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42491U - 用于钢绳葫芦的钢绳滑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钢绳葫芦的钢绳滑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42491U
CN205442491U CN201520775688.0U CN201520775688U CN205442491U CN 205442491 U CN205442491 U CN 205442491U CN 201520775688 U CN201520775688 U CN 201520775688U CN 205442491 U CN205442491 U CN 205442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rance
exit
protector
protective element
hol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756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瑞
弗朗茨·舒尔特
赵定元
雷内·施利克尔
托马斯·伯尼克
格列昂·伊姆布施
托马斯·克伦伯格
奥利弗·莫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mag Cranes and Component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Demag Cranes and Component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mag Cranes and Components GmbH filed Critical Demag Cranes and Components Gmb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42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42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3/00Portable or mobile lifting or hauling appliances
    • B66D3/04Pulley blocks or like devices in which force is applied to a rope, cable, or chain which passes over one or more pulleys, e.g. to obtain mechanical advantage
    • B66D3/06Pulley blocks or like devices in which force is applied to a rope, cable, or chain which passes over one or more pulleys, e.g. to obtain mechanical advantage with more than one pulle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 Pulley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绳葫芦的钢绳滑轮,特别是下滑轮(1),其包括至少一个由具有用于起重钢绳(3)的入口和出口(7)的保护罩(6)包围的导绳滑轮(2),其中一个防护元件(8)插入入口和出口(7)内并且通过一个将入口和出口(7)的边缘(7a)从后面夹紧的保持板(8c)保持在入口和出口(7)内,该防护元件(8)具有一个用于起重钢绳(3)的开口(9)并且防护元件(8)内的该开口(9)小于保护罩(6)内的入口和出口(7)。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将防护元件(8)装配在钢绳滑轮(1)上的方法。为了提供一种改进的和易于维护的,特别是用于钢绳葫芦的下滑轮,提出:防护元件(8)如下地至少分成第一防护件(8f)和第二防护件(8g),即为了将防护元件(8)装配在保护罩(6)上第一防护件(8f)和第二防护件(8g)在起重钢绳(3)串绕的情况下能够以它们的保持板(8c)嵌入入口和出口(7)内,然后将该入口和出口(7)的边缘(7a)从后面夹紧和最后能够在装配的安装状态中拼合成防护元件(8)。

Description

用于钢绳葫芦的钢绳滑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绳葫芦的钢绳滑轮,特别是下滑轮,其包括至少一个由具有用于起重钢绳的入口和出口的保护罩包围的导绳滑轮,其中防护元件插入入口和出口内并且通过一个将入口和出口的边缘从后面夹紧的保持板保持在入口和出口内,该防护元件具有一个用于起重钢绳的开口并且防护元件内的该开口小于保护罩内的入口和出口。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将保护元件装配在钢绳滑轮上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欧洲专利EP1457455B1公知了一种用于钢绳葫芦的下滑轮。该下滑轮基本上由一个中心连接件组成,该连接件集一根用于在两端可旋转地支承在其上的导绳滑轮的轴的功能和一个用于起重吊钩的收纳元件的功能于一体。起重吊钩围绕一根垂直轴线可旋转地从下面支承在连接件内。两个导绳滑轮彼此同轴地以及可旋转地支承在连接件的相对的侧面上。通向钢绳葫芦的、串绕的起重钢绳通过导绳滑轮导向。导绳滑轮作为防止事故措施设置有保护罩。保护罩应该防止操作者的手指或手被拖入和夹紧在钢绳与导绳滑轮之间。保护罩根据导绳滑轮的外轮廓大致具有一个圆盘形的外部形状并且为了装配而沿导绳滑轮的轴向方向分开。纵向分开如此地走向,即产生一个封盖状的外部保护罩部分,该保护罩部分在侧面从外部安放在导绳滑轮上,直到它贴靠在一个内部保护罩部分上并固定在那里为止。两个保护罩部分的环绕的分离线沿着导绳滑轮的径向方向看大致延伸到导绳滑轮的钢绳槽的中心区域内。内部保护罩部分是环形的和构造有环绕的、外部保护罩部分贴靠在其上的外部边缘并且是连接件的构成整体的组成部分。保护罩中的每一个设置有两个入口和出口,以便环绕导绳滑轮被引导的起重钢绳可以进入保护罩内以及重新从该保护罩中排出。
钢绳口具有一个宽度,该宽度大约相当于导绳滑轮的钢绳槽的宽度和由此相当于起重钢绳直径的大约三倍。钢绳口的长度基于导绳滑轮或保护罩的圆周约为90°,其中在保护罩的上部区域内在两个入口和出口之间保留一个连筋。假设将角度数据的零点在上部置于保护罩的中心内,第一入口和出口大约在15°处起始并延伸到105°为止和第二入口和开口从255°延伸到345°。入口和出口沿着导绳滑轮的圆周方向具有一个这样大的纵向延伸,因为起重钢绳的两个回行段之间的张角根据钢绳葫芦的布局和钢绳葫芦与下滑轮之间的间距可以大致在0°与30°之间变化。以相应的方式起重钢绳从导绳滑轮中的穿出点(Ablaufpunkt)在入口和出口的区域内和沿着导绳滑轮的圆周方向游移。由于钢绳的直径仅仅为入口和出口的长度的一小部分,所以在入口和出口中的每一个内插入一个防护元件,该防护元件除了用于钢绳的一个开口之外将入口和出口封闭。这个开口仅仅略微大于钢绳的直径。因此防止了下滑轮的操作者的手或手指可能被起重钢绳拖入入口和出口的保留的自由空间内。这个防护元件沿着导绳滑轮的圆周方向可移动地保持在切口状的入口和出口内,以便随着钢绳穿出点在入口和出口内的游移同时一起运动。在这种情况下,防护元件一方面从外部覆盖入口和出口和另一方面在入口和出口的中间区域内-沿着导绳滑轮的圆周方向和基于入口和出口看在防护元件的中间位置中-将钢绳口的边缘呈U形向内地包围。防护元件基本上由一个上部基本板条、一个细长的隔板和一个下部保持板组成,它们相互具有一个H形横截面。另外,防护元件整体地构造成塑料压铸件。为了装配防护元件,需将这个防护元件套装在钢绳的一个端部上并且至少需将外部保护罩部分松开,以便为了插入下部保持板将切口状的入口和出口扩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且易于维护的,特别是用于钢绳葫芦的下滑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这个目的通过具有以下所述的特征的,特别是用于钢绳葫芦的下滑轮得以实现。在以下对下滑轮的有益的构造进行了说明。所述目的还通过如下所述的、用于将防护元件装配在钢绳滑轮上的方法得以实现。
根据本实用新型,用于钢绳葫芦的钢绳滑轮,特别是下滑轮包括至少一个由具有用于起重钢绳的入口和出口的保护罩包围的导绳滑轮,其中防护元件插入入口和出口内并且通过一个将入口和出口的边缘从后面夹紧的保持板保持在入口和出口内,该防护元件具有一个用于起重钢绳的开口并且防护元件内的该开口小于保护罩内的入口和出口,在该下滑轮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易于维修性,即防护元件如下地至少分成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为了将防护元件装配在保护罩上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在起重钢绳串绕的情况下能够以它们的保持板嵌入入口和出口内,然后将该入口和出口的边缘从后面夹紧和最后能够在装配的安装状态中拼合成防护元件。由此可以避免为了装配必须重新串绕起重钢绳和为了加宽入口和出口必须打开保护罩的保护罩部分。
其开口比较小的防护元件有效地防止了操作者的手或手指可能被起重钢绳拖入保护罩的钢绳口内。另外,防护元件以有益的方式防止了进入保护罩的和从中排出的起重钢绳在保护罩的入口和出口的边缘上摩擦和由此磨损。导绳滑轮还更好地得到保护防止灰尘、污物和湿气进入。
以有益的方式规定:沿着导绳滑轮的圆周方向看用于入口和出口的配属的侧面边缘的保持板的一个部分设置在第一防护件上和用于入口和出口的配属的、另外的侧面边缘的保持板的另一个部分设置在第二防护件上。因此防护元件可以在入口和出口的区域内简单地固定在保护罩上。
在磨损的情况下通过如下方式可以简化防护元件的可更换性,即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能够拆卸地,特别是通过螺栓连接在装配的安装状态中相互连接。
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特别简单的装配,即防护元件在一个平面内分成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所述平面向着导绳滑轮的径向方向对准并且在防护元件的开口的区域内延伸。
通过如下方式实现防护元件的特别长的耐久性,即入口和出口是切口状的并且防护元件能够在该入口和出口内沿着导绳滑轮的圆周方向移动。
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了将防护元件简单地固定在保护罩上,即防护元件将入口和出口从外部覆盖并且利用保持板向内将该入口和出口的边缘包围。
在结构方面防护元件特别简单地基本上由一个基本板条、一个隔板和一个保持板组成,它们共同具有一个H形的横截面,并且保持板以它的导向面在入口和出口的区域内贴靠在保护罩的内表面上。
为了通过起重钢绳实现良好的导向,规定:防护元件在一个端部上呈三角形地加宽成一个导向区域,该导向区域容纳构造成通道的、用于起重钢绳的开口。
如果防护元件在导向区域内分成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并且保持板在导向区域内设置在防护元件上的话,足以实现装配方便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了将防护元件简单地装配在保护罩上:在用于将防护元件装配在钢绳滑轮上的方法中将第一防护件以保持板中的它的部分沿着起重钢绳装入入口和出口内,然后沿着导绳滑轮的轴向方向移动该第一防护件,使得保持板的所述部分将入口和出口的配属的边缘从后面夹紧,然后将第二防护件以保持板中的它的部分装入入口和出口的未由第一防护件占用的部分内,然后沿着导绳滑轮的轴向方向移动该第二防护件,使得保持板的所述部分将入口和出口的另外的、相对的和配属的边缘从后面夹紧,将第二防护件在入口和出口内沿着导绳滑轮的圆周方向移向第一防护件的方向,使得用于起重钢绳的开口的部分相互补充成为一个共同的开口,然后将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沿着导绳滑轮的轴向方向相互聚拢并能够拆卸地相互连接。由此可以避免为了装配必须重新串绕起重钢绳和为了加宽入口和出口必须打开保护罩部分。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在下面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两个导绳滑轮的下滑轮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示出的下滑轮的前视图,其中导绳滑轮的保护罩的区域包括处于第一位置中的防护元件为剖视;
图3为图2示出的、防护元件处于第二位置中的视图;
图4为保护罩的侧视图;
图5为图4示出的视图,部分为剖视;
图6为图4的剖视图;
图7为防护元件的第一防护件的透视图;
图8为防护元件的第二防护件的透视图和
图9a至9d为防护元件的第一和第二防护件的透视图序列,用于阐明在下滑轮的保护罩上的装配。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滑轮1的透视图,该下滑轮通过两组围绕导绳滑轮2(另参见图2)导向的起重钢绳3悬挂在一个未示出的钢绳葫芦上。在图1中仅仅示出两组起重钢绳3的分别从下滑轮1中排出或进入的回行段中的三个,因为第四个被下滑轮1遮盖。下滑轮1基本上由一个具有两个在侧面支承在其上的导绳滑轮2和一个从下面悬挂在其上的起重吊钩5的中心连接件4组成。起重吊钩5通过一个未示出的止推轴承围绕一根垂直轴线可旋转地支承在连接件4的一个开口内。相互同轴设置并通过连接件4彼此间隔开的导绳滑轮2分别由保护罩6包围,该保护罩6沿着导绳滑轮2的轴向方向看分成导绳滑轮2的平面内的一个外侧保护罩部分6a和一个内侧保护罩部分6b。保护罩部分6a、6b构造成相同的。外侧保护罩部分6a和内侧保护罩部分6b分别构造成平坦的、具有一个外部环绕的和圆弧状的边缘6c的环形盘。由此外侧保护罩部分6a和内侧保护罩部分6b构造成碗状或碟状。在装配的状态中外侧保护罩部分6a以它的边缘6c贴靠在内侧保护罩部分6b的边缘6c上。由此两个保护罩部分6a、6b限定一个用于收纳导绳滑轮2的扁平圆柱形的(flachzylindrisch)空腔。通过一个定心套使两个保护罩部分6a、6b相互角度准确的装配更加简单,该定心套嵌入保护罩部分6a、6b的边缘6c内的相应的开孔中。
在保护罩6内(另参见图4)分别设置有两个用于起重钢绳3穿入到导绳滑轮2上和其从该导绳滑轮2中穿出的入口和出口7。这些入口和出口7沿着导绳滑轮2或保护罩6的圆周方向看具有一个长度L,该长度相当于起重钢绳3的直径的数倍和由此为切口状的。长度L相当于保护罩6的圆周的六分之一。这个长度L是必要的,因为-如在说明书开头针对现有技术已经阐述的那样-在钢绳葫芦的运行期间起重钢绳3的回行段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动和由此起重钢绳3从导绳滑轮2中的穿出点10(参见图2)产生变化。由此入口和出口7的现存的长度L防止起重钢绳3在入口和出口7的边缘7a上摩擦和因此保护罩6或起重钢绳3可能受损。
分别利用一个防护元件8至少部分地封闭由此比较大的入口和出口7,该防护元件具有一个用于将起重钢绳3引离导绳滑轮2或引向导绳滑轮2的开口9。在下滑轮1的下降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操作者与该下滑轮1进行作业-入口和出口7分别完全被防护元件8封闭。在下滑轮1的提升的最高位置前数米处,当起重钢绳3的回行段然后岔开时,将防护元件8沿着圆周方向U向下移动并且分别将入口和出口7的上部部分打开。由于在提升的位置中没有操作者与下滑轮1进行作业,鉴于安全性部分地打开入口和出口7是不令人担心的。
用于起重钢绳3的开口9略微大于起重钢绳3的直径和具有角部倒圆的矩形横截面,该横截面的宽度和长度与起重钢绳3的直径的比率为2:1至3:1。因此实现了:对于操作者来说显著降低了由进入的起重钢绳3将他的手指或手拖入入口和出口7内的危险。为了对在下滑轮1的运行期间,就是说在上升和下降时起重钢绳3从导绳滑轮2中的穿出点10发生变化的前述事实加以考虑,防护元件8能够沿着保护罩6的圆周方向U在一个上部与一个下部终端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防护元件8基本上由一个根据保护罩6的边缘6c弯曲成圆形的上部基本板条8a组成,该基本板条在保护罩部分6a、6b的边缘6c的区域内平坦地放在保护罩部分6a、6b的外表面6d上。由此基本板条8a分别将入口和出口7遮盖。沿着保护罩6的圆周方向U和以防护元件8的一个下部端部为起点看,基本板条8a大约从其中心开始以如下的方式加宽,即产生一个形式为基本上直角三角形的、用于起重钢绳3的导向区域8b,该导向区域的按照保护罩部分6a、6b的边缘6c弯曲的斜边由基本板条8a构成。基本板条8除了导向区域8b之外构造成平坦的和板条状的。
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用于起重钢绳3的开口9在防护元件8内构造成通道9a,该通道从基本板条8a起向着导向区域8b的两个外侧的勾侧中的上部勾侧延伸。通道9a的纵向延伸在导绳滑轮2的平面内与穿过起重钢绳3从导绳滑轮2中的穿出点10和导绳滑轮2的中心点M延伸的假定的直线成90°角延伸。
另外从图1中可以得知,为了操作者的操作更加容易下滑轮1在连接件4的区域内具有一个向上开放的和水平延伸的把手凹槽11,该把手凹槽的宽度相当于两个保护罩6之间的间距。
另外在图1中示出,防护元件8分成第一防护件8f和第二防护件8g。在防护元件8的导向区域8b内和在一个平行于导绳滑轮2的径向方向的和与导绳滑轮2的中心点M相交的平面内进行这个分开。这个平面并不与准防护元件8对中心,而是基于防护元件8的宽度大约按该防护元件8的宽度的2/3至1/3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防护件8f具有防护元件8的宽度范围的宽度的2/3的宽度。以相应的方式,就是说,根据防护元件8的宽度的中心内的截面的位置,在图2和3中只示出第一防护件8f的剖面。将防护元件8分开使在第一装配步骤中将第一防护件8f装入入口和出口7内和在第二装配步骤中通过将第二防护件8g装入入口和出口7内锁紧在那里成为可能。在装配结束时将第二防护件8g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防护件8f上。
图2和3分别示出的是两个导绳滑轮2之一的剖视图,包括其邻接的保护罩6和彼此在起重钢绳6的回行段的两个不同的角位内的和由此防护元件8在钢绳口7内的两个不同的位移位置内的防护元件8。出于清楚的原因未示出起重钢绳3。
在图2中,两个防护单元8分别设置在入口和出口7内的一个所谓的正常位置中,在该正常位置中下滑轮1垂直地悬挂在钢绳葫芦下面并且起重钢绳3的两个回行段几乎彼此平行地延伸。在这个正常位置中下滑轮1悬挂在操作者的区域内,该操作者优选在把手11上引导和/或指挥下滑轮1。在这种情况下,入口和出口7分别完全由防护元件8覆盖。可以看到,开口9的通道9a几乎垂直地和因此与起重钢绳3平行地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重力的原因通道9a的向内朝着导绳滑轮2的内壁贴靠在起重钢绳3的向着相对的起重钢绳3的侧面上,因为防护元件8摩擦比较低地在入口和出口7内沿着保护罩6的圆周方向可移动地被引导。因为防护元件8很轻,所以起重钢绳3与防护元件8的通道9a之间出现的摩擦是微不足道的。另外,防护元件8制作成由耐磨性高的材料制成的塑料压铸件。
图3示出的是两个防护元件8在一个与在图2中示出的正常位置不同的位移位置中,在该位移位置中起重钢绳3的两个回行段相夹形成例如一个50°的夹角并且由此两个防护元件8位于一个下部的位移位置中。当下滑轮1在起重小车下悬挂在最高位置中和由此在操作者的触及范围以外时,是这种情况。在位移位置中入口和出口7的上部部分分别未被防护元件8覆盖,因为出于安全考虑它是不必要的。原则上可以相应地延长防护元件8,以便入口和出口7在正常位置中和同样在位移位置中分别被完全覆盖。
在图4中示出的是垂直地悬挂在钢绳葫芦上的下滑轮1的取向中的、无防护元件8的、单体的保护罩6。将下滑轮1的前面或背面选为视图平面并且垂直于导绳滑轮2的旋转轴线,因而可以清楚地看出入口和出口7。入口和出口7具有端部倒圆的、延长的矩形形状。入口和出口7的宽度B大致相当于起重钢绳3的直径D的2至3倍和该入口和出口7的长度大致相当于起重钢绳3的直径D的10至15倍或者大致保护罩6的圆周的六分之一。
图4结合图2或3还示出:基于保护罩6的圆周面和在保护罩6的最上部位置上夹角设置为0°的假设,第一入口和出口7大致在40°处起始并移向100°为止,第二入口和出口7在相对的侧面上在260°的区域内起始并在320°处结束。如下地确定防护元件8的长度,即在其极端向上移动的正常位置中入口和出口7的下部端部依然被覆盖。在极端向下移动的位移位置中入口和出口7的上部端部不再被覆盖。然而针对可能造成操作者的人身伤害的危险这个上部区域通常不在触及的区域内并且由此可以保持开放。
图5示出的是根据图4的视图,然而在一个垂直的剖视图中,因而将保护元件8在它的通道9a的区域内剖开。关于通道9a可以看到,这个通道横向于保护罩6的圆周方向以导绳滑轮2为起点向上加宽。因此起重钢绳3也可以向侧面偏移,而在该起重钢绳3与通道9a的内壁之间不发生过强的摩擦。如从图2和3中可以看出的那样,通道9a与此相反沿着圆周方向几乎不加宽,因为在此通过防护元件8在入口和出口7内的移动对钢绳偏移进行补偿。
另外图5示出:防护元件8利用它的基本板条8a在外侧将入口和出口7的边缘覆盖,所述基本板条在上部端部构造成三角形的导向区域8b。在导向区域8b的区域内基本板条8a通过它的隔板8d与保持板8c连接,该保持板将入口和出口7的边缘6c从后面夹紧(参见图6)。保持板8c与此相应地通过当中的隔板8d固定在基本板条8a的下侧面上,使得防护元件8在这个区域内具有一个H形的横截面。因此防护元件8沿着保护罩6的圆周方向可以在这个保护罩上移动。由此保持板8c以它的朝向边缘6c的导向面8e贴靠在该边缘6c的内表面6e上。在开口9的区域内取消了隔板和保持板8c由开口9前和后的隔板8d保持。从图2中可以获知,保持板8c在约30°的区域上延伸。基本板条8a的向下连接在导向区域8b上的部分没有设置保持板8c和隔板8d。在剩下的保护元件8上利用它在导向区域8b的区域内的保持板8c进行导向。
图6示出的是图4的另一个剖视图,其中剖面经过导绳滑轮2的轴13。轴13为连接件4的组成部分。导绳滑轮2通过一个轴承14支承在轴13上。轴13或连接件4用于支撑构造成板材成形件的、圆形的内侧和外侧保护罩部分6a、6b。作为首先套装在轴上的内侧保护罩部分6b支撑在连接件4的一个限定轴13的轴肩上,接下来是轴承14和然后是外侧保护罩部分6a,该保护罩部分通过一个卡环15保持在轴13上。另外,环形的外侧保护罩部分6a在轴13的区域内由一个圆的封盖19封闭。此外,可以清楚地看到,基本板条8a在横截面中呈板条状。
在图7中示出的是防护元件8的第一防护件8f在下滑轮1之外和由此在一个未装配的状态中的透视图。如前所述,第一防护件8f基本上由一个圆弧状的基本板条8a组成,该基本板条在安装状态中安放在保护罩6的外表面6d上。例如从防护元件8的中心看,基本板条8a的上部部分变宽成三角形的导向区域8b或逐渐过渡到这个导向区域内。基本板条8a的下部部分保持板条状并且沿防护元件8的圆周方向看在中间在横截面中开始为U形,在该横截面中边板8h与基本板条8a的边缘侧面连接。这些边板8h向着基本板条8a的下部端部的方向减小并且在基本板条8a的端部上不再存在。另外,为了保障可靠地遮盖入口和出口7和节省材料,在基本板条8a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彼此平行和保持间距延伸的、用于基本板条8a的加强筋8i。加强筋8i的宽度如边板8h的宽度那样向着基本板条8a的下部端部的方向减小。
在导向区域8b内可以清楚地看到用于起重钢绳3的开口9。在第一防护件8f的第一分界面8j的区域内卡锁状地(rasterfoermig)设置有平坦的、圆柱体状的栓钉12,这些栓钉分别从第一分界面8j中凸起。在导向区域8b内在开口9的右旁和左旁还分别设置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用于螺栓17的孔16(参见图9d)。孔16以它的纵向延伸平行于导绳滑轮2的旋转轴线延伸。
此外图7示出:隔板8d连同保持板8c在与孔9邻接的区域内和沿着保护罩6的循环方向延伸地连接在基本板条8a的下部。隔板8d在开口9的区域内中断,保持板9c是连续的。可以看到,保持板8c只有防护元件8的长度的约1/3并且由此可以沿着保护罩6的圆周方向引导和移动防护元件8。
由于第二防护件8g未安放在第一分界面8j上,所以开口9不是管状的,而是开放地沟槽状的。
图8示出的是保护元件8的第二防护件8g的透视图,该防护件设置用于在相应的装配之后与第一防护件8f配套成具有管状的开口9的防护元件8。针对图7中的第一防护件8f左右侧相反地示出第二防护件8g,以便同样获得第二分界面8k的视图。在装配的安装状态中,第一防护件8f的第一分界面8j与第二防护件8g的第二分界面8K重叠在一起。为了使它们更加容易地相互对准和改善它们的相互接触,在第二分界面8k内设置有卡锁状设置的圆柱状的开孔18,这些开孔在两个防护件8f、8g的装配的安装状态中形状锁合地收纳第一分界面8j的栓钉12。与栓钉12衔接的开孔18还吸收横向力并且由此减少螺栓17的负荷。如在第一防护件8f中那样在开口9的右旁和左旁同样分别设置有用于螺栓17的孔16。第二防护件8g在形状上与导向区域8b相似,即基本上是三角形的。如在第一防护件8j上那样,保持板8c同样通过隔板8d设置在第二防护件8g的基本板条8a的区域内。隔板8d和保持板8c与开口9邻接并且以此处为出发点仅仅在第二防护件8g的基本板条8a的一部分上延伸。隔板8d在开口9的区域内中断。在隔板8d和保持板8c的区域内第一保护件8f和第二保护件8g构造如下,即在装配的安装状态中第一防护件8f的和第二防护件8g的隔板8d和保持板8c的各个部分相互补充成为一个完整的保持板8c和一个完整的隔板8d,它们然后将入口和出口7的右侧的和左侧的边缘7a从后面夹紧。
为了进一步详细地阐述将防护元件8装配在下滑轮1的保护罩6上的各个必要的步骤,在图9a至9d中示出的是保护元件8的第一和第二保护件8f、8g的透视图序列。在第一装配步骤中,将第一防护件8f的开口9移到起重钢绳3的区域上,该起重钢绳从需封闭的入口和出口7中伸出(参见图9a)。在防护件8f与入口和出口7之间存在一个间距。现在在第二装配步骤中,将第一防护件8f沿着起重钢绳3向着入口和出口7的方向移动直到基本板条8a在外侧贴靠在保护罩6的外表面6d上为止。由于入口和出口7比保持板8c的位于第一防护件8f上的部分宽,所以在套装时保持板8c可以在入口和出口7的边缘7上滑过进入保护罩6的内部。然后在第三装配步骤中,将支承在保护罩6的外表面6d上的第一防护件8f侧面向左移向装配方向M2,该装配方向与导绳滑轮2的轴平行地延伸(参见图9b)。因此保持板8c的左侧部分将入口和出口7的左侧边缘7a从后面夹紧并且由此沿着导绳滑轮2的径向方向保持在入口和出口7内。在这种情况下,还将第一防护件8f移向入口和出口7的下部端部的方向,使得该入口和出口7的上部部分暴露在外。现在在第四装配步骤中将第二防护件8g插入入口和出口7的这个自由的上部部分中,直到基本板条8a在外部贴靠在保护罩6的外表面6d上为止(参见图9c)。由于入口和出口7比保持板8c的位于第二防护件8g上的右侧部分宽,所以在套装时保持板8c可以在入口和出口7的边缘7上滑过进入保护罩6的内部。然后在第五装配步骤中,将支承在保护罩6的外表面6d上的第二防护件8f侧面向右移向装配方向M3,该装配方向与导绳滑轮2的轴平行地延伸。因此保持板8c的右侧部分将入口和出口7的右侧边缘7a从后面夹紧。现在进行第六装配步骤,在该装配步骤中将第二防护件8g沿着保护罩6的外表面6d沿着装配方向M4移到第一防护件8f的导向区域8b上,直到第二防护件8g的前部端部贴靠在第一防护件8f上为止。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板8c的右侧部分始终依然将入口和出口7的右侧边缘7a从后面夹紧。在第七装配步骤中,使右侧的和左侧的防护件8f、8g沿着与导绳滑轮2的轴平行延伸的装配方向M5相互聚拢,使得第一和第二分界面8j、8k贴靠并且栓钉12分别滑入开孔18内(参见图9d)。如此地选择栓钉12的高度(约0.5mm至3.0mm),即在两个防护件8f、8g相互聚拢之后右侧的以及左侧的保持板8c将入口和出口7的边缘7a可靠地从后面夹紧并且防护元件8以至少相当于栓钉12的高度的微小的侧隙保持在入口和出口7内。接着将螺栓17插入孔16内并将第二防护件8g与第一防护件8f拧紧。
附图标记列表
1下滑轮
2导绳滑轮
3起重钢绳
4连接件
5起重吊钩
6保护罩
6a外侧保护罩部分
6b内侧保护罩部分
6c边缘
6d外表面
6e内表面
7入口和出口
7a入口和出口的边缘
8防护元件
8a基本板条
8b用于起重钢绳3的导向区域
8c保持板
8d隔板
8e导向面
8f第一防护件
8g第二防护件
8h导向板
8i加强筋
8j第一分界面
8k第二分界面
9开口
9a通道
10穿出点
11把手凹槽
12栓钉
13轴
14轴承
15卡环
16孔
17螺栓
18开孔
19封盖
B入口和开口7的宽度
D起重钢绳的直径
L入口和出口7的长度
M中心点
M1第一装配方向
M2第二装配方向
M3第三装配方向
M4第四装配方向
M5第五装配方向
U循环方向。

Claims (11)

1.用于钢绳葫芦的钢绳滑轮,其包括至少一个由具有用于起重钢绳(3)的入口和出口(7)的保护罩(6)包围的导绳滑轮(2),其中防护元件(8)插入入口和出口(7)内并且通过将入口和出口(7)的边缘(7a)从后面夹紧的保持板(8c)保持在入口和出口(7)内,该防护元件(8)具有用于起重钢绳(3)的开口(9)并且防护元件(8)内的该开口(9)小于保护罩(6)内的入口和出口(7),其特征在于,防护元件(8)如下地至少分成第一防护件(8f)和第二防护件(8g),为了将防护元件(8)装配在保护罩(6)上,第一防护件(8f)和第二防护件(8g)在起重钢绳(3)串绕的情况下能够以它们的保持板(8c)嵌入入口和出口(7)内,然后将该入口和出口(7)的边缘(7a)从后面夹紧和最后能够在装配的安装状态中拼合成防护元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绳滑轮,其特征在于,沿着导绳滑轮(2)的圆周方向看用于入口和出口(7)的配属的侧面边缘(7a)的保持板(8c)的一个部分设置在第一防护件(8f)上和用于入口和出口(7)的配属的、另外的侧面边缘(7a)的保持板(8c)的另一个部分设置在第二防护件(8g)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绳滑轮,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护件(8f)和第二防护件(8g)能够拆卸地在装配的安装状态中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绳滑轮,其特征在于,防护元件(8)在一个平面内分成第一防护件(8f)和第二防护件(8g),所述平面向着导绳滑轮(2)的径向方向对准并且在防护元件(8)的开口(9)的区域内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绳滑轮,其特征在于,入口和出口(7)是切口状的并且防护元件(8)能够在该入口和出口(7)内沿着导绳滑轮(2)的圆周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绳滑轮,其特征在于,防护元件(8)将入口和出口(7)从外部覆盖并且利用保持板(8c)向内将该入口和出口(7)的边缘(7a)包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绳滑轮,其特征在于:防护元件(8)由基本板条(8a)、隔板(8d)和保持板(8c)组成,它们具有H形的横截面,并且保持板(8c)以它的导向面(8e)在入口和出口(7)的区域内贴靠在保护罩(6)的内表面(6e)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绳滑轮,其特征在于,防护元件(8)在一个端部上呈三角形地加宽成导向区域(8b),该导向区域容纳构造成通道(9a)的、用于起重钢绳(3)的开口(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绳滑轮,其特征在于,防护元件(8)在导向区域(8b)内分成第一防护件(8f)和第二防护件(8g)并且保持板(8)在导向区域(8b)内设置在防护元件(8)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绳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绳滑轮是下滑轮(1)。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绳滑轮,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护件(8f)和第二防护件(8g)能够通过螺栓连接在装配的安装状态中相互连接。
CN201520775688.0U 2015-06-19 2015-10-08 用于钢绳葫芦的钢绳滑轮 Active CN20544249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109900.4 2015-06-19
DE102015109900.4A DE102015109900B4 (de) 2015-06-19 2015-06-19 Unterflasche, insbesondere für Seilzüge, und Montageverfahren für ein Abdeckelement an der Seilflasch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42491U true CN205442491U (zh) 2016-08-10

Family

ID=5613153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75688.0U Active CN205442491U (zh) 2015-06-19 2015-10-08 用于钢绳葫芦的钢绳滑轮
CN201680036001.9A Active CN107949536B (zh) 2015-06-19 2016-06-14 具有覆盖元件的滑轮组块和用于将覆盖元件安装在滑轮组块上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6001.9A Active CN107949536B (zh) 2015-06-19 2016-06-14 具有覆盖元件的滑轮组块和用于将覆盖元件安装在滑轮组块上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486949B2 (zh)
EP (1) EP3310705B1 (zh)
JP (1) JP6506421B2 (zh)
CN (2) CN205442491U (zh)
DE (1) DE102015109900B4 (zh)
ES (1) ES2697823T3 (zh)
WO (1) WO201620279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9536A (zh) * 2015-06-19 2018-04-20 特雷克斯有限公司 具有覆盖元件的滑轮组块和用于将覆盖元件安装在滑轮组块上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34560B2 (en) * 2016-12-02 2021-06-15 Anderson Rescue Solutions, Llc Connectable pulley block
DE202017105449U1 (de) * 2017-09-08 2017-10-18 Liebherr-Werk Ehingen Gmbh Hakenflaschengrundkörper
WO2019168498A1 (en) * 2018-02-27 2019-09-06 Alexander/Ryan Marine & Safety Llc Safety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sheave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79868A (en) * 1920-05-24 1921-05-31 Jack M Kelsey Cable-guard for tackle-blocks
US2650403A (en) * 1948-01-19 1953-09-01 Guiberson Corp Hoisting hook with a pivoted closure
US2728552A (en) * 1953-08-10 1955-12-27 Jr Jessee E Fate Traveling block guard and lock
DE19602931C2 (de) * 1996-01-18 2001-04-26 Mannesmann Ag Unterflasche
JPH10109893A (ja) * 1996-10-04 1998-04-28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滑 車
US6386516B1 (en) * 1998-02-27 2002-05-14 National-Oilwell L.P. Sheave block with retractable sheave guards
FR2840292B1 (fr) * 2002-06-04 2004-12-24 Potain Sa Dispositif de changement de mouflage pour grue
DE10311424B3 (de) * 2003-03-13 2004-12-02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Seilflasche, insbesondere Unterflasche für Seilzüge
GB0421249D0 (en) * 2004-09-23 2004-10-27 Bowman George H P A pulley
US7658264B2 (en) * 2005-03-16 2010-02-09 Kirk Martin Mauthner Combination descender, pulley and force limiting rope brake
DE202005016742U1 (de) * 2005-10-25 2007-03-08 Liebherr-Werk Ehingen Gmbh Hakenflasche
US7441749B2 (en) * 2005-12-08 2008-10-28 Canimex, Inc. Chain guide and drive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same
US7766307B2 (en) * 2007-03-16 2010-08-03 Mactaggart, Scott (Holdings) Limited Cable handling device
WO2010014757A1 (en) * 2008-07-29 2010-02-04 Quickie Tie Down Enterprises, Inc. Ratcheted pulley apparatus
DE102008059074B3 (de) * 2008-11-26 2010-04-08 Abus Kransysteme Gmbh Seilflasche
DE102008059071B3 (de) * 2008-11-26 2010-04-29 Abus Kransysteme Gmbh Seilflasche
JP2014156319A (ja) * 2013-02-15 2014-08-28 Kito Corp フックブロックおよびロープホイスト
CN203128100U (zh) * 2013-03-25 2013-08-14 深圳市德润青华水下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潜水机器人系统收放线缆的滑轮
JP6189794B2 (ja) * 2014-05-30 2017-08-30 株式会社キトー フックブロックおよびロープホイスト
DE102015109900B4 (de) * 2015-06-19 2017-05-04 Terex Mhps Gmbh Unterflasche, insbesondere für Seilzüge, und Montageverfahren für ein Abdeckelement an der Seilflasch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9536A (zh) * 2015-06-19 2018-04-20 特雷克斯有限公司 具有覆盖元件的滑轮组块和用于将覆盖元件安装在滑轮组块上的方法
CN107949536B (zh) * 2015-06-19 2019-07-26 科尼起重机全球公司 具有覆盖元件的滑轮组块和用于将覆盖元件安装在滑轮组块上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86949B2 (en) 2019-11-26
CN107949536A (zh) 2018-04-20
ES2697823T3 (es) 2019-01-29
DE102015109900B4 (de) 2017-05-04
JP6506421B2 (ja) 2019-04-24
DE102015109900A1 (de) 2016-12-22
EP3310705A1 (de) 2018-04-25
JP2018517643A (ja) 2018-07-05
WO2016202792A1 (de) 2016-12-22
CN107949536B (zh) 2019-07-26
US20180170727A1 (en) 2018-06-21
EP3310705B1 (de) 2018-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42491U (zh) 用于钢绳葫芦的钢绳滑轮
EP3672695B1 (en) Case or cradle for a fall arrest device
JP6820916B2 (ja) ホイストドラムおよびホイストドラムを備えた繊維ロープドライブ
JPH09511410A (ja) 落下防止安全装置
CA2930301C (en) Rescue elevator system
EP2274226A1 (en) Improved pulley apparatus
EP2892766A1 (en) Seat belt webbing guide
US6966546B2 (en) Lower block for a cable actuator
US8789816B2 (en) Hand protection safety apparatus for use with sheaves and pulleys
US20140200105A1 (en) Safety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sheave
CN107555111A (zh) 一种吊挂线放行机构
DE102014109839A1 (de) Elektrofahrrad mit im Rahmen integrierbarer Spule
CN207386216U (zh) 放线架
CN205590210U (zh) 单梁电动葫芦的滑轮装置
AU2009100440A4 (en) A curtain for a truck or the like
CN108217452B (zh) 一种连续牵引车气动道岔装置
CN214304841U (zh) 钢丝绳防割装置
AU2010201703A1 (en) A curtain for a truck or the like
CN216811347U (zh) 折叠式隐形防护网的滑轮组件
CN218805777U (zh) 架空乘人装置自适应游动托轮
CN214384831U (zh) 充电桩及充电桩线缆管理装置
CN215856924U (zh) 一种军工专用奥氏体不锈钢钢丝绳
CN212877682U (zh) 用于护腰带的滑轮束紧装置
CN209767010U (zh) 电缆敷设用装置
CN209974173U (zh) 一种用于建筑塔吊用爬梯的防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usseldorf

Patentee after: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Address before: Dusseldorf

Patentee before: TEREX MHPS GmbH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31

Address after: Finland Xu Wenkai

Patentee after: TEREX MHPS GmbH

Address before: Dusseldorf

Patentee before: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