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6247U - 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66247U
CN205066247U CN201520595353.0U CN201520595353U CN205066247U CN 205066247 U CN205066247 U CN 205066247U CN 201520595353 U CN201520595353 U CN 201520595353U CN 205066247 U CN205066247 U CN 205066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cold
producing medium
catch box
super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953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花房达也
沼泽诚
萩原好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66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66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4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 F25B2339/0441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containing a drier or a fil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4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 F25B2339/0445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with throttle por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1Geometry problems, e.g. for reducing siz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0/00Subcoolers, desuperheaters or superheaters
    • F25B40/02Subcoo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器(1),其具有冷凝部(1A)、过冷却部(1B)以及受液部(2),从冷凝部的第1热交换通路(P1)的热交换管(3)流出的制冷剂经由受液部(2)而流入至第2热交换通路(P2)的热交换管(3)内。在受液部内设有:供制冷剂从第1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的第1空间(20);与第1空间相比位于上方且供制冷剂从第1空间内流入并分离为气相和液相的第2空间(21);和位于第1空间的下方且供制冷剂从第2空间流入并且向第2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出的第3空间(22)。在分割第1空间和第2空间的第1分隔部件(25)上,且在制冷剂从第1空间流入至第2空间的部分设有成为节流部的制冷剂通过孔(35)。

Description

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例如搭载于汽车的制冷循环即汽车空调的冷凝器。
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将图1、图7以及图10所示的上下、左右称为上下、左右。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汽车空调的冷凝器,本申请人先前提出了一种冷凝器,其具有:冷凝部;设在冷凝部的下方的过冷却部;和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配置的受液部,在冷凝部设有由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且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并列状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至少2个制冷剂冷凝通路,在过冷却部设有由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且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并列状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至少1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经过受液部而流入至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冷凝部具有至少2个制冷剂冷凝通路、和供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连通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过冷却部具有至少1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和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在左右某一侧为同一侧且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相比设在下方并且供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的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受液部的下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且受液部的上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在左右任意的一端部侧,以使第2集液箱与第1集液箱相比位于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式配置有第1集液箱和第2集液箱,其中,第1集液箱连接有冷凝部中的除了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以外的热交换管,第2集液箱连接有冷凝部中的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以及过冷却部的全部热交换管,第2集液箱的下端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且第2集液箱的上端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连接有冷凝部中的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以及过冷却部的全部热交换管,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靠下方的部分上,以使冷凝部出口集液部位于上方并且相互连通的方式设有冷凝部出口集液部以及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第2集液箱兼作受液部(参照国际公开第2010/047320号小册子)。
上述文献所述的冷凝器在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与第2集液箱内,制冷剂的状态几乎同等,在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中制冷剂也被稍微过冷却。
但是,有时受到与发动机室内的其他设备间的布局限制,必须谋求冷凝器的小型化。例如,在搭载了带增压机的发动机的汽车中,以冷却被压缩的吸气来提高吸气密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为目的,通常使用了增压空气冷却器,有时增压空气冷却器在与散热器相比的前侧配置在冷凝器的下方,但是在该情况下需要使冷凝器小型化。
使冷凝器小型化的措施会导致热交换负载变大,但是在使专利文献1所述的冷凝器小型化的情况下,过冷却区域根据导管插入至第2集液箱上的层数而被固定,由此具有冷凝区域不足的情况,能够想到在温度或风速等外部环境变动的特殊条件下,无法充分地发挥冷凝部的冷凝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使在谋求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冷凝部的冷凝能力相对于外部环境变动的稳定性的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具有:冷凝部;设在冷凝部的下方的过冷却部;和设在冷凝部与过冷却部之间且由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上下两端部被封闭的筒状体构成的受液部,在冷凝部设有由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且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并列状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至少1个制冷剂冷凝通路,在过冷却部设有由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且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并列状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至少1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经过受液部而流入至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在所述受液部内设有:供制冷剂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的第1空间;与第1空间相比位于上方且供制冷剂从第1空间内流入并将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和液相的第2空间;和位于第1空间的下方且供制冷剂从第2空间流入并且向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出的第3空间,在制冷剂从第1空间流入至第2空间的部分设有节流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冷凝器的整体构成的正视图。
图2是示意表示图1所示的冷凝器的正视图。
图3是图1的A-A线放大剖视图。
图4是图3的8-8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冷凝器的第1以及第2集液箱的一部分和制冷剂流通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封入量与过冷度的关系的增量图。
图7是具体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冷凝器的整体构成的正视图。
图8是示意表示图7所示的冷凝器的正视图。
图9是表示图7所示的冷凝器的一部分的与图4相当的图。
图10是具体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冷凝器的整体构成的正视图。
图11是示意表示图10所示的冷凝器的正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冷凝器的一部分的与图4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中,将图1、图7以及图10的纸面背侧(图3的上侧)称为前,将其相反侧称为后。
另外,在以下说明中,“铝”这一术语除了纯铝之外还包括铝合金。
而且,在全部附图中对于同一部件以及同一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由图1~图6所示。
图1具体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冷凝器的整体构成,图2示意表示图1的冷凝器,图3~图5表示图1的冷凝器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在图2中,省略了各热交换管的图示,并且也省略了波纹状散热片、侧板、制冷剂入口部件以及制冷剂出口部件的图示。
在图1以及图2中,冷凝器1具有:冷凝部1A;设在冷凝部1A的下方的过冷却部1B;和设在冷凝部1A与过冷却部1B之间且由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上下两端部被封闭的筒状体构成的受液部2。冷凝器1具有:在将宽度方向朝向通风方向(图1以及图2的纸面表背方向)并且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状态下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铝制扁平状热交换管3;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配置并且使热交换管3的左右两端部通过钎焊而连接的3个铝制集液箱4、5、6;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3彼此之间以及上下两端的外侧并钎焊在热交换管3上的铝制波纹状散热片7;和配置在上下两端的波纹状散热片7的外侧并钎焊在波纹状散热片7上的铝制侧板8。
在冷凝器1的冷凝部1A以及过冷却部1B上,分别设有由上下连续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3构成的至少1个、在此为一个热交换通路P1、P2,设在冷凝部1A上的热交换通路P1成为制冷剂冷凝通路,设在过冷却部1B上的热交换通路P2成为制冷剂过冷却通路。构成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3的长度比构成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3的长度长。分别构成各热交换通路P1、P2的全部热交换管3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同,并且相邻的2个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3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不同。在此,将冷凝部1A的热交换通路P1称为第1热交换通路,将过冷却部1B的热交换通路P2称为第2热交换通路。在冷凝器1中,从第1热交换通路P1(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3流出的制冷剂经由受液部2而流入至第2热交换通路P2(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3。
在冷凝器1的左端侧以使第2集液箱5位于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式独立地设有第1集液箱4和第2集液箱5,其中,第1集液箱4通过钎焊而连接有设在冷凝部1A上的第1热交换通路P1的全部热交换管3的左端部,第2集液箱5通过钎焊而连接有设在过冷却部1B上的第2热交换通路P2的全部热交换管3的左端部。第2集液箱5的下端与第1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且第2集液箱5的上端与第1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在第2集液箱5中的与第1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连接有过冷却部1B的全部热交换管3、即第2热交换通路P2的全部热交换管3。第2集液箱5蓄留从冷凝部1A流入的制冷剂并使其分离为气相和液相,并且兼作将液相主体的制冷剂向过冷却部1B供给的受液部2。
在第1集液箱4的整体上,设有与受液部2独立地设置并且供第1热交换通路P1(冷凝部1A的下端的热交换通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连通的1个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在第2集液箱5中的与第1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设有供第2热交换通路P2(过冷却部1B的上端的热交换通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的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11。也就是说,受液部2即第2集液箱5的下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且第2集液箱5的上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
在冷凝器1的右端部侧配置有第3集液箱6,该第3集液箱6通过钎焊而连接有构成第1以及第2热交换通路P1、P2的全部热交换管3的右端部。
第3集液箱6内通过设在第1热交换通路P1与第2热交换通路P2之间的高度位置上的板状的铝制分隔部件12而分割成上下2个区域6a、6b,在上侧区域6a内设有供冷凝部1A的第1热交换通路P1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的1个冷凝部入口集液部13,在下侧区域6b内设有供过冷却部1B的第2热交换通路P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连通的过冷却部出口集液部14。在第3集液箱6的冷凝部入口集液部13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形成有制冷剂入口15,并且在过冷却部出口集液部14上形成有制冷剂出口16。另外,在第3集液箱6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入口15连通的铝制制冷剂入口部件17、以及与制冷剂出口16连通的铝制制冷剂出口部件18。
如图3~图5所示,在作为受液部2的第2集液箱5内设有:供制冷剂从第1热交换通路P1的热交换管3经由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流入的第1空间20;与第1空间20相比位于上方且供制冷剂从第1空间20内流入的第2空间21;和位于第1空间20的下方且供制冷剂从第2空间21流入并且向第2热交换通路P2的热交换管3流出的第3空间22,在制冷剂从第1空间20流入至第2空间21的部分上设有节流部。第1空间20设在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的下端相比靠上方的部分上。第3空间22兼作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11。
在第1集液箱4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内的靠近下端的部分、与和第2集液箱5的第1空间20对应的高度位置之间配置有铝制连通部件23,并且将其钎焊在两集液箱4、5上。在连通部件23上形成有使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内以及第1空间20内连通的连通路24。连通部件23的连通路24成为当制冷剂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内流入至第1空间20时的节流部。连通部件23的连通路24的流路截面面积优选为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连通的全部热交换管3的总流路截面面积以下。
在作为受液部2的第2集液箱5内,设有:将第2集液箱5内分割成第1空间20和第2空间21的第1分隔部件25;将第2集液箱5内分割成第1空间20和第3空间22的第2分隔部件26;以及具有使第2空间21与第3空间22连通的制冷剂通过路28的制冷剂流通部件27。在第2空间21内配置有由具有透气性以及透液性的材料构成的袋状的干燥剂收纳容器29。
制冷剂流通部件27是合成树脂制,为上端开口并且下端被封闭且内部成为制冷剂通过路28的圆筒状。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上端与第1分隔部件25相比位于上方且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第2空间21内),并且下端与第2分隔部件26相比位于下方且位于第2集液箱5的下端部(第3空间22内),配置成跨过第1~第3空间20、21、22。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存在于第3空间22内的部分的外径与存在于第1空间20内以及第2空间21内的部分的外径相比为小径。由附图标记27a表示大径部,由附图标记27b表示小径部。在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大径部27a中的存在于第2空间21内的部分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使制冷剂通过路28与第2空间21连通的第1连通口31,在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大径部27a中的存在于第3空间22内的小径部27b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使制冷剂通过路28与第3空间22连通的第2连通口32,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制冷剂通过路28与第1空间20为非连通状态。第1连通口31以及第2连通口32中的至少某一方由网眼状的过滤器33封堵,在此为第2连通口32由网眼状的过滤器33封堵。过滤器33可以与制冷剂流通部件27一体形成,或者也可以作为与制冷剂流通部件27独立地形成的部件而固定在制冷剂流通部件27上。另外,在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上端部,沿周向隔开间隔地一体形成有向径向的外侧鼓出的多个外侧鼓出部34,通过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周壁的上端以及外侧鼓出部34来支承干燥剂收纳容器29,由此第1连通口31没有由干燥剂收纳容器29封堵。
第1分隔部件25一体地形成在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外周面上,并且其外周缘部与第2集液箱5的内周面紧密接触,第1分隔部件25将第2集液箱5(受液部2)的内周面与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大径部27a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封堵。在第1分隔部件25上形成有使第1空间20与第2空间21连通的多个制冷剂通过孔35,制冷剂通过孔35成为当制冷剂从第1空间20流入至第2空间21时的节流部。
第2分隔部件26由固定在第2集液箱5上的铝板构成。第2分隔部件26从外侧插入至形成在第2集液箱5的周壁上的狭缝中并钎焊在周壁上。在第2分隔部件26中的与中心相比靠左右方向外侧的部分上形成有圆形的贯穿孔36,并且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小径部27b从上方紧密地穿插至该贯穿孔36中,第2分隔部件26将第2集液箱5(受液部2)的内周面与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小径部27a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封堵。第2分隔部件26从上下被沿周向隔开间隔地一体形成在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小径部27b的外周面上且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起37、和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大径部27a的下端被夹持,由此阻止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在图3~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冷凝器1中,第1分隔部件25一体形成在制冷剂流通部件27上,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与第2分隔部件26同样地由铝板构成,从外侧插入至形成在第2集液箱5的周壁上的狭缝中并钎焊在周壁上。在该情况下,在第1分隔部件25中的与中心相比靠左右方向外侧的部分上形成有圆形的贯穿孔,制冷剂流通部件27从上方紧密地穿插至该贯穿孔中。
冷凝器1与压缩机、膨胀阀(减压器)以及蒸发器一同构成制冷循环,作为汽车空调而搭载在车辆上。
在具有上述构成的冷凝器1的汽车空调中,被压缩机压缩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从制冷剂入口部件17以及制冷剂入口15通过而流入至第3集液箱6的冷凝部入口集液部13内,并在第1热交换通路P1的热交换管3内向左方流动而流入至第1集液箱4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内。
流入至第1集液箱4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内的制冷剂从连通部件的连通路24通过而沿横向流入至第2集液箱5的第1空间20内。此时,连通部件23的连通路24作为节流部而发挥作用,当制冷剂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流入至第1空间20时产生压力损失。
流入至第2集液箱5的第1空间20内的制冷剂从第1分隔部件25的制冷剂通过孔35通过而流入至第2空间21内,在第2空间20内分离为气相和液相,液相制冷剂蓄留在第2空间21内。此时,制冷剂通过孔35作为节流部而发挥作用,当制冷剂从第1空间20流入至第2空间21时产生压力损失。另外,制冷剂从第1空间20内朝上流动而流入至第2空间21内,因此提高第2空间21中的气液分离功能。
在第2集液箱5的第2空间21内被气液分离并蓄留的液相制冷剂,从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第1连通口31进入至制冷剂通过路28内并在制冷剂通过路28内向下方流动,不会流入至第1空间20地从第2连通口32流入至作为第3空间22的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11内。进入至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11的制冷剂进入至第2热交换通路P2的热交换管3内,并在热交换管3内向右方流动的过程中被过冷却,然后进入至第3集液箱6的过冷却部出口集液部14内,并从制冷剂出口16以及制冷剂出口部件18通过而流出,并经由膨胀阀而输送至蒸发器。
在上述的冷凝器1中,当制冷剂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流入至第1空间20时、以及当制冷剂从第1空间20流入至第2空间21时分别会产生压力损失,因此在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内与第1空间20内、以及在第1空间20内与第2空间21内,分别会在制冷剂压力条件上产生明确的差,其结果为,能够明确与第1空间20连通的第1热交换通路P1的制冷剂状态与第2空间21内的制冷剂状态的差。
即,在具有冷凝器1的汽车空调内最初放入规定量的制冷剂并开始制冷循环的运转,并边增加制冷剂边调查各种制冷剂封入量下的过冷度而制成增量图(chargegraph)(参照图6的实线)的情况下,与根据具有专利文献1所述的冷凝器1的汽车空调而制成的增量图(参照图6虚线)相比较,其过冷度降低。因此,第1热交换通路P1中的下部的热交换管3内的制冷剂状态、与作为受液部2的第2集液箱5中的分离气液并蓄留液相制冷剂的第2空间21内的制冷剂状态之间的差变得明确,能够抑制在作为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第1热交换通路P1的热交换管3内被冷凝并被过冷却的液相制冷剂蓄留的情况,冷凝器1内的制冷剂不易受到温度或风速等外部环境的变动。其结果为,在谋求冷凝器1的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提高冷凝部1A的冷凝能力相对于外部环境变动的稳定性,由此即使在特殊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冷凝部1A也能够稳定发挥被期待的制冷剂冷凝能力。
在实施方式1的冷凝器1中,也可以为,在冷凝部1A沿上下排列地设有由沿上下连续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3构成的多个热交换通路,在过冷却部1B沿上下排列地设有由沿上下连续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3构成的多个热交换通路。在冷凝部1A沿上下排列地设有多个热交换通路的情况下,以使制冷剂从上端的热交换通路向着下端的热交换通路依次流动的方式,在第1集液箱4内以及第3集液箱6内通过设在适当的高度位置上的分隔部件而分割成多个区域,第1集液箱4的下端的区域成为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另外,在过冷却部1B沿上下排列地设有多个热交换通路的情况下,以使制冷剂从上端的热交换通路向着下端的热交换通路依次流动的方式,在第2集液箱5的第3空间22内以及第3集液箱6内通过设在适当的高度位置上的分隔部件而分割成多个区域,第2集液箱5的上端的区域成为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由图7~图9所示。
图7具体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冷凝器的整体构成,图8示意表示图7的冷凝器,图9表示图7的冷凝器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在图8中,省略了各个热交换管3的图示,并且也省略了波纹状散热片、侧板、制冷剂入口部件以及制冷剂出口部件的图示。
在图7以及图8中,冷凝器40具有:冷凝部40A;设在冷凝部40A的下方的过冷却部40B;设在冷凝部40A与过冷却部40B之间且由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上下两端部被封闭的筒状体构成的受液部41。
在冷凝器40的冷凝部40A设有由沿上下连续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3构成的至少2个在此为3个热交换通路P1、P2、P3,在过冷却部40B设有由沿上下连续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3构成的至少1个在此为1个热交换通路P4。设在冷凝部40A的热交换通路P1、P2、P3成为制冷剂冷凝通路,设在过冷却部40B的热交换通路P4成为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分别构成各热交换通路P1、P2、P3、P4的全部热交换管3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同,并且相邻的2个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3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不同。在此,将全部热交换通路P1、P2、P3、P4从上依次称为第1~第4热交换通路。从第3热交换通路P3(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3流出的制冷剂经由受液部41而流入至第4热交换通路P4(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3。
在配置在冷凝器40的左端侧的第1集液箱4上,通过钎焊而连接有设在冷凝部40A的第1以及第2热交换通路P1、P2的全部热交换管3((冷凝部40A)中的除了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3之外的热交换管3)的左端部,在配置在冷凝器40的左端侧的第2集液箱5中的与第1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通过钎焊而连接有第3以及第4热交换通路P3、P4的全部热交换管3(冷凝部40A的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3以及过冷却部40B的全部热交换管3)的左端部。第2集液箱5蓄留从冷凝部40A流入的制冷剂并将其分离为气相和液相,并且兼作将液相主体的制冷剂向过冷却部40B供给的受液部41。
在第1集液箱4的整体上,设有供第1热交换通路P1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以及第2热交换通路P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的第1中间集液部42。
在第2集液箱5中的与第1集液箱4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以使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位于上方的方式设有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和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11,其中,该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供第3热交换通路P3(冷凝部40A的下端的热交换通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连通,该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11供第4热交换通路P4(过冷却部40B的上端的热交换通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
配置在冷凝器40的右端部侧的第3集液箱6内,通过设在第1热交换通路P1与第2热交换通路P2之间的高度位置以及第3热交换通路P3与第4热交换通路P4之间的高度位置上的板状的铝制分隔部件12而分割成上中下3个区域6c、6d、6e,在上侧区域6c内设有供冷凝部40A的第1热交换通路P1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的冷凝部入口集液部13,在中间区域6d内设有供第2热交换通路P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以及第3热交换通路P3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的第2中间集液部43,在下侧区域6e内设有供过冷却部40B的第4热交换通路P4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连通的过冷却部出口集液部14。
如图9所示,在作为受液部41的第2集液箱5内,设有:供制冷剂从第3热交换通路P3的热交换管3流入的第1空间44;与第1空间44相比位于上方且供制冷剂从第1空间44内流入的第2空间45;和位于第1空间44的下方且供制冷剂从第2空间45流入并且向第4热交换通路P4(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3流出的第3空间46,在制冷剂从第1空间44流入至第2空间45的部分上设有节流部。
第1空间44设在第2集液箱5中的连接有第3热交换通路P3的热交换管3的部分上,第3空间46设在第2集液箱5中的连接有第4热交换通路P4的热交换管3的部分上,第1空间44兼作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并且第3空间46兼作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11。
在作为受液部41的第2集液箱5内,设有:将第2集液箱5内分割成第1空间44和第2空间45的第1分隔部件25;将第2集液箱5内分割成第1空间44和第3空间46的第2分隔部件26;以及具有使第2空间45与第3空间46连通的制冷剂通过路28的制冷剂流通部件27。
配置在第2集液箱5内的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上端与第1分隔部件25相比位于上方(第2空间45内),并且下端与第2分隔部件26相比位于下方且位于第2集液箱5的下端部(第3空间46内),配置成跨过第1~第3空间44、45、46。在制冷剂流通部件27中的存在于第2空间45内的部分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使制冷剂通过路28与第2空间45连通的第1连通口31,在制冷剂流通部件27中的存在于第3空间46内的部分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使制冷剂通过路28与第3空间46连通的第2连通口32,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制冷剂通过路28与第1空间44为非连通状态。
此外,在图7~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冷凝器40的情况下,第1分隔部件25也一体形成在制冷剂流通部件27上,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与第2分隔部件26同样地由铝板构成,从外侧插入至形成在第2集液箱5的周壁上的狭缝内并钎焊在周壁上。在该情况下,在第1分隔部件25中的与中心相比靠左右方向外侧的部分上形成有圆形的贯穿孔,制冷剂流通部件27从上方紧密地穿插至该贯穿孔中。
冷凝器40与压缩机、膨胀阀(减压器)以及蒸发器一同构成制冷循环,并作为汽车空调而搭载在车辆中。
在具有上述构成的冷凝器40的汽车空调中,由压缩机压缩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从制冷剂入口部件17以及制冷剂入口15通过而流入至第3集液箱6的冷凝部入口集液部14内,并在第1热交换通路P1的热交换管3内向左方流动而流入至第1集液箱4的第1中间集液部42内。流入至第1中间集液部42内的制冷剂在第2热交换通路P2的热交换管3内向右方流动而流入至第3集液箱6的第2中间集液部43内,而且在第3热交换通路P3的热交换管3内向左方流动而流入至第1集液箱4的作为第1空间44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内。
流入至第1集液箱4的作为第1空间44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内的制冷剂从第1分隔部件25的制冷剂通过孔35通过而流入至第2空间45内,并在第2空间45内分离为气相和液相,液相制冷剂蓄留在第2空间45内。此时,制冷剂通过孔35作为节流部而发挥作用,当制冷剂从第1空间44流入至第2空间45时产生压力损失。另外,制冷剂从第1空间44内朝向上方流动而流入至第2空间45内,因此提高第2空间45内的气液分离功能。
在第2集液箱5的第2空间45内被气液分离并蓄留的液相制冷剂从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第1连通口31进入至制冷剂通过路28内并在制冷剂通过路28内向下方流动,不会流入至第1空间44地从第2连通口32流入至作为第3空间46的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11内。进入至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11内的制冷剂进入至第4热交换通路P4的热交换管3内,并在热交换管3内向右方流动的过程中被过冷却,然后进入至第3集液箱6的过冷却部出口集液部14内,并从制冷剂出口16以及制冷剂出口部件18通过而流出,并经由膨胀阀而输送至蒸发器。
在上述冷凝器40中,当制冷剂从第1空间44流入至第2空间45时产生压力损失,因此在第1空间44和第2空间45内,分别会在制冷剂压力条件上产生明确的差,其结果为,能够明确与第1空间44连通的第3热交换通路P3的制冷剂状态与第2空间45内的制冷剂状态的差。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冷凝器1同样地,第3热交换通路P3中的下部的热交换管3内的制冷剂状态、与作为受液部41的第2集液箱5的第2空间45内的制冷剂状态之间的差变得明确,能够抑制在作为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第3热交换通路P3的热交换管3内被冷凝并被过冷却的液相制冷剂蓄留的情况,冷凝器40内的制冷剂不易受到温度或风速等外部环境的变动。其结果为,在谋求冷凝器40的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提高冷凝部40A的冷凝能力相对于外部环境变动的稳定性,由此即使在特殊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冷凝部40A也能够稳定发挥被期待的制冷剂冷凝能力。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如图10~图12所示。
图10具体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冷凝器的整体构成,图11示意表示图10的冷凝器,图12表示图10的冷凝器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在图11中,省略了各热交换管3的图示,并且也省略了波纹状散热片、侧板、制冷剂入口部件以及制冷剂出口部件的图示。
在图10以及图11中,冷凝器50具有:冷凝部50A;设在冷凝部50A的下方的过冷却部50B;和与冷凝部50A以及过冷却部50B独立地设在冷凝部50A与过冷却部50B之间且由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上下两端部被封闭的筒状体构成的受液箱51(受液部)。
在冷凝器50的冷凝部50A上,设有由沿上下连续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3构成的至少1个在此为3个热交换通路P1、P2、P3,在过冷却部50B上,设有由沿上下连续排列的多个热交换管3构成的至少1个在此为1个热交换通路P4。设在冷凝部50A上的热交换通路P1、P2、P3为制冷剂冷凝通路,设在过冷却部50B上的热交换通路P4为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分别构成各热交换通路P1、P2、P3、P4的全部热交换管3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同,并且相邻的2个热交换通路的热交换管3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不同。在此,将全部热交换通路P1、P2、P3、P4从上依次称为第1~第4热交换通路。从第3热交换通路P3(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3流出的制冷剂经由受液箱51而流入至第4热交换通路P4(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3。
在冷凝器50的左端侧,以使受液箱51位于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式配置有:通过钎焊而连接有第1~第4热交换通路P1、P2、P3、P4的全部热交换管3的左端部的铝制左集液箱52;和与左集液箱52独立地形成的受液箱51。在冷凝器50的右端部侧配置有通过钎焊而连接有第1~第4热交换通路P1、P2、P3、P4的全部热交换管3的右端部的铝制右集液箱53。在左集液箱52内以及右集液箱53内,分别通过设在第2热交换通路P2与第3热交换通路P3之间的高度位置上的板状的铝制分割部件54而分割成上下的集液箱部55、56、57、58,在两集液箱52、53的上集液箱部55、57上连接有第1~第3热交换通路P1、P2、P3的热交换管3,在两个集液箱52、53的下集液箱部56、58上连接有第4热交换通路P4的热交换管3。
左集液箱52的上集液箱部55内通过设在第2热交换通路P2与第3热交换通路P3之间的高度位置上的板状的铝制分隔部件12而分割成上下2个区域55a、55b,在上侧区域55a内设有供第1热交换通路P1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以及第2热交换通路P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的第1中间集液部42,在下侧区域55b内设有供第3热交换通路P3(冷凝部50A的下端的热交换通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连通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另外,在左集液箱52的下集液箱部56的整体上,设有供第4热交换通路P4(过冷却部50B的上端的热交换通路)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的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11。
右集液箱53的上集液箱部57内通过设在第1热交换通路P1与第2热交换通路P2之间的高度位置上的板状的铝制分隔部件12而分割成上下2个区域57a、57b。在上侧区域57a内设有供冷凝部50A的第1热交换通路P1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的冷凝部入口集液部13,在下侧区域57b内设有供冷凝部50A的第2热交换通路P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以及第3热交换通路P3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的第2中间集液部43。另外,在右集液箱53的下集液箱部58的整体上,设有供第4热交换通路P4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连通的过冷却部出口集液部14。在右集液箱53的冷凝部入口集液部13的上部形成有制冷剂入口15,并且在过冷却部出口集液部14上设有制冷剂出口16。另外,在右集液箱53上接合有与制冷剂入口15连通的制冷剂入口部件17以及与制冷剂出口16连通的制冷剂出口部件18。
受液箱51由通过钎焊等固定在左集液箱52的下部的铝制基础部件59、和为上端被封闭并且下端开口的圆筒状且拆装自如地安装在基础部件59上的铝制受液箱主体61构成,受液箱51的上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并且受液箱51的下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
如图12所示,受液箱51的基础部件59为下端被封闭并且上端开口的圆筒状,在基础部件59中的与比左集液箱52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在高度上的中央附近靠下方对应的部分上、以及在与比左集液箱52的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11在高度上的中央附近靠上方对应的部分上,分别以向右侧突出状一体形成有连通部件62、63,上下两个连通部件62、63的前端焊接在左集液箱52的周壁上。
在基础部件59的上部外周面上形成有凸螺纹64,并且在受液箱主体61的下端部内周面上形成有与基础部件59的凸螺纹64螺合的凹螺纹65,受液箱主体61的下端部螺合覆盖基础部件59的上端部,由此受液箱主体61拆装自如地安装在基础部件59上,且受液箱主体61的下端开口由基础部件59封闭。
在受液箱51内设有:供制冷剂从第3热交换通路P3的热交换管3经由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流入的第1空间66;与第1空间66相比位于上方且供制冷剂从第1空间66内流入的第2空间67;和位于第1空间66的下方且供制冷剂从第2空间67流入并且向第4热交换通路P4的热交换管3流出的第3空间68,在制冷剂从第1空间66流入至第2空间67的部分上设有节流部。第1空间66设在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的下端相比靠上方的部分上。
在受液箱51的基础部件59的上连通部件62形成有使左集液箱52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内以及受液箱51的第1空间66内连通的连通路69,在受液箱51的基础部件59的下连通部件63形成有使左集液箱52的过冷却入口集液部11内以及受液箱51的第3空间68内连通的连通路71。上连通部件62的连通路69成为当制冷剂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内流入至第1空间66时的节流部。上连通部件62的连通路69的流路截面面积优选为,在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连通的第3热交换通路P3的全部热交换管3的总流路截面面积以下。
在受液箱51内设有:将受液箱51内分割成第1空间66和第2空间67的第1分隔部件25;将受液箱51内分割成第1空间66和第3空间68的第2分隔部件26;以及具有使第2空间67与第3空间68连通的制冷剂通过路28的制冷剂流通部件27。
配置在受液箱51内的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上端与第1分隔部件25相比位于上方(第2空间67内),并且下端与第2分隔部件26相比位于下方且位于受液箱51的下端部(第3空间68内),配置成跨过第1~第3空间66、67、68。在制冷剂流通部件27中的存在于第2空间67内的部分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使制冷剂通过路28与第2空间67连通的第1连通口31,在制冷剂流通部件27中的存在于第3空间68内的部分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使制冷剂通过路28与第3空间68连通的第2连通口32,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制冷剂通过路28与第1空间66成为非连通状态。
此外,在图10~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3的冷凝器50的情况下,第1分隔部件25也一体形成在制冷剂流通部件27上,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与第2分隔部件26同样地由铝板构成,钎焊在受液箱51的基础部件59的周壁上。在该情况下,在第1分隔部件25中的与中心相比靠左右方向外侧的部分上形成有圆形的贯穿孔,制冷剂流通部件27从上方紧密地穿插至该贯穿孔中。
冷凝器50与压缩机、膨胀阀(减压器)以及蒸发器一同构成制冷循环,并作为汽车空调而搭载在车辆上。
在具有上述构成的冷凝器50的汽车空调中,由压缩机压缩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从制冷剂入口部件17以及制冷剂入口15通过而流入至右集液箱53的冷凝部入口集液部13内,并在第1热交换通路P1的热交换管3内向左方流动而流入至左集液箱52的第1中间集液部42内。流入至第1中间集液部42内的制冷剂在第2热交换通路P2的热交换管3内向右方流动而流入至右集液箱53的第2中间集液部43内,而且在第3热交换通路P3的热交换管3内向左方流动而流入至左集液箱52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内。
流入至左集液箱52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内的制冷剂从基础部件59的上连通部件62的连通路69通过而以横向流入至受液箱51的第1空间42内。此时,连通路69作为节流部而发挥作用,当制冷剂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流入至第1空间66时产生压力损失。
流入至受液箱51的第1空间66内的制冷剂从第1分隔部件25的制冷剂通过孔35通过而流入至第2空间67内,在第2空间67内分离为气相和液相,液相制冷剂蓄留在第2空间67内。此时,制冷剂通过孔35作为节流部而发挥作用,当制冷剂从第1空间66流入至第2空间67时产生压力损失。另外,制冷剂从第1空间66内以朝向上方流动而流入至第2空间67内,因此提高第2空间67中的气液分离功能。
在受液箱51的第2空间67内被气液分离并蓄留的液相制冷剂从制冷剂流通部件27的第1连通口31进入至制冷剂通过路28内并在制冷剂通过路28内向下方流动,不会流入至第1空间66地从第2连通口32流入至第3空间68内。流入至第3空间68内的制冷剂从基础部件59的下连通部件63的连通路71通过,并进入至左集液箱52的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11内。进入至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11内的制冷剂进入至第4热交换通路P4的热交换管3内,并在热交换管3内向右方流动的过程中被过冷却,然后,进入至右集液箱53的过冷却部出口集液部14内,并从制冷剂出口16以及制冷剂出口部件18通过而流出,经由膨胀阀输送至蒸发器。
在上述冷凝器50中,当制冷剂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流入至第1空间66时,以及在制冷剂从第1空间66流入至第2空间67时分别会产生压力损失,因此在冷凝部出口集液部9与第1空间66内、以及在第1空间66内与第2空间67内,分别会在制冷剂压力条件上产生明确的差,其结果为,能够明确与第1空间66连通的第3热交换通路P3的制冷剂状态与第2空间67内的制冷剂状态的差。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冷凝器1同样地,第3热交换通路P3中的下部的热交换管3内的制冷剂状态、与受液部51的第2集液箱空间67内的制冷剂状态之间的差变得明确,能够抑制在作为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第3热交换通路P3的热交换管3内被冷凝并被过冷却的液相制冷剂蓄留的情况,冷凝器50内的制冷剂不易受到温度或风速等外部环境的变动。其结果为,在谋求冷凝器50的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提高冷凝部50A的冷凝能力相对于外部环境变动的稳定性,由此即使在特殊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冷凝部50A也能够稳定发挥被期待的制冷剂冷凝能力。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的方式构成。
1)一种冷凝器,具有:冷凝部;设在冷凝部的下方的过冷却部;和设在冷凝部与过冷却部之间且由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上下两端部被封闭的筒状体构成的受液部,在冷凝部设有由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且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并列状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至少1个制冷剂冷凝通路,在过冷却部设有由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且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并列状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至少1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经过受液部而流入至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其中,
在受液部内设有:供制冷剂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的第1空间;与第1空间相比位于上方且供制冷剂从第1空间内流入并分离为气相和液相的第2空间;和位于第1空间的下方且供制冷剂从第2空间流入并且向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出的第3空间,在制冷剂从第1空间流入至第2空间的部分上设有节流部。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冷凝器,在受液部内设有:将受液部内分割成第1空间和第2空间的第1分隔部件;将受液部内分割成第1空间和第3空间的第2分隔部件;以及具有使第2空间与第3空间连通的制冷剂通过路的制冷剂流通部件,在第1分隔部件上形成有使第1空间与第2空间连通的制冷剂通过孔,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至第1空间内的制冷剂通过第1分隔部件的制冷剂通过孔而流入至第2空间,接着通过制冷剂流通部件的制冷剂通过路而流入至第3空间内,然后流入至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第1分隔部件的制冷剂通过孔成为当制冷剂从第1空间流入至第2空间时的节流部。
3)根据上述2)所述的冷凝器,制冷剂流通部件由上端与第1分隔部件相比位于上方并且下端与第2分隔部件相比位于下方且内部成为制冷剂通过路的筒状体构成,第1分隔部件以及第2分隔部件以将受液部的内周面与制冷剂流通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封堵的方式设置,在制冷剂流通部件中的与第1分隔部件相比位于上方的部分上,形成有使制冷剂流通部件的制冷剂通过路与第2空间连通的第1连通口,在制冷剂流通部件中的与第2分隔部件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形成有使制冷剂流通部件的制冷剂通过路与第3空间连通的第2连通口,制冷剂流通部件的制冷剂通过路与第1空间处于非连通状态,从第1连通口进入至制冷剂通过路内的制冷剂不会流入至第1空间而从第2连通口流入至第3空间内。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冷凝部具有与受液部独立地设置且供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连通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过冷却部具有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在左右某一侧为同一侧且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相比设在下方并且供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的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受液部的下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且受液部的上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在受液部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之间设有具有连通路的连通部件,并且受液部的第1空间内和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内经由连通部件的连通路而连通,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流出的制冷剂通过连通部件的连通路而流入至受液部的第1空间内,连通部件的连通路成为当制冷剂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流入至受液部的第1空间时的节流部。
5)根据上述4)所述的冷凝器,连通部件的连通路的流路截面面积成为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连通的全部热交换管的总流路截面面积以下。
6)根据上述4)或5)所述的冷凝器,在左右任意的一端部侧,以使连接有过冷却部的全部热交换管的第2集液箱与连接有冷凝部的全部热交换管的第1集液箱相比位于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式设有第1集液箱和第2集液箱,第2集液箱兼作受液部,在第1集液箱上设有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第2集液箱的下端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且第2集液箱的上端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连接有过冷却部的全部热交换管,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设有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靠上方的部分设有第1空间,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靠下方的部分设有第3空间,第2集液箱的第3空间兼作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
7)根据上述6)所述的冷凝器,在冷凝部设有1个制冷剂冷凝通路,在第1集液箱的整体上设有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并且在冷凝部出口集液部上连接有制冷剂冷凝通路的全部热交换管,在过冷却部上设有1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的整体上设有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并且在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上连接有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全部热交换管。
8)根据上述4)或5)所述的冷凝器,在左右任意的一端部侧配置有:连接有冷凝部以及过冷却部的全部热交换管的集液箱;和与集液箱独立地形成的受液部,集液箱内通过分割部件而分割成上下2个集液箱部,在集液箱的上集液箱部连接有冷凝部的全部热交换管,并且在集液箱的下集液箱部连接有过冷却部的全部热交换管,在集液箱的上集液箱部设有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在集液箱的下集液箱部设有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在受液部中的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靠上方的部分设有第1空间,受液部的第3空间内和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内经由具有连通路的第2连通部件而连通,从受液部的第3空间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2连通部件的连通路而流入至集液箱的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内。
9)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冷凝部具有:至少2个制冷剂冷凝通路;和供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连通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过冷却部具有:至少1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在左右某一侧为同一侧且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相比设在下方并且供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的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受液部的下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且受液部的上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在左右任意的一端部侧,以使连接有冷凝部中的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以及过冷却部的全部热交换管的第2集液箱与连接有冷凝部中的除了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之外的热交换管的第1集液箱相比位于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式配置有第1集液箱和第2集液箱,第2集液箱兼作受液部,第2集液箱的下端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且第2集液箱的上端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连接有冷凝部中的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以及过冷却部的全部热交换管,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靠下方的部分上,以使冷凝部出口集液部位于上方的方式设有冷凝部出口集液部以及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在第2集液箱中的连接有冷凝部的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部分设有第1空间,在第2集液箱中的连接有过冷却部的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的部分设有第3空间,第2集液箱的第1空间兼作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并且第2集液箱的第3空间兼作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冷凝器,在过冷却部设有1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上连接有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全部热交换管。
根据上述1)~10)所述的冷凝器,冷凝器具有:冷凝部;设在冷凝部的下方的过冷却部;和由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上下两端部被封闭的筒状体构成的受液部,其中,在受液部内设有:供制冷剂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的第1空间;与第1空间相比位于上方且供制冷剂从第1空间内流入并分离为气相和液相的第2空间;和位于第1空间的下方且供制冷剂从第2空间流入并且向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出的第3空间,在制冷剂从第1空间流入至第2空间的部分上设有节流部,因此,根据节流部的作用,而当制冷剂从第1空间流入至第2空间时产生压力损失,在第1空间和第2空间内会在制冷剂压力条件上产生明确的差。因此,能够明确与第1空间连通的冷凝部的下端的热交换通路的制冷剂状态与第2空间内的制冷剂状态的差,能够抑制在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内被冷凝并被过冷却的液相制冷剂蓄留的情况,冷凝器内的制冷剂不易受到温度或风速等外部环境的变动。其结果为,在谋求冷凝器的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提高冷凝部的冷凝能力相对于外部环境变动的稳定性,由此即使在特殊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冷凝部也能够稳定发挥被期待的制冷剂冷凝能力。
另外,根据上述1)~10)所述的冷凝器,在第2空间内制冷剂被分离为气相和液相,但制冷剂从第1空间朝向上方流动而流入至第2空间内,因此提高气液分离功能。
根据上述2)所述的冷凝器,能够以比较简单的构造在受液部内设置第1空间、第2空间以及第3空间,并且能够在制冷剂从第1空间流入至第2空间的部分上设置节流部。
根据上述4)的冷凝器,使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内与受液部的第1空间内连通的连通部件的连通路成为当制冷剂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流入至受液部的第1空间时的节流部,因此根据连通部件的连通路的作用,而当制冷剂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流入至第1空间时产生压力损失,在制冷剂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和第1空间内会在制冷剂压力条件上产生明确的差。因此,能够进一步明确经由冷凝部出口集液部以及连通部件而与第1空间连通的冷凝部的下端的热交换通路的制冷剂状态与第2空间内的制冷剂状态的差。因此,冷凝器内的制冷剂不易受到温度或风速等外部环境的变动,即使在谋求冷凝器的小型化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提高冷凝部的冷凝能力相对于外部环境变动的稳定性,由此即使在特殊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冷凝部也能够稳定发挥被期待的制冷剂冷凝能力。
根据上述5)所述的冷凝器,连通部件的连通路作为上述节流部的作用变得显著。

Claims (10)

1.一种冷凝器,具有:冷凝部;设在冷凝部的下方的过冷却部;和设在冷凝部与过冷却部之间且由将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上下两端部被封闭的筒状体构成的受液部,在冷凝部设有由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且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并列状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至少1个制冷剂冷凝通路,在过冷却部设有由将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并且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并列状配置的多个热交换管构成的至少1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出的制冷剂经过受液部而流入至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所述冷凝器的特征在于,
在受液部内设有:供制冷剂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的第1空间;与第1空间相比位于上方且供制冷剂从第1空间内流入并将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和液相的第2空间;和位于第1空间的下方且供制冷剂从第2空间流入并且向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出的第3空间,在制冷剂从第1空间流入至第2空间的部分设有节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受液部内设有:将受液部内分割成第1空间和第2空间的第1分隔部件;将受液部内分割成第1空间和第3空间的第2分隔部件;以及具有使第2空间与第3空间连通的制冷剂通过路的制冷剂流通部件,在第1分隔部件上形成有使第1空间与第2空间连通的制冷剂通过孔,从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流入至第1空间内的制冷剂通过第1分隔部件的制冷剂通过孔而流入至第2空间,接着通过制冷剂流通部件的制冷剂通过路而流入至第3空间内,然后流入至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第1分隔部件的制冷剂通过孔成为当制冷剂从第1空间流入至第2空间时的节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制冷剂流通部件由上端与第1分隔部件相比位于上方并且下端与第2分隔部件相比位于下方且内部成为制冷剂通过路的筒状体构成,第1分隔部件以及第2分隔部件以将受液部的内周面与制冷剂流通部件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封堵的方式设置,在制冷剂流通部件中的与第1分隔部件相比位于上方的部分,形成有使制冷剂流通部件的制冷剂通过路与第2空间连通的第1连通口,在制冷剂流通部件中的与第2分隔部件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形成有使制冷剂流通部件的制冷剂通过路与第3空间连通的第2连通口,制冷剂流通部件的制冷剂通过路与第1空间处于非连通状态,从第1连通口进入至制冷剂通过路内的制冷剂不会流入至第1空间而从第2连通口流入至第3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冷凝部具有与受液部独立地设置且供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连通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过冷却部具有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在左右的某一侧为同一侧且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相比设在下方并且供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的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受液部的下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且受液部的上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在受液部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之间设有具有连通路的连通部件,并且受液部的第1空间内和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内经由连通部件的连通路而连通,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流出的制冷剂通过连通部件的连通路而流入至受液部的第1空间内,连通部件的连通路成为当制冷剂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流入至受液部的第1空间时的节流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连通部件的连通路的流路截面面积成为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连通的全部热交换管的总流路截面面积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任意的一端部侧,以使连接有过冷却部的全部热交换管的第2集液箱与连接有冷凝部的全部热交换管的第1集液箱相比位于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式设有第1集液箱和第2集液箱,第2集液箱兼作受液部,在第1集液箱上设有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第2集液箱的下端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且第2集液箱的上端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连接有过冷却部的全部热交换管,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设有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靠上方的部分设有第1空间,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靠下方的部分设有第3空间,第2集液箱的第3空间兼作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冷凝部设有1个制冷剂冷凝通路,在第1集液箱的整体上设有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并且在冷凝部出口集液部上连接有制冷剂冷凝通路的全部热交换管,在过冷却部上设有1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的整体上设有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并且在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上连接有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全部热交换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任意的一端部侧配置有:连接有冷凝部以及过冷却部的全部热交换管的集液箱;和与集液箱独立地形成的受液部,集液箱内通过分割部件而分割成上下2个集液箱部,在集液箱的上集液箱部连接有冷凝部的全部热交换管,并且在集液箱的下集液箱部连接有过冷却部的全部热交换管,在集液箱的上集液箱部设有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在集液箱的下集液箱部设有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在受液部中的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靠上方的部分设有第1空间,受液部的第3空间内和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内经由具有连通路的第2连通部件而连通,从受液部的第3空间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2连通部件的连通路而流入至集液箱的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冷凝部具有:至少2个制冷剂冷凝通路;和供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端部连通的冷凝部出口集液部,过冷却部具有:至少1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在左右的某一侧为同一侧且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相比设在下方并且供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端部连通的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受液部的下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且受液部的上端与冷凝部出口集液部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在左右任意的一端部侧,以使连接有冷凝部中的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以及过冷却部的全部热交换管的第2集液箱与连接有冷凝部中的除了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之外的热交换管的第1集液箱相比位于左右方向外侧的方式配置有第1集液箱和第2集液箱,第2集液箱兼作受液部,第2集液箱的下端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并且第2集液箱的上端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上方,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位于下方的部分上,连接有冷凝部中的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以及过冷却部的全部热交换管,在第2集液箱中的与第1集液箱的下端相比靠下方的部分上,以使冷凝部出口集液部位于上方的方式设有冷凝部出口集液部以及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在第2集液箱中的连接有冷凝部的下端的制冷剂冷凝通路的热交换管的部分设有第1空间,在第2集液箱中的连接有过冷却部的上端的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热交换管的部分设有第3空间,第2集液箱的第1空间兼作冷凝部出口集液部,并且第2集液箱的第3空间兼作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过冷却部设有1个制冷剂过冷却通路,在过冷却部入口集液部上连接有制冷剂过冷却通路的全部热交换管。
CN201520595353.0U 2014-08-08 2015-08-07 冷凝器 Active CN20506624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2118 2014-08-08
JP2014-162118 2014-08-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66247U true CN205066247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135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95353.0U Active CN205066247U (zh) 2014-08-08 2015-08-07 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94602B2 (zh)
JP (1) JP6572040B2 (zh)
CN (1) CN205066247U (zh)
DE (1) DE1020151130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90693B2 (en) * 2016-03-28 2018-02-13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Charge air cooler
JP6572931B2 (ja) * 2016-04-08 2019-09-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熱交換器
US10094601B2 (en) * 2016-07-12 2018-10-09 Keihin Therm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ndenser
CN108286803B (zh) * 2018-04-09 2023-09-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冷凝加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5255A (ja) * 2000-02-22 2001-08-31 Showa Denko Kk 凝縮器
US6981389B2 (en) * 2003-12-12 2006-01-03 Calsonickansei North America, Inc. Receiver and service cartridge for a condenser system
US20090173102A1 (en) * 2004-01-27 2009-07-09 Showa Denko K.K. Condenser
JP4669792B2 (ja) * 2006-02-14 2011-04-13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用受液器
WO2010047320A1 (ja) * 2008-10-20 2010-04-2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コンデンサ
JP2010175166A (ja) * 2009-01-30 2010-08-12 Showa Denko Kk 熱交換器
JP5732258B2 (ja) * 2010-02-16 2015-06-10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コンデンサ
JP5622411B2 (ja) * 2010-03-19 2014-11-12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コンデンサ
JP2012010200A (ja) * 2010-06-25 2012-01-12 Sharp Corp 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JP5651431B2 (ja) * 2010-11-08 2015-01-14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コンデンサ
JP6039946B2 (ja) * 2012-07-13 2016-12-07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サーマル・テクノロジー コンデン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38196A (ja) 2016-03-22
US10094602B2 (en) 2018-10-09
DE102015113095A1 (de) 2016-02-11
US20160040916A1 (en) 2016-02-11
JP6572040B2 (ja) 2019-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57354U (zh) 冷凝器
CN205066247U (zh) 冷凝器
CN102706045B (zh) 冷凝器
CN204648765U (zh) 冷凝器
CN103256759B (zh) 热交换器
CN202041029U (zh) 冷凝器
CN202002402U (zh) 冷凝器
JP4052706B2 (ja) サブクールシステムコンデンサ
JP4091416B2 (ja) 冷凍サイクル用レシーバタンク、レシーバタンク付き熱交換器及び冷凍サイクル用凝縮装置
CN107796145A (zh) 冷凝器
KR101188226B1 (ko) 판형 열교환기
CN103542619B (zh) 热交换器结构
CN109425148A (zh) 冷凝器
KR20120072157A (ko) 판형 열교환기
CN202002403U (zh) 冷凝器
CN203719258U (zh) 冷凝器
CN102221272A (zh) 冷凝器
CN108072208A (zh) 冷凝器
CN107003090A (zh) 制冷剂蒸发器
CN107606825A (zh) 冷凝器
CN203893509U (zh) 冷凝器
JP6572031B2 (ja) コンデンサ
CN101842648A (zh) 具有过冷单元的冷凝器
CN202757356U (zh) 冷凝器
CN205825517U (zh) 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chigi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chigi prefecture

Patentee before: SHOWA DENKO Kabushiki Kaish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09

Address after: Stuttgart

Patentee after: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ddress before: Tochigi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