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4749A - 顯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顯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04749A
TW201604749A TW103125738A TW103125738A TW201604749A TW 201604749 A TW201604749 A TW 201604749A TW 103125738 A TW103125738 A TW 103125738A TW 103125738 A TW103125738 A TW 103125738A TW 201604749 A TW201604749 A TW 20160474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ts
sensing electrode
extending direction
display panel
exten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5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1950B (zh
Inventor
簡傳枝
潘嘉偉
陳明煌
許琇婷
Original Assignee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3125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1950B/zh
Priority to US14/808,427 priority patent/US10048794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604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4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1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195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元件及感測電極層。感測電極層設置於顯示元件的基板上。感測電極層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電極、第二感測電極及複數個彎折導線。該些第一感測電極沿縱向排列,第二感測電極沿縱向延伸,配置於第一感測電極一側。複數個彎折導線與第一感測電極電性連接。該些彎折導線包括複數個以第一延伸方向和第二延伸方向交替排列的導線線段。第一感測電極具有複數個第一狹縫,該些第一狹縫沿第一延伸方向、第二延伸方向、或第一和第二延伸方向之組合延伸。位於第一橫向列之部分該些第一狹縫與部分該些導線線段的延伸方向不同。

Description

顯示面板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面板。
近年來,隨著液晶顯示器的彩色化及大型化,應用領域更為廣泛,如智慧型手機、筆記本式電腦、各種桌上型電腦及液晶電視等。因液晶顯示模組為一種非自發光顯示裝置,其顯示主要藉由控制外部光源所發出光束之通過或者不通過來實現,因此通常需要相應之背光或者前光模組,該背光或者前光模組可將發出之光束導向顯示面板,實現顯示功能。
液晶顯示器通常搭配有觸控功能,若依觸控面板的設置方式做區分,其又分為內嵌式觸控與外嵌式觸控兩種。一種習知的內嵌式觸控係在液晶顯示器的彩色濾光片基板上濺鍍一層導電材料,再透過後續的圖案化製程以形成一感應電極層1。請參考圖1,圖1為習知的感測電極層1的示意圖。
一般而言,感測電極層1包含有交替排列的複數個觸控感測電極區12與線路密集區11,兩者位於於同一平面。觸控感測電極區12包含複數組觸控感測電極,每一組觸控感測電極區12包含複數第一感測電極以及複數個第二感測電極,第一感測電極(圖面標示Tx1、Tx2、Tx3、Tx4)沿著Y方向排列設置,而第二感測電極(圖面標示R1、R2、R3、R4、R5、R6)沿著Y方向延伸設置,藉由這些第一感測電極與第二感測電極皆收到的訊號判斷感測電極層1觸控發生的位置以達到偵測二維方向的觸控訊號的目的。
此外,排列於第一感測電極一側的連接導線將會形成線路密集區11,由於連接導線的排列非常密集,將會形成視覺上的暗區。而第一及第二感測電極的排列較不密集,將會形成視覺上的亮區。複數個亮暗區交替排列,就會使得顯示面板點亮後存在著亮暗不均的問題。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改善顯示效果、解決亮暗不均的一種顯示面板,係為本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改善顯示效果、解決亮暗不均的一種顯示面板。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元件以及感測電極層。顯示元件具有基板。感測電極層設置於顯示元件的基板上。
感測電極層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電極、第二感測電極以及複數個彎折導線。該些第一感測電極沿縱向排列,第二感測電極沿縱向延伸,配置於該些第一感測電極的一側。複數個彎折導線分別與該些第一感測電極電性連接。該些彎折導線包括複數個以第一延伸方向和第二延伸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相連的導線線段,第一延伸方向不同於第二延伸方向。
第一感測電極具有複數個第一狹縫,該些第一狹縫沿第一延伸方向、第二延伸方向、或第一和第二延伸方向之組合延伸。位於第一橫向列之部分該些第一狹縫與部分該些導線線段係的延伸方向不同。
在一實施例中,位於第二橫向列之部分該些第一狹縫與部分該些導線線段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橫向列與第二橫向列為不同。
在一實施例中,位於不同橫向列之該些第一狹縫係分別交替地以不同的延伸方向延伸。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感測電極具有複數個第二狹縫,該些第二狹縫沿第一延伸方向、第二延伸方向、或第一和第二延伸方向之組合延伸。
在一實施例中,位於同一橫向列之部分該些第二狹縫與部分該些第一狹縫的延伸方向不同。
在一實施例中,位於同一橫向列之部分該些第二狹縫與部分該些第一狹縫係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一實施例中,位於不同橫向列之該些第二狹縫係分別交替地以不同的延伸方向延伸。
在一實施例中,同一橫向列的兩相鄰第一狹縫在該橫向上的 距離係大於同一橫向列的兩相鄰導線線段在該橫向上的距離。
在一實施例中,以第一延伸方向和第二延伸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相連的導線線段形成轉折角度,轉折角度的範圍介於150度至160度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位於縱向上,相鄰之沿第一延伸方向和第二延伸方向交替排列之該些第一狹縫係彼此連通。
綜上所述,本發明透過於第一感測電極配置複數個第一狹縫的方式,降低顯示面板的感測電極區與線路密集區的亮暗對比,進而提供一種改善顯示效果、降低莫爾干涉條紋影響的一種顯示面板。
1‧‧‧感測電極層
11‧‧‧線路密集區
12‧‧‧觸控感測電極區
2‧‧‧顯示面板
20‧‧‧第一偏光板
21‧‧‧第一基板
22‧‧‧第二基板
23‧‧‧顯示介質
24‧‧‧感測電極層
241‧‧‧第一感測電極
241a、241b、241c‧‧‧第一狹縫
242‧‧‧第二感測電極
242a、242b‧‧‧第二狹縫
243‧‧‧彎折導線
25‧‧‧彩色濾光層
26‧‧‧第二偏光板
27‧‧‧保護蓋板
B1、B2、C‧‧‧框
D1‧‧‧第一延伸方向
D2‧‧‧第二延伸方向
X‧‧‧X方向
Y‧‧‧Y方向
θ‧‧‧夾角
圖1為習知的感測電極層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剖面圖。
圖3為圖2的感測電極層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3的框A的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感測電極層第二實施例的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感測電極層第三實施例的放大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感測電極層第四實施例的放大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感測電極層第五實施例的放大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的感測電極層第六實施例的放大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的感測電極層第七實施例的放大示意圖。
圖11為圖10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顯示面板,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另外,本發明所有實施態樣的圖示只是示意,不代表真實尺寸與比例。
請一併參考圖2至圖4,圖2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剖面圖。圖3為圖2的感測電極層的局部放大圖。圖4為圖3的框A的放大示意圖。
本發明的顯示面板2包括顯示元件與感測電極層,顯示元件包含相對設置的第一基板21以及第二基板22,而感測電極層24設置於該第二基板22上。
如圖2所示,顯示元件的構造從下至上依序可由第一偏光板20、第一基板21、顯示介質23、彩色濾光層25、第二基板22、感測電極層24、第二偏光板26以及保護蓋板27所組成,但不以此些層體為限制,本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應能理解並依據不同的需求增加或減少層體。
第一基板21具有一圖案化導電層(圖未示出),並且此圖案化導電層可定義出一畫素矩陣。畫素矩陣係以矩陣的方式排列,且畫素矩陣的每一列有多個畫素區。此外,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知,在圖案化導電層中還會包含掃描線(scan line)、資料線(data line)、薄膜電晶體、以及畫素電極。
第二基板22係為一透明基板,例如是塑膠基板或玻璃基板。當然,第二基板22也可以是聚亞醯胺(Polyimide,PI)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薄膜等透明膜狀基板。此外,第二基板22亦可為一膜狀基板而具有可撓特性。換言之,第二基板22可選用硬性基板或軟性基板,於此並不加以限制。
顯示介質23設置於第一基板21與第二基板22之間。顯示介質23例如可為液晶材料,以下的各段中,將以液晶顯示面板為例敘述,然而本領域通常知識者可自行推至其他類型的顯示面板。
本實施例第一偏光板20係設置於第一基板21相對遠離顯示介質23之一側。第二偏光板26係設置於第二基板22相對遠離顯示介質23之一側。保護蓋板27設置於顯示面板2的最上層,用以保護顯示面板2內的各個元件,以使各個元件免受外界濕氣或塵埃污染。
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2更可包括彩色濾光層25設置於第二基板22與顯示介質23之間,且彩色濾光層25包括多個彩色濾光單元(圖未繪出)。彩色濾光單元可以是紅色濾光膜、綠色濾光膜及藍色濾光膜之組合。但在其他實施例中,彩色濾光層25也可以是具有其他色彩組合,只要能夠達成全彩顯示的效果即可,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以上為了方便說明,圖3所顯示之各元件的尺寸關係(比例)及設置位置係為示意,並不代表實際的尺寸關係與設置關係。此外,本實施例的感測電極層24的多個第一感測電極241、第二感測電極242的數量僅為例示,然並非以此為限,在實際運用時,將可依據產品之規格及電路的設計,而配置任何數量的多個第一感測電極241、第二感測電極242。
感測電極層24設置於第二基板22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感測電極層24設置於第二基板22遠離第一基板21的一側(設置於第二基板22的上表面),於此並不加以限制。
感測電極層24包括複數第一感測電極241、第二感測電極242、複數個彎折導線243(圖3)。該些第一感測電極241沿縱向(X方向)排列,第二感測電極242沿縱向(X方向)延伸,配置於該些第一感測電極241的一側。複數個彎折導線243分別與該些第一感測電極241電性連接。
此外,第一感測電極241係為透光之材質,例如是氧化銦錫(Indium tin oxide,ITO)或氧化銦鋅(Indium zinc oxide,IZO)。
感測電極層24透過第一感測電極241持續傳送驅動訊號Tx,並透過第二感測電極242持續接收感應訊號Rx,因此,當使用者觸動顯示面板2時,感應訊號Rx即會產生變化,以判讀使用者於觸碰顯示面板2的位置座標。
接著,請特別參考圖4。為了方便說明,本實施例更進一步定義第一延伸方向D1以及第二延伸方向D2,且第一延伸方向D1不同於第二延伸方向D2。
該些彎折導線243包括複數個以第一延伸方向D1和第二延伸方向D2交替排列且彼此相連的導線線段。故於本實施例中,彎折導線243依序交替排列可形成如鋸齒(zigzag)的幾何圖案,但不以此為限制。
第一感測電極241具有複數個第一狹縫241a,本實施例的該些第一狹縫241a沿第二延伸方向D2延伸。且,本實施例的第一狹縫241a係均勻地設置於第一感測電極241,且全部的第一狹縫241a以同樣的延伸方向延伸。於本實施例中,同一橫向列的兩相鄰第一狹縫241a在該橫向上 的距離係大於同一橫向列的兩相鄰導線線段在該橫向上的距離。但須注意的是,第一狹縫241a的數量、密度不以圖面所例示為限制。
從圖面中的框B1可看出,位於第一橫向列之部分該些第一狹縫241a與部分彎折導線243的該些導線線段係的延伸方向不同。第一狹縫241a以第二延伸方向D2延伸,部分彎折導線243的該些導線線段則以第一延伸方向D1延伸。而從圖面中的框B2則例示另一種不同的情況,於框B2中,位於第二橫向列之部分該些第一狹縫241a與部分彎折導線243的該些導線線段的延伸方向相同。換言之,第一狹縫241a以及彎折導線243的該些導線線段皆以第二延伸方向D2延伸。
但無論是哪種配置,於第一感測電極241設置複數個第一狹縫241a以模擬排列密集的彎折導線243,將可使得第一感測電極241的亮度趨近於排列密集的彎折導線243的區域,使顯示面板2上的第一感測電極241(亮區)與彎折導線243(暗區)的對比降低,進而改善顯示面板2的顯示效果。
接著,請參考圖5,其為本發明的感測電極層第二實施例的放大示意圖。與前述實施例相異處在於:本實施例的該些第一狹縫241b沿第一延伸方向D1延伸,且全部的第一狹縫241b以同樣的延伸方向延伸。亦可達成與前述實施例相似的效果。
其餘配置與前述實施例相似,將不再贅述。
接著,請參考圖6,其為本發明的感測電極層第三實施例的放大示意圖。
其為本發明的感測電極層第三實施例的放大示意圖。與前述二個實施例相異處在於:本實施例的該些第一狹縫以第一和第二延伸方向之組合延伸,位於不同橫向列之該些第一狹縫係分別交替地以不同的延伸方向延伸,形成與彎折導線243導向相反的幾何形狀。
詳細而言,本實施例具有以第一延伸方向D1延伸的該些第一狹縫241b,以及以第二延伸方向D2延伸的該些第一狹縫241a。
透過此種配置,因而能夠打亂彎折導線243與第一狹縫241a、第一狹縫241b的出現規律,從而提升整體的視覺效果。
其餘配置與前述實施例相似,將不再贅述。
接著,請一併參考圖7至圖9,圖7為本發明的感測電極層第四實施例的放大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的感測電極層第五實施例的放大示意圖。圖9為本發明的感測電極層第六實施例的放大示意圖。
與前述實施例相異處在於,圖7至圖9之實施例的第二感測電極242具有複數個第二狹縫,該些第二狹縫沿第一延伸方向D1、第二延伸方向D2、或第一和第二延伸方向之組合延伸。
圖7的第一狹縫241b以第一延伸方向D1延伸,第二狹縫242a以第二延伸方向D2延伸,換言之,位於同一橫向列之部分該些第二狹縫242a與部分該些第一狹縫241b的延伸方向不同。圖8的第一狹縫241b與第二狹縫242b皆以第一延伸方向D1延伸,換言之,位於同一橫向列之部分該些第二狹縫242b與部分該些第一狹縫241b的延伸方向相同。圖9具有沿第一延伸方向D1、第二延伸方向D2交替排列延伸的第一狹縫241a、241b以及第二狹縫242a、242b,該些狹縫可形成類似鋸齒狀的幾何圖形。換言之,位於不同橫向列之第一狹縫241a、241b以及第二狹縫242a、242b係分別交替地以不同的延伸方向延伸。
此些實施例相較前述實施例,於第二感測電極242配置第二狹縫242a可進一步降低顯示面板2上的感測電極區(量區)與線路密集區(暗區)的亮暗對比,進而改善顯示面板2的顯示效果。
請參考圖9,依據本實施例,在同一橫向列上,第一感測電極241之任二相鄰的第一狹縫241a的間距較佳者可為大於兩相鄰彎折導線243的間距。若該些第一狹縫241a的間距小於彎折導線243的間距,可能會使得第一狹縫241a過密,導致感測電極區的亮度比線路密集區的亮度為暗,並產生電阻電容負載效應(RC Loading),使得傳輸的信號容易產生失真及延遲,進而影響顯示品質。類似地,第二感測電極242之任二相鄰的第一狹縫242a的間距,較佳者可為大於兩相鄰彎折導線243的間距。
其餘配置與前述實施例相似,將不再贅述。
接著,請參考圖10以及圖11,圖10為本發明的感測電極層第七實施例的放大示意圖。圖11為圖10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與前述實施例不同處在於,本實施例中僅在第一感測電極241設置複數個第一狹縫241c,且相較前述實施例的該些第一狹縫241a為斷開的設計,本實施例中,位於該縱向上,相鄰之沿第一延伸方向D1和第二延伸方向D2交替排列之第一狹縫係彼此連通,而形成第一狹縫241c。
請特別參考圖11,其為圖10框C的放大圖,彎折導線243以第一延伸方向D1和第二延伸方向D2交替排列且彼此相連的導線線段形成轉折角度θ,轉折角度的範圍介於150度至160度之間。
透過此種配置,調配夾角θ的角度,使得彎折導線243會均勻地橫跨部份的彩色濾光層(圖未示)的紅色濾光膜、綠色濾光膜及藍色濾光膜,相較於習知平行排列(不彎折)之導線的情況,本實施例較不易產生莫爾干涉條紋。
透過上述的設計,不僅感測電極層24與彩色濾光層因重疊而產生的莫爾效應(Moiré effect)能夠被抑制,多個第一感測電極241、第二感測電極242的邊緣也能夠被模糊化,以降低邊緣刻痕對使用者觀看時所產生的影響,從而提升整體的視覺效果。
上述的第一感測電極241、第二感測電極242以及彎折導線243可以由同一道製程所製作,以節省製程時間與成本。
在一實施例中,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2更可包括訊號處理模組(圖未示),其與感測電極層24電性連接,以接收第二感測電極242所產生之電壓變化訊號。在實施上,訊號處理模組係可具有多個訊號處理單元、可編輯邏輯單元及訊號轉換單元,以對感測電極層24偵測、感應或傳遞之訊號進行處理。此外,訊號處理模組係例如是設置於一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或可撓式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上。
綜上所述,本發明透過於第一感測電極配置多個第一狹縫,進一步而言,本發明透過使位於同一橫向列的部分該些第一狹縫與部份該些彎折導線的導線線段具有不同的延伸方向的配置,降低顯示面板中感測電極區(亮區)與線路密集區(暗區)的對比與抑制莫爾效應(Moiré effect),以提供一種改善顯示效果、降低莫爾干涉條紋影響的一種顯示面板。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括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241‧‧‧第一感測電極
241a‧‧‧第一狹縫
242‧‧‧第二感測電極
243‧‧‧彎折導線
B1、B2‧‧‧框
D1‧‧‧第一延伸方向
D2‧‧‧第二延伸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一顯示元件,具有一基板;以及一感測電極層,設置於該顯示元件的該基板上,且該感測電極層包括:複數個第一感測電極,該些第一感測電極係沿一縱向排列;一第二感測電極,沿該縱向延伸,配置於該些第一感測電極的一側;以及複數個彎折導線,分別與該些第一感測電極電性連接,該些彎折導線包括複數個以一第一延伸方向和一第二延伸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相連的導線線段,該第一延伸方向不同於該第二延伸方向;其中,該第一感測電極具有複數個第一狹縫,該些第一狹縫沿該第一延伸方向、該第二延伸方向、或該第一和該第二延伸方向之組合延伸,位於一第一橫向列之部分該些第一狹縫與部分該些導線線段的延伸方向不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位於一第二橫向列之部分該些第一狹縫與部分該些導線線段的延伸方向相同,其中該第一橫向列與該第二橫向列為不同。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位於不同橫向列之該些第一狹縫係分別交替地以不同的延伸方向延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感測電極具有複數個第二狹縫,該些第二狹縫沿該第一延伸方向、該第二延伸方向、或該第一和該第二延伸方向之組合延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位於同一橫向列之部分該些第二狹縫與部分該些第一狹縫的延伸方向不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位於同一橫向列之部分該些第二狹縫與部分該些第一狹縫係的延伸方向相同。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位於不同橫向列之該些第二狹縫係分別交替地以不同的延伸方向延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同一橫向列的兩相鄰該第 一狹縫在該橫向上的距離係大於同一橫向列的兩相鄰該導線線段在該橫向上的距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以該第一延伸方向和該第二延伸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相連的導線線段形成一轉折角度,該轉折角度的範圍介於150度至160度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位於該縱向上,相鄰之沿該第一延伸方向和該第二延伸方向交替排列之該些第一狹縫係彼此連通。
TW103125738A 2014-07-28 2014-07-28 顯示面板 TWI5319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5738A TWI531950B (zh) 2014-07-28 2014-07-28 顯示面板
US14/808,427 US10048794B2 (en) 2014-07-28 2015-07-24 Touch display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5738A TWI531950B (zh) 2014-07-28 2014-07-28 顯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4749A true TW201604749A (zh) 2016-02-01
TWI531950B TWI531950B (zh) 2016-05-01

Family

ID=55166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5738A TWI531950B (zh) 2014-07-28 2014-07-28 顯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048794B2 (zh)
TW (1) TWI5319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9972A (zh) * 2021-08-19 2021-11-0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体屏幕显示器结构及其发光二极体显示单元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44498B1 (ja) * 2017-03-31 2018-06-20 Smk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配線エリア形成方法
KR101936939B1 (ko) * 2017-07-11 2019-01-10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TWI683245B (zh) * 2018-10-04 2020-0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CN113485584B (zh) * 2021-07-27 2022-11-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53686B2 (ja) * 2010-08-24 2015-01-1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5812895B2 (ja) * 2012-02-28 2015-11-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近接検出装置、近接検出方法、電子機器
KR20130120815A (ko) * 2012-04-26 2013-11-0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스크린 장치
TWM447541U (zh) 2012-10-05 2013-02-21 Giantplus Technology Co Ltd 觸控面板
TWI501125B (zh) 2012-11-22 2015-09-21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觸控顯示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9972A (zh) * 2021-08-19 2021-11-0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体屏幕显示器结构及其发光二极体显示单元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48794B2 (en) 2018-08-14
TWI531950B (zh) 2016-05-01
US20160026328A1 (en) 2016-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5834B2 (en) Position inpu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9529482B2 (en) Capacitive in-cell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40204284A1 (en) Metal electrode, touch electrode layer,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TWI581157B (zh) 觸控顯示裝置
US11334179B2 (en) Display panel to mitigate short-circuiting between touch electrodes,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10254778A1 (en) Slim type touch device
US9690411B2 (en) Touch display
TWI531950B (zh) 顯示面板
TWM523910U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I485599B (zh) 觸控元件以及平面顯示裝置
TWI553522B (zh) 觸控基板
JP6290450B2 (ja) 位置入力装置、及び位置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JP6131123B2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表示装置
JP3152611U (ja) タッチパネルのキャパシター感知構造
WO2021107019A1 (ja) 検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20150091819A1 (en) Touch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US20160103509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TWI475444B (zh) 觸控顯示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KR101859469B1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6559465B2 (ja) 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
KR20160082810A (ko) 인셀 터치 액정 표시 장치
TWM577135U (zh)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KR20130022259A (ko) 슬림 타입 터치 장치
US20130044068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CN105320329B (zh) 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