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400901U - 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400901U
CN205400901U CN201620163358.0U CN201620163358U CN205400901U CN 205400901 U CN205400901 U CN 205400901U CN 201620163358 U CN201620163358 U CN 201620163358U CN 205400901 U CN205400901 U CN 205400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tooth bar
gear
cylinder plat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633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1633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400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400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4009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然气储存装置中的储气瓶、输气管、单维内燃机、轴流式压气机和第一杠杆制动装置;所述的天然气储存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和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瓶;所述的压气机包括第一内架和第一外壳;所述的第一内架包括第一上压板和双层圆筒板所述的单维内燃机包括压缩机、燃烧室、管道、喷管、备用油箱、输油管、第三驱动装置、第一保险装置、第二保险装置、电点火装置、第八支架、第九支架、第十支架和第十一支架;所述的管道由管道的左部和管道的右部连接而成;所述的压缩机包括第二内架和第二外壳;所述的第二内架包括第二上压板和机内圆筒板。

Description

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汽油发动机等)、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的内容是:
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然气储存装置中的储气瓶、输气管、单维内燃机、轴流式压气机和第一杠杆制动装置;
所述的天然气储存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和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瓶;
所述的压气机包括第一内架和第一外壳;所述的第一内架包括第一上压板和双层圆筒板;所述的双层圆筒板包括第一层圆筒板、第二层圆筒板;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第一上压板的宽度;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的形状也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第一层圆筒板的口径,第一层圆筒板套在第二层圆筒板的外面;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的顶部与第一上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层圆筒板的顶部也与第一上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外壳的上部开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外壳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与双层圆筒板相对应的双层圆筒板槽;所述的双层圆筒板槽包括第一层圆筒板槽和第二层圆筒板槽;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可在第一层圆筒板槽内上下活动;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可在第二层圆筒板槽内上下活动;第一外壳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的第一内架设置在第一外壳内,第一上压板的侧面与第一外壳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与部分第一上压板、部分第一外壳合围形成第一副气室;所述的第一外壳的部分底部与第一层圆筒板、第二层圆筒板、部分第一上压板合围形成第二副气室;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与第一外壳的部分底部、部分第一上压板合围形成主气室;
所述的储气瓶包括瓶体;所述的瓶体的顶部开有与第一出气口相通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的第二进气口内设置第一螺纹;所述的第二进气口处设置有螺纹盖;所述的螺纹盖的内部被凿空形成出气管,螺纹盖的左部开有与出气管相通的第二出气口;螺纹盖的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的第三齿轮固定在螺纹盖的上部的外壁上;螺纹盖的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气口内的第一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螺纹盖的下方设置第二进气口盖,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的纵向截面的形状呈“U”形;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位于瓶体的内部;第二进气口的周围的部分瓶体的上部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出气口的底端设置在第一凹槽内;第一凹槽的附近的部分瓶体的上部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
所述的机架上部设置第一支架,机架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第一上压板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整个压气机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的第一杠杆制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一竖杆、第一杠杆、第二竖杆、第二锥齿轮、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所述的第一竖杆上设置有第三齿条,所述的第三齿条固定在第一竖杆上;所述的第二竖杆上设置有第四齿条,所述的第四齿条固定在第二竖杆上;所述的第一竖杆的顶部与第一杠杆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竖杆的顶部与第一杠杆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电机设置在第三支架上,所述的第一锥齿轮设置在第四支架上,所述的第一杠杆设置在第五支架上,所述的第二锥齿轮设置在第六支架上;所述的第三电机上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的第一锥齿轮既与第三电机上的第四齿轮相啮合,也与第一竖杆上的第三齿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锥齿轮既可与第二竖杆上的第四齿条相啮合,也可与螺纹盖上的第三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机架的右上部设置第七支架;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齿轮、竖直设置并且底端固定在第一上压板上的第一传力杆、设置在第一传力杆上的第一齿条和第二杠杆制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杠杆制动装置包括第三竖杆、第二杠杆、第四竖杆、第五齿条和第六齿条;所述的第二杠杆设置在第七支架上;所述的第五齿条固定在第三竖杆上,所述的第六齿条固定在第四竖杆上;所述的第三竖杆的顶部与第二杠杆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竖杆的顶部与第二杠杆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既与第一齿条相啮合,也与第五齿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一电机上设置有第五齿轮,所述的第五齿轮与第六齿条相啮合。
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架上并且由第二电机驱动的第二齿轮、固定在第一外壳的外壁上的呈“L”型的第二传力杆和设置在第二传力杆上的第二齿条;所述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二电机可以驱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是当压气机压缩完气体之后,将整个压气机向上推动,使得压气机的第一出气口的底端从第一凹槽脱离出来;所述的机架中部的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架上各设置一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的附近设置用来托住第二进气口盖的第二进气口盖托;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托的顶部与第二进气口的周围的部分瓶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设置在第二进气口盖托内,第二进气口盖托的上部开有与第二进气口盖的部分上部相配合的盖槽,第二进气口盖的部分上部可在盖槽内上下活动;第二进气口盖托的右部开有与瓶体内部相通的第三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盖托的底部开有与瓶体内部相通的气道。
所述的单维内燃机包括压缩机、燃烧室、管道、喷管、备用油箱、输油管、第三驱动装置、第一保险装置、第二保险装置、电点火装置、第八支架、第九支架、第十支架和第十一支架;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设置在第八支架上;所述的第一保险装置设置在第九支架上;所述的第二保险装置设置在第十支架上;所述的备用油箱设置在第十一支架上,所述的输油管设置在备用油箱内;
所述的管道由管道的左部和管道的右部连接而成;所述的压缩机包括第二内架和第二外壳;所述的第二内架包括第二上压板和机内圆筒板;所述的第二上压板、机内圆筒板的内部中空;所述的第二上压板上开有换气口;所述的机内圆筒板的顶部固定在第二上压板的下方;机内圆筒板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第二上压板的宽度;所述的第二外壳的左部开有第七进气口,第二外壳的右部开有第五进气口,所述的第五进气口位于第七进气口的右下方;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设置在第七进气口的左上方;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的出气口与第七进气口相通;
所述的输气管的一端与第五进气口相通,输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天然气储存装置中的出气管相通;所述的第二外壳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与机内圆筒板相对应的机内圆筒板槽,所述的机内圆筒板可在机内圆筒板槽内上下活动;所述的机内圆筒板槽的底部开有第六进气口,所述的第六进气口的下方设置管道的左部,所述的管道的左部与第六进气口相通;所述的燃烧室的右部开有第八进气口,所述的第八进气口的左侧设置管道的右部,所述的管道的右部与第八进气口相通;所述的管道的左部与管道的右部相通;第二外壳的底部还开有出口;所述的燃烧室的顶端与出口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喷管的顶端与燃烧室的底端固定连接;喷管的右部开有一小口,在小口处设置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调节锭;所述的控制箱的左部与喷管相通,其右部开有微孔;喷管的末端内设置涡轮和涡轴;所述的第二内架设置在第二外壳内,第二上压板的侧面与第二外壳的上部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机内圆筒板与部分第二上压板、第二外壳的部分底部合围形成主压室;所述的机内圆筒板、除参与合围形成主压室的部分第二上压板以外的其余部分的第二上压板、部分第二外壳合围形成副压室;
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七电机、第七齿轮、第七传力杆和设置在第七传力杆上的第七齿条;所述的第七传力杆的底部固定在第二上压板的上方;所述的第七齿条与第七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七电机可以驱动第七齿轮旋转。
所述的第一保险装置包括第八电机、第八齿轮、保险杠和固定在保险杠的右部的下方的第八齿条;所述的第八电机可以驱动第八齿轮旋转;所述的第八齿条与第八齿轮相啮合;所述的保险杠的作用是其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齿条的齿条中间,以阻止第七齿条向上运动。
所述的控制箱的右侧设置第二保险装置,所述的第二保险装置包括第九电机、第九齿轮、第九传力杆和第九齿条;所述的第九电机可以驱动第九齿轮旋转;所述的第九传力杆的左部从微孔伸入到控制箱内,第九传力杆的右部的下方设置第九齿条,所述的第九齿条与第九传力杆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九齿条与第九齿轮相啮合;所述的调节锭的右部与第九传力杆的左部固定连接,调节锭和第九传力杆的部分左部可在控制箱内左右运动。
所述的备用油箱设置在第五进气口的右上方;所述的电点火装置设置在喷管的左侧。
附图说明
图1是部分天然气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储气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部分第一杠杆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杠杆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单维内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单维内燃机部分部件的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然气储存装置中的储气瓶、输气管78、单维内燃机、轴流式压气机89和第一杠杆制动装置;
所述的天然气储存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88和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瓶;
所述的压气机88包括第一内架和第一外壳1;所述的第一内架包括第一上压板2和双层圆筒板;所述的双层圆筒板包括第一层圆筒板3、第二层圆筒板29;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3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第一上压板2的宽度;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29的形状也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第一层圆筒板3的口径,第一层圆筒板3套在第二层圆筒板29的外面;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3的顶部与第一上压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层圆筒板29的顶部也与第一上压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外壳1的上部开有第一进气口7;第一外壳1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与双层圆筒板相对应的双层圆筒板槽;所述的双层圆筒板槽包括第一层圆筒板槽4和第二层圆筒板槽30;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3可在第一层圆筒板槽4内上下活动;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29可在第二层圆筒板槽30内上下活动;第一外壳1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5;所述的第一内架设置在第一外壳1内,第一上压板2的侧面与第一外壳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3与部分第一上压板2、部分第一外壳1合围形成第一副气室10;所述的第一外壳1的部分底部与第一层圆筒板3、第二层圆筒板29、部分第一上压板2合围形成第二副气室28;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29与第一外壳1的部分底部、部分第一上压板2合围形成主气室6;
所述的储气瓶包括瓶体9(如图2所示);所述的瓶体9的顶部开有与第一出气口5相通的第二进气口11;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1内设置第一螺纹23;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1处设置有螺纹盖12;所述的螺纹盖12的内部被凿空形成出气管19,螺纹盖12的左部开有与出气管19相通的第二出气口24;螺纹盖12的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齿轮25,所述的第三齿轮25固定在螺纹盖12的上部的外壁上;螺纹盖12的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气口11内的第一螺纹23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螺纹盖12的下方设置第二进气口盖66,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66的纵向截面的形状呈“U”形;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66位于瓶体9的内部;第二进气口11的周围的部分瓶体9的上部开有第一凹槽20,所述的第一出气口5的底端设置在第一凹槽20内;第一凹槽20的附近的部分瓶体9的上部开有第二凹槽64,所述的第二凹槽6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65;
所述的机架上部设置第一支架(属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机架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第二支架(属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下同);所述的第一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第一上压板2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整个压气机88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的第一杠杆制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26、第一锥齿轮27、第一竖杆100、第一杠杆62、第二竖杆59、第二锥齿轮69、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如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竖杆100上设置有第三齿条63,所述的第三齿条63固定在第一竖杆100上;所述的第二竖杆59上设置有第四齿条60,所述的第四齿条60固定在第二竖杆59上;所述的第一竖杆100的顶部与第一杠杆62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竖杆59的顶部与第一杠杆62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电机26设置在第三支架上,所述的第一锥齿轮27设置在第四支架上,所述的第一杠杆62设置在第五支架61上,所述的第二锥齿轮69设置在第六支架上;所述的第三电机26上设置有第四齿轮70;所述的第一锥齿轮27既与第三电机26上的第四齿轮70相啮合,也与第一竖杆100上的第三齿条63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锥齿轮69既可与第二竖杆59上的第四齿条60相啮合,也可与螺纹盖12上的第三齿轮25相啮合。
所述的机架的右上部设置第七支架73;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电机2101、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齿轮2102、竖直设置并且底端固定在第一上压板2上的第一传力杆2103、设置在第一传力杆2103上的第一齿条2104和第二杠杆制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杠杆制动装置包括第三竖杆72、第二杠杆74、第四竖杆76、第五齿条71和第六齿条75(如图4所示);所述的第二杠杆74设置在第七支架73上;所述的第五齿条71固定在第三竖杆72上,所述的第六齿条75固定在第四竖杆76上;所述的第三竖杆72的顶部与第二杠杆74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竖杆76的顶部与第二杠杆74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2102既与第一齿条2104相啮合,也与第五齿条71相啮合;所述的第一电机2101上设置有第五齿轮77,所述的第五齿轮77与第六齿条75相啮合。
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电机2201、设置在第二支架上并且由第二电机2201驱动的第二齿轮2202、固定在第一外壳1的外壁上的呈“L”型的第二传力杆2203和设置在第二传力杆2203上的第二齿条2204;所述的第二齿轮2202与第二齿条2204相啮合;所述的第二电机2201可以驱动第二齿轮2202旋转;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是当压气机88压缩完气体之后,将整个压气机88向上推动,使得压气机88的第一出气口5的底端从第一凹槽20脱离出来;所述的机架中部的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架上各设置一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66的附近设置用来托住第二进气口盖66的第二进气口盖托67;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托67的顶部与第二进气口11的周围的部分瓶体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66设置在第二进气口盖托67内,第二进气口盖托67的上部开有与第二进气口盖66的部分上部相配合的盖槽13,第二进气口盖66的部分上部可在盖槽13内上下活动;第二进气口盖托67的右部开有与瓶体9内部相通的第三进气口68;第二进气口盖托67的底部开有与瓶体9内部相通的气道8。
所述的单维内燃机(如图5所示)包括压缩机、燃烧室42、管道、喷管44、备用油箱33、输油管99、第三驱动装置、第一保险装置、第二保险装置、电点火装置43、第八支架、第九支架、第十支架和第十一支架;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设置在第八支架上;所述的第一保险装置设置在第九支架上;所述的第二保险装置设置在第十支架上;所述的备用油箱33设置在第十一支架上,所述的输油管99设置在备用油箱33内;
所述的管道由管道的左部4001和管道的右部4002连接而成;所述的压缩机包括第二内架和第二外壳35;所述的第二内架包括第二上压板32和机内圆筒板37;所述的第二上压板32、机内圆筒板37的内部中空;所述的第二上压板32上开有换气口31;所述的机内圆筒板37的顶部固定在第二上压板32的下方;机内圆筒板37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L小于第二上压板32的宽度M(如图6所示);所述的第二外壳35的左部开有第七进气口3402,第二外壳35的右部开有第五进气口3401,所述的第五进气口3401位于第七进气口3402的右下方;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89设置在第七进气口3402的左上方;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89的出气口与第七进气口3402相通;
所述的输气管78的一端与第五进气口3401相通,输气管78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天然气储存装置中的出气管19相通;所述的第二外壳35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与机内圆筒板37相对应的机内圆筒板槽39,所述的机内圆筒板37可在机内圆筒板槽39内上下活动;所述的机内圆筒板槽39的底部开有第六进气口57,所述的第六进气口57的下方设置管道的左部4001,所述的管道的左部4001与第六进气口57相通;所述的燃烧室42的右部开有第八进气口58,所述的第八进气口58的左侧设置管道的右部4002,所述的管道的右部4002与第八进气口58相通;所述的管道的左部4001与管道的右部4002相通;第二外壳35的底部还开有出口41;所述的燃烧室42的顶端与出口4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喷管44的顶端与燃烧室42的底端固定连接;喷管44的右部开有一小口,在小口处设置控制箱48,控制箱48内设置调节锭56;所述的控制箱48的左部与喷管44相通,其右部开有微孔53;喷管44的末端内设置涡轮47和涡轴46;所述的第二内架设置在第二外壳35内,第二上压板32的侧面与第二外壳35的上部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机内圆筒板37与部分第二上压板32、第二外壳35的部分底部合围形成主压室38;所述的机内圆筒板37、除参与合围形成主压室38的部分第二上压板32以外的其余部分的第二上压板32、部分第二外壳35合围形成副压室36;
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七电机5501、第七齿轮5502、第七传力杆5503和设置在第七传力杆5503上的第七齿条5504;所述的第七传力杆5503的底部固定在第二上压板32的上方;所述的第七齿条5504与第七齿轮5502相啮合;所述的第七电机5501可以驱动第七齿轮5502旋转。
所述的第一保险装置包括第八电机5401、第八齿轮5402、保险杠5403和固定在保险杠5403的右部的下方的第八齿条5404;所述的第八电机5401可以驱动第八齿轮5402旋转;所述的第八齿条5404与第八齿轮5402相啮合;所述的保险杠5403的作用是其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齿条5504的齿条中间,以阻止第七齿条5504向上运动。
所述的控制箱48的右侧设置第二保险装置,所述的第二保险装置包括第九电机49、第九齿轮50、第九传力杆52和第九齿条51;所述的第九电机49可以驱动第九齿轮50旋转;所述的第九传力杆52的左部从微孔53伸入到控制箱48内,第九传力杆52的右部的下方设置第九齿条51,所述的第九齿条51与第九传力杆52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九齿条51与第九齿轮50相啮合;所述的调节锭56的右部与第九传力杆52的左部固定连接,调节锭56和第九传力杆52的部分左部可在控制箱48内左右运动。
所述的备用油箱33设置在第五进气口3401的右上方;所述的电点火装置43设置在喷管44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1.往下旋转螺纹盖12使得第二出气口24与瓶体9相通。
2.天然气从第一进气口7依次进入到第一副气室10、第一层圆筒板槽4、第二副气室28、第二层圆筒板槽30、主气室6内。
3.第一电机2101启动后驱动第一传力杆2103向下运动,上压板2也随之向下运动并压缩主气室6内的气体。压缩过程中,第一副气室10内的气体的压强、第一层圆筒板槽4内的气体的压强、第二副气室28内的气体的压强、第二层圆筒板槽30内的气体的压强与主气室6内的气体的压强逐级递增,这样可以减少主气室6内气体的泄漏。压缩后的气体从第一出气口5喷出并依次进入到第二进气口11、第三进气口68、瓶体9内。
4.第二电机2201启动后驱动第二传力杆2203向上运动,第二传力杆2203推动整个压气机88向上运动,使得第一出气口5的底端从凹槽20脱离出来。在此过程中,由于气道8内的气体对第二进气口盖38的推动作用,使得第二进气口盖38向上运动,第二进气口盖38进入到盖槽13内。
5.往上旋转螺纹盖12以阻断瓶体9内的气体从第二出气口24溢出。
6.将天然气储存装置中的出气管19与输气管78相连接。
7.第九电机49启动使得第九传力杆52向左运动以使喷管44关闭。
8.空气从轴流式压气机89的出气口依次进入到第七进气口3402、副压室36、机内圆筒板槽39、主压室38内。
9.第七电机5501启动使得第二上压板32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后,将保险杠5403的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齿条5504的齿条中间,以阻止第七齿条5504向上运动。
10.第三电机26启动以使螺纹盖12向下运动,天然气从瓶体9中溢出并通过输气管78进入到单维内燃机内。
11.第七电机5501启动使得第二上压板32又向下运动一段距离后,将保险杠5403的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齿条5504的齿条中间,以阻止第七齿条5504向上运动。
12.电点火装置43点燃单维内燃机内的混合气体。
13.第九电机49反向启动使得第九传力杆52向右运动以使喷管44打开。单维内燃机内的气体从喷管44喷出并作用于涡轮47和涡轴46,使得其发生旋转。
14.若天然气用完,把输气管78移开,将输油管99通入第五进气口3401内,汽油会从输油管99进入到单维内燃机内,余下的操作步骤与燃料为天然气时的与大致相同。
以上说明书中未作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能实现。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8)

1.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然气储存装置中的储气瓶、输气管(78)、单维内燃机、轴流式压气机(89)和第一杠杆制动装置;
所述的天然气储存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88)和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瓶;
所述的压气机(88)包括第一内架和第一外壳(1);所述的第一内架包括第一上压板(2)和双层圆筒板;所述的双层圆筒板包括第一层圆筒板(3)、第二层圆筒板(29);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3)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第一上压板(2)的宽度;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29)的形状也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第一层圆筒板(3)的口径,第一层圆筒板(3)套在第二层圆筒板(29)的外面;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3)的顶部与第一上压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层圆筒板(29)的顶部也与第一上压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外壳(1)的上部开有第一进气口(7);第一外壳(1)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与双层圆筒板相对应的双层圆筒板槽;所述的双层圆筒板槽包括第一层圆筒板槽(4)和第二层圆筒板槽(30);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3)可在第一层圆筒板槽(4)内上下活动;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29)可在第二层圆筒板槽(30)内上下活动;第一外壳(1)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5);所述的第一内架设置在第一外壳(1)内,第一上压板(2)的侧面与第一外壳(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3)与部分第一上压板(2)、部分第一外壳(1)合围形成第一副气室(10);所述的第一外壳(1)的部分底部与第一层圆筒板(3)、第二层圆筒板(29)、部分第一上压板(2)合围形成第二副气室(28);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29)与第一外壳(1)的部分底部、部分第一上压板(2)合围形成主气室(6);
所述的储气瓶包括瓶体(9);所述的瓶体(9)的顶部开有与第一出气口(5)相通的第二进气口(11);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1)内设置第一螺纹(23);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1)处设置有螺纹盖(12);所述的螺纹盖(12)的内部被凿空形成出气管(19),螺纹盖(12)的左部开有与出气管(19)相通的第二出气口(24);螺纹盖(12)的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齿轮(25),所述的第三齿轮(25)固定在螺纹盖(12)的上部的外壁上;螺纹盖(12)的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气口(11)内的第一螺纹(23)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螺纹盖(12)的下方设置第二进气口盖(66),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66)的纵向截面的形状呈“U”形;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66)位于瓶体(9)的内部;第二进气口(11)的周围的部分瓶体(9)的上部开有第一凹槽(20),所述的第一出气口(5)的底端设置在第一凹槽(20)内;第一凹槽(20)的附近的部分瓶体(9)的上部开有第二凹槽(64),所述的第二凹槽(6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65);
所述的机架上部设置第一支架,机架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第一上压板(2)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整个压气机(88)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的第一杠杆制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26)、第一锥齿轮(27)、第一竖杆(100)、第一杠杆(62)、第二竖杆(59)、第二锥齿轮(69)、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所述的第一竖杆(100)上设置有第三齿条(63),所述的第三齿条(63)固定在第一竖杆(100)上;所述的第二竖杆(59)上设置有第四齿条(60),所述的第四齿条(60)固定在第二竖杆(59)上;所述的第一竖杆(100)的顶部与第一杠杆(62)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竖杆(59)的顶部与第一杠杆(62)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电机(26)设置在第三支架上,所述的第一锥齿轮(27)设置在第四支架上,所述的第一杠杆(62)设置在第五支架(61)上,所述的第二锥齿轮(69)设置在第六支架上;所述的第三电机(26)上设置有第四齿轮(70);所述的第一锥齿轮(27)既与第三电机(26)上的第四齿轮(70)相啮合,也与第一竖杆(100)上的第三齿条(63)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锥齿轮(69)既可与第二竖杆(59)上的第四齿条(60)相啮合,也可与螺纹盖(12)上的第三齿轮(25)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的右上部设置第七支架(73);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电机(2101)、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齿轮(2102)、竖直设置并且底端固定在第一上压板(2)上的第一传力杆(2103)、设置在第一传力杆(2103)上的第一齿条(2104)和第二杠杆制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杠杆制动装置包括第三竖杆(72)、第二杠杆(74)、第四竖杆(76)、第五齿条(71)和第六齿条(75);所述的第二杠杆(74)设置在第七支架(73)上;所述的第五齿条(71)固定在第三竖杆(72)上,所述的第六齿条(75)固定在第四竖杆(76)上;所述的第三竖杆(72)的顶部与第二杠杆(74)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竖杆(76)的顶部与第二杠杆(74)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2102)既与第一齿条(2104)相啮合,也与第五齿条(71)相啮合;所述的第一电机(2101)上设置有第五齿轮(77),所述的第五齿轮(77)与第六齿条(75)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电机(2201)、设置在第二支架上并且由第二电机(2201)驱动的第二齿轮(2202)、固定在第一外壳(1)的外壁上的呈“L”型的第二传力杆(2203)和设置在第二传力杆(2203)上的第二齿条(2204);所述的第二齿轮(2202)与第二齿条(2204)相啮合;所述的第二电机(2201)可以驱动第二齿轮(2202)旋转;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是当压气机(88)压缩完气体之后,将整个压气机(88)向上推动,使得压气机(88)的第一出气口(5)的底端从第一凹槽(20)脱离出来;所述的机架中部的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架上各设置一第二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66)的附近设置用来托住第二进气口盖(66)的第二进气口盖托(67);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托(67)的顶部与第二进气口(11)的周围的部分瓶体(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66)设置在第二进气口盖托(67)内,第二进气口盖托(67)的上部开有与第二进气口盖(66)的部分上部相配合的盖槽(13),第二进气口盖(66)的部分上部可在盖槽(13)内上下活动;第二进气口盖托(67)的右部开有与瓶体(9)内部相通的第三进气口(68);第二进气口盖托(67)的底部开有与瓶体(9)内部相通的气道(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维内燃机包括压缩机、燃烧室(42)、管道、喷管(44)、备用油箱(33)、输油管(99)、第三驱动装置、第一保险装置、第二保险装置、电点火装置(43)、第八支架、第九支架、第十支架和第十一支架;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设置在第八支架上;所述的第一保险装置设置在第九支架上;所述的第二保险装置设置在第十支架上;所述的备用油箱(33)设置在第十一支架上,所述的输油管(99)设置在备用油箱(33)内;
所述的管道由管道的左部(4001)和管道的右部(4002)连接而成;所述的压缩机包括第二内架和第二外壳(35);所述的第二内架包括第二上压板(32)和机内圆筒板(37);所述的第二上压板(32)、机内圆筒板(37)的内部中空;所述的第二上压板(32)上开有换气口(31);所述的机内圆筒板(37)的顶部固定在第二上压板(32)的下方;机内圆筒板(37)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L小于第二上压板(32)的宽度M;所述的第二外壳(35)的左部开有第七进气口(3402),第二外壳(35)的右部开有第五进气口(3401),所述的第五进气口(3401)位于第七进气口(3402)的右下方;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89)设置在第七进气口(3402)的左上方;所述的轴流式压气机(89)的出气口与第七进气口(3402)相通;
所述的输气管(78)的一端与第五进气口(3401)相通,输气管(78)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天然气储存装置中的出气管(19)相通;所述的第二外壳(35)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与机内圆筒板(37)相对应的机内圆筒板槽(39),所述的机内圆筒板(37)可在机内圆筒板槽(39)内上下活动;所述的机内圆筒板槽(39)的底部开有第六进气口(57),所述的第六进气口(57)的下方设置管道的左部(4001),所述的管道的左部(4001)与第六进气口(57)相通;所述的燃烧室(42)的右部开有第八进气口(58),所述的第八进气口(58)的左侧设置管道的右部(4002),所述的管道的右部(4002)与第八进气口(58)相通;所述的管道的左部(4001)与管道的右部(4002)相通;第二外壳(35)的底部还开有出口(41);所述的燃烧室(42)的顶端与出口(4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喷管(44)的顶端与燃烧室(42)的底端固定连接;喷管(44)的右部开有一小口,在小口处设置控制箱(48),控制箱(48)内设置调节锭(56);所述的控制箱(48)的左部与喷管(44)相通,其右部开有微孔(53);喷管(44)的末端内设置涡轮(47)和涡轴(46);所述的第二内架设置在第二外壳(35)内,第二上压板(32)的侧面与第二外壳(35)的上部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机内圆筒板(37)与部分第二上压板(32)、第二外壳(35)的部分底部合围形成主压室(38);所述的机内圆筒板(37)、除参与合围形成主压室(38)的部分第二上压板(32)以外的其余部分的第二上压板(32)、部分第二外壳(35)合围形成副压室(36);
所述的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七电机(5501)、第七齿轮(5502)、第七传力杆(5503)和设置在第七传力杆(5503)上的第七齿条(5504);所述的第七传力杆(5503)的底部固定在第二上压板(32)的上方;所述的第七齿条(5504)与第七齿轮(5502)相啮合;所述的第七电机(5501)可以驱动第七齿轮(5502)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保险装置包括第八电机(5401)、第八齿轮(5402)、保险杠(5403)和固定在保险杠(5403)的右部的下方的第八齿条(5404);所述的第八电机(5401)可以驱动第八齿轮(5402)旋转;所述的第八齿条(5404)与第八齿轮(5402)相啮合;所述的保险杠(5403)的作用是其左部可以插入第七齿条(5504)的齿条中间,以阻止第七齿条(5504)向上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箱(48)的右侧设置第二保险装置,所述的第二保险装置包括第九电机(49)、第九齿轮(50)、第九传力杆(52)和第九齿条(51);所述的第九电机(49)可以驱动第九齿轮(50)旋转;所述的第九传力杆(52)的左部从微孔(53)伸入到控制箱(48)内,第九传力杆(52)的右部的下方设置第九齿条(51),所述的第九齿条(51)与第九传力杆(52)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九齿条(51)与第九齿轮(50)相啮合;所述的调节锭(56)的右部与第九传力杆(52)的左部固定连接,调节锭(56)和第九传力杆(52)的部分左部可在控制箱(48)内左右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备用油箱(33)设置在第五进气口(3401)的右上方;所述的电点火装置(43)设置在喷管(44)的左侧。
CN201620163358.0U 2016-02-25 2016-02-25 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0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3358.0U CN205400901U (zh) 2016-02-25 2016-02-25 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3358.0U CN205400901U (zh) 2016-02-25 2016-02-25 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00901U true CN205400901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44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6335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400901U (zh) 2016-02-25 2016-02-25 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00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87372B1 (es) Motor de combustion interna que utiliza para su funcionamiento combustibles alternativos
CN104334858B (zh) 使用基于水的混合物作为燃料的内燃发动机及操作其的方法
JPH07506651A (ja) 内燃機関または内燃機関に関する改良
CN204458031U (zh) 节能单维内燃机
CN205618247U (zh) 涡轮增压环保发动机
CN205618248U (zh) 涡轮增压天然气发动机
CN205400901U (zh) 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
CN205445794U (zh) 涡轮增压双燃料发动机
CN102192049A (zh) 高效内燃发动机
CN1807855B (zh) 单缸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方法
US7444998B2 (en) Hydrogen-oxygen plasma engines and dosing methods therefor
CN204845502U (zh) 涡轮喷气式汽车
CN205503269U (zh) 节能环保天然气发动机
CN106150690B (zh) 改进型节能单维内燃机
HU230812B1 (hu) Új típusú belső égésű motor és annak működési eljárása
CN107288750A (zh) 涡轮增压双燃料发动机
CN107120187B (zh) 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
CN106476594A (zh) 涡轮喷气式汽车
CN210531018U (zh) 一种节能的摩托车化油器
CN107288746A (zh) 涡轮增压天然气发动机
CN204436594U (zh) 节能内燃机
CN202117763U (zh) 高效内燃发动机
RU65974U1 (ru)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CN107288745A (zh) 节能环保天然气发动机
CN107120207B (zh) 一种发动机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hen Xiaohu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hen Xiaohu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hen Xiaohu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