诊疗鞘管的硬质内窥镜 | |
CN210077799U (zh) | 一种泌尿外科尿道结石的吸取尿道镜装置 | |
WO2016041300A1 (zh) | 内窥镜先端部结构 | |
CN105749405A (zh) | 包含输卵管镜的导管系统及该系统的组合方法 | |
CN108294727A (zh) | 微细电子输卵管诊断疏通装置 | |
CN204562531U (zh) | 宫腔镜 | |
EP3666197A1 (en) | Endoscope operating sheath for urological surgery | |
CN109691970A (zh) | 一种新型的经皮经胆囊、经胆囊管的胆道镜系统 | |
CN205286292U (zh) | 一种配合球囊型鞘管的检查用硬质内窥镜 | |
CN104288848B (zh) | 咽鼓管检查治疗装置 | |
CN204562076U (zh) | 鼻咽镜 | |
CN110575122A (zh) | 内窥镜导管、组件及内窥镜下可视鼻窦球囊扩张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