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96415U - 钢结构件 - Google Patents

钢结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96415U
CN205296415U CN201620051387.8U CN201620051387U CN205296415U CN 205296415 U CN205296415 U CN 205296415U CN 201620051387 U CN201620051387 U CN 201620051387U CN 205296415 U CN205296415 U CN 205296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steel
steel
work shaped
work
construction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513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相明
胡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513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96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96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964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件,包括第一工型钢,所述第一工型钢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所述螺栓的大头朝上,所述第一工型钢上设置有嵌接在内横墙墙体内的嵌接件,所述嵌接件垂直于第一工型钢与内横墙贴合的表面,增强第一工型钢和墙体的固定性能,固定效果更好且钢材不易变形受损。

Description

钢结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结构件。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主要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发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与其它建设相比,在使用中、设计、施工及综合经济方面都具有优势,造价低、可随时移动,并且钢结构建筑拆除时几乎不会产生建筑垃圾,钢材也可以回收后再利用,随着建筑的不断发展和要求的不断提高,钢结构部件种类也越来越繁多,在专利申请号为“201220224781.9”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上表面带螺栓的钢结构平台,包括台体,台体包括一竖直板和上、下两横板,竖直板和上、下两横板构成工字形结构,上横板的上表面安装有若干螺栓,螺栓的大头朝上,螺栓排成两横排,螺栓的底部均焊接在上横板上,通过在工字形结构的上板上表面增加了多个螺栓,使承重部位受力分散开来,且被螺栓承受了较大一部分,大大降低了破损的可能性。
目前,大多数的钢结构运用在房屋建设中,需要内横墙作为结构的承重墙,内横墙大多有混凝土浇筑而成,在雨天的情况下,酸雨会伸入到内横墙内,酸雨会腐蚀内横墙上的混凝土,导致内横墙与钢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内横墙和钢结构的连接的牢固性降低,从而降低整个建筑的牢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第一工型钢和墙体的固定性能,固定效果更好且钢材不易变形受损的钢结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件,包括第一工型钢,所述第一工型钢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所述螺栓的大头朝上,所述第一工型钢上设置有嵌接在内横墙墙体内的嵌接件,所述嵌接件垂直于第一工型钢与内横墙贴合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接件使内横墙与第一工型钢在垂直于第一工型钢的方向上连接固定在一起,若内横墙与钢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嵌接件可增加第一工型钢和内横墙墙体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强第一工型钢和内横墙墙体的固定性能,使第一工型钢与内横墙墙体固定起来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嵌接件为嵌接板,所述嵌接板的表面形状为波浪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浪形的嵌接块增加了与内横墙墙体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嵌接块嵌接在墙体内更加的牢固,不易脱离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型钢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工型钢上下端面的第一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工型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酸雨通过第一通孔排放到地面上,避免在第一工型钢的表面滞留,减少酸雨对第一工型钢的侵蚀,减少其生锈,提高了钢材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型钢上设置有与第一工型钢上端面垂直的第二工型钢,所述第二工型钢与第一工型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工型钢埋设在内横墙墙体内,用于增强内横墙墙体的内部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型钢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水平设置的上钢板和下钢板,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筋板增强第一工型钢的结构强度,在使用时不易产生变形、破损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筋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通孔为长方体,位于筋板与支撑板之间,方便在施工时将一些保温、隔音的材料塞放于第二通孔内,使建筑整体起到更好的保温、隔音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工型钢的侧面上设置有凹形槽,所述凹形槽垂直于支撑板的方向凹陷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形槽可限制钢条上下移动,使捆扎钢筋更加的牢固,方便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工型钢上设置有与第一工型钢平行的第二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筋板增强了第二工型钢的结构强度,第二工型钢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水平贯穿第二工型钢,方便混凝土浇筑时通过第二工型钢的两侧,达到更好的浇筑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型钢上设置有用于加固第一工型钢和第二工型钢连接的加强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体为加强筋,加强筋的一侧面与第一工型钢焊接,另一侧面与第二工型钢焊接,加强筋加强了第一工型钢和第二工型钢连接的牢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嵌接件使内横墙与第一工型钢在垂直于第一工型钢的方向上连接固定在一起,若内横墙与钢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嵌接件可增加第一工型钢和内横墙墙体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强第一工型钢和内横墙墙体的固定性能,使第一工型钢与内横墙墙体固定起来更加牢固,在本实用新型中,嵌接件为嵌接块,嵌接块的外壁表面呈波浪形,波浪形的嵌接块增加了与内横墙墙体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嵌接块嵌接在墙体内更加的牢固,不易脱离出来,第二工型钢埋设在内横墙墙体内,用于增强内横墙墙体的内部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钢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钢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钢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第一工型钢;101、上钢板;102、支撑板;103、下钢板;2、螺栓;3、第一筋板;4、嵌接件;5、第一通孔;6、第二工型钢;7、第二筋板;8、凹形槽;9、第二通孔;1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结构件,包括第一工型钢1,第一工型钢1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102、水平设置的上钢板101和下钢板103,上钢板101和下钢板103分别与支撑板10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焊接而成且呈工字形,第一工型钢1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2,螺栓2的大头朝上,螺栓2的底部焊接在上钢板101上,通过在第一工型钢1上增加若干个螺栓2,使承重部位受力分散开,且被螺栓2承受了较大一部分,大大降低了破损的可能,第一工型钢1上设置有嵌接到内横墙墙体内的嵌接件4,嵌接件4与第一工型钢1和内横墙贴合的表面相垂直,施工时,内横墙用混凝土浇筑而成,浇筑到上钢板101时,混凝土将嵌接件4包住,待混凝土固化后,嵌接件4嵌接到内横墙的墙体内,通过嵌接件4使内横墙与第一工型钢1在垂直于第一工型钢1的方向上连接固定在一起,若内横墙与钢结构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嵌接件4可增加第一工型钢1和内横墙墙体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强第一工型钢1和内横墙墙体的固定性能,使第一工型钢1与内横墙墙体固定起来更加牢固,在本实用新型中,嵌接件4为嵌接块,嵌接块的外壁表面呈波浪形,波浪形的嵌接块增加了与内横墙墙体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嵌接块嵌接在墙体内更加的牢固,不易脱离出来。
如图2所示,第一工型钢1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工型钢1上下端面的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竖直贯穿第一工型钢1上的上钢板101和下钢板103,第一通孔5可用于排放酸水,由于大型建筑的施工时间比较长,钢材长期裸露在外面,受到酸雨侵蚀后表面容易生锈,影响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此,在第一工型钢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5,酸雨通过第一通孔5排放到地面上,避免在第一工型钢1的表面滞留,减少酸雨对第一工型钢1的侵蚀,减少其生锈,提高了钢材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第一工型钢1上设置有与第一工型钢1上端面垂直的第二工型钢6,第二工型钢6与第一工型钢1固定连接,第一工型钢1上的上钢板101表面与第二工型钢6的一端焊接,第二工型钢6埋设在内横墙墙体内,用于增强内横墙墙体的内部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强度。
如图1所示,上钢板101和下钢板103之间设置有竖直的第一筋板3,第一筋板3的形状为长方体,第一筋板3的上端与上钢板101焊接,下端与下钢板103焊接,通过第一筋板3增强第一工型钢1的结构强度,在使用时不易产生变形、破损的情况,筋板与支撑板102之间设置有第二通孔9,第二通孔9为长方体,位于筋板与支撑板102之间,方便在施工时将一些保温、隔音的材料塞放于第二通孔9内,使建筑整体起到更好的保温、隔音的效果。
如图1所示,第二工型钢6的侧面上设置有凹形槽8,凹形槽8垂直于支撑板102的方向凹陷形成,在施工时,需要用钢条将钢筋和第二工型钢6捆绑在一起,方便施工时钢筋用于增强混凝土墙体的强度,现有技术中,钢条捆绑在第二工型钢6上受到外力时容易上下移动,导致固定牢固性降低,在本实用新型中,将钢条捆绑的位置设置在凹形槽8内,凹形槽8可限制钢条上下移动,使捆扎钢筋更加的牢固,方便施工。
如图1所示,第二工型钢6上设置有与第一工型钢1平行的第二筋板7,第二筋板7的两端与第二工型钢6两侧的钢板焊接在一起,增强了第二工型钢6的结构强度,第二工型钢6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水平贯穿第二工型钢6,方便混凝土浇筑时通过第二工型钢6的两侧,达到更好的浇筑效果。
如图3所示,第一工型钢1上设置有用于加固第一工型钢1和第二工型钢6连接的加强体,加强体为加强筋10,加强筋10的一侧面与第一工型钢1焊接,另一侧面与第二工型钢6焊接,加强筋10加强了第一工型钢1和第二工型钢6连接的牢固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钢结构件,包括第一工型钢,所述第一工型钢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栓,所述螺栓的大头朝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型钢上设置有嵌接在内横墙墙体内的嵌接件,所述嵌接件垂直于第一工型钢与内横墙贴合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接件为嵌接板,所述嵌接板的表面形状为波浪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型钢上设置有连通第一工型钢上下端面的第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型钢上设置有与第一工型钢上端面垂直的第二工型钢,所述第二工型钢与第一工型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型钢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板、水平设置的上钢板和下钢板,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筋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型钢的侧面上设置有凹形槽,所述凹形槽垂直于支撑板的方向凹陷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型钢上设置有与第一工型钢平行的第二筋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型钢上设置有用于加固第一工型钢和第二工型钢连接的加强体。
CN201620051387.8U 2016-01-19 2016-01-19 钢结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96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1387.8U CN205296415U (zh) 2016-01-19 2016-01-19 钢结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1387.8U CN205296415U (zh) 2016-01-19 2016-01-19 钢结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96415U true CN205296415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29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5138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96415U (zh) 2016-01-19 2016-01-19 钢结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96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2133B (zh) 一种玻璃纤维筋与钢筋混合配筋的混凝土预制桩
CN209975345U (zh) 一种箱型截面钢拱肋拱脚构造
CN105803939A (zh) 一种开孔钢管钢混组合梁桥结构
CN103437547B (zh) 一种铝模板
CN201433509Y (zh) 一种预应力钢梁
CN202626998U (zh) 一种基坑支护用的方钢管轻质混凝土围檩
CN207314629U (zh) 具有吊顶的装配式房屋顶部结构
CN208183449U (zh) 悬挂式单轨预制混凝土轨道梁
CN204609123U (zh) 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构造
CN205296415U (zh) 钢结构件
CN204589832U (zh) 带有环向加强拼接结构的高填方波纹钢管涵洞
CN202969285U (zh) 铁路桥梁挡风屏
CN202831392U (zh) 一种用于钢混叠合粱结合部的连接钢构件
CN208797513U (zh) 一种玻璃钢桥架
CN206916941U (zh) 一种钢结构柱
CN110273362A (zh) 一种正交u型钢桥面板
CN211341254U (zh) 阻尼器与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
CN211973057U (zh) 拱肋节段结构及拱桥
CN204738229U (zh) 一种双支承板斜拉桥钢索塔钢锚箱锚固结构
CN207988213U (zh) 一种带钢筋桁架的组合钢板剪力墙
CN201386252Y (zh) 一种悬索桥钢箱梁梁段底板的临时连接装置
CN205171692U (zh) 一种混凝土柱和钢梁的连接组件
CN208501950U (zh) 一种标准屈曲约束支撑节点埋件
CN113216380A (zh)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与钢管混凝土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04212059U (zh) 一种拖拉用大跨度重载滑道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