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13586U - 一种新型折叠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折叠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13586U
CN205113586U CN201520856360.1U CN201520856360U CN205113586U CN 205113586 U CN205113586 U CN 205113586U CN 201520856360 U CN201520856360 U CN 201520856360U CN 205113586 U CN205113586 U CN 205113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ed piece
vehicle frame
engaging lug
lower vehicle
axis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563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安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Zhuo Da Exercise And Fitnes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Zhuo Da Exercise And Fitnes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Zhuo Da Exercise And Fitnes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Zhuo Da Exercise And Fitnes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563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13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13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135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折叠车架,主要由安装在转向杆下方的转向装置(2)、上车架以及下车架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车架分成上车架前折叠件(9)和上车架后折叠件(20),下车架分成下车架前折叠件(7)和下车架后折叠件(25);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端口下方、上车架前折叠件(9)与上车架后折叠件(20)端口下方、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转向装置(2)、上车架前折叠件(9)与转向装置(2)之间均通过铰接轴铰接。转向装置(2)、上车架前折叠件(9)和上车架后折叠件(20)与下车架前折叠件(7)形成三角型构造,此时就能方便将车架以及转向装置(2)快速折叠,达到节省空间和方便携带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折叠方式简单易操作,长时间使用不易损坏,折叠灵敏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折叠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折叠自行车及轻型折叠动力车辆,特别是涉及折叠自行车及轻型折叠动力车辆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在世界上被广泛地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自行车更加趋向于简单轻便、便于携带的折叠自行车,由于这些优点,近年来折叠自行车及轻型折叠动力车辆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自行车的折叠,主要是要将前后轮折叠起来,前后轮折叠起来关键是车架的折叠,目前市场上折叠车架的款式比较多,但一般的折叠自行车的车架折叠后,体积仍然很大,携带的不很方便,有的车架折叠虽然可以折叠的稍微小点,但它由于折叠关节太多,折叠的速度就很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折叠车架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更巧妙、更合理的快速折叠小轮径便携的用于折叠自行车及轻型折叠动力车辆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让折叠自行车及轻型折叠动力车辆折叠的更快、更小、更完整,更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折叠车架,主要由安装在转向杆下方的转向装置2、上车架以及下车架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车架分成上车架前折叠件9和上车架后折叠件20,下车架分成下车架前折叠件7和后端与驱动后轮轮叉或者与驱动后轮的驱动装置连接的下车架后折叠件25;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部件之间的安装连接结构为:下车架前折叠件7后端下方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下方通过铰接轴21铰接,上车架前折叠件9后端下方与上车架后折叠件20前端下方通过铰接轴10铰接,上车架前折叠件9前端的连接耳47与转向装置2上部的连接耳3通过铰接轴4铰接,下车架前折叠件7前端的连接耳63与转向装置2下部下连接耳5通过铰接轴6铰接,上车架后折叠件20后端的连接耳26与下车架前折叠件7后端上方的连接耳24通过铰接轴23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的优点在于:由于上车架前折叠件9与转向装置2、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转向装置2、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端口下方、上车架前折叠件9与上车架后折叠件20端口下方、上车架后折叠件20后端与下车架前折叠件7后端上方之间都是由铰接轴铰接,且转向装置2、上车架前折叠件9和上车架后折叠件20与下车架前折叠件7形成三角型构造,上车架前折叠件9和上车架后折叠件20的折叠部位设在车架三角型区域段内,使得车架展开时又稳又牢固;折叠时,也能方便将上车架前折叠件9、上车架后折叠件20、下车架前折叠件7、下车架后折叠件25以及转向装置2快速折叠,达到节省空间和方便携带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车架折叠和打开过程方便快捷,折叠方式简单易操作,长时间使用不易损坏,且不出现折叠困难或者不灵敏现象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实施例一的局部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实施例一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实施例一的零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实施例一上车架锁扣装置的局部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实施例一半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实施例一安装装在自行车上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实施例二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实施例二安装在自行车上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实施例三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实施例三安装在自行车上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减振折叠装置41的主视图。
图15为沿图14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平衡装置27的主视图。
图17为沿图16B-B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1、折叠扣钩2转向装置3上连接耳4铰接轴5下连接耳6铰接轴7下车架前折叠件8铰接轴9上车架前折叠件10铰接轴11连接耳12锁扣轴13锁钩槽14锁扣钩15锁扣件16开起手柄17手柄限位点18铰接轴19弹簧拉钩20上车架后折叠件21铰接轴22铰接耳23铰接轴24连接耳25下车架后折叠件26连接耳27车架平衡装置28连接耳29连接耳30后轮驱动装置31铰接轴32安装槽33铰接轴34铰接耳35安装槽36弹簧37铰接耳38连接耳39连接耳40弹簧安装孔41减振折叠装置42铰接耳43锁扣件安装槽44弹簧拉钩孔45轴孔46弹簧拉钩通孔47连接耳48轴孔49轴孔50轴孔51轴孔52螺纹孔53轴孔54轴孔55轴孔56连接耳安装槽57轴孔58轴孔59轴孔60轴孔61轴孔62轴孔63连接耳64连接耳安装槽65减振弹簧66弹簧套67限位台68管状外壳69折叠抽拉杆70抽拉杆限位台71外壳连接螺盖72连接轴孔73连接轴孔74外壳螺盖75管状壳体76弹簧77抽拉杆78限位台79连接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是用于安装两套的驱动后轮,因此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设计成连接安装在转向装置2左右两侧的两套。
如图8、图9和图10实施例二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是用于安装一套的驱动后轮,因此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设计成连接安装在转向装置2中间的一套。当下车架后折叠件25的后端直接与驱动后轮轮叉连接时,就可以设计成一辆方便折叠的滑板车(如图10所示),当下车架后折叠件25的后端直接与驱动后轮轮上的驱动装置连接,就可以成为一辆方便折叠的驱动自行车。
综上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述: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
(一)可以将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设计成连接安装在转向装置2中间的一套;
(二)也可以将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设计成连接安装在转向装置2左右两侧的两套;两套的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的折叠车架其部件之间的安装连接结构为(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在转向装置2的上端设有开设有轴孔51的上连接耳3,相对应的在上车架前折叠件9的前端也设有一个开设有轴孔50的连接耳47,铰接轴4通过轴孔(50、51)将连接耳47铰接在转向装置2上的上连接耳3上;在转向装置2的下部左右两侧设有一对开设有螺纹孔52的下连接耳5,相对应的分别在两只下车架前折叠件7的前端上也设计有一个开设有轴孔57的连接耳63,铰接轴6通过轴孔57将两只下车架前折叠件7前端的连接耳63分别铰接在转向装置2左右两侧的下连接耳5的螺纹孔52上;在两只下车架前折叠件7后端上方设有一个开设有轴孔59的连接耳24,相对应的在上车架后折叠件20后端也设有轴孔48的连接耳26,铰接轴23通过轴孔(48、59)将上车架后折叠件20后端的连接耳26铰接在两只下车架前折叠件7后端上方的两只连接耳24之间;下车架前折叠件7后端下方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下方通过铰接轴21铰接,上车架前折叠件9后端下方与上车架后折叠件20前端下方通过铰接轴10铰接。
如图11、图12和图13实施例三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一样都是用于安装两套驱动后轮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区别在于:在两个下车架前折叠件7和下车架后折叠件25之间安装的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连接方式不同。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两个下车架前折叠件7和下车架后折叠件25之间都安装设置有一个减振折叠装置41;在减振折叠装置41两端均设置与下车架前折叠件7和下车架后折叠件25铰接的连接耳38和连接耳39;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和下车架后折叠件25之间的安装连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为(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的后端下方设置有个减振折叠装置安装槽32,相应的在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上也设置有个减振折叠装置安装槽35,在安装槽32的端口下方两侧设置有轴孔60,相应的在安装槽35的端口下方两侧也设置有轴孔61,两侧的两只铰接轴21通过两侧的轴孔(60、61)将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下方铰接安装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的减振装置安装槽32的下端口内;在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有减振弹簧的那端设有一个带有轴孔72的连接耳39,在减振折叠装置41的另一端的折叠抽拉杆69上也固定连接有一个带有轴孔73的连接耳38,铰接轴8通过连接耳39上的轴孔72将连接耳39铰接在减振装置安装槽32的中部,铰接轴33通过连接耳38的轴孔73将减振折叠装置41上的连接耳38铰接在下车架后折叠件25端口上方的减振装置安装槽35口上方的铰接耳37中间的连接耳安装槽56上。第二种为(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三):同样: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的后端下方设置有个减振折叠装置安装槽32,相应的在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设置有个减振折叠装置安装槽35,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减振装置安装槽32的端口下方两侧设置有轴孔60,相应的在下车架后折叠件25的减振装置安装槽35的端口下方两侧也设置有轴孔61,两侧的两只铰接轴21通过两侧的轴孔(60、61)将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下方铰接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减振装置安装槽32的下端口内;第二种与第一种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方式的区别在于: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方向不同:也就是将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有减振弹簧那端的连接耳39通过铰接轴8铰接在减振装置安装槽35上的下车架后折叠件25中部,减振折叠装置41的另一端的折叠抽拉杆69上的连接耳38通过铰接轴23铰接安装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的减振装置安装槽32上方开设的连接耳安装槽64上。由于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方向不同,在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上方设置的减振折叠装置安装槽35必需设置成有一定长度的安装槽,便于车架的折叠。由于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之间设计安装了折叠减振折叠装置41,该设计能在骑行起到减振作用。
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两端分别设置了连接耳38和连接耳39的减振折叠装置41主要由减振弹簧65、弹簧套66、管状外壳68、外壳连接螺盖71以及折叠抽拉杆69组成;管状外壳68为一段大管径与一段小管径的阶梯管形状,设有安装孔的弹簧套66安装在大管径内的阶梯孔上,安装在大管径内减振弹簧65前端套有弹簧套66,弹簧套66底部设有一周限位台67,在折叠抽拉杆69一端中部设有一个抽拉杆限位台70,能来回拉动的折叠抽拉杆69安装在小管径管内、并将设有抽拉杆限位台70那端穿入弹簧套66中心孔内、另一端穿出小管径端口与连接耳38固定连接,设有连接耳39的外壳连接螺盖71紧固在管状外壳68大管的端口、并将减振弹簧65压紧在管状外壳68大管径管内。抽拉杆限位台70与弹簧套66上的限位台67相对应配合使用.当车架折叠时,折叠抽拉杆69能跟着车架折叠的转动在管状外壳68的小管径内来回活动拉动,抽拉杆限位台70下端抽拉杆做为在车架展开使用时穿入弹簧套66中心孔内的导向轴使用、抽拉杆限位台70在车架展开使用时就会顶在弹簧套66的限位台67上,起到了压紧减振弹簧65作用,达到减振作用。
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两只下车架后折叠件25后端的驱动后轮驱动装置30上方之间上安装有一个车架平衡装置27;所述的车架平衡装置27主要由管状壳体75、弹簧76、抽拉杆77和外壳螺盖74组成,在抽拉杆77头部设有一个限位台78,抽拉杆77设有限位台78的那端安装在管状壳体75的管内、穿出管状壳体75和外壳螺盖74抽拉杆7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开有连接轴孔79的连接耳28,安装在管状壳体75内的弹簧76套在抽拉杆77外、且底部顶在抽拉杆77限位台78上,外壳螺盖74紧固在管状壳体75管口、并将弹簧76压紧在管状壳体75的管内,管状壳体75管底另一端也设一个带有连接轴孔79的连接耳28;铰接轴31通过车架平衡装置27两端连接耳28上的轴孔79分别铰接在左右两只驱动后轮驱动装置30上方两只连接耳29上。
所术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上车架前折叠件9和上车架后折叠件20之间安装设置有锁扣件装置;锁扣件装置主要由锁扣件铰接轴18、弹簧36和锁扣件15组成;锁扣件15的结构形状为:锁扣件15中部设有一个轴孔45、前部设计成向上钩起的锁扣钩14、后部设计成向下弯的弧形开起手把16;在上车架后折叠件20前端的上方设有锁扣件安装槽43,在与锁扣件轴孔45相对应的上车架后折叠件20的前端上方开设有轴孔53,锁扣件铰接轴18通过轴孔(53、45)将锁扣件15铰接卡扣在上车架后折叠件20的锁扣件安装槽43上;在上车架前折叠件9的后端上方设有一个锁钩槽13,在锁钩槽13的端口上横着设有一个锁扣轴12,在锁扣件15中部的轴孔45边上设有一个弹簧拉钩孔44,弹簧36上端的弹簧拉钩19通过弹簧拉钩通孔46钩在锁扣件15的弹簧拉钩孔44上,弹簧36下端固定在上车架后折叠件20的弹簧安装孔40内;当折叠车架展开时,锁扣件15的锁扣钩14钩在锁钩槽13上的锁扣轴12上。由于在前车架8和后车架19之间的安装了锁扣件装置,当折叠车架展开时:锁扣件15的锁扣钩14钩在锁钩槽13上的锁扣轴12上,将折叠车架锁扣固定,使得折叠车架展开使用时非常稳定牢固。当要折叠时:使用者只需轻轻拉起锁扣件15上的折叠开起手把16,锁扣件15上的锁扣钩14从上车架前折叠件9的锁钩槽13上的锁扣轴12脱钩,此时就能方便将上车架前折叠件9、上车架后折叠件20、下车架前折叠件7、下车架后折叠件25以及转向装置2快速折叠,达到节省空间和方便携带的目的。
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折叠车架展开时,锁扣件15上的开起手把16的尾端限位点17正好顶在上车架后折叠件20上。
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转向装置2上方的转向杆上还设有一个与上车架前折叠件9后端上部的锁钩槽13上的锁扣轴12上配合使用的折叠扣钩1,当折叠车架折叠时,转向杆上的折叠扣钩1钩在锁钩槽13上的锁扣轴12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的工作原理为:当使用者需要将自行车车架折叠收纳时,由于上车架前折叠件9与转向装置2、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转向装置2、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端口下方、上车架前折叠件9与上车架后折叠件20端口下方、上车架后折叠件20后端与下车架前折叠件7后端上方之间都是由铰接轴铰接,又由于在上车架前折叠件9与上车架后折叠件20之间设置了锁扣件装置,使用者只需轻轻拉起锁扣件15上的折叠开起手把16,锁扣件15上的锁扣钩14从上车架前折叠件9的锁钩槽13上的锁扣轴12脱钩,此时就能方便将上车架前折叠件9、上车架后折叠件20、下车架前折叠件7、下车架后折叠件25以及转向装置2快速折叠,此时就将转向杆上的折叠扣钩1钩在锁钩槽13上的锁扣轴12上。当使用者需要将自行车车架展开使用时,首先将折叠扣钩1与锁钩槽13上的锁扣轴12脱钩,在车架的自身重力的向下作用下车架就自动下降,然后只需轻轻将已经折叠的上车架前折叠件9和上车架后折叠件20、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展开,锁扣件15上的锁扣钩14钩紧前车架锁钩槽13上的锁扣轴12,由于锁扣件装置上弹簧36张力的作用,折叠车架展开后锁扣非常牢固。

Claims (11)

1.一种新型折叠车架,主要由安装在转向杆下方的转向装置(2)、上车架以及下车架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车架分成上车架前折叠件(9)和上车架后折叠件(20),下车架分成下车架前折叠件(7)和后端与驱动后轮轮叉或者与驱动后轮的驱动装置连接的下车架后折叠件(25);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部件之间的安装连接结构为:下车架前折叠件(7)后端下方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下方通过铰接轴(21)铰接,上车架前折叠件(9)后端下方与上车架后折叠件(20)前端下方通过铰接轴(10)铰接,上车架前折叠件(9)前端的连接耳(47)与转向装置(2)上部的连接耳(3)通过铰接轴(4)铰接,下车架前折叠件(7)前端的连接耳(63)与转向装置(2)下部下连接耳(5)通过铰接轴(6)铰接,上车架后折叠件(20)后端的连接耳(26)与下车架前折叠件(7)后端上方的连接耳(24)通过铰接轴(23)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
(一)可以将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设计成连接安装在转向装置(2)中间的一套;
(二)也可以将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设计成连接安装在转向装置(2)左右两侧的两套;两套的下车架前折叠件(7)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的折叠车架其部件之间的安装连接结构为:在转向装置(2)的上端设有开设有轴孔(51)的上连接耳(3),相对应的在上车架前折叠件(9)的前端也设有一个开设有轴孔(50)的连接耳(47),铰接轴(4)通过轴孔(50、51)将连接耳(47)铰接在转向装置(2)上的上连接耳(3)上;在转向装置(2)的下部左右两侧设有一对开设有螺纹孔(52)的下连接耳(5),相对应的分别在两只下车架前折叠件(7)的前端上也设计有一个开设有轴孔(57)的连接耳(63),铰接轴(6)通过轴孔(57)将两只下车架前折叠件(7)前端的连接耳(63)分别铰接在转向装置(2)左右两侧的下连接耳(5)的螺纹孔(52)上;在两只下车架前折叠件(7)后端上方设有一个开设有轴孔(59)的连接耳(24),相对应的在上车架后折叠件(20)后端也设有轴孔(48)的连接耳(26),铰接轴(23)通过轴孔(48、59)将上车架后折叠件(20)后端的连接耳(26)铰接在两只下车架前折叠件(7)后端上方的两只连接耳(24)之间;下车架前折叠件(7)后端下方与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下方通过铰接轴(21)铰接,上车架前折叠件(9)后端下方与上车架后折叠件(20)前端下方通过铰接轴(10)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上车架前折叠件(9)和上车架后折叠件(20)之间安装设置有锁扣件装置;锁扣件装置主要由锁扣件铰接轴(18)、弹簧(36)和锁扣件(15)组成;锁扣件(15)的结构形状为:锁扣件(15)中部设有一个轴孔(45)、前部设计成向上钩起的锁扣钩(14)、后部设计成向下弯的弧形开起手把(16);在上车架后折叠件(20)前端的上方设有锁扣件安装槽(43),在与锁扣件轴孔(45)相对应的上车架后折叠件(20)的前端上方开设有轴孔(53),锁扣件铰接轴(18)通过轴孔(53、45)将锁扣件(15)铰接卡扣在上车架后折叠件(20)的锁扣件安装槽(43)上;在上车架前折叠件(9)的后端上方设有一个锁钩槽(13),在锁钩槽(13)的端口上横着设有一个锁扣轴(12),在锁扣件(15)中部的轴孔(45)边上设有一个弹簧拉钩孔(44),弹簧(36)上端的弹簧拉钩(19)通过弹簧拉钩通孔(46)钩在锁扣件(15)的弹簧拉钩孔(44)上,弹簧(36)下端固定在上车架后折叠件(20)的弹簧安装孔(40)内;当折叠车架展开时,锁扣件(15)的锁扣钩(14)钩在锁钩槽(13)上的锁扣轴(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两个下车架前折叠件(7)和下车架后折叠件(25)之间都安装设置有一个减振折叠装置(41);在减振折叠装置(41)两端均设置与下车架前折叠件(7)和下车架后折叠件(25)铰接的连接耳(38)和连接耳(39);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和下车架后折叠件(25)之间的安装连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为: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的后端下方设置有个减振折叠装置安装槽(32),相应的在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上也设置有个减振折叠装置安装槽(35),在安装槽(32)的端口下方两侧设置有轴孔(60),相应的在安装槽(35)的端口下方两侧也设置有轴孔(61),两侧的两只铰接轴(21)通过两侧的轴孔(60、61)将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下方铰接安装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的减振装置安装槽(32)的端口内;在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有减振弹簧的大管径那端设有一个带有轴孔(72)的连接耳(39),在减振折叠装置(41)的另一端的折叠抽拉杆(69)上也固定连接有一个带有轴孔(73)的连接耳(38),铰接轴(8)通过连接耳(39)上的轴孔(72)将连接耳(39)铰接在减振装置安装槽(32)的中部,铰接轴(33)通过连接耳(38)的轴孔(73)将减振折叠装置(41)上的连接耳(38)铰接在下车架后折叠件(25)端口上方的减振装置安装槽(35)上方的铰接耳(37)中间的连接耳安装槽(56)上;第二种为:同样,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的后端下方设置有个减振折叠装置安装槽(32),相应的在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设置有个减振折叠装置安装槽(35),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减振装置安装槽(32)的端口下方两侧设置有轴孔(60),相应的在下车架后折叠件(25)的减振装置安装槽(35)的端口下方两侧也设置有轴孔(61),两侧的两只铰接轴(21)通过两侧的轴孔(60、61)将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下方铰接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减振装置安装槽(32)的端口内,第二种与第一种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方式的区别在于: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方向不同:也就是将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有减振弹簧大管径那端的连接耳(39)通过铰接轴(8)铰接在减振装置安装槽(35)上的下车架后折叠件(25)中部,减振折叠装置(41)的另一端的折叠抽拉杆(69)上的连接耳(38)通过铰接轴(23)铰接安装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的减振装置安装槽(32)上方开设的连接耳安装槽(64)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两个下车架前折叠件(7)和下车架后折叠件(25)之间都安装设置有一个减振折叠装置(41);在减振折叠装置(41)两端均设置与下车架前折叠件(7)和下车架后折叠件(25)铰接的连接耳(38)和连接耳(39);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和下车架后折叠件(25)之间的安装连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为: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的后端下方设置有个减振折叠装置安装槽(32),相应的在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上也设置有个减振折叠装置安装槽(35),在安装槽(32)的端口下方两侧设置有轴孔(60),相应的在安装槽(35)的端口下方两侧也设置有轴孔(61),两侧的两只铰接轴(21)通过两侧的轴孔(60、61)将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下方铰接安装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的减振装置安装槽(32)的端口内;在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有减振弹簧的大管径那端设有一个带有轴孔(72)的连接耳(39),在减振折叠装置(41)的另一端的折叠抽拉杆(69)上也固定连接有一个带有轴孔(73)的连接耳(38),铰接轴(8)通过连接耳(39)上的轴孔(72)将连接耳(39)铰接在减振装置安装槽(32)的中部,铰接轴(33)通过连接耳(38)的轴孔(73)将减振折叠装置(41)上的连接耳(38)铰接在下车架后折叠件(25)端口上方的减振装置安装槽(35)上方的铰接耳(37)中间的连接耳安装槽(56)上;第二种为:同样,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的后端下方设置有个减振折叠装置安装槽(32),相应的在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设置有个减振折叠装置安装槽(35),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减振装置安装槽(32)的端口下方两侧设置有轴孔(60),相应的在下车架后折叠件(25)的减振装置安装槽(35)的端口下方两侧也设置有轴孔(61),两侧的两只铰接轴(21)通过两侧的轴孔(60、61)将下车架后折叠件(25)前端下方铰接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减振装置安装槽(32)的端口内,第二种与第一种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方式的区别在于: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方向不同:也就是将减振折叠装置(41)安装有减振弹簧大管径那端的连接耳(39)通过铰接轴(8)铰接在减振装置安装槽(35)上的下车架后折叠件(25)中部,减振折叠装置(41)的另一端的折叠抽拉杆(69)上的连接耳(38)通过铰接轴(23)铰接安装在下车架前折叠件(7)的减振装置安装槽(32)上方开设的连接耳安装槽(64)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两端分别设置了连接耳(38)和连接耳(39)的减振折叠装置(41)主要由减振弹簧(65)、弹簧套(66)、管状外壳(68)、外壳连接螺盖(71)以及折叠抽拉杆(69)组成;管状外壳(68)为一段大管径与一段小管径的阶梯管形状,设有安装孔的弹簧套(66)安装在大管径内的阶梯孔上,安装在大管径内减振弹簧(65)前端套有弹簧套(66),弹簧套(66)底部设有一周限位台(67),在折叠抽拉杆(69)一端中部设有一个抽拉杆限位台(70),能来回拉动的折叠抽拉杆(69)安装在小管径管内、并将设有抽拉杆限位台(70)那端穿入弹簧套(66)中心孔内、另一端穿出小管径端口与连接耳(38)固定连接,设有连接耳(39)的外壳连接螺盖(71)紧固在管状外壳(68)大管的端口、并将减振弹簧(65)压紧在管状外壳(68)大管径管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两端分别设置了连接耳(38)和连接耳(39)的减振折叠装置(41)主要由减振弹簧(65)、弹簧套(66)、管状外壳(68)、外壳连接螺盖(71)以及折叠抽拉杆(69)组成;管状外壳(68)为一段大管径与一段小管径的阶梯管形状,设有安装孔的弹簧套(66)安装在大管径内的阶梯孔上,安装在大管径内减振弹簧(65)前端套有弹簧套(66),弹簧套(66)底部设有一周限位台(67),在折叠抽拉杆(69)一端中部设有一个抽拉杆限位台(70),能来回拉动的折叠抽拉杆(69)安装在小管径管内、并将设有抽拉杆限位台(70)那端穿入弹簧套(66)中心孔内、另一端穿出小管径端口与连接耳(38)固定连接,设有连接耳(39)的外壳连接螺盖(71)紧固在管状外壳(68)大管的端口、并将减振弹簧(65)压紧在管状外壳(68)大管径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两只下车架后折叠件(25)后端的驱动后轮驱动装置(30)上方之间上安装有一个车架平衡装置(27);所述的车架平衡装置(27)主要由管状壳体(75)、弹簧(76)、抽拉杆(77)和外壳螺盖(74)组成,在抽拉杆(77)头部设有一个限位台(78),抽拉杆(77)设有限位台(78)的那端安装在管状壳体(75)的管内、穿出管状壳体(75)和外壳螺盖(74)抽拉杆(7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开有连接轴孔(79)的连接耳(28),安装在管状壳体(75)内的弹簧(76)套在抽拉杆(77)外、且底部顶在抽拉杆(77)限位台(78)上,外壳螺盖(74)紧固在管状壳体(75)管口、并将弹簧(76)压紧在管状壳体(75)的管内,管状壳体(75)管底另一端也设一个带有连接轴孔(79)的连接耳(28);铰接轴(31)通过车架平衡装置(27)两端连接耳(28)上的轴孔(79)分别铰接在左右两只驱动后轮驱动装置(30)上方两只连接耳(29)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两只下车架后折叠件(25)后端的驱动后轮驱动装置(30)上方之间上安装有一个车架平衡装置(27);所述的车架平衡装置(27)主要由管状壳体(75)、弹簧(76)、抽拉杆(77)和外壳螺盖(74)组成,在抽拉杆(77)头部设有一个限位台(78),抽拉杆(77)设有限位台(78)的那端安装在管状壳体(75)的管内、穿出管状壳体(75)和外壳螺盖(74)抽拉杆(7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开有连接轴孔(79)的连接耳(28),安装在管状壳体(75)内的弹簧(76)套在抽拉杆(77)外、且底部顶在抽拉杆(77)限位台(78)上,外壳螺盖(74)紧固在管状壳体(75)管口、并将弹簧(76)压紧在管状壳体(75)的管内,管状壳体(75)管底另一端也设一个带有连接轴孔(79)的连接耳(28);铰接轴(31)通过车架平衡装置(27)两端连接耳(28)上的轴孔(79)分别铰接在左右两只驱动后轮驱动装置(30)上方两只连接耳(29)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两只下车架后折叠件(25)后端的驱动后轮驱动装置(30)上方之间上安装有一个车架平衡装置(27);所述的车架平衡装置(27)主要由管状壳体(75)、弹簧(76)、抽拉杆(77)和外壳螺盖(74)组成,在抽拉杆(77)头部设有一个限位台(78),抽拉杆(77)设有限位台(78)的那端安装在管状壳体(75)的管内、穿出管状壳体(75)和外壳螺盖(74)抽拉杆(7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开有连接轴孔(79)的连接耳(28),安装在管状壳体(75)内的弹簧(76)套在抽拉杆(77)外、且底部顶在抽拉杆(77)限位台(78)上,外壳螺盖(74)紧固在管状壳体(75)管口、并将弹簧(76)压紧在管状壳体(75)的管内,管状壳体(75)管底另一端也设一个带有连接轴孔(79)的连接耳(28);铰接轴(31)通过车架平衡装置(27)两端连接耳(28)上的轴孔(79)分别铰接在左右两只驱动后轮驱动装置(30)上方两只连接耳(29)上。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在两只下车架后折叠件(25)后端的驱动后轮驱动装置(30)上方之间上安装有一个车架平衡装置(27);所述的车架平衡装置(27)主要由管状壳体(75)、弹簧(76)、抽拉杆(77)和外壳螺盖(74)组成,在抽拉杆(77)头部设有一个限位台(78),抽拉杆(77)设有限位台(78)的那端安装在管状壳体(75)的管内、穿出管状壳体(75)和外壳螺盖(74)抽拉杆(7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开有连接轴孔(79)的连接耳(28),安装在管状壳体(75)内的弹簧(76)套在抽拉杆(77)外、且底部顶在抽拉杆(77)限位台(78)上,外壳螺盖(74)紧固在管状壳体(75)管口、并将弹簧(76)压紧在管状壳体(75)的管内,管状壳体(75)管底另一端也设一个带有连接轴孔(79)的连接耳(28);铰接轴(31)通过车架平衡装置(27)两端连接耳(28)上的轴孔(79)分别铰接在左右两只驱动后轮驱动装置(30)上方两只连接耳(29)上。
CN201520856360.1U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新型折叠车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13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6360.1U CN205113586U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新型折叠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6360.1U CN205113586U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新型折叠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13586U true CN205113586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69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5636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13586U (zh) 2015-10-27 2015-10-27 一种新型折叠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1358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6938A (zh) * 2015-10-27 2016-01-06 温州卓达运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折叠车架
CN106741447A (zh) * 2016-11-24 2017-05-31 温州卓达运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脚踏板
CN107364532A (zh) * 2016-05-12 2017-11-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自行车转向管的折叠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6938A (zh) * 2015-10-27 2016-01-06 温州卓达运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折叠车架
CN107364532A (zh) * 2016-05-12 2017-11-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自行车转向管的折叠系统
CN107364532B (zh) * 2016-05-12 2020-01-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自行车转向管的折叠系统
CN106741447A (zh) * 2016-11-24 2017-05-31 温州卓达运动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脚踏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55702U (zh) 一种轻型折叠车
CN205113586U (zh) 一种新型折叠车架
CN102343925A (zh) 可收合婴儿车车架
CN105216939A (zh) 一种折叠车架
CN105216938A (zh) 一种新型折叠车架
CN202029971U (zh) 辅助轮转向器
CN205113585U (zh) 一种折叠车架
CN205440704U (zh) 一种折叠车架
CN106741447A (zh) 一种折叠脚踏板
CN105438367A (zh) 一种折叠车架
CN206218112U (zh) 一种折叠脚踏板
CN209521813U (zh) 滑板车的折叠机构及滑板车
CN111645790A (zh) 小拖车式折叠滑板车
CN204801987U (zh) 一种折叠车架
CN212878047U (zh) 一种直杆遮阳伞摇手结构
CN104925193A (zh) 一种折叠车架
CN210503023U (zh) 一种滑板车
CN205632798U (zh) 一种自动折叠脚踏板
CN208756969U (zh) 一种可折叠的玩具拖斗车
CN208731146U (zh) 可折叠的滑板车
CN109795601A (zh) 滑板车的折叠机构及滑板车
CN204750439U (zh) 多重折叠的自行车
CN201660073U (zh) 半自动折叠助力车支撑管推力机构
CN206797579U (zh) 一种折叠车架
CN2494309Y (zh) 一种折叠式无链条减震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