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54525U - 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54525U
CN205254525U CN201521140722.3U CN201521140722U CN205254525U CN 205254525 U CN205254525 U CN 205254525U CN 201521140722 U CN201521140722 U CN 201521140722U CN 205254525 U CN205254525 U CN 205254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module
full automatic
station
module
automatic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11407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军
马盈丰
龚洪亮
曹景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ongy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ongy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ongy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ongy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11407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54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54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54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涉及流水线工程技术领域。该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取料机械手和装配机构;所述取料机械手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个侧面,所述装配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内部;所述取料机械手抓取上一道工序平台上的物料,并递送到所述装配机构完成装配。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利用取料机械手抓取齿毂和/或齿套并递送到装配机构内,齿毂和/或齿套由装配机构进行拼装,大大提高了同步器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水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
背景技术
变速器是汽车动力结构部件中重要性仅次于发动机的部件。目前变速器的种类主要有手动档变速器(manualTransmission,简称MT)、自动档变速器(AutoTransmission,简称AT)、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简称CVT)和双离合变速器(DualClutchTransmission,简称DCT)。而最常见、应用最广、技术最成熟的变速器是MT和AT。
手动档变速器的内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那就是“同步器”。在汽车换挡时,发动机动力输出端齿轮的转速与将要更换档位的变速箱内部齿轮的转速不同,而同步器的作用就在于解决汽车在换挡操作中发动机转速与变速箱转速不一致的机械装置,能够有效地避免挂不上档、消除换挡时的齿轮响声等问题。在缺乏同步器的时候,把一个慢速旋转的齿轮强行塞入一个高速旋转的齿轮中,肯定会发生打齿等损害变速器的现象,严重者容易引发驾驶事故。
同步器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齿毂和齿套,还有上下卡簧和滑块。在传统的同步器装配过程中,通常由人工将流水线上的齿毂和齿套等物料逐一装配,该工艺流程一方面增加了人力的投入,另一方面人工操作容易出现装配效率低下、装配流程繁杂等问题。改进的装配方式还有先后将齿毂和齿套配合拼装,再由输送带输送到下一个工位,分别依次装配上下卡簧和滑块。这种装配方法占据空间大,定位困难,装配准确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同步器在部件的装配过程中存在的依赖劳力、占据空间大、定位困难、装配准确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取料机械手和装配机构;所述取料机械手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个侧面,所述装配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内部;所述取料机械手抓取上一道工序平台上的物料,并递送到所述装配机构完成装配。
进一步,所述装配机构包括主装配组件和副装配组件;所述取料机械手依次连接所述主装配组件和所述副装配组件。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主装配组件用于装配主要部件齿毂和齿套,而副装配组件用于安装其他配件。主要部件和配件依次分别装配,使得装配流程简单有条理。
进一步,所述主装配组件包括第一转盘和位于所述第一转盘上侧的第一装配模块;所述第一转盘设置有第一待料工位;所述第一装配模块用于装配位于所述第一待料工位的物料。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齿毂和齿套由取料机械手放置在第一待料工位上,并由第一转盘旋转输送到第一装配模块的下方,由第一装配模块进行装配,实现了物料在紧凑的空间中循环输送和装配的功能。另外,第一装配模块还设计有测量检验的功能,对装配后的部件进行检测。
进一步,所述主装配组件还包括推送模块,所述推送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的上侧,用于抓取并搬离所述第一转盘上的物件。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装配后的齿毂和齿套由推送模块抓取并递送进入下一道工序,或者进入备件装配工序,或者进入剔除重新装配工序。
进一步,所述主装配组件还包括剔除模块,所述剔除模块位于所述推送模块的运动轨迹的下方,用于运走来自所述推送模块上不合格的物料。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当装配后的齿毂和齿套被装配模块检测到不合格时,由推送装置递送到剔除模块,不再进行下一步的装配。
进一步,所述第一待料工位包括齿毂待料工位和齿套待料工位,所述齿毂待料工位和所述齿套待料工位位于所述第一转盘上相同半径位置的上表面。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齿毂和齿套装配属于轴向平移套接,将齿毂和齿套分别放置在第一转盘上,利于提高部件装配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副装配组件包括第二转盘和位于所述第二转盘上侧的第二装配模块;所述第二转盘设置有第二待料工位,所述第二待料工位用于存放来自所述推送模块的物料。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第二待料工位设置于第二转盘上,一方面用于存放齿毂和齿套装配件,另一方面,能够在第二待料工位上进行备件的装配;第二装配模块设置在第二转盘的上侧,实现了物料在紧凑的空间中循环输送和装配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第二装配模块包括下卡簧装配模块、滑块装配模块和上卡簧装配模块;所述下卡簧装配模块、所述滑块装配模块和所述上卡簧装配模块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待料工位上的物料进行装配。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下卡簧装配模块、滑块装配模块和上卡簧装配模块设置在第二转盘的上方,通过旋转第二转盘,实现了按顺序对备件进行装配的功能。
进一步,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对应于所述取料机械手的另一个侧面。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检测机构位于机架对应于取料机械手的另一个侧面,对整体装配后的同步器进行流水线最后的检查,避免不合格的同步器成品进入理料工序。
进一步,所述检测机构为影像检测机构。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影像检测机构属于光学非接触测量仪器,通过拍摄同步器进行检测,不直接接触被检测对象,能够便捷快速地监测到同步器的滑块和卡簧是否漏装,保证同步器成品的装配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取料机械手抓取齿毂和/或齿套并递送到装配机构内,齿毂和/或齿套由装配机构进行拼装,大大提高了同步器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架;2-取料机械手;3-第一转盘;
4-第一装配模块;5-推送模块;6-剔除模块;
7-齿毂待料工位;8-齿套待料工位;
9-第二转盘;10-第二待料工位;
11-下卡簧装配模块;12-滑块装配模块;
13-上卡簧装配模块;14-检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主要结构包括机架1、取料机械手2和装配机构。具体地,取料机械手2设置在机架1的一个侧面上,装配机构安装在机架1的内部。全自动装配机的工作流程为:取料机械手2抓取上一道工序平台上的齿毂和齿套,并递送到装配机构完成装配。同步器的主要部件包括齿毂和齿套,在现有的同步器装配的流水线中,通常由人工将流水线上的齿毂和齿套等物料逐一装配,该工艺流程一方面增加了人力的投入,另一方面人工操作容易出现装配效率低下、装配流程繁杂等问题。而改进后的装配方式,其流程为:先后将齿毂和齿套配合拼装,再由输送带输送到下一个工位,分别依次装配上下卡簧和滑块。这种装配方式占据空间大,定位困难,装配准确率也较低。本实施例的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利用取料机械手2抓取齿毂和/或齿套并递送到装配机构内,齿毂和/或齿套在装配机构内部进行整体的拼装,大大节约了流水线空间,提高了同步器的装配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装配机构包括主装配组件和副装配组件。具体地,取料机械手2依次连接主装配组件和副装配组件。其中,装配机构还可以设置为直线式装配工序,按照装配次序,逐一设置装配模块。在本实施例中,主装配组件用于装配主要部件齿毂和齿套,而副装配组件用于安装其他配件。主要部件和配件依次分别装配,使得装配流程简单有条理。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主装配组件包括第一转盘3和位于第一转盘3上侧的第一装配模块4;第一转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待料工位,第一装配模块4用于装配位于第一待料工位上的物料。其中,主装配组件还可以设置为装配机械手和平直装配平台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齿毂和齿套由取料机械手2放置在第一待料工位上,并由第一转盘3旋转输送到第一装配模块4的下方,由第一装配模块4进行装配,实现了物料在紧凑的、旋转的空间中循环输送和装配的功能。另外,第一装配模块4还设计有测量检验的功能,对装配后的齿毂和齿套组合件进行装配配合度的检测。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主装配组件还包括推送模块5。具体地,推送模块5设置在第一转盘3的上侧,用于抓取并搬离第一转盘3上的物件。装配后的齿毂和齿套要么需要进入备件装配的工序,要么进入报废或重新装配的工序。在本实施例中,由推送模块5抓取装配后的齿毂和齿套的组合件,并递送进入下一道工序。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主装配组件还包括剔除模块6。具体地,剔除模块6位于推送模块5的运动轨迹的下方,用于运走来自推送模块5上不合格的物料。实际上,剔除模块6包括位于机架1上的通孔,以及通孔下侧的物料输送带。在本实施例中,当装配后的齿毂和齿套被装配模块检测到不合格时,由推送装置递送到剔除模块6,不再进行下一步的装配。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待料工位包括齿毂待料工位7和齿套待料工位8。具体地,齿毂待料工位7和齿套待料工位8设置在第一转盘3上位于相同半径位置的上表面。由于齿毂和齿套装配属于轴向平移套接,将齿毂和齿套分别独立地放置在第一转盘3上,利于提高部件装配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副装配组件包括第二转盘9和位于第二转盘9上侧的第二装配模块。具体地,第二转盘9设置有第二待料工位10,用于存放来自所述推送模块5的物料。其中,副装配组件还可以设置为装配机械手与平直的输送平台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待料工位10设置于第二转盘9上,一方面用于存放齿毂和齿套装配组合件;另一方面,旋转第二转盘9,能够实现在第二待料工位10上进行其余备件的装配。另外,第二装配模块设置在第二转盘9的上侧,通过旋转第二转盘9,不同位置的备料和齿毂、齿套装配组合件就能在紧凑的空间中完成装配。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第二装配模块包括下卡簧装配模块11、滑块装配模块12和上卡簧装配模块13。具体地,下卡簧装配模块11、滑块装配模块12、上卡簧装配模块13的装配位置和第二待料工位10的位置一样,位于第二转盘9相同的半径上。其中,下卡簧装配模块11、滑块装配模块12、上卡簧装配模块13还可以设置在同一个竖直直线上,同时对齿毂、齿套装配组合件进行备件装配。在本实施例中,下卡簧装配模块11、滑块装配模块12和上卡簧装配模块13设置在第二转盘9的上方,通过旋转第二转盘9,实现了按顺序对上下卡簧、滑块进行装配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还设置有检测机构14。具体地,检测机构14设置在机架1对应于取料机械手2的另一个侧面。完成装配的同步器成品从装配机构中穿过,到达了机架1中对应于取料机械手2的另一个侧面。特别地,装配机构在第二转盘9的上方还设置有物料推送装置,用以将同步器成品转移到检测机构14,检测机构14对同步器成品进行流水线最后的检查,避免不合格的同步器成品进入理料工序。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检测机构14采用影像检测机构14。其中,影像检测机构14属于光学非接触测量仪器,通过拍摄同步器进行检测,不直接接触被检测对象,能够便捷快速地监测到同步器的滑块和卡簧是否漏装,保证同步器成品的装配完整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取料机械手和装配机构;
所述取料机械手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个侧面,所述装配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内部;
所述取料机械手抓取上一道工序平台上的物料,并递送到所述装配机构完成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包括主装配组件和副装配组件;所述取料机械手依次连接所述主装配组件和所述副装配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装配组件包括第一转盘和位于所述第一转盘上侧的第一装配模块;所述第一转盘设置有第一待料工位;所述第一装配模块用于装配位于所述第一待料工位的物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装配组件还包括推送模块,所述推送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的上侧,用于抓取并搬离所述第一转盘上的物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装配组件还包括剔除模块,所述剔除模块位于所述推送模块的运动轨迹的下方,用于运走来自所述推送模块上不合格的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料工位包括齿毂待料工位和齿套待料工位,所述齿毂待料工位和所述齿套待料工位位于所述第一转盘上相同半径位置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装配组件包括第二转盘和位于所述第二转盘上侧的第二装配模块;所述第二转盘设置有第二待料工位,所述第二待料工位用于存放来自所述推送模块的物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模块包括下卡簧装配模块、滑块装配模块和上卡簧装配模块;所述下卡簧装配模块、所述滑块装配模块和所述上卡簧装配模块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二待料工位上的物料进行装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对应于所述取料机械手的另一个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为影像检测机构。
CN201521140722.3U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 Active CN205254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40722.3U CN205254525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1140722.3U CN205254525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54525U true CN205254525U (zh) 2016-05-25

Family

ID=55996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1140722.3U Active CN205254525U (zh) 2015-12-31 2015-12-31 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545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6885A (zh) * 2015-12-31 2016-03-30 宁波中亿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6885A (zh) * 2015-12-31 2016-03-30 宁波中亿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68706U (zh) 自动化焊接设备
CN103879728A (zh) 一种led灯管流水线传送设备
CN203699206U (zh) 一种led灯管流水线传送设备
CN205254525U (zh) 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
JP2014163943A (ja) タレットハンドラ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CN106707574A (zh) 液晶屏后工序循环检测系统
CN105396801A (zh) 一种金属应变计自动检测、裁切、分选、包装系统
CN103673908A (zh) 自动化通孔尺寸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6571441A (zh) 电池注液设备
CN207902610U (zh) 顶升牵引机构及agv小车
TWI425230B (zh) Touchpad detection machine
CN105436885A (zh) 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机
CN109093388A (zh) 一种关节轴承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球窝装入机构
CN205343063U (zh) 一种旋转式抓手库
CN110006909B (zh) 一种雷管自动化连续检测的装置
CN105436883A (zh) 一种同步器全自动装配生产线
CN210588007U (zh) 一种全自动装滤波销设备
CN108944065A (zh) 用于轴承型号的流水线式激光打标设备
CN106424738A (zh) 一种粉末制品精整生产线
CN105509685A (zh) 一种同步器检测机
CN109396067A (zh) 机械零部件视觉检测装置
CN209973698U (zh) 一种机械手搬运装置
US20220091180A1 (en) Transfer apparatus for inspection apparatus,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object inspection method using same
CN107991316A (zh) 一种双通道智能高速检测机及其自动上料封装检测生产线
CN206514778U (zh) 法兰盘轴径自动化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