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6926U - 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 - Google Patents

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46926U
CN205446926U CN201521065998.XU CN201521065998U CN205446926U CN 205446926 U CN205446926 U CN 205446926U CN 201521065998 U CN201521065998 U CN 201521065998U CN 205446926 U CN205446926 U CN 205446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truss
new type
channel
typ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659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灵
陈致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2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659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46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46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46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包括一横向支撑、至少两根竖向支撑以及至少两块上部连接板,所述上部连接板固接于钢结构横梁上,所述竖向支撑的上部与所述上部连接板螺栓连接且竖向支撑焊接在一起,所述竖向支撑采用双排槽钢,两块所述槽钢相背设置,所述上部连接板固定夹设于两块所述槽钢之间,所述槽钢与所述上部连接板的对应处开设供所述螺栓穿越的螺栓孔。不但增强支架的竖向支撑与固接于钢结构横梁上的上部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而且可在焊接前通过螺栓临时固定竖向支撑,使得支架的竖向支撑以及横向支撑的重力临时由螺栓来承受,为焊接施工创造好的条件,提高两者之间的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电安装工程领域,主要涉及特大直径供回水管道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利用支架承载特大直径供回水管道等暖通水管,所述支架吊挂于钢结构桁架上。传统的施工工艺中,需提前对钢结构桁架进行深化,对支架与桁架间连接件提前预制,在支架与钢结构桁架(具体为钢结构横梁)的焊接连接过程中,由于横向支撑以及两根竖向支撑的重量比较大,人力无法举起,即使采用吊车悬吊,在焊接过程中也容易活动,由于支架尚未固定且支架与钢结构桁架间接触面积有限,对支架成品的焊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素,降低了支架的承重能力。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承载性能好并能够确保管道负载流体时支架受力均衡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已成为建筑施工界需进一步完善优化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具有优越的承重性能,确保管道负载流体时支架受力均衡,为日后暖通系统的试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包括:一横向支撑、至少两根竖向支撑以及至少两块上部连接板,所述上部连接板固接于钢结构横梁上,所述竖向支撑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横向支撑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支撑的上部与所述上部连接板螺栓连接且焊接在一起,所述竖向支撑采用双排槽钢,两块所述槽钢相背设置,所述上部连接板固定夹设于两块所述槽钢之间,所述槽钢与所述上部连接板的对应处开设供所述螺栓穿越的螺栓孔。
优选的,在上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所述上部连接板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板,所述上部连接板垂直固接于所述钢结构横梁的下表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所述上部连接板与所述钢结构横梁的纵向相垂直。
优选的,在上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所述下部连接板固定夹设于两块所述槽钢之间,且下部连接板与所述横向支撑固定连接,所述下部连接板垂直固接于所述横向支撑的上表面,且所述下部连接板与所述横向支撑的纵向相垂直。
优选的,在上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所述下部连接板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板。
优选的,在上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所述两块槽钢的中部固定夹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厚度与所述上部连接板的厚度相同。
优选的,在上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所述横向支撑为20#H型钢,所述竖向支撑为12#槽钢。
优选的,在上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所述竖向支撑的数量为三至六根,间隔分布于所述横向支撑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所述钢结构横梁上对应竖向支撑的位置设有一对加劲板,所述加劲板为具有四个端面的矩形板,其中三个端面与所述钢结构横梁固定连接。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竖向支撑与固接于钢结构横梁上的上部连接板不但采用现有的焊接连接方式而且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增设螺栓连接,不但可以增强支架的竖向支撑与固接于钢结构横梁上的上部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有效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在焊接前通过螺栓临时固定两根竖向支撑,使得支架的竖向支撑以及横向支撑的重力临时由螺栓来承受,为竖向支撑与固接于钢结构横梁上的上部连接板之间的焊接施工创造好的条件,提高两者之间的焊接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竖向支撑与固接于钢结构横梁上的上部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强了整个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的承重性能。此外,所述竖向支撑采用双排槽钢,两块所述槽钢相背设置,所述上部连接板固定夹设于两块所述槽钢之间,既可以使得两者之间的受力更加均匀,也可以提高上部连接板与竖向支撑之间的焊接长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竖向支撑与上部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可靠度,为日后暖通系统的试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下部连接板分别垂直固接于钢结构横梁以及所述横向支撑,且所述上、下部连接板分别与所述钢结构横梁以及所述横向支撑的纵向相垂直,使得上、下部连接板与暖通管道的负载流体的流动方向一致,确保管道负载流体时支架受力均衡,为日后暖通系统的运行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部连接板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板,所述下部连接板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板,既增大了所述上、下部连接板与钢结构横梁以及横向支撑之间的接触面积,又节约上、下部连接板的材料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的立体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的立体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的前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劲板的设置示意图。
图中:1-横向支撑、2-竖向支撑、3-钢结构横梁、4-上部连接板、5-螺栓、6-下部连接板、7-加强板、8-加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结合图1至图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用于支撑百吨重左右的暖通管道(未图示),所述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包括:一横向支撑1、至少两根竖向支撑2以及至少两块上部连接板4,所述上部连接板4固接于钢结构横梁3上,所述竖向支撑2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横向支撑1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支撑2的上部与固接于钢结构横梁3上的上部连接板4螺栓5连接且竖向支撑焊接在一起。由于所述竖向支撑2与固接于钢结构横梁3上的上部连接板4不但采用现有的焊接连接方式而且采用螺栓5连接方式,通过螺栓5连接,不但可以增强支架的竖向支撑2与固接于钢结构横梁3上的上部连接板4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有效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可以在焊接前通过螺栓5临时固定两根竖向支撑2,使得支架的竖向支撑2以及横向支撑1的重力临时由螺栓5来承受,为竖向支撑2与固接于钢结构横梁3上的上部连接板4之间的焊接施工创造好的条件,提高两者之间的焊接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竖向支撑2与固接于钢结构横梁3上的上部连接板4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强了整个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的承重性能,此外,所述竖向支撑2采用双排槽钢,两块所述槽钢相背设置,所述上部连接板4固定夹设于两块所述槽钢之间,既可以使得两者之间的受力更加均匀,也可以提高上部连接板4与竖向支撑2之间的焊接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竖向支撑2与上部连接板4之间的连接可靠度,为日后暖通系统的试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增大所述上部连接板4与钢结构横梁3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整个支架的承重性能,优选的,在上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所述上部连接板4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板,所述上部连接板4垂直固接于所述钢结构横梁3的下表面。所述上部连接板4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板,既增大了所述上部连接板4与钢结构横梁3之间的接触面积,又节约上部连接板4的材料使用量。
在本实施例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所述上部连接板4垂直固接于所述钢结构横梁3的下表面,且所述上部连接板4与所述钢结构横梁3的纵向相垂直,从而使得上部连接板4的设置与暖通管道的负载流体的流动方向一致,确保了管道负载流体时支架受力均衡,进一步为日后暖通系统的运行提供良好的条件。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还包括下部连接板6,所述下部连接板6固定夹设于两块所述槽钢之间,且下部连接板6与所述横向支撑1焊接固定连接。为了增加下部连接板6与所述竖向支撑2以及横向支撑1之间的焊接接触面积,所述下部连接板6焊接固定夹设于两块所述槽钢之间。
同样的,所述下部连接板6垂直固接于所述横向支撑1的上表面,且所述下部连接板6与所述横向支撑1的纵向相垂直,从而使得下部连接板6的设置与暖通管道的负载流体的流动方向一致,进一步确保管道负载流体时支架受力均衡,为日后暖通系统的运行提供良好的条件。
为了增加下部连接板6与所述竖向支撑2以及横向支撑1之间的焊接接触面积,提高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所述下部连接板6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板。所述下部连接板6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板,既增大了所述上部连接板4与横向支撑1之间的接触面积,又节约上部连接板4的材料使用量。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所述两块槽钢的中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夹设有加强板7,所述加强板7的厚度与所述上部连接板4的厚度相同,从而可以提高两块槽钢的整体强度。
为满足整个支架的强度要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支撑为20#H型钢,所述槽钢为12#槽钢,以满足整个支架的强度要求。
优选的,在上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所述竖向支撑2的数量为三至六根,间隔分布于所述横向支撑1上,将横向支撑1分隔成若干空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支撑2的数量为四根,将横向支撑1分隔成若干用于承载暖通管道的空间,确保管道负载流体时支架受力均衡,为日后暖通系统的试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将支架的重力更加均匀、可靠地传递给钢结构横梁3,提高这个支架的稳定性,优选的,在上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中,所述钢结构横梁3上对应竖向支撑2的位置设有一对加劲板8,所述加劲板8为具有四个端面的矩形板,其中三个端面与所述钢结构横梁3固定连接。所述钢结构横梁3包括两块平行板与块用于连接两块平行板的中间板,所述加劲板8的三个端面分别与所述钢结构横梁3的两块平行板及中间板在工厂预先焊接固定连接。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横向支撑、至少两根竖向支撑以及至少两块上部连接板,所述上部连接板固接于钢结构横梁上,所述竖向支撑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横向支撑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支撑的上部与所述上部连接板螺栓连接且焊接,所述竖向支撑采用双排槽钢,两块所述槽钢相背设置,所述上部连接板固定夹设于两块所述槽钢之间,所述槽钢与所述上部连接板的对应处开设供所述螺栓穿越的螺栓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板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板,所述上部连接板垂直固接于所述钢结构横梁的下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板与所述钢结构横梁的纵向相垂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部连接板,所述下部连接板固定夹设于两块所述槽钢之间,且下部连接板与所述横向支撑固定连接,所述下部连接板垂直固接于所述横向支撑的上表面,且所述下部连接板与所述横向支撑的纵向相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连接板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槽钢的中部固定夹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厚度与所述上部连接板的厚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为20#H型钢,所述竖向支撑为12#槽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的数量为三至六根,间隔分布于所述横向支撑上。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横梁上对应竖向支撑的位置设有一对加劲板,所述加劲板为具有四个端面的矩形板,其中三个端面与所述钢结构横梁固定连接。
CN201521065998.XU 2015-12-18 2015-12-18 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 Active CN205446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5998.XU CN205446926U (zh) 2015-12-18 2015-12-18 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5998.XU CN205446926U (zh) 2015-12-18 2015-12-18 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46926U true CN205446926U (zh) 2016-08-10

Family

ID=57180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65998.XU Active CN205446926U (zh) 2015-12-18 2015-12-18 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469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9735A (zh) * 2019-05-28 2019-07-19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低位顶升模架系统的柱顶支承装置
CN110617397A (zh) * 2019-09-04 2019-12-27 徐州九鼎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9735A (zh) * 2019-05-28 2019-07-19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低位顶升模架系统的柱顶支承装置
CN110617397A (zh) * 2019-09-04 2019-12-27 徐州九鼎钢结构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31147U (zh) 一种工字形钢柱埋入式地脚螺栓连接结构
CN105064503A (zh) 钢管核心筒混合结构
CN104594194A (zh) 应用于大跨径桥梁和城市桥梁上的组合桥面板
CN205446926U (zh) 桁架内新型承重支架
CN205348573U (zh) 一种模块化钢管桁架
CN201433509Y (zh) 一种预应力钢梁
CN204059752U (zh) 一种加强式波纹腹板h型钢
CN205421715U (zh) 一种新型高强工字承载梁
CN203201018U (zh) 一种空腹环形型钢与钢筋混凝土组合梁
CN202936888U (zh) 一种h形梁与h形柱强轴连接节点
CN205012369U (zh) 一种格栅地连墙接头结构
CN206070560U (zh) 施工升降机的钢梁基础
CN207295980U (zh) 一种新型网架结构
CN207988213U (zh) 一种带钢筋桁架的组合钢板剪力墙
CN204530474U (zh) 应用于大跨径桥梁和城市桥梁上的组合桥面板
CN103774752B (zh) 钢管桁架铰接节点装置
CN208396031U (zh) 一种钢结构的柱梁连接件
CN207761054U (zh) 一种楼层钢骨架结构
CN207538228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矩形柱-l形柱转换节点
CN202967167U (zh) 一种组合式不锈钢水箱
CN205857378U (zh) 砼梁与砖墙的构件组合结构
CN206070745U (zh) 一种钢结构
CN206998116U (zh) 一种船舶尾柱装焊装置
CN204876098U (zh) 一种工形截面钢梁用连接装置
CN206427964U (zh) 一种小型门式滑轮起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