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4365U - 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 - Google Patents

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4365U
CN205104365U CN201520986578.9U CN201520986578U CN205104365U CN 205104365 U CN205104365 U CN 205104365U CN 201520986578 U CN201520986578 U CN 201520986578U CN 205104365 U CN205104365 U CN 205104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extrusion modling
winding mould
font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865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9865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4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4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436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其包括:基座;模仁组件,其包括安装于基座中的模仁座、对称安装于模仁座中的第一、第二模仁及分隔块,第一、第二模仁及分隔块之间形成有用于盛放需要绕线的载体的盛放空间;且第一、第二模仁的上端面分别与模仁座两侧内壁形成有连通盛放空间的第一、第二阶梯槽;板盖组,其包括对称安装于基座上并可往返移动的第一、第二板盖,第一、第二板盖分别盖合于第一、第二阶梯槽上方,并形成供线材穿过的并呈“J”字形或倒“J”字形的第一、第二进线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极为紧凑,可直接在封闭式环形载体上挤压成型两组线圈,以形成滤波器,且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以致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

Description

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模具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
背景技术:
滤波器(filter)顾名思义,是对波进行过滤的器件。滤波器的功能就是允许某一部分频率的信号顺利的通过,而另外一部分频率的信号则受到较大的抑制或被滤除,它实质上是一个选频电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滤波器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基本每个电子产品都会用到滤波器。滤波器一般包括封闭式环形载体以及缠绕在封闭式环形载体上的电感线圈。
制作上述结构的滤波器时,传统的制作方式是采用人工绕线的方式在封闭式环形载体上缠绕漆包线,以致使在封闭式环形载体上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感线圈,这种制作方式劳动强度较高、报废率较高、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下,且成品的滤波器质量不佳。
另外,目前用于制作线圈的绕线机进行制作线圈时,将载体(铁芯)套接于绕线机的转轴的治具上,通过转轴不断转动以将漆包线缠绕于载体(铁芯)的外围。也就是说,目前的绕线机并不能直接对封闭式环形载体进行绕线,即不可直接制作上述结构的滤波器。为了通过绕线机制作滤波器时,生产者可能会先将封闭式环形载体分开成两个部件,再在这两个部件上分别绕制线圈,最后再将绕制好线圈的两个部件组合在一起即可形成上述结构的滤波器。但是这种制作方式较为繁琐,工作效率低,且还需求考虑两个部件组合形成封闭式环形载体后结构的稳定性,以致使整个滤波器的质量不够理想。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包括:一基座;一模仁组件,其包括安装于基座中的模仁座、对称安装于模仁座中的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以及设置于第一模仁与第二模仁之间的分隔块,该第一、第二模仁及分隔块之间形成有用于盛放需要绕线的载体的盛放空间;且第一模仁和第二模仁的上端面分别与模仁座两侧内壁形成有第一、第二阶梯槽,该第一、第二阶梯槽连通盛放空间;一板盖组,其包括对称安装于基座上并可往返移动的第一板盖和第二板盖,该第一板盖和第二板盖分别盖合于第一、第二阶梯槽上方,并与第一、第二阶梯槽形成供线材穿过的并呈“J”字形或倒“J”字形的第一、第二进线通道。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模仁上端具有一呈倒“J”字形的上端面,且该上端面低于模仁座上端面,令该第一模仁上端面与模仁座内壁形成所述的第一阶梯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模仁上端面内侧成型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挡部,且该第一挡部前端具有弧形引导面。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模仁的结构及形状均与所述第一模仁的结构及形状一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模仁及分隔块中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容槽,且该第一、第二、第三容槽对接形成所述的盛放空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仁座中形成有容置所述第一、第二模仁及分隔块安装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具有两个相互对称并呈倒“J”字形的内壁,所述第一、第二模仁的外壁分别该内壁接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模仁及第二模仁分别通过第一、第二弹簧以可上下浮动的方式安装于模仁座中,且基座中设置有防止第一模仁及第二模仁脱离模仁座的第一、第二限位柱。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中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安装位,该安装位下端安装有一支撑座,所述模仁组件安装于安装位中,并位于支撑座上端;所述第一、第二弹簧设置于该支撑座,且该支撑座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第二弹簧松紧度的第一、第二螺纹段。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模仁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第二限位柱分别置于该第一、第二限位槽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第二板盖端部均设有第一、第二槽体,且该第一、第二槽体底部边缘呈倒“J”字形,并与所述盛放空间的边缘对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极为紧凑,可直接在封闭式环形载体上挤压成型两组线圈,以形成滤波器,且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以致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模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模仁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模仁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9所示,为一种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其用于在封闭式环形载体上挤压成型的电感线圈,达到制备滤波器的目的。
参见图1-4所示,上述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包括:一基座1、安装于基座1中的模仁组件2和板盖组3,该模仁组件2和板盖组3之间形成有供线材穿过的并呈“J”字形或倒“J”字形的第一、第二进线通道。
结合图5-8所示,所述模仁组件2包括安装于基座1中的模仁座21、对称安装于模仁座21中的第一模仁22和第二模仁23以及设置于第一模仁22与第二模仁23之间的分隔块24,该第一、第二模仁22、23及分隔块24之间形成有用于盛放需要绕线的载体的盛放空间20;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第二模仁22、23及分隔块24中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容槽221、231、241,且该第一、第二、第三容槽221、231、241对接形成所述的盛放空间20。
所述第一模仁22和第二模仁23的上端面分别与模仁座21两侧内壁形成有第一、第二阶梯槽201、202,该第一、第二阶梯槽201、202连通盛放空间20。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模仁22上端具有一呈倒“J”字形的上端面220,且该上端面220低于模仁座21上端面,令该第一模仁22上端面与模仁座21内壁形成所述的第一阶梯槽201。另外,所述第一模仁22上端面内侧成型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挡部222,且该第一挡部222前端具有弧形引导面。
所述第二模仁23的结构及形状均与所述第一模仁22的结构及形状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结合图5所示,所述模仁座21中形成有容置所述第一、第二模仁22、23及分隔块24安装的安装槽211,该安装槽211具有两个相互对称并呈倒“J”字形的内壁,所述第一、第二模仁22、23的外壁分别该内壁接触。
结合图6所示,所述第一模仁22及第二模仁23分别通过第一、第二弹簧25、26以可上下浮动的方式安装于模仁座21中,且基座1中设置有防止第一模仁22及第二模仁23脱离模仁座21的第一、第二限位柱11、12。其中,所述第一、第二模仁22、23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限位槽223、233,所述第一、第二限位柱11、12分别置于该第一、第二限位槽223、233中。
结合图5、图9所示,所述基座1中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安装位13,该安装位13下端安装有一支撑座14,所述模仁组件2安装于安装位13中,并位于支撑座14上端;所述第一、第二弹簧25、26设置于该支撑座14中,且该支撑座14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第二弹簧25、26松紧度的第一、第二螺纹段141、142。其中,所述支撑座14中设置有第一、第二孔位143、144,第一、第二弹簧25、26下端分别安装于该第一、第二孔位143、144中,且所述第一、第二螺纹段141、142分别配合一垫片由第一、第二孔位143、144底部向上螺旋入第一、第二孔位143、144中,其中,该垫片与第一、第二弹簧25、26接触,其中,通过旋紧或松开第一、第二螺纹段141、142可调节第一、第二弹簧25、26松紧度。
结合图1、2、5、6所示,所述板盖组3包括对称安装于基座1上并可往返移动的第一板盖31和第二板盖32,该第一板盖31和第二板盖32分别盖合于第一、第二阶梯槽201、202上方,并与第一、第二阶梯槽201、202形成供线材穿过的并呈“J”字形或倒“J”字形的第一、第二进线通道。
所述第一、第二板盖31、32端部均设有第一、第二槽体311、321,且该第一、第二槽体311、321底部边缘呈倒“J”字形,并与所述盛放空间20的边缘对应。
所述第一、第二板盖31、32外侧还分别成型有第一、第二导线凸块315、325,该第一、第二导线凸块315、325位于第一、第二进线通道的进口处。
所述基座1上安装有第一、第二座体15、16,该第一、第二座体15、16均与基座1上端面形成有第一、第二滑槽,所述第一、第二板盖31、32分别安装于该第一、第二滑槽中,并可往返移动。所述第一、第二板盖31、32外侧还分别成型有第一、第二凸台312、322,该第一、第二凸台312、322上分别螺旋固定有第三、第四螺纹段314、324,且该第三、第四螺纹段314、324凸出于第一、第二凸台312、322外,该第三、第四螺纹段314、324对第一、第二板盖31、32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样可防止第一、第二板盖31、32与基座1上碰撞,令本实用新型运行起来更加顺畅。所述第一、第二板盖31、3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柱体313、323,且第一、第二座体15、16上设置有第三、第四柱体151、161,其中,该第一柱体313与第三柱体151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图未视),且该第二柱体323与第四柱体161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图未视),该第三、第四弹簧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可提高本实用新型运行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突破现有技术不能直接对封闭式环形载体进行绕线,以直接制作滤波器的困境。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直接将封闭式环形载体以直立的方式直接插入模仁组件中的盛放空间20中,其中,该封闭式环形载体分别与模仁组件2中的第一、第二模仁接触,且本实用新型中供线材(漆包线)穿过的第一、第二进线通道末端与封闭式环形载体内壁对接,以致使线材在板盖组3中的第一、第二板盖在不断的往返运动过程中,可穿过第一、第二进线通道分别缠绕于封闭式环形载体,即在封闭式环形载体上挤压成型两组线圈,达到制作滤波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极为紧凑,可直接在封闭式环形载体上挤压成型两组线圈,以形成滤波器,且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以致具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基座(1);
一模仁组件(2),其包括安装于基座(1)中的模仁座(21)、对称安装于模仁座(21)中的第一模仁(22)和第二模仁(23)以及设置于第一模仁(22)与第二模仁(23)之间的分隔块(24),该第一、第二模仁(22、23)及分隔块(24)之间形成有用于盛放需要绕线的载体的盛放空间(20);且第一模仁(22)和第二模仁(23)的上端面分别与模仁座(21)两侧内壁形成有第一、第二阶梯槽(201、202),该第一、第二阶梯槽(201、202)连通盛放空间(20);
一板盖组(3),其包括对称安装于基座(1)上并可往返移动的第一板盖(31)和第二板盖(32),该第一板盖(31)和第二板盖(32)分别盖合于第一、第二阶梯槽(201、202)上方,并与第一、第二阶梯槽(201、202)形成供线材穿过的并呈“J”字形或倒“J”字形的第一、第二进线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仁(22)上端具有一呈倒“J”字形的上端面,且该上端面低于模仁座(21)上端面,令该第一模仁(22)上端面与模仁座(21)内壁形成所述的第一阶梯槽(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仁(22)上端面内侧成型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挡部(222),且该第一挡部(222)前端具有弧形引导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仁(23)的结构及形状均与所述第一模仁(22)的结构及形状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模仁(22、23)及分隔块(24)中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容槽(221、231、241),且该第一、第二、第三容槽(221、231、241)对接形成所述的盛放空间(2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座(21)中形成有容置所述第一、第二模仁(22、23)及分隔块(24)安装的安装槽(211),该安装槽(211)具有两个相互对称并呈倒“J”字形的内壁,所述第一、第二模仁(22、23)的外壁分别该内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仁(22)及第二模仁(23)分别通过第一、第二弹簧(25、26)以可上下浮动的方式安装于模仁座(21)中,且基座(1)中设置有防止第一模仁(22)及第二模仁(23)脱离模仁座(21)的第一、第二限位柱(11、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中设置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安装位(13),该安装位(13)下端安装有一支撑座(14),所述模仁组件(2)安装于安装位(13)中,并位于支撑座(14)上端;所述第一、第二弹簧(25、26)设置于该支撑座(14),且该支撑座(14)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第二弹簧(25、26)松紧度的第一、第二螺纹段(141、14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模仁(22、23)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限位槽(223、233),所述第一、第二限位柱(11、12)分别置于该第一、第二限位槽(223、23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板盖(31、32)端部均设有第一、第二槽体(311、321),且该第一、第二槽体(311、321)底部边缘呈倒“J”字形,并与所述盛放空间(20)的边缘对应。
CN201520986578.9U 2015-12-02 2015-12-02 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04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86578.9U CN205104365U (zh) 2015-12-02 2015-12-02 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86578.9U CN205104365U (zh) 2015-12-02 2015-12-02 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4365U true CN205104365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20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86578.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04365U (zh) 2015-12-02 2015-12-02 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43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2052A (zh) * 2016-04-27 2016-07-06 唐建军 圆环形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2052A (zh) * 2016-04-27 2016-07-06 唐建军 圆环形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组
CN105742052B (zh) * 2016-04-27 2018-01-19 东莞市拿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圆环形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58895U (zh) 定子绕组线圈高度厚度自动整形装置
CN104836393B (zh) 一种卧式绕线机
CN105355421A (zh) 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
CN205104365U (zh) 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具
CN208628308U (zh) 缩口模
CN204652165U (zh) 绕线机推线沉模机构
CN201877970U (zh) 定子最终整形机的线圈外圆整形模
CN205595208U (zh) 圆环形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组
CN106808791B (zh) 一种能安装使用大花回卡盘的印花机头支撑架装置
CN208173415U (zh) 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组
CN202685356U (zh) 冲压华夫花篮盘的转盘装置
CN208684103U (zh) 一种放线架
CN105742052A (zh) 圆环形滤波器挤压成型绕线模组
CN203141743U (zh) 手机外壳螺母镶件的送放工具
CN203484491U (zh) 一种冲孔模具
CN205967336U (zh) 一种用于压铸模模芯筋槽的镶件排气结构
CN204119000U (zh) 一种音圈马达模组用骨架
CN202348890U (zh) 一种新型模具定位销
CN204761249U (zh) 一种定、转子组合模具
CN215644115U (zh) 一种无骨架空芯线圈绕线治具
CN203206473U (zh) 一种具有防尘挡板的音圈定位规
CN209077668U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绕线治具
CN102624165B (zh) 绕制无槽电机定子线圈用公模
CN203288425U (zh) 一种万能绕线模板
CN214517507U (zh) 一种自行车飞轮外芯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32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