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50123U - 气囊式联轴器 - Google Patents

气囊式联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50123U
CN205350123U CN201520961901.7U CN201520961901U CN205350123U CN 205350123 U CN205350123 U CN 205350123U CN 201520961901 U CN201520961901 U CN 201520961901U CN 205350123 U CN205350123 U CN 205350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ir bag
contiguous block
shaft coupling
connect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619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复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ANGY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UANGY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UANGYU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UANGY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619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50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50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501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专利属于联轴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气囊式联轴器,包括主动连接筒、从动连接筒、连接块和气囊,所述主动连接筒的端部设有主动盘,所述从动连接筒的端部设有从动盘,所述主动盘上设有一个第一环形槽和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从动盘上设有一个第二环形槽和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第二凹槽连通;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位于第一凹槽内,另一端位于第二凹槽内;所述气囊的一端位于第一环形槽内,另一端位于第二环形槽内,且气囊与连接块相抵,该气囊上设有进气阀和安全阀。该联轴器不但具有过载保护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重复使用的特点。

Description

气囊式联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囊式联轴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是机械系统动力传输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部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动力工业、采矿和船舶、航空航天、钢铁工业、造纸等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联轴器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
联轴器的类型较多,通常可分为刚性联轴器、挠性联轴器和无接触联轴器。刚性联轴器具有结构简单、传递效率高的优点。但也有不能过载保护、不能缓冲减振、安装要求高和不能提供软启动的缺点。
挠性联轴器包括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和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前者缓冲减震能力差,后者的传递效率则较低。挠性联轴器属于接触式联轴器,要求对中安装误差小且很难保证,往往由于对中安装问题导致振动并缩短密封件和轴承的寿命,使设备温度升高、传递效率降低。虽然部分挠性联轴器允许在较大的对中误差条件下运行,但却会在电机和负载轴上产生周期性附加载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前能实现过载保护的联轴器主要是以破坏联轴器为代价,避免动力系统发生损坏,然而针对一些工况比较恶劣的环境,经常出现动力系统超频,导致系统过载的设备而言,频繁更换联轴器无形中增加了设备的成本,另外还影响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因为每拆卸安装一次联轴器花费的时间通常比较长,并非几十分钟就能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重复性利用的过载保护联轴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气囊式联轴器,包括主动连接筒、从动连接筒、连接块和气囊,所述主动连接筒的端部设有主动盘,所述从动连接筒的端部设有从动盘,所述主动盘上设有一个第一环形槽和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从动盘上设有一个第二环形槽和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第二凹槽连通;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位于第一凹槽内,另一端位于第二凹槽内;所述气囊的一端位于第一环形槽内,另一端位于第二环形槽内,且气囊与连接块相抵,该气囊上设有进气阀和安全阀。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具体使用本气囊式联轴器时,首先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块和气囊。将连接块的两端分别安装到相应的凹槽内,将气囊安装在多根连接块形成的环形腔室内,从进气阀向气囊内充气,直到气囊将连接块顶起,使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内壁紧紧贴合。然后使主动连接筒连接在主动轴上,从动连接筒连接在从动轴上。
主动轴转动带动主动连接筒转动,主动连接筒带动主动盘转动,进而实现连接块转动。由于连接块的一端在主动盘的第一凹槽内,另一端在从动盘的第二凹槽内,连接块随主动盘转动时,连接块带动从动盘转动,进而带动从动连接筒转动,从动连接筒带动从动轴转动。
当从动轴受到较大负载时,主动盘与从动盘发生相对扭动,进而使连接块发生扭转,连接块发生扭转时,连接块挤压气囊,使气囊内的压强增大,当气囊内的压强大于安全阀设定的参数时,安全阀打开,气囊内的气体向外流动,气囊收缩。当气囊收缩后,没有外界物体对连接块进行支撑,此时连接块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滑落,此时主动盘与从动盘实现分离,进而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避免从动轴发生扭曲变形或动力系统损坏的危险。当第二次使用本联轴器时,直接向气囊通气,使气囊膨胀,将连接块顶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即可。
本方案巧妙利用气囊和连接块的结合,通过气囊具有收缩和膨胀的特性,实现连接块对主动盘和从动盘的连接与分离。巧妙的实现了既能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又能实现从复使用的目的。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一层耐磨层。耐磨层避免连接块与主动盘(或从动盘)长时间直接接触发生粘连的情况,不便于过载保护。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所述气囊为长方体气囊,更加有利于对连接块的支撑,使连接块受力更加均匀。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在主动盘上均匀设置,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在从动盘上均匀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结构和尺寸相同。方便加工和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囊式联轴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动连接筒10、第一凹槽11、主动盘12、从动连接筒20、第二凹槽21、从动盘22、连接块30、耐磨层31、气囊40、进气阀41、安全阀4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气囊式联轴器,包括主动连接筒10、从动连接筒20、连接块30和气囊40,该气囊40为长方体气囊。主动连接筒10的端部设有与之一体成型的主动盘12,从动连接筒20的端部设有与之一体成型的从动盘22。主动盘12上设有一个第一环形槽和6个均布的第一凹槽11,第一环形槽与第一凹槽11连通。从动盘22上设有一个第二环形槽和6个第二凹槽21,第二环形槽与第二凹槽21连通。连接块30的左端位于第一凹槽11内,右端位于第二凹槽21内。气囊40的左端位于第一环形槽内,右端位于第二环形槽内,且气囊40与连接块30相抵,该气囊40上设有进气阀41和安全阀42。另外,连接块30上设有一层耐磨层31。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21的结构和尺寸相同。
具体使用本气囊式联轴器时,首先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块30和气囊40。将连接块30的两端分别安装到相应的凹槽内,将气囊40安装在多根连接块30形成的环形腔室内,从进气阀41向气囊40内充气,直到气囊40将连接块30顶起,使连接块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的内壁紧紧贴合。然后使主动连接筒10连接在主动轴上,从动连接筒20连接在从动轴上。
主动轴转动带动主动连接筒10转动,主动连接筒10带动主动盘12转动,进而实现连接块30转动。由于连接块30的一端在主动盘12的第一凹槽11内,另一端在从动盘22的第二凹槽21内,连接块30随主动盘12转动时,连接块30带动从动盘22转动,进而带动从动连接筒20转动,从动连接筒20带动从动轴转动。
当从动轴受到较大负载时,主动盘12与从动盘22发生相对扭动,进而使连接块30发生扭转,连接块30发生扭转时,连接块30挤压气囊40,使气囊40内的压强增大,当气囊40内的压强大于安全阀42设定的参数时,安全阀42打开,气囊40内的气体向外流动,气囊40收缩。当气囊40收缩后,没有外界物体对连接块30进行支撑,此时连接块30从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中滑落,此时主动盘12与从动盘22实现分离,进而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避免从动轴发生扭曲变形或动力系统损坏的危险。当第二次使用本联轴器时,直接向气囊40通气,使气囊40膨胀,将连接块30顶到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即可。
本方案巧妙利用气囊40和连接块30的结合,通过气囊40具有收缩和膨胀的特性,实现连接块30对主动盘12和从动盘22的连接与分离。巧妙的实现了既能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又能实现从复使用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4)

1.气囊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连接筒、从动连接筒、连接块和气囊,所述主动连接筒的端部设有主动盘,所述从动连接筒的端部设有从动盘,所述主动盘上设有一个第一环形槽和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第一凹槽连通;所述从动盘上设有一个第二环形槽和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第二凹槽连通;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位于第一凹槽内,另一端位于第二凹槽内;所述气囊的一端位于第一环形槽内,另一端位于第二环形槽内,且气囊与连接块相抵,该气囊上设有进气阀和安全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一层耐磨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长方体气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式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在主动盘上均匀设置,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在从动盘上均匀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结构和尺寸相同。
CN201520961901.7U 2015-11-29 2015-11-29 气囊式联轴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50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61901.7U CN205350123U (zh) 2015-11-29 2015-11-29 气囊式联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61901.7U CN205350123U (zh) 2015-11-29 2015-11-29 气囊式联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50123U true CN205350123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67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6190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50123U (zh) 2015-11-29 2015-11-29 气囊式联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501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27038U (zh) 一种汽车天窗导轨折弯机
CN205350123U (zh) 气囊式联轴器
CN105299075A (zh) 气囊式联轴器
CN104804268A (zh) 一种密封件用橡胶材料
CN204716780U (zh) 凸缘联轴器
CN202955413U (zh) 一种管道抢修节
CN207178505U (zh) 柱销联轴器
CN211874806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风机叶轮
CN204344789U (zh) 一种减震器用防尘罩
CN203500320U (zh) 过载滑移自动复位联轴器
CN204458912U (zh) 一种杠杆离心式离合器
CN208397147U (zh) 一种万能紧胀套
CN204729505U (zh) 离合器压盘总成
CN204900631U (zh) 一种防断弹簧
CN203998443U (zh) 间卸式气顶气胀轴
CN218625429U (zh) 一种分体式机械密封
CN205423588U (zh) 磁性联轴器
CN204186795U (zh) 一种新型轴承
CN203685913U (zh) 一种新型弹性联轴器
CN109487847B (zh) 双轮铣动力头用减震结构及制造方法
CN204025404U (zh) 一种胀套
CN202612630U (zh) 一种用于机械密封的传动环
CN107013609B (zh) 一种汽车空调定扭矩驱动保护器
CN210706289U (zh) 一种履带车辆定压阀纸垫制作模具
CN201858266U (zh) 无损伤发动机风扇联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