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25270U - 扣具 - Google Patents

扣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25270U
CN205125270U CN201520950707.9U CN201520950707U CN205125270U CN 205125270 U CN205125270 U CN 205125270U CN 201520950707 U CN201520950707 U CN 201520950707U CN 205125270 U CN205125270 U CN 205125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brake
bridge part
socket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507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a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a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a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ay Industrie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25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252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 A44B11/26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with at least one push-button acting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buckle and perpendicularly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fastening 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9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fastening by sliding in the main plane or a plane parallel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buck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 A44B11/263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with push-button fastenings with a push-button acting perpendicularly to the main plane of the buckle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扣具,包括一插座与一插头。插座具有彼此相连接的一插槽及二卡合孔。二卡合孔彼此相对。插槽位于插座上与二卡合孔相邻的一侧。插头可分离的插设于插座的插槽。插头包括一座部、二卡扣部及一掣动件。二卡扣部彼此相对的设置于座部上。掣动件连接于二卡扣部之间。每一卡扣部包括一卡块与一弹臂。二卡扣部的二卡块分别经由二弹臂连接于座部。二卡扣部的二卡块可分离的分别扣合于插座的二卡合孔。当掣动件相对于座部移动时,二卡块受掣动件连动而彼此靠拢,使得二卡块脱离插座的二卡合孔。

Description

扣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带体的扣具。
背景技术
扣具,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工具,其广泛的被应用于背包、护具、衣服或皮带等生活用品中,可快速且方便的结合或分离一带体的两端或两带体。具体的说,以两带体为例,扣具通常包括一插座与一插头,分别装设于两带体上,插座上有二卡扣孔,而插头上有二卡扣部,插头可拆卸地插设于插座,使得卡扣部可分别卡扣于卡扣孔以将插头固定于插座中。故藉由扣具的设置,可轻易结合或分离两带体。
进一步的,将说明上述扣具的操作方式,当使用者欲解开扣具时,需以一只手抓持插头,再以另一只手的两只手指按压扣具两侧的卡扣部,将卡扣部向插座的内部挤压直至卡扣部与卡扣孔相脱离,此时,才能以抓持插头的手施力将插头自插座中拔出。但这样的设计具有多项缺点,例如,使用者需以一只手按压卡扣部而将插头与插座相解扣后,再以另一只手将插头自插座中拔出,也就是说,使用者至少需要在两手清空的情况下始能完成上述的解扣动作,使用上不甚便利。此外,在使用者将卡扣部向插座内部挤压的过程中,手指常会被卡扣部与卡扣孔之间的缝隙夹伤。另外,对于手指较无力气或手指较不灵活的高龄者或幼童等使用者而言,较难做到以手指夹持卡扣部来将卡扣部向插座内部挤压的细腻动作,造成解扣上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具,藉以解决传统扣具使用上的不便。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扣具,其包括:
一插座,具有彼此相连接的一插槽及二卡合孔,该二卡合孔彼此相对,且该插槽位于该插座上与该二卡合孔相邻的一侧;以及
一插头,能够分离的插设于该插座的该插槽,该插头包括一座部、二卡扣部及一掣动件,该二卡扣部彼此相对的设置于该座部上,该掣动件连接于该二卡扣部之间,每一该卡扣部包括一卡块与一弹臂,该二卡扣部的该二卡块分别经由该二弹臂连接于该座部,该二卡扣部的该二卡块能够分离的分别扣合于该插座的该二卡合孔,当该掣动件相对于该座部移动时,该二卡块受该掣动件连动而彼此靠拢,使得该二卡块脱离该插座的该二卡合孔。
上述的扣具,其中该插头更包括二桥接部,该掣动件分别经由该二桥接部连接于该二卡扣部,且每一该桥接部具有一延伸线,该二桥接部的该二延伸线之间具有一夹角介于30度与170度之间。
上述的扣具,其中该插头的该二桥接部相连而共同形成一连续曲面。
上述的扣具,其中该插头的该掣动件具有二活动端及位于该二活动端之间的一开口,该二活动端分别连接于该二桥接部。
上述的扣具,其中该插头更包括一延伸部,该掣动件经由该延伸部连接于该二桥接部,且该掣动件与该二卡扣部分别位于该座部相对的两侧。
上述的扣具,其中该插头更包括二桥接部,每一该桥接部包括彼此相连接的一第一子桥接部与一第二子桥接部,其中一该卡扣部依序经由其中一该桥接部的该第二子桥接部及该第一子桥接部连接该掣动件,且每一该桥接部的该第一子桥接部的一延伸线与该第二子桥接部的一延伸线之间具有一夹角介于90度与180度之间。
上述的扣具,其中该插头的该掣动件具有二活动端及位于该二活动端之间的一开口,该二活动端分别连接于该二第一子桥接部。
上述的扣具,其中该二桥接部的该二第二子桥接部分别枢接于该二卡扣部。
上述的扣具,其中该二桥接部的该二第一子桥接部枢接于该掣动件。
上述的扣具,其中更包括至少一盖体,能够拆卸地设置于该插头的一侧上,该至少一盖体具有一导槽,该插头的该掣动件能够活动地位于该导槽中。
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扣具,使用者仅藉由拉动掣动件的方式即可连动插头的两个卡扣部脱离插座的卡合孔,以将插头拔出插座,因此,使用者仅需使用单手,甚至单指即可完成解扣的动作,使用上既便利又快速。
此外,由于拉动掣动件的方向大致上与插头拔出方向相同,使解扣与脱扣的动作可连贯且一气呵成。此外,使用者可藉由例如,手臂或身体的辅助顺势的将扣具解扣,以达到省力的功效,适合手指较无力气或手指较不灵活的高龄者或幼童等使用者使用。
再者,由于扣具以掣动件来解扣,可避免传统上使用者按压卡扣部时手指被卡合孔夹伤的疑虑。
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扣具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插头与插座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扣具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插头与插座的俯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
图7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
图7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7A中插头的掣动件相对于座部移动的俯视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
图9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
图9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9A中插头的掣动件相对于座部移动的俯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a扣具
10插座
10a1卡合孔
10a2第一安装孔
11插槽
13第一导引结构
20插头
20a第二安装孔
30盖体
31导槽
33第二导引结构
90带体
210座部
230卡扣部
231弹臂
233卡块
250掣动件
250a1贯孔
250a2开口
251活动端
270桥接部
270s连续曲面
271第一子桥接部
273第二子桥接部
290延伸部
A拉动方向
B拔出方向
D1、D2、D3延伸线
d1、d2距离
θ1~θ4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附图,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请参照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扣具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扣具1a,例如指一种可将两带体90可拆卸地相连接的扣具。
接着,以下将进一步的说明扣具1a的详细结构。请并同参阅图2~3,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爆炸图,而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插头与插座的俯视图。
扣具1a包括一插座10、一插头20及二盖体30。需先声明的是,为求附图简洁的目的,图3将省略盖体30及带体90,且插座10以剖切图表示之。
插座10具有二卡合孔10a1、一第一安装孔10a2及一插槽11。二卡合孔10a1彼此相对。第一安装孔10a2形成于插座10的一侧,用以安装带体90之用。插槽11位于插座10上与二卡合孔10a1相邻,且与第一安装孔10a2相对的一侧,并且,插槽11与二卡合孔10a1相连接。
插头20可分离的插设于插座10的插槽11。具体的说,插头20包括一座部210、二卡扣部230、一掣动件250及二桥接部270。
座部210具有一第二安装孔20a,用以安装带体90之用。
二卡扣部230彼此相对的设置于座部210上。更具体的说,每一卡扣部230包括一卡块233与一弹臂231。每二卡扣部230的二卡块233分别经由二弹臂231连接于座部210。二卡块233可分离的扣合于前述插座10的二卡合孔10a1中。此外,于本实施例中,二卡块233之间相距一距离d1。这里所述的距离d1,指如图3的视角来看,每一卡扣部230中弹臂231与卡块233的交界的水平连线距离。
掣动件250为一封闭的环状结构,但整体外形可以但不限于圆形、椭圆、正方形等,或其他开放式的结构,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掣动件250具有一贯孔250a1,其大小至少足以供手指插入。于本实施例中,掣动件250分别经由二桥接部270连接于二卡扣部230之间,但本实用新型亦非以此为限,例如,于其他实施例中,掣动件250可经由单一结构(未绘示),例如布,连接于二卡扣部230之间。
每一桥接部270包括彼此相连接的一第一子桥接部271与一第二子桥接部273。掣动件250依序经由其中一桥接部270的第一子桥接部271及第二子桥接部273连接于其中一卡扣部230的卡块233,但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例如,于其他实施例中,掣动件250可依序经由其中一桥接部270的第一子桥接部271及第二子桥接部273而连接于其中一卡扣部230的弹臂231。更进一步的,于本实施例中,每一桥接部270的第一子桥接部271的一延伸线D1与第二子桥接部273的一延伸线D2之间具有一夹角θ1介于90度与180度之间。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插头2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也可以说,座部210、二卡扣部230、掣动件250与二桥接部270彼此为一体成型,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而二盖体30可拆卸地的设置于插头20相对的两侧,也可以说,插头20被夹持于二盖体30之间。于本实施例中,每一盖体30具有一导槽31,以供插头20的掣动件250可活动地分别位于二盖体30的二导槽31中,藉以作为后续掣动件250受力拉动时的轨道,避免掣动件250沿非预期的方向拉动。
接着,将进一步的说明扣具1a的操作方式。请参阅图4~5,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扣具的使用示意图,而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4的插头与插座的俯视图。但需先声明的是,为求附图简洁的目的,图5将省略手指、盖体30及带体90,且插座10以剖切图表示之。
首先,如图4所示,使用者可将手指伸入掣动件250的贯孔250a1中,并沿着一拉动方向A拉动掣动件250,以让掣动件250相对于座部210移动。
接着,再由图5可清楚的看到,当掣动件250受力而相对于座部210沿拉动方向A移动时,掣动件250可分别经由二桥接部270来连动二卡扣部230的二卡块233,在此情况下,二卡扣部230的二弹臂231受二卡块233连动而弯曲,以让二卡块233可彼此靠拢并分别脱离插座10的二卡合孔10a1,以解除插头20与插座10之间的卡扣状态,使得插头20得以沿着一拔出方向B脱离插座10。
由此可知,使用者只需以一根手指拉动掣动件250的方式即能完成解扣的动作,对于高龄使用者或手部较不灵活的使用者来说,可轻易的完成解扣。并且,于本实施例中,使用者拉动掣动件250,可以朝远离于插座10的方向一致性的将插头20解扣于插座10,因此,使用者可藉由手臂或身体的辅助顺势将插头20拔出,达到省力的效果。
此外,比对图3及图5,在使用者拉动掣动件250的过程中,第一子桥接部271与第二子桥接部273之间的夹角自夹角θ1增加至θ2,而二卡块233之间的距离自距离d1变小成距离d2,相似的,这里所述的距离d2,是指如图5的视角来看,每一卡扣部230中弹臂231与卡块233的交界的水平连线距离。
另外,可进一步的配合参照下列表一,是为第一实施例的实作范例。需注意的是,以下表一的各实作范例是以掣动件250的位移量相同为基准来进行测试。
由表一可知,若第一子桥接部271与第二子桥接部273之间的夹角θ1的角度越大,卡块233的位移量越大。
当然,可理解的是,虽然本实施例是以拉动掣动件250来完成解扣的动作为例,但并非以此为限。实际上,使用者可据使用习惯与需求选择不同的方式来解扣,例如,使用者亦可以手指直接压制卡扣部230的卡块233,以将卡块233向内按压而脱离卡合孔10a1的方式来解扣。
又可理解的是,虽然本实施例的掣动件250的操作方式如上,但亦非以此为限,只要可连动二卡扣部230而将二卡块233脱离卡合孔10a1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例如,于其他实施例中,扣具1a更包括一按压件(未绘示),其操作方式是供使用者沿实质上垂直于前述拉动方向A的方向按压该按压件,以连动二卡扣部230的二卡块233脱离卡合孔10a1。
此外,请复参图2,插座10更具有二第一导引结构13,而每一盖体30更具有一第二导引结构33。二第一导引结构13彼此相对的位于插座10的插槽11内,而第二导引结构33位于盖体30上背向于另一盖体30的一侧,并对应于插座10的第一导引结构13。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引结构13为突块,而第二导引结构33为沟槽,以让第一导引结构13可活动地位于第二导引结构33中,有助于插头20插入插座10时的对位。但本实用新型并非以第一导引结构13与第二导引结构33的外形为限,例如,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引结构13可为沟槽,而第二导引结构33可为突块。
另外,前述提出的盖体30是为选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使用者可据需求进行设置或增减盖体30的数量。例如,于其他实施例中,扣具可省略盖体30,或者,扣具中的盖体30的数量为一个,且设置于插头20的一侧上。因而,可理解的是,插座10上的第一导引结构13与盖体30上的第二导引结构33也是为选用,例如,在前述省略盖体30的实施例的情况下,扣具中可省略第一导引结构13与第二导引结构33。当然,在扣具中设置有盖体30的实施例中,使用者也可据需求增减插座10的第一导引结构13与盖体30的第二导引结构33的数量,例如,于其他实施例中,插座10中插槽11的一侧上的第一导引结构13的数量,与每一个盖体30上的第二导引结构33的数量均为二以上。
再者,本实用新型并非以前述第二安装孔20a所设置的位置为限,例如,在扣具上设置有盖体30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20a可形成于其中一盖体30上。
接着,于前述实施例中,插头2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例如,请参阅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二桥接部270的二第二子桥接部273分别可拆卸地枢设于二卡扣部230的二卡块233上。
接着,于前述实施例中,掣动件250为一封闭的环状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例如,请参阅图7A~7B及图8,图7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图7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7A中插头的掣动件相对于座部移动的俯视图,而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如图7A,插头20的掣动件250为一非封闭式的环状结构,具有二活动端251及位于二活动端251之间的一开口250a2,二活动端251分别连接于二桥接部270的二第一子桥接部271。相似于前述第一实施例,于掣动件250未相对于座部210移动时,二卡块233之间相距为距离d1,且每一桥接部270的第一子桥接部271的延伸线D1与第二子桥接部273的延伸线D2之间具有夹角θ1介于90度与180度之间。如图7B所示,当使用者沿拉动方向A拉动掣动件250时,掣动件250的二活动端251会彼此靠拢,使得二卡块233之间的距离由图7A的距离d1减小为距离d2。并且,相较于前述第一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的掣动件250为非封闭式的环状结构,因而在受力时会产生一弹性变形,藉以增加当拉动掣动件250时二桥接部270彼此相靠拢的空间,以达省力的功效。例如,配合参照下列表二,为第一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分别在相同夹角,例如在θ1为155度的不同实作范例中对掣动件250进行拉力测试的结果。
由表二可知,由于第三实施例中掣动件250为非封闭式的环状结构,具有省力的效果,相较于第一实施例,使用者可更轻易的完成解扣的动作。
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每一桥接部270细分为第一子桥接部271及第二子桥接部273,但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如图8,每一桥接部270可不包括前述第一子桥接部271或第二子桥接部273,而一不弯折的结构,且直接的连接于卡扣部230与开放式掣动件250的活动端251之间。
接着,于前述实施例中,掣动件250经由二桥接部270直接连接于二卡扣部230,但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例如,请参阅图9A、图9B、图10、图11及图12,图9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图9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图9A中插头的掣动件相对于座部移动的俯视图,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而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
如图9A,插头20更包括一延伸部290,掣动件250经由延伸部290连接于二桥接部270,二桥接部270与延伸部290大致上形成一Y型的结构,更具体的说,每一该桥接部270具有一延伸线D3,二桥接部270的二延伸线D3之间具有一夹角θ3介于30度与170度之间,而相似于前述实施例,二卡块233之间相距为距离d1。接着,如图9B所示,当使用手拉动掣动件250而连动二桥接部270时,二桥接部270之间的夹角自夹角θ3减小至夹角θ4,而二卡块233之间的距离自距离d1变小成距离d2。
例如,配合参照下列表三,为第五实施例的实作范例。需注意的是,以下表三的各实作范例以掣动件250的位移量相同为基准来进行测试。
由表三可知,若二桥接部270之间夹角θ3的角度越小,可连动卡块233的位移量越大。
或者,如图10所示,插头20的二桥接部270相连而共同形成一连续曲面270s。在图9A、图9B及图10的实施例中,延伸部290、掣动件250与二桥接部270为一体成型,但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例如,如图11,延伸部290可拆卸地枢设于掣动件250。又或者,如图12,延伸部290以与掣动件250及桥接部270不同的材质所制成,例如,延伸部290的材质可以但不限为布料、软质塑胶或线等。
接着,于前述实施例中,掣动件250、卡扣部230、桥接部270均位于座部210相同的一侧,但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为限。例如,请参阅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所绘示的插头的俯视图。如图13所示,掣动件250经由延伸部290连接于二桥接部270,且掣动件250与二桥接部270分别位于座部210相对的两侧。
综合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扣具,使用者仅藉由拉动掣动件的方式即可连动插头的卡扣部脱离插座的卡合孔,以将插头拔出插座,因此,使用者仅需使用单手即可完成解扣的动作,使用上既便利又快速。
此外,由于拉动掣动件的方向大致上与插头拔出方向相同,使解扣与脱扣的动作可连贯且一气呵成。此外,使用者可藉由例如,手臂或身体的辅助顺势的将扣具解扣,以达到省力的功效,适合手指较无力气或手指较不灵活的高龄者或幼童等使用者使用。
再者,由于扣具以掣动件来解扣,可避免传统上使用者按压卡扣部时手指被卡合孔夹伤的疑虑。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插座,具有彼此相连接的一插槽及二卡合孔,该二卡合孔彼此相对,且该插槽位于该插座上与该二卡合孔相邻的一侧;以及
一插头,能够分离的插设于该插座的该插槽,该插头包括一座部、二卡扣部及一掣动件,该二卡扣部彼此相对的设置于该座部上,该掣动件连接于该二卡扣部之间,每一该卡扣部包括一卡块与一弹臂,该二卡扣部的该二卡块分别经由该二弹臂连接于该座部,该二卡扣部的该二卡块能够分离的分别扣合于该插座的该二卡合孔,当该掣动件相对于该座部移动时,该二卡块受该掣动件连动而彼此靠拢,使得该二卡块脱离该插座的该二卡合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插头更包括二桥接部,该掣动件分别经由该二桥接部连接于该二卡扣部,且每一该桥接部具有一延伸线,该二桥接部的该二延伸线之间具有一夹角介于30度与17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插头的该二桥接部相连而共同形成一连续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插头的该掣动件具有二活动端及位于该二活动端之间的一开口,该二活动端分别连接于该二桥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插头更包括一延伸部,该掣动件经由该延伸部连接于该二桥接部,且该掣动件与该二卡扣部分别位于该座部相对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插头更包括二桥接部,每一该桥接部包括彼此相连接的一第一子桥接部与一第二子桥接部,其中一该卡扣部依序经由其中一该桥接部的该第二子桥接部及该第一子桥接部连接该掣动件,且每一该桥接部的该第一子桥接部的一延伸线与该第二子桥接部的一延伸线之间具有一夹角介于90度与180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插头的该掣动件具有二活动端及位于该二活动端之间的一开口,该二活动端分别连接于该二第一子桥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二桥接部的该二第二子桥接部分别枢接于该二卡扣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该二桥接部的该二第一子桥接部枢接于该掣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具,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盖体,能够拆卸地设置于该插头的一侧上,该至少一盖体具有一导槽,该插头的该掣动件能够活动地位于该导槽中。
CN201520950707.9U 2015-09-18 2015-11-25 扣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252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0901A TWI566717B (zh) 2015-09-18 2015-09-18 扣具
TW104130901 2015-09-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25270U true CN205125270U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1110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5070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25270U (zh) 2015-09-18 2015-11-25 扣具
CN201510833110.0A Withdrawn CN106539195A (zh) 2015-09-18 2015-11-25 扣具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33110.0A Withdrawn CN106539195A (zh) 2015-09-18 2015-11-25 扣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95192B2 (zh)
CN (2) CN205125270U (zh)
TW (1) TWI56671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9195A (zh) * 2015-09-18 2017-03-29 武倢工业有限公司 扣具
WO2017063195A1 (zh) * 2015-10-16 2017-04-20 武倢工业有限公司 扣具
JP2018029932A (ja) * 2016-08-26 2018-03-01 有限会社ポスト商会 バックル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112386B4 (de) * 2013-07-11 2015-03-12 Fidlock Gmbh Verschlussvorrichtung mit Betätigungselement
USD837687S1 (en) * 2017-01-11 2019-01-08 Elbee Pty Ltd. Lock
CN107976814A (zh) * 2018-01-23 2018-05-01 林卓豫 一种光反射万花筒
USD908295S1 (en) * 2018-11-16 2021-01-19 Mars, Incorporated Integrated device attachment for collar
USD932712S1 (en) 2019-06-26 2021-10-05 Mars, Incorporated Collar charm
USD950863S1 (en) 2019-06-26 2022-05-03 Mars, Incorporated Collar charm
USD1000732S1 (en) 2020-11-13 2023-10-03 Mars, Incorporated Pet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device
DE112021007645T5 (de) * 2021-05-10 2024-02-15 Ykk Corporation Stecker und Schnalle
CN113331526A (zh) * 2021-06-22 2021-09-03 汪桂平 一种便于扣上锁紧的头盔卡扣
US11839270B1 (en) * 2022-10-01 2023-12-12 San Ragip Besbelli Ring and wing buck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40004657Y1 (ko) * 1992-01-27 1994-07-16 시삼암 고정편을 결합한 가방 괘정구
US5546642A (en) * 1994-08-05 1996-08-20 National Molding Corporation Side-release buckle fastener
US6487761B2 (en) * 2001-01-17 2002-12-03 Charles E. Van Tassel Quick release buckle for divers
US6560830B1 (en) * 2002-04-11 2003-05-13 Chen-Lung Chi Structure of a plug-in fastening device
US7219406B2 (en) * 2005-06-06 2007-05-22 Ming Kei Chui Buckle with safety latch
CN201042239Y (zh) * 2007-04-11 2008-04-02 麦克英孚(宁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安全带卡扣
CN101416805B (zh) * 2007-10-23 2010-07-14 莫悦盈 自动保安插扣
EP2268165A4 (en) * 2008-05-02 2014-03-19 Illinois Tool Works LOOP
CN201451671U (zh) * 2009-05-11 2010-05-12 玉环县宏伟空滤器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带锁紧扣
US9044071B2 (en) * 2009-09-08 2015-06-02 Fidlock Gmbh Lock device
US8196273B2 (en) * 2009-11-03 2012-06-12 National Molding Llc Quick release buckle assembly
CN201541856U (zh) * 2009-11-11 2010-08-11 吉多思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扣件
CN102711545B (zh) * 2009-12-25 2015-04-01 Ykk株式会社 旁开扣及其锁定构件
WO2011146718A1 (en) * 2010-05-21 2011-11-24 Bae Systems Specialty Defense Systems Of Pennsylvania, Inc. Dual release buckle
US9332811B2 (en) * 2011-05-18 2016-05-1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Webbing buckle with release mechanism
DE102013112386B4 (de) * 2013-07-11 2015-03-12 Fidlock Gmbh Verschlussvorrichtung mit Betätigungselement
US9743719B2 (en) * 2013-10-02 2017-08-29 National Molding, Llc. Quick release buckle
TWM508607U (zh) * 2015-04-02 2015-09-11 Button Int Co Ltd 繩扣及其物件
TWM504159U (zh) * 2015-04-15 2015-07-01 Nifco Taiwan Corp 滑動式扣具
TWI566717B (zh) * 2015-09-18 2017-01-21 武倢工業有限公司 扣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9195A (zh) * 2015-09-18 2017-03-29 武倢工业有限公司 扣具
WO2017063195A1 (zh) * 2015-10-16 2017-04-20 武倢工业有限公司 扣具
JP2018029932A (ja) * 2016-08-26 2018-03-01 有限会社ポスト商会 バック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95192B2 (en) 2017-10-24
TW201711595A (zh) 2017-04-01
US20170079383A1 (en) 2017-03-23
TWI566717B (zh) 2017-01-21
CN106539195A (zh)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25270U (zh) 扣具
US8453302B2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WO2018066340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組立体
US9930937B2 (en) Buckle
US10212992B2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TWI524856B (zh) Link with
JP2016022379A (ja) 開端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ためのシーリング
EP2904922A3 (en) Slide fastener
JP5887581B2 (ja) コンセントプラグ及びコンセントプラグの補助具
WO2017063195A1 (zh) 扣具
CN109219365B (zh) 绳扣
CN101601522B (zh) 儿童拉链
CN212574361U (zh) 一种拉头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
JP6422611B1 (ja) ファスナ閉じ具及び密封用袋体
TWI486132B (zh) Buckle (a)
CN206744726U (zh) 一种安全扣的母扣及该安全扣
CN220341392U (zh) 智能锁电池盒及智能锁
KR101956966B1 (ko) 개폐 작업공구
JP6595030B2 (ja) スライダ構造体
TWM562604U (zh) 繩帶扣
CN203040927U (zh) 腕表表带扣
CN215603585U (zh) 一种弹性按压件及母扣
KR101237047B1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오픈 박스
JP6257321B2 (ja) スライダ構造体
TWM325763U (en) Front-open buckle to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