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25202U - 智能头盔 - Google Patents

智能头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25202U
CN205125202U CN201520778009.5U CN201520778009U CN205125202U CN 205125202 U CN205125202 U CN 205125202U CN 201520778009 U CN201520778009 U CN 201520778009U CN 205125202 U CN205125202 U CN 205125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re support
helmet
printing opacity
intelligent helm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7800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LINGJU INTERNET OF THING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Qianhai Livall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LINGJU INTERNET OF THING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LINGJU INTERNET OF THING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LINGJU INTERNET OF THING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7800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25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25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25202U/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5881 priority patent/WO2017059693A1/zh
Priority to KR2020160004201U priority patent/KR20170001406U/ko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30Mounting radio sets 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0406Accessories for helmets
    • A42B3/0433Detecting,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 A42B3/044Lighting devices, e.g. helmets with la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30Mounting radio sets 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A42B3/303Communication between riders or passeng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自行车运动保护、防护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和设于头盔主体的音箱和控制模块,所述头盔主体还设有导线支架,该导线支架上设有电信号端口,所述导线支架内设有使音箱与控制模块形成信号连接的导线。由于导线支架内预埋有智能头盔所需要的导线,在注入内壳材料EPS进行头盔成型时,只需要将导线支架与内壳模具一次性固定即可,既能避免将导线直接与外壳固定时需要人工对导线每段分别固定,导致较低的固定效率,也能避免导线在内壳材料EPS压注时的压力和温度的影响使导线偏移出现外漏内壳,影响产品的美观和质量。同时通过导线支架增加头盔的强度。

Description

智能头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运动保护、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头盔。
背景技术
由于智能头盔在生产时需要预埋有导线、电路等,而导线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外壳内侧,再进行内壳压注成型,由于压注在高温高压下,容易出现导线偏移,造成内壳成型后电线外漏,影响美观。将导线固定在外壳内侧时完全需要人工操作,固定效率较低。同时导线直接设置在模具内压注内壳材料,如EPS等时在高温高压下成型,容易出现导线与预埋的连接器电接触不良,无法对头盔的导线连接进行维修,也造成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头盔,该智能头盔可以避免在内壳压注成型时出现导线外漏,影响产品质量和美观,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头盔,该智能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和设于头盔主体的音箱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主体还设有带电信号端口的导线支架,该导线支架内设有使音箱与控制模块形成信号连接的导线。
进一步地说,所述导线支架还设有用于固定卡接件的固定接口。
进一步地说,所述导线支架上设有用于增加受力强度的受力凸起。
进一步地说,在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FPC板,该FPC板上设有至少一颗LED灯,该LED灯对应位置的外壳设有向外侧凸出的透光凸起,所述透光凸起呈球冠状或半球状。
进一步地说,所述透光凸起上设有使光柔和的柔光涂层。
进一步地说,所述柔光涂层包括网格状透光栅格。
进一步地说,所述透光凸起内设有包覆LED灯的透光介质。
进一步地说,所述透光凸起外侧设有的环形凸条,该环形凸条与透光凸起之间形成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头盔制造方法,包括:
外壳成型,通过吸塑将PC片形成所需要形状的外壳;
导线支架成型,将导线和与导线连接的电信号端口放置在导线支架模具内,注入支架材料注塑成型,形成支架材料包覆在导线外部的导线支架,其中导线与电信号端口形成电连接;
头盔主体成型,将外壳和导线支架依次放置在内壳模具内,并使导线支架固定,向模具内注入内壳材料进行压注,使包覆有导线支架的内壳材料与外壳紧密结合形成头盔主体,将音箱和控制模块分别固定在匹配的电信号端口。
进一步地说,所述导线支架上设有用于增加受力强度的受力凸起。
本实用新型智能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和设于头盔主体的音箱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主体还设有带电信号端口的导线支架,该导线支架内设有使音箱与控制模块形成信号连接的导线。由于导线支架内预埋有智能头盔所需要的导线,在注入内壳材料进行头盔成型时,只需要将导线支架与内壳模具一次性固定即可,既能避免将导线直接与外壳固定时需要人工对导线每段分别固定,导致较低的固定效率,也能避免导线在内壳材料压注时的压力和温度的影响使导线偏移出现外漏内壳,影响产品的美观和质量。同时由于制造时先将导线支架成型,形成与电信号端口和固定接口刚性连接,即使压注成型时出现导线与电信号端口接触不良的情况时,可以对导线支架进行维修,使其能与电信号端口形成电通路,再进行头盔成型时也不影响导线支架的使用,从而提高生产过程中可修复性,降低产品不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而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智能头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线支架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线支架实施例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发光头盔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沿B-B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透光凸起另一种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沿B-B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透光凸起又一种实施例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智能头盔制造流程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头盔实施例。
该智能头盔包括头盔主体B和设于头盔主体的音箱8和控制模块9,所述头盔主体B还设有导线支架5,该导线支架5上设有电信号端口7,所述导线支架5内设有使音箱8与控制模块9形成信号连接的导线。具体地说,所述头盔主体B通常情况下该头盔主体B包括外壳1和与外壳1紧密结合的内壳2。在头盔主体B上设有音箱8、控制模块9和电信号端口7,在头盔主体B内设有带导线的导线支架5,该导线支架5与电信号端口7固定,电信号端口7上的电极71通过导线使音箱与控制模块形成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9用于控制音频信号从音箱8输出,当智能头盔与移动终端进行信号连接时,所述控制模块9还用于协调头盔与移动终端信号连接。所述电信号端口7数量不作特别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三个电信号端口7,其中两个电信号端口7用于音箱8固定和信号连接,另一个电信号端口7用于控制模块9固定和信号连接,即控制模块9与头盔主体B采用可拆卸结构,在控制模块出现问题无法修改时需要将整个头盔报废或作为次品处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导线支架5内预埋有智能头盔所需要的导线,在注入内壳材料进行头盔成型时,只需要将导线支架5与内壳模具一次性固定即可,既能避免将导线直接与外壳固定时需要人工对导线逐段进行固定,导致较低的固定效率,也能避免导线在内壳材料压注时的压力和温度的影响使导线偏移出现外漏内壳,影响产品的美观和质量。同时由于制造时先将导线支架5成型,形成与电信号端口7连接,即使导线支架5压注成型时出现导线与电信号端口7接触不良的情况时,可以维修,使导线与电信号端口7形成电通路,再进行头盔成型时也不影响导线支架的使用,从而提高生产过程中可修复性,降低产品不良率。同时通过导线支架5可以增加头盔的强度,从而提高头盔抗冲击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支架5上设有用于增加受力强度的受力凸起51,在与压注的内壳结合时,通过固定凸起51使得其接触面积增加,增加与内壳固定紧密性,避免出现导线支架5局部在内壳2内出现松动现象。
所述控制模块9可以集成有控制单元和电池,由电池为控制单元提供工作电源。所述导线支架5的材料通常选择质量较轻,同时也有较好强度,可以包括尼龙、PC、ABS等材质,具体选择根据生产工艺和成本等确定。
所述导线支架5上还可以设有用于固定卡接件的固定接口6,该固定接口6用于固定连接件,如头盔拉带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三个电信号端口7,也可以采用两个电信号端口7,当电信号端口7为两个时,两个电信号端口7可以都为用于固定和配合音箱,此时控制模块9则直接与导线支架5连接固定,这样虽然也能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过程中可修复性。但在控制模块出现问题无法修改时需要将整个头盔报废或作为次品处理,增加生产成本。
如图4-6图所示,该智能头盔还包括:设于所述内壳2与外壳1之间的发光灯条4,该发光灯条包括FPC板3和设于FPC板3的至少一个LED灯31,所述LED灯31对应位置的外壳1设有向外侧凸出的透光凸起11。
具体地说,所述LED灯31的数量多少不限,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由于发光头盔通常是由多个LED灯31时才能形成面光源或线光源,所述LED灯31对应位置是指制作发光头盔时需在设置具体位置,如在发光头盔前部设置LED灯31时,则需在发光头盔前部相应位置的外壳设置透光凸起11,所述LED灯31收纳于透光凸起11内。
所述外壳1通常采用PC材料,如PC片经过吸塑成型。所述内壳2通常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如EPS材料,可以减轻头盔的重量,同时具有较好的减震性能。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压注将EPS材料与外壳形成一体。所述透光凸起11的数量与LED灯31的数量相当即可,所述透光凸起11的形状大小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以是球冠状、半球状或其他形状,最好能与LED灯31的大小相当,当LED灯31收纳在所述透光凸起11时,所述FPC板3恰好能与外壳1内侧平滑接触为最好。
由于外壳1在吸塑成型时,可以形成多个透光凸起11,所述透光凸起11是指LED光能通过。再将发光灯条固定在外壳1上,即将设有至少一个LED灯31的FPC板3固定在外壳1上,使LED灯31恰好位于透光凸起11内,所述FPC板3能与外壳1内侧平滑接触,使得与LED灯31较近的FPC板3与外壳1之间的间隙最小,在高温高压下压注内壳EPS料时不容易使得FPC板3与外壳1之间有较大间隙而出现断裂现象,从而可以提高产品成型时的成品率,提高生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由于LED灯位于在透光凸起内,LED灯高于外壳表面,使得LED灯的出射光的范围更广。
虽然LED灯31功率小,但亮度较大,考滤到头盔电源容量限制,因而采用LED灯31作为电光源可以提高发光时间,在不考滤电池容量时,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电致发光器件代替LED灯31。
所述外壳1与采用EPS材料注塑的内壳2紧密结合形成头盔时,由于EPS材料颗粒较大,很难进入透光凸起11形成的较小空腔,因而头盔成型后,所述透光凸起11内除LED灯31外都是空的,造成透光凸起11受力强度小,当透光凸起11轻微碰撞时容易出现变形,容易损坏透光凸起11内的LED灯31。
为了解决头盔成型后的透光凸起11受力时容易变形和损坏LED灯31问题,如图7--图9所示,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提供另一种实施例。
具体地说,所述透光凸起31的外侧设有环形凸条14,在环形凸条14与透光凸起11之间形成环形凹槽15,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由于在透光凸起31的外侧设有环形凸条14,可以对透光凸起31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增加透光凸起31的整体强度。
为了进一步增加LED灯31出射光的角度,在透光凸起11形成的空腔或透光凸起11与环形凸条14一起形成的空腔内设有包覆LED灯的透光介质5,该透光介质可以是PC或硅胶材料,也可以是其他可以透光材料。由于透光介质的折射率大于空气,可以使LED灯31通过透光介质5出射光的出射角度更大,有利于增加LED灯31出射光的可视范围。同时透光介质5是在内壳2高温和高压成型前进行填充,使得与LED灯31较近的FPC板3与外壳1之间的间隙被填充,既可以对FPC板3进行保护,也可以对LED灯31起到保护,还能增加透光凸起11受力强度。
由于LED灯31作为光源,其光亮度大,较刺眼,影响视线;尤其是设置多个LED灯31时,会严重影响视线,可以在所述透光凸起11的上设有使光柔和的柔光涂层,该柔光涂层包括网格状透光栅格12,如图10所示。所述网格状透光栅格12设在透光凸起11的内侧或外侧。可以使LED灯31通过网格状透光栅格1后光线更为柔和,减少视觉的干扰。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头盔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S10,外壳成型,通过吸塑工艺将PC片形成所需要形状的外壳,吸塑工艺条件不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如吸塑温度等,由PC片厚度及其材料特性进行确定;
步骤S11,导线支架成型,将导线和与导线连接的电信号端口放置在导线支架模具内,注入支架材料注塑成型,形成支架材料包覆在导线外部的导线支架,其中导线与电信号端口形成电连接,所述电信号端口的数量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当智能头盔包括音频带输出和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时,减少包括两个电信号端口,其中一个电信号端口与音频输出的音箱匹配,另一个电信号端口与控制模块匹配;同时为了有更好视听效果,可以将用于音箱匹配的电信号端口设为两个;所述控制模块也可以不必通过与之匹配的电信号端口,直接与导线支架中的导线电连接;所述支架材料选取不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对其不作特别限定,可以包括塑料、ABS等;
步骤S12,头盔主体成型,将外壳和导线支架依次放置在内壳模具内,并使导线支架固定,向模具内注入内壳材料进行压注,使包覆有导线支架的内壳材料与外壳紧密结合形成头盔主体,将音箱和控制模块分别固定在匹配的电信号端口。
具体地说,所述导线支架成型时还可同时在其表面形成多个用于增加与内壳间受力强度的受力凸起51。所述外壳通常采用PC材料,如PC片经过吸塑成型。所述内壳2通常采用密度小的内壳材料,如EPS材料,可以减轻头盔的重量,同时具有较好的减震性能。注塑前将导线支架固定在头盔模具的上模具上,内壳材料温度在120-180度左右,压力为8个标准气压条件下从上模具挤压进入模腔,内壳材料能包覆在导线支架上,当模腔填充满后与内壳材料外壳接触,冷确固化后形成头盔。其也未说明的工艺细节采用现有技术,如通过丝印等在外壳着色,对着色层上增加保护层,以及使外壳与内壳紧密结合的涂层处理都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外壳成型与导线支架成型先后程序不作要求,可以根据需要也可先进行导线支架成型,再进行外壳成型。
采用上述智能头盔制造方法,先将导线预埋在导线支架,进行导线支架成型,再进行内壳与外壳结合形成头盔,即使压注成型时出现导线与电信号端口接触不良的情况时,可以对导线支架进行维修,使其能与电信号端口形成电通路,再进行头盔成型时也不影响导线支架的使用,避免导线直接预埋在内壳过程中出导电不良时无法修复,从而提高智能头盔生产过程中可修复性,降低产品不良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智能头盔,包括头盔主体和设于头盔主体的音箱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主体还设有带电信号端口的导线支架,该导线支架内设有使音箱与控制模块形成信号连接的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支架上设有用于增加受力强度的受力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在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FPC板,该FPC板上设有至少一颗LED灯,该LED灯对应位置的外壳设有向外侧凸出的透光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凸起上设有使光柔和的柔光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柔光涂层包括网格状透光栅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凸起内设有包覆LED灯的透光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凸起呈球冠状或半球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凸起外侧设有的环形凸条,该环形凸条与透光凸起之间形成环形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支架还设有用于固定卡接件的固定接口。
CN201520778009.5U 2015-10-09 2015-10-09 智能头盔 Active CN205125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8009.5U CN205125202U (zh) 2015-10-09 2015-10-09 智能头盔
PCT/CN2016/085881 WO2017059693A1 (zh) 2015-10-09 2016-06-15 智能头盔
KR2020160004201U KR20170001406U (ko) 2015-10-09 2016-07-21 스마트 헬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78009.5U CN205125202U (zh) 2015-10-09 2015-10-09 智能头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25202U true CN205125202U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11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78009.5U Active CN205125202U (zh) 2015-10-09 2015-10-09 智能头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170001406U (zh)
CN (1) CN205125202U (zh)
WO (1) WO201705969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4850A (zh) * 2015-10-09 2015-12-09 深圳前海零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头盔及制造方法
WO2017059693A1 (zh) * 2015-10-09 2017-04-13 深圳前海零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头盔
WO2018050037A1 (zh) * 2016-09-13 2018-03-22 广东远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头盔及其制造方法
WO2018145351A1 (zh) * 2017-02-09 2018-08-16 东莞烨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盔形音响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5378B1 (ko) 2018-05-16 2019-11-15 (주)티피엘테크놀로지 생체센서와 자이로센서가 내장된 스마트 헬멧
KR102011649B1 (ko) 2018-07-27 2019-08-19 (주)티피엘테크놀로지 헬멧을 포함하는 운전자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헬멧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8034B2 (en) * 1999-11-16 2005-12-20 Lazzeroni John J Helmet headset mounting assembly and method
CN2501336Y (zh) * 2001-09-30 2002-07-24 怡利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隐藏免持听筒的麦克风、耳机的安全帽
KR20110125357A (ko) * 2010-05-13 2011-11-21 최영 다기능 안전 헬멧
CN202697857U (zh) * 2012-07-20 2013-01-30 艾沃瑞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头盔
CN203314185U (zh) * 2013-05-27 2013-12-04 陈健茂 多功能帽子
CN203884784U (zh) * 2014-06-13 2014-10-22 深圳前海零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发光安全头盔
CN105124850A (zh) * 2015-10-09 2015-12-09 深圳前海零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头盔及制造方法
CN205125202U (zh) * 2015-10-09 2016-04-06 深圳前海零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头盔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4850A (zh) * 2015-10-09 2015-12-09 深圳前海零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头盔及制造方法
WO2017059693A1 (zh) * 2015-10-09 2017-04-13 深圳前海零距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头盔
WO2018050037A1 (zh) * 2016-09-13 2018-03-22 广东远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头盔及其制造方法
WO2018145351A1 (zh) * 2017-02-09 2018-08-16 东莞烨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盔形音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59693A1 (zh) 2017-04-13
KR20170001406U (ko)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25202U (zh) 智能头盔
CN105124850A (zh) 智能头盔及制造方法
CN101207170B (zh) 一种led引线框架及利用该引线框架制造led的方法
CN105054472A (zh) 新型发光头盔及制造方法
CN108476248A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中框及移动终端
CN104696725B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led手电筒及其制造方法
CN204459815U (zh) 制作方便的led灯丝灯
CN102761632A (zh) 一种手机外壳及其制作方法
CN112911872A (zh) 一种led灯具的智能驱动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9299527U (zh) 耳机注塑模压治具及设备
CN218069850U (zh) 一种适合皮线灯生产的内置ic幻彩灯珠
CN204118116U (zh) 一种led封装结构
CN209566445U (zh) 一种制作壳体的模具及壳体
CN201466287U (zh) 带测试头的插头
CN204879832U (zh) 一种新型汽车前照灯泡
CN215039816U (zh) 一种注塑件模具用的防变形快速脱模机构
CN208901102U (zh) 一种直插式led装饰灯结构
CN208489227U (zh) 一种pct高压芯片led灯珠
CN216671968U (zh) 一体式电控液压信号插头
CN220870783U (zh) 二次注塑一体成型led灯
CN204614781U (zh) 模组式膜顶led封装结构
CN212519711U (zh) 一种复合板材及电子设备壳体
CN210740011U (zh) 一种led灯珠贴片模组
CN202721183U (zh) Led支架及其成型模具
CN212409901U (zh) 一种新型温度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