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03539U - 一种新型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03539U
CN205403539U CN201620180856.6U CN201620180856U CN205403539U CN 205403539 U CN205403539 U CN 205403539U CN 201620180856 U CN201620180856 U CN 201620180856U CN 205403539 U CN205403539 U CN 205403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necting plate
pipeline connecting
radiator body
dissipa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808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山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808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03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03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035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散热器,它包括散热板和管路连接板;散热板为多个,每个散热板上均设置有凸出于散热板表面的多个流通腔道;多个散热板相互之间通过流通腔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多层散热腔体的散热器本体;管路连接板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左管路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导向管、右管路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管;左管路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散热器本体的第一层散热腔体相连接的进液口;右管路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散热器本体的最后一层散热腔体相连接的出液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材料自身进行拉伸和焊接的方式增加散热面积,散热效率更高效;同时解决了传统产品中散热器体积过大、使用空间受限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自身材料进行拉伸焊接的新型散热器。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的散热系统通常采用管路钢丝和翅片等一系列散热机构进行散热。工作时,制冷介质首先进入管路,在管路中液体、气体或者气液混合体将自身热量传递到管路上,然后管路上的热量再逐步传递与管路连接的钢丝或翅片等散热机构,最终达到散热过程。但是目前制冷系统的这种散热方式加大了散热系统的自身体积,同时散热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散热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散热器,它包括散热板和管路连接板;散热板为多个,每个散热板上均设置有凸出于散热板表面的多个流通腔道;流通腔道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多个散热板相互之间通过流通腔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多层散热腔体的散热器本体;管路连接板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管路连接板、右管路连接板;左管路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导向管、右管路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管;
左管路连接板上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与散热器本体的第一层散热腔体相连接;右管路连接板上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与散热器本体的最后一层散热腔体相连接;散热器本体的第一层散热腔体通过右管路连接板上的第一个连接管与第二层散热腔体相连接;散热器本体的第二层散热腔体通过左管路连接板上的第一个导向管与第三层散热腔体相连接;散热器本体的第三层散热腔体通过右管路连接板上的第二个连接管与第四层散热腔体相连接;散热器本体的第四层散热腔体通过左管路连接板上的第二个导向管与第五层散热腔体相连接。
散热板上设置有有凸起的散热块,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面积,加大散热效果。
散热器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孔。
导向管通过焊接设置在左管路连接板上、连接管通过焊接设置在右管路连接板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材料自身进行拉伸和焊接的方式增加散热面积,散热效率更高效;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体积较小,解决了传统产品中散热器体积过大、使用空间受限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个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图1的右视图。
图中:1、散热板;2、流通腔道;3、左管路连接板;4、右管路连接板;5、导向管;6、连接管;7、进液口;8、出液口;9、散热块;10、固定安装孔;11、第一层散热腔体;12、第二层散热腔体;13、第三层散热腔体;14、第四层散热腔体;15、第五层散热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散热板1和管路连接板;散热板1为多个,每个散热板1上均设置有凸出于散热板1表面的多个流通腔道2;流通腔道2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多个散热板1相互之间通过流通腔道2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多层散热腔体的散热器本体。具体来说,构成散热器本体的多个散热板1均为竖直设置,相互之间平行设置且间距相等,散热器本体的第一层散热腔体是所有散热板的第一个流通腔道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散热器本体的第二层散热腔体是所有散热板的第二个流通腔道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此外,为了增加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在散热板上设置有有凸起的散热块9,本实施例将散热块9设置在相邻两个流通腔道之间。在实际加工中,本实用新型散热板1上设置的流通腔道2、散热块9均为一体成型结构,散热板1冲压完成以后,再通过流通腔道2卡扣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管路连接板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管路连接板3、右管路连接板4;左管路连接板3上设置有多个导向管5、右管路连接板4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管6;
左管路连接板3上设置有进液口7,进液口7与散热器本体的第一层散热腔体11相连接;右管路连接板4上设置有出液口8,出液口8与散热器本体的最后一层散热腔体相连接;散热器本体的第一层散热腔体11通过右管路连接板4上的第一个连接管与第二层散热腔体12相连接;散热器本体的第二层散热腔体12通过左管路连接板3上的第一个导向管与第三层散热腔体13相连接;散热器本体的第三层散热腔体13通过右管路连接板4上的第二个连接管与第四层散热腔体14相连接;散热器本体的第四层散热腔体14通过左管路连接板3上的第二个导向管与第五层散热腔体15相连接。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管5和连接管6与多层散热腔体是一一对应设置,在实际的使用中,多层散热腔体就通过导向管和连接管的作用形成贯通,完成制冷介质的传输过程。
散热器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孔1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方式是:将本实用新型通过工艺孔10安装到固定位置开始进行工作,制冷介质首先经过左管路连接板3上的进液口7进入散热器本体的第一层散热腔体11,在一层散热腔体11中经过连接管6进入第二层散热腔体12,依次在第二层散热腔体12进入第三层时再经过导向管5。制冷介质在进入流通腔道2时热量直接传递到散热板1上,然后热量直接接触散热板1进行散热,最后制冷介质通过出液孔8输出,完成整个散热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管5通过焊接设置在左管路连接板3上、连接管6通过焊接设置在右管路连接板4上,这种连接方式加工方便、连接可靠。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散热板(1)和管路连接板;所述散热板(1)为多个,每个散热板(1)上均设置有凸出于散热板(1)表面的多个流通腔道(2);所述流通腔道(2)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所述多个散热板(1)相互之间通过流通腔道(2)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多层散热腔体的散热器本体;所述管路连接板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散热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为左管路连接板(3)、右管路连接板(4);所述左管路连接板(3)上设置有多个导向管(5)、右管路连接板(4)上设置有多个连接管(6);
所述左管路连接板(3)上设置有进液口(7),所述进液口(7)与散热器本体的第一层散热腔体(11)相连接;所述右管路连接板(4)上设置有出液口(8),所述出液口(8)与散热器本体的最后一层散热腔体相连接;所述散热器本体的第一层散热腔体(11)通过右管路连接板(4)上的第一个连接管与第二层散热腔体(12)相连接;所述散热器本体的第二层散热腔体(12)通过左管路连接板(3)上的第一个导向管与第三层散热腔体(13)相连接;所述散热器本体的第三层散热腔体(13)通过右管路连接板(4)上的第二个连接管与第四层散热腔体(14)相连接;所述散热器本体的第四层散热腔体(14)通过左管路连接板(3)上的第二个导向管与第五层散热腔体(1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上设置有有凸起的散热块(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固定安装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5)通过焊接设置在左管路连接板(3)上、连接管(6)通过焊接设置在右管路连接板(4)上。
CN201620180856.6U 2016-03-10 2016-03-10 一种新型散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3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0856.6U CN205403539U (zh) 2016-03-10 2016-03-10 一种新型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80856.6U CN205403539U (zh) 2016-03-10 2016-03-10 一种新型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03539U true CN205403539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40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8085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3539U (zh) 2016-03-10 2016-03-10 一种新型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03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59360A1 (en) Liquid cooling device having diversion mechanism
CN103851039A (zh) 液压油水冷却器
CN206023565U (zh) 一种变流器散热系统
CN204014395U (zh) 散热模组
CN205403539U (zh) 一种新型散热器
CN205655533U (zh) 一种冰箱散热器
CN204227947U (zh) 用于空调器的散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358426U (zh) 用于变频器的散热结构和变频器
CN209103914U (zh) 一种网状片式散热器
CN202229627U (zh) 钢制高频焊螺旋翅片管散热器
CN207301952U (zh) 一种水冷计算机导热板
CN204806939U (zh) 毛细管密布式油冷却器
CN205420376U (zh) 一种换热式降温生物制药发酵罐
CN104215093A (zh) 一种低风阻散热器
CN208208506U (zh) 鹅颈形片式散热器
CN204006803U (zh) 双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
CN203414000U (zh) 热交换器芯
CN207995613U (zh) 四象限电源装置
CN212538862U (zh) 一种新型翅片冷凝器
CN210004809U (zh) 一种浸油式散热器
CN214039020U (zh) 生产真空泵油的循环冷却系统
CN203561228U (zh) 一种高效铜管冷凝器
CN203670363U (zh) 油冷却器
CN211425129U (zh) 一种高效能平行流换热器
CN203081911U (zh) 用于液压系统的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