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33706U - 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33706U
CN205133706U CN201520920757.2U CN201520920757U CN205133706U CN 205133706 U CN205133706 U CN 205133706U CN 201520920757 U CN201520920757 U CN 201520920757U CN 205133706 U CN205133706 U CN 205133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ification tank
zinc
solution
cadmium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207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政修
覃宝桂
杨茂峰
韦克栋
潘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I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I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207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33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33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33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属于湿法炼锌技术领域。所述净化槽包括进液管、净化槽槽壁、净化槽槽底、净化槽盖板、搅拌机、抽风管、出液管,还包括滤板,所述滤板设在所述净化槽槽体内部、所述搅拌桨的下方、所述出液管的上方,所述滤板上设有滤孔,所述滤板上装有锌片。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置换硫酸锌溶液中的铜镉钴杂质离子,且能够大幅度降低置换铜镉钴杂质消耗的锌片量,降低置换除杂成本,也能得到较高纯度的铜镉钴渣,还能改善生产现场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属于湿法炼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金属锌锭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85%左右的锌锭产品是采用湿法炼锌生产工艺流程。传统的湿法炼锌生产工艺主干流程有五个主要工艺过程,即锌精矿沸腾焙烧与烟气制酸、氧化锌浸出、硫酸锌溶液净化、硫酸锌净化液电解与锌片熔铸、浸出渣挥发处理。在锌精矿沸腾焙烧与烟气制酸过程中,精矿中的硫化锌被氧化为氧化锌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进入烟气并经过烟气净化、二氧化硫转化、三氧化硫吸收后得到浓硫酸;氧化锌产物俗称锌焙砂,送入浸出过程。在浸出过程中,浸出剂为电解废液,并补充少量的硫酸,经过浸出后,焙砂中的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可溶解的硫酸锌,进入了溶液,为了确保锌的浸出率,浸出过程往往有两段,有的是三段或四段浸出,同时为了保证浸出液的质量,中性浸出是必不可少的,浸出得到的浸出渣送渣处理过程,在中性浸出得到的中性浸出液送到硫酸锌溶液净化过程。中性浸出液在净化过程中,净化剂主要是工业锌粉,通过锌粉净化后,硫酸锌溶液中的铜、镉、砷、锑、钴、镍等主要杂质被除去。除去铜、镉、砷、锑、钴、镍等主要杂质的硫酸锌净化液,送到电解过程,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硫酸锌溶液中的锌离子转变为锌金属从溶液中析出,得到电解锌片,电解锌片熔铸后得到锌锭产品。浸出过程得到的渣,配入煤或焦炭后,送到高温挥发设备如回转窑、烟化炉等设备处理,回收其中的锌金属。
在浸出过程中,得到的中上清溶液,通常含Cu0.2~2.0g/L、Cd0.2~2.0g/L、Co0.005~0.05g/L、Zn120~180g/L、pH5.0~5.4。目前,用于硫酸锌溶液净化(净化实质为置换反应,因此净化过程,也称置换过程)除铜镉钴的主要设备是传统净化槽。
传统净化槽通常是圆筒型,外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内部衬有防腐材料,有些净化槽底部有锥度,净化槽配有搅拌机,净化槽的上部有进液管,底部有出液管,某些净化槽从底部进液,从上侧部出液。传统净化槽用于硫酸锌溶液置换除铜镉钴时,置换剂为工业锌粉,锌粉的有效锌为80~93%,粒度0.025~0.150mm,锌粉从上部加入槽内,在搅拌机作用下,工业锌粉与溶液中的铜离子、镉离子、钴离子进行置换反应,锌粉中的锌金属转化为锌离子进入溶液,铜离子、镉离子、钴离子被置换,分别转化为金属铜小固体、金属镉小固体、金属钴小固体,从溶液中析出,经过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后,实现溶液除去铜镉的目的。
传统净化槽用于硫酸锌溶液置换除铜镉钴时,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在60~80℃的条件下,除铜镉的时间为60~90min。由于生产效率高,因此,设备投资省,占地小。
但净化槽用于硫酸锌溶液置换除铜镉钴时,工业锌粉的消耗量很大,造成生产成本高,降低了经济效益。在除铜阶段,工业锌粉的消耗量至少为理论需要量的110%,而在除镉阶段,工业锌粉的消耗量至少为理论需要量的200%。如果要将溶液的镉置换很彻底,则锌粉的过剩值很大,通常超过理论需要量的300%,除钴时更大,达到理论值的30倍以上,导致实际消耗量大幅度超过理论需要量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工业锌粉的有效锌偏低,通常只有85%,锌粉活性较低,二是由于工业锌粉与置换得到的铜镉渣粒度差很小,不能及时将反应生成的铜镉渣固体物质进行分离,铜镉渣固体物质对锌粉形成局部包裹,又进一步降低了锌粉的反应活性,三是置换反应结束后,由于设备本身的缺陷,无法将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锌粉与铜镉渣分离,使没有参与反应的剩余锌粉也进入了铜镉渣中,最终导致锌粉的消耗量很大,通常达到3~10kg/m3溶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本实用新型适合处理硫酸锌溶液,使用锌片作为净化剂,能实现锌对硫酸锌溶液中的铜镉钴杂质离子高效置换,具有锌片消耗小、生产成本低、铜镉钴杂质置换彻底、现场环境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包括进液管、净化槽槽壁、净化槽槽底、净化槽盖板、搅拌机、抽风管和出液管,所述净化槽槽壁、净化槽槽底和净化槽盖板组成净化槽槽体,所述搅拌机包括电机、支架、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的电机和支架均居中位于净化槽盖板上,所述搅拌轴和搅拌桨均居中位于净化槽槽体的内部,所述进液管位于净化槽盖板的一侧,所述抽风管位于净化槽盖板与所述进液管相对的一侧,所述出液管位于净化槽槽壁的下部,还包括滤板,所述滤板设在所述净化槽槽体内部,且位于所述搅拌桨的下方、所述出液管的上方,所述滤板上设有滤孔,所述滤板上装有锌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滤板上的滤孔均匀分布,滤孔数量为10000~50000个,滤孔孔径为4~20mm,相邻滤孔之间的间距为5~20mm。
进一步,所述锌片的长度为20~200mm、宽度为10~50mm、厚度为1~3mm。
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净化槽实现,包括以下步骤:将铜、镉、钴、锌质量浓度分别为0.2~2.0g/L、0.2~2.0g/L、0.005~0.050g/L、120~180g/L、pH值为5.0~5.4的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在所述净化槽内进行置换除杂后,得到处理过的硫酸锌溶液和杂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处理过的硫酸锌溶液中铜、镉、钴、锌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0005~0.0002g/L、0.0002~0.0005g/L、0.0003~0.0005g/L、120.4~184.2g/L,pH值为5.2~5.4,所述杂质为铜、镉、钴。
进一步,在所述净化槽内进行置换除铜镉钴杂质的具体步骤为: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从所述进液管流入到所述净化槽槽体,启动搅拌机的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开始运转,所述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与所述滤板上的锌片发生置换反应,所述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中的杂质从溶液中析出,且通过所述滤孔进出滤板,置换反应结束后,处理过的硫酸锌溶液和杂质的混合物通过所述出液管流出净化槽外,未参与反应的锌片残留物被滤板截留,继续停留在滤板上参与下一个除杂过程,硫酸锌溶液的水汽和反应产生的气体由所述抽风管抽走,最后将所述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即分别得到处理过的硫酸锌溶液和杂质。
进一步,所述置换反应的时间为1~3小时。
进一步,所述除杂为一步除杂或分步除杂。
进一步,所述一步除杂为同时除去铜、镉、钴;所述分步除杂为第一步除铜、第二步除镉、第三步除钴,或第一步除铜、镉,第二步除钴。
进一步,所述反应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进一步,所述反应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上述反应过程为:
Zn+2H+=Zn2++H2
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槽,其工作原理如下:含有杂质铜、镉、钴金属离子的硫酸锌溶液从进液管流入净化槽体后,溶液在搅拌机的作用下在槽内运动,与净化槽内的锌片接触,在锌片表面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中的铜、镉、钴杂质离子被金属锌置换,参与了置换反应的金属锌转变为可溶性的锌离子进入溶液,铜、镉、钴杂质离子从溶液中析出,生成金属铜、镉、钴小固体,俗称铜镉钴渣;金属铜、镉、钴小固体,在搅拌机的搅动和运动溶液的双重冲击下,脱离锌片表面并随着溶液运动,随着搅拌的不断进行,置换反应也在不断进行中,溶液中的铜镉钴杂质离子不断被锌粒或锌片置换,杂质离子浓度越来越低,反应生成的铜镉钴渣固体物质越来越多;1~3小时后,置换反应进行比较充分后,溶液中的铜镉钴杂质离子已经很少,铜镉钴杂质离子浓度已经很低,达到了脱去杂质铜镉离子的目的,净化除杂过程结束;最后,完成置换反应脱去杂质铜镉钴离子的溶液及置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铜镉钴渣透过滤孔从出液管流到净化槽外,没有参与反应的残留锌片被滤板截留,继续停留在净化槽内,参与下一个周期的置换除杂反应;流到净化槽外的溶液和铜镉钴渣混合物,经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后,得到铜镉钴渣和脱去杂质的硫酸锌溶液,溶液中的铜镉钴杂质已经被彻底分离,达到了脱去杂质铜镉的目的。根据置换除铜镉钴消耗的锌片量,定期向净化槽内补充锌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锌金属消耗量小。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置换剂为锌片,锌片是纯度很高的金属锌,有效锌含量接近100%;在置换反应过程中,反应生成的金属铜、镉、钴小固体,在搅拌机的搅动和运动溶液的双重冲击作用下,能够及时从锌片表面分离,由于锌片的粒度大于滤板的滤孔,被滤板截留,继续停留在净化槽内,这样随着溶液流动到净化槽外的置换物中只有金属铜、镉、钴小固体,没有带走锌片金属,没有造成锌片浪费,金属锌片的消耗全部用于置换反应,因此锌片的消耗量很小,几乎接近理论消耗量,仅有0.4~4kg/m3溶液。另外,由于金属锌片没有进入到置换渣中,因此,得到的置换渣纯度很高,简单处理后,就可以形成粗产品。
2.除铜镉钴彻底。在置换过程中,反应生成的金属铜、镉、钴小固体,在搅拌机的搅动和运动溶液的双重冲击作用下,能够及时从锌片表面分离,使锌片的表面不被反应生成的铜镉钴渣固体物质包裹,始终有较大的表面积与溶液接触,确保了锌片的化学活性,有效保证了锌片对铜镉钴的置换能力,随着置换反应的不断进行,最终彻底除去溶液中的铜镉钴杂质离子。
3.适用能力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槽,可以用于一步净化同时除去铜镉钴杂质离子,也可以用于分步置换,先除去铜杂质离子,再除去镉杂质离子,最后除去钴杂质离子,或先除去铜镉杂质离子,再除去钴杂质离子。在置换反应除铜镉钴杂质离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溶液流量、锌片的表面积、反应时间等参数,实现对溶液除去铜镉钴离子的精确控制;由于在置换除铜镉杂质离子时,铜离子的氧化电位高于镉离子、钴离子的氧化电位,因此,铜离子优先于镉离子和钴离子被置换,并还原为金属铜小固体,当通过精确控制溶液的温度、溶液流量、锌片的表面积、反应时间等参数时,能够实现在净化槽内,只置换除去铜杂质离子,不置换除去镉、钴杂质离子,镉杂质离子可以在温度低于80℃的条件下被置换,在后续的第二步净化过程中再除去,而钴离子必须在温度高于85℃以上才能被置换,最后再除去钴杂质离子,从而达到分步置换除铜镉钴的目的。
4.现场环境好。传统的净化槽,使用工业锌粉作为净化剂,锌粉的粒度小,在锌粉的运输过程和加入槽体时,都或多或少发生粉尘飞扬,既造成了锌金属损失,又污染了现场环境。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槽,使用锌片作为净化剂,粒径大,不会在运输过程和加入槽体时造成粉尘飞扬,因此,作业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槽的正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进液管,2、净化槽槽壁,3、净化槽槽底,4、净化槽盖板,5、搅拌机,6、滤板,7、抽风管,8、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包括进液管1、净化槽槽壁2、净化槽槽底3、净化槽盖板4、搅拌机5、抽风管7和出液管8,所述净化槽槽壁2、净化槽槽底3和净化槽盖板4组成净化槽槽体,所述净化槽槽壁2、净化槽槽底3和净化槽盖板4组成净化槽槽体,槽体为3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衬厚度50mm有防腐瓷砖,槽体内部尺寸为Φ3.6m×H4.0m,总容积为40.7m3,有效容积为35m3
所述搅拌机5包括电机、支架、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的电机和支架均居中位于净化槽盖板4上,所述搅拌轴和搅拌桨均居中位于净化槽槽体的内部,搅拌机5的电机功率为30kW,电机转速为1470n/min,搅拌机转速为85n/min。
所述进液管1位于净化槽盖板4的一侧,所述抽风管7位于净化槽盖板4与所述进液管1相对的一侧,所述出液管8位于净化槽槽壁2的下部,进液管1的管径为150mm,出液管2的管径为200mm。
还包括滤板6,所述滤板6设在所述净化槽槽体内部,且位于所述搅拌桨的下方、所述出液管8的上方,滤板6为厚度8mm的钛板。
所述滤板6上设有滤孔,滤板6上的滤孔均匀分布,滤孔的个数为50000个,孔径为4mm,相邻滤孔之间的间距为5mm。
所述净化槽内的滤板6上装有4t锌片,所述锌片的长度为20mm、宽度为10mm、厚度为1mm。
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如上所述的净化槽实现,包括以下步骤:将铜、镉、钴、锌质量浓度分别为0.2g/L、0.2g/L、0.005g/L、120g/L、pH值为5.0的待处理的30m3硫酸锌溶液,从所述进液管1流入到所述净化槽槽体,启动搅拌机5的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开始运转,所述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与所述滤板6上的锌片发生置换反应,所述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中的杂质从溶液中析出,且通过所述滤孔进出滤板6,1~3小时置换反应结束后,处理过的硫酸锌溶液和杂质的混合物通过所述出液管8流出净化槽外,未参与反应的锌片残留物被滤板6截留,继续停留在滤板6上参与下一个除杂过程,硫酸锌溶液的水汽和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所述抽风管7抽走,最后将所述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即分别得到含铜0.0001g/L、镉0.0005g/L、钴0.0003g/L、锌120.3g/L、pH5.2的处理过的硫酸锌溶液29.9m3和含锌9.2%、铜40.1%、镉39.8%、钴1.1%的铜镉钴渣15kg。
本实施例可实现一步同时除去铜镉钴三种杂质离子。每次完成固液分离后,往净化槽中加入锌片12kg。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包括进液管1、净化槽槽壁2、净化槽槽底3、净化槽盖板4、搅拌机5、抽风管7和出液管8,所述净化槽槽壁2、净化槽槽底3和净化槽盖板4组成净化槽槽体,所述净化槽槽壁2、净化槽槽底3和净化槽盖板4组成净化槽槽体,槽体为3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衬厚度50mm有防腐瓷砖,槽体内部尺寸为Φ4.6m×H5.0m,总容积为83.0m3,有效容积为70m3
所述搅拌机5包括电机、支架、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的电机和支架均居中位于净化槽盖板4上,所述搅拌轴和搅拌桨均居中位于净化槽槽体的内部,搅拌机5的电机功率为55kW,电机转速为1470n/min,搅拌机转速为85n/min。
所述进液管1位于净化槽盖板4的一侧,所述抽风管7位于净化槽盖板4与所述进液管1相对的一侧,所述出液管8位于净化槽槽壁2的下部,进液管1的管径为150mm,出液管2的管径为200mm。
还包括滤板6,所述滤板6设在所述净化槽槽体内部,且位于所述搅拌桨的下方、所述出液管8的上方,滤板6为厚度12mm的不锈钢板。
所述滤板6上设有滤孔,滤板6上的滤孔均匀分布,滤孔的个数为30000个,孔径为10mm,相邻滤孔之间的间距为10mm。
每台所述净化槽内的滤板6上装有15t锌片,所述锌片的长度为100mm、宽度为30mm、厚度为2.0mm。
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如上所述的净化槽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镉、钴、锌质量浓度分别为1.0g/L、1.0g/L、0.02g/L、150g/L、pH值为5.2的待处理的70m3硫酸锌溶液,从所述进液管1流入到第一个净化槽槽体,在温度为75℃的条件下,开动搅拌机5的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开始运转,所述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与所述滤板6上的锌片发生置换反应,所述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中的杂质从溶液中析出,且通过所述滤孔进出滤板6,1h置换反应结束后,处理过的硫酸锌溶液和杂质的混合物通过所述出液管8流出第一个净化槽外,未参与反应的锌片残留物被滤板6截留,继续停留在滤板6上参与下一个除杂过程,硫酸锌溶液的水汽和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所述抽风管7抽走,最后将所述混合物用100m2的厢式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后,得到含铜0.0006g/L、镉0.99g/L、钴0.02g/L、锌151.0/L、pH5.4硫酸锌溶液69.9m3和含锌18.7%、铜75.7%、镉0.4%、钴0.11%的铜渣92kg。本步骤实现仅除铜离子杂质,不除去镉、钴杂质离子。每次完成固液分离后,往第一个净化槽中加入锌片76kg。
(2)将铜、镉、钴、锌质量浓度分别为0.0006g/L、0.99g/L、0.02g/L、151.0g/L、pH值为5.4的待处理的69.9m3硫酸锌溶液,经泵送从所述进液管1流入到第二个净化槽槽体,在温度为75℃的条件下,开动搅拌机5的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开始运转,所述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与所述滤板6上的锌片发生置换反应,所述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中的杂质从溶液中析出,且通过所述滤孔进出滤板6,1h置换反应结束后,处理过的硫酸锌溶液和杂质的混合物通过所述出液管8流出第二个净化槽外,未参与反应的锌片残留物被滤板6截留,继续停留在滤板6上参与下一个除杂过程,硫酸锌溶液的水汽和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所述抽风管7抽走,最后将所述混合物用100m2的厢式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后,得到含铜0.0002g/L、镉0.0006g/L、钴0.02g/L、锌151.6/L、pH5.4硫酸锌溶液69.8m3和含锌19.6%、铜0.2%、镉69.4%、钴0.06%的镉渣99kg。本步骤实现第二步除镉离子杂质,不除去钴杂质离子。每次完成固液分离后,往第二个净化槽中加入锌片57kg。
(3)将铜、镉、钴、锌质量浓度分别为0.0002g/L、0.0006g/L、0.02g/L、151.0g/L、pH值为5.4的待处理的69.8m3硫酸锌溶液,经泵送从所述进液管1流入到第三个净化槽槽体,同时加入1.2kg的三氧化二锑粉末,在温度为90℃的条件下,开动搅拌机5的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开始运转,所述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与所述滤板6上的锌片发生置换反应,所述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中的杂质从溶液中析出,且通过所述滤孔进出滤板6,1h置换反应结束后,处理过的硫酸锌溶液和杂质的混合物通过所述出液管8流出第三个净化槽外,未参与反应的锌片残留物被滤板6截留,继续停留在滤板6上参与下一个除杂过程,硫酸锌溶液的水汽和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所述抽风管7抽走,最后将所述混合物用100m2的厢式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后,得到含铜0.00005g/L、镉0.0002g/L、钴0.0004g/L、锌151.6/L、pH5.4硫酸锌溶液69.8m3和含锌48.7%、铜0.15%、镉0.5%、钴19.1%的钴渣3kg。本步骤实现第三步除去钴杂质离子。每次完成固液分离后,往第三个净化槽中加入锌片2kg。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包括进液管1、净化槽槽壁2、净化槽槽底3、净化槽盖板4、搅拌机5、抽风管7和出液管8,所述净化槽槽壁2、净化槽槽底3和净化槽盖板4组成净化槽槽体,所述净化槽槽壁2、净化槽槽底3和净化槽盖板4组成净化槽槽体,槽体为3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衬厚度50mm有防腐瓷砖,槽体内部尺寸为Φ4.6m×H5.0m,总容积为83.0m3,有效容积为70m3
所述搅拌机5包括电机、支架、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的电机和支架均居中位于净化槽盖板4上,所述搅拌轴和搅拌桨均居中位于净化槽槽体的内部,搅拌机5的电机功率为55kW,电机转速为1470n/min,搅拌机转速为85n/min。
所述进液管1位于净化槽盖板4的一侧,所述抽风管7位于净化槽盖板4与所述进液管1相对的一侧,所述出液管8位于净化槽槽壁2的下部,进液管1的管径为150mm,出液管2的管径为200mm。
还包括滤板6,所述滤板6设在所述净化槽槽体内部,且位于所述搅拌桨的下方、所述出液管8的上方,滤板6为厚度14mm的不锈钢板。
所述滤板6上设有滤孔,滤板6上的滤孔均匀分布,滤孔的个数为10000个,孔径为20mm,相邻滤孔之间的间距为20mm。
每台所述净化槽内的滤板6上装有26t锌片,所述锌片的长度为200mm、宽度为50mm、厚度为3.0mm。
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如上所述的净化槽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镉、钴、锌质量浓度分别为2.0g/L、2.0g/L、0.050g/L、180g/L、pH5.4的待处理的70m3硫酸锌溶液,从所述进液管1流入到第一个净化槽槽体,在温度为65℃的条件下,开动搅拌机5的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开始运转,所述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与所述滤板6上的锌片发生置换反应,所述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中的杂质从溶液中析出,且通过所述滤孔进出滤板6,1h置换反应结束后,处理过的硫酸锌溶液和杂质的混合物通过所述出液管8流出第一个净化槽外,未参与反应的锌片残留物被滤板6截留,继续停留在滤板6上参与下一个除杂过程,硫酸锌溶液的水汽和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所述抽风管7抽走,最后将所述混合物用100m2的厢式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后,得到含铜0.0005g/L、镉0.0008g/L、钴0.05g/L、锌183.2g/L、pH5.3硫酸锌溶液69.7m3和含锌11.8%、铜39.6%、镉39.5%、钴0.02%的铜渣349kg。本步骤实现第一步从溶液中除去铜、镉离子杂质,不除去钴离子杂质。每次完成固液分离后,往第一个净化槽中加入锌片289kg。
(2)将铜、镉、钴、锌质量浓度分别为0.0005g/L、0.0008g/L、0.05g/L、183.2g/L、pH值为5.3的待处理的69.7m3硫酸锌溶液,经泵送从所述进液管1流入到第二个净化槽槽体,同时加入3kg的三氧化二锑粉末,在温度为95℃的条件下,开动搅拌机5的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开始运转,所述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与所述滤板6上的锌片发生置换反应,所述待处理的硫酸锌溶液中的杂质从溶液中析出,且通过所述滤孔进出滤板6,2h置换反应结束后,处理过的硫酸锌溶液和杂质的混合物通过所述出液管8流出第二个净化槽外,未参与反应的锌片残留物被滤板6截留,继续停留在滤板6上参与下一个除杂过程,硫酸锌溶液的水汽和反应产生的氢气由所述抽风管7抽走,最后将所述混合物用100m2的厢式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后,得到含铜0.0002g/L、镉0.0004g/L、钴0.0005g/L、锌183.2/L、pH5.4硫酸锌溶液69.6m3和含锌41.68%、铜0.18%、镉0.24%、钴25.12%的钴渣14kg。本步骤实现第二步除去钴离子杂质。每次完成固液分离后,往第二个净化槽中加入锌片10kg。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包括进液管(1)、净化槽槽壁(2)、净化槽槽底(3)、净化槽盖板(4)、搅拌机(5)、抽风管(7)和出液管(8),所述净化槽槽壁(2)、净化槽槽底(3)和净化槽盖板(4)组成净化槽槽体,所述搅拌机(5)包括电机、支架、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的电机和支架均居中位于净化槽盖板(4)上,所述搅拌轴和搅拌桨均居中位于净化槽槽体的内部,所述进液管(1)位于净化槽盖板(4)的一侧,所述抽风管(7)位于净化槽盖板(4)与所述进液管(1)相对的一侧,所述出液管(8)位于净化槽槽壁(2)的下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板(6),所述滤板(6)设在所述净化槽槽体内部,且位于所述搅拌桨的下方、所述出液管(8)的上方,所述滤板(6)上设有滤孔,所述滤板(6)上装有锌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6)上的滤孔均匀分布,滤孔数量为10000~50000个,滤孔孔径为4~20mm,相邻滤孔之间的间距为5~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片的长度为20~200mm、宽度为10~50mm、厚度为1~3mm。
CN201520920757.2U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 Active CN205133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20757.2U CN205133706U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20757.2U CN205133706U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33706U true CN205133706U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19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20757.2U Active CN205133706U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337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0535B (zh) 一种湿法回收废铅酸蓄电池填料中铅的方法
CN102286759B (zh) 一种从高氟氯次氧化锌粉制取电锌的方法
CN102912138B (zh) 一种从锌电积阳极泥中回收锌、锰、铅和银的方法
Xing et al. Hydrometallurgical recovery of lead from spent lead-acid battery paste via leaching and electrowinning in chloride solution
CN105506294B (zh) 一种综合回收电解锰阳极泥中锰和铅的方法
CN102433443B (zh) 从电镀污泥、电镀废液中回收铜的方法
US9394183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high-purity nanometer zinc oxide from electrolytic zinc acid leaching residues by ammonia decarburization
CN105543489A (zh) 一种铜冶炼烟尘的处理工艺
CN101503762A (zh) 一种焙烧钒矿先脱硫后提钒工艺
CN112323097B (zh) 一种锌氨络合耦合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38365B (zh) 钼镍矿综合处理的方法
CN105274334A (zh) 一种硫酸锌溶液连续净化的方法及其净化槽
CN104419826B (zh) 氨浸氧化锌制电积锌的方法
CN205133696U (zh) 一种硫酸锌溶液连续净化的净化槽
CN103014779B (zh) 一种多级矿浆分解电积槽及分解电积联合工艺
WO2018014748A1 (zh) 氯化铵氨电还原制取铅工艺
CN104988537B (zh) 一种含锌固废处置的湿法收尘及浸出电积一体化工艺
CN104087971B (zh) 铅冰铜的处理方法
CN104152701B (zh) 从粗锡精炼渣中回收锡的方法
CN205133706U (zh) 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净化槽
CN104120253A (zh) 一种复杂锌焙烧矿的浸出方法
CN105349800A (zh) 一种硫酸锌溶液置换除杂的方法及其净化槽
CN208562480U (zh) 一种含铜硅粉的回收系统
CN109022798B (zh) 从废弃含锌防腐涂料中回收制备碱式碳酸锌的方法
CN112501451A (zh) 一种采用溶剂萃取电积工艺生产金属铅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