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95668U - 一种卡客车轮胎的立体钢片及使用该钢片制造的轮胎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客车轮胎的立体钢片及使用该钢片制造的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95668U
CN205395668U CN201521080702.1U CN201521080702U CN205395668U CN 205395668 U CN205395668 U CN 205395668U CN 201521080702 U CN201521080702 U CN 201521080702U CN 205395668 U CN205395668 U CN 2053956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teel disc
dimensional
pattern block
side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807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业敬
张云秀
王昌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lun Jiny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807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956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956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956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卡客车轮胎的钢片,整体为立体式设计,体现在长度、宽度和厚度的三维空间上;在钢片的长度和宽度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均呈现波浪形曲面设计,在宽度方向上,波浪形曲面一直延伸到距离钢片边缘2‑5mm的位置,在长度方向上,波浪形曲面设置在中间部位,占整个长度的比例为70%‑95%,两端部位为平面设计;在钢片的长度方向上各处为不等长设计,在钢片的宽度方向上各处为不等宽设计。一种使用上述钢片制造的轮胎,在每块侧部花纹块和肩部花纹块上设有若干个由上述钢片为模具制造的立体式沟槽,立体式沟槽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35‑9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钢片生产的轮胎雪地系数为1.25‑2.43,保证卡客车轮胎在冰雪或雪泥路面上具有优良的制动、驱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卡客车轮胎的立体钢片及使用该钢片制造的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冰雪或雪泥路面的卡客车轮胎,具体涉及一种钢片及使用该钢片制造的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背景技术
卡客车使用的普通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在冰雪或雪泥路面行驶时因轮胎与地面摩擦系数降低,极易出现打滑、制动距离增加等问题,对车辆的安全行驶影响较大。目前卡客车轮胎在冰雪或雪泥路面上所使用的防滑措施多为在轮胎表面缠绕防滑链或在路面上放置草垫、抛洒融雪剂、工业盐等,不仅对轮胎损坏较大而且费时费力、对环境影响较大。车辆的行驶主要通过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提供驱动、制动来保证。另外立体钢片的使用,可以增加花纹块之间的咬合,防止花纹块发生蠕动,降低肩部偏磨。如何增加车辆在冰雪或雪泥路面上的驱动、制动力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出发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立体钢片,将该立体钢片应用到轮胎制备中,得到防滑性能优良、避免打滑及操控不稳定的冰雪或雪泥路面用轮胎胎面,替代防滑链、防滑草垫、融雪剂等的使用。
一种卡客车轮胎的钢片,整体为立体式设计,体现在长度、宽度和厚度的三维空间上;在钢片的长度和宽度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均呈现波浪形曲面设计,在宽度方向上,波浪形曲面一直延伸到距离钢片边缘2~5mm的位置,在长度方向上,波浪形曲面设置在中间部位,占整个长度的比例为70%~95%,两端部位为平面设计;在钢片的长度方向上各处为等长或不等长设计,在钢片的宽度方向上各处为等宽或不等宽设计。
长宽方向上的波浪形设计可将大块花纹块分切为小块,降低胎面刚性,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轮胎在冰雪或雪泥路面防止打滑;同时在车辆进行驱动、制动时分散花纹块在同一方向上的受力。宽度方向上波浪形延伸到距离钢片边缘2~5mm的位置,长度方向上波浪形只分布在中间,利于模具加工,有效防止钢片使用过程中的变形且便于安装,并便于后期立体钢片的维修保养。
长、宽度方向上优选不等长、不等宽设计,利于轮胎使用后期磨损至一定花纹沟深度后钢片仍可提供优异的驱动、制动力,同时可改善轮胎花纹块的散热。
钢片在长度方向上的设计为不等长时,较长的长边为曲线设计,较短的长边为直线设计。钢片在使用时将较短的长边和两个宽边固定于模具上,在胎面花纹块内形成立体式沟槽,钢片的两个宽边的形状及角度与花纹沟沟壁一致或与花纹沟沟壁呈0-50°夹角,利于立体钢片的模具加工、安装;而底部长于顶部的设计利于钢片在拔出模具时脱离模具而且利于底部钢片安装。
钢片在长度方向上的设计为等长时,设置在花纹块的中间,利于硫化后模具与轮胎脱离。在同一方向以及不同方向上的各波浪形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波浪的形式为两相交直线间倒半径为R(R=0~4mm)的圆角,圆角顶部距中心线距离为h(h=1~4mm),长度方向具有5~20个倒角,宽度方向视深度不同,倒角在3~15个不等。
优选地,钢片长度为10~65mm,根据花纹块的大小进行选择;宽度为胎面花纹沟深度的30%~100%,根据花纹沟的深度进行选择;厚度为0.4~1.0mm。该尺寸的选择不仅可以控制花纹块大小,在保证提供足够的驱动、制动性能时还可改善轮胎在行驶时花纹块的散热,减少因热量集中导致的轮胎损坏。
优选地,钢片在长度方向上的左右两部分以它们的中线为轴互相对称,不仅利于钢片的安装而且降低了钢片的加工成本,同时对称设计对轮胎外观提升也有一定效果。
一种使用上述钢片制造的轮胎胎面,包括沿轮胎胎面圆周方向的中央纵向花纹沟,中央纵向花纹沟两侧设置侧部花纹块,侧部花纹块的外侧设置肩部花纹块,侧部花纹块与肩部花纹块之间以侧部纵向花纹沟间隔,纵向相邻的侧部花纹块之间以侧部横向花纹沟间隔,纵向相邻的肩部花纹块之间以肩部横向花纹沟间隔;在每块侧部花纹块和肩部花纹块上设有若干个由上述钢片为模具制造的立体式沟槽,所述立体式沟槽沿轮胎胎面法线方向或与法线呈一定角度方向上为波浪形曲面,与之垂直的方向同样为波浪形曲面,立体式沟槽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35~90°。
所述立体式沟槽不同位置的深度可相同,也可不同。优选深度不同,利于降低轮胎花纹块在使用过程中的蠕动,降低生热。
所述立体式沟槽为两端开放式,即立体式沟槽在花纹块上的两端是与其相邻的花纹沟连通的,在保证驱动、制动前提下,利于轮胎在冰雪或雪泥路面使用时排出冰雪。
所述立体式沟槽为两端为封闭式,即立体式沟槽仅在花纹块上的中间位置,与其相邻的花纹沟不接触,在保证驱动、制动前提下,利于轮胎在冰雪或雪泥路面使用时冰雪嵌入胎面,破坏冰雪面。
所述每块侧部花纹块和肩部花纹块上的立体式沟槽数量为1~10个,立体式沟槽之间为等 距或不等距分布。
位于同一花纹块上的立体式沟槽之间深度不同,也可相同。优选深度不同,该设计可使轮胎在不同磨损时期在冰雪及雪泥路面上均能够提供较好的有较好的驱动、制动性能,且利于花纹块散热。
中央纵向花纹沟、侧部纵向花纹沟、侧部横向花纹沟的深度相同,且无加强筋或加强筋高度偏低,轮胎花纹块偏于柔软,可有效增加车辆的刹车制动距离。
两纵向相邻的肩部花纹块之间设置加强筋,可防止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降低偏磨,增加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操控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独特设计了三维立体钢片,配合轮胎生产模具使用,在轮胎上制造出结构丰富、大饱和度、独特的碎块化驱动花纹。一是将原有块状花纹在保证大饱和度不变的前提下,使轮胎的花纹块更小;二是立体钢片的使用可增加轮胎在冰雪或雪泥路面上对冰面或雪地的破坏,增加轮胎在冰雪或雪泥路面上的制动、启动、驱动性能,防止打滑。解决了卡客车轮胎在冰雪或雪泥路面上使用时出现的打滑、制动距离增加、操控不稳定等问题,保证了轮胎在冰雪或雪泥路面上的制动、驱动性能。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钢片生产的轮胎可降低防滑链对路面的损坏,同时减少融雪剂、工业盐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本实用新型现已在我司成熟应用并经过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国外雪地市场的验证,可立即投入使用。按照欧洲雪地测试要求,轮胎在进行雪地测试时测试系数≥1.25即视为通过测试,根据送往国内及芬兰测试机构对轮胎的雪地性能测试数据显示(雪地系数为1.25~2.43),本申请中所采用的立体钢片的相关花纹均通过雪地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三维立体钢片的内部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三维立体钢片的俯视图(长度方向),其中R1表示两相交直线间倒圆角的半径,h1代表圆角顶部距中心线的距离;
图3本实用新型三维立体钢片的左视图(宽度方向),其中R2表示两相交直线间倒圆角的半径,h2代表圆角顶部距中心线的距离;
图4实施例2轮胎胎面结构示意图;
图5实施例3轮胎胎面结构示意图;
图6实施例4轮胎胎面结构示意图;
图7实施例5轮胎胎面结构示意图;
图8实施例6轮胎胎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长边I;2~宽度方向波浪形曲面;3~长度方向波浪形曲面;4~宽边I;6~宽边II;7~长边II;8~肩部横向花纹沟;9~凹槽;10~侧部纵向花纹沟;11~中央纵向花纹沟;12~侧部横向花纹沟;13~立体式沟槽;14~磨损标识;15~中线;16~肩部花纹块;17~侧部花纹块;18~加强筋;19~内侧部花纹块;20~中侧部花纹块;21~外侧部花纹块;22~内侧部纵向花纹沟;23~中侧部纵向花纹沟;24~外侧部纵向花纹沟;25~内侧部横向花纹沟;26~中侧部横向花纹沟;27~外侧部横向花纹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卡客车轮胎的钢片,整体为立体式设计,体现在长度、宽度和厚度的三维空间上;在钢片的长度和宽度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均呈现波浪形曲面设计,在同一方向上的各波浪形的尺寸相同,在宽度方向上,波浪形曲面2一直延伸到距离钢片边缘3mm的位置,在长度方向上,波浪形曲面3设置在中间部位,占整个长度的比例为90%,两端部位为平面设计。
在钢片的长度方向上各处为等长或不等长设计,如图1所示的钢片,上部一小段为等长设计,下部段为不等长设计。长边II7两个端点间的直线距离长于长边I1;宽边I4和宽边II6的形状及角度与花纹沟沟壁一致;钢片在长度方向上的左右两部分以它们的中线15为轴互相对称,宽边I4和宽边II6的下部段类似于等腰梯形的两个腰。
在钢片的宽度方向上各处为等宽或不等宽设计,体现在图1中,可见钢片的长边I1为直线,长边II7为波浪式曲线,长边II7的设计方式采用先画直线及直角再倒圆角的方式,倒圆角半径为0.5~2mm,可有效防止轮胎使用过程中出现撕裂问题,增加花纹块之间的互锁,对轮胎的偏磨具有一定预防。
钢片的长度为55mm,宽度为10~18mm,厚度为0.4~0.7mm。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的钢片固定到模具上以生产胎面上带有立体式沟槽13的轮胎,钢片的固定通过将预先加工完成的立体钢片放置在前期加工完成的模具上相应的沟槽内并固定,固定时将长边I 1、宽边I 4和宽边II 6固定在模具上。钢片长度随花纹块大小进行变化,不同花纹沟深度钢片宽度不同,但多在10~18mm。所制造得到的轮胎胎面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沿轮胎胎面 圆周方向的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设置侧部花纹块17,侧部花纹块17的外侧设置肩部花纹块16,侧部花纹块17与肩部花纹块16之间以侧部纵向花纹沟10间隔,纵向相邻的侧部花纹块17之间以侧部横向花纹沟12间隔,纵向相邻的肩部花纹块16之间以肩部横向花纹沟8间隔。
侧部花纹块17为六边形花纹块,每块侧部花纹块17上的立体式沟槽13数量为3个,等距分布;肩部花纹块16为七边形花纹块,每块肩部花纹块16上的立体式沟槽13数量为2个;各立体式沟槽13的波浪尺寸相同。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的侧部花纹块17互相呈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位于胎面中心线上;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的肩部花纹块16互相呈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位于胎面中心线上。横向相邻的花纹块之间交错排列。肩部花纹块16的面积大于侧部花纹块17的面积。
立体式沟槽13沿轮胎胎面法线方向为波浪形曲面,与之垂直的方向同样为波浪形曲面,立体式沟槽13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35~90°。
立体式沟槽13为两端开放式,即立体式沟槽13在花纹块上的两端是与其相邻的花纹沟连通的。
在肩部花纹块16的外侧立体式沟槽13处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宽度宽于立体式沟槽13。
位于同一花纹块上的立体式沟槽13之间深度不同,同一立体式沟槽13不同位置的深度也不同。立体式沟槽13的深度范围在4~24mm,,长度为8~25mm,厚度为0.4~0.8mm。
中央纵向花纹沟11、侧部纵向花纹沟10为折线形状,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10~25°。
侧部横向花纹沟12和肩部横向花纹沟8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60~80°。
中央纵向花纹沟11、侧部纵向花纹沟10、侧部横向花纹沟12和肩部横向花纹沟8的深度为8~25mm,宽度为10~20mm。
中央纵向花纹沟11内设有磨损标识14。
两相邻的肩部花纹块16之间设置加强筋18,可防止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降低偏磨。
对制得的轮胎进行了雪地性能测试,雪地系数为1.63。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的钢片固定到模具上以生产胎面上带有立体式沟槽13的轮胎,钢片的固定通过将预先加工完成的立体钢片放置在前期加工完成的模具上相应的沟槽内并固定,固定时将长 边I1、宽边I4和宽边II6固定在模具上。钢片长度随花纹块大小进行变化,不同花纹沟深度钢片宽度不同,但多在10~18mm。所制造得到的轮胎胎面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沿轮胎胎面圆周方向的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设置两列侧部花纹块17,两列侧部花纹块17之间以侧部纵向花纹沟10间隔,侧部花纹块17的外侧设置肩部花纹块16,侧部花纹块17与肩部花纹块16之间以侧部纵向花纹沟10间隔,纵向相邻的侧部花纹块17之间以侧部横向花纹沟12间隔,纵向相邻的肩部花纹块16之间以肩部横向花纹沟8间隔。
侧部花纹块17为十六边形花纹块,每块侧部花纹块17上的立体式沟槽13数量为3个,等距分布;肩部花纹块16为十一边形花纹块,每块肩部花纹块16上的立体式沟槽13数量也为3个,等距分布;各立体式沟槽13的波浪尺寸相同。横向相邻的花纹块之间交错排列。
立体式沟槽13沿轮胎胎面法线方向为波浪形曲面,与之垂直的方向同样为波浪形曲面,立体式沟槽13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40~70°。
立体式沟槽13为两端开放式,即立体式沟槽13在花纹块上的两端是与其相邻的花纹沟连通的。
在肩部花纹块16的外侧立体式沟槽13处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宽度宽于立体式沟槽13。
位于同一花纹块上的立体式沟槽13之间深度不同,同一立体式沟槽13不同位置的深度也不同。立体式沟槽13的深度范围在4~24mm,长度为8~25mm,厚度为0.5~1.0mm。
中央纵向花纹沟11、侧部纵向花纹沟10为折线形状,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0~30°。
侧部横向花纹沟12和肩部横向花纹沟8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60~80°。
中央纵向花纹沟11、侧部纵向花纹沟10、侧部横向花纹沟12和肩部横向花纹沟8的深度为8~25mm,宽度为6~15mm。
对制得的轮胎进行了雪地性能测试,雪地系数为1.66。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的钢片固定到模具上以生产胎面上带有立体式沟槽13的轮胎,钢片的固定通过将预先加工完成的立体钢片放置在前期加工完成的模具上相应的沟槽内并固定,固定时将长边I1、宽边I4和宽边II6固定在模具上。钢片长度随花纹块大小进行变化,不同花纹沟深度钢片宽度不同,但多在10~18mm。所制造得到的轮胎胎面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沿轮胎胎面圆周方向的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设置两列侧部花纹块17,两列侧部花纹块17之间以侧部纵向花纹沟10间隔,侧部花纹块17的外侧设置肩部花纹块16,侧部花纹 块17与肩部花纹块16之间以侧部纵向花纹沟10间隔,纵向相邻的侧部花纹块17之间以侧部横向花纹沟12间隔,纵向相邻的肩部花纹块16之间以肩部横向花纹沟8间隔。
侧部花纹块17和肩部花纹块16均为同等尺寸的五边形花纹块,每块侧部花纹块17和肩部花纹块16上的立体式沟槽13数量均为3个,等距分布,位于中间的立体式沟槽13的波浪尺寸大于其两边的立体式沟槽13,立体式沟槽13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54~64°。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的侧部花纹块17互相呈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位于胎面中心线上;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的肩部花纹块16互相呈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位于胎面中心线上。横向相邻的花纹块之间交错排列。
立体式沟槽13沿轮胎胎面法线方向为波浪形曲面,与之垂直的方向同样为波浪形曲面。
立体式沟槽13为两端开放式,即立体式沟槽13在花纹块上的两端是与其相邻的花纹沟连通的。
位于同一花纹块上的立体式沟槽13之间深度不同,同一立体式沟槽13不同位置的深度也不同。立体式沟槽13的深度范围4~24mm,,长度为8~25mm,厚度为0.4~0.8mm。
中央纵向花纹沟11和与肩部花纹块16相邻的侧部纵向花纹沟10为折线形状,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0~10°,两列侧部花纹块17之间的侧部纵向花纹沟10为直线形状。
侧部横向花纹沟12和肩部横向花纹沟8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50~70°。
中央纵向花纹沟11、侧部纵向花纹沟10、侧部横向花纹沟12和肩部横向花纹沟8的深度为8~25mm,宽度为6~20mm。
侧部横向花纹沟12的一端经过五边形花纹块的最长边延伸至侧部花纹块17的内部,延伸到内部的部分与立体式沟槽13的一端相连通。
两相邻的肩部花纹块16之间设置加强筋18。
对制得的轮胎进行了雪地性能测试,雪地系数为2.43。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的钢片固定到模具上以生产胎面上带有立体式沟槽13的轮胎,钢片的固定通过将预先加工完成的立体钢片放置在前期加工完成的模具上相应的沟槽内并固定,固定时将长边I1、宽边I4和宽边II6固定在模具上。钢片长度随花纹块大小进行变化,不同花纹沟深度钢片宽度不同,但多在10~18mm。所制造得到的轮胎胎面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沿轮胎胎面圆周方向的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向外依次设置内侧部花纹块19、中侧部花纹块20、外侧部花纹块21、肩部花纹块16,内侧部花纹块19、中侧部花纹块20、外侧部 花纹块21、肩部花纹块16之间依次由内侧部纵向花纹沟22、中侧部纵向花纹沟23和外侧部纵向花纹沟24间隔,纵向相邻的内侧部花纹块19之间以内侧部横向花纹沟25间隔,纵向相邻的中侧部花纹块20之间以中侧部横向花纹沟26间隔,纵向相邻的外侧部花纹块21之间以外侧部横向花纹沟27间隔,纵向相邻的肩部花纹块16之间以肩部横向花纹沟8间隔。
内侧部花纹块19、中侧部花纹块20、外侧部花纹块21、肩部花纹块16的形状均接近为长方形。内侧部花纹块19上的立体式沟槽13数量为8个,不等距分布;中侧部花纹块20上的立体式沟槽13数量为8个,不等距分布;外侧部花纹块21上的立体式沟槽13数量为6个,等距分布。立体式沟槽13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35~90°,内侧部花纹块19的立体式沟槽13波浪尺寸最大,其次为外侧部花纹块21,中侧部花纹块20的最小。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的内侧部花纹块19互相呈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位于胎面中心线上;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的中侧部花纹块20互相呈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位于胎面中心线上;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的外侧部花纹块21互相呈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位于胎面中心线上;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的肩部花纹块16互相呈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位于胎面中心线上。横向相邻的花纹块之间交错排列。
立体式沟槽13沿轮胎胎面法线方向为波浪形曲面,与之垂直的方向同样为波浪形曲面。
立体式沟槽13为两端开放式,即立体式沟槽13在花纹块上的两端是与其相邻的花纹沟连通的。
位于同一花纹块上的立体式沟槽13之间深度不同,同一立体式沟槽13不同位置的深度也不同。立体式沟槽13的深度范围在4~20mm,长度为8~25mm,厚度为0.5~0.8mm。
内侧部纵向花纹沟22、中侧部纵向花纹沟23和外侧部纵向花纹沟24为折线形状,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0~20°。
内侧部横向花纹沟25、中侧部横向花纹沟26、外侧部横向花纹沟27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分别为75~95°、75~95°、75~95°。
中央纵向花纹沟11、内侧部纵向花纹沟22、中侧部纵向花纹沟23、外侧部纵向花纹沟24、内侧部横向花纹沟25、中侧部横向花纹沟26、外侧部横向花纹沟27的深度为8~21mm,宽度为7~15mm。
两相邻的外侧部花纹块21之间、两相邻的肩部花纹块16之间设置加强筋18。
肩部花纹块16上设置3个呈直线排列的圆孔,以增加肩部的雪地抓着性。
对制得的轮胎进行了雪地性能测试,雪地系数为1.26。
实施例6
将实施例1的钢片固定到模具上以生产胎面上带有立体式沟槽13的轮胎,钢片的固定通过将预先加工完成的立体钢片放置在前期加工完成的模具上相应的沟槽内并固定,固定时将长边I1、宽边I4和宽边II6固定在模具上。钢片长度随花纹块大小进行变化,不同花纹沟深度钢片宽度不同,但多在10~18mm。所制造得到的轮胎胎面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沿轮胎胎面圆周方向的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设置两列侧部花纹块17,两列侧部花纹块17之间以侧部纵向花纹沟10间隔,侧部花纹块17的外侧设置肩部花纹块16,侧部花纹块17与肩部花纹块16之间以侧部纵向花纹沟10间隔,纵向相邻的侧部花纹块17之间以侧部横向花纹沟12间隔,纵向相邻的肩部花纹块16之间以肩部横向花纹沟8间隔。
侧部花纹块17为七边形花纹块,整体呈L型,每块侧部花纹块17上的立体式沟槽13数量为3个,等距分布;肩部花纹块16为七边形花纹块,整体呈折线型,每块肩部花纹块16上的立体式沟槽13数量为1个。侧部花纹块17上的立体式沟槽13波浪尺寸小于肩部花纹块16,立体式沟槽13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50~90°。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的侧部花纹块17互相呈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位于胎面中心线上;中央纵向花纹沟11两侧的肩部花纹块16互相呈中心对称,对称中心位于胎面中心线上。横向相邻的花纹块之间交错排列。
立体式沟槽13沿轮胎胎面法线方向为波浪形曲面,与之垂直的方向同样为波浪形曲面。
立体式沟槽13为两端开放式,即立体式沟槽13在花纹块上的两端是与其相邻的花纹沟连通的。
位于同一花纹块上的立体式沟槽13之间深度不同,同一立体式沟槽13不同位置的深度也不同。立体式沟槽13的深度范围在2.5~24mm,长度为8~25mm,厚度为0.5~1.0mm。
中央纵向花纹沟11、侧部纵向花纹沟10为折线形状,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0~10°。
侧部横向花纹沟12和肩部横向花纹沟8与胎面中心线的夹角为60~80°。
中央纵向花纹沟11、侧部纵向花纹沟10、侧部横向花纹沟12和肩部横向花纹沟8的深度为5~30mm,宽度为10~20mm。
两纵向相邻的侧部花纹块17之间设置加强筋18。
对制得的轮胎进行了雪地性能测试,雪地系数为2.25。

Claims (10)

1.一种卡客车轮胎的立体钢片,其特征在于,整体为立体式设计,体现在长度、宽度和厚度的三维空间上;在钢片的长度和宽度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均呈现波浪形曲面设计,在宽度方向上,波浪形曲面一直延伸到距离钢片边缘2~5mm的位置,在长度方向上,波浪形曲面设置在中间部位,占整个长度的比例为70%~95%,两端部位为平面设计;在钢片的长度方向上各处为等长或不等长设计,在钢片的宽度方向上各处为等宽或不等宽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客车轮胎的立体钢片,其特征在于,钢片在长度方向上的设计为不等长,较长的长边为曲线设计,较短的长边为直线设计;钢片在使用时将较短的长边和两个宽边固定于模具上,在胎面花纹块内形成立体式沟槽,钢片的两个宽边的形状及角度与花纹沟沟壁一致或与花纹沟沟壁呈0-50°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客车轮胎的立体钢片,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方向以及不同方向上的各波浪形的尺寸相同或不同,波浪的形式为两相交直线间倒半径为R=0~4mm的圆角,圆角顶部距中心线距离为h=1~4mm,长度方向具有3~20个倒角,宽度方向视深度不同,倒角在3~15个不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客车轮胎的立体钢片,其特征在于,钢片长度为10~65mm,宽度为胎面花纹沟深度的30%~100%,厚度为0.4~1.0mm。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钢片制造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轮胎胎面圆周方向的中央纵向花纹沟,中央纵向花纹沟两侧设置侧部花纹块,侧部花纹块的外侧设置肩部花纹块,侧部花纹块与肩部花纹块之间以侧部纵向花纹沟间隔,纵向相邻的侧部花纹块之间以侧部横向花纹沟间隔,纵向相邻的肩部花纹块之间以肩部横向花纹沟间隔;在每块侧部花纹块和肩部花纹块上设有若干个由上述钢片为模具制造的立体式沟槽,所述立体式沟槽沿轮胎胎面法线方向在一定角度上为波浪形曲面,与之垂直的方向同样为波浪形曲面,立体式沟槽与胎面圆周方向中心线的夹角为35~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片制造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式沟槽不同位置的深度不同,位于同一花纹块上的立体式沟槽之间深度也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钢片制造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式沟槽为两端开放式,即立体式沟槽在花纹块上的两端是与其相邻的花纹沟连通的。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钢片制造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式沟槽为两端封闭式,即立体式沟槽仅在花纹块上的中间位置,与其相邻的花纹沟不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钢片制造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块侧部花纹块和肩部花 纹块上的立体式沟槽数量为1~10个,立体式沟槽之间为等距或不等距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钢片制造的轮胎,其特征在于,中央纵向花纹沟、侧部纵向花纹沟、侧部横向花纹沟的深度相同,且无加强筋;两纵向相邻的肩部花纹块之间设置加强筋。
CN201521080702.1U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卡客车轮胎的立体钢片及使用该钢片制造的轮胎 Active CN2053956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80702.1U CN205395668U (zh)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卡客车轮胎的立体钢片及使用该钢片制造的轮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80702.1U CN205395668U (zh)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卡客车轮胎的立体钢片及使用该钢片制造的轮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95668U true CN205395668U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49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80702.1U Active CN205395668U (zh) 2015-12-22 2015-12-22 一种卡客车轮胎的立体钢片及使用该钢片制造的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9566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9018A (zh) * 2015-12-22 2016-05-04 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客车轮胎的钢片及使用该钢片制造的轮胎
CN108621708A (zh) * 2018-04-16 2018-10-09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轮胎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9018A (zh) * 2015-12-22 2016-05-04 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客车轮胎的钢片及使用该钢片制造的轮胎
CN108621708A (zh) * 2018-04-16 2018-10-09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轮胎
CN108621708B (zh) * 2018-04-16 2023-10-13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走行轮轮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6718C (zh) 三维胎面刀槽花纹和形成三维胎面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模
CN101134426A (zh) 充气轮胎
CN104228474B (zh) 充气轮胎
CN101190644B (zh) 充气轮胎
JP200231651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68291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0448702C (zh) 充气轮胎
CN101844487B (zh) 空气轮胎
JP421194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50273950A1 (en) Tread and tire for heavy vehicle
CN102039787B (zh) 充气轮胎
CN102015331B (zh) 充气轮胎
JP2013540077A (ja) 複数の摩耗層を有するタイヤトレッド
JP2008074346A (ja) 悪路走行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704531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064699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40060717A1 (en) Tire with tread having bridged areas with split contact faces within a lateral groove
CN205395668U (zh) 一种卡客车轮胎的立体钢片及使用该钢片制造的轮胎
JP347390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03600907U (zh) 载重汽车轮胎胎面
JP553323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539018A (zh) 一种卡客车轮胎的钢片及使用该钢片制造的轮胎
JP581601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98622B2 (ja) タイヤ
CN204109689U (zh) 一种电动车用充气轮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6500 Maoshan Road 588,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ilun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Yuanjiang Road,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ai Lun Jinyu Group incorporated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