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6680U - 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96680U
CN205396680U CN201620206148.5U CN201620206148U CN205396680U CN 205396680 U CN205396680 U CN 205396680U CN 201620206148 U CN201620206148 U CN 201620206148U CN 205396680 U CN205396680 U CN 205396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bag
acting cylinder
frame
bag expa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2061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国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CITY SANH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CITY SANH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CITY SANH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CITY SANH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2061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96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96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9668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属于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吊架;双行程作用缸和夹放作用缸联动机构;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特点:下料装置包括下料装置总成,下料装置总成包括臂架、下联架、下料斗支承底板、下料斗、下料导管、左、右张袋门、张袋门启闭机构和臂架致动作用缸,臂架的前、后侧左端各固定臂架支承轴头固定板,臂架的前、后侧偏右端的位置有下联架固定板前、后连接座,下联架的前侧中部有下联架前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有下联架前固定板销轴,下联架的后侧中部有下联架后固定板,固定板的下端有下联架后固定板销轴,下料斗支承底板的居中位置设下料导管安装管。保障下料导管将下料斗内的物料入袋灌装;方便安装与使用。

Description

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配套在敞口袋全自动灌装码垛生产流水线上。
背景技术
前述的敞口袋广泛用于对诸如超细粉体、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粉体之类的精细化工原料、医药化工原料、染料、颜料、碳酸钙、高岭土、酚醛树脂乃至食品如面粉、调料之类的粉末或颗粒材料的包装。由于敞口袋自动灌装机具有灌装效率高、计量准确、投入人力少和有助于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等长处,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并非限于前面提及的产品的生产行业。
如业界所知,前述的敞口袋全自动灌装码垛生产流水线的主要功能是自动灌装与自动码垛,自动灌装是主要功能,通常由以下设备实现:自动定量称重装置即自动定量秤、袋库、自动上袋装置、自动夹袋装置、下料装置、自动拍袋装置、自动运袋小车、封口自动导入装置和自动封口机,这些设备的动作过程依次为:自动定量称重装置定量称重,袋库自动提供一个空的有待于灌装的敞口袋,自动上袋装置自动提取一个空的敞口袋并且将其提取的空的敞口袋喂给自动夹袋装置,自动夹袋装置将袋口两侧夹住,待由自动定量称重装置称重的物料经下料装置引入敞口袋内后由自动拍袋装置拍袋,以便使混杂于物料中的空气泄出并使物料相对密实化,再由自动运袋小车将完成了灌装的并经拍袋装置拍实的敞口袋抱住(此时自动夹袋装置松启)并送抵封口自动导入装置处由自动封口机封口。
在上述自动灌装的设备配置中,下料装置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如CN201512126U(全自动定量包装机上的带钢带的夹袋机构)、CN100400377C(夹钳夹板尖中嘴式全自动夹袋装置)、CN101723099A(灌装机包装袋接收夹持装置)和CN201756190U(夹紧机构)都涉及有下料装置的具体结构。
典型的如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398701B推荐的“全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出料机构即前述的下料装置采用了一接料箱和一对以接料箱为载体设置的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并且在接料嘴的底部中央位置延伸有一包装袋袋口套管,在灌装时,先将敞口袋的袋口套置于包装袋袋口套管上,再使一对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同步工作而将袋口的两侧夹紧,并且为了使敞口袋的袋口中部的两侧上沿可靠地与包装袋袋口套管的外壁充分贴触,于是在一对包装袋袋口夹持装置的夹脚之间各连接有一夹袋带。由此可知,该专利推荐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实质上担当了将敞口袋的袋口抱合于接料箱的包装袋袋口套管上的袋口抱合作用。这种结构虽然能够满足下料装置的结构体系的下料管(专利称“出料套筒”)始终对准袋口中央并保障顺利下料的要求,但是结构复杂系其缺憾,例如需配备一个体积大且制作麻烦的接料箱,致使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整体结构有失简洁。尤其由于该专利推荐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不具有使敞口袋的袋口的中部区域的两侧朝着彼此相背的方向斥开的作用,从而使下料机构的结构体系的下料管的下料状态表现为离袋而非入袋下料,离袋下料的不言而喻的欠缺易产生料尘弥散,一方面影响作业环境,另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此外,CN202320879U提供的“具有清洁功能的自动定量包装机的灌装出料夹袋机构”以及CN104139890A介绍的“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夹袋机构”同样存在与CN102398701B相仿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持久而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将敞口袋的袋口的中部区域的面对面的两侧彼此撑开而藉以满足下料导管入袋下料的要求以及有利于显著简化结构而藉以体现理想的整洁效果的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所述敞口袋自动灌装机包括一机架;一吊架,该吊架连接在所述机架的上部;一双行程作用缸和一夹放作用缸联动机构,双行程作用缸以其双行程作用缸柱朝向下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吊架上并且位于吊架的后侧的居中位置,夹放作用缸联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吊架上并且与所述的双行程作用缸柱连接;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该对袋口夹放作用缸以其袋口夹放作用缸柱朝向下的状态与所述的夹放作用缸联动机构连接并且该对袋口夹放作用缸彼此左右对应,所述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装置总成,该下料装置总成包括臂架、下联架、下料斗支承底板、下料斗、下料导管、左张袋门、右张袋门、张袋门启闭机构和臂架致动作用缸,臂架呈口字形的框架状构造,在该臂架的前侧左端以及后侧左端各固定有一臂架支承轴头固定板,在该臂架支承轴头固定板的下部固定有一臂架支承轴头,该臂架支承轴头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机架上,在臂架的前侧偏右端的位置固定有一下联架固定板前连接座,而在臂架的后侧偏右端的位置固定有一下联架固定板后连接座,该下联架固定板前连接座以及下联架固定板后连接座彼此对应,下联架呈口字形的框架状构造,在该下联架的前侧中部并且在对应于下联架固定板前连接座的下方的位置固定有一下联架前固定板,该下联架前固定板的上端与下联架固定板前连接座连接,而在下联架前固定板的下端固定有一下联架前固定板销轴,在该下联架前固定板销轴上连接有一下联架前连杆的右端,而下联架前连杆的左端与所述机架连接,在下联架的后侧中部并且在同时对应于下联架前固定板以及下联架固定板后连接座的位置固定有一下联架后固定板,该下联架后固定板的上端与下联架固定板后连接座连接,而下联架后固定板的下端固定有下联架后固定板销轴,在该下联架后固定板销轴上连接有一下联架后连杆的右端,而下联架后连杆的左端与机架连接,下料斗支承底板固定在下联架的中部,在该下料斗支承底板的居中位置设有一下料导管安装管,并且在下料斗支承底板朝向上的一侧的四个角部各以垂直于下料斗支承底板的状态固定有一下料斗底板支承螺柱,而在下料斗支承底板朝向下的一侧以面对面的状态固定有一对挡料板,下料斗的底部固定在下料斗底板上,而该下料斗底板与下料斗底板支承螺柱的顶部固定并且在下料斗底板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固定有一下料斗底板导料管,下料导管对应于所述下料导管安装管的管腔设置,该下料导管的上端探出下料导管安装管的上端并且外翻有一下料导管翻边,该下料导管翻边覆盖在下料导管安装管的上端端沿上,而下料导管的下端向下伸展到左张袋门与右张袋门之间的下方,所述一对挡料板分别对应于下料导管的下端的前后侧,所述下料斗底板导料管探入下料导管的下料导管腔内,左张袋门对应于所述下料导管的一下端左侧,在该左张袋门背对右张袋门的一侧的上部通过一对左张袋门轴座设置有一左张袋门轴,在该左张袋门轴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左张袋门轴吊柱,该左张袋门轴吊柱与所述下联架的左侧连接,右张袋门对应于所述下料导管的下端右侧,在该右张袋门背对左张袋门的一侧的上部通过一对右张袋门轴座设置有一右张袋门轴,在该右张袋门轴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右张袋门轴吊柱,该右张袋门轴吊柱与所述下联架的右侧连接,张袋门启闭机构设置在下联架的右侧后端并且同时与左张袋门轴以及右张袋门轴连接,臂架致动作用缸的尾部通过作用缸吊杆吊挂连接在所述机架上,该臂架致动作用缸的臂架致动作用缸柱朝向下并且与臂架致动作用缸柱连接座连接,而该臂架致动作用缸柱连接座与臂架的右侧的居中位置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张袋门启闭机构包括张袋门启闭作用缸、同步轴套、作用缸柱连杆、铰接臂、一对曲臂连杆和一对曲臂,张袋门启闭作用缸通过张袋门启闭作用缸座连接螺杆连接在张袋门启闭作用缸座上,而该张袋门启闭作用缸座固定在所述下联架的右侧,在同步轴套的左端端面以及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各构成有一同步轴套轴头,该同步轴套轴头转动地支承在同步轴套轴头支承臂上,而该同步轴套轴头支承臂在所述下联架上直接延伸构成,在构成于同步轴套的左端端面的同步轴套轴头上固定有连接有一左摆臂,而在构成于同步轴套的右端端面的同步轴套轴头上固定连接有一右摆臂,作用缸柱连杆的一端与张袋门启闭作用缸的张袋门启闭作用缸柱的末端铰接,作用缸柱连杆的另一端与铰接臂的一端连接,而铰接臂的另一端与右摆臂的中部连接,一对曲臂中的其中一个曲臂固定在所述左张袋门轴的后端,而一对曲臂中的另一个曲臂固定在所述右张袋门轴的后端,一对曲臂连杆中的其中一个曲臂连杆与左摆臂的前端连接并且还同时与所述一对曲臂中的其中一个曲臂连接,而一对曲臂连杆中的另一个曲臂连杆与右摆臂的前端连接并且还同时与所述一对曲臂中的另一个曲臂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下料斗支承底板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防尘围护栈板,所述的一对挡料板的上部与防尘围护栈板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下料导管为橡胶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下料斗的外壁上设置有振动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防尘围护栈板上连接有一防尘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臂架致动作用缸使臂架下倾,由臂架带动下联架下行,从而使下料导管下行,又由于由张袋门启闭机构对左、右张袋门作用而使敞口袋的袋口张开,因而能保障下料导管将下料斗内的物料实现入袋灌装,一方面防止物料逃逸,另一方面可保障作业现场的环境;由于整体结构简练,因而既可缩小体积,又能方便安装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下料装置总成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图4为双行程作用缸处于初始状态并且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处于第一位置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双行程作用缸作了第一个工作行程并且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处于第二位置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双行程作用缸作了第二个工作行程并且左、右张袋门插入敞口袋内使敞口袋的袋口处于张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依据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属于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结构体系的一机架1,该机架1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使用场所的地坪上,更确切地讲配套于前述敞口袋全自动灌装码垛生产线上,由图所示,该机架1为镂空的框架状构造,在该机架1的上部的机架左横梁11上并且位于机架左横梁11的前端和后端朝向下的一侧各采用臂架支承板固定螺钉1113固定有一臂架支承板111,由此可知臂架支承板111有前后对应的一对,而在机架1的上部的机架右横梁12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偏机架右横梁12的后端设置(本实施例通过螺钉固定)有一臂架致动作用缸连接座121,该臂架致动作用缸连接座121大体上呈7字形,下面还要详细描述的下料装置的结构体系的下料装置总成2的左侧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的臂架支承板111上,而下料装置总成2的右侧与前述臂架致动作用缸连接座121连接。
请继续见图1并且结合图3,示出了属于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结构体系的夹袋装置,该夹袋装置包括一夹袋吊架3、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一双行程作用缸5和一夹放作用缸联动机构6,夹袋吊架3由夹袋吊架前框条31、夹袋吊架后框条32、夹袋吊架左框条33和夹袋吊架右框条34彼此连接而形成中国汉字的口字形的框架状构造,并且在夹袋吊架左框条33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优选采用螺钉固定有一支撑板331,在该支撑板331的下端构成有一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轴座3311,双行程作用缸5的缸体尾部通过缸体尾部销轴53与双行程作用缸固定条52的前端固定,而该双行程作用缸条52的后端采用螺钉与前述支撑板331的上端固定,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双行程作用缸固定条52的后端开设一固定条调整槽521,前述螺钉在对应于该固定条调整槽521的位置与支撑板331固定,双行程作用缸5的双行程作用缸柱51朝向下,夹放作用缸联动机构6在对应于前述支撑板331的下端右侧的位置与双行程作用缸柱51的末端铰接,并且同时支承于所述夹袋吊架前框条31以及夹袋吊架后框条32上,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彼此对应,该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中的其中一个(位于前侧的一个)袋口夹放作用缸在对应于夹袋吊架前框条31的偏右端的位置与夹放作用缸联动机构6连接,而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中的另一个(位于后侧的一个)袋口夹放作用缸在对应于夹袋吊架后框条32的偏右端的位置同样与夹放作用缸联动机构6连接,并且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中的袋口夹放装置41朝向下。
前述的夹放作用缸联动机构6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61、同步摇杆62、前连杆63、后连杆64、前摆动杆65a、后摆动杆65b、前摆动杆轴套66、后摆动杆轴套67、前摆动杆轴套支承座68a和后摆动杆轴套支承座68b,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61的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前端)通过销轴与前述双行程作用缸5的双行程作用缸柱51的末端的双行程作用缸柱连接头511铰接,在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61的另一端(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后端)并且朝向前述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轴座3311的一侧固定有一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轴611,该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轴611转动地支承在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轴座3311上并且伸展到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轴座3311的右侧后与同步摇杆62的长度方向的居中部位固定,同步摇杆62的前端通过销轴与前连杆63的后端铰接,而同步摇杆62的后端同样通过销轴与后连杆64的前端铰接,前连杆63的前端与前摆动杆65a的下端铰接,后连杆64的后端与后摆动杆65b的下端铰接,前摆动杆65a的上端与前摆动杆轴套66的左端端面固定,后摆动杆65b的上端与后摆动杆轴套67的左端端面固定,在前摆动杆轴套66的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前摆动杆轴套支承轴头661,该前摆动杆轴套支承轴头661转动地支承在前摆动杆轴套支承座68a上,而该前摆动杆轴套支承座68a与前述夹袋吊架前框条31的偏右端焊接固定,在后摆动杆轴套67的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后摆动杆轴套支承轴头671,该后摆动杆轴套支承轴头671转动地支承在后摆动杆轴套支承座68b上,而该后摆动杆轴套支承座68b与前述夹袋吊架后框条32的偏右端固定并且与前摆动杆轴套支承座68a相对应;前述的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中的其中一个袋口夹放作用缸的缸体的尾部与前摆动杆轴套66的右端固定,而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中的另一个袋口夹放作用缸的缸体的尾部与前述后摆动杆轴套67的右端固定;前述机架左横梁11以及机架右横梁12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双行程作用缸5为气缸,然而,如果出于规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油缸,那么应当视为等同替代。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前述的袋口夹放装置41包括夹爪座411、第一夹爪轴412、第二夹爪轴413、第一夹爪414和第二夹爪415,夹爪座411采用螺钉与前述袋口夹放作用缸4的下端固定,第一夹爪轴412以及第二夹爪轴413以彼此左右并行的状态支承在夹爪座411上,第一夹爪414的中部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夹爪轴412上,该第一夹爪414的上端通过第一夹爪连片4142(图3示)与袋口夹放作用缸4的袋口夹放作用缸柱42(图3示)铰接,而在第一夹爪414的下端并且朝向第二夹爪415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一夹爪块4141,第二夹爪415的中部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夹爪轴413上,该第二夹爪415的上端通过第二夹爪连片4152(图3示)同样与袋口夹放作用缸4的袋口夹放作用缸柱42铰接,而在第二夹爪415的下端并且朝向第一夹爪414的一侧固定有一第二夹爪块4151。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夹爪块4141以及第二夹爪块4151为橡胶块,但是也可使用尼龙块,此外还可在第一、第二夹爪块4141、4151的相向一侧的表面各形成夹爪块凸缘,以便增大与由图3示意的敞口袋10之间的摩擦力。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袋口夹放作用缸4为气缸,同样,如果用油缸取代气缸,则应当视为等效变化。
重点见图1,在前述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夹袋吊架前框条31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一前吊杆梁13,该前吊杆梁13的左端与前述机架左横梁11用螺钉固定,而右端与前述机架右横梁12用螺钉固定,在机架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夹袋吊架后框条32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一后吊杆梁14,该后吊杆当14的左端与机架左横梁11用螺钉固定,而右端与机架右横梁12用螺钉固定。在吊架前框条31的左端和右端各固定有一前框条吊杆311,该前框条吊杆311与前吊杆梁13固定连接,在吊架后框条32的左端和右端各固定有一后框条吊杆321,该后框条吊杆321与后吊杆梁14固定连接。
由图1所示可知:由于前述前连杆63的结构是与前述后连杆64的结构相同的,因而申请人仅对后连杆64作说明,该后连杆64包括双头螺杆641、第一螺杆连接头642和第二螺杆连接头643,第一螺杆连接头642与双头螺杆641的前端螺纹连接并且通过第一螺杆连接头销轴6421与前述的同步摇杆62的后端铰接,第二螺杆连接头643与双头螺杆641的后端螺纹连接并且通过第二螺杆连接头销轴6431与前述后摆动杆65b的下端铰接。优选地,在双头螺杆641的两端各配设一分别用于对第一螺杆连接头642以及第二螺杆连接头643锁定的锁紧螺母6411。
请参见图1至图3并且依然结合图1,在前述臂架支承板111上并且朝向内的一侧固定有一臂架支承轴头座1111以及一连杆连接销轴1112,连杆连接销轴1112对应于臂架支承轴头座1111的下方。
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下料装置的结构体系的下料装置总成2,该下料装置总成2包括臂架21、下联架22、下料斗支承底板23、下料斗24、下料导管25、左张袋门26、右张袋门27、张袋门启闭机构28和臂架致动作用缸29,臂架21呈中国汉字的口字形的框架状构造,在该臂架21的前侧左端以及后侧左端各优选采用焊接方式固定有一臂架支承轴头固定板211,在该臂架支承轴头固定板211的下部(朝向外的一侧)固定有一臂架支承轴头2111,该臂架支承轴头211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臂架支承轴头座1111上,从而印证了申请人在上面所讲的下料装置总成2的左侧转动地支承在(即枢置在)臂架支承板111上之说,在臂架21的前侧偏右端的位置用螺钉固定有一下联架固定板前连接座212,而在臂架21的后侧偏右端的位置用螺钉固定有一下联架固定板后连接座213,该下联架固定板前连接座212以及下联架固定板后连接座213彼此前后对应,下联架22呈口字形的框架状构造,在该下联架22的前侧中部并且在对应于下联架固定板前连接座212的下方的位置采用前固定板螺钉2212固定有一下联架前固定板221,该下联架前固定板221的上端通过前固定板销轴2213与下联架固定板前连接座212连接,而在下联架前固定板221的下端朝向外的一侧(朝向前侧)固定有一下联架前固定板销轴2211,在该下联架前固定板销轴2211上连接有一下联架前连杆222的右端,而下联架前连杆222的左端与位于前述机架左横梁11的前端的臂架支承板111上的所述连杆连接销轴1112连接,在下联架22的后侧中部并且在同时对应于下联架前固定板221以及下联架固定板后连接座213的位置采用后固定板螺钉2232固定有一下联架后固定板223,该下联架后固定板223的上端通过后固定板销轴2233与下联架固定板后连接座213连接,而下联架后固定板223的下端朝向外的一侧(朝向后侧)固定有下联架后固定板销轴2231,在该下联架后固定板销轴2231上连接有一下联架后连杆224的右端,而下联架后连杆224的左端与位于前述机架左横梁11的后端的臂架支承板111上的所述连杆连接销轴1112连接,下料斗支承底板23采用螺钉固定在下联架22的中部,具体地讲,下料斗支承板23的左端与下联架22的左侧的中部固定,而右端与下料架22的右侧的中部固定。在该下料斗支承底板23的居中位置设有一下料导管安装管231,并且在下料斗支承底板23朝向上的一侧的四个角部各以垂直于下料斗支承底板23的状态固定有一下料斗底板支承螺柱232,而在下料斗支承底板23朝向下的一侧以面对面的状态固定有一对挡料板233,下料斗24的底部焊接固定在下料斗底板241上,而该下料斗底板241与下料斗底板支承螺柱232的顶部固定并且在下料斗底板241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固定有一下料斗底板导料管2411(图2示),下料导管25对应于前述下料导管安装管231的管腔设置,该下料导管25的上端探出下料导管安装管231的上端并且外翻有一下料导管翻边251,该下料导管翻边251覆盖在下料导管安装管231的上端端沿上,而下料导管25的下端向下伸展到左张袋门26与右张袋门27之间的下方。前述一对挡料板233分别对应于下料导管25的下端的前后侧,前述下料斗底板导料管2411探入下料导管25的下料导管腔内。左张袋门26对应于前述下料导管25的一下端左侧,在该左张袋门26背对右张袋门27的一侧的上部通过一对左张袋门轴座2611设置有一左张袋门轴261,在该左张袋门轴261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左张袋门轴吊柱2612,该左张袋门轴吊柱2612与所述下联架22的左侧固定连接,右张袋门27对应于前述下料导管25的下端右侧,在该右张袋门27背对左张袋门26的一侧的上部通过一对右张袋门轴座2711设置有一右张袋门轴271,在该右张袋门轴271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右张袋门轴吊柱2712,该右张袋门轴吊柱2712与所述下联架22的右侧固定连接。张袋门启闭机构28设置在下联架22的右侧后端并且同时与左张袋门轴261以及右张袋门轴271连接,臂架致动作用缸29对应于前述臂架致动作用缸连接座121设置,该臂架致动作用缸29的尾部通过作用缸吊杆292吊挂连接在臂架致动作用缸连接座121上,而臂架致动作用缸29的臂架致动作用缸柱291朝向下并且与臂架致动作用缸柱连接座2911连接,而该臂架致动作用缸柱连接座2911与臂架21的右侧的居中位置固定,具体是:在臂架致动作用缸柱291的末端构成有臂架致动作用缸柱连接头2912,采用连接头销轴2913在对应于预设在臂架致动作用缸柱连接座2911上的销轴孔29111的位置将臂架致动作用缸柱连接头2912与臂架致动作用缸柱连接座2911连接。
由图1和图2的示意可知,前述的一对挡料板233中的其中一枚如前侧的一枚挡料板对应于左、右张袋门26、27之间的前内侧,而一对挡料板233中的另一枚如后侧的一枚挡料板对应于左、右张袋门26、27之间的后内侧,起到防止物料逃逸(溢出)的作用。
由图1所示,由于前述的下联架前连杆222以及下联架后连杆224的两端各具有一连杆调节头,因而对其长度可以作适应性调节。
请重点参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前述的张袋门启闭机构28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张袋门启闭作用缸281、同步轴套282、作用缸柱连杆283、铰接臂284、一对曲臂连杆285和一对曲臂286,张袋门启闭作用缸281通过张袋门启闭作用缸座连接螺杆2812连接在张袋门启闭作用缸座2813上,而该张袋门启闭作用缸座2813通过螺钉28131固定在前述下联架22的右侧,在同步轴套282的左端端面以及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各构成有一同步轴套轴头2821,该同步轴套轴头2821转动地支承在同步轴套轴头支承臂2824上,而该同步轴套轴头支承臂2824在前述下联架22上(后端)直接延伸构成,在构成于同步轴套282的左端端面的同步轴套轴头2821上固定有连接有一左摆臂2822的后端,而在构成于同步轴套282的右端端面的同步轴套轴头2821上固定连接有一右摆臂2823的后端,作用缸柱连杆283的一端与张袋门启闭作用缸281的张袋门启闭作用缸柱2811的末端铰接,作用缸柱连杆283的另一端与铰接臂284的一端连接,而铰接臂284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臂销轴2841与右摆臂2823的中部连接,一对曲臂286中的其中一个曲臂固定在前述左张袋门轴261的后端,而一对曲臂286中的另一个曲臂固定在前述右张袋门轴271的后端,一对曲臂连杆285中的其中一个曲臂连杆与左摆臂2822的前端连接并且还同时与前述一对曲臂286中的其中一个曲臂连接,而一对曲臂连杆285中的另一个曲臂连杆与右摆臂2823的前端连接并且还同时与前述一对曲臂286中的另一个曲臂连接。
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一对曲臂286上的曲臂销轴2861,藉由曲臂销轴2861与曲臂连杆285连接。由于一对曲臂连杆285的结构是与前述前连杆63以及后连杆64相仿的,仅仅是长度差异,因而可以依需调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张袋门启闭作用缸281择用气缸,同样,如果用油缸代替气缸,则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由图1和图2所示,在前述的作用缸柱连杆283上开设有一对连杆调整孔2831,由连杆调整螺钉2832在对应于连杆调整孔2831的位置将作用缸柱283的所述另一端与铰接臂284连接。
优选地,在前述下料斗支承底板23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防尘围护栈板234,前述的一对挡料板233的上部通过螺钉与防尘围护栈板234固定;前述的下料导管25为橡胶管即硅橡胶管。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前述的下料斗24的外壁上设置一振动器242。此外还可在前述防尘围护栈板234上连接一防尘罩235(图1示),具体是:防尘罩235通过防尘罩螺钉2351与防尘围护栈板234固定。为了避免防尘罩235遭到左张袋门轴261以及右张袋门轴271的干涉,因而在防尘罩235的上部左侧开设有左张袋门轴轴头让位槽2352,而在上部右侧开设有右张袋门轴轴头让位槽2353,左张袋门轴261的轴头对应于左张袋门轴轴头让位槽2352,而右张袋门轴271的轴头对应于右张袋门轴轴头让位槽2353。前述的左张袋门26以及右张袋门27途经防尘罩235的防尘罩腔2354,即伸展到防尘罩腔2354的下方。在使用状态下由吸压吸尘管路与防尘罩235的出尘嘴2355连接。
请参见图3,在图3中还示出了设置在机架1上的并且对应于前述的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的左右侧的用于使敞口袋10的袋口充分张开的吸袋口作用缸15(气缸),该吸袋口作用缸15固定在吸袋口作用缸座151上,而吸袋口作用缸座151与机架1固定,吸袋口作用缸15的作用缸吸嘴152朝向敞口袋10。
在图3中还示出了一用于吸取有待于灌装的空的敞口袋口10并且将吸取的空的敞口袋10喂送到前述左、右夹爪414、415之间的工位的喂袋机构7,由于喂袋机构7属于公知技术,因而申请人仅作简单说明,该喂袋机构7包括回转架作用缸座71、回转架作用缸72(气缸)、回转架73、吸袋作用缸74(气缸)和吸袋嘴75,回转架作用缸座71固定在回转架座固定支架711上,而该回转架座固定支架711固定在机架1上,回转架作用缸72的缸体通过缸体支承连接座722支承在回转架作用缸座71上,该回转架作用缸72的回转架作用缸柱721朝向下并且与回转架73的上部连接,回转架73通过回转架支承座731并且借助于回转架座销轴7311转动地连接在即铰接在前述回转架座固定支架711上,吸袋作用缸74设置在回转架73上,吸袋嘴75与吸袋作用缸74相配合。当在吸袋作用缸74的工作下由吸袋嘴75吸取一个敞口袋10后,便由回转架作用缸72工作,由回转架作用缸柱721推动回转架73以回转架座销轴7311为回转中心转动,使整个回转架73连同吸袋作用缸74以及吸袋嘴75按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回转,以便将吸袋嘴75吸持的敞口袋10喂至前述的第一、第二夹爪414、415之间的工位,反之同例。
在图3中还示出了置袋装置8,该置袋装置8对应于敞口袋10的下方,以供敞口袋10支承其上,在下料装置总成2对敞口袋10灌装的过程中尤其在灌装结束后,可由该置袋装置8上下颤振至少一次,使袋内物料密实。
请参见图4至图6,图4示出了敞口袋10的袋口的前后端(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处于被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夹住并且前述的作用缸吸嘴152对应于敞口袋10的左右两侧的情形,此时的袋口处于闭合的一字形状态,在该状态下,表明双行程作用缸5处于尚未进入动作的初始状态。图5示出了敞口袋10的袋口趋于张开并呈菱形状的情形,表明双行程作用缸5作了第一个行程的动作而使一对袋口夹放作用抽4相向摆移迫使袋口的中部区域形成菱形状的开口。图6示出了左、右张袋门26、27插入敞口袋10内并且处于开门状态的情形,即敞口袋10的袋口形成趋于矩形的开口,以利灌装,表明双行程作用缸5作了第二个行程的动作。左、右张袋门26、27彼此斥开到位以及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仍处于对袋口可靠夹住状态的情形,该情形即为敞口袋10处于待灌或称灌装的状态。
申请人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对敞口袋10的灌装过程:首先由前述的喂袋机构7喂袋(也可称上袋),由喂袋机构7将空的敞口袋10喂送至下料装置总成2的下方(前述的防尘罩235的中心下方),更确切地讲使敞口袋10的袋口对应到左、右夹爪块4141、4151之间的工位。此时本实用新型的夹袋装置的结构体系的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工作,由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的袋口夹放作用缸柱42带动第一、第二夹爪连片4142、4152,由第一、第二夹爪连片4142、4152同步带动第一、第二夹爪414、415相向位移,由第一、第二夹爪块4141、4151合拢而将敞口袋10的袋口的两端夹住。接着双行程作用缸5工作,双行程作用缸柱51向缸体外即向下伸出一段,也就是说双行程作用缸5作第一个行程的动作,由双行程作用缸柱51带动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61,由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61通过双行程作用缸柱摆臂轴611带动同步摇杆62逆时针运动,由同步摇杆62带动后连杆64向前位移,同时带动前连杆63向后位移,由后连杆64带动后摆动杆65b顺时针运动,同时由前连杆63带动前摆动杆65a逆时针运动,后摆动杆轴套67也作顺时针运动,同时前摆动杆轴套66作逆时针运动。由于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分别与前、后摆动杆轴套66、67固定,因而该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相向运动,即向着下料中心摆动一段距离或称摆动一个幅度。与此同时,由于此时的敞口袋10的左右两侧处于由前述的作用缸吸嘴152(图3示)吸住的状态并且敞口袋10的袋口单边向外开口约3㎝(两边合计约6㎝),即开口程度约6㎝。
在前述状态下,下料装置总成2的结构体系的臂架致动作用缸29工作,臂架致动作用缸柱291向缸体外伸展即向下伸展,推动臂架21的右侧下倾。由于下联架22与臂架21连接,同时由下联架前、后连杆222、224与连杆连接销轴1112连接,因而在臂架21的右侧下倾时带动整个下联架22下行,以下联架22为载体的前述下料斗支承底板23、下料斗24、下料导管25、左、右张袋门26、27、张袋门启闭机构28等均下行。此时,左、右张袋门26、27插入敞口袋10内(插入程度约为5-8㎝),并且一对挡料板233的下部也探入敞口袋10内,下料导管25同样进入敞口袋10内。接着前述的作用缸吸嘴152回复到下一动作的初始待机状态。再接着,双行程作用缸5再次运动,使双行程作用缸柱51向缸体外即向下继而伸出一段,也就是说双行程作用缸5实现第二个行程的动作,与前述相同的动作过程而由夹放作用缸联动机构6使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再相向位移一个距离,与此同时,左、右张袋门26、27在张袋门启闭机构28的工作下打开,使敞口袋10的袋口呈由图6所示的口字形的状态。
在上述状态下,经定量称重装置完成了称重的物料引入下料斗24,经下料导管25灌入敞口袋10内,在灌装过程中,振动器242振动,以使下料斗24内的物料顺畅地经下料导管25灌入敞口袋10。灌装完成后,张袋门启闭机构28反向工作,使左、右张袋门26、27相互闭合,再按前述相反动作如臂架致动作用缸29反向工作,使先前下行的下联架22向上回复至初始状态,此时的左、右张袋门26、27、一对挡料板233以及下料导管25均退出敞口袋10,同时前述双行程作用缸5反向工作两个行程,直至恢复到下一次工作的待机状态,此时的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也彼此与前述相悖的方向位移即摆动到初始状态,使完成了灌装的敞口袋10的袋口上沿闭合成一字形,同时防尘罩235的出尘嘴2355被负压吸尘装置吸尘一次,以便将袋口闭合时的瞬间产生的并且自左、右张袋门26、27之间的配合缝隙中弥散而出的料尘吸除。当然,如果灌装的物料为颗粒物而非粉末状的物料,那么可以省去下料导管。当由另行配置的抱袋小车将灌装完物料的敞口袋抱住后,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工作,第一、第二夹爪414、415斥开,对袋口释放,并且由前述的抱袋小车抱离。
前述的张袋门启闭机构28是这样来工作的:张袋门启闭作用缸281工作,张袋门启闭作用缸柱2811向缸体外伸出,推动作用缸柱连杆283,由于铰接臂284既与作用缸柱连杆283连接又与右摆杆2823连接,因而由作用缸柱连杆283通过铰接臂284带动右摆杆2823,进而由右摆杆2823带动曲臂连杆285,由曲臂连杆285带动曲臂286,由于曲臂286与右张袋门轴271焊固,因而由曲臂286带动右张袋门轴271逆时针运动,使右张袋门27相对于左张袋门28斥开(开门)。左张袋门26的开启由同步轴套282的连动实现,并且左张袋门轴261表现为顺时针转动,左张袋门26相对于右张袋门27斥开,使敞口袋10的袋口形成由图6所示的状态。左、右张袋门26、27闭合即关门时,则张袋门作用缸281反向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技术效果。

Claims (6)

1.一种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所述敞口袋自动灌装机包括一机架(1);一吊架(3),该吊架(3)连接在所述机架(1)的上部;一双行程作用缸(5)和一夹放作用缸联动机构(6),双行程作用缸(5)以其双行程作用缸柱(51)朝向下的状态设置在所述吊架(3)上并且位于吊架(3)的后侧的居中位置,夹放作用缸联动机构(6)设置在所述的吊架(3)上并且与所述的双行程作用缸柱(51)连接;一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该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以其袋口夹放作用缸柱(42)朝向下的状态与所述的夹放作用缸联动机构(6)连接并且该对袋口夹放作用缸(4)彼此左右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装置总成(2),该下料装置总成(2)包括臂架(21)、下联架(22)、下料斗支承底板(23)、下料斗(24)、下料导管(25)、左张袋门(26)、右张袋门(27)、张袋门启闭机构(28)和臂架致动作用缸(29),臂架(21)呈口字形的框架状构造,在该臂架(21)的前侧左端以及后侧左端各固定有一臂架支承轴头固定板(211),在该臂架支承轴头固定板(211)的下部固定有一臂架支承轴头(2111),该臂架支承轴头(211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机架(1)上,在臂架(21)的前侧偏右端的位置固定有一下联架固定板前连接座(212),而在臂架(21)的后侧偏右端的位置固定有一下联架固定板后连接座(213),该下联架固定板前连接座(212)以及下联架固定板后连接座(213)彼此对应,下联架(22)呈口字形的框架状构造,在该下联架(22)的前侧中部并且在对应于下联架固定板前连接座(212)的下方的位置固定有一下联架前固定板(221),该下联架前固定板(221)的上端与下联架固定板前连接座(212)连接,而在下联架前固定板(221)的下端固定有一下联架前固定板销轴(2211),在该下联架前固定板销轴(2211)上连接有一下联架前连杆(222)的右端,而下联架前连杆(222)的左端与所述机架(1)连接,在下联架(22)的后侧中部并且在同时对应于下联架前固定板(221)以及下联架固定板后连接座(213)的位置固定有一下联架后固定板(223),该下联架后固定板(223)的上端与下联架固定板后连接座(213)连接,而下联架后固定板(223)的下端固定有下联架后固定板销轴(2231),在该下联架后固定板销轴(2231)上连接有一下联架后连杆(224)的右端,而下联架后连杆(224)的左端与机架(1)连接,下料斗支承底板(23)固定在下联架(22)的中部,在该下料斗支承底板(23)的居中位置设有一下料导管安装管(231),并且在下料斗支承底板(23)朝向上的一侧的四个角部各以垂直于下料斗支承底板(23)的状态固定有一下料斗底板支承螺柱(232),而在下料斗支承底板(23)朝向下的一侧以面对面的状态固定有一对挡料板(233),下料斗(24)的底部固定在下料斗底板(241)上,而该下料斗底板(241)与下料斗底板支承螺柱(232)的顶部固定并且在下料斗底板(241)朝向下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固定有一下料斗底板导料管(2411),下料导管(25)对应于所述下料导管安装管(231)的管腔设置,该下料导管(25)的上端探出下料导管安装管(231)的上端并且外翻有一下料导管翻边(251),该下料导管翻边(251)覆盖在下料导管安装管(231)的上端端沿上,而下料导管(25)的下端向下伸展到左张袋门(26)与右张袋门(27)之间的下方,所述一对挡料板(233)分别对应于下料导管(25)的下端的前后侧,所述下料斗底板导料管(2411)探入下料导管(25)的下料导管腔内,左张袋门(26)对应于所述下料导管(25)的一下端左侧,在该左张袋门(26)背对右张袋门(27)的一侧的上部通过一对左张袋门轴座(2611)设置有一左张袋门轴(261),在该左张袋门轴(261)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左张袋门轴吊柱(2612),该左张袋门轴吊柱(2612)与所述下联架(22)的左侧连接,右张袋门(27)对应于所述下料导管(25)的下端右侧,在该右张袋门(27)背对左张袋门(26)的一侧的上部通过一对右张袋门轴座(2711)设置有一右张袋门轴(271),在该右张袋门轴(271)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有一右张袋门轴吊柱(2712),该右张袋门轴吊柱(2712)与所述下联架(22)的右侧连接,张袋门启闭机构(28)设置在下联架(22)的右侧后端并且同时与左张袋门轴(261)以及右张袋门轴(271)连接,臂架致动作用缸(29)的尾部通过作用缸吊杆(292)吊挂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该臂架致动作用缸(29)的臂架致动作用缸柱(291)朝向下并且与臂架致动作用缸柱连接座(2911)连接,而该臂架致动作用缸柱连接座(2911)与臂架(21)的右侧的居中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袋门启闭机构(28)包括张袋门启闭作用缸(281)、同步轴套(282)、作用缸柱连杆(283)、铰接臂(284)、一对曲臂连杆(285)和一对曲臂(286),张袋门启闭作用缸(281)通过张袋门启闭作用缸座连接螺杆(2812)连接在张袋门启闭作用缸座(2813)上,而该张袋门启闭作用缸座(2813)固定在所述下联架(22)的右侧,在同步轴套(282)的左端端面以及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各构成有一同步轴套轴头(2821),该同步轴套轴头(2821)转动地支承在同步轴套轴头支承臂(2824)上,而该同步轴套轴头支承臂(2824)在所述下联架(22)上直接延伸构成,在构成于同步轴套(282)的左端端面的同步轴套轴头(2821)上固定有连接有一左摆臂(2822),而在构成于同步轴套(282)的右端端面的同步轴套轴头(2821)上固定连接有一右摆臂(2823),作用缸柱连杆(283)的一端与张袋门启闭作用缸(281)的张袋门启闭作用缸柱(2811)的末端铰接,作用缸柱连杆(283)的另一端与铰接臂(284)的一端连接,而铰接臂(284)的另一端与右摆臂(2823)的中部连接,一对曲臂(286)中的其中一个曲臂固定在所述左张袋门轴(261)的后端,而一对曲臂(286)中的另一个曲臂固定在所述右张袋门轴(271)的后端,一对曲臂连杆(285)中的其中一个曲臂连杆与左摆臂(2822)的前端连接并且还同时与所述一对曲臂(286)中的其中一个曲臂连接,而一对曲臂连杆(285)中的另一个曲臂连杆与右摆臂(2823)的前端连接并且还同时与所述一对曲臂(286)中的另一个曲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料斗支承底板(23)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有防尘围护栈板(234),所述的一对挡料板(233)的上部与防尘围护栈板(234)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导管(25)为橡胶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料斗(24)的外壁上设置有振动器(24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防尘围护栈板(234)上连接有一防尘罩(235)
CN201620206148.5U 2016-03-17 2016-03-17 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96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6148.5U CN205396680U (zh) 2016-03-17 2016-03-17 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206148.5U CN205396680U (zh) 2016-03-17 2016-03-17 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96680U true CN205396680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21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206148.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396680U (zh) 2016-03-17 2016-03-17 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966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1742A (zh) * 2016-03-17 2016-06-22 常熟三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1742A (zh) * 2016-03-17 2016-06-22 常熟三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34741U (zh) 一种全自动开袋、套袋、夹袋机构
CN101870375B (zh) 阀口袋灌装机的自动套袋机构
CN201703571U (zh) 阀口袋灌装机的自动套袋机构
CN203211564U (zh) 一种给袋枕式包装机
US3112777A (en) Apparatus for filling bags of flexible material
CN105600017A (zh) 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夹袋装置
CN107572012B (zh) 水平装袋给袋式包装机
CN111439431A (zh) 一种包装袋的取袋撑袋设备及其取袋撑袋方法
US2654518A (en) Apparatus for filling and compacting material in bags and having a retractable bag bottom abutment member
CN206900759U (zh) 一种全自动开袋机构
CN205441033U (zh) 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夹袋装置
CN105691742A (zh) 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
CN205396680U (zh) 敞口袋自动灌装机的下料装置
CN208931774U (zh) 一种双袋真空包装机的开袋机构
US6474050B1 (en) Device for filling and sealing sacks
CN109455352A (zh) 一种预制袋自动包装机及其包装方法
CN107572052B (zh) 水平装袋机夹
CN205801704U (zh) 一种软包装袋封管机转接下料机构
CN204606326U (zh) 全自动夹带装置
CN114572465A (zh) 一种包装袋封装设备及封装方法
CN109677692B (zh) 敞口袋灌装机的自动夹袋装置
CN209667504U (zh) 敞口袋灌装机的自动夹袋装置
CN206187382U (zh) 计量灌装装置的导料组件
CN209535619U (zh) 一种全自动包装机中的料袋折边机构
CN204847295U (zh) 袋装物料放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