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44425U - 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44425U
CN205344425U CN201620169918.3U CN201620169918U CN205344425U CN 205344425 U CN205344425 U CN 205344425U CN 201620169918 U CN201620169918 U CN 201620169918U CN 205344425 U CN205344425 U CN 205344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fixed cover
utility
model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1699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海芳
陈莹
李光宇
刘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qian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Suqian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qian College filed Critical Suqian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62016991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44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44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444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与设置在所述本体上部的压力传感器电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套,所述传动轴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弹性胶体。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稳定杆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将稳定杆所受的偏移力信息传输至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上,利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反向传动力将稳定杆所受的偏移力进行主动的微调,使稳定杆具有主动稳定的效果,第一固定套内部和第二固定套内部弹性胶体的使用,使稳定杆在利用自身的稳定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弹性胶体较好的缓冲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定杆,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
背景技术
稳定杆的全称是“横向稳定杆”,又被称作扭杆弹簧,是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它的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目的是防止汽车横向倾翻和改善平顺性。横向稳定杆是用弹簧钢制成的扭杆弹簧,形状呈“U”形,横置在汽车的前端和后端。杆身的中部,用套筒与车架铰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悬挂的下托臂或减震器滑柱上。
当车身只作垂直移动而两侧悬架变形相等时,两边的悬架同时上下运动,横向稳定杆在套筒内自由转动,横向稳定杆不起作用。当车辆在转弯时,由于外侧悬挂承受的力量较大,两侧悬架变形不等,车身对于路面横向倾斜,车架的一侧移近弹簧支座,稳定杆的该侧末端就相对于车架向上移,而车架的另一侧远离弹簧支座,相应的稳定杆的末端则相对于车架向下移,然而在车身和车架倾斜时,横向稳定杆的中部对于车架并无相对运动。这样在车身倾斜时,稳定杆两边的纵向部分向不同方向偏转,于是稳定杆便被扭转。弹性的稳定杆所产生的扭转的内力矩就妨碍了悬架弹簧的变形,因而减小了车身的横向倾斜和横向角振动,从而提高了车辆行驶稳定性。
传统的稳定杆的稳定效果一般根据稳定杆自身的材料特性决定,且由于材料本身的限制在起到稳定的同时却缺乏了较好的减震效果,且稳定比较被动,无法根据汽车在行进过程中稳定杆所受到的偏移力而主动释放出用于稳定的反向作用力,造成稳定杆作用时比较被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与设置在所述本体上部的压力传感器电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套,且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内部和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内部均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弹性胶体,所述传动轴的一侧均与固定螺母相连,且所述第一固定套通过固定螺母与第一稳定副杆相连,所述第二固定套通过固定螺母与第二稳定副杆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的内部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内部均设置有转轴,且所述转轴的一侧均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另一侧均连接有传动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内壁均设置有限位板,且所述第一固定套内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固定套内部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稳定副杆的一侧和所述第二稳定副杆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将稳定杆所受的偏移力信息传输至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上,利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反向传动力将稳定杆所受的偏移力进行主动的微调,使稳定杆具有主动稳定的效果,第一固定套内部和第二固定套内部弹性胶体的使用,使稳定杆在利用自身的稳定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弹性胶体较好的缓冲效果,保证了稳定杆在稳定时的平稳性,使稳定效果大大增强,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经济、高效、使用寿命长,稳定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标号:1、本体;2、第一固定套;3、第二固定套;4、压力传感器;5、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7、转轴;8、联轴器;9、限位块;10、传动轴;11、弹性胶体;12、限位板;13、固定螺母;14、第一稳定杆;15、第二稳定杆;16、固定块;17、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5和所述第二电机6均与设置在所述本体1上部的压力传感器4电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套2,所述第二电机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套3,且所述第一固定套2的内部和所述第二固定套3的内部均设置有传动轴10,所述传动轴10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弹性胶体11,所述传动轴10的一侧均与固定螺母13相连,且所述第一固定套2通过固定螺母13与第一稳定副杆14相连,所述第二固定套3通过固定螺母13与第二稳定副杆15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5的内部和所述第二电机6的内部均设置有转轴7,且所述转轴7的一侧均连接有联轴器8,所述联轴器8的另一侧均连接有传动轴10。其中,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为转轴7提供传动动力,联轴器8保证了转轴7与传动轴10的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套2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固定套3的内壁均设置有限位板12,且所述第一固定套2内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固定套3内部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块9。其中,第一固定套2和第二固定套3用于弹性胶体11和传动轴10的设置,限位块9和限位板12用于弹性胶体11和传动轴10位置的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稳定副杆14的一侧和所述第二稳定副杆15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块16,且所述固定块16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孔17。其中,第一稳定副杆14和第二稳定副杆15为稳定杆的副杆,固定块16和固定孔17用于固定外部零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4的设置将稳定杆所受的偏移力信息传输至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上,利用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6的反向传动力将稳定杆所受的偏移力进行主动的微调,使稳定杆具有主动稳定的效果,第一固定套2内部和第二固定套3内部弹性胶体11的使用,使稳定杆在利用自身的稳定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弹性胶体11较好的缓冲效果,保证了稳定杆在稳定时的平稳性,使稳定效果大大增强,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经济、高效、使用寿命长,稳定效果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5)和所述第二电机(6)均与设置在所述本体(1)上部的压力传感器(4)电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套(2),所述第二电机(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套(3),且所述第一固定套(2)的内部和所述第二固定套(3)的内部均设置有传动轴(10),所述传动轴(10)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弹性胶体(11),所述传动轴(10)的一侧均与固定螺母(13)相连,且所述第一固定套(2)通过固定螺母(13)与第一稳定副杆(14)相连,所述第二固定套(3)通过固定螺母(13)与第二稳定副杆(1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的内部和所述第二电机(6)的内部均设置有转轴(7),且所述转轴(7)的一侧均连接有联轴器(8),所述联轴器(8)的另一侧均连接有传动轴(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套(2)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固定套(3)的内壁均设置有限位板(12),且所述第一固定套(2)内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固定套(3)内部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块(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定副杆(14)的一侧和所述第二稳定副杆(15)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块(16),且所述固定块(16)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孔(17)。
CN201620169918.3U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44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9918.3U CN205344425U (zh)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69918.3U CN205344425U (zh)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44425U true CN205344425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84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16991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44425U (zh) 2016-02-29 2016-02-29 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4442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9918A (zh) * 2016-12-13 2017-05-3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姿态主动控制系统及主动控制方法
CN113525011A (zh) * 2020-04-15 2021-10-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悬架变刚度减振装置及汽车
CN114132138A (zh) * 2021-12-20 2022-03-0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抗侧倾机构及车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9918A (zh) * 2016-12-13 2017-05-3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姿态主动控制系统及主动控制方法
CN113525011A (zh) * 2020-04-15 2021-10-22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悬架变刚度减振装置及汽车
CN113525011B (zh) * 2020-04-15 2024-04-16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悬架变刚度减振装置及汽车
CN114132138A (zh) * 2021-12-20 2022-03-0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抗侧倾机构及车辆
CN114132138B (zh) * 2021-12-20 2023-10-2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抗侧倾机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44425U (zh) 一种车辆自动稳定杆
CN204415545U (zh) 一种中型卡车驾驶室前悬置
CN203332133U (zh)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用抗侧滚扭杆组成
CN104924869A (zh)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总成
CN204915188U (zh) 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
CN203844575U (zh) 新型横向稳定杆橡胶支撑衬套
CN203186029U (zh) 一种汽车横向稳定杆装置
CN109733145A (zh) 一种汽车及其悬架系统
JP2015123953A (ja) 車軸のラジアスロッド取付構造
US9254726B2 (en) Transverse leaf spring bearing unit and transverse leaf spring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5180060A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悬置连接结构
CN112440648A (zh) 一种侧倾刚度可调横向稳定杆拉杆总成
CN109703308B (zh) 一种汽车及其双叉臂式后悬架
CN209649985U (zh) 一种汽车及其悬架系统
CN103486174B (zh) 一种减震弹簧
CN207825857U (zh) 一种悬挂系统的连接杆结构
CN209719179U (zh) 一种汽车及其双叉臂式后悬架
KR102552080B1 (ko) 캠버 특성이 개선된 맥퍼슨 서스펜션
CN203214580U (zh) 一种缓冲球销座
CN203046805U (zh) 新型汽车横向稳定连杆橡胶减震衬套
CN208359864U (zh) 一种牵引车用减震悬挂
CN106240279B (zh) 一种车辆及横向稳定装置、稳定杆摇臂
CN203713469U (zh) 稳定杆连杆结构及汽车
CN205498545U (zh) 横向稳定杆
CN103660827A (zh) 一种麦弗逊独立悬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