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39630U -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39630U
CN205239630U CN201620001743.5U CN201620001743U CN205239630U CN 205239630 U CN205239630 U CN 205239630U CN 201620001743 U CN201620001743 U CN 201620001743U CN 205239630 U CN205239630 U CN 205239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screw
gear housing
steering gea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017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尚友
舒春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0017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39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39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396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它包括转向器壳体、转向助力电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转向螺杆、转向输入轴和齿扇摇臂输出轴,转向器壳体的一端内侧配合安装有内端盖,转向螺杆同轴设置于转向器壳体内,转向螺杆一侧通过轴承A转动安装在内端盖上,另一侧通过轴承B转动安装在转向器壳体的另一端,行星齿轮减速机构配合安装在转向器壳体内,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行星架与转向螺杆连接,转向助力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向螺杆的一端传动连接,转向螺杆的另一端与弹性扭杆的一端连接,转向输入轴与弹性扭杆的另一端配合连接,转向螺杆的中部还设置有转向螺母,齿扇摇臂输出轴的齿扇部分与转向螺母啮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特别是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
背景技术
如今电动助力转向器已成为转向器行业的发展方向。而目前市场上的电动助力转向器主要还是只能用于小型乘用车的齿轮齿条式轴助力电动转向器。在CN201023522Y中公开了整体循环球式电动转向器,包括减速器壳体,减速器壳体与转向器壳体连接,转向器壳体内安装转向螺杆,转向螺杆上安装转向螺母,转向螺杆和转向螺母之间安装钢球,转向螺杆输入端安装蜗轮,转向螺杆输入端与转向轴连接,转向轴和转向螺杆内安装扭杆,在转向轴输出端和转向螺杆输入端上安装传感器,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与助力电机输出轴连接。虽然该结构的电动助力转向器具有转向更轻便、操纵稳定性更好、性能标准更高等优点,但因采用了传动效率较低的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对助力电机进行减速增扭,与采用齿轮减速机构相比,在同一输出扭矩的情况下须选配更大功率的转向助力电机,提高了系统成本;又由于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转向助力电机须与转向器输入轴、蜗杆相互交错布置,这样就增大了转向器的整体空间尺寸,此结构限制了其适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的电动助力转向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它包括转向器壳体、转向助力电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转向螺杆、转向输入轴和齿扇摇臂输出轴,转向器壳体的一端内侧配合安装有内端盖,转向螺杆同轴设置于转向器壳体内,转向螺杆一侧通过轴承A转动安装在内端盖上,另一侧通过轴承B转动安装在转向器壳体的另一端,行星齿轮减速机构配合安装在转向器壳体内,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行星架与转向螺杆连接,转向助力电机固定安装在转向器壳体的一端端面侧壁上,转向助力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向螺杆的一端传动连接,转向螺杆的另一端与弹性扭杆的一端连接,转向输入轴与弹性扭杆的另一端配合连接,转向螺杆的中部还设置有转向螺母,齿扇摇臂输出轴转动安装在转向器壳体的下侧,齿扇摇臂输出轴的齿扇部分与转向螺母啮合,所述的转向助力电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转向螺杆和转向输入轴同轴布置。
所述的转向器壳体的另一端端面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转向器上盖,转向器上盖的中心孔内侧壁与转向输入轴通过轴承C连接,转向器上盖的中心孔外侧壁还配合安装有防尘圈,防尘圈的内圈与转向输入轴的外壁接触配合。
所述的转向螺杆与转向输入轴的连接处还安装有扭矩传感器,所述的转向器上盖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出线套,扭矩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电缆穿过出线套。
所述的转向器壳体的端面上还配合安装有骨架油封,骨架油封位于轴承B的一侧,骨架油封的内圈与转向螺杆的外壁接触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转向器采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与循环球螺杆螺母及齿条齿扇传动系统对转向助力电机进行减速增扭,弃用了传统电动助力转向器中传动效率较低的蜗轮蜗杆减速机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具有高刚性、高精度、极高的传动效率、寿命长的特点,单级在0.97~0.99之间。
2、转向助力电机、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与转向螺杆同轴布置,而转向器输入轴、扭矩传感器、弹性扭杆布置于转向螺杆的另一端,转向操纵与转向助力两条传动路线相互独立,互不干涉,转向器输入轴和转向助力电机的输出扭矩共同作用于转向螺杆上,再通过转向螺母传到齿扇摇臂轴上输出。
3、与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的循环球式电动助力转向器的相比,具有结构紧凑,空间尺寸小,较好的解决了因采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导致的转向助力电机、蜗杆必须与转向器输入轴相互交错布置使转向器的空间尺寸不够紧凑及系统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向助力电机,2-行星齿轮减速机构,3-内端盖,4-轴承A,5-转向螺母,6-转向螺杆,7-转向器壳体,8-出线套,9-转向器上盖,10-轴承C,11-转向输入轴,12-弹性扭杆,13-防尘圈,14-扭矩传感器,15-骨架油封,16-轴承B,17-齿扇摇臂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它包括转向器壳体7、转向助力电机1、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转向螺杆6、转向输入轴11和齿扇摇臂输出轴17,转向器壳体7的一端内侧配合安装有内端盖3,转向螺杆6同轴设置于转向器壳体7内,转向螺杆6一侧通过轴承A4转动安装在内端盖3上,另一侧通过轴承B16转动安装在转向器壳体7的另一端,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配合安装在转向器壳体7内,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的行星架与转向螺杆6连接,转向助力电机1固定安装在转向器壳体7的一端端面侧壁上,转向助力电机1采用,正弦波稀土永磁同步电机,此电机的主要特点:具有低振动噪声,效率高,起动力矩大,有较好的转矩平稳性;且控制精度高,结构紧凑。非常适合作电动助力转向器的助力电机,它调整速比大,调速精度高,易实现恒转矩控制,动态响应快,过载能力强,可靠性又高,还具有弱磁扩速能力,可实现超速运行,转向助力电机1的输出轴与转向螺杆6的一端传动连接,转向螺杆6的另一端与弹性扭杆12的一端连接,转向输入轴11与弹性扭杆12的另一端配合连接,转向螺杆6的中部还设置有转向螺母5,齿扇摇臂输出轴17转动安装在转向器壳体7的下侧,齿扇摇臂输出轴17的齿扇部分与转向螺母5啮合,所述的转向助力电机1、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转向螺杆6和转向输入轴11同轴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向器壳体7的另一端端面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转向器上盖9,转向器上盖9的中心孔内侧壁与转向输入轴11通过轴承C10连接,转向器上盖9的中心孔外侧壁还配合安装有防尘圈13,防尘圈13的内圈与转向输入轴11的外壁接触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向螺杆6与转向输入轴11的连接处还安装有扭矩传感器14,所述的转向器上盖9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出线套8,扭矩传感器14的信号输出电缆穿过出线套8。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向器壳体7的端面上还配合安装有骨架油封15,骨架油封15位于轴承B16的一侧,骨架油封15的内圈与转向螺杆6的外壁接触配合。

Claims (4)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向器壳体(7)、转向助力电机(1)、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转向螺杆(6)、转向输入轴(11)和齿扇摇臂输出轴(17),转向器壳体(7)的一端内侧配合安装有内端盖(3),转向螺杆(6)同轴设置于转向器壳体(7)内,转向螺杆(6)一侧通过轴承A(4)转动安装在内端盖(3)上,另一侧通过轴承B(16)转动安装在转向器壳体(7)的另一端,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配合安装在转向器壳体(7)内,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的行星架与转向螺杆(6)连接,转向助力电机(1)固定安装在转向器壳体(7)的一端端面侧壁上,转向助力电机(1)的输出轴与转向螺杆(6)的一端传动连接,转向螺杆(6)的另一端与弹性扭杆(12)的一端连接,转向输入轴(11)与弹性扭杆(12)的另一端配合连接,转向螺杆(6)的中部还设置有转向螺母(5),齿扇摇臂输出轴(17)转动安装在转向器壳体(7)的下侧,齿扇摇臂输出轴(17)的齿扇部分与转向螺母(5)啮合,所述的转向助力电机(1)、行星齿轮减速机构(2)、转向螺杆(6)和转向输入轴(11)同轴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器壳体(7)的另一端端面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转向器上盖(9),转向器上盖(9)的中心孔内侧壁与转向输入轴(11)通过轴承C(10)连接,转向器上盖(9)的中心孔外侧壁还配合安装有防尘圈(13),防尘圈(13)的内圈与转向输入轴(11)的外壁接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螺杆(6)与转向输入轴(11)的连接处还安装有扭矩传感器(14),所述的转向器上盖(9)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出线套(8),扭矩传感器(14)的信号输出电缆穿过出线套(8)。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器壳体(7)的端面上还配合安装有骨架油封(15),骨架油封(15)位于轴承B(16)的一侧,骨架油封(15)的内圈与转向螺杆(6)的外壁接触配合。
CN201620001743.5U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39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1743.5U CN205239630U (zh)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01743.5U CN205239630U (zh)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39630U true CN205239630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38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0174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39630U (zh) 2016-01-04 2016-01-04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39630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0716A (zh) * 2016-10-09 2017-09-12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转向器外端盖总成及其装置
CN107176203A (zh) * 2017-06-09 2017-09-19 深圳市知行智驱技术有限公司 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278849A (zh) * 2016-10-09 2019-01-29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转向器内端盖总成及其转向器
CN112407029A (zh) * 2019-08-20 2021-02-26 浙江世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的大扭矩机械转向器装置
CN114954639A (zh) * 2022-06-28 2022-08-30 湖北恒隆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液压循环球转向器电动助力机构的安装结构及电动助力机构的助力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0716A (zh) * 2016-10-09 2017-09-12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转向器外端盖总成及其装置
CN109278849A (zh) * 2016-10-09 2019-01-29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转向器内端盖总成及其转向器
CN107150716B (zh) * 2016-10-09 2019-05-24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转向器外端盖总成及其装置
CN109278849B (zh) * 2016-10-09 2020-07-24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转向器内端盖总成及其转向器
CN107176203A (zh) * 2017-06-09 2017-09-19 深圳市知行智驱技术有限公司 商用车电动助力转向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2407029A (zh) * 2019-08-20 2021-02-26 浙江世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的大扭矩机械转向器装置
CN114954639A (zh) * 2022-06-28 2022-08-30 湖北恒隆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液压循环球转向器电动助力机构的安装结构及电动助力机构的助力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39630U (zh)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
CN203318493U (zh) 循环球式电动助力转向器
TWI781258B (zh) 輔助裝置
CN104600896A (zh) 旋转电机
CN204736917U (zh) 电子助力转向机
CN105882740B (zh) 一种汽车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CN111284556A (zh) 一种循环球式电动助力转向器
KR20100094731A (ko) 중공모터와 유성기어유닛을 이용한 전동식 파워 스티어링 장치
CN203472983U (zh) 摆线钢球行星减速装置
CN206582286U (zh) 一种舵机
KR20150012827A (ko) 능동 전륜 조향장치
CN105329313A (zh) 一种转向管柱式电动助力装置
CN105438254B (zh) 一种纯电动助力转向器
CN203567535U (zh) 一种电动车直驱车桥用动力装置
CN203739970U (zh) 新型传感器的循环球电动助力转向器
CN202953036U (zh) 一种整体齿轮齿条式电动转向器
CN203180715U (zh) 一种电动车用中置电机的结构
CN206520647U (zh) 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4304444B2 (ja) ステアバイワイヤ装置
CN208149426U (zh)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机结构
CN215553526U (zh) 一种满足l4驾驶带冗余转向系统
CN212447769U (zh) 用于城市物流车的电动循环球助力转向装置
CN211765840U (zh) 一种双齿轮式电动转向机的助力装置结构
CN211336161U (zh) 一种电动车转向系统
CN201071058Y (zh) 汽车电动转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