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41476U - 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 Google Patents

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41476U
CN205241476U CN201520974908.2U CN201520974908U CN205241476U CN 205241476 U CN205241476 U CN 205241476U CN 201520974908 U CN201520974908 U CN 201520974908U CN 205241476 U CN205241476 U CN 205241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decomposition
mud
spiral
decomposition tube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749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孝芳
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ai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周孝芳
李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周孝芳, 李波 filed Critical 周孝芳
Priority to CN2015209749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41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41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414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40Valorisation of by-products of wastewater, sewage or slud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它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污泥自动进料装置、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泥渣自动出料装置和水气油分离装置;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包括竖向上下布置、串联相接的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和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管外均安装有螺旋电阻和保温层,螺旋电阻与温控仪连接;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倾斜于水平面一定角度安装,其内安装有无芯轴螺旋推进器;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和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水平安装,其内均安装有螺旋叶片推进器。本实用新型污泥处理效果好、效率高,能充分利用污泥变废为宝。

Description

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工程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环保意识的加强,全国各地城镇广泛建立各种大、小型污水处理厂,相应地,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沉积急据增加,需要处理的污泥量越来越多,处理的速度也需加快,否则,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又将成为一种难已处置的重大污染源。城镇污泥是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所派生的一种由菌胶团组成的胶质体(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粘稠度大,含水量率高(含水量为80%以上),故很难通过机械脱水。现有处理污泥的方法基本是填埋,或者是焚烧。大量焚烧浪费人力、物力,而填埋将会造成第二次污染,扩散病原体、污染食物链。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干污泥约为180万t/年(含水80%的湿污泥900万t/年),因现有污泥的稳定处理设施不到1/4,有的地方便直接排放,因此成为了政府部门一个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也就急需一种新方法,新设备,新思路,将大量的废弃物污泥减量、利用,变废为宝,成为一种新能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污泥处理效果好、效率高,且能充分利用污泥变废为宝的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它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污泥自动进料装置、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泥渣自动出料装置和水气油分离装置;所述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包括竖向上下布置、串联相接的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和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所述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倾斜于水平面一定角度安装,所述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和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水平安装;所述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上端的上方设有第一级污泥入口,第一级污泥入口内设有导轮,第一级污泥入口位于所述污泥自动进料装置的下方;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内设有无芯轴螺旋推进器,无芯轴螺旋推进器的两端轴分别通过轴承支撑于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上下端面上,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上下端面封闭,无芯轴螺旋推进器伸出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上端面外的端轴上安装有链轮,链轮通过减速箱与调速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管壁外依次设有螺旋电阻和保温层,螺旋电阻与温控仪连接;所述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端上方通过双通管及法兰与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下端连通;所述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内设有螺旋叶片推进器,螺旋叶片推进器的转轴的左右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于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右端面上,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右端面封闭,螺旋叶片推进器伸出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端面外的左端转轴上安装有链轮,链轮通过减速箱与调速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管壁外依次设有螺旋电阻和保温层,螺旋电阻与温控仪连接;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右端的管壁上设有排水汽管;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右端下方通过双通管及法兰与所述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右端上方连通;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内设有螺旋叶片推进器,螺旋叶片推进器的转轴的左右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于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右端面上,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右端面封闭,螺旋叶片推进器伸出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右端面外的右端转轴上安装有链轮,链轮通过减速箱与调速电机连接;所述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管壁外依次设有螺旋电阻和保温层,螺旋电阻与温控仪连接;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端下方与所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端上方连通,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内设有螺旋叶片推进器,螺旋叶片推进器的转轴的左右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于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右端面上,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端面封闭,螺旋叶片推进器伸出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端面外的左端转轴上安装有链轮,链轮通过减速箱与调速电机连接;所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管壁外依次设有螺旋电阻和保温层,螺旋电阻与温控仪连接;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右端面与所述泥渣自动出料装置的出料箱连通;所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后端上方设有排油水气管,排油水气管与所述水气油分离装置的入口连通。
具体的,所述污泥自动进料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和定向轮,支架上倾斜安装有链轮和链条,链条上等距离安装有若干定量斗,低处链轮处的定量斗位于污泥第二级入料口处,高处链轮处的定量斗下方位于所述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第一级污泥入口上方;所述低处链轮的转轴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减速箱连接,减速箱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调速电机连接。
具体的,所述泥渣自动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箱,出料箱的一侧面设有入料口并与所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右端面通过法兰连通;位于入料口下方的出料箱内设有导轮,导轮轴安装于出料箱的两端面上,导轮轴伸出出料箱的一端通过链轮和链条与减速箱连接,减速箱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调速电机连接;所述出料箱位于导轮转动方向的底面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之外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下面固连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轴的一端面由一根通过轴承安装于出料箱底面端板上的定轴顶住,齿轮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于相对的出料箱底面端板上,伸出出料箱底面端板外的齿轮轴通过链轮和链条与减速电机连接。
具体的,所述水气油分离装置包括冷却器,冷却器的入口与所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排油水气管连通,冷却器与循环冷却水箱连通,冷却器的出口通过直角形双通管道连接有视筒,视筒下方连接有油水气储存缸,油水气储存缸的一侧与气箱连接,油水气储存缸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及阀门。
进一步,所述冷却器内装有九根冷却管,冷却管的入口与所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排油水气管连通,冷却管的出口通过所述直角形双通管道与视筒连接。
为了使污泥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具体的,所述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倾斜于水平面的角度为21度;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中,热解管长度为3000mm,热解管内径为273mm;污泥在热解管内的停留时间为10-12分,热解管内温度为230℃-260℃的调质温度。
具体的,所述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中,热解管长度为2950mm,热解管内径为300mm;螺旋叶片推进器带有24片叶片,螺旋叶片推进器位于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污泥进口处前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即螺距比位于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污泥出口处后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宽;污泥在热解管内的停留时间为12-15分,热解管内温度为230℃-260℃。
具体的,所述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中,热解管长度为5000mm,热解管内径为300mm,螺旋叶片推进器带有41片叶片,螺旋叶片推进器位于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污泥进口处前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即螺距比位于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污泥出口处后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宽;污泥在热解管内的停留时间为15-18分,热解管内温度为300℃-350℃。
具体的,所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中,热解管长度为4160mm,热解管内径为375mm,螺旋叶片推进器带有34片叶片,螺旋叶片推进器位于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污泥进口处前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即螺距比位于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污泥出口处后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宽;污泥在热解管内的停留时间为10-12分,热解管内温度为400℃-450℃。
本实用新型的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对污水处理厂出来的污泥可一次性脱水达到70%(污水处理厂的含水量为80%以上),湿污泥的含水量减少至10~15%,相对应的重量也减少。而污泥脱水裂解后所产生的渣,通过化验后它的发热值可达到2300-2400大卡,通过特殊处理后可进入热力发电厂发电。处理后油水混合物通过油水分离后产生一种原料油(一吨湿污泥产生6kg)。所以本实用新型设备的出现,将给净化环境、减少污染源做出贡献,同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中无芯轴螺旋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中螺旋叶片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污泥自动进料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与图4所示污泥自动进料装置对接的第一级污泥入口部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泥渣自动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热解处理处置设备成套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它包括安装于机架5上的污泥自动进料装置、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泥渣自动出料装置和水气油分离装置。从图1中可见,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包括竖向上下布置、串联相接的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和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倾斜于水平面21度的角度安装,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和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水平安装。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上端的上方设有第一级污泥入口6,第一级污泥入口6内设有导轮7,第一级污泥入口6位于污泥自动进料装置的下方。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内设有无芯轴螺旋推进器8,参见图2,无芯轴螺旋推进器8是一根横断面为矩形的连续螺旋状的构件,无芯轴螺旋推进器8的两端轴9分别通过轴承支撑于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的上下端面上,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的上下端面封闭,无芯轴螺旋推进器8伸出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上端面外的端轴9上安装有链轮10,链轮10通过减速箱11与调速电机12连接;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的管壁外依次设有螺旋电阻13和保温层14,螺旋电阻13与温控仪(图中未画出)连接。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的左端上方通过双通管15及法兰27与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的左下端连通;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内设有螺旋叶片推进器16,参见图3,螺旋叶片推进器16是一个连续螺旋叶片状的构件,螺旋叶片推进器16的转轴17的左右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于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的左右端面上,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的左右端面封闭,螺旋叶片推进器16伸出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的左端面外的左端转轴上安装有链轮18,链轮18通过减速箱19与调速电机20连接;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的管壁外依次设有螺旋电阻21和保温层22,螺旋电阻21与温控仪(图中未画出)连接;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右端的管壁上设有排水汽管23,排水汽管23与其它吸气塔(图1中未画出)连通。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的右端下方通过双通管75及法兰76与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的右端上方连通;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内设有螺旋叶片推进器77,螺旋叶片推进器77与螺旋叶片推进器16一样,也是一个连续螺旋叶片状的构件,螺旋叶片推进器77的转轴的左右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于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的左右端面上,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的左右端面封闭,螺旋叶片推进器77伸出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的右端面外的右端转轴上安装有链轮78,链轮78通过减速箱79与调速电机80连接;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的管壁外依次设有螺旋电阻81和保温层82,螺旋电阻81与温控仪(图中未画出)连接。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的左端下方通过双通管和法兰与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的左端上方连通,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内设有螺旋叶片推进器83,螺旋叶片推进器83与螺旋叶片推进器16一样,也是一个连续螺旋叶片状的构件,螺旋叶片推进器83的转轴的左右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于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的左右端面上,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的左端面封闭,螺旋叶片推进器83伸出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的左端面外的左端转轴上安装有链轮84,链轮84通过减速箱85与调速电机86连接;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的管壁外依次设有螺旋电阻87和保温层88,螺旋电阻87与温控仪(图中未画出)连接。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的右端面与泥渣自动出料装置的出料箱24连通;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的后端上方设有排油水气管25,排油水气管25与水气油分离装置的入口26连通。
参见图1、图4、图5,前述的污泥自动进料装置包括支架28,支架28底部的前端安装有万向轮29,支架28底部的后端安装有定向轮30,支架28上倾斜安装有链轮31和带脚链条32,链条32上等距离安装有若干定量斗33,左边低处链轮处的定量斗33位于污泥第二级入料口34处,右边高处链轮处的定量斗33位于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的第一级污泥入口6的上方;低处链轮的转轴35通过皮带轮36和皮带37与减速箱38连接,减速箱38通过皮带轮39和皮带40与调速电机41连接。
参见图1、图6、图7,前述的泥渣自动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箱24,出料箱24的右侧面设有入料口42并与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的右端面通过法兰43连通;位于入料口42下方的出料箱24内设有导轮44,导轮轴45安装于出料箱24的两端面上,导轮轴45伸出出料箱24的一端通过链轮46和链条47与减速箱48连接,减速箱48通过皮带轮49和皮带50与调速电机51连接;出料箱24位于导轮44转动方向的底面设有出料口52,出料口52之外安装有移动板53,移动板53下面固连有齿条54,齿条54与齿轮55啮合,齿轮轴71的一端面由一根通过轴承安装于出料箱底面端板56上的定轴57顶住,齿轮轴7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于相对的出料箱底面端板58上,伸出出料箱底面端板58外的齿轮轴71通过链轮59和链条60与链轮61连接,链轮61与减速电机62连接。
参见图1,前述水气油分离装置包括冷却器63,冷却器63的入口26与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的排油水气管25连通,冷却器63与循环冷却水箱64连通,冷却器63的出口通过直角形双通管道65连接有视筒66,视筒66下方连接有油水气储存缸67,油水气储存缸67的左侧与气箱68连接,油水气储存缸67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及阀门69。本实施例中,冷却器63内装有九根冷却管70,冷却管70的入口即与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的排油水气管25连通,冷却管70的出口即通过直角形双通管道65与视筒66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中,热解管1的长度为3000mm,热解管的内径为273mm;污泥在热解管1内的停留时间为10-12分,热解管1内温度为230℃-260℃的调质温度。
本实施例中,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中,热解管2的长度为2950mm,热解管2的内径为300mm;螺旋叶片推进器16带有24片叶片,螺旋叶片推进器16位于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的污泥进口处前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即螺距比位于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的污泥出口处后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宽;污泥在热解管2内的停留时间为12-15分,热解管2内的温度为230℃-260℃。
本实施例中,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中,热解管3的长度为5000mm,热解管3的内径为300mm,螺旋叶片推进器77带有41片叶片,螺旋叶片推进器77位于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的污泥进口处前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即螺距比位于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的污泥出口处后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宽;污泥在热解管3内的停留时间为15-18分,热解管3内温度为300℃-350℃。
本实施例中,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中,热解管4的长度为4160mm,热解管4的内径为375mm,螺旋叶片推进器83带有34片叶片,螺旋叶片推进器83位于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的污泥进口处前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即螺距比位于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的污泥出口处后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宽;污泥在热解管4内的停留时间为10-12分,热解管4内温度为400℃-450℃。
参见图8,为了提高污泥的日处理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热解处理处置设备可以两套以上成套的安装运作,图7所示是两套同时安装时的示意图,由此,污泥处理量也成倍增长,而且,由于是立式的,空间面积大大减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污泥自动进料装置部分的工作过程是,由第一级平皮带运输机将含水80%以上的湿污泥输送到第二级进料箱内即污泥自动进料装置中所述的污泥第二级入料口34中。启动1.5千瓦调速电机41并用三角皮带40和皮带轮39传递给1/50型减速箱38,再由皮带轮36和皮带37传递给与皮带轮36同一转轴35上的低处的链轮31,使得大小统一的定量斗33在可调的转速下工作,从而达到计量进料,当污泥进入第一级污泥入口6时,导能7转动将污泥压入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内,由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内的无芯轴螺旋推进器8将料推进入到下一道工序。
当含水量为80%以上的污泥通过自动进料装置推入到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内时,因含水量为80%以上的湿污泥在冷态的情况下,它是粘稠度很大、很难分解的胶质体。所以,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是采用21度的斜管作为初始进料管,同时采用无芯轴螺旋推进器8减少污泥的进料粘稠阻力,增大其流动性。污泥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占49.2%,胺肪占10.2%,蛋白质占40%,在一定的条件下,污泥成分中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会开始破裂,而水分也从细胞中脱离,而所需的条件是将热解管1的管壁加温,达到并控制温度在230℃-260℃的调质温度,同时污泥需在裂解室内的反应时间是10-12分钟。因此,将热解管1的外壁用螺旋电阻13加热并通过保温层14保温(由温控仪自动控制),而时间则由调速电机12(2.2kw调速电机)控制,从而使80%以上的含水污泥在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状态下变成了液态。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1的传动是先启动2.2kw调速电机12,由电机带动1/50100型的减速箱11,再由16A双排链条和链轮10传递到无芯轴螺旋推进器8的端轴9上。通过无芯轴螺旋推进器8转动将污泥通过φ273mm的双通管流入到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内。通过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的传动链:2.2KW调速电机20→1/50100型减速箱19→16A双排链条和链轮18→带动24叶片的螺旋叶片推进器16转运,将污泥传到下一入口双通管75。此时,将温控仪调到230℃-260℃,通过调速电机20控制螺旋叶片推进器16的旋转速度,使污泥在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2内的停留时间为12-15分,同时管内的水蒸气和部分CO2通过项排水汽管23排污,排水汽管23与其它的吸气塔连通。当污泥通过φ273mm的双通管75流入到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内时,由2.2KW调速电机80启动后→通过皮带传递给→1/50100型减速箱79→16A双排链条和链轮78→带动41片的螺旋叶片推进器77转动,同时将温控仪调到300℃-350℃,通过调速电机80控制螺旋叶片推进器77的旋转速度,使污泥在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内的停留时间为15-18分。污泥从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3通过φ273mm的双通管进入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内,同样的,由2.2KW调速电机86转动→传递到1/50100型减速箱85→传递16A双排链条和链轮84→带动34片的螺旋叶片推进器83转动,此时温控仪将温度调到400℃-450℃,通过调速电机86控制螺旋叶片推进器83的旋转速度,使污泥在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内的停留时间为10-12分。污泥从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的右端面进入到泥渣自动出料装置的出料箱24中,通过0.75KW调速电机51转运,带动1/3080型减速箱48,传递到10A单链条链轮46,再传递到导轮轴45,使导轮44按顺时钟方向旋转,将干污泥转出出料箱24。由于污泥在最后一项的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内是不允许有空气进入的,所以在出料箱24底部的出料口52之外装有一套自动开启和关闭的移动板53。将齿条54固定在移动板53上,由一台5G5-100-K小功率减速电机62(90W),并通过电路设计,将减速电机62转动时间由定时器控制(关、开移动板53时间可调)。传动链是由减速电机62启动→通过10A链条链轮→带动齿轮轴71转动→通过齿条54传递给移动板53。从而达到出料箱24底部出料口52的移动板53可即开即关,保证不进空气的目的。在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4的右端上方装有一根排油水气管25,气体和水、油通过水气油分离装置中的冷却器63,冷却器63内装有9根φ50mm不锈钢管制成的冷却管70,所有的油、水、气通过9根冷却管70后,大部分热气在冷却管70内急冷,生成油、水混和物,和部分余气一起都流进入油水气储存缸67内,气体由气管排出进入气箱68,而水、油混合物则由阀门69排出。

Claims (9)

1.一种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污泥自动进料装置、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泥渣自动出料装置和水气油分离装置;所述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包括竖向上下布置、串联相接的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和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所述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倾斜于水平面一定角度安装,所述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和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水平安装;所述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上端的上方设有第一级污泥入口,第一级污泥入口内设有导轮,第一级污泥入口位于所述污泥自动进料装置的下方;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内设有无芯轴螺旋推进器,无芯轴螺旋推进器的两端轴分别通过轴承支撑于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上下端面上,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上下端面封闭,无芯轴螺旋推进器伸出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上端面外的端轴上安装有链轮,链轮通过减速箱与调速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管壁外依次设有螺旋电阻和保温层,螺旋电阻与温控仪连接;所述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端上方通过双通管及法兰与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下端连通;所述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内设有螺旋叶片推进器,螺旋叶片推进器的转轴的左右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于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右端面上,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右端面封闭,螺旋叶片推进器伸出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端面外的左端转轴上安装有链轮,链轮通过减速箱与调速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管壁外依次设有螺旋电阻和保温层,螺旋电阻与温控仪连接;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右端的管壁上设有排水汽管;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右端下方通过双通管及法兰与所述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右端上方连通;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内设有螺旋叶片推进器,螺旋叶片推进器的转轴的左右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于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右端面上,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右端面封闭,螺旋叶片推进器伸出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右端面外的右端转轴上安装有链轮,链轮通过减速箱与调速电机连接;所述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管壁外依次设有螺旋电阻和保温层,螺旋电阻与温控仪连接;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端下方与所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端上方连通,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内设有螺旋叶片推进器,螺旋叶片推进器的转轴的左右端分别通过轴承支撑于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右端面上,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端面封闭,螺旋叶片推进器伸出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左端面外的左端转轴上安装有链轮,链轮通过减速箱与调速电机连接;所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管壁外依次设有螺旋电阻和保温层,螺旋电阻与温控仪连接;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右端面与所述泥渣自动出料装置的出料箱连通;所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后端上方设有排油水气管,排油水气管与所述水气油分离装置的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自动进料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和定向轮,支架上倾斜安装有链轮和链条,链条上等距离安装有若干定量斗,低处链轮处的定量斗位于污泥第二级入料口处,高处链轮处的定量斗下方位于所述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第一级污泥入口上方;所述低处链轮的转轴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减速箱连接,减速箱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调速电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渣自动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箱,出料箱的一侧面设有入料口并与所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右端面通过法兰连通;位于入料口下方的出料箱内设有导轮,导轮轴安装于出料箱的两端面上,导轮轴伸出出料箱的一端通过链轮和链条与减速箱连接,减速箱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与调速电机连接;所述出料箱位于导轮转动方向的底面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之外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下面固连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轴的一端面由一根通过轴承安装于出料箱底面端板上的定轴顶住,齿轮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于相对的出料箱底面端板上,伸出出料箱底面端板外的齿轮轴通过链轮和链条与减速电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油分离装置包括冷却器,冷却器的入口与所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排油水气管连通,冷却器与循环冷却水箱连通,冷却器的出口通过直角形双通管道连接有视筒,视筒下方连接有油水气储存缸,油水气储存缸的一侧与气箱连接,油水气储存缸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及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内装有九根冷却管,冷却管的入口与所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排油水气管连通,冷却管的出口通过所述直角形双通管道与视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倾斜于水平面的角度为21度;第一级污泥螺旋热解管中,热解管长度为3000mm,热解管内径为273mm;污泥在热解管内的停留时间为10-12分,热解管内温度为230℃-260℃的调质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中,热解管长度为2950mm,热解管内径为300mm;螺旋叶片推进器带有24片叶片,螺旋叶片推进器位于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污泥进口处前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即螺距比位于第二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污泥出口处后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宽;污泥在热解管内的停留时间为12-15分,热解管内温度为230℃-2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中,热解管长度为5000mm,热解管内径为300mm,螺旋叶片推进器带有41片叶片,螺旋叶片推进器位于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污泥进口处前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即螺距比位于第三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污泥出口处后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宽;污泥在热解管内的停留时间为15-18分,热解管内温度为300℃-3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中,热解管长度为4160mm,热解管内径为375mm,螺旋叶片推进器带有34片叶片,螺旋叶片推进器位于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污泥进口处前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即螺距比位于第四级污泥螺旋热解管的污泥出口处后半段上的叶片间距宽;污泥在热解管内的停留时间为10-12分,热解管内温度为400℃-450℃。
CN201520974908.2U 2015-11-30 2015-11-30 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41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4908.2U CN205241476U (zh) 2015-11-30 2015-11-30 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4908.2U CN205241476U (zh) 2015-11-30 2015-11-30 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41476U true CN205241476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40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7490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41476U (zh) 2015-11-30 2015-11-30 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414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3858A (zh) * 2015-11-30 2016-02-03 周孝芳 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CN108503189A (zh) * 2018-05-29 2018-09-07 湖南海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型叠加式多管多级污泥处理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3858A (zh) * 2015-11-30 2016-02-03 周孝芳 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CN108503189A (zh) * 2018-05-29 2018-09-07 湖南海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型叠加式多管多级污泥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7204B (zh) 一种好氧发酵反应系统及方法
CN103624066B (zh) 一种半干式餐厨垃圾连续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3464449A (zh) 餐厨废弃物预处理设备
CN105417912A (zh) 一种脱水污泥厌氧干发酵的装置
CN105293858A (zh) 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CN205241476U (zh) 立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CN203124398U (zh)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能源化的处理设备
CN102690754A (zh) 联合厌氧发酵罐
CN108758637A (zh) 一种易清理的垃圾固液分离热解装置
CN102815847B (zh) 一种加工生物污泥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及污泥脱水造粒机
CN204842440U (zh) 一种有机垃圾连续性烘干装置
CN204681004U (zh) 废旧电线热分解环保再生设备
CN1317376A (zh) 垃圾、粪便污水综合处理装置
CN108246763B (zh) 一种垃圾连续无氧热裂解的隔排氧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3849409B (zh) 大型工业化再生资源和生物质混炼生产工艺
CN202968346U (zh) 一种传导管式污泥干化机
CN201062264Y (zh) 立式机械搅拌沼气装置
CN205152026U (zh) 卧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CN104235857A (zh) 焚烧炉进料装置
CN203653406U (zh) 污泥专用滚筒干燥机
CN205740712U (zh) 一种污泥烘干装置
CN105330117A (zh) 卧式城镇污泥螺旋式推进热解处理处置设备
CN205953929U (zh) 一种废矿物油处理设备
CN105000778A (zh) 一种污泥减量处理系统
CN213623606U (zh) 电镀废水高净化率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21

Address after: No. 53, Pingan Road, Xianfeng Township, Yuhu District, Xiangtan, Hunan

Patentee after: Hunan Hai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1101 Hunan Province, Xiangtan city Yuetang District liberation Village 139 Building No. 14

Co-patentee before: Li Bo

Patentee before: Zhou Xiaof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91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