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92180U - 一种板簧吊耳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簧吊耳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92180U
CN205292180U CN201620071285.2U CN201620071285U CN205292180U CN 205292180 U CN205292180 U CN 205292180U CN 201620071285 U CN201620071285 U CN 201620071285U CN 205292180 U CN205292180 U CN 205292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fixing
fixing plate
plate
lifting lug
mount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7128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德琨
韩丽
周磊磊
洪学臣
王成立
陈云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007128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92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92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921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簧吊耳支架,包括吊耳安装套管、第一支架固定板及第二支架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固定于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外壁上;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轴线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及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在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上设置多个第一车身安装孔;在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上设置多个第二车身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使得板簧吊耳支架结构承载能力高,重量轻,可靠性好,吊耳安装位置保证了板簧的活动平行于车架,使板簧吊耳两侧均衡受力,不会出现衬套偏磨、歪斜一类问题,可以提高板簧衬套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板簧吊耳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悬架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板簧吊耳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商用车采用的悬架结构为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其中板簧吊耳支架在钢板弹簧与车身的连接中起到重要作用,板簧吊耳支架一般固定在车身或者车架上,通过吊耳的连接将板簧固定在车身上进行作用。
如图1所示,为现技术商用车板簧吊耳支架,该板簧吊耳支架为冲焊件,成型结构复杂,承载能力不高,在板簧吊耳支架上设置有车身安装孔1及吊耳安装孔2,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或车架上,另一端与吊耳总成连接。该板簧支架是单边固定在车架上,板簧支架承受梁式力矩,悬空端部受力大,易出现板簧支架变形和板簧衬套偏磨。
如图2所示为现技术载客车板簧吊耳支架,在该板簧吊耳支架上设置有车身安装孔3及吊耳安装孔4,本板簧吊耳支架为铸造件,承载能力较强,但重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簧吊耳支架,以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同时,降低板簧吊耳支架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板簧吊耳支架,包括吊耳安装套管、第一支架固定板及第二支架固定板;
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固定于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外壁上;
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轴线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及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
在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上设置多个第一车身安装孔;在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上设置多个第二车身安装孔;所述第一车身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车身安装孔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的大小、形状及结构均相同。
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均为梯形。
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的下底边设置有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与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外壁相配合。
还包括有第一加强侧板和第二加强侧板;所述第一加强侧板与所述第二加强侧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之间;
所述第一加强侧板与所述第二加强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两侧。
所述第一加强侧板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及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侧板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及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吊耳安装套管、第一支架固定板及第二支架固定板结构,使得板簧吊耳支架结构承载能力高,重量轻,可靠性好,吊耳安装位置保证了板簧的活动平行于车架,使板簧吊耳两侧均衡受力,不会出现衬套偏磨、歪斜一类问题,可以提高板簧衬套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技术商用车板簧吊耳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技术载客车板簧吊耳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簧吊耳支架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簧吊耳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板簧吊耳支架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身安装孔,2吊耳安装孔,3车身安装孔,4吊耳安装孔,01吊耳安装套管,02第一支架固定板,03第二支架固定板,04第一加强侧板,05第二加强侧板,06车架,021第一车身安装孔,022弧形开口,031第二车身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簧吊耳支架,如图3至图5所示,包括吊耳安装套管01、第一支架固定板02及第二支架固定板03;在吊耳安装套管内设置有板簧衬套,板簧通过吊耳安装于吊耳安装套管上。
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02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03相互平行且均垂直固定于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外壁上;第一支架固定板与第二支架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间隙,以此来提高板簧吊耳支架的强度。
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轴线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及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的大小、形状及结构均相同。
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均为梯形。
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02的下底边设置有弧形开口022;所述弧形开口与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外壁相配合。
在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02上设置多个第一车身安装孔02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第一车身安装孔;在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03上设置多个第二车身安装孔03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第二车身安装孔;所述第一车身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车身安装孔一一对应。通过四个螺栓将板簧吊耳支架固定在车架06上,使得安装更牢固。
还包括有第一加强侧板04和第二加强侧板05;所述第一加强侧板与所述第二加强侧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之间。
所述第一加强侧板与所述第二加强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两侧。
所述第一加强侧板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及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侧板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及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第一加强侧板与第二加强侧板的作用为提高板簧吊耳支架的承载能力且提高可靠性。
本技术方案改善了吊耳支架结构,通过改变吊耳安装套管的结构实现板簧吊耳受力不会出现单侧不均或变形。
以上所述仅是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在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板簧吊耳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耳安装套管、第一支架固定板及第二支架固定板;
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固定于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外壁上;
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轴线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及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
在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上设置多个第一车身安装孔;在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上设置多个第二车身安装孔;所述第一车身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车身安装孔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簧吊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的大小、形状及结构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簧吊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均为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簧吊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的下底边设置有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与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外壁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板簧吊耳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加强侧板和第二加强侧板;所述第一加强侧板与所述第二加强侧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之间;
所述第一加强侧板与所述第二加强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簧吊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侧板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及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簧吊耳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侧板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板及所述吊耳安装套管的外壁固定连接。
CN201620071285.2U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板簧吊耳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92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1285.2U CN205292180U (zh)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板簧吊耳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71285.2U CN205292180U (zh)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板簧吊耳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92180U true CN205292180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26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7128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92180U (zh) 2016-01-22 2016-01-22 一种板簧吊耳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92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64573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动力总成悬置辅助支撑结构
CN202753715U (zh) 一种商用车下摆臂总成
CN205292180U (zh) 一种板簧吊耳支架
CN204845511U (zh) 悬置支架总成
CN203666811U (zh) 一种汽车及其备胎安装支架
CN203374701U (zh) 用于把持摩擦片的支架
CN206718947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后支架总成
CN204196642U (zh) 一种整体式支架结构
CN201149062Y (zh) 后减震器安装支架
CN208069380U (zh) 一种标准化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
CN202780904U (zh) 一种车身与车架定位卡具
CN202130975U (zh) 电梯轿厢的地坎组件
CN205275118U (zh) 光伏电站组件液压提升系统
CN202163304U (zh) 一种汽车储气筒固定装置
CN201520228U (z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可旋转可调节的承力索座
CN203844568U (zh) 用于安装独立悬挂减震器的汽车前减震支架
CN202703234U (zh) 一种汽车用动力后悬置支架
CN208452726U (zh) 一种汽车摆臂结构
CN2866214Y (zh) 一种车辆空气悬架后悬架c型臂
CN202806340U (zh) 汽车发动机前端固定支架
CN203651455U (zh) 汽车排气吊挂结构
CN204488469U (zh) 重型汽车动力总成后悬置缸体支架
CN204222567U (zh) 一种副车架上的控制臂安装限位结构
CN203344680U (zh) 一种新型平衡悬架减振器布置结构
CN202573712U (zh) 一种重型卡车后轮平衡轴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tiv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