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78451U - 双层消音罩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双层消音罩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78451U
CN205078451U CN201520694916.1U CN201520694916U CN205078451U CN 205078451 U CN205078451 U CN 205078451U CN 201520694916 U CN201520694916 U CN 201520694916U CN 205078451 U CN205078451 U CN 205078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cover
double
base plate
perf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949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修彣
陈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chi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chi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chi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chi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949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78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78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784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双层消音罩结构;第一消音罩有第一底板与由第一底板向上一体延伸的第一罩体,第一罩体内界定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底板设置复数贯穿的第一组装孔,第一罩体上表面设置供心轴贯穿的第一穿孔;第二消音罩有第二底板与由第二底板向上一体延伸的第二罩体,第二底板设置复数贯穿的第二组装孔,第二罩体对应盖设于第一罩体上方,于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间界定第二容置空间,第二罩体上表面设置对应第一穿孔排列的第二穿孔;其特征在于:第一罩体或第二罩体的侧表面设置复数第一排气孔或第二排气孔,供侧向排气使用。

Description

双层消音罩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双层消音罩结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回转式压缩机且具侧向排气的双层消音罩,主要藉由设置在第一消音罩或第二消音罩的侧表面的复数个排气孔排气,除了可有效减低回转式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分贝噪音外,亦可增长冷媒气流的流动路径,达到降低油循环率的优势者。
背景技术
按,一般用以压缩冷媒并使其于回路内循环的电动压缩机,基本上藉由一直流马达带动其所联结的压缩机构动作,进而达到将冷媒进行压缩与循环等动作的效果;一般压缩机依照其内部压缩机构的不同,常见的机型包括有回转式压缩机(rotarycompressor)、涡卷式压缩机(scrollcompressor),以及螺旋式压缩机(screwcompressor)等,其中回转式压缩机如图1的传统回转式压缩机内部核心构造剖面示意图所示,主要设置一心轴11于一回转式压缩机1的马达转子12的中心,当心轴11随着马达转子12的旋转而于汽缸内回转时,心轴11的偏心部位即与汽缸的内壁形成一系列体积不同的压缩腔,进而达到逐转压缩冷媒的目的;然而,当回转式压缩机1在作动时,被压缩的冷媒由泵体顶端的排气孔排出,由于在排气孔附近伴随有急遽的压力变化,因此会激发出极大的压力波,从而产生高分贝的噪音;再者,排气孔附近产生的噪音在向其他封闭空间传递的过程中,若该噪音的频率与空间的固有频率相近时,亦会激发出很高的共鸣音;这些动力性的噪音是回转式压缩机1的主要噪声源,而降低这些噪音的最主要方法于排气孔附近设置有一消音装置13;然而,目前安装于回转式压缩机1内部的传统式消音装置13皆为单层消音器,虽然单层消音器具有制程单纯与成本低廉等优势,然而其设置的位置与膨胀腔式的设置,而使其遭遇消音频带不宽与消音量不足等劣势,而无法达到预期的噪音阻隔效果;因此,如何改善消音装置的功效而有效提高回转式压缩机的整体消音效果,仍是回转式压缩机的开发业者与研究人员需持续努力克服与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层消音罩结构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回转式压缩机且具侧向排气的双层消音罩,主要藉由设置在第一消音罩或第二消音罩的侧表面的复数个排气孔排气,除了可有效减低回转式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分贝噪音外,亦可增长冷媒气流的流动路径,达到降低油循环率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实用新型人提出一种双层消音罩结构,设置于一回转式压缩机的上支座上,双层消音罩结构至少包括有一第一消音罩,以及一第二消音罩;第一消音罩包括有一第一底板,以及一由第一底板向上一体延伸的第一罩体,以使第一罩体内部界定有一第一容置空间,其中第一底板设置有复数个贯穿第一底板的第一组装孔,且第一罩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供一心轴贯穿的第一穿孔;第二消音罩包括有一第二底板,以及由第二底板向上一体延伸的一第二罩体,其中第二底板设置有复数个贯穿第二底板且对应第一组装孔排列的第二组装孔,第二罩体对应盖设于第一罩体上方,以于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间界定出一第二容置空间,而第二罩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应第一穿孔排列的第二穿孔;第一罩体或第二罩体等其中的一的侧表面设置有复数个第一排气孔或第二排气孔,以供侧向排气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排气孔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孔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排气孔的孔径介于0.5微米至10微米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排气孔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孔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排气孔的孔径介于0.5微米至10微米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罩体的高度大于第二罩体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藉此,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藉由设置于第一消音罩或第二消音罩的侧表面的复数个排气孔排气,除了可有效减低回转式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分贝噪音外,亦可增长冷媒气流的流动路径,达到降低油循环率的优势;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藉由双层消音罩的设计,与传统式的单层消音罩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同时具有双层腔体,可在较宽的中高频范围内消音,特别是对高频音有较良好的消音效果,可有效达到遮蔽回转式压缩机运作时所产生的高分贝噪音的功效;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的内外层的几何设计与结构组装与传统的单层消音罩一致而无太大差异,无须增加复杂的加工程序或制程,即可有效使消音罩的防噪功能提升与保持良好的油循环率;最后,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藉由位于第一消音罩或第二消音罩的侧面所设置的排气孔排气,由于侧面排气可增长冷媒气流流动到吐出口的路径,使冷媒气流在回转式压缩机里接触更多的面积,有效使冷媒气流中的油残留于各接触面上,达到降低油循环率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回转式压缩机内部核心构造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消音运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二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二较佳实施例的消音运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三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四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五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六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七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七较佳实施例的消音运作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八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八较佳实施例的消音运作示意图。
图号说明:
1回转式压缩机
11心轴
12马达转子
13消音装置
14上支座
1第一消音罩
11第一底板
111第一组装孔
12第一罩体
121第一穿孔
122第一排气孔
13第一容置空间
2心轴
21上支座
3第二消音罩
31第二底板
311第二组装孔
32第二罩体
321第二穿孔
322第二排气孔
33第二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以及消音运作示意图,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设置于一回转式压缩机的上支座21上,至少包括有:一第一消音罩1,包括有一第一底板11,以及一由第一底板11向上一体延伸的第一罩体12,以使第一罩体12内部界定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3,其中第一底板11设置有复数个贯穿第一底板11的第一组装孔111,且第一罩体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供心轴2贯穿的第一穿孔121;在本实用新型其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罩体12呈一由第一底板11向上一体延伸的四扇叶凸起状态样,且第一罩体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供心轴2贯穿的第一穿孔121;此外,第一底板11未被第一罩体12覆盖的处设置有四个第一组装孔111,以将第一消音罩1锁固于回转式压缩机的适当处;以及一第二消音罩3,包括有一第二底板31,以及由第二底板31向上一体延伸的一第二罩体32,其中第二底板31设置有复数个贯穿第二底板(31)且对应第一组装孔111排列的第二组装孔(311),第二罩体(32)对应盖设于第一罩体12上方,以于第一罩体(12)与第二罩体(32)间界定出一第二容置空间33,而第二罩体3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应第一穿孔121排列的第二穿孔321;其特征在于:第一罩体12或第二罩体32其中之一的侧表面设置有复数个第一排气孔122或第二排气孔322,以供侧向排气使用;在本实用新型其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罩体32呈一由第二底板31向上一体延伸且对应第一罩体12设置的四扇叶凸起状态样,且第二罩体3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应第一穿孔121排列且供心轴2贯穿的第二穿孔321;此外,第二底板31未被第二罩体32覆盖之处对应第一组装孔111排列而设置有四个第二组装孔311,以将第二消音罩3对应第一消音罩1锁固于回转式压缩机的适当处;再者,由于第一罩体12的高度大于第二罩体32的高度,因此,当第一罩体12盖设于第二罩体32上方时,其中间界定出一第二容置空间33,而第二罩体32的侧表面设置有复数个第二排气孔322,且第二排气孔322贯通第二容置空间33,以供侧向排气使用;请再参阅图3的其一较佳实施例所示,第一穿孔121的孔径大于心轴2的直径,而心轴2的直径等于第二穿孔321的孔径,当回转式压缩机运转后产生的气流由第一容置空间13往上窜,经由第一穿孔121与心轴2间的空隙流至第二容置空间33,由于第二穿孔321与心轴2紧密接合而无空隙,因此,气流会顺着第二容置空间33流动,最后由设置于第二罩体32的侧表面的复数个第二排气孔322流至外界,其中复数个第二排气孔322可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孔径,且第二排气孔322的孔径介于0.5微米至10微米之间;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第二排气孔(322)用以增长回转式压缩机的冷媒气流流动到吐出口的路径,使冷媒气流在回转式压缩机里接触更多的面积,有效使冷媒气流中的油残留于各接触面上,达到降低油循环率的优势。
此外,请参阅图4与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二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以及消音运作示意图,其中第一罩体12呈一由第一底板11向上一体延伸的四扇叶凸起状态样,且第一罩体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供心轴2贯穿的第一穿孔121;此外,第一底板11未被第一罩体12覆盖的处设置有四个第一组装孔111,以将第一消音罩1锁固于回转式压缩机的适当处;再者,第一罩体12的侧表面设置有复数个第一排气孔122,以供侧向排气使用;此外,第二罩体32呈一由第二底板31向上一体延伸且对应第一罩体12设置的四扇叶凸起状态样,且第二罩体3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应第一穿孔121排列且供心轴贯穿的第二穿孔321;再者,第二底板31未被第二罩体32覆盖之处对应第一组装孔111排列而设置有四个第二组装孔311,以将第二消音罩3对应第一消音罩1锁固于回转式压缩机的适当处;请再参阅图5的其二较佳实施例所示,第一穿孔121的孔径等于心轴2的直径,而心轴2的直径小于第二穿孔321的孔径,当回转式压缩机运转后产生的气流由第一容置空间13往上窜,由于第一穿孔121与心轴2紧密接合而无空隙,气流经由设置于第一罩体12的侧表面的复数个第一排气孔122流至第二容置空间33,最后由第二穿孔321与心轴2间的空隙流至外界,其中第一排气孔122可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孔径,且第一排气孔122的孔径介于0.5微米至10微米之间。
此外,请参阅图6与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三较佳实施例与其四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其中第一罩体12呈一由第一底板11向上一体延伸的凸起状态样,其中图6的其三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罩体(12)为二扇叶凸起状态样,而图7的其四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罩体(12)为三扇叶凸起状态样,且第一罩体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供心轴2贯穿的第一穿孔121;此外,第一底板11未被第一罩体12覆盖之处设置有四个第一组装孔111,以将第一消音罩1锁固于回转式压缩机的适当处;再者,第一罩体12的侧表面设置有复数个第一排气孔122,以供侧向排气使用;此外,第二罩体32呈一由第二底板31向上一体延伸且对应第一罩体12设置的四扇叶凸起状态样,且第二罩体3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应第一穿孔121排列且供心轴贯穿的第二穿孔321;再者,第二底板31未被第二罩体32覆盖之处对应第一组装孔111排列而设置有四个第二组装孔311,以将第二消音罩3对应第一消音罩1锁固于回转式压缩机的适当处;在本实用新型其二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穿孔121的孔径等于心轴2的直径,而心轴2的直径小于第二穿孔321的孔径,当回转式压缩机运转后产生的气流由第一容置空间13往上窜,由于第一穿孔121与心轴2紧密接合而无空隙,气流经由设置于第一罩体12的侧表面的复数个第一排气孔122流至第二容置空间33,最后由第二穿孔321与心轴2间的空隙流至外界,其中第一排气孔122可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孔径,且第一排气孔122的孔径介于0.5微米至10微米之间。
此外,请参阅图8与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五较佳实施例与其六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其中第一罩体12呈一由第一底板11向上一体延伸的凸起状态样,其中图8的其五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罩体12为圆形凸起状态样,而图9的其六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罩体12为二扇叶凸起状态样,且第一罩体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供心轴2贯穿的第一穿孔121;此外,第一底板11未被第一罩体12覆盖之处设置有四个第一组装孔111,以将第一消音罩1锁固于回转式压缩机的适当处;再者,第一罩体12的侧表面设置有复数个第一排气孔122,以供侧向排气使用;此外,第二罩体32呈一由第二底板31向上一体延伸且对应第一罩体12设置的三扇叶凸起状态样,且第二罩体3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应第一穿孔121排列且供心轴贯穿的第二穿孔321;再者,第二底板31未被第二罩体32覆盖的处对应第一组装孔111排列而设置有四个第二组装孔311,以将第二消音罩3对应第一消音罩1锁固于回转式压缩机的适当处;在本实用新型其二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穿孔121的孔径等于心轴2的直径,而心轴2的直径小于第二穿孔321的孔径,当回转式压缩机运转后产生的气流由第一容置空间13往上窜,由于第一穿孔121与心轴2紧密接合而无空隙,气流经由设置于第一罩体12的侧表面的复数个第一排气孔122流至第二容置空间33,最后由第二穿孔321与心轴2间的空隙流至外界,其中第一排气孔122可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孔径,且第一排气孔122的孔径介于0.5微米至10微米之间。
此外,请参阅图10与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七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以及消音运作示意图,其中第一罩体12呈一由第一底板11向上一体延伸的四扇叶凸起状态样,且第一罩体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供心轴2贯穿的第一穿孔121;此外,第一底板11未被第一罩体12覆盖的处设置有四个第一组装孔111,以将第一消音罩1锁固于回转式压缩机的适当处;再者,第一罩体12的侧表面设置有复数个第一排气孔122,以供侧向排气使用;此外,第二罩体32呈一由第二底板31向上一体延伸且对应第一罩体12设置的四扇叶凸起状态样,且第二罩体3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应第一穿孔121排列且供心轴贯穿的第二穿孔321;再者,第二底板31未被第二罩体32覆盖的处对应第一组装孔111排列而设置有四个第二组装孔311,以将第二消音罩3对应第一消音罩1锁固于回转式压缩机的适当处;再者,第二罩体32的上表面亦设置有复数个第二排气孔322,以供排气使用;请再参阅图11的其七较佳实施例所示,其中第一穿孔121的孔径等于心轴2的直径也等于第二穿孔321的孔径,当回转式压缩机运转后产生的气流由第一容置空间13往上窜,由于第一穿孔121与心轴2紧密接合而无空隙,气流经由设置于第一罩体12的侧表面的复数个第一排气孔122流至第二容置空间33,最后由设置于第二罩体32上表面的第二排气孔322留至外界。
此外,请参阅图12与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八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以及消音运作示意图,其中第一罩体12呈一由第一底板11向上一体延伸的四扇叶凸起状态样,且第一罩体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供心轴2贯穿的第一穿孔121;此外,第一底板11未被第一罩体12覆盖之处设置有四个第一组装孔111,以将第一消音罩1锁固于回转式压缩机的适当处;再者,第一罩体12的上表面设置有复数个第一排气孔122,以供排气使用;此外,第二罩体32呈一由第二底板31向上一体延伸且对应第一罩体12设置的四扇叶凸起状态样,且第二罩体3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应第一穿孔121排列且供心轴贯穿的第二穿孔321;再者,第二底板31未被第二罩体32覆盖之处对应第一组装孔111排列而设置有四个第二组装孔311,以将第二消音罩3对应第一消音罩1锁固于回转式压缩机的适当处;再者,第二罩体32的侧表面亦设置有复数个第二排气孔322,以供侧向排气使用;请再参阅图13的其八较佳实施例所示,其中第一穿孔121的孔径等于心轴2的直径也等于第二穿孔321的孔径,当回转式压缩机运转后产生的气流由第一容置空间13往上窜,由于第一穿孔121与心轴2紧密接合而无空隙,气流经由设置于第一罩体12的上表面的复数个第一排气孔122流至第二容置空间33,由于第二穿孔321与心轴2紧密接合而无空隙,因此,气流会顺着第二容置空间33流动,最后由设置于第二罩体32的侧表面的复数个第二排气孔322流至外界,其中复数个第二排气孔322可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孔径,且第二排气孔322的孔径介于0.5微米至10微米之间。
接着,为使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以及所欲达成的功效,以下兹举本实用新型双层消音罩结构的具体实际实施例,进一步证明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可实际应用的范围,但不意欲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当一回转式压缩机有消音的需求时,可于回转式压缩机的心轴2上套设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以有效减低回转式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分贝噪音,并可增长冷媒气流的流动路径,达到降低油循环率;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消音罩1经由一第一穿孔121套设于心轴2上,其中第一消音罩1包括有一第一底板11,以及一由第一底板11向上一体延伸的四扇叶凸起状态样的第一罩体12,以使第一罩体12内部界定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3,其中第一底板11设置有4个贯穿第一底板11的第一组装孔111,以将第一消音罩1锁固于回转式压缩机的适当处,且第一罩体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供心轴2贯穿的第一穿孔121;接着,将一第二消音罩3应由一第二穿孔321套设于心轴2上,并置于第一消音罩1的上方,其中第二消音罩3包括有一第二底板31,以及一由第二底板31向上一体延伸的四扇叶凸起状态样的第二罩体32,其中第二底板31设置有4个贯穿第二底板31且对应第一组装孔111排列的第二组装孔311,第二罩体32对应盖设于第一罩体12上方,以于第一罩体12与第二罩体32间界定出一第二容置空间33,而第二罩体3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应第一穿孔121排列的第二穿孔321,而第二罩体32的侧表面设置有复数个第二排气孔322;接着,以4颗螺丝(图式无揭示)对应贯穿第一组装孔111与第二组装孔311,以将第一消音罩1与第二消音罩3锁固于回转式压缩机的适当处;当回转式压缩机运转时,由于第一穿孔121的孔径大于心轴2的直径,而心轴2的直径等于第二穿孔321的孔径,回转式压缩机运转后产生的气流由第一容置空间13往上窜,经由第一穿孔121与心轴2间的空隙流至第二容置空间33,由于第二穿孔321与心轴2紧密接合而无空隙,因此,气流会顺着第二容置空间33流动,最后由设置于第二罩体32的侧表面的复数个第二排气孔322流至外界,其中复数个第二排气孔322可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孔径,且第二排气孔322的孔径介于0.5微米至10微米之间;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第二排气孔322用以增长回转式压缩机的冷媒气流流动到吐出口的路径,使冷媒气流在回转式压缩机里接触更多的面积,有效使冷媒气流中的油残留于各接触面上,达到降低油循环率的优势。
由上述的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与产品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藉由设置于第一消音罩或第二消音罩的侧表面的复数个排气孔排气,除了可有效减低回转式压缩机所产生的高分贝噪音外,亦可增长冷媒气流的流动路径,达到降低油循环率的优势。
2.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藉由双层消音罩的设计,与传统式的单层消音罩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同时具有双层腔体,可在较宽的中高频范围内消音,特别是对高频音有较良好的消音效果,可有效达到遮蔽回转式压缩机运作时所产生的高分贝噪音的功效。
3.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的内外层的几何设计与结构组装与传统的单层消音罩一致而无太大差异,无须增加复杂的加工程序或制程,即可有效使消音罩的防噪功能提升与保持良好的油循环率。
4.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消音罩结构藉由位于第一消音罩或第二消音罩的侧面所设置的排气孔排气,由于侧面排气可增长冷媒气流流动到吐出口的路径,使冷媒气流在回转式压缩机里接触更多的面积,有效使冷媒气流中的油残留于各接触面上,达到降低油循环率的优势。

Claims (6)

1.一种双层消音罩结构,设置于一回转式压缩机的上支座(21)上,其特征在于,该双层消音罩结构至少包括有:
一第一消音罩(1),包括有一第一底板(11),以及一由该第一底板(11)向上一体延伸的第一罩体(12),以使该第一罩体(12)内部界定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3),其中该第一底板(11)设置有复数个贯穿该第一底板(11)的第一组装孔(111),且该第一罩体(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供心轴(2)贯穿的第一穿孔(121);以及
一第二消音罩(3),包括有一第二底板(31),以及由该第二底板(31)向上一体延伸的一第二罩体(32),其中该第二底板(31)设置有复数个贯穿该第二底板(31)且对应该第一组装孔(111)排列的第二组装孔(311),该第二罩体(32)对应盖设于该第一罩体(12)上方,以于该第一罩体(12)与该第二罩体(32)间界定出一第二容置空间(33),而该第二罩体(3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应该第一穿孔(121)排列的第二穿孔(321);
该第一罩体(12)或该第二罩体(32)其中之一的侧表面设置有复数个第一排气孔(122)或第二排气孔(322),以供侧向排气使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排气孔(122)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排气孔(122)的孔径介于0.5微米至10微米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排气孔(322)具有相同或不相同的孔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排气孔(322)的孔径介于0.5微米至10微米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消音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罩体(12)的高度大于该第二罩体(32)的高度。
CN201520694916.1U 2015-09-09 2015-09-09 双层消音罩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78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94916.1U CN205078451U (zh) 2015-09-09 2015-09-09 双层消音罩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94916.1U CN205078451U (zh) 2015-09-09 2015-09-09 双层消音罩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78451U true CN205078451U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30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9491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78451U (zh) 2015-09-09 2015-09-09 双层消音罩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7845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4051A (zh) * 2016-06-07 2016-08-17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消音器组件及压缩机
CN106321447A (zh) * 2016-10-20 2017-01-11 武汉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10439822A (zh) * 2019-08-20 2019-11-12 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消音盖和压缩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4051A (zh) * 2016-06-07 2016-08-17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消音器组件及压缩机
CN106321447A (zh) * 2016-10-20 2017-01-11 武汉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10439822A (zh) * 2019-08-20 2019-11-12 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消音盖和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78451U (zh) 双层消音罩结构
WO2014030436A1 (ja) 気体圧縮機
KR101374224B1 (ko) 헬륨용 밀폐형 스크롤 압축기
CN204419597U (zh) 滑片式压缩机及其排气结构
CN104481885B (zh) 压缩机
CN204783689U (zh) 一种压缩机
CN201436395U (zh) 一种封闭式旋转压缩机的排气装置
CN102953992A (zh) 具有喷射通道的涡旋式压缩机
CN203130519U (zh) 压缩机的消音器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5689379U (zh) 一种真空泵
CN202326241U (zh) 转子涡旋组合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02732356U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共振式消声结构
CN102705243A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共振式消声结构
CN203756543U (zh) 压缩机排气结构及具有该排气结构的压缩机
CN204175546U (zh) 矛盾压气机
CN105909498A (zh) 二级冲程式旋转压缩机
CN202833181U (zh) 旋转压缩机的消音器及具有其的旋转压缩机
CN203835725U (zh) 一种汽车空调立式电动涡旋压缩机
CN204312282U (zh) 压缩机
CN206668515U (zh) 一种空气压缩装置外壳
CN209278125U (zh) 旋转式压缩机的泵体组件、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3205971U (zh) 一种旋叶式压缩机
CN203756544U (zh) 压缩机吸气结构及压缩机
CN110966203A (zh) 一种压缩机泵体及压缩机
CN205383084U (zh) 双缸压缩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