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66032U - 一种可转位拉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转位拉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66032U
CN205166032U CN201520871798.7U CN201520871798U CN205166032U CN 205166032 U CN205166032 U CN 205166032U CN 201520871798 U CN201520871798 U CN 201520871798U CN 205166032 U CN205166032 U CN 205166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edge
blade bearing
broaching tool
indexable
support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717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永升
陈子彦
郁爱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T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ST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T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EST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717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66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66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660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lling, Broaching, Filing, Reaming,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转位拉刀,包括刀体、若干组第一切刀片,若干组第二切刀片,所述刀体一端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一刀片座、第二刀片座,并且所述第一刀片座与所述第二刀片座交错排列,所述第一切刀片固定在所述第一刀片座上,所述第二切刀片固定在所述第二刀片座上。根据需要加工的工件的长度以及精度要求选择安装第一切刀片和第二切刀片的数量,提高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少刀片的磨损,增长拉刀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可转位拉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刀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转位拉刀。
背景技术
在现代机械加工领域,拉刀主要用于加工圆孔、花键孔、键槽、平面和成形表面等。当拉刀作拉削运动时,每个刀齿就从工件上切下一定厚度的金属,最终得到所要求的尺寸和形状。刀具表面上设置有刀齿,刀齿的尺寸和形状从切入端至切出端依次增加和变化,用于拉削不同形状的工件。拉刀按加工表面部位的不同,分为内拉刀和外拉刀;按工作时受力方式的不同,分为拉刀和推刀。常见的拉刀,拉削产生的切屑在后续切屑的推力作用下会沿着容屑槽挤向拉刀侧面与零件侧面间的缝隙,这样既增大了拉削阻力,又使切屑容易划伤已加工表面,从而导致加工精度较低,无法满足高精度加工的要求;拉刀在切削时,由于刀刃方向与切削方向垂直,因此切削力很大,切削过程不稳定,零件加工质量不高,并且刀具容易损坏;在加工难加工材料时,例如球墨铸铁工件、高温合金工件、钛合金工件等,使用高速钢材料或者粉末高速钢制造的拉刀,拉刀很容易磨损,拉刀使用寿命很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减少切屑堆积,减少刀具磨损的拉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转位拉刀,包括刀体、若干组第一切刀片,若干组第二切刀片,所述刀体一端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一刀片座和若干组第二刀片座,并且所述第一刀片座与所述第二刀片座交错排列,所述第一切刀片固定在所述第一刀片座上,所述第二切刀片固定在所述第二刀片座上。根据需要加工的工件长度以及精度要求选择安装第一切刀片和第二切刀片的数量,提高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片座端部设置有第一容屑槽,所述第二刀片座端部设置有第二容屑槽。第一容屑槽与第二容屑槽一端都设置有开口,切屑可以直接从容屑槽排出,切屑不会堆积,能有效避免切屑划伤已加工表面,提高加工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刀片座底部设置有第一底部支撑面,所述第一底部支撑面一端面设置有第一侧支撑面、第一后支撑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支撑面与所述第一后支撑面相交处设置有第一保护槽,用以保护刀尖。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刀片座底部设置有第二底部支撑面,所述第二底部支撑面一端面设置有第二侧支撑面、第二后支撑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支撑面与所述第二后支撑面相交处设置有第二保护槽,用以保护刀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部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一螺钉孔,用以配合第一螺钉固定第一切刀片;所述第二底部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二螺钉孔,用以配合第二螺钉固定第二切刀片。第一切刀片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第一刀片座上;第二切刀片通过第二螺钉固定在第二刀片座上,通过螺钉连接能够灵活的拆卸、更换刀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切刀片与所述刀体端部线构成第一刃倾角,所述第二切刀片与所述刀体端部线构成第二刃倾角,第一刃倾角与第二刃倾角相对交错分布。第一切刀片与第二切刀片交错排列,相邻的两个刀片高度差形成拉刀的齿升量。刀刃方向与切削方向不垂直,能够有效的减少切削力,克服切削过程不稳定,零件加工质量不高等问题。两种切刀片交错排列,形成齿升量,从面实现快速拉削,且刀片不易磨损。
进一步的,第一切刀片和第二切刀片由硬质合金制造而成,刀片硬度较大,能够加工一些难加工金属工件,例如,球墨铸铁工件、高温合金工件、钛合金工件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易拆卸,能对损坏的刀片快速更换。
2.本实用新型刀刃方向与切削方向不垂直,能够有效的减少切削力,克服切削过程不稳定,零件加工质量不高等问题。
3.本实用新型容屑槽一端设置有开口,切屑可以直接从容屑槽排出,切屑不会堆积,能有效避免切屑划伤已加工表面,提高加工精度。
4本实用新型采用硬质合金,能够加工球墨铸铁工件、高温合金工件、钛合金工件等,有效减少拉刀磨损,延长拉刀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转位拉刀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刀片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刀片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转位拉刀的局部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转位拉刀的局部俯视图。
其中,1-刀体,2-端部线,3-刀槽固定面,4-刀体固定面,201-第一容屑槽,301-第一切刀片,401-第一螺钉,202-第二容屑槽,302-第二切刀片,402-第二螺钉,51-第一刀片座,52-第二刀片座,511-第一底部支撑面,512-第一侧支撑面,513-第一螺钉孔,514-第一保护槽,515-第一后支撑面,521-第二底部支撑面,522-第二侧支撑面,523-第二螺钉孔,524-第二保护槽,525-第二后支撑面,8-侧面安装孔,9-顶面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转位拉刀,包括刀体1、若干组第一切刀片301,若干组第二切刀片302。刀体1一端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一刀片座51和若干组第二刀片座52,并且第一刀片座51、第二刀片座52交错排列。第一切刀片301通过第一螺钉401固定在第一刀片座51上,第二切刀片302通过第二螺钉402固定在第二刀片座52上。第一刀片座51端部设置有第一容屑槽201,第二刀片座52端部设置有第二容屑槽202,刀体1上还设置有侧面安装孔8、顶面安装孔9。
优选的,刀体1一端面设置为阶段面,刀槽固定面3与刀体固定面4有一高度差,这种设计可以有效防止拉削屑堆积,影响加工面的质量,同时由于刀槽固定面3比刀体固定面4高,刀体固定面4设置有顶面安装孔9,通过螺栓固定刀体1时,能够有效防止突出的螺栓影响工件的加工。
优选的,刀槽固定面3与刀体固定面4的高度差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工件的拉削量,设置合理的高度差变化,这样能有效提高加工效率,节约工时。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刀片座51底部设置有第一底部支撑面511,第一底部支撑面511一端面设置有第一侧支撑面512、第一后支撑面515。第一侧支撑面512与第一后支撑面515相交处设置有第一保护槽514,用以保护刀尖。第一底部支撑面511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螺钉孔513,用以配合第一螺钉401固定第一切刀片301。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刀片座52底部设置有第二底部支撑面521,第二底部支撑面521一端面设置有第二侧支撑面522、第二后支撑面525。第二侧支撑面522与第二后支撑面525相交处设置有第二保护槽524,用以保护刀尖。第二底部支撑面521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螺钉孔523,用以配合第二螺钉402固定第二切刀片302。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切刀片301与刀体1的端部线2构成第一刃倾角A1,第二切刀片302与刀体1的端部线1构成第二刃倾角A2,第一刃倾角A1与第二刃倾角A2相对交错分布。第一切刀片301与第二切刀片302交错排列,相邻的两个刀片间具有高度差,整体的刀片高度差形成拉刀的齿升量(AH)。第一切刀片301与第二切刀片302的制作材料是硬质合金。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转位拉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体(1)、若干组第一切刀片(301),若干组第二切刀片(302),所述刀体(1)一端面设置有若干组第一刀片座(51)和若干组第二刀片座(52),并且所述第一刀片座(51)与所述第二刀片座(52)交错排列,所述第一切刀片(301)固定在所述第一刀片座(51)上,所述第二切刀片(302)固定在所述第二刀片座(5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座(51)端部设置有第一容屑槽(201),所述第二刀片座(52)端部设置有第二容屑槽(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座(51)底部设置有第一底部支撑面(511),所述第一底部支撑面(511)一端面设置有第一侧支撑面(512)和第一后支撑面(5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转位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支撑面(512)与所述第一后支撑面(515)相交处设置有用以保护刀尖的第一保护槽(5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片座(52)底部设置有第二底部支撑面(521),所述第二底部支撑面(521)一端面设置有第二侧支撑面(522)、第二后支撑面(5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转位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支撑面(522)与所述第二后支撑面(525)相交处设置有用以保护刀尖的第二保护槽(52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转位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部支撑面(511)上设置有第一螺钉孔(513),用以配合第一螺钉(401)固定第一切刀片(3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拉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刀片(301)与所述刀体(1)的端部线(2)构成第一刃倾角(A1),所述第二切刀片(302)与所述刀体(1)的端部线(2)构成第二刃倾角(A2),第一刃倾角(A1)与第二刃倾角(A2)相对交错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拉刀,其特征在于,第一切刀片(301)与第二切刀片(302)交错排列,相邻的两个刀片间具有高度差,整体的刀片高度差形成拉刀的齿升量(A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拉刀,其特征在于,第一切刀片(301)与第二切刀片(302)由硬质合金制造而成。
CN201520871798.7U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可转位拉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66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1798.7U CN205166032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可转位拉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71798.7U CN205166032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可转位拉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66032U true CN205166032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30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7179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66032U (zh) 2015-11-04 2015-11-04 一种可转位拉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660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5816A (zh) * 2015-11-04 2015-12-30 恒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转位拉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5816A (zh) * 2015-11-04 2015-12-30 恒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转位拉刀
CN105195816B (zh) * 2015-11-04 2017-10-13 恒锋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转位拉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5816A (zh) 一种可转位拉刀
CN201871787U (zh) 锯齿状钨钢粗立铣刀
CN103722227A (zh) 模具用可转位球头铣刀
CN205166032U (zh) 一种可转位拉刀
CN202317078U (zh) 正反双刃聚晶金刚石镗刀
CN204893563U (zh) 一种机床用底座
CN202571428U (zh) 一种大前角内冷式铣刀
CN205702605U (zh) 复合多内槽铣刀
CN201895130U (zh) 新型t型铣刀
CN204053054U (zh) 内外复合倒角刀
CN201151007Y (zh) 新型t形槽铣刀
CN201511141U (zh) 多头刀具
CN201500830U (zh) 硬质合金软齿面弧形齿锥齿轮铣刀
CN203636081U (zh) 一种拉刀
CN203817492U (zh) 轨道衡重轨的刨直角偏刃刀
CN214721060U (zh) 燕尾槽拉刀
CN101780559A (zh) 深浅槽铣刀
CN207577451U (zh) 一种加工装配导叶凹槽的机夹式车刀
CN203900588U (zh) 一种用于加工铝合金零件t型槽的刀具
CN206869202U (zh) 一种铣削倒角复合刀具
CN206622639U (zh) 用于制造刀具的坯料及其刀具
CN218611870U (zh) 一种具有大面积刃口的锯片铣刀
CN204621171U (zh) 一种倒锥用锥度成型刀
CN203843211U (zh) 一种带断屑结构的pcbn机卡片
CN103121124B (zh) 一种螺栓支撑面铦铣刀及利用该铦铣刀加工连杆盖螺栓支撑面的加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711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