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7263U - 电烹饪锅 - Google Patents

电烹饪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7263U
CN205107263U CN201520748351.0U CN201520748351U CN205107263U CN 205107263 U CN205107263 U CN 205107263U CN 201520748351 U CN201520748351 U CN 201520748351U CN 205107263 U CN205107263 U CN 205107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g
pot
temperature
heating
heat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483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凤雷
杜明辉
叶其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483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7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7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72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烹饪锅。该电烹饪锅包括外锅、内胆、发热元件、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器;内胆的本体容置于外锅内,并在内胆与外锅的周壁和底壁之间都具有间隙以形成加热腔,加热腔与外部空气之间具有第一透气孔,利用发热元件对加热腔中的气体进行加热,再通过加热腔中的气体对内胆进行全方位均匀加热;同时还将加热腔中的气体引入到内胆的内部对食材进行补炊,极大的提升了烹饪的效果。另外还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反馈内胆的温度,并通过控制器对发热元件的加热温度进行调控,由此可使加热温度得到稳定控制,更有利于烹饪。

Description

电烹饪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电烹饪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烹饪锅,尤其是慢炖锅、电炖盅等的加热方式有发热带加热或金属发热盘加热。发热带加热的方式,由于受功率较低的影响,不能做到快速加热。而金属发热盘式的加热,为接触性传热,金属发热盘对内胆的底部进行加热。金属发热盘内胆,会造成内胆内的食物存在温差,不利于食材的烹饪。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烹饪锅结构示意图。其具体实施过程为,金属发热盘15通过紧固零件固定在外锅5之上,内胆3接触性地放置在金属发热盘15之上,金属发热盘15发出的热量,通过接触性热传导传递到内胆3之上,内胆3再对内胆内的食材进行加热料理。如此一来,内胆用于烹饪食材的热量完全来源于底部,对食材的加热极不均匀,内胆温度检测无法更真实的反映出来,温控器设置在侧部时所检测到的内胆温度偏低,设置在底部时所检测到的内胆温度偏高,而且在底部时温控器容易受加热盘的影响,更无法反映内胆的真实温度,极大的影响了烹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均匀加热的电烹饪锅。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烹饪锅,包括外锅、内胆、发热元件、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器;
所述内胆的本体容置于所述外锅的内部、并与所述外锅的周壁和底壁之间都具有间隙以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外部空气之间具有第一透气孔;
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中;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外锅的侧壁部并可与所述内胆保持接触,用于检测所述内胆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发热元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弹性连接在所述外锅的内壁上、并在弹力的作用下与所述内胆的外壁紧贴。
优选的,所述内胆与所述外锅之间为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胆的开口处设有外缘,所述外缘的下表面与所述外锅的开口之间为密封连接,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外缘上。
优选的,还包括具有排气孔的锅盖,所述锅盖盖设在所述内胆上,且所述通气孔在所述锅盖内侧以使得所述加热腔与所述内胆的内腔连通。
优选的,在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内胆之间设有第一隔热罩。
优选的,在所述发热元件的四周设有第二隔热罩,所述第二隔热罩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
优选的,在所述外锅上、并靠近所述发热元件的位置处开设有进气通道。
优选的,还包括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用于将气体由所述进气通道引入到所述加热腔中。
优选的,所述进风装置包括电机和扇叶,所述电机与所述外锅连接,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发热元件的下方、并由所述电机带动旋转。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烹饪锅,该电烹饪锅通过在内胆与外锅的周壁和底壁之间均设置间隙以形成加热腔,利用发热元件对加热腔中的气体进行加热,通过加热腔中的气体对内胆进行全方位均匀加热;同时还将加热腔中的气体引入到内胆的内部对食材进行补炊,极大的提升了烹饪的效果。另外还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反馈内胆的温度,并通过控制器对发热元件的加热温度进行调控,由可使加热温度得到稳定控制,更有利于烹饪。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烹饪锅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烹饪锅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密封环;2、加热腔;3、内胆;4、温度检测装置;5、外锅;6、第一隔热罩;7、第二隔热罩;8、发热元件;9、扇叶;10、电机;11、通气孔;12、食材;13、热气;14、第二透气孔;15、金属发热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烹饪锅,包括外锅5、内胆3、锅盖16、发热元件8、温度检测装置4以及控制器;内胆3的开口处设有外缘,内胆3通过该外缘架设在外锅5之上,并且使内胆3的本体容置于外锅5的内部,内胆3的本体即用于装入食材12烹饪的部分,同时在内胆3与外锅5的周壁和底壁之间都具有间隙以形成加热腔2,加热腔与外部空气之间具有第一透气孔,该第一透气孔用于在加热器内的气体膨胀或收缩时平衡加热腔1内的气压;锅盖16盖设在内胆3上,与内胆3封闭而形成胆内空间;内胆3上开设有通气孔11,通气孔11连通加热腔2与内胆3的胆内空间;发热元件8设置在加热腔2中,用于对加热腔2中的气体进行加热,进而通过被加热后的气体与内胆3之间的换热实现对内胆3的加热;温度检测装置4设置在外锅5的侧壁部并可与内胆3保持接触,用于检测内胆3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与发热元件8连接,根据温度检测装置4反馈的温度信息对发热元件8进行调整,使内胆3的温度按预期变化。
本实施例的电烹饪锅,不仅可通过气体对内胆3的表面形成均匀加热,而且还通过将热气13引入到内胆3的内部对食材12形成补炊加热,所谓的补炊加热,是指在通过内胆3正常加热的情况下,再对内胆3内部的食材表面进行补充加热;比如,在焖饭阶段,利用的高温蒸汽,对内胆3内的米饭表面进行二次补水补热,使得米饭变得更香、更饱满,吃起来更松软,从而提升了烹饪效果。另外,通过温度检测装置4对内胆3温度的反馈,以及通过控制器对发热元件8加热温度的控制,可提进一步升烹饪效果。
其中,通气孔11优选开设在内胆3的顶部的外缘上,利用热气13升腾的原理,使热气13更容易进入到内胆3中。
其中,控制器可通过控制发热元件8的启停实现温度的控制:在外锅5的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发热元件8停止加热,以及在外锅5的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发热元件8开始加热,由此可将加热器内的气体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且发热元件8不会频繁启停;或是通过控制器调节发热元件8的工作频率,对发热元件8的加热强度进行调节,这样既可以避免外内胆3度过高,同时还可以稳定加热腔2内的气体温度,使加热温度更加稳定,更有利于烹饪。
优选的,在发热元件8与内胆3之间设有第一隔热罩6,第一隔热罩6用于阻隔发热元件8对内胆3的局部热辐射,从而避免内胆3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影响烹饪效果,由此做到了尽可能通过气体的换热对内胆3进行均匀加热的目的。更为优选的,在发热元件8的四周设有第二隔热罩7,第二隔热罩7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14。第二隔热罩7与第一隔热罩6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开口朝下的盖子。在烹饪的过程中,发热元件8周围的气体被加热而升腾后首先会涌入到第一隔热罩6与第二隔热罩7所形成的盖子中,随后热气13再穿过多个第二透气孔14而进入到加热腔2中,由于多个第二透气孔14是周向均匀分布的,所以热气13会被均匀分配到加热腔2的四周,从而使内胆3的四周均匀受热。
优选的,在所述外锅5上,并靠近发热元件8的位置处开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使加热腔2与外界连通,用于补入气体,在发热元件8工作时,加热腔2中的热气13流更容易自下而上发生流动,使更多的热气13注入到胆内空间中。
优选的,该电烹饪锅还包括进风装置,进风装置用于将外界气体由进气通道强制引入到加热腔2中。该进风装置可以是由电机10和扇叶9组成,电机10与外锅5连接,扇叶9设置在发热元件8的下方、并由电机10带动旋转。通过风扇叶9的转动,在进气通道靠近加热器的一侧形成负压,使更多的气体注入到加热腔2中,经发热元件8的加热后,也会有更多的热气13注入到内胆3的内部空间中,由此加强了补炊的效果。
优选的,温度检测装置4弹性连接在外锅5的内壁上、并在弹力的作用下与内胆3的外壁紧贴,使温度检测装置4能够更加精准的获取到内胆3的温度,从而可以做到更精准的加热温度控制。
优选的,内胆3的外缘的下表面与外锅5的开口之间为密封连接,具体可通过在外缘的下表面与外锅5的开口之间设置密封环1实现,由此使加热腔2构成一个密闭的腔体,防止了热气13外泄,可降低发热元件8的能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烹饪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锅、内胆、发热元件、温度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器;
所述内胆的本体容置于所述外锅的内部、并与所述外锅的周壁和底壁之间都具有间隙以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外部空气之间具有第一透气孔;
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加热腔中;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外锅的侧壁部并可与所述内胆保持接触,用于检测所述内胆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发热元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弹性连接在所述外锅的内壁上、并在弹力的作用下与所述内胆的外壁紧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与所述外锅之间为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烹饪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开口处设有外缘,所述外缘的下表面与所述外锅的开口之间为密封连接,所述内胆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所述外缘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烹饪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排气孔的锅盖,所述锅盖盖设在所述内胆上,且所述通气孔在所述锅盖内侧以使得所述加热腔与所述内胆的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内胆之间设有第一隔热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烹饪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热元件的四周设有第二隔热罩,所述第二隔热罩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烹饪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锅上、并靠近所述发热元件的位置处开设有进气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烹饪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用于将气体由所述进气通道引入到所述加热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烹饪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包括电机和扇叶,所述电机与所述外锅连接,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发热元件的下方、并由所述电机带动旋转。
CN201520748351.0U 2015-09-23 2015-09-23 电烹饪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7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8351.0U CN205107263U (zh) 2015-09-23 2015-09-23 电烹饪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48351.0U CN205107263U (zh) 2015-09-23 2015-09-23 电烹饪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7263U true CN205107263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62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4835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07263U (zh) 2015-09-23 2015-09-23 电烹饪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726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0653A (zh) * 2018-06-29 2018-11-0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控制方法
CN111920297A (zh) * 2020-08-28 2020-11-13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物烹饪器及其烹饪方法
CN112220337A (zh) * 2020-11-06 2021-01-15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0653A (zh) * 2018-06-29 2018-11-0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控制方法
CN108720653B (zh) * 2018-06-29 2021-10-0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控制方法
CN111920297A (zh) * 2020-08-28 2020-11-13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物烹饪器及其烹饪方法
CN112220337A (zh) * 2020-11-06 2021-01-15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07263U (zh) 电烹饪锅
CN203880770U (zh) 具有自动学习功能的智能灶
CN104706212A (zh) 一种智能电压力锅
CN205980520U (zh) 一种冰箱
CN203263125U (zh) 一种新型双内胆烤箱
CN203302896U (zh) 一种带燃气灶的烤箱
CN205006623U (zh) 电烹饪锅
CN204158245U (zh) 一种烤箱
CN205458024U (zh) 一种悬浮感应的居里烹饪器具
CN206630450U (zh) 一种带有搅拌装置的双层电饭锅
CN206166715U (zh) 一种带保温饭菜和发酵功能的电烤箱
CN206729775U (zh) 增温箱
CN205006624U (zh) 电烹饪锅
CN204757034U (zh) 一种家用智能烘烤箱
CN109907641A (zh) 烹饪器具的保温控制方法、装置及该烹饪器具
CN203943483U (zh) 电饭煲
CN204133131U (zh) 电煨煲
CN209629430U (zh) 一种蒸汽不外排的可折叠硅胶磁感电饭煲
CN205107262U (zh) 电烹饪锅
CN206403648U (zh) 一种空气隔热式电烤炉
CN105125055A (zh) 电烹饪锅
CN205162830U (zh) 烹饪器具
CN208355250U (zh) 一种节能电磁保温台
CN206979339U (zh) 烹饪器具
CN209196925U (zh) 一种带有烤箱的整体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