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3931U - 一种换热换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换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3931U
CN205383931U CN201521009215.6U CN201521009215U CN205383931U CN 205383931 U CN205383931 U CN 205383931U CN 201521009215 U CN201521009215 U CN 201521009215U CN 205383931 U CN205383931 U CN 2053839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arts
heat exchange
muffler
exhaust pip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092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亚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 LINK MACHINE (SHANGHAI) CO Ltd
Powerlink Electrical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 LINK MACHIN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 LINK MACHIN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 LINK MACHIN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0092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39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39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39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换向装置,包括:排气弯管;第一排气管部件,呈五通结构,具有五个开口端,包括两个封闭开口端、两个水平开口端和一个纵向开口端,两个水平开口端分别与阻性消声器、换热管的一端相连通;第二排气管部件,呈四通结构,具有四个开口端,包括一个封闭开口端、两个水平开口端和进气口端,两个水平开口端分别与阻性消声器、换热管的另一端相连通;两个执行机构,包括挡板和转动部;电动执行单元,与两个转动部传动相连,可带动两个挡板在第二排气管部件内转动,以控制换热管和抗性消声器内部烟气的流通与关闭。其技术方案能够对热交换加热热水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可根据需要方便的控制热交换量,控制可用热介质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换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水热交换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换热换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中通常具有大量的高温烟气排出,通常利用烟水热交换进行余热的二次利用,将烟气中具有的高温通过热交换加热热水,而显然当水温需求在一定温度内,已达到要求的温度或不需要使用热水时,就需要对热交换加热热水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将烟气热量直接排放,不交换到水中,一面造成水过热损坏元件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有效控制热交换加热热水过程的换热换向装置,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热换向装置,应用于烟水换热器中用以控制烟气的流向,包括一排气弯管、一阻性消声器、一抗性消声器、一换热管、第一排气管部件、第二排气管部件、两个执行机构、以及一电动执行单元,
所述排气弯管的下端开口与所述阻性消声器内部相连通,上端开口作为烟气排出口;
所述第一排气管部件整体呈五通结构,具有五个开口端,包括封闭设置的两个封闭开口端、水平且设置于同一侧的两个水平开口端、以及纵向设置的一个纵向开口端,且两个水平开口端分别与所述阻性消声器、所述换热管的一端相连通,纵向开口端与所述阻性消声器内部相连通;
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整体呈四通结构,具有四个开口端,包括封闭设置的一个封闭开口端、水平且设置于同一侧两个水平开口端、以及作为烟气进入口的进气口端,且两个水平开口端分别与所述阻性消声器、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每一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的内径相配的挡板和与所述挡板相连的转动部,且两个所述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的两个水平开口端内,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的两个水平开口端的内侧壁上均向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部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并透出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
所述电动执行单元与两个所述转动部透出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的上端传动相连,所述电动执行单元通过转动两个所述转动部分别带动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的水平开口端内转动,用以控制所述换热管和所述抗性消声器内部烟气的流通与关闭。
所述电动执行单元包括电动执行器和拉杆,两个所述挡板互成90度角,且其中一个所述挡板通过相连的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电动执行器传动相连,另外一个所述挡板通过相连的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拉杆的一端传动相连,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执行器传动相连,所述电动执行器旋转时可带动一个所述挡板转动,同时通过所述拉杆同步带动另一个所述挡板转动。
所述排气弯管位于所述阻性消声器的上方,所述抗性消声器和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阻性消声器的下方。
较佳的,所述排气弯管的下端开口、所述第一排气管部件的纵向开口端分别与所述阻性消声器的两端相连通。
较佳的,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上设置有支架,用以支撑上方设置的所述阻性消声器。
较佳的,所述抗性消声器和所述换热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所述换热换向装置设置有两条烟气流通路径,并通过电动执行单元对路径的通断进行控制切换,可根据需要方便的控制热交换量,控制可用热介质的温度;
(2)电动执行器和拉杆的设置,以及两个挡板互成90度角设置,使得可同步对抗性消声器和换热管进行开关控制和切换,方便的切换烟气流通路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换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内各部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会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相同构造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描述。
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换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为图1中I部内各部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所述换热换向装置可应用于烟水换热器中,用以控制烟水换热器加热过程的烟气的流向,进而控制对水加热过程的进行与否。其中,所述换热换向装置包括一排气弯管1、一阻性消声器2、一抗性消声器3、一换热管4、第一排气管部件5、第二排气管部件6、两个执行机构7、以及一电动执行单元。
排气弯管1下端开口与阻性消声器2内部相连通,上端开口作为烟气排出口;
第一排气管部件5整体呈五通结构,具有五个开口端,包括封闭设置的两个封闭开口端、水平且设置于同一侧的两个水平开口端、以及纵向设置的一个纵向开口端,且两个水平开口端分别与阻性消声器2、换热管4的一端相连通,纵向开口端与阻性消声器2内部相连通;
第二排气管部件6整体呈四通结构,具有四个开口端,包括封闭设置的一个封闭开口端、水平且设置于同一侧两个水平开口端、以及作为烟气进入口的进气口端,且两个水平开口端分别与阻性消声器2、换热管4的另一端相连通;
每一执行机构7包括与第二排气管部件6的内径相配的挡板71和与挡板71相连的转动部72,形成类似蝶阀结构,且两个挡板71分别设置于第二排气管部件6的两个水平开口端内,第二排气管部件6的两个水平开口端的内侧壁上均向上贯穿设置有通孔61,转动部72穿设于通孔61内并透出第二排气管部件6;
电动执行单元与两个转动部72透出第二排气管部件6的上端传动相连,电动执行单元通过转动两个转动部72分别带动相对应的两个挡板71在第二排气管部件6的水平开口端内转动,从而控制换热管4和抗性消声器3内部烟气的流通与关闭。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2所示,电动执行单元包括电动执行器9和拉杆8,两个挡板71互成90度角设置,且其中一个挡板71通过相连的转动部72与电动执行器9传动相连,另外一个挡板71通过相连的转动部72与拉杆8的一端传动相连,拉杆8的另一端与电动执行器9传动相连,电动执行器9旋转时可带动一个挡板71转动,同时通过拉杆8同步带动另一个挡板71转动,从而控制内部烟气的流通与关闭。值得指出的是,同步切换换热换气的方式还可以是电机、齿轮、齿条等多种方式实现,不应局限于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执行机构7的挡板71成90°夹角,可根据热水使用情况,当需要加热热水时,电动执行器9处于断电自由状态,换热管4部件进气口打开,抗性消声器3进气口关闭,烟气通过换热管4部件,烟气中的热量交换到水中。当热水达到要求温度或不需使用热水时,通过给电动执行器9通电,电动执行器9得电运动,旋转90°,将换热管4进气口关闭,抗性消声器3进气口打开。烟气热量直接排放,不交换到水中,以免造成水过热,损坏元件。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排气弯管1位于阻性消声器2的上方,抗性消声器3和换热管4位于阻性消声器2的下方。从而烟气可以由下而上流动,不易于驻留且使用效率更高。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1所示,排气弯管1、第一排气管部件5的纵向开口端分别与阻性消声器2的两端相连通,从而烟气具有更长的路径,消声效果更为优良。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抗性消声器3和换热管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排气管部件6上还设置有支架10,用以支撑上方设置的阻性消声器2,从而得到稳固的结构。阻性消声器2和抗性消声器3的设置均为降低噪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换向装置设置有两条烟气流通路径,并通过电动执行单元对路径的通断进行控制切换,可根据需要方便的控制热交换量,控制可用热介质的温度;电动执行器9和拉杆8的设置,以及两个挡板71互成90度角设置,使得可同步对抗性消声器3和换热管4进行开关控制和切换,方便的切换烟气流通路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换热换向装置,应用于烟水换热器中用以控制烟气的流向,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排气弯管、一阻性消声器、一抗性消声器、一换热管、第一排气管部件、第二排气管部件、两个执行机构、以及一电动执行单元,
所述排气弯管的下端开口与所述阻性消声器内部相连通,上端开口作为烟气排出口;
所述第一排气管部件整体呈五通结构,具有五个开口端,包括封闭设置的两个封闭开口端、水平且设置于同一侧的两个水平开口端、以及纵向设置的一个纵向开口端,且两个水平开口端分别与所述阻性消声器、所述换热管的一端相连通,纵向开口端与所述阻性消声器内部相连通;
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整体呈四通结构,具有四个开口端,包括封闭设置的一个封闭开口端、水平且设置于同一侧两个水平开口端、以及作为烟气进入口的进气口端,且两个水平开口端分别与所述阻性消声器、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每一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的内径相配的挡板和与所述挡板相连的转动部,且两个所述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的两个水平开口端内,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的两个水平开口端的内侧壁上均向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动部穿设于所述通孔内并透出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
所述电动执行单元与两个所述转动部透出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的上端传动相连,所述电动执行单元通过转动两个所述转动部分别带动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的水平开口端内转动,用以控制所述换热管和所述抗性消声器内部烟气的流通与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执行单元包括电动执行器和拉杆,两个所述挡板互成90度角,且其中一个所述挡板通过相连的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电动执行器传动相连,另外一个所述挡板通过相连的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拉杆的一端传动相连,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动执行器传动相连,所述电动执行器旋转时可带动一个所述挡板转动,同时通过所述拉杆同步带动另一个所述挡板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弯管位于所述阻性消声器的上方,所述抗性消声器和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阻性消声器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热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弯管的下端开口、所述第一排气管部件的纵向开口端分别与所述阻性消声器的两端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部件上设置有支架,用以支撑上方设置的所述阻性消声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性消声器和所述换热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CN201521009215.6U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换热换向装置 Active CN2053839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9215.6U CN205383931U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换热换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09215.6U CN205383931U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换热换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3931U true CN205383931U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37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09215.6U Active CN205383931U (zh) 2015-12-07 2015-12-07 一种换热换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39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3473A (zh) * 2018-03-16 2018-09-14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压机排风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3473A (zh) * 2018-03-16 2018-09-14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压机排风装置
CN108533473B (zh) * 2018-03-16 2019-11-08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压机排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03263Y (zh) 排管式热风炉
CN104083963A (zh) 一种除尘器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
CN205383931U (zh) 一种换热换向装置
CN110860378A (zh) 一种电除尘器用热风吹扫系统
CN205316352U (zh) 具有尾气余热回收功能的rto系统
CN201032346Y (zh) 燃油热风炉
CN106016734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热风炉
WO2014182256A1 (en) Recuperative unit for a smelting aggregate
CN103486870A (zh) 工业窑炉烟气余热制冷供热系统
CN203565857U (zh) 中间包浸入式水口离线烘烤装置
CN203687075U (zh) 火力发电厂磨煤机一次风系统
CN202018185U (zh) 组合式空气炉系统
WO2020177302A1 (zh) 利用高炉轴流鼓风机冷风热量的方法以及热风炉系统
CN101650073B (zh) 折流式热风炉
CN202119278U (zh) 全自动旋转定时吹灰吹垢节能器
CN206540145U (zh) 废气焚烧装置
CN206648048U (zh) 方便节能型废气焚烧装置
CN105403058A (zh) 热风炉废烟气余热利用设备及流程
CN107246615A (zh) 具有摆动切换阀的蓄热燃烧系统
CN203768429U (zh) 一种高效节能金属再生熔炼系统
CN110274256B (zh) 一种无窜风蓄热式空气预热器
CN201866926U (zh) 一种余热循环利用燃气热风炉
CN202582225U (zh) 熔炼炉
CN206973586U (zh) 具有摆动切换阀的蓄热燃烧系统
CN206593514U (zh) 一种新的喷流换热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