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45502U - 涡轮喷气式汽车 - Google Patents

涡轮喷气式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45502U
CN204845502U CN201520599170.6U CN201520599170U CN204845502U CN 204845502 U CN204845502 U CN 204845502U CN 201520599170 U CN201520599170 U CN 201520599170U CN 204845502 U CN204845502 U CN 204845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ort
montant
cylinder plate
tooth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991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5991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45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45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45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涡轮喷气式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中的储气瓶、车轮、底盘、杠杆制动装置、喷管、涡轮、涡轴;所述的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瓶;所述的压气机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的内壳包括上压板和双层圆筒板;所述的双层圆筒板包括第一层圆筒板和第二层圆筒板;所述的喷管的左部与底盘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瓶体安放在底盘上;所述的涡轮与涡轴设置在喷管内,所述的涡轴旋转时可以带动车轮与之一起旋转;所述的瓶体的出气管与喷管相连接。

Description

涡轮喷气式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汽车是指使用汽油、柴油或天然气等燃料为能源,由发动机作动力驱动的运输工具。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能够在陆地上行驶的车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涡轮喷气式汽车,解决现有汽车的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涡轮喷气式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中的储气瓶、车轮、底盘、第一杠杆制动装置、喷管、涡轮、涡轴;
所述的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瓶;所述的压气机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的内壳包括上压板和双层圆筒板;所述的双层圆筒板包括第一层圆筒板和第二层圆筒板;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上压板的宽度;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的形状也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第一层圆筒板的口径,第二层圆筒板套在第一层圆筒板的里面;双层圆筒板的第一层圆筒板的顶部与上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其第二层圆筒板的顶部也与上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壳的上部开有第一进气口,外壳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与双层圆筒板相对应的双层圆筒板槽;所述的双层圆筒板槽包括第一层圆筒板槽和第二层圆筒板槽;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可在第一层圆筒板槽内上下活动;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可在第二层圆筒板槽内上下活动;外壳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所述的内壳设置在外壳内,上压板的侧面与外壳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与部分上压板、部分外壳合围形成第一副气室;所述的外壳的部分底部与第一层圆筒板、第二层圆筒板、部分上压板合围形成第二副气室;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与外壳的部分底部、部分上压板合围形成主气室;
所述的储气瓶包括瓶体;所述的瓶体的顶部开有与第一出气口相通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的口沿上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的第二进气口处设置有螺纹盖;所述的螺纹盖的内部被凿空形成出气管,螺纹盖的左部的下端开有与出气管相通的第二出气口;螺纹盖的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的第三齿轮固定在螺纹盖的上部的外壁上;螺纹盖的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气口的口沿上的第一螺纹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螺纹盖的下方设置第二进气口盖,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的纵向截面的形状呈“U”形;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位于瓶体的内部;第二进气口的周围的部分瓶体的上部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出气口的底端设置在第一凹槽内;第一凹槽的附近的部分瓶体的上部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
所述的机架上部设置第一支架,机架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上压板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整个压气机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的第一杠杆制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一竖杆、第一杠杆、第二竖杆、第二锥齿轮;所述的第一竖杆上设置有第三齿条,所述的第三齿条固定在第一竖杆上;所述的第二竖杆上设置有第四齿条,所述的第四齿条固定在第二竖杆上;所述的第一竖杆的顶部与第一杠杆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竖杆的顶部与第一杠杆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底盘上设置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所述的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固定在底盘上;所述的第三电机设置在第三支架上,所述的第一锥齿轮设置在第四支架上,所述的第一杠杆设置在第五支架上,所述的第二锥齿轮设置在第六支架上;所述的第三电机上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的第一锥齿轮既与第三电机上的第四齿轮相啮合,也与第一竖杆上的第三齿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锥齿轮既可与第二竖杆上的第四齿条相啮合,也可与螺纹盖上的第三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机架的右上部设置第七支架;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齿轮、竖直设置并且底端固定在上压板上的第一传力杆、设置在第一传力杆上的第一齿条和第二杠杆制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杠杆制动装置包括第三竖杆、第二杠杆、第四竖杆、第五齿条和第六齿条;所述的第二杠杆设置在第七支架上;所述的第五齿条固定在第三竖杆上,所述的第六齿条固定在第四竖杆上;所述的第三竖杆的顶部与第二杠杆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竖杆的顶部与第二杠杆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既与第一齿条相啮合,也与第五齿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一电机上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的第四齿轮与第六齿条相啮合。
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架上并且由第二电机驱动的第二齿轮、固定在外壳的外壁上的呈“L”型的第二传力杆和设置在第二传力杆上的第二齿条;所述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所述的第二电机可以驱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是当压气机压缩完气体之后,将整个压气机向上推动,使得压气机的第一出气口的底端从第一凹槽脱离出来;所述的机架中部的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架上各设置一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的附近设置用来托住第二进气口盖的第二进气口盖托;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托的顶部与第二进气口的周围的部分瓶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设置在第二进气口盖托内,第二进气口盖托的上部开有与第二进气口盖的部分上部相配合的盖槽,第二进气口盖的部分上部可在盖槽内上下活动;第二进气口盖托的右部开有与瓶体内部相通的第三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盖托的底部开有与瓶体内部相通的气道。
所述的喷管的左部与底盘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瓶体安放在底盘上;所述的涡轮与涡轴设置在喷管内,所述的涡轴旋转时可以带动车轮与之一起旋转;所述的瓶体的出气管与喷管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部分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储气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部分第一杠杆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杠杆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部分涡轮喷气式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涡轮喷气式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中的储气瓶、车轮15、底盘14、第一杠杆制动装置、喷管16、涡轮17、涡轴18;
所述的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瓶;所述的压气机包括内壳和外壳1;所述的内壳包括上压板2和双层圆筒板;所述的双层圆筒板包括第一层圆筒板3和第二层圆筒板29;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3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上压板2的宽度;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29的形状也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第一层圆筒板3的口径,第二层圆筒板29套在第一层圆筒板3的里面;双层圆筒板的第一层圆筒板3的顶部与上压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其第二层圆筒板29的顶部也与上压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壳1的上部开有第一进气口7,外壳1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与双层圆筒板相对应的双层圆筒板槽;所述的双层圆筒板槽包括第一层圆筒板槽4和第二层圆筒板槽30;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3可在第一层圆筒板槽4内上下活动;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29可在第二层圆筒板槽30内上下活动;外壳1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5;所述的内壳设置在外壳1内,上压板2的侧面与外壳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3与部分上压板2、部分外壳1合围形成第一副气室10;所述的外壳1的部分底部与第一层圆筒板3、第二层圆筒板29、部分上压板2合围形成第二副气室28;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29与外壳1的部分底部、部分上压板2合围形成主气室6;
所述的储气瓶包括瓶体9(如图2所示);所述的瓶体9的顶部开有与第一出气口5相通的第二进气口11;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1的口沿上设置有第一螺纹23;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1处设置有螺纹盖12;所述的螺纹盖12的内部被凿空形成出气管19,螺纹盖12的左部的下端开有与出气管19相通的第二出气口24;螺纹盖12的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齿轮25,所述的第三齿轮25固定在螺纹盖12的上部的外壁上;螺纹盖12的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气口11的口沿上的第一螺纹23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螺纹盖12的下方设置第二进气口盖38,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38的纵向截面的形状呈“U”形;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38位于瓶体9的内部;第二进气口11的周围的部分瓶体9的上部开有第一凹槽20,所述的第一出气口5的底端设置在第一凹槽20内;第一凹槽20的附近的部分瓶体9的上部开有第二凹槽36,所述的第二凹槽3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37;
所述的机架上部设置第一支架(属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机架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上压板2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整个压气机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的第一杠杆制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26、第一锥齿轮27、第一竖杆36、第一杠杆34、第二竖杆31、第二锥齿轮41(如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竖杆36上设置有第三齿条35,所述的第三齿条35固定在第一竖杆36上;所述的第二竖杆31上设置有第四齿条32,所述的第四齿条32固定在第二竖杆31上;所述的第一竖杆36的顶部与第一杠杆34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竖杆31的顶部与第一杠杆34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底盘14上设置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所述的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固定在底盘14上;所述的第三电机26设置在第三支架上,所述的第一锥齿轮27设置在第四支架上,所述的第一杠杆34设置在第五支架33上,所述的第二锥齿轮41设置在第六支架上;所述的第三电机26上设置有第四齿轮42;所述的第一锥齿轮27既与第三电机26上的第四齿轮42相啮合,也与第一竖杆36上的第三齿条35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锥齿轮41既可与第二竖杆31上的第四齿条32相啮合,也可与螺纹盖12上的第三齿轮25相啮合。
所述的机架的右上部设置第七支架45;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电机2101、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齿轮2102、竖直设置并且底端固定在上压板2上的第一传力杆2103、设置在第一传力杆2103上的第一齿条2104和第二杠杆制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杠杆制动装置包括第三竖杆44、第二杠杆46、第四竖杆48、第五齿条43和第六齿条47;所述的第二杠杆46设置在第七支架45上;所述的第五齿条43固定在第三竖杆44上,所述的第六齿条47固定在第四竖杆48上;所述的第三竖杆44的顶部与第二杠杆46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竖杆48的顶部与第二杠杆46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2102既与第一齿条2104相啮合,也与第五齿条43相啮合;所述的第一电机2101上设置有第四齿轮49,所述的第四齿轮49与第六齿条47相啮合。
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电机2201、设置在第二支架上并且由第二电机2201驱动的第二齿轮2202、固定在外壳1的外壁上的呈“L”型的第二传力杆2203和设置在第二传力杆2203上的第二齿条2204;所述的第二齿轮2202与第二齿条2204相啮合;所述的第二电机2201可以驱动第二齿轮2202旋转;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是当压气机压缩完气体之后,将整个压气机向上推动,使得压气机的第一出气口5的底端从第一凹槽20脱离出来;所述的机架中部的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架上各设置一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38的附近设置用来托住第二进气口盖38的第二进气口盖托39;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托39的顶部与第二进气口11的周围的部分瓶体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38设置在第二进气口盖托39内,第二进气口盖托39的上部开有与第二进气口盖38的部分上部相配合的盖槽13,第二进气口盖38的部分上部可在盖槽13内上下活动;第二进气口盖托39的右部开有与瓶体9内部相通的第三进气口40;第二进气口盖托39的底部开有与瓶体9内部相通的气道8。
所述的喷管16的左部与底盘14的右部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所述的瓶体9安放在底盘14上;所述的涡轮17与涡轴18设置在喷管16内,所述的涡轴18旋转时可以带动车轮15与之一起旋转;所述的瓶体9的出气管19与喷管16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1.往下旋转螺纹盖12使得第二出气口24与瓶体9相通。
2.外界气体从第一进气口7依次进入到第一副气室10、第一层圆筒板槽4、第二副气室28、第二层圆筒板槽30、主气室6内。
3.第一电机2101启动后驱动第一传力杆2103向下运动,上压板2也随之向下运动并压缩主气室6内的气体。压缩过程中,第一副气室10内的气体的压强、第一层圆筒板槽4内的气体的压强、第二副气室28内的气体的压强、第二层圆筒板槽30内的气体的压强与主气室6内的气体的压强逐级递增,这样可以减少主气室6内气体的泄漏。压缩后的气体从第一出气口5喷出并依次进入到第二进气口11、第三进气口40、瓶体9内。
4.第二电机2201启动后驱动第二传力杆2203向上运动,第二传力杆2203推动整个压气机向上运动,使得压气机的第一出气口5的底端从凹槽20脱离出来。在此过程中,由于气道8内的气体对第二进气口盖38的推动作用,使得第二进气口盖38向上运动,第二进气口盖38进入到盖槽13内。
5.往上旋转螺纹盖12以阻断瓶体9内的气体从第二出气口24溢出。
6.将储气瓶安放在底盘14上,并使第二锥齿轮41与螺纹盖12上的第三齿轮25相啮合。
7.当需要使用瓶体9内的高压气体推动车轮前行时,第三电机26启动后借助第一杠杆制动装置使得螺纹盖12发生旋转,第二出气口24因此或打开或关闭,当第二出气口24打开时,瓶体9内的高压气体从第二出气口24喷出并推动涡轮17与涡轴18旋转,涡轴18会带动车轮15与之一起旋转。
以上说明书中未作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能实现。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5)

1.涡轮喷气式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中的储气瓶、车轮(15)、底盘(14)、第一杠杆制动装置、喷管(16)、涡轮(17)、涡轴(18);
所述的超高压气体生产密封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部的压气机、设置在机架下部的储气瓶;所述的压气机包括内壳和外壳(1);所述的内壳包括上压板(2)和双层圆筒板;所述的双层圆筒板包括第一层圆筒板(3)和第二层圆筒板(29);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3)的形状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上压板(2)的宽度;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29)的形状也为圆筒形,其口径小于第一层圆筒板(3)的口径,第二层圆筒板(29)套在第一层圆筒板(3)的里面;双层圆筒板的第一层圆筒板(3)的顶部与上压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其第二层圆筒板(29)的顶部也与上压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壳(1)的上部开有第一进气口(7),外壳(1)的部分底部向下凸起形成与双层圆筒板相对应的双层圆筒板槽;所述的双层圆筒板槽包括第一层圆筒板槽(4)和第二层圆筒板槽(30);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3)可在第一层圆筒板槽(4)内上下活动;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29)可在第二层圆筒板槽(30)内上下活动;外壳(1)的底部还开有第一出气口(5);所述的内壳设置在外壳(1)内,上压板(2)的侧面与外壳(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的第一层圆筒板(3)与部分上压板(2)、部分外壳(1)合围形成第一副气室(10);所述的外壳(1)的部分底部与第一层圆筒板(3)、第二层圆筒板(29)、部分上压板(2)合围形成第二副气室(28);所述的第二层圆筒板(29)与外壳(1)的部分底部、部分上压板(2)合围形成主气室(6);
所述的储气瓶包括瓶体(9);所述的瓶体(9)的顶部开有与第一出气口(5)相通的第二进气口(11);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1)的口沿上设置有第一螺纹(23);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1)处设置有螺纹盖(12);所述的螺纹盖(12)的内部被凿空形成出气管(19),螺纹盖(12)的左部的下端开有与出气管(19)相通的第二出气口(24);螺纹盖(12)的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齿轮(25),所述的第三齿轮(25)固定在螺纹盖(12)的上部的外壁上;螺纹盖(12)的下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二进气口(11)的口沿上的第一螺纹(23)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螺纹盖(12)的下方设置第二进气口盖(38),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38)的纵向截面的形状呈“U”形;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38)位于瓶体(9)的内部;第二进气口(11)的周围的部分瓶体(9)的上部开有第一凹槽(20),所述的第一出气口(5)的底端设置在第一凹槽(20)内;第一凹槽(20)的附近的部分瓶体(9)的上部开有第二凹槽(36),所述的第二凹槽(3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37);
所述的机架上部设置第一支架,机架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上压板(2)上下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设置用于驱动整个压气机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的第一杠杆制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26)、第一锥齿轮(27)、第一竖杆(36)、第一杠杆(34)、第二竖杆(31)、第二锥齿轮(41);所述的第一竖杆(36)上设置有第三齿条(35),所述的第三齿条(35)固定在第一竖杆(36)上;所述的第二竖杆(31)上设置有第四齿条(32),所述的第四齿条(32)固定在第二竖杆(31)上;所述的第一竖杆(36)的顶部与第一杠杆(34)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竖杆(31)的顶部与第一杠杆(34)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底盘(14)上设置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所述的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六支架固定在底盘(14)上;所述的第三电机(26)设置在第三支架上,所述的第一锥齿轮(27)设置在第四支架上,所述的第一杠杆(34)设置在第五支架(33)上,所述的第二锥齿轮(41)设置在第六支架上;所述的第三电机(26)上设置有第四齿轮(42);所述的第一锥齿轮(27)既与第三电机(26)上的第四齿轮(42)相啮合,也与第一竖杆(36)上的第三齿条(35)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锥齿轮(41)既可与第二竖杆(31)上的第四齿条(32)相啮合,也可与螺纹盖(12)上的第三齿轮(25)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喷气式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的右上部设置第七支架(45);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电机(2101)、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齿轮(2102)、竖直设置并且底端固定在上压板(2)上的第一传力杆(2103)、设置在第一传力杆(2103)上的第一齿条(2104)和第二杠杆制动装置;所述的第二杠杆制动装置包括第三竖杆(44)、第二杠杆(46)、第四竖杆(48)、第五齿条(43)和第六齿条(47);所述的第二杠杆(46)设置在第七支架(45)上;所述的第五齿条(43)固定在第三竖杆(44)上,所述的第六齿条(47)固定在第四竖杆(48)上;所述的第三竖杆(44)的顶部与第二杠杆(46)的左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竖杆(48)的顶部与第二杠杆(46)的右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齿轮(2102)既与第一齿条(2104)相啮合,也与第五齿条(43)相啮合;所述的第一电机(2101)上设置有第四齿轮(49),所述的第四齿轮(49)与第六齿条(47)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喷气式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第二电机(2201)、设置在第二支架上并且由第二电机(2201)驱动的第二齿轮(2202)、固定在外壳(1)的外壁上的呈“L”型的第二传力杆(2203)和设置在第二传力杆(2203)上的第二齿条(2204);所述的第二齿轮(2202)与第二齿条(2204)相啮合;所述的第二电机(2201)可以驱动第二齿轮(2202)旋转;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是当压气机压缩完气体之后,将整个压气机向上推动,使得压气机的第一出气口(5)的底端从第一凹槽(20)脱离出来;所述的机架中部的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架上各设置一第二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喷气式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38)的附近设置用来托住第二进气口盖(38)的第二进气口盖托(39);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托(39)的顶部与第二进气口(11)的周围的部分瓶体(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进气口盖(38)设置在第二进气口盖托(39)内,第二进气口盖托(39)的上部开有与第二进气口盖(38)的部分上部相配合的盖槽(13),第二进气口盖(38)的部分上部可在盖槽(13)内上下活动;第二进气口盖托(39)的右部开有与瓶体(9)内部相通的第三进气口(40);第二进气口盖托(39)的底部开有与瓶体(9)内部相通的气道(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喷气式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管(16)的左部与底盘(14)的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的瓶体(9)安放在底盘(14)上;所述的涡轮(17)与涡轴(18)设置在喷管(16)内,所述的涡轴(18)旋转时可以带动车轮(15)与之一起旋转;所述的瓶体(9)的出气管(19)与喷管(16)相连接。
CN201520599170.6U 2015-08-05 2015-08-05 涡轮喷气式汽车 Active CN204845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99170.6U CN204845502U (zh) 2015-08-05 2015-08-05 涡轮喷气式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99170.6U CN204845502U (zh) 2015-08-05 2015-08-05 涡轮喷气式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45502U true CN204845502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36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99170.6U Active CN204845502U (zh) 2015-08-05 2015-08-05 涡轮喷气式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4550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0532A1 (zh) * 2015-08-05 2017-02-09 陈小辉 涡轮喷气式汽车
WO2017113430A1 (zh) * 2015-12-28 2017-07-06 陈小辉 空气动力船
WO2017193229A1 (zh) * 2016-05-10 2017-11-16 陈小辉 涡轮增压环保发动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0532A1 (zh) * 2015-08-05 2017-02-09 陈小辉 涡轮喷气式汽车
WO2017113430A1 (zh) * 2015-12-28 2017-07-06 陈小辉 空气动力船
WO2017193229A1 (zh) * 2016-05-10 2017-11-16 陈小辉 涡轮增压环保发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45502U (zh) 涡轮喷气式汽车
CN20887888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喷漆装置
US10017038B2 (en) Turbojet automobile
CN204283786U (zh) 多维矛盾压气机
US10294857B2 (en) Modified energy-saving one-dimensiona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5618247U (zh) 涡轮增压环保发动机
US10352235B2 (en) Turbocharged dual-fuel engine
CN103147890B (zh) 压气式油箱防爆供油系统
CN205618248U (zh) 涡轮增压天然气发动机
CN204341885U (zh) 多维超音速运输装置
US10247094B2 (en) Turbocharged natural-gas engine
CN205131685U (zh) 宇宙飞碟
CN102606277B (zh) 天然气发动机进气分层喷射装置
CN205445794U (zh) 涡轮增压双燃料发动机
CN204895120U (zh) 配有延伸管的加油口
CN205503269U (zh) 节能环保天然气发动机
CN202611835U (zh) 汽车排气管防进水装置
CN107120187B (zh) 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
CN111678020A (zh) 一种便携式加油装置及加油方法
CN205400901U (zh) 改进型双燃料发动机
CN20715694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多功能蓄电装置
CN205013055U (zh) 空气动力发电机
CN101108579A (zh) 利用机动车尾气进行轮胎充氮气的装置
CN109435819A (zh) 一种一体式高压电力设备补油电动车
CN106143121A (zh) 喷气式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hen Xiaohui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Examination on Forma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