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03766U - 一种大电流插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电流插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03766U
CN205303766U CN201521064262.0U CN201521064262U CN205303766U CN 205303766 U CN205303766 U CN 205303766U CN 201521064262 U CN201521064262 U CN 201521064262U CN 205303766 U CN205303766 U CN 205303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electric current
link
opening
lattice fra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0642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月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Dongx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胡月晓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胡月晓 filed Critical 胡月晓
Priority to CN2015210642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03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03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037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大电流插孔,包括孔体和套合体,套合体内衬于孔体内部;套合体包括内套和带簧,带簧内衬于内套内部,带簧两端设有端部折弯的连接端和开口端,连接端和开口端的折弯部分均套设于内套外部并形成翻边,开口端具有梳齿状的支条,开口端的支条与孔体的轴线均成3°~30°的夹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接触面积大、接触电阻小、发热量少、接触可靠、寿命长、抗振动、制造简单及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大电流插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接触面积大、接触电阻小、发热量少、接触可靠、寿命长、抗振动、制造简单及制造成本低的大电流插孔。
背景技术
随着电连接器的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在一些需要传输大电流的大功率场合也开始用到电连接器来实现电气回路的接续及开断。由此便促使了大电流电连接器的产生。作为传输功率的主要部件,接触件毫无疑问的是大电流电连接器的最主要部件,可以说接触件的传输能力直接决定了电连接器的传输功率。
目前的大电流插孔多采用普通的扭簧插孔、开口插孔和冠带插孔形式,这种形式的插孔在传输大电流时,由于结构形式决定了与插针配合时接触的点数量少和接触面积小,导致接触电阻大,接触不可靠,寿命短,发热量大等缺陷。此外,当处于振动或冲击环境中,插针在冲击力作用下,带动冠带或扭簧沿轴向方向窜动或转动,加速零件磨损的同时,降低了电流传输的稳定性。在实际使用时故障率高,容易导致整机烧毁,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
另外,申请号为CN201410775081.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大电流插孔接触件。大电流插孔接触件中的芯套,在插孔后套中沿插孔后套的周向形成首尾相接的筒式结构,芯套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接触面积大、接触电阻小、发热量少、接触可靠、寿命长、抗振动、制造简单及制造成本低的大电流插孔。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电流插孔,包括孔体和套合体,套合体内衬于孔体内部;套合体包括内套和带簧,带簧内衬于内套内部,带簧两端设有端部折弯的连接端和开口端,连接端和开口端的折弯部分均套设于内套外部并形成翻边,开口端具有梳齿状的支条,开口端的支条与孔体的轴线均成3°~30°的夹角。
带簧的原材料是板材,其卷圆后焊接成桶装。开口端的支条与孔体的轴线均成3°~30°的夹角,可以用工装加工,工装为相配的麻花状插头。这样加工成型后,会自然形成截面为双曲面形状的包络曲面,然后再塞入一体成型的孔体中,成为大电流插孔。曲面截面为双曲面形状,以利于大电流插孔的内孔面紧紧包络在大电流插针外径上,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如果夹角太大,则变形量太大,容易断裂支条,加工困难;如果夹角太小,则包络曲面的曲率较小,插针的包络紧度不够,且接触面积变小;所以3°~30°的夹角有利于大电流插孔的加工制造,加工成最终的双曲面形状,包络紧度牢靠,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接触电阻小,进而减少了发热量,接触可靠,寿命长。
进一步地,孔体具有前套和后套,前套和后套均套合于套合体外部,前套连接于后套的端部;内套外部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前套、后套和套合体的焊料。
前套、内套和后套的材料都可以是易于焊接的铜合金或者紫铜材料;焊料焊接的步骤为:在装配过程中,用焊锡箔缠绕在内套中间部位,即连接端和开口端的折弯部分中间形成焊缝间隙。全部总装产品后,采用对焊锡箔部位进行高频加热的方式使焊料融化,将前套、套合体和后套焊接在一起,焊料可为焊锡箔,其熔点远低于前套、套合体和后套的材料的熔点,利于焊接,焊接成型效果好,连接牢固。套合体固定地套合在孔体中,并一体成型,对大电流插头经常拔插,不易产生孔体中的套合体松动和振动现象,具有抗振动的效果。
进一步地,带簧有连接部,连接端和开口端分别设于连接部两端,连接端具有梳齿状的支条,连接端的支条与孔体的轴线平行。进一步地,连接端可朝向孔体内部设置,开口端可朝向朝向孔体外部设置,这样包络面更易包络插针或插头。
带簧成型的步骤为:首先将带簧套合于内套内部,然后将连接端的支条折弯,连接端的折弯部分均套合于内套外部;再将开口端折弯,并且开口端的折弯圆弧处与内套的相配合;再将套合的工装旋转后,开口端的支条与孔体的轴线成3°~30°的夹角,并且最终开口端的折弯圆弧处与内套的相配合的端部相配合。连接端的支条和开口端的支条不同的设置结构,有利于钣金加工,并能精确控制每一开口端的支条与带簧成型后的孔轴线的角度。而申请号为CN201410775081.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大电流插孔接触件,大电流插孔接触件中的芯套,在插孔后套中沿插孔后套的周向形成首尾相接的筒式结构,芯套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相比之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及制造成本低。
优选地,带簧为铜合金带簧,厚度为0.1~1.5mm。可据插孔尺寸和电流的大小,采用不同厚度和材料的铜带,并将铜带加工成形,以达到最佳效果,钣金效果好,制造成型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插孔的有益效果是:开口端的支条与孔体的轴线成3°~30°的夹角,有利于大电流插孔的加工制造,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接触电阻小,进而减少了发热量,接触可靠,寿命长;前套、套合体和后套三者通过焊料焊接在一起,连接牢固,不易产生孔体中的套合体松动和振动现象,具有抗振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插孔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插孔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插孔的套合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插孔的带簧成型后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插孔的带簧成型前的板料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插孔的带簧的三维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插孔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孔体;11.前套;12.后套;2.套合体;21.内套;22.带簧;221.连接端;222.开口端;3.焊料。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插孔,其包括孔体1和套合体2,套合体2内衬于孔体1内部;套合体2包括内套21和带簧22,带簧22内衬于内套21内部,带簧22两端设有端部折弯的连接端221和开口端222,连接端221和开口端222的折弯部分均套设于内套21外部并形成翻边,开口端222具有梳齿状的支条,开口端222的支条与孔体1的轴线均成3°~30°的夹角。
带簧22的原材料是如图5所示的板材,其卷圆后焊接成桶装,如图4所示。开口端222的支条与孔体1的轴线均成3°~30°的夹角,可以用工装加工,工装为相配的麻花状插头。这样加工成型后,会自然形成截面为双曲面形状的包络曲面,然后再塞入一体成型的孔体1中,成为大电流插孔。在图3中,曲面截面为双曲面形状,以利于大电流插孔的内孔面紧紧包络在大电流插针外径上,形成较大的接触面积。如果夹角太大,则变形量太大,容易断裂支条,加工困难;如果夹角太小,则包络曲面的曲率较小,插针的包络紧度不够,且接触面积变小;所以3°~30°的夹角有利于大电流插孔的加工制造,加工成最终的双曲面形状,包络紧度牢靠,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接触电阻小,进而减少了发热量,接触可靠,寿命长。
进一步地,带簧22有连接部223,连接端221和开口端222分别设于连接部223两端,连接端221具有梳齿状的支条,连接端221的支条与孔体1的轴线平行。进一步地,连接端221可朝向孔体1内部设置,开口端222可朝向朝向孔体1外部设置,这样包络面更易包络插针或插头。
带簧22成型的步骤为:首先将带簧22套合于内套21内部,然后将连接端221的支条折弯,连接端221的折弯部分均套合于内套21外部;再将开口端222折弯,并且开口端222的折弯圆弧处与内套21的相配合;再将套合的工装旋转后,开口端222的支条与孔体1的轴线成3°~30°的夹角,并且最终开口端222的折弯圆弧处与内套21的相配合的端部相配合。连接端221的支条和开口端222的支条不同的设置结构,有利于钣金加工,并能精确控制每一开口端222的支条与带簧22成型后的孔轴线的角度。而申请号为CN201410775081.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大电流插孔接触件,大电流插孔接触件中的芯套,在插孔后套中沿插孔后套的周向形成首尾相接的筒式结构,芯套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相比之下,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及制造成本低。
优选地,带簧22为铜合金带簧,厚度为0.1~1.5mm。可据插孔尺寸和电流的大小,采用不同厚度和材料的铜带,并将铜带加工成图4的形状,以达到最佳效果,钣金效果好,制造成型容易。
实施例二
如图1及图3~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的一种大电流插孔,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孔体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实施例二的孔体1具有前套11和后套12,前套11和后套12均套合于套合体2外部,前套11连接于后套12的端部;内套21外部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前套11、后套12和套合体2的焊料3。
前套11、内套21和后套12的材料都可以是易于焊接的铜合金或者紫铜材料;焊料3焊接的步骤为:在装配过程中,用焊锡箔缠绕在内套21中间部位,即连接端221和开口端222的折弯部分中间形成焊缝间隙。全部总装产品后,采用对焊锡箔部位进行高频加热的方式使焊料3融化,将前套11、套合体2和后套12焊接在一起,焊料3可为焊锡箔,其熔点远低于前套11、套合体2和后套12的材料的熔点,利于焊接,焊接成型效果好,连接牢固。套合体2固定地套合在孔体1中,并一体成型,对大电流插头经常拔插,不易产生孔体1中的套合体2松动和振动现象,具有抗振动的效果。显然,其他技术特征及技术效果同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4)

1.一种大电流插孔,其特征在于:包括孔体(1)和套合体(2),所述套合体(2)内衬于孔体(1)内部;所述套合体(2)包括内套(21)和带簧(22),所述带簧(22)内衬于内套(21)内部,所述带簧(22)两端设有端部折弯的连接端(221)和开口端(222),所述连接端(221)和开口端(222)的折弯部分均套设于内套(21)外部并形成翻边,所述开口端(222)具有梳齿状的支条,所述开口端(222)的支条与孔体(1)的轴线均成3°~30°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体(1)具有前套(11)和后套(12),所述前套(11)和后套(12)均套合于套合体(2)外部,所述前套(11)连接于后套(12)的端部;所述内套(21)外部设有用于固定连接前套(11)、后套(12)和套合体(2)的焊料(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簧(22)具有连接部(223),所述连接端(221)和开口端(222)分别设于连接部(223)两端,所述连接端(221)具有梳齿状的支条,连接端(221)的支条与孔体(1)的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簧(22)为铜合金带簧,厚度为0.1~1.5mm。
CN201521064262.0U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大电流插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03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4262.0U CN205303766U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大电流插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064262.0U CN205303766U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大电流插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03766U true CN205303766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71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06426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03766U (zh) 2015-12-17 2015-12-17 一种大电流插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0376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572A (zh) * 2016-12-05 2017-05-31 常州诺德电子有限公司 大电流连接插套
CN107768961A (zh) * 2016-09-06 2018-03-06 邹刚 一种电连接器插孔及其制造方法和电连接器
CN108365371A (zh) * 2017-11-07 2018-08-03 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8471007A (zh) * 2018-03-28 2018-08-31 宝利根(东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孔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649402A (zh) * 2018-05-18 2018-10-12 深圳市拙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电流插孔接触件及其加工工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8961A (zh) * 2016-09-06 2018-03-06 邹刚 一种电连接器插孔及其制造方法和电连接器
CN106785572A (zh) * 2016-12-05 2017-05-31 常州诺德电子有限公司 大电流连接插套
CN108365371A (zh) * 2017-11-07 2018-08-03 得意精密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8471007A (zh) * 2018-03-28 2018-08-31 宝利根(东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孔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649402A (zh) * 2018-05-18 2018-10-12 深圳市拙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电流插孔接触件及其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03766U (zh) 一种大电流插孔
CN106505348B (zh) 一种笼式双曲线弹簧结构及插座
CN102593673A (zh) 弯式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6650203U (zh) 一种紧凑型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
CN201113045Y (zh) 免焊接高性能射频连接器
CN108023200A (zh) 一种微簧插孔电接触组件
CN202520511U (zh) 压缩机导管的连接结构
CN201238127Y (zh) 射频同轴半刚电缆直式组装结构
CN207705441U (zh) 一种微簧插孔电接触组件
JP6373132B2 (ja) 電気ヒータ及び電気ヒータの製造方法
CN201925657U (zh) 一种外置弹簧护管的金属软管
CN207315893U (zh) 传动轴连接叉
CN209822404U (zh) 一种温度保险电阻器
JP2014029229A (ja) グロープラグ
CN205565211U (zh) 一种复合结构的大电流接触件
CN206432793U (zh) 电动机铸铜转子
CN205897218U (zh) 一种电热组件
CN101312280A (zh) 射频同轴半刚电缆弯式组装结构
CN108155741A (zh) 电机
CN220192202U (zh) 快装式雾化件、气溶胶发生组件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951286U (zh) 一种弹簧、弹簧组件、控制器及家用电器
CN209266633U (zh) 一种以色列插套及以色列插座
CN200959450Y (zh) 铆接式电缆接头
WO2022166759A1 (zh) 发热元件、雾化器和电子烟
CN208835396U (zh) 一种低封接高密封性连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04

Address after: 213164 Jiangsu Changzhou city Wujin District Yan Zheng Road, merchants Garden City No. 5, unit a unit 2302

Co-patentee after: Luoyang Dongxu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Hu Yuexiao

Address before: 213164 Jiangsu Changzhou city Wujin District Yan Zheng Road, merchants Garden City No. 5, unit a unit 2302

Patentee before: Hu Yuexia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