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5808U - 便携式燃烧炉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燃烧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65808U CN205065808U CN201520742371.7U CN201520742371U CN205065808U CN 205065808 U CN205065808 U CN 205065808U CN 201520742371 U CN201520742371 U CN 201520742371U CN 205065808 U CN205065808 U CN 2050658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bustion furnace
- furnace body
- combustion
- bleed hole
- furn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41000883990 Flabellum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4
- 210000000038 chest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21143 Hypo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954 hypox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21178 picnic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28 Biom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1 carbon mon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1 e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054 m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燃烧炉,属于燃烧炉领域,包括燃烧炉炉体、燃烧炉隔离壳和炉头组件;燃烧炉炉体通过在炉体本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的一级引气孔和燃烧炉上盖设置的二级引气孔,使得燃烧炉内发生燃烧时,炉底和炉口的氧气更充足,炉体中部处在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因此燃料在燃烧空腔内进行分段燃烧,燃烧更加充分,可以大幅提高热能利用率,结合配风系统在工作状态下,持续、稳定地为燃烧炉膛配送经加热的高温空气,使得燃烧高效地混氧燃烧,放热充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炉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便携式燃烧炉。
背景技术
当下,户外风日益盛行,登山、探险、游玩之际往往少不了野炊,野炊增加了户外活动的趣味,人们在合作备餐的过程中消除隔阂,增进感情。
做饭通常情况下需要高温加热,而在户外容易获得的高温就是火焰。在野炊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挖坑或者叠砖来制作一个简单的灶台,并通过引燃树枝或者其他的可燃物来燃烧放热。在风大环境下,火焰也容易被风吹灭,或引发山火。
在此背景下,市面上出现了便携式燃烧炉。便携式燃烧炉体积小易携带,省去了制作灶台的步骤。
但是,设计者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燃烧炉由于体积小,提供的火力不够,热利用效率比较低,使用现有的便携式燃烧炉进行加热费时费力;而使用酒精、液化气等易燃危险品作为燃料虽然火力强劲,但在携带的过程中十分不安全,也不够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炉,以提高现有燃烧炉的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燃烧炉,包括燃烧炉炉体、燃烧炉支撑装置、燃烧炉隔离壳和炉头组件;
所述燃烧炉炉体包括燃烧炉上盖和带有燃烧空腔的炉体本体,所述燃烧炉上盖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上方,所述燃烧空腔的开口朝上,所述燃烧炉上盖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燃烧空腔连通的通道,所述炉体本体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分为上部侧壁和下部侧壁,所述炉体本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通入空气的一级引气孔,所述燃烧炉上盖的侧壁设置有二级引气孔,所述一级引气孔和所述二级引气孔均为通孔;
所述燃烧炉支撑装置包括底盖和至少三个支撑件,所述底盖设置在燃烧炉的底部且与燃烧炉隔离壳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地面和所述底盖的底面连接;
所述燃烧炉隔离壳为筒状且用于围住所述燃烧炉炉体,所述燃烧炉隔离壳与所述燃烧炉炉体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炉头组件包括连接组件、火头罩和锅架,所述火头罩与所述燃烧炉隔离壳的顶部连接,所述锅架为至少三个且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火头罩的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燃烧炉支撑装置,所述燃烧炉支撑装置包括底盖和至少三个支撑件,所述底盖设置在燃烧炉的底部且与燃烧炉隔离壳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地面和所述底盖的底面连接;
所述燃烧炉炉体还包括隔热筒和隔热盖,所述隔热筒的顶壁与所述燃烧炉上盖连接,所述隔热筒的底部与所述隔热盖连接,所述隔热盖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的下方且与所述炉体本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隔热盖与所述炉体本体之间通过隔热支架连接,所述隔热筒与所述炉体本体之间形成进气空腔,所述隔热盖设置有用于放置进气扇的进气开口,所述进气扇将空气带入所述进气空腔内,并通过所述一级引气孔和/或所述二级引气孔进入所述燃烧空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燃烧炉配风系统,包括进气扇和分流台,所述分流台的顶部与所述炉体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分流台设置在所述进气扇的上方且所述分流台与所述进气扇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进气扇设置在燃烧炉底部的进风口处,所述进气扇用于向所述进气空腔内输送气体,所述分流台用于将所述进气扇吸入的气体分流。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台为圆台形且所述分流台的外径由下到上逐渐增大,所述进气扇包括转动套、扇叶和扇框,所述扇叶与所述转动套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转动设置在所述扇框内,所述扇叶为多个且绕所述转动套的转动轴心线旋转对称,所述转动套设置在所述分流台的下方,所述扇叶位于所述分流台的侧壁下方,所述进气扇吸入的空气顺着所述分流台的侧壁进入所述进气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引气孔包括第一引气孔,经过所述第一引气孔进入所述燃烧空腔的气流呈环形或螺旋形流动,所述下部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向所述燃烧空腔内部凹陷的槽道,所述槽道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引气孔设置在所述槽道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引气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炉体本体的中心线异面,所述槽道的横截面形状为“V”形或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炉隔离壳包括侧壁本体,所述侧壁本体为筒状且用于放置燃烧炉的炉体,所述侧壁本体包括一个弧形部、两个延长部和一个平面部,所述弧形部与燃烧炉的炉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平面部的两个侧边与所述弧形部的两个侧边分别通过所述延长部相连,所述延长部为平板,所述延长部与所述弧形部之间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部和所述延长部均设置有至少一条向外凸出的第一弧形槽道,所述弧形槽道沿水平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部和所述延长部均设置有一条朝所述燃烧炉炉体凹陷的第二弧形槽道,所述第二弧形槽道的内壁底部压住所述燃烧炉炉体的顶壁。
进一步地,所述锅架为条状,所述锅架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火头罩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火头罩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引火通道,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自由端与所述引火通道之间或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引火通道之间,所述锅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锅架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在所述锅架的转动过程中轮流成为所述锅架的顶壁并与待加热物体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火头罩的外边缘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用于连接所述燃烧炉隔离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燃烧炉炉体通过在炉体本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的一级引气孔和燃烧炉上盖设置的二级引气孔,使得燃烧炉内发生燃烧时,炉底和炉口的氧气更充足,炉体中部处在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因此燃料在燃烧空腔内进行分段燃烧,燃烧更加充分,可以大幅提高热能利用率,结合配风系统在工作状态下,持续、稳定地为燃烧炉膛配送经加热的高温空气,使得燃烧高效地混氧燃烧,放热充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烧炉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燃烧炉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中炉体本体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变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燃烧炉隔离壳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平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侧壁本体的俯视图;
图8为图1中炉头组件中的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炉头组件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燃烧炉配风系统的装配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进气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装配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燃烧炉支撑装置的支撑件的正视图;
图14为图13的左视图;
图15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3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燃烧炉炉体100;炉体本体101;燃烧炉上盖102;落料台面103;隔热罩104;槽道105;二级引气孔106;第一引气孔107;第二引气孔108;隔热支架109;隔热盖110;燃烧炉隔离壳200;弧形部201;延长部202;平面部203;第二弧形槽道204;第一弧形槽道205;“U”形缺口206;倒边207;炉头组件300;第一工作面301;第二工作面302;第三工作面303;支承面304;贴合面305;火头罩306;锅架307;连接组件308;引火通道309;导火孔310;燃烧炉支撑装置400;支腿401;支板402;限位块403;第一通孔404;条形孔405;耳板406;第二通孔407;转轴408;底座409;燃烧炉配风系统500;进气扇501;分流台502;进气空腔503;转动套504;扇叶505;扇框506;电源线507;进气扇固定板508;挡片509;穿线槽510。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燃烧炉由于体积小,提供的火力不够,热利用效率比较低,使用现有的便携式燃烧炉进行加热费时费力;而使用酒精、液化气等易燃危险品作为燃料虽然火力强劲,但在携带的过程中十分不安全,也不够环保。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两级引气孔的燃烧炉炉体的燃烧炉,燃烧炉炉体通过在炉体本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的一级引气孔和燃烧炉上盖设置的二级引气孔,使得燃烧炉内发生燃烧时,炉底和炉口的氧气更充足,炉体中部处在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因此燃料在燃烧空腔内进行分段燃烧,燃烧更加充分。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
请参阅图1至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燃烧炉,包括燃烧炉炉体100、燃烧炉隔离壳200、燃烧炉支撑装置400、燃烧炉配风系统500和炉头组件300。
燃烧炉炉体100包括炉体本体101、燃烧炉上盖102、隔热筒104和隔热盖110。
炉体本体101设置在燃烧炉上盖102下方,燃烧炉上盖102的顶部为落料台面103,隔热罩104的顶壁与落料台面103连接,且从侧向围住燃烧炉上盖102和炉体本体101,隔热罩104与燃烧炉上盖102和炉体本体101之间形成进气空腔,隔热罩104的底部与隔热盖110连接,隔热盖110与炉体本体101之间通过隔热支架109连接。
炉体本体101的侧壁在竖直方向上分为上部侧壁和下部侧壁,下部侧壁开设有一级引气孔。
燃烧炉上盖102固定在炉体本体101的上方,燃烧炉上盖102的中部设置有与燃烧空腔连通的通道,用于引出火焰。燃烧炉上盖102上设置有二级引气孔106,二级引气孔106用于向燃烧空腔输送空气。
一级引气孔包括第一引气孔107和第二引气孔108,第一引气孔107引入到燃烧空腔内的空气呈环形或者螺旋形流动。
一级引气孔处在燃烧空腔的底部,二级引气孔106处在燃烧空腔的顶部,使得燃烧炉内发生燃烧时,炉底和炉口的氧气更充足,炉体中部处在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燃烧物在炉内燃烧,沉入炉体,底部进入空气,可燃物燃烧,并散发热量。可燃物在炉体的底部和炉体的中部主要进行第一级燃烧,产生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等,再在燃烧炉上盖102区域与新进入的空气充分混合后再次燃烧。多级燃烧能使经过加热后的高温氧气与燃烧空腔中的可燃气体充分混合燃烧,增大放热量,进而提高火力。由于进风的面积较少,热量的散发更慢,更有利于温度不断升高,使得炉体本体101内处于高温环境,进入的空气也转化为高温空气。高温环境使得投入的可燃物蕴含的水分得到快速蒸发,使得树枝等燃料产生的黑烟更少。
为了令进入燃烧空腔的空气呈环形或者螺旋形流动,第一引气孔107的中心线应当与炉体本体101的中心线异面,且各个第一引气孔107引入的气流的运动应当在水平面上是沿同一旋转方向做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运动。
无论燃烧空腔内的气流流动是沿环形还是螺旋形,由于燃烧放热,使周围的空气具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工作状态下燃烧空腔内的气流做螺旋上升的流动。
火焰跟随气流做旋转上升运动,与空气混合地更加充分;气流呈螺旋形流动热量的浪费较少,热量流失更慢;火焰的活动路径增加,与加热物体的接触时间变长,热利用更高,旋转的火焰火力均匀,热利用效率高。
请参阅图2,炉体本体101的侧壁上设置有四个凹向燃烧空腔内部的槽道105,第一引气孔107设置在槽道105的侧壁上,槽道105的横截面为“V”形。
在向内凹的槽道105上开孔,可以轻松实现第一引气孔107的中心线与炉体本体101的中心线异面的要求,使得第一引气孔107引入的气流在燃烧空腔内呈环形或螺旋形流动。
为了确保风向统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设置了四个截面为“V”形的槽道105。每个槽道105都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四个第一侧壁关于燃烧空腔的中心线旋转对称,四个第二侧壁亦关于燃烧空腔的中心线旋转对称。
槽道105沿竖向设置。第一引气孔107全部设置在四个第一侧壁上,或是全部设置在四个第二侧壁上。
请参阅图3,还可以将槽道105的数量和形状进行改变,如三个弧形槽道105。此外,槽道也能够在非竖直设置的状态下工作。
燃烧空腔加入了大量可燃物后,由于填充量大,不易于继续向内进行添加。而“V”形槽道105的外形可以顶开燃料,并在槽道105的侧壁附近形成空隙,通过空隙使用者可以继续往燃烧空腔内添加颗粒状的燃料,同时空隙也能令所有燃料均能很好地和进入炉膛的高温氧气进行混合燃烧。同时,内凹的槽道有利于加工第一引气孔107,以引入在燃烧空腔内螺旋流动的气流。
为了保证螺旋风的效果更加明显,可以适当增加槽道105的数量,增加第一引气孔107的数量,或调整第一引气孔107的角度。
此外,第一引气孔107还可以通过增加炉体的侧壁厚度,并通过在侧壁上倾斜打孔来制作。通过足够的厚度来引导穿过第一引气孔107的风不会直接吹向炉体中心,而是沿环形或是螺旋形路径进入炉内。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炉体本体101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引气孔108,第二引气孔108用于增加进气量,第二引气孔108的中心线可以与燃烧空腔的中心线共面,也可以与第一引气孔107的方向保持一致。
燃烧炉上盖102设置在炉体本体101的顶部,燃烧炉上盖102的形状为中空的圆台形。
燃烧炉上盖102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加,中间通道的截面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燃烧炉上盖102的中空结构使燃烧空腔的火焰可以从燃烧炉上盖102的中间通道冒出。
在进气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即一级引气孔和二级引气孔106引入空气的速度一定时,燃烧空腔内的气体排量一定。燃烧空腔的截面尺寸大于燃烧炉上盖102的中间通道的顶部尺寸,空气在燃烧炉上盖102的中间通道的顶部的流速大于在燃烧空腔内的流速。
根据这一特点,上小下大的通道使得火焰在燃烧炉上盖102的顶部突然窜起,令火苗可以伸出较大的高度,使火焰充分接触到燃烧炉上盖102上方的待加热物品。
燃烧炉上盖102上设置有二级引气孔106,工作时,燃烧空腔的顶部区域氧气含量较燃烧空腔中部区域的氧气含量更高。
燃烧炉上盖102的顶部为落料台面103,落料台面103的中间区域掏空,以供火苗冒出。炉体本体101内的燃烧空腔和燃烧炉上盖102的中部通道贯通。
落料台面103的顶壁为漏斗形,顶壁由四周向中间的掏空区域逐渐向下凹陷。
漏斗状的顶壁使得使用者从上方向下加料时,将本应散落在燃烧炉上盖102顶部的燃烧原料因重力影响,沿着漏斗式的斜面落入燃烧空腔内。方便使用者向燃烧空腔内添加燃料。
隔热罩104从侧向包围住了炉体本体101和燃烧炉上盖102。隔热罩104的顶部与落料台面103连接,隔热罩104的侧壁与炉体本体101、燃烧炉上盖102之间留有间隙,隔热筒的底部与隔热盖110连接,隔热盖110设置在炉体本体101的下方且与炉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隔热盖110与炉体本体101之间通过隔热支架109连接,隔热盖110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开口。
隔热罩104的侧壁为全封闭结构,隔热罩104与炉体本体101之间的留下的空隙为进气空腔,进气空腔的入口为底部的进气开口,进气空腔的出口为设置在炉体本体101上的一级引气孔和二级引气孔106。
为了提高进气空腔的空气进入速度,在燃烧炉可以在进气开口处安装设计一个进气扇,进气扇可以加速向进气空腔内注入新鲜空气,提供的风压可以确保燃烧空腔内的火苗不会从引气孔散出,而是集中通过中间通道向上放的待加热物喷涌而去。
通过调节风扇的转速,可以控制空气的燃烧炉的进气速度,进而控制内部的火力大小。
隔热罩104进一步阻止了炉体本体101的热散失,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控制在隔热罩104的内部,大幅度减少了热量的流失。整个进气空腔的温度高,进入进气空腔的空气,会快速转化成高温气体,让燃烧更加充分。
燃烧炉上盖102、炉体本体101和隔热罩104三者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焊接实现,或是一体成型。
请参阅图5至图7,燃烧炉隔离壳包括侧壁本体,侧壁本体包括平面部203、弧形部201和两个延长部202。
请参阅图5和图7,平面部203和弧形部201的两侧边均通过延长部202连接,使侧壁本体围成一个筒形并包围住燃烧炉炉体。
侧壁本体与燃烧炉炉体之间保持有间隙,避免燃烧炉炉体的热量之间传递到燃烧炉隔离壳上,利于使燃烧炉隔离壳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避免烫伤接触者。
侧壁本体的外侧与外界控制直接接触,侧壁本体上可以开始通气孔,使得侧壁本体内部也可以与外界的空气进行接触,进而全方位地对侧壁本体进行散热。
请参阅图5,还可以通过网孔板来制作侧壁本体,尤其是弧形部201和延长部202。网孔板作为现有的一种板材,其外表面上设置有间距均匀的开孔,不再需要手动开孔就能够使侧壁本体的内外两侧均有流动的空气,成本更低。
弧形部201与燃烧炉炉体之间的间隙大小均匀,在降低燃烧炉炉体对隔离壳的热传递的基础上,弧形部201的总尺寸也较小,整个隔离外壳在设置有平面部203的情况下,整体尺寸依然可控。
延长部202为平板状,延长部202与弧形部201之间的连接过渡光滑的,延长部202与燃烧炉炉体之间的间隙从靠近弧形部201的一端到靠近平面部203的一端逐渐增大。
由于平面部203与延长部202连接的两端与燃烧炉炉体之间的间隙为整个隔离壳与燃烧炉炉体之间的最大间隙,因此平面部203的隔热效果较好。
在本实施例中,延长部202为平板状,平面部203亦为平板或圆弧板,平面部203为圆弧板时,应相对于弧形部201的曲面度更小,圆弧直径更大,以能放置在平面上不会侧翻为准。
请参阅图5,弧形部201和延长部202均设置有一条朝燃烧炉炉体的方向凹陷的第二弧形槽道204,第二弧形槽道204的内壁底部压住燃烧炉炉体顶部,即落料台面103。
第二弧形槽道204的底部压住燃烧炉炉体顶端的落料台面,从而固定燃烧炉炉体与燃烧露隔离壳之间的相对位置。
燃烧炉隔离壳的底部与燃烧炉的底盖连接,底盖与燃烧炉炉体之间相对固定,第二弧形槽道204与底盖配合,阻止燃烧炉隔离壳与燃烧炉炉体之间产生上下滑动。
而弧形部201、延长部202和平面部203的外形不同,落料台面与燃烧炉隔离壳充分接触后,燃烧炉炉体与燃烧炉隔离壳之间亦无法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固定了燃烧炉隔离壳的位置。
请参阅图5和图6,侧壁本体的顶部与燃烧炉的火头罩固定连接,平面部20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添加向炉体添加燃料的“U”形缺口206。
侧壁本体的顶部与火头罩连接,火头罩是燃烧炉的锅架的支承面,锅架设置在较高的位置可以使加热锅具处在火焰的外焰部分,受热温度更高,加热更快。通过“U”形缺口206,不但可以实时观察到燃烧炉炉体冒出的火焰大小,还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向燃烧炉炉体的内部添加燃料,如颗粒状生物质燃料或干柴树叶等等。
“U”形缺口206的底部靠近落料台面或与落料台面的顶壁齐平,最大程度地提供空间用于添加燃料并提供足够的视野。
弧形部201和延长部202均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弧形槽道205,第一弧形槽道205可以提高弧形部201和延长部202的强度和刚度,使弧形部201和延长部202可以具备一定的张力,在使用中不易变形。第一弧形槽道205也可以向内凹陷。
请参阅图7,延长部202与平面部203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边207。
两个延长部202各自与平面部203之间的连接处均设置了倒边207,将原本的两个尖锐连接角分散为四个角度更大的连接角,缓和了延长部202与平面部203之间的转折,避免在携带时尖锐的连接角对人造成明显地挤压。
请参阅图1、图13、图14、图15和图16,燃烧炉支撑装置400包括底盖和至少三个支撑件。
底盖与燃烧炉隔离壳的底部相连接。
底盖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通风的第三通道,
支撑件设置在底盖下方,且与底盖转动连接,支撑件包括支腿401和支板402。
支撑件与底盖之间可转动,使用在工作前打开支撑件、翻出支撑件,在工作后聚拢支撑件进行收纳,可以减少燃烧炉的占用空间。
支撑件的转动方向应为朝向底盖的中心线的方向和远离底盖的中心线的方向。
为便于表述,以支撑件在工作状态时的位置进行描述。
本实施例中,底盖转动连接三个支撑件,三个支撑件绕第三通道的中心线旋转对称。
支腿401是支撑件的主体,支腿401为长条状。支腿401的一端为转动端,穿设有转轴408,并通过转轴408与底盖转动连接,在工作状态时离地面较远;支腿40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与支板402连接,在工作状态时离地面较近。
支撑件在收纳状态时,支腿401向靠近底盖的中心线方向翻折,支腿401的自由端靠近底盖中心线;支撑件在工作状态时,支腿401向远离底盖的中心线方向翻折,支腿401的自由端离底盖中心线的距离达到最大值。支腿401上设置有用于减轻重量的条形孔405。
支腿40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403,当限位块403的顶壁与燃烧炉的底部接触时,支撑件处在向远离燃烧炉底部的中心线方向翻折的行程终点。
限位块403用于限定支撑件在向外翻折时的行程终点。工作时,限位块403的顶壁恰好与燃烧炉的底盖接触,使得支撑件在承重状态下可以继续保持当前的位置。
限位块403仅在支撑件向外翻折时起作用,并限定支撑件往外翻折的最大位置。在将支撑件向内翻折时,限位块403不起作用。
支板402为板状,支板402垂直设置在支腿401的底部。支板402与支腿401之间可以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连接。支撑件在工作时,支板402的底面与地面接触。
支板402增大了支撑装置与底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装置在地面松软的区域也能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支板402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404,第一通孔404可以用于穿设固定件。
固定件从上往下穿设在第一通孔404内并插入地面,使得整个支撑系统与地面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
通过固定件,支撑装置在大风环境下也能使用,可以降低燃烧炉侧翻的风险。
支撑件与底盖之间的连接通过耳板406组来实现。耳板406组的数量与支撑件的数量相同,每个耳板406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块耳板406,耳板406上设置有用于穿设转轴408的第二通孔407,转轴408贯穿支腿401且转动支承在耳板406上。
支撑件通过耳板406组与燃烧炉的底部连接,转轴408的两端转动设置在耳板406上开设的第二通孔407内,进而使支撑件能够绕转轴408转动。
耳板406组可以直接固定设置在底盖的底面,还可以通过添加底座409实现。
请参阅图16,耳板406组的两个耳板406设置在底座409的同一侧面,耳板406从底盖的上方向下伸出底盖的底部,底座409的底面抵住底盖的顶面,两个耳板406支承转轴408。
为了减少底座409与底盖之间的晃动,底座409与底盖之间还可以通过螺栓进一步固定。
请参阅图1、图8和图9,炉头组件300包括锅架307、火头罩306和连接组件308。
火头罩306设置在燃烧炉的炉体的出火口上方,火头罩306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引出燃烧炉炉体内的火焰的引火通道309。
锅架307通过连接组件308与火头罩306转动连接。
锅架307包括第一工作面301、第二工作面302,两个工作面均可以用于支撑待加热器具,第一工作面301和第二工作面302分别是锅架307上相对的两个侧壁。
锅架307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工作面301和第二工作面302轮流成为锅架307的顶壁。即在锅架307转动过程中的行程起点和行程终点时,第一工作面301或第二工作面302为锅架307的顶壁,进而与待加热锅具的锅底接触。
第一工作面301和第二工作面302的长度不一样,第一工作面301的长度相对于第二工作面302更长。
为了便于表述,将锅架307的两端分别命名为自由端和固定端。固定端是靠近连接组件308的一端,自由端为锅架307远离连接组件308的一端。
长度更长的第一工作面301作为顶壁时,第一工作面301与锅底接触。此时,第二工作面302与火头罩306接触,以保证整个锅架307在承重时不会发生相对运动。且锅架307在转动过程中的自由端在此时应该指向远离火头罩306中心的方向。
长度较第一工作面301短的第二工作面302作为顶壁时,第二工作面302与锅底接触。此时,第一工作面301与火头罩306接触,以保证整个锅架307在承重时不会发生相对运动。且锅架307在转动过程中的自由端在此时应该指向靠近火头罩306中心的方向。
上述的两种情况为炉头组件300的两种基本工作形态。
由于第一工作面301和第二工作面302在两种基本工作形态下有与火头罩306贴合的情况,因此,在第一工作面301与第二工作面302上均设置有贴合面305,贴合面305为平面。两个贴合面305的位置分别为两个工作面与火头罩306的接触区域。
第一工作面301和第二工作面302除了贴合面305外,还包括支承面304。支承面304用于直接与锅底接触。
支承面304为凹凸面,支承面304可以为锯齿状或是波浪状。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支承面304为锯齿状。
支承面304可以降低锅底与支承面304之间发生打滑的概率。
两个工作面上的支承面304均靠近锅架307的自由端;两个工作面上的贴合面305均靠近锅架307的固定端。
将第一工作面301和第二工作面302的长度进行差异化,可以衍生出第三工作面303,第三工作面303分别与第一工作面301和第二工作面302相连。
在第二工作面302为支撑托架的顶壁这一基本工作状态下,第二工作面302和第三工作面303均可以与锅底接触。当锅底的尺寸较小时,锅具的底部边缘与第三工作面303这一个坡面接触,当锅底的尺寸稍大一些时,锅底与第二工作面302接触。当锅底的半径远大于连接组件308到火头罩306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时,将锅架307向外翻折,使第二工作面302与火头罩306接触,第一工作面301作为锅架307的顶壁,由第一工作面301与待加热的锅具接触。
请参阅图9,火头罩306上设置有四个导火孔310。导火孔310不但可以减轻整体的重量,还能够使冒出的火焰均匀分布在待加热物体底部,使热量向上传播得更快。
火头罩306的外边缘与导火孔310的内边缘均设置有向下的翻边。
火头罩306向下的翻边能够提高火头罩306的整体强度,同时还方便与燃烧炉隔离壳连接;导火孔310的向下的翻边,可以减少火头罩306在高温下的变形,同时能增加锅架307的承重能力。
连接组件308用于将锅架307和火头罩306连接起来,同时使锅架307可以绕火头罩306转动。
请参阅图9,连接组件308包括转动支架和转轴,转动直接固定在火头罩306上,转动支架的包括底座和两个凸起的支板,两个支板从火头罩306的下方伸出火头罩306,底座的顶壁抵住火头罩306的底部,支板和锅架307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转轴的通孔,转轴贯穿锅架307并转动支承在支架上。
请参阅图10至图12,燃烧炉配风系统包括进气扇固定板、进气扇和分流台。
进气空腔设置在燃烧炉的隔热筒与燃烧炉的炉体本体之间,进气空腔与燃烧空腔通过引气孔连接,整个进气空腔只有底部的进风口和炉体上的引气孔,其他区域密闭不通气。
分流台502的顶部与燃烧炉炉体的底部连接,分流台502设置在进气扇501的上方且分流台502与进气扇501之间设置有间隙。
分流台502为圆台形且分流台502的外径由下到上逐渐增加,上大下小的分流台502的侧壁为斜面,进气扇501吹入的风先接触到分流台502,并沿着分流台502的侧壁向四周散开,进入到进气空腔内。
由于分流台502设置在燃烧炉炉体的底部,与燃烧空腔之间的距离端,传递过来的热量较大。因此,分流台502的温度较高,由于分流台502的下方设置有进气扇501,分流台502保持高温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因此,通过隔热材料制作分流台502,可以降低分流台502的温度,避免进气扇501在高温环境下加速老化。
隔热材料种类繁多,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进气扇501设置在炉底的进风口,处在分流台502的下方。进气扇501与分流台502之间设置有空隙,防止分流台502将热量传导至进气扇501上,或影响进气扇501的引气工作。
请参阅图11,进气扇501包括转动套504、扇叶505和扇框506,扇框506设置有用于放置转动套504和扇叶505的第一通道,扇叶505与转动套504固定连接,转动套504转动设置在第一通道内,扇叶505绕转动套504的转动轴心线旋转对称。扇框506用于支撑转动套504,扇叶505设置在转动套504侧壁,转动套504可以在扇框506内转动。
扇叶505的形状和风扇的工作原理均为现有技术,扇框506的结构可以参照笔记本散热扇的结构,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转动套504设置在分流台502的下方,扇叶505位于分流台502的侧壁下方,进气扇501吸入的空气顺着分流台502的侧壁进入进气空腔。
分流台502的底壁在竖直面上对应进气扇501的转动套504,分流台502的侧壁在竖直面上对应进气扇501的扇叶505,进气扇501吹进来的空气大部分直接吹向分流台502的侧壁,并顺着倾斜的侧壁面引导至进气空腔。
进气扇固定板508,进气扇固定板508设置在进气扇501下方且进气扇固定板508的顶壁抵住所述扇框506的底壁,进气扇固定板508设置有用于进气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同轴。
在进气扇501下方设置一个进气扇固定板508,抵住进气扇501的底壁。进气扇固定板508上的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同轴以免阻碍进气扇501将外界的空气吹入进气空腔。进气扇固定板508用于防止进气扇501掉落或遗失。
进气扇501进气扇固定板508设置有用于通过所述进气扇501的电源线507的穿线槽510。
在固定板上设置穿线槽510可以到梳理电源线507,防止其打结的作用,同时,在电源线507上可以设置定位块,通过电源线507上的定位块可以将电源线507卡设在穿线槽510上。
底盖设置有用于容纳进气扇固定板508的沉槽,沉槽设置有用于进气的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同轴,组成贯通的进气通道。
请参阅图12,在沉槽四周设置至少三个挡片509,三个挡片509绕沉槽的中心线旋转对称,并通过转轴连接在底盖。挡片509能够在水平面上绕转轴转动,挡片509的顶部能够抵住进气扇固定板508的底部。
沉槽可以容纳进气扇固定板508,配合进气扇固定板508下方的的挡片509可以限制进气扇固定板508的位置。
挡片509在转动过程中具有抵住进气扇固定板508的底部与完全脱离进气扇固定板508两种状态,通过挡片509固定进气扇固定板508时,更方便取下固定板。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扇固定板508通过挡片509卡在沉槽内,但并不表示只能使用挡片509,还可以通过的螺栓进行固定。
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炉炉体、燃烧炉支撑装置、燃烧炉隔离壳和炉头组件;
所述燃烧炉炉体包括燃烧炉上盖和带有燃烧空腔的炉体本体,所述燃烧炉上盖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上方,所述燃烧空腔的开口朝上,所述燃烧炉上盖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燃烧空腔连通的通道,所述炉体本体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分为上部侧壁和下部侧壁,所述炉体本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通入空气的一级引气孔,所述燃烧炉上盖的侧壁设置有二级引气孔,所述一级引气孔和所述二级引气孔均为通孔;
所述燃烧炉支撑装置包括底盖和至少三个支撑件,所述底盖设置在燃烧炉的底部且与燃烧炉隔离壳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地面和所述底盖的底面连接;
所述燃烧炉隔离壳为筒状且用于围住所述燃烧炉炉体,所述燃烧炉隔离壳与所述燃烧炉炉体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炉头组件包括连接组件、火头罩和锅架,所述火头罩与所述燃烧炉隔离壳的顶部连接,所述锅架为至少三个且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火头罩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燃烧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烧炉支撑装置,所述燃烧炉支撑装置包括底盖和至少三个支撑件,所述底盖设置在燃烧炉的底部且与燃烧炉隔离壳连接,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地面和所述底盖的底面连接;
所述燃烧炉炉体还包括隔热筒和隔热盖,所述隔热筒的顶壁与所述燃烧炉上盖连接,所述隔热筒的底部与所述隔热盖连接,所述隔热盖设置在所述炉体本体的下方且与所述炉体本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隔热盖与所述炉体本体之间通过隔热支架连接,所述隔热筒与所述炉体本体之间形成进气空腔,所述隔热盖设置有用于放置进气扇的进气开口,所述进气扇将空气带入所述进气空腔内,并通过所述一级引气孔和/或所述二级引气孔进入所述燃烧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燃烧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燃烧炉配风系统,包括进气扇和分流台,所述分流台的顶部与所述炉体本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分流台设置在所述进气扇的上方且所述分流台与所述进气扇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进气扇设置在燃烧炉底部的进风口处,所述进气扇用于向所述进气空腔内输送气体,所述分流台用于将所述进气扇吸入的气体分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台为圆台形且所述分流台的外径由下到上逐渐增大,所述进气扇包括转动套、扇叶和扇框,所述扇叶与所述转动套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套转动设置在所述扇框内,所述扇叶为多个且绕所述转动套的转动轴心线旋转对称,所述转动套设置在所述分流台的下方,所述扇叶位于所述分流台的侧壁下方,所述进气扇吸入的空气顺着所述分流台的侧壁进入所述进气空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引气孔包括第一引气孔,经过所述第一引气孔进入所述燃烧空腔的气流呈环形或螺旋形流动,所述下部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向所述燃烧空腔内部凹陷的槽道,所述槽道竖向设置,所述第一引气孔设置在所述槽道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引气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炉体本体的中心线异面,所述槽道的横截面形状为“V”形或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炉隔离壳包括侧壁本体,所述侧壁本体为筒状且用于放置燃烧炉的炉体,所述侧壁本体包括一个弧形部、两个延长部和一个平面部,所述弧形部与燃烧炉的炉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平面部的两个侧边与所述弧形部的两个侧边分别通过所述延长部相连,所述延长部为平板,所述延长部与所述弧形部之间平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和所述延长部均设置有至少一条向外凸出的第一弧形槽道,所述弧形槽道沿水平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和所述延长部均设置有一条朝所述燃烧炉炉体凹陷的第二弧形槽道,所述第二弧形槽道的内壁底部压住所述燃烧炉炉体的顶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为条状,所述锅架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火头罩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火头罩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引火通道,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自由端与所述引火通道之间或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引火通道之间,所述锅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锅架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所述第二工作面在所述锅架的转动过程中轮流成为所述锅架的顶壁并与待加热物体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头罩的外边缘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用于连接所述燃烧炉隔离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42371.7U CN205065808U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便携式燃烧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42371.7U CN205065808U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便携式燃烧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65808U true CN205065808U (zh) | 2016-03-02 |
Family
ID=55392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4237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65808U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便携式燃烧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6580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14988A (zh) * | 2015-09-23 | 2015-12-02 | 成都原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便携式燃烧炉 |
CN107355821A (zh) * | 2017-08-16 | 2017-11-17 | 江苏金麦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稻壳燃烧炉 |
-
2015
- 2015-09-23 CN CN201520742371.7U patent/CN2050658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14988A (zh) * | 2015-09-23 | 2015-12-02 | 成都原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便携式燃烧炉 |
WO2017050269A1 (zh) * | 2015-09-23 | 2017-03-30 | 成都原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便携式燃烧炉 |
CN107355821A (zh) * | 2017-08-16 | 2017-11-17 | 江苏金麦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稻壳燃烧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14988A (zh) | 便携式燃烧炉 | |
CN103900085A (zh) |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 |
CN205065808U (zh) | 便携式燃烧炉 | |
CN206958923U (zh) | 一种多层通道分火器及应用该分火器的燃烧器 | |
WO2017050270A1 (zh) | 燃烧炉炉体及燃烧炉 | |
CN104613641B (zh) | 烤烟用生物质颗粒燃烧炉 | |
CN202485052U (zh) | 新型双效节能环保炉灶燃烧器 | |
CN203771405U (zh) |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 |
CN103388840A (zh) | 无烟火炉 | |
CN201606876U (zh) | 一种低NOx煤粉燃烧器 | |
CN203464339U (zh) | 具有双供风系统的生物质炊事炉 | |
CN204943579U (zh) | 燃烧炉炉体及燃烧炉 | |
CN201764502U (zh) | 燃气燃烧器 | |
CN205717346U (zh) | 采暖炉的气化燃烧配风机构 | |
CN104359112B (zh) | 一种高温焚烧炉燃烧罩空气幕保护系统 | |
CN209147148U (zh) | 反烧燃煤炉及其降低焦油生成的装置 | |
CN203718774U (zh) | 一种不辣眼睛的炒灶预混中空炉头 | |
CN203757710U (zh) | 燃气与高温空气混合燃烧器 | |
CN203404804U (zh) | 无烟火炉 | |
CN207455550U (zh) | 烧结余热锅炉补燃炉 | |
CN204026754U (zh) | 安全节能大锅灶 | |
CN205002113U (zh) | 尾缘回流双分级低氮氧燃气燃烧器 | |
CN207741077U (zh) | 一种新型节能炉头 | |
CN204084430U (zh) | 一种旋风助燃装置 | |
CN2926848Y (zh) | 一种高效环保炉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