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44277U - 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 - Google Patents

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44277U
CN205144277U CN201520467185.7U CN201520467185U CN205144277U CN 205144277 U CN205144277 U CN 205144277U CN 201520467185 U CN201520467185 U CN 201520467185U CN 205144277 U CN205144277 U CN 205144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pot
water
drop
electric coo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71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ij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uij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uij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uij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671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44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44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442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涉及烹调器皿领域,针对家庭制作沥米饭向锅内进水困难的问题,提出本方案,包括电饭煲的主体,该主体包括锅体和与锅体口径匹配的锅盖,主体上设有连通锅体内部的进水通道,可实现在制作沥米饭过程向锅内进水。

Description

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调器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
背景技术
粒米饭又可称为沥米饭,是四川地区特有的一种做饭方法,制作沥米饭分为三步:第一步,将米用水在锅体内部煮半分熟左右,此时大米中的部分淀粉进入水中形成具有黏性的米汤,米粒和米汤形成类似稀饭的混合物;第二步,用蔑条筛等筛网工具将米粒和和米汤分离;第三步,通过甑子等工具将还未煮熟的米粒蒸熟。
由于制作沥米饭过程费时费力,同时过滤米汤之后,米粒内的营养物质很多流失在米汤内,因此现在很难见到采用这种方式制作米饭。现在通常采用电饭锅煮饭,电饭锅一般包括锅体、电热元件和加热控制器。将适当比例的水和米放入锅体内,电热元件对锅体加热,当内锅体内部水烧干,锅底温度达到103±2℃时,加热控制器关闭,或者为了使食物维持在适宜温度,转为低功率保温。相比沥米饭制作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过滤米汤,但是电饭锅煮出来的米饭很难具有沥米饭干爽饱满并带有清香的特点。
若利用现有的电饭锅煮沥米饭,第一步,通过电饭煲将米饭煮半分熟,第二步过滤米汤,第三步可利用电饭锅附带的蒸格,将半分熟的米粒放置蒸格上蒸熟。理论上确实可利用电饭锅制作沥米饭,但实际操作中,局限性很大。由于电饭锅锅体容量小,内部储水量有限,在进行第一步的时候,会出现水和米粒的比例过高,米粒还未达到我们需要的半分熟,水就快煮干了,直接导致后面不能过滤米汤;在进行第三步的时候,同样由于电饭锅锅体容量小,蒸饭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锅体内部水被烧干,需要不停地将蒸格端开,然后向里面加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制作沥米饭过程向锅内进水的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
本方案如下: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包括电饭煲的主体,该主体包括锅体和与锅体口径匹配的锅盖,主体上设有连通锅体内部的进水通道。
本方案工作原理如下:采用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做沥米饭的,在第一步制作半分熟的米粒时,当锅体内部的水不够的时候,可通过进水通道向锅体内部加水,保证米粒和水的比例适中,在第二步蒸米粒时,当里面的水量没有或者不够时,同样可通过进水通道向锅体内部加水,防止锅体内部水被烧干,以便有足够的水蒸第一、二步得到的未煮熟的沥米饭。
本方案技术效果如下:由于进水通道的加入,可在锅体内部任何需要添加水的时候,向锅体内部进水,尤其是在制作沥米饭的第二步的时候,可在不端开蒸格的情况下,向锅体内部加水,调节锅体内部水量,可保证制作沥米饭过程的连续性,降低制作的沥米饭的工作量,在家中采用沥米饭电饭锅同样能制作出好吃的粒米饭。
进一步,进水通道内设有电磁阀,控制进水通道内水的进入锅体内部,随时可启动电磁阀向锅体内部加水。
进一步,进水通道设置在锅盖上,外界的水将从锅的上方向下进入锅体内部,在第一步的时候,水下落与锅体内部液面接触,避免从其他地方进入锅体内部时,外界的水与米粒接触,对米粒造成直接的冲击,一方面使米粒和米汤变得浑浊,不利于米汤的过滤;另一方面破坏了米粒完整性,制作出来的沥米饭不够饱满。
进一步,主体上设有储水装置,该储水装置通过进水通道连通锅体内部,采用储水装置提前储水,当需要的时候,直接从储水装置内释放水进入锅体内部,使制作沥米饭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工作过程中,电热元件对锅体进行加热,锅体和锅盖同时向外界散热,倘若在在主体上设置储水装置,当锅体和锅盖向外界散热时,储水装置内的水可吸收部分热量用于预热,可缩小储水装置的水与锅体内部的水的温差,电热元件对从储水装置进入锅体内的水加热的加热时间也会缩短,保证制作沥米饭过程的连续性。
进一步,储水装置设置在锅盖上,即设置在主体的最上端,可提高储水装置内部水的重力势能,有利于水下降到锅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储水装置1、电磁阀2、进水通道3、锅盖4、锅体5。
实施例1下:
如附图1所示: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包括电饭锅的主体,该主体包括锅体5和与锅体5口径相匹配的锅盖4。
锅盖4上设有与锅体5内部来连通的进水通道3,电磁阀2设置在进水通道3内部。
当锅体5内部的水需要加水的时候,进水通道3连通外界水源,打开电磁阀2水就会通过进水通道3进入锅体5内部,实现向锅体5内部的进水。
实施例2如下:
同样如附图1所述;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锅盖4上部设置储水装置1,该储水装置1与锅体5内部通过进水通道3连通。
提前在储水装置1内装满水,当需要向锅体5内部进水的时候,打开阀门,直接由储水装置1内的水进入锅体5内部,使进水过程方便快捷。同时锅盖4向外界散热的时候,储水装置1可吸收部分锅盖4释放的热量用于自己的预热,缩小储水装置1和锅体5内部的温差,当储水装置1内的水进入锅体5内部的时候,电热元件对锅体5内部的水加热时间也会缩短,保证制作沥米饭的连续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5)

1.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包括电饭煲的主体,该主体包括锅体和与锅体口径匹配的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有连通锅体内部的进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内设有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设置在锅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有储水装置,该储水装置通过进水通道连通锅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设置在锅盖上。
CN201520467185.7U 2015-07-02 2015-07-02 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44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7185.7U CN205144277U (zh) 2015-07-02 2015-07-02 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7185.7U CN205144277U (zh) 2015-07-02 2015-07-02 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44277U true CN205144277U (zh) 2016-04-13

Family

ID=55680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718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44277U (zh) 2015-07-02 2015-07-02 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44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12267U (zh) 一种蒸烤箱
CN104739209A (zh) 一种先煮后蒸的蒸饭方法
WO2009154397A3 (ko) 내솥 공간이 분할되는 전기밥솥
CN105455622A (zh) 一种烹饪用蒸汽烹饪装置及烹饪方法
CN102240155A (zh) 全自动蒸饭电饭煲
CN203693260U (zh) 一种蒸汽式电饭锅
CN204394184U (zh) 一种面食蒸烤装置
CN102370137A (zh) 压力式米、水分离快速煮饭方法
CN205144277U (zh) 二次进水的沥米饭电饭锅
CN202919907U (zh) 蒸汽发生装置
CN206166716U (zh) 热辐射烹饪装置
CN205144276U (zh) 带甑子的沥米饭电饭锅
CN202341764U (zh) 用于火锅的双热源锅具
CN109222621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202122467U (zh) 电热蒸汽锅
CN104414445B (zh) 一种煮食机的煮食方法
CN103720344A (zh) 一种蒸汽加热炉
CN204683310U (zh) 一种蒸汽烹饪锅
CN203378937U (zh) 一种煮滤蒸三位一体电饭锅
CN207604790U (zh) 一种新型的沥米饭电饭锅结构
CN202457834U (zh) 多用途烹饪锅具
CN104137918A (zh) 素菜调和油
CN203234541U (zh) 煮面炉专用锅
CN204862582U (zh)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电煮炉
CN201189110Y (zh) 电饭锅内用滤水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607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