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54301U -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54301U
CN205154301U CN201520915728.7U CN201520915728U CN205154301U CN 205154301 U CN205154301 U CN 205154301U CN 201520915728 U CN201520915728 U CN 201520915728U CN 205154301 U CN205154301 U CN 205154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engagement chamber
oil
demarcation strip
coaming plat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157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树军
蔡良正
陈礼信
龚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157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54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54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54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摩托车需要在箱体上固定独立的油气分离器才能实现油气分离,导致结构复杂等技术问题。发动机箱体包括竖直设置的箱盖,本油气分离器设置在箱盖的内侧,油气分离器包括端盖和围板,围板与箱盖固定形成油气分离腔;围板内侧固定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油气分离腔分隔形成依次排列的第一分离腔、第二分离腔和第三分离腔,端盖上开有进汽孔,在端盖与围板的另一端固定时端盖的进汽孔与第一分离腔连通,围板位于下部处开有两个回油口,围板上位于上部处开有出气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油气分离效果且结构简单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现有摩托车动机的油气分离装置一般采用迷宫式油气分离器来实现,迷宫式油气分离器作为独立的零部件连接在摩托车发动机的缸盖罩。
通常情况下,布置在缸盖罩上的油气分离器,由于摩托车发动机缸盖罩需要拆卸或者更换相关发动机火花塞等零件,或者缸盖振动大都极易导致迷宫密封性下降。此外缸盖热负荷高,这大大增加了橡胶件或者塑料件的密封性失效的几率,从而导致整个迷宫失效。所以通常情况下,布置在缸盖罩上的迷宫式油气分离器造价和材料选择要求都比较高,从而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保养,也造成了使用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摩托车发动机上提供新的油气分离器的布置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发动机箱体包括竖直设置的箱盖,其特征在于,油气分离器设置在箱盖的内侧,油气分离器包括端盖和呈环形的围板,所述围板与箱盖一体成型,所述围板的一端与箱盖的内壁固定,所述围板和箱盖的内壁之间形成油气分离腔,所述端盖与围板的另一端固定并能将油气分离腔封闭;所述围板内侧固定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油气分离腔分隔形成依次排列的第一分离腔、第二分离腔和第三分离腔,所述第二分离腔位于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间,所述第二分离腔分别与第一分离腔和第三分离腔连通,所述端盖上开有进汽孔,在端盖与围板的另一端固定时端盖的进汽孔与第一分离腔连通,所述围板位于下部处开有两个回油口,两个所述回油口分别与第一分离腔和第三分离腔连通,所述围板上位于上部处开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与第三分离腔连通。
发动机产生的油气混合气体通过进汽孔进入油气分离腔内,油气混合气体先后通过第一分离腔、第二分离腔和第三分离腔,油气混合气体在多次折返后油滴会附着在围板的内侧壁以及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上,最终分离出的油滴会流下来通过回油口流回发动机箱体内,而没有油滴的气体则从出气孔流出,因此具有较好的油气分离效果;由于油气分离器直接设置在箱盖内,且围板是直接与箱盖一体成型,制造成本较低,且结构紧凑,同时无需考虑密封的问题,使得整体结构简单。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中,所述第一分离腔位于第一分隔板和围板之间,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下端与位于下部的围板固定,第一分隔板的上端与位于上部的围板之间形成第一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连通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所述第二分离腔位于第二分隔板和围板之间,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上端与位于上部的围板固定,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上端与位于下部的围板之间形成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二通气口连通第三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
油气混合气体在进入第一分离腔内后通过第一通气口进入第二分离腔,第二分离腔的油气混合气体通过第二通气口进入第三分离腔,由于第一通气口和第二通气口为上下错开的,使得油气混合气体在进入第三分离腔之前必然撞击到第二分隔板,从而保证油气分离的效果。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中,所述第一分隔板位于第一分离腔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流筋,所述第一导流筋斜向下设置,在端盖与围板的另一端固定时所述端盖的进汽孔与位于第一导流筋下方的第一分离腔连通。第一导流筋能避免从进汽孔直接流向第一通气口,而必需先绕过第一导流筋才能通过第一通气口,使得油气混合气体在该过程中损失能量从而将油液分离出来。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中,所述围板内侧固定有第一导油板,所述第一导油板位于第一分离腔内,所述第一导油板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导油板的下端与位于下部的围板固定且位于上述第一导流筋的正下方,与第一分离腔连通的回油口位于第一导油板的下端的一侧。油气混合气体在第一分离腔内会分离出一部分油液,油液通过第一导油板引导向回油口流出;同时第一导油板的位置使得油气混合气体在绕过第一导流筋的过程中会先撞击到第一导油板,此过程也会使得油气混合气体损失能量而分离出油液,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中,所述箱盖的内壁上固定有截面呈条形的第二导流筋,所述第二导流筋位于第二分离腔内,第二导流筋的一侧面与第一通气口相对,第二导流筋的另一侧面与第二通气口相对。第二导流筋能阻挡从第一通气口直接流向第二通气口的油气混合气体,使得油气混合气体必需要绕过第二导流筋才能流向第二通气口,而绕过第二导流筋的油气混合气体必然会撞击到第二分隔板损失能量,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中,所述箱盖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导油板,所述第二导油板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导油板的上端与第一分隔板固定,所述第二导油板的下端与位于下部的围板固定,且第二导油板的下端位于第三分离腔内,与第三分离腔连通的回油口位于第二导油板的下端的一侧。油气混合气体在第二分离腔内会分离出一部分油液,油液通过第二导油板引导向回油口流出;同时第二导油板的位置使得油气混合气体在绕过第二导流筋的过程中会撞击到第二导油板,此过程也会使得油气混合气体损失能量而分离出油液,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中,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下端具有延伸向第三分离腔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上述第二导油板平行。经过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后的油气混合气体较大的油滴均被分离出来了,只剩下的较小的油滴,延伸部和第二导油板形成通道引导油气混合气体,避免油气混合气体扩散进入第三分离腔,而是呈束状的进入第三分离腔,因而能使得油气混合气体以较高的速度撞击到围板上从而将较小的油滴分离出来,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
在上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中,所述箱盖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三导流筋,所述第三导流筋具有凹口,所述第三导流筋位于第二通气口的上方,所述凹口斜向下设置且朝向第二通气口。第三导流筋能阻挡从第二通气口直接流向出气孔的油气混合气体,使得油气混合气体必需要绕过第三导流筋才能流向出气孔,而绕过第三导流筋的油气混合气体必然会撞击到第三导流筋损失能量,提高油气分离的效果,使得从出气孔流出的气体油滴含量较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可以有效地分离尺寸为8μm以上的油滴,具有较好的油气分离效果,同时由于油气分离器直接设置在箱盖内,且围板是直接与箱盖一体成型,制造成本较低,且结构紧凑,同时无需考虑密封的问题,使得整体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未设置端盖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油气分离器在立体视角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盖;11、斜面;2、端盖;21、进汽孔;3、围板;31、回油口;32、出气孔;4、油气分离腔;41、第一分离腔;42、第二分离腔;43、第三分离腔;5、第一分隔板;51、第一导流筋;52、第一通气口;53、第一导油板;6、第二分隔板;61、延伸部;62、第二通气口;7、第二导流筋;8、第二导油板;9、第三导流筋;91、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摩托车发动机箱体包括竖直设置的箱盖1,本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设置在箱盖1的内侧,油气分离器包括端盖2和呈环形的围板3,围板3与箱盖1一体成型,围板3的一端与箱盖1的内壁固定,围板3和箱盖1的内壁之间形成油气分离腔4,端盖2与围板3的另一端固定并能将油气分离腔4封闭。
如图3和图4所示,围板3内侧固定有第一分隔板5和第二分隔板6,第一分隔板5和第二分隔板6均竖直设置,第一分隔板5和第二分隔板6将油气分离腔4分隔形成依次排列的第一分离腔41、第二分离腔42和第三分离腔43,第一分离腔41位于第一分隔板5和围板3之间,第二分离腔42位于第二分隔板6和围板3之间,第二分离腔42位于第一分隔板5和第二分隔板6之间,第二分离腔42分别与第一分离腔41和第三分离腔43连通。具体来说,第一分隔板5的下端与位于下部的围板3固定,第一分隔板5的上端与位于上部的围板3之间形成第一通气口52,第一通气口52连通第一分离腔41和第二分离腔42;第二分隔板6的上端与位于上部的围板3固定,第二分隔板6的上端与位于下部的围板3之间形成第二通气口62,第二通气口62连通第三分离腔43和第二分离腔42。
如图1和图4所示,端盖2上开有进汽孔21,在端盖2与围板3的另一端固定时端盖2的进汽孔21与第一分离腔41连通,围板3位于下部处开有两个回油口31,两个回油口31分别与第一分离腔41和第三分离腔43连通,围板3上位于上部处开有出气孔32,出气孔32与第三分离腔43连通。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分隔板5位于第一分离腔41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流筋51,第一导流筋51斜向下设置,在端盖2与围板3的另一端固定时端盖2的进汽孔21与位于第一导流筋51下方的第一分离腔41连通。围板3内侧固定有第一导油板53,第一导油板53位于第一分离腔41内,第一导油板53倾斜向下设置,第一导油板53的下端与位于下部的围板3固定且位于第一导流筋51的正下方,与第一分离腔41连通的回油口31位于第一导油板53的下端的一侧。箱盖1的内壁位于第一分离腔41内具有斜面11,该斜面11朝向第一导流筋51且与进汽孔21正对,从进汽孔21进入的油气混合气体会先冲击到斜面11,由于斜面11朝向第一导流筋51,因此油气混合气体会折返撞击到第一导流筋51上,通过设置斜面11使得油气混合气体在进入油气分离器时即进行两次撞击,实现部分油滴的分离;第一导流筋51能避免从进汽孔21直接流向第一通气口52,而必需先绕过第一导流筋51才能通过第一通气口52,油气混合气体在第一分离腔41内会分离出一部分油液,油液通过第一导油板53引导向回油口31流出;同时第一导油板53的位置使得油气混合气体在绕过第一导流筋51的过程中会先撞击到第一导油板53。
如图3和图4所示,箱盖1的内壁上固定有截面呈条形的第二导流筋7,第二导流筋7位于第二分离腔42内,第二导流筋7的一侧面与第一通气口52相对,第二导流筋7的另一侧面与第二通气口62相对。箱盖1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导油板8,第二导油板8倾斜向下设置,第二导油板8的上端与第一分隔板5固定,第二导油板8的下端与位于下部的围板3固定,且第二导油板8的下端位于第三分离腔43内,与第三分离腔43连通的回油口31位于第二导油板8的下端的一侧。第二分隔板6的下端具有延伸向第三分离腔43的延伸部61,延伸部61与第二导油板8平行。第二导流筋7能阻挡从第一通气口52直接流向第二通气口62的油气混合气体,使得油气混合气体必需要绕过第二导流筋7才能流向第二通气口62。油气混合气体在第二分离腔42内会分离出一部分油液,油液通过第二导油板8引导向回油口31流出;第二导油板8的位置使得油气混合气体在绕过第二导流筋7的过程中会撞击到第二导油板8。
箱盖1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三导流筋9,第三导流筋9具有凹口91,第三导流筋9位于第二通气口62的上方,凹口91斜向下并朝向第二通气口62。第三导流筋9能阻挡从第二通气口62直接流向出气孔32的油气混合气体,使得油气混合气体必需要绕过第三导流筋9才能流向出气孔32,而绕过第三导流筋9的油气混合气体必然会撞击到第三导流筋9损失能量。
发动机产生的油气混合气体通过进汽孔21进入油气分离腔4内,油气混合气体先后通过第一分离腔41、第二分离腔42和第三分离腔43以及第一导流筋51、第二导流筋7和第三导流筋9的引导,油气混合气体在多次折返后油滴会附着在围板3的内侧壁以及第一分隔板5和第二分隔板6上,最终分离出的油滴会流下来通过回油口31流回发动机箱体内,而没有油滴的气体则从出气孔32流出,因此具有较好的油气分离效果;由于油气分离器直接设置在箱盖1内,且围板3是直接与箱盖1一体成型,制造成本较低,且结构紧凑,同时无需考虑密封的问题,使得整体结构简单。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发动机箱体包括竖直设置的箱盖(1),其特征在于,油气分离器设置在箱盖(1)的内侧,油气分离器包括端盖(2)和呈环形的围板(3),所述围板(3)与箱盖(1)一体成型,所述围板(3)的一端与箱盖(1)的内壁固定,所述围板(3)和箱盖(1)的内壁之间形成油气分离腔(4),所述端盖(2)与围板(3)的另一端固定并能将油气分离腔(4)封闭;所述围板(3)内侧固定有第一分隔板(5)和第二分隔板(6),所述第一分隔板(5)和第二分隔板(6)均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分隔板(5)和第二分隔板(6)将油气分离腔(4)分隔形成依次排列的第一分离腔(41)、第二分离腔(42)和第三分离腔(43),所述第二分离腔(42)位于第一分隔板(5)和第二分隔板(6)之间,所述第二分离腔(42)分别与第一分离腔(41)和第三分离腔(43)连通,所述端盖(2)上开有进汽孔(21),在端盖(2)与围板(3)的另一端固定时端盖(2)的进汽孔(21)与第一分离腔(41)连通,所述围板(3)位于下部处开有两个回油口(31),两个所述回油口(31)分别与第一分离腔(41)和第三分离腔(43)连通,所述围板(3)上位于上部处开有出气孔(32),所述出气孔(32)与第三分离腔(4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腔(41)位于第一分隔板(5)和围板(3)之间,所述第一分隔板(5)的下端与位于下部的围板(3)固定,第一分隔板(5)的上端与位于上部的围板(3)之间形成第一通气口(52),所述第一通气口(52)连通第一分离腔(41)和第二分离腔(42);所述第二分离腔(42)位于第二分隔板(6)和围板(3)之间,所述第二分隔板(6)的上端与位于上部的围板(3)固定,所述第二分隔板(6)的上端与位于下部的围板(3)之间形成第二通气口(62),所述第二通气口(62)连通第三分离腔(43)和第二分离腔(4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板(5)位于第一分离腔(41)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导流筋(51),所述第一导流筋(51)斜向下设置,在端盖(2)与围板(3)的另一端固定时所述端盖(2)的进汽孔(21)与位于第一导流筋(51)下方的第一分离腔(4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3)内侧固定有第一导油板(53),所述第一导油板(53)位于第一分离腔(41)内,所述第一导油板(53)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导油板(53)的下端与位于下部的围板(3)固定且位于上述第一导流筋(51)的正下方,与第一分离腔(41)连通的回油口(31)位于第一导油板(53)的下端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的内壁上固定有截面呈条形的第二导流筋(7),所述第二导流筋(7)位于第二分离腔(42)内,第二导流筋(7)的一侧面与第一通气口(52)相对,第二导流筋(7)的另一侧面与第二通气口(62)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导油板(8),所述第二导油板(8)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导油板(8)的上端与第一分隔板(5)固定,所述第二导油板(8)的下端与位于下部的围板(3)固定,且第二导油板(8)的下端位于第三分离腔(43)内,与第三分离腔(43)连通的回油口(31)位于第二导油板(8)的下端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隔板(6)的下端具有延伸向第三分离腔(43)的延伸部(61),所述延伸部(61)与上述第二导油板(8)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三导流筋(9),所述第三导流筋(9)具有凹口(91),所述第三导流筋(9)位于第二通气口(62)的上方,所述凹口(91)斜向下设置且朝向第二通气口(62)。
CN201520915728.7U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 Active CN205154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5728.7U CN205154301U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15728.7U CN205154301U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54301U true CN205154301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90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15728.7U Active CN205154301U (zh) 2015-11-17 2015-11-17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543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1215A (zh) * 2015-11-17 2016-01-06 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1215A (zh) * 2015-11-17 2016-01-06 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
CN105221215B (zh) * 2015-11-17 2018-06-01 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09005U (zh) 一种用于油气分离功能回油口的单向阀
CN105626194B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中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
CN205154301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
CN207195062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105221215A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上的油气分离器
CN103821590B (zh) 曲轴箱油气分离机构
CN107218163B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207513656U (zh) 一种气缸盖罩总成
CN203783686U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护罩
CN205154298U (zh) 汽油机油气分离装置
CN208996793U (zh) 油气分离结构
CN20459151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缸盖罩盖的组合式油气分离结构
CN203742709U (zh) 油分离器
CN205260152U (zh) 具有油气分离器的气缸盖罩
CN20557806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中迷宫式油气分离装置
CN208534645U (zh) 一种通机用化油器
CN207686874U (zh) 一种直通式空气滤清器
CN106855001A (zh) 油气分离器、发动机及车辆
CN207960715U (zh) 一种内部集成了pcv阀的结构
CN206319935U (zh) 油气分离型发动机
CN205452007U (zh) 点火线圈的防水密封结构
CN205064034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箱体油气分离结构
CN204755102U (zh) 气缸盖罩总成
CN203847270U (zh) 发动机缸盖护罩及发动机总成
CN203717079U (zh) 曲轴箱油气分离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