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61059U - 一种管道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61059U
CN205261059U CN201521131273.6U CN201521131273U CN205261059U CN 205261059 U CN205261059 U CN 205261059U CN 201521131273 U CN201521131273 U CN 201521131273U CN 205261059 U CN205261059 U CN 205261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ousings
conduit coupling
housing
coupling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312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东辉
董占猛
李金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n New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312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61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61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61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道连接件,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为解决输送高压介质的管道拆装过程复杂,拆装时间长的问题。管道连接件包括两个壳体,两个壳体的内壁均为曲面;两个壳体可拆卸连接;两个壳体均设有开口,管道通过开口与壳体密封连接;两个壳体中还设有用于输送介质的管道连接体,管道连接体与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连接件用于连接管道。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连接件。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气体或液体等介质往往需要通过管道来输送,而管道的连接方式对管道的铺设过程、密封效果以及后期拆装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高压介质时,比如,在煤炭加氢气化的过程中,利用管道输送高压的氢气,由于介质的压力较高,为了保证输送高压介质的管道的密封性和安全性,管道的连接方式一般选用焊接方式。但是,在对管道进行检修时,需要将管道割断,再将管道重新进行焊接,并对焊接好的管道的焊口进行探伤,从而完成管道的拆装。使得管道的拆装过程复杂,且花费较长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连接件,用于在保证高压介质输送的密封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简化管道的拆装过程,减少管道的拆装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连接件,包括两个壳体,两个所述壳体的内壁均为曲面;两个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壳体均设有开口,管道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两个所述壳体中还设有用于输送介质的管道连接体,所述管道连接体与所述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连接件中的两个壳体可拆卸连接,两个壳体对合实现密封连接,高压介质通过管道和设于壳体内的管道连接体进行输送,壳体的内壁均为曲面;与将管道焊接的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连接件中,高压介质在管道连接体和壳体的双重密封下进行输送,且高压介质的压力能够在两个壳体均为曲面的内壁形成的腔体中均匀分布,从而在保证高压介质输送的密封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在该管道连接件中输送高压介质,在对管道进行拆装时,只需要拆装两个壳体即可,从而简化了管道的拆装过程,减少了管道的拆装时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管道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管道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管道连接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管道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2和图4中A-A方向的截面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管道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2和图4中A-A方向的截面图二。
附图标记:
10-壳体,11-法兰,12-螺栓和螺母,13-管道,14-管道连接体,15-垫片,16-散热体,17-密封凸起,18-密封凹槽,19-螺栓孔,20-绝热材料层,131-介质输入管道,132-介质输出管道,141-介质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连接件,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连接件包括两个壳体10,两个壳体10的内壁均为曲面,两个壳体10可拆卸连接,两个壳体10密封对合后,两个壳体10的内壁共同形成了一个闭合腔体,由于壳体10的内壁为曲面,因此,高压介质产生的压力在闭合腔体中能够均匀分布,使得密封对合的两个壳体10形成的腔体能够承受的压力较高,不低于7-8MPa。两个壳体10中均设有开口,管道13通过开口与壳体10密封连接,两个壳体10中还设有用于在壳体10中输送介质的管道连接体14,管道连接体14与管道13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管道连接件和管道13适于输送的介质为高压介质,高压介质可以是气体或液体,气体具体可以是氢气(H2)或甲烷(CH4),高压介质在管道连接体14和壳体10的双重密封下进行输送,两个壳体10的内壁均为曲面,高压介质的压力在密封对合的两个壳体10的内壁形成的腔体中均匀分布,使得密封对合的两个壳体10的内壁形成的腔体能够承受的压力不低于7-8MPa,从而保证了高压介质在管道13中传输的密封性和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与管道连接件连接的管道13的管径和壁厚可以根据具体使用场景确定,管道13的管径一般不小于40mm,壁厚一般小于5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连接件中的两个壳体10可拆卸连接,且两个壳体10对合实现密封连接,高压介质通过管道13和设于壳体内的管道连接体14进行输送,两个壳体10的内壁均为曲面;与将管道焊接的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连接件中,高压介质在管道连接体和壳体的双重密封下进行输送,且高压介质的压力能够在两个壳体10均为曲面的内壁形成的腔体中均匀分布,从而在保证高压介质输送的密封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在管道连接体14中输送高压介质,在对管道13进行拆装时,只需要拆装两个壳体10即可,从而简化了管道13的拆装过程,减少了管道13的拆装时间,从而能够实现管道13的快速检修和更换,提高管道13拆装效率。
实施例二
下面将详细介绍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管道连接体14的两种具体结构。
第一种具体结构: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两个壳体10中只设有一个管道连接体14,需要说明的是,管道连接体14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材质,具体可以为304不锈钢;管道连接体14为管状结构,与管道连接体连接的管道13包括介质输入管道131和介质输出管道132。为了保证管道连接体14能够与管道13密封连接,管道连接体14的介质输入端与介质输入管道131连接,具体的,管道连接体14的介质输入端的直径与介质输入管道131的直径相同,且介质输入端与介质输入管道131焊接连接;管道连接体14的介质输出端141的轴向截面为楔形,且管道连接体14的介质输出端141与介质输出管道132卡合连接。当两个壳体10密封对合后,高压介质从介质输入管道131进入管道连接体14,在经过管道连接体14的介质输出端141时,对介质输出端141施加压力,能够使得管道连接体14的介质输出端141与介质输出管道132连接更加紧密,从而提高密封性。
第二种具体结构:请参阅图4,两个壳体10中可各设一个管状结构的管道连接体14,当两个壳体10密封对合时,一个壳体10中的管状结构的管道连接体14与另一个壳体10中的管状结构的管道连接体14密封对合连接,从而传输高压介质,保证高压介质在管道13和管道连接体14中传输的密封性。需要说明的是,管道连接体14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材质,具体可以为304不锈钢。
第三种具体结构:请参阅图5和图6(图6中省略了法兰11),管道连接体14为设于对合的两个壳体10中的球体腔,球体腔对应的两端各有一个接口,该接口用于与管道13连接,使得通过管道13输送的介质能够通过管道13的一侧进入球体腔,再通过球体腔进入管道13的另一侧,从而实现介质在壳体10中的输送。其中,球体腔的直径不大于两个壳体10形成的球体或近似球体的直径的五分之一,具体可以通过调整壳体10的厚度,来调整球体腔的直径;还可以在球体腔的外壁上设置绝热材料层20,即在球体腔和壳体10之间添加绝热材料层20,如不锈钢内衬层等,通过调整绝热材料层20的厚度,来调整球体腔的直径。需要注意的是,若球体腔和壳体10之间添加绝热材料层20,该绝热材料层20的厚度不小于2mm。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10的内壁具体可以为半球面,整个壳体10可以为半球体状壳体10,具体的,半球体状壳体10的直径大于或等于200mm,两个壳体10密封对合,形成一个球体状壳体组合,能够使密封对合的两个壳体10形成的腔体中的高压介质的压力更进一步的均匀分布,更好的满足管道13对高压介质的输送密封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而且,壳体10为耐高温耐高压材质壳体10,耐高温耐高压材质具体可以为304不锈钢,从而使得管道连接件能够承受高于或等于650℃的温度,使得本实施例中的管道连接件和管道13适于输送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介质。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为了增强管道连接件的壳体10的表面的散热效果,从而能够保证输送高温高压介质的密封性和安全性,在壳体10的外壁上设置多个凸起的散热体16,散热体16具体可以为长方体或三角体。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每个壳体10的外壁上布设不低于六个散热体16,且每个散热体16的长度不超过壳体10截面周长的四分之一。为了使管道连接件的壳体10的表面的散热效果更均匀,以壳体10与管道13的连接部分为中心,多个散热体16均匀的分布在壳体10的外壁上。
请参阅图5和图7,由于管道连接件往往暴露在外部,为了避免管道连接件传输高温高压介质时温度过高,需要保证管道连接件的壳体10的外表面的温度不超过100℃,可以在壳体10的内壁上设置绝热材料层20,绝热材料层20的具体材质可以根据输送的介质的温度、壳体10的直径以及壳体10的外表面的温度确定,比如,在壳体10的内壁形成的腔体中浇筑铬刚玉等绝热材料。除了上述用于隔热的结构外,还可以在每个壳体10的外壁上设置隔热保温材料层,达到隔热的目的,隔热保温材料层的材料具体可以为玻璃棉等材料;此时,可以不必在壳体10的内壁形成的腔体中设置绝热材料层20,可以在壳体10内壁形成的腔体中直接填充耐高温耐高压材料,比如不锈钢,也可以将壳体10和壳体10中腔体的填充部分一体成型,简化管道连接件的制作过程。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图2、图4、图5和图7,两个壳体10的连接端均连接有法兰11,两个壳体10通过两个法兰11实现密封对合,两个壳体10上的法兰11可通过螺栓和螺母12进行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两个壳体10的可拆卸连接,法兰11、螺栓和螺母12的耐压程度、耐热程度与壳体10相匹配,法兰11、螺栓和螺母12为耐高温耐高压材质,具体可以为304不锈钢;法兰11的圆周上设有多个螺栓孔19,螺栓孔19的数量和直径可以根据法兰11的耐压程度和工艺过程确定,为了保证法兰11之间连接的密封性,法兰11上的螺栓孔19的个数不少于十八个,还可以在两个法兰11之间设置垫片15来进一步保证法兰11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垫片15需要与法兰11、螺栓和螺母12匹配,垫片15的选取可以根据工艺情况以及法兰11的耐压耐温需求确定,具体的,垫片15可以为陶瓷纤维垫片15。
请参考图2、图4、图5和图7,为了进一步保证两个法兰11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其中的一个法兰11的相合面上设有密封凸起17,另一个法兰11的相合面上设有与密封凸起17匹配的密封凹槽18,当两个壳体10通过法兰11对合时,法兰11上的密封凸起17和密封凹槽18紧密匹配对合,实现壳体10的内壁形成的腔体的密封性。具体的,密封凸起17的高度和厚度不小于2mm,密封凹槽18的具体尺寸与密封凸起17匹配,密封凸起17和密封凹槽18的材质与法兰11的材质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通过管道连接体14和管道13的密封连接、密封凸起17和密封凹槽18的密封对合以及两个法兰之间的密封连接实现了管道连接件的三级密封,增强了管道连接件的安全性、密封性和实用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且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壳体,两个所述壳体的内壁均为曲面;两个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壳体均设有开口,管道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两个所述壳体中还设有用于输送介质的管道连接体,所述管道连接体与所述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壳体的内壁为半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壳体的连接端均连接有法兰,且两个所述壳体通过所述法兰密封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法兰的相合面上设有密封凸起,另一个所述法兰的相合面上设有与所述密封凸起匹配的密封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凸起的散热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绝热材料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包括介质输入管道和介质输出管道;两个所述壳体中设有一个所述管道连接体,所述管道连接体为管状结构,所述管道连接体的介质输入端与所述介质输入管道连接,所述管道连接体的介质输出端与所述介质输出管道连接,所述管道连接体的介质输出端的轴向截面为楔形,且所述管道连接体的介质输出端与所述介质输出管道卡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壳体中各设有一个管道连接体,所述管道连接体为管状结构,当两个所述壳体密封对合时,一个所述壳体中的管道连接体与另一个所述壳体中的管道连接体密封对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体为设于对合的两个所述壳体中的球体腔,所述球体腔开设有两个与所述管道连接的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腔的外壁上设有绝热材料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隔热保温材料层。
CN201521131273.6U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管道连接件 Active CN205261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1273.6U CN205261059U (zh)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管道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31273.6U CN205261059U (zh)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管道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61059U true CN205261059U (zh) 2016-05-25

Family

ID=56002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31273.6U Active CN205261059U (zh) 2015-12-30 2015-12-30 一种管道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6105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233A (zh) * 2016-11-24 2017-02-01 攀枝花市旭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可拆换内衬管道接头结构
CN106402523A (zh) * 2016-11-25 2017-02-15 攀枝花市旭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带内衬管道的接头结构
CN107830280A (zh) * 2017-11-27 2018-03-23 四川比耐斯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导管对接方法
CN113513651A (zh) * 2021-07-13 2021-10-19 重庆交通大学 防止碳酸氢钙溶液在隧道内管道内壁结晶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69233A (zh) * 2016-11-24 2017-02-01 攀枝花市旭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可拆换内衬管道接头结构
CN106402523A (zh) * 2016-11-25 2017-02-15 攀枝花市旭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带内衬管道的接头结构
CN107830280A (zh) * 2017-11-27 2018-03-23 四川比耐斯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导管对接方法
CN113513651A (zh) * 2021-07-13 2021-10-19 重庆交通大学 防止碳酸氢钙溶液在隧道内管道内壁结晶的装置及方法
CN113513651B (zh) * 2021-07-13 2022-08-05 重庆交通大学 防止碳酸氢钙溶液在隧道内管道内壁结晶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61059U (zh) 一种管道连接件
CN101852323A (zh) 钢塑复合管电磁感应熔接方法
CN104373759A (zh) 一种长距离真空绝热输送管道
CN100410001C (zh) 一种高强度自密封铝塑复合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CN104704278A (zh) 用于传输处于压力作用下的流体的管道连接器
CN101608723A (zh) 一种具有双重密封结构的免维护套筒补偿器
CN203023718U (zh) 等内径直流三维球型补偿器
CN205606065U (zh) 用于衬塑复合钢管的全防腐连接结构
CN211083242U (zh) 一种带法兰的承插压合式弯头
CN102679057A (zh) 高防渗性金属挤压式管件连接工艺方法
CN202266793U (zh) 真空绝热低温管接头
CN114658889B (zh) 一种高温球阀串联密封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1944475U (zh) 耐磨阻隔式波纹膨胀节
CN103836290A (zh) 法兰连接式单式套筒伸缩节
CN204924007U (zh) 用于原料气预热器的带膨胀节的内部浮动管板结构
CN201081063Y (zh) 绝缘管接头
CN201373134Y (zh) 一种金属密封球阀
CN103148292A (zh) 真空绝热管道插接式联结器及其联结方法
CN217714031U (zh) 钢制腐蚀管路不动焊活套连接装置
CN202338717U (zh) 一种内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的钢塑复合伸缩节
CN201331281Y (zh) 盘根式端头单套管换热器
CN204042329U (zh) 一种管道保温管壳
CN218914124U (zh) 一种直埋蒸汽保温管端口连接结构
CN103912749B (zh) 可拆分补偿器
CN202629414U (zh) 一种玻璃钢管道膨胀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01

Address after: Building software No. 662 410006 Hunan province Yuelu District City Lugu Avenue (Changsha professional building No. 539)

Patentee after: New Austrian Gas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The 065001 Heb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of Langfang Huaxiang new Austr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in the Southern District B building room 522

Patentee before: ENN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uilding software No. 662 410006 Hunan province Yuelu District City Lugu Avenue (Changsha professional building No. 539)

Patentee after: ENN NEW ENERG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software No. 662 410006 Hunan province Yuelu District City Lugu Avenue (Changsha professional building No. 539)

Patentee before: New Austrian Gas Engineering Company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