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91725U - 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91725U
CN205091725U CN201520843039.XU CN201520843039U CN205091725U CN 205091725 U CN205091725 U CN 205091725U CN 201520843039 U CN201520843039 U CN 201520843039U CN 205091725 U CN205091725 U CN 205091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ridge wiring
wiring layer
insulation course
input med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4303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和田卓
泽田融
竹内正宜
茂木敏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732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3854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91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91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入装置,其构造是能够防止在触摸面板中,形成于桥布线层之下的绝缘层在彩色显示之时产生闪烁的现象,并且即使产生桥布线的位置偏移也难以产生电极层间的短路。该装置中设有使沿X方向排列的透光性的电极层(13a、13a)导通的桥布线层(15),形成有沿Y方向连续的电极层(12a、12a)以及使桥布线层(15)绝缘的透光性的绝缘层(14)。绝缘层(14)的长边(14a、14b)的缘部相对于绝缘中心线(O)倾斜。在桥布线层(15),以从存在于近处的绝缘层(14)的缘部与第一电极层(12a)的缘部的交点(C1)远离的方式,形成有第一折曲部(15d)和第二折曲部(15f)。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透光性的基板的表面设有沿Y方向连续的透光性的第一电极层和以桥布线层(bridgewirelayer)连接的透光性的第二电极层的输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设为从背部被赋予彩色显示光时,使第一电极层与桥布线层绝缘的绝缘层不易显眼的构造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检知手指的接近并检知其操作位置的静电电容型的触摸面板。
该触摸面板形成有在基板的相同面上沿X方向延伸的电极图案、以及沿Y方向延伸的电极图案。沿Y方向延伸的电极图案具有沿Y方向排列的菱形形状的电极单位、以及连接相邻的电极单位彼此的连接布线。沿X方向延伸的电极图案具有夹着上述连接布线而分离且沿X方向排列的电极单位。上述连接布线之上形成有绝缘层,使沿X方向排列的电极单位导通的桥布线形成于绝缘层的表面。
这种触摸面板按顺序对沿X方向延伸的多个电极图案以及沿Y方向延伸的多个电极图案赋予驱动电力。在作为导电体且与接地电位较近的手指与任意的电极单位接近时,除了电极单位间的静电电容之外还在手指与电极单位间形成静电电容,在电极图案中流动的电流等发生变化。
通过检知该变化,从而检知在电极图案排列着的X-Y坐标面中手指接近了哪个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17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O2010/0299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78700号公报
在便携用机器等中,上述触摸面板的基板、电极图案、以及绝缘层以透光性材料形成,触摸面板设置于彩色液晶面板的表面。
彩色液晶面板在其内部或者外表面具有滤色器。滤色器使R(红)、G(绿)、B(蓝)三色的子像素成为1组而表现影像的色彩。一般的滤色器的各个颜色的子像素为长方形,沿X方向和Y方向规则地排列。该X方向和Y方向与触摸面板的电极图案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触摸面板中,使桥布线绝缘的绝缘层为四边形,各个绝缘层具有与X方向平行的缘部、以及与Y方向平行的缘部。在绝缘层的缘部为此种形状时,绝缘层的缘部与滤色器的子像素的排列方向相同,由此,会在赋予了彩色显示光时,由于绝缘层的缘部而产生光的闪烁。尤其是,在从彩色液晶面板赋予三原色的任意的单色的显示光时,变得在绝缘层的部分,颜色容易产生闪烁。
因此,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输入装置中提出,通过使上述绝缘层的缘部相对于X方向倾斜,从而,在配置有对背部赋予彩色显示光的显示面板时,设成滤色器的子像素的缘部与绝缘层的缘部不平行地排列,不易由于彩色显示光而使绝缘层的存在显眼,防止在绝缘层的部分,光产生闪烁现象。
但是,在使绝缘层的缘部相对于X方向倾斜地形成该绝缘层时,沿Y方向连续的电极层与绝缘层的缘部的交点不沿X方向排列而是向Y方向位置偏移地形成。因而,在桥布线的形成位置向Y方向位置偏移时,桥布线的一部分从绝缘层的缘部向外侧溢出,与沿Y方向连续的电极层短路的可能性增高。为了防止这种情况,需要增大绝缘层的面积,但若增大了绝缘层的面积,则在赋予了彩色显示光时,绝缘层的缘部变得更容易显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入装置,设成在将形成于桥布线层之下的绝缘层的缘部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地形成的情况中,即使桥布线层向第一方向位置偏移,也难以与沿第一方向连续的第一电极层短路的构造,能够进一步减小绝缘层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输入装置,在透光性的基板的相同表面设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透光性的第一电极层、以及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的透光性的第二电极层,该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电极层通过连结部朝向第一方向连续地被形成,上述第二电极层形成于上述连结部的两侧,该第二电极层设有覆盖上述连结部的绝缘层、以及形成于上述绝缘层之上且使相邻的第二电极层彼此导通的桥布线层,在将从上述绝缘层的重心G1通过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绝缘中心线O作为边界的一方侧,上述绝缘层的缘部和上述第一电极层的缘部在2处的交点交叉,第一交点C1与上述绝缘中心线O的距离L1设定得比第二交点C2与上述绝缘中心线O的距离L2短,形成于上述绝缘层上的上述桥布线层具有与上述第一交点C1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对置部,上述对置部在第一方向上形成于与上述桥布线层的重心G2相比从上述第一交点C1离开更远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能够构成为,上述桥布线层具有包括上述对置部的折曲部,上述折曲部向从上述第一交点C1离开的方向变形。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上述折曲部弯曲成曲线状。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上述折曲部具有角部且弯曲。
在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中,上述桥布线层的两端部成为与上述连结部的两侧的上述第二电极层连接的连接部,各个上述连接部位于上述绝缘中心线O上。
或者,上述桥布线层的两端部成为与上述连结部的两侧的上述第二电极层连接的连接部,上述连接部相对于上述绝缘中心线O倾斜地被形成。
或者,上述桥布线层的两端部成为与上述连结部的两侧的上述第二电极层连接的连接部,上述连接部的前端在第一方向上位于与上述桥布线层的重心G2相比从上述第一交点C1离开更远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构成为,各个上述连接部与上述绝缘中心线O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中,优选地,上述绝缘层具有宽度和长度,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轴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中,在上述基板的背侧设有赋予显示光的显示面板,在上述显示面板的内部或者外表面设有滤色器,上述滤色器的各自的子像素朝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列。
进而,上述子像素是长方形,上述子像素的长边朝向成与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平行。
实用新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中,形成于桥布线层之下的绝缘层的缘部相对于第二方向(X方向)而斜着地朝向,因此在背部配置有赋予彩色显示光的显示面板时,变得难以由于彩色显示光而使绝缘层的存在显眼,变得容易防止在绝缘层的部分光产生闪烁现象。
另外,即使桥布线层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位置偏移地被形成,也能够降低桥布线层与第一电极层短路的可能性,其结果是,能够缩小绝缘层的面积,进而能够使绝缘层的存在不显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中的电极层的排列图案的俯视图。
图4是以IV-IV线切断图3后的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5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表示滤色器的子像素的排列与绝缘层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6是在比较例中,表示滤色器的子像素的排列与绝缘层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7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绝缘层和桥布线层放大并表示的俯视图。
图8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对桥布线层沿第一方向位置偏移而形成的状态放大并表示的俯视图。
图9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对绝缘层和桥布线层放大并表示的俯视图。
图10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对绝缘层和桥布线层放大并表示的俯视图。
图11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对绝缘层和桥布线层放大并表示的俯视图。
图12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对绝缘层和桥布线层放大并表示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输入装置,2保护层,10触摸面板,11基板,12第一电极列,12a第一电极层,12b连结部,13第二电极列,13a第二电极层,14绝缘层,14a、14b长边,14c、14d短边,15桥布线层,15a、15b连接部,15a1、15b1前端,15c第一对置部,15d第一折曲部,15e第二对置部,15f第二折曲部,15g直线部,20显示面板,35R、35G、35B子像素,A绝缘层的长轴,C1第一交点,C2第二交点,G1绝缘层的重心,G2桥布线层的重心,O绝缘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输入装置1是触摸面板10与显示面板20一体化后的装置。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入装置1包括为了与显示面板20组合的目的而仅以触摸面板10进行流通的装置。在图1和图2中,Y方向是第一方向,X方向是第二方向。
构成输入装置1的触摸面板10在1张透光性的基板11的朝向输入侧的表面11a形成有第一电极列12和第二电极列13。所谓本说明书中的透光性不限于纯粹的透明,例如还优选包括全光线透射率为80%以上的透光性。
基板11由柔性的薄膜状材料构成,例如使用PET薄膜。或者,也能够使用稍微具有厚度的树脂面板、玻璃基板构成基板11。第一电极列12和第二电极列13由透光性的导电材料形成。透光性的导电材料是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SnO2、ZnO等氧化金属层、银纳米线、碳纳米线等导电性纳米线层、形成为网状的薄的金属层、或者导电性聚合物层等。
如图3所示,第一电极列12具有四边形状或者菱形形状的多个第一电极层12a。多个第一电极层12a朝向Y方向直线地排列,在Y方向上相邻的第一电极层12a通过连结部12b被连结。第一电极层12a和连结部12b以相同的导电材料一体地形成。
第二电极列13具有多个第二电极层13a。第二电极层13a形成为与第一电极层12a相同的形状且相同的面积。第二电极层13a以夹着第一电极列12的连结部12b的方式相互独立而形成,各自朝向X方向直线地排列。
通过在PET、玻璃等的透光性的基板11的表面11a,使用层叠有上述透明导电材料的材料,并对透明导电材料的层进行蚀刻,从而,同时构图形成第一电极列12和第二电极列13。在图7中,第一电极列12的第一电极层12a、连结部12b的具体的图案形状的一部分,以及第二电极列13的第二电极层13a的图案形状的一部分被放大地表示。
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一电极列12的各个连结部12b之上形成有绝缘层14。绝缘层14由酚醛树脂或者酚醛树脂与丙烯酸树脂等透光性的有机绝缘材料形成。在基板11的表面11a形成第一电极列12和第二电极列13后,通过光刻法等,在连结部12b的表面以规定的形状形成绝缘层14。
在上述绝缘层14的表面形成有桥布线层15,通过该桥布线层15,使夹着连结部12b且在X方向上邻接的第二电极层13a彼此导通。桥布线层15由ITO/CuNi、ITO/Au或者与ITO/Au合金的层叠导电层、ITO/CuNi/ITO、ITO/Au/ITO、ITO/Au合金/ITO等层叠导电层形成。桥布线层15以难以目视的方式细且薄地形成。
在上述第一电极列12和第二电极列13由ITO形成的情况下,这些电极列由结晶性的ITO形成,构成桥布线层15的上述ITO由非晶体形成。因此,通过在上述绝缘层14之上形成膜厚较薄的导电层,并进行选择性的蚀刻,从而能够形成桥布线层15。
如图3所示,通过连结部12b而沿Y方向连结的第一电极列12的一部分分别按照每个纵列成为Y引出电极层16并向检知区域的外侧引出。如图1所示,在基板11的缘部形成有多个第一焊盘部17,各个Y引出电极层16与第一焊盘部17单独连接。在桥布线层15沿X方向连结的第二电极列13的一部分分别按照每个横列成为X引出电极层18并向检知区域的外侧引出,并分别与图1所示的第二焊盘部19单独地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触摸面板10的基板11的表面11a被保护层2覆盖。保护层2由聚碳酸酯等透光性树脂、玻璃板形成。保护层2和触摸面板10经由透光性的光学粘着层(OCA)被粘接。
触摸面板10在第一电极列12与第二电极列13之间形成有静电电容,但在通过输入操作使手指与保护层2的表面接触时,附加有第一电极层12a或者第二电极层13a与手指之间的静电电容,静电电容的合计值产生变化。
对第一电极列12按照各列按顺序地施加驱动电力,按照各列按顺序地测量对从第二电极列13检测的电流值进行测量,从而能够确定在保护层2的表面上手指接触的操作位置的X-Y坐标上的位置。或者,对第二电极列13按照各列按顺序地施加驱动电力,按照各列按顺序地对从第一电极列12检测的电流值进行测量,从而能够确定手指接触的操作位置。
在图1和图3所示的触摸面板10中,构成第一电极列12的第一电极层12a沿Y方向成直线的列地排列,构成第二电极列13的第二电极层13a沿X方向成直线的列地排列。因此,通过对任意一方的电极列按顺序地施加驱动电力并按顺序地监视另一方的电极列的电流,由此,用通用的方法比较容易地运算手指触碰到保护层2后的位置的X-Y坐标上的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PET等背部薄膜3经由透光性的光学粘着层(OCA)与触摸面板10的背部粘接。在背部薄膜3的上下的任意的表面整面地设有ITO层4,ITO层设定成接地电位。通过该ITO层4,能够使背部的显示面板20的驱动信号的影响减少,能够使触摸面板10的检知动作稳定。
图2的剖视图所示的显示面板20是彩色液晶面板。显示面板20具有背光(backlight)用的导光层21。从LED等光源发出的光从导光层21被赋予其上的层。在导光层21之上,按顺序层叠有偏光滤波器22、下侧玻璃基板23、下侧透明电极24、定向层25。在其上隔着液晶层26,按顺序配置有定向层27、上侧透明电极28、滤色器29、上侧玻璃基板31、偏光滤波器32。
图5表示构成滤色器29的子像素35R、35G、35B。子像素35R是红色层,子像素35G是绿色层,子像素35B是蓝色层。3色的子像素35R、35G、35B全部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面积,并且是短边朝向成与X方向平行且长边朝向成与Y方向平行的长方形状。如图5所示,3色的子像素35R、35G、35B成为1组,各组沿X方向和Y方向成直线的列而排列。另外,子像素35R、35G、35B的长边也可以朝向成与X方向平行。
对显示面板20的下侧透明电极24和上侧透明电极28赋予驱动电力,控制与各自的子像素对应的液晶像素的光的透射量,以加法混合方式进行彩色显示。
另外滤色器29也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20的比上侧玻璃基板31更上方的外表面。
从显示面板20发出的彩色显示光透射背部薄膜3、触摸面板10以及保护层2并向前方发送,对操作者赋予彩色图像。在触摸面板10的多个位置设有绝缘层14和桥布线层15,但是桥布线层15尽可能薄且细地形成,设计成在操作者进行目视时桥布线层15不显眼。
如图5和图7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中,绝缘层14是长方形,具有相互平行的2个长边14a、14b,以及相互平行的2个短边14c、14d。长边14a、14b的延伸方向是长度方向,短边14c、14d的延伸方向是宽度方向。在图7中,绝缘层14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作为长轴A而表示。绝缘层14形成为长轴A相对于X-Y轴倾斜,长边14a、14b以及短边14c、14d相对于子像素35R、35G、35B的排列方向倾斜。
图6表示比较例。比较例所示的绝缘层114是正方形,各边成为与X轴和Y轴平行的朝向。
在图6所示的比较例中,在从显示面板20向触摸面板10赋予彩色显示光时,存在绝缘层14的缘部以发光的方式进行反应,在赋予操作者的彩色图像之中多数的闪烁被目视到的情况。尤其是,在表示三原色的任意的单色的图像的区域中,容易目视到上述闪烁。
其理由是,长方形的子像素35R、35G、35B的长边与绝缘层114的边平行,因此预测出从在Y方向上长的区域的子像素发出的相同色相容易集中到绝缘层114的边的缘部,以及,如图4所示,通过成为稍微曲面形状的绝缘层114的边的缘部的透镜效果,从三原色的子像素发出的相同色相的颜色容易被强调是主要原因。
对此,在图5和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绝缘层14的长边14a、14b和短边14c、14d斜着形成为横割子像素35R、35G、35B的长边,因此,变得难以引起相同色相的颜色集中到绝缘层14的边的缘部,其结果是,变得在显示彩色图像的区域,尤其是显示三原色的单色的区域难以产生闪烁。
若绝缘层14相对于X轴和Y轴这两方设成非线对称的形状时,则变得容易防止上述闪烁。在图5和图7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绝缘层14设成长方形,使长轴A相对于X轴倾斜,从而能够进一步强调绝缘层14的相对于X-Y轴的非线对称性,能够提高防止上述闪烁的效果。另外,通过将绝缘层14设成长方形,从而能够缩短短边14c、14d,进一步能够使绝缘层14的边的缘部不显眼。
在图7中,绝缘层14的重心以G1表示,将通过上述重心G1并沿X方向延伸的直线设成绝缘中心线O。
如图7所示,为了强调绝缘层14的相对于X轴和Y轴的非线对称,将绝缘层14的形状设成长方形,使长边14a、14b相对于X轴倾斜的结果是,在将绝缘中心线O作为边界的Y1侧,长边14a的缘部与第一电极层12a的缘部交叉的第一交点C1、以及短边14c的缘部和第一电极层12a的缘部交叉的第二交点C2变得不能朝向X方向排列。即,第一交点C1与绝缘中心线O的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的距离L1变得比第二交点C2与绝缘中心线O的在相同方向上的距离L2短。这在将绝缘中心线O作为边界的Y2侧也是相同的。
因此,桥布线层15在由于蚀刻的公差等而向第一方向(Y1方向或者Y2方向)位置偏移地被形成时,桥布线层15的一部分与第一交点C1相比更向Y1侧或者Y2侧溢出且与第一电极层12a短路的可能性变高。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桥布线层15设成图7所示的形状。
在图7中,桥布线层15的重心G2与绝缘层14的重心G1一致。桥布线层15是与宽度尺寸相比长度尺寸足够长的条纹形状。桥布线层15是对重心G2为180度的旋转对称形状,但是,是相对于X轴和Y轴(相对于绝缘中心线O)而非线对称的形状。
桥布线层15为X1侧的端部是连接部15a,X2侧的端部是连接部15b。如图4所示,连接部15a与X1侧的第二电极层13a重叠而导通,连接部15b与X2侧的第二电极层13a重叠而导通。连接部15a、15b朝向X方向且为直线形状,在桥布线层15的重心G2与绝缘层14的重心G1一致时,连接部15a、15b与绝缘中心线O一致。
桥布线层15具有相对于位于X1侧且Y2侧的第一交点C1而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对置的第一对置部15c、以及相对于位于X2侧且Y1侧的第一交点C1而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对置的第二对置部15e。第一对置部15c和第二对置部15e位于与绝缘层14重叠的区域。在桥布线层15形成有包括第一对置部15c的第一折曲部15d、以及包括第二对置部15e的第二折曲部15f。
第一折曲部15d以从位于X1侧且Y2侧的第一交点C1向Y1方向离开的方式弯曲,第一对置部15c在Y方向上位于与重心G2相比从X1侧的交点C1离开更远的位置。第二折曲部15f以从位于X2侧且Y1侧的第一交点C1向Y2方向离开的方式弯曲,第二对置部15e在Y方向上,位于与重心G2相比从X2侧的交点C1离开更远的位置。
在第一折曲部15d和第二折曲部15f的“折曲”是指如图7的实施方式所示,长边是变化成圆弧形状等曲线状的弯曲形状,或者如图12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所示,具有角部且弯曲的形状。但是,桥布线层15的长边全部以曲线构成,优选不存在角部。通过不设置角部,从而从背部对桥布线层15而赋予彩色显示光时,能够避免该显示光被角部反射而被目视到。
图8表示通过蚀刻工序中的公差等,桥布线层15向Y1侧位置偏移而形成,桥布线层15的重心G2与绝缘层14的重心G1相比向Y1侧移动后的状态。
如图8中的虚线所示,若假设桥布线层15朝向X方向而形成为直线状,则在桥布线层15形成于图8所示的位置时,桥布线层15的一部分与X2侧的第一交点C1相比更向Y1侧溢出,与第一电极层12a短路。
对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桥布线层15形成有朝向从X2侧的第一交点C1离开的方向而形成为突出曲线状的第二折曲部15f,作为第二折曲部15f的一部分即第二对置部15e位于与X2侧的第一交点C1相比向Y2侧离开更远的位置。因此,即使桥布线层15如图8所示进行位置偏移,也能够使桥布线层15与第一电极层12a短路的概率降低。
相同地,以重心G2与重心G1相比向更向Y2侧移动的方式,桥布线层15向Y2方向位置偏移而形成时,第一折曲部15d也朝向Y1方向而形成为突出曲线状,因此桥布线层15变得难以与第一电极层12a短路。
其结果是,变得能够缩短长方形的绝缘层14的短边14c、14d,变得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防止基于彩色显示光的绝缘层14的缘部所造成的闪烁。
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使桥布线层15的形状如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那样进行变形。
在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桥布线层15的连接部15a和第二连接部15b相对于绝缘中心线O倾斜地形成。
另外,绝缘层只要是在绝缘层的缘部与第一电极层12a的缘部的交点之中,第一交点C1与第二交点C2相比更接近绝缘中心线O,便可以以任何图案形成。例如,如图10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那样,绝缘层114是将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四边形的各角部设成圆弧等突出曲线形状的层,还可以是其长轴A1相对于绝缘中心线O倾斜的层。
在图11中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
图11所示的桥布线层15在绝缘层14之上具有包括重心G2的直线部15g,直线部15g相对于绝缘中心线O倾斜地形成。第一对置部15c和第二对置部15e位于直线部15g,第一对置部15c形成于从位于X1侧且Y2侧的第一交点C1向Y1方向离开的位置。相同地,第二对置部15e形成于从位于X2侧且Y1侧的第一交点C1向Y2侧离开的位置。
即,各对置部15c、15e在第一方向(Y方向)上,形成于与桥布线层15的重心G2相比从第一交点C1离开更远的位置。
桥布线层15在直线部15g的两侧具有连接部15a、15b。直线部15g与连接部15a的边界部成为第一折曲部15d,直线部15g与连接部15b的边界部成为第二折曲部15f。第一折曲部15d和第二折曲部15f是弯曲形状。
连接部15a和连接部15b与绝缘中心线O平行地延伸,但连接部15a的前端15a1以与第一交点C1相比从重心G2离开更远的方式,位于与绝缘中心线O相比更靠Y1侧。连接部15b的前端15b1以与第一交点C1相比从重心G2离开更远的方式,位于与绝缘中心线O相比更靠Y2侧。
在图12所示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形成于桥布线层15的折曲部15h、15i具有角部且弯曲。如上述所示,折曲部优选弯曲,但是,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如图12所示形成有具有角部的折曲部15h、15i。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显示面板还可以是电致发光面板或者有机电致发光面板等,子像素35R、35G、35B还可以是电致发光面板的各像素。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

Claims (11)

1.一种输入装置,在透光性的基板的相同表面设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透光性的第一电极层、以及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的透光性的第二电极层,该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电极层通过连结部朝向第一方向连续地被形成,上述第二电极层形成于上述连结部的两侧,该第二电极层设有覆盖上述连结部的绝缘层、以及形成于上述绝缘层之上且使相邻的第二电极层彼此导通的桥布线层,
在将从上述绝缘层的重心(G1)通过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绝缘中心线(O)作为边界的一方侧,上述绝缘层的缘部和上述第一电极层的缘部在2处的交点交叉,第一交点(C1)与上述绝缘中心线(O)的距离(L1)设定得比第二交点(C2)与上述绝缘中心线(O)的距离(L2)短,
形成于上述绝缘层上的上述桥布线层具有与上述第一交点(C1)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对置部,上述对置部在第一方向上形成于与上述桥布线层的重心(G2)相比从上述第一交点(C1)离开更远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桥布线层具有包括上述对置部的折曲部,上述折曲部向从上述第一交点(C1)离开的方向变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折曲部弯曲成曲线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折曲部具有角部且弯曲。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桥布线层的两端部成为与上述连结部的两侧的上述第二电极层连接的连接部,各个上述连接部位于上述绝缘中心线(O)上。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桥布线层的两端部成为与上述连结部的两侧的上述第二电极层连接的连接部,上述连接部相对于上述绝缘中心线(O)倾斜地被形成。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桥布线层的两端部成为与上述连结部的两侧的上述第二电极层连接的连接部,上述连接部的前端在第一方向上位于与上述桥布线层的重心(G2)相比从上述第一交点(C1)离开更远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个上述连接部与上述绝缘中心线(O)平行。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层具有宽度和长度,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轴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
10.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板的背侧设有赋予显示光的显示面板,在上述显示面板的内部或者外表面设有滤色器,上述滤色器的各自的子像素朝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子像素是长方形,上述子像素的长边朝向成与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平行。
CN201520843039.XU 2015-01-29 2015-10-28 输入装置 Active CN20509172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5056 2015-01-29
JP2015015056 2015-01-29
JP2015073299A JP6338548B2 (ja) 2015-01-29 2015-03-31 入力装置
JP2015-073299 2015-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91725U true CN205091725U (zh) 2016-03-16

Family

ID=55482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43039.XU Active CN205091725U (zh) 2015-01-29 2015-10-28 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9172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1809A (zh) * 2020-03-06 2020-06-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650411A (zh) * 2020-12-28 2021-04-1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41809A (zh) * 2020-03-06 2020-06-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557639B2 (en) 2020-03-06 2023-01-17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light-emitting portions having centers at distance of 5μm or less
CN112650411A (zh) * 2020-12-28 2021-04-1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2650411B (zh) * 2020-12-28 2024-04-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6280B1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1334179B2 (en) Display panel to mitigate short-circuiting between touch electrodes, and display device
US9459744B2 (en) Touch panel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508118A (zh) 柔性触控显示面板
CN103197784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JP6907036B2 (ja) 表示装置
CN102541355A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104571678A (zh) 触控面板
CN102830851A (zh)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204706011U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US20210271347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s
CN106775050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CN204390204U (zh) 输入装置
JP6131123B2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表示装置
JP5871530B2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CN205091725U (zh) 输入装置
CN102566116A (zh) 一种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
US20170075456A1 (en) Integrated touch contro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201604749A (zh) 顯示面板
WO2021107019A1 (ja) 検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3183253U (ja) タッチ表示装置
KR102248884B1 (ko) 터치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KR20150107139A (ko) 터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110528B2 (en) Touch-sensitive display apparatus
KR101790452B1 (ko) 입력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