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47545U - 一种变速箱及其供油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箱及其供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47545U
CN205047545U CN201520824520.4U CN201520824520U CN205047545U CN 205047545 U CN205047545 U CN 205047545U CN 201520824520 U CN201520824520 U CN 201520824520U CN 205047545 U CN205047545 U CN 205047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branch road
oil pump
fuel feeding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245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中华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8245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47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47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4754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及其供油系统,该供油系统包括与液压模块连通的供给支路,和与供给支路相连通、且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供油支路和第二供油支路;第一供油支路包括第一油泵,第一油泵的进油端连通油底壳,其出油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供给支路相连通,且第一单向阀自第一油泵向供给支路方向导通;第二供油支路包括第二油泵,第二油泵的进油端与油底壳相连通,其出油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供油支路相连通,且第二单向阀自第二油泵向供给支路方向导通。这样,通过双油泵的设计,能够在不同的工况下选择两油泵的状态,从而满足了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燃油需求,并且降低了能源消耗,进而降低了整车油耗,提高了排放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箱及其供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箱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速箱的供油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供油系统的变速箱。
背景技术
随着燃油消耗和排放法规的不断升级,降低变速箱整机的功率损耗,提高变速箱的效率势在必行,供油系统为液压系统提供压力油,是变速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优劣直接影响变速箱的性能。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供油系统的原理图。
现有技术中的供油系统包括机械油泵101,该机械油泵101的进油口经过滤器102连通油底壳103,其出液口连通液压模块供给支路104,同时设置与机械油泵并联的卸荷支路105,通过卸荷支路上的安全阀106实现卸压。但是,由于仅具有单一的机械油泵,且机械油泵为定排量油泵,机械油泵通常由发动机直接驱动,油泵出口流量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线性增加,为满足变速箱液压系统的需求,油泵采用较大的排量,才能满足发动机在怠速工况(800rpm)下变速箱的需求;而一旦发动机转速的超过2500rpm之后,油泵提供的流量便会超过液压系统的需求,而发动机通常情况在1000rpm~5000rpm工作,在2500rpm之后,由于机械油泵的消耗,必然会导致发动机功率的损耗,进而导致整车油耗和排放的变差。
因此,提供一种用于变速箱的供油系统,以期能够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燃油需求,并且降低能源消耗,从而降低整车油耗,提高排放性能,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变速箱的供油系统,以期能够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燃油需求,并且降低能源消耗,从而降低整车油耗,提高排放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供油系统的变速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变速箱的供油系统,包括与液压模块连通的供给支路,和与所述供给支路相连通、且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供油支路和第二供油支路;所述第一供油支路包括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的进油端连通油底壳,其出油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所述供给支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单向阀自所述第一油泵向所述供给支路方向导通;所述第二供油支路包括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的进油端与所述油底壳相连通,其出油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所述供油支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单向阀自所述第二油泵向所述供给支路方向导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返回支路,所述返回支路的进油端连通液压模块,其出油端通过所述第一供油支路连通所述油底壳。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通于所述供给支路和所述返回支路之间的卸荷支路,所述供给支路内的油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安全阀的导通阈值时,所述卸荷支路上的安全阀自所述供给支路向所述返回支路方向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泵为电子油泵,所述第一支路还包括与所述电子油泵导线连接的电动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油泵为机械油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路还包括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油泵与所述油底壳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路还包括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油泵与所述油底壳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变速箱,包括液压模块和与所述液压模块管路连通的供油系统,所述供油系统为如上所述的供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油系统用于变速箱,该供油系统包括与液压模块连通的供给支路,和与所述供给支路相连通、且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供油支路和第二供油支路;所述第一供油支路包括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的进油端连通油底壳,其出油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所述供给支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单向阀自所述第一油泵向所述供给支路方向导通;所述第二供油支路包括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的进油端与所述油底壳相连通,其出油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所述供油支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单向阀自所述第二油泵向所述供给支路方向导通。
在实际工况中,当发动机转速为低转速时(例如低于1500rpm时),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会同时工作,第一油泵以较高的转速(3000rpm)工作,第一供油支路中的液压油从油底壳经第一油泵泵出,第二供油支路的液压油从油底壳经第二油泵泵出,两个支路的液压油汇合之后,进入与液压模块相连通的供给支路;当发动机转速在正常转速时(1500~3000rpm时),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会同时工作,第一油泵以较低的转速(1000rpm)工作,第一供油支路液压油从油底壳经第一油泵泵出,第二供油支路的液压油从油底壳经第二油泵泵出,两个支路的液压油汇合之后,进入供给支路;当发动机在高转速(大于3000rpm时)运行时,关闭第一油泵,第二油泵单独工作,驱动液压油从油底壳泵出后进入供给支路;这样,通过双油泵的设计,能够在不同的工况下选择两油泵的状态,从而满足了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燃油需求,并且降低了能源消耗,进而降低了整车油耗,提高了排放性能。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油系统还包括返回支路,所述返回支路的进油端连通液压模块,其出油端通过所述第一供油支路连通所述油底壳;这样,系统中多于的液压油可以通过该返回支路回到油底壳,以便于循环利用,避免能源浪费。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油系统还包括连通于所述供给支路和所述返回支路之间的卸荷支路,所述供给支路内的油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安全阀的导通阈值时,所述卸荷支路上的安全阀自所述供给支路向所述返回支路方向导通;这样,当系统中的油压高于安全值时,安全阀导通,系统通过卸荷支路实现卸荷,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供油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供油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在图1中:101-机械油泵102-过滤器103-油底壳
104-液压模块供给支路105-卸荷支路106-安全阀
在图2中:1-油底壳2-第二过滤器3-第二油泵4-第二单向阀
5-蓄能器6-第一过滤器7-第一油泵8-电动机9-第一单向阀
10-返回支路11-安全阀12-卸荷支路13-供给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变速箱的供油系统,以期能够满足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燃油需求,并且降低能源消耗,从而降低整车油耗,提高排放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供油系统的变速箱。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供油系统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实线箭头为供油油路流通方向,虚线箭头为回油油路流通方向。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油系统用于变速箱,该供油系统包括与液压模块连通的供给支路13,和与所述供给支路13相连通、且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供油支路和第二供油支路;所述第一供油支路包括第一油泵7,所述第一油泵7的进油端连通油底壳1,其出油端通过第一单向阀9与所述供给支路13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单向阀9自所述第一油泵7向所述供给支路13方向导通;所述第二供油支路包括第二油泵3,所述第二油泵3的进油端与所述油底壳1相连通,其出油端通过第二单向阀4与所述供油支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单向阀4自所述第二油泵3向所述供给支路13方向导通。
为提高油液的清洁性,避免由于液压油内存在杂质造成的磨损和阻塞,所述第一支路还包括第一过滤器6,所述第一过滤器6设置于所述第一油泵7与所述油底壳1之间,油底壳1出来的液压油需首先经过第一过滤器6过滤后,方可进入第一油泵7;同样地,第二支路还包括第二过滤器2,所述第二过滤器2设置于所述第二油泵3与所述油底壳1之间,油底壳1出来的液压油需首先经过第二过滤器2过滤后,方可进入第二油泵3;该供油系统中还可包括蓄能器5,以便于将多余液压油储存,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实际工况中,当发动机转速为低转速时(例如低于1500rpm时),第一油泵7和第二油泵3会同时工作,第一油泵7以较高的转速(3000rpm)工作,第一供油支路中的液压油从油底壳1经第一油泵7泵出,第二供油支路的液压油从油底壳1经第二油泵3泵出,两个支路的液压油汇合之后,进入与液压模块相连通的供给支路13;当发动机转速在正常转速时(1500~3000rpm时),第一油泵7和第二油泵3会同时工作,第一油泵7以较低的转速(1000rpm)工作,第一供油支路液压油从油底壳1经第一油泵7泵出,第二供油支路的液压油从油底壳1经第二油泵3泵出,两个支路的液压油汇合之后,进入供给支路13;当发动机在高转速(大于3000rpm时)运行时,关闭第一油泵7,第二油泵3单独工作,驱动液压油从油底壳1泵出后进入供给支路13;这样,通过双油泵的设计,能够在不同的工况下选择两油泵的状态,从而满足了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燃油需求,并且降低了能源消耗,进而降低了整车油耗,提高了排放性能。
进一步地,该供油系统还包括返回支路10,所述返回支路10的进油端连通液压模块,其出油端通过所述第一供油支路连通所述油底壳1;这样,系统中多于的液压油可以通过该返回支路10回到油底壳1,以便于循环利用,避免能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油系统还包括连通于所述供给支路13和所述返回支路10之间的卸荷支路12,所述供给支路13内的油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安全阀11的导通阈值时,所述卸荷支路12上的安全阀11自所述供给支路13向所述返回支路10方向导通;这样,当系统中的油压高于安全值时,安全阀11导通,系统通过卸荷支路12实现卸荷,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具体地,上述第一油泵7为电子油泵,所述第一支路还包括与所述电子油泵导线连接的电动机8,以便能够根据使用要求和工况实时调整输出油量,进一步提高了调节灵活性。上述第二油泵3为机械油泵,在保证燃油经济性的同时,降低设备成本。理论上,两油泵也可以均为电子油泵,或者均为机械油泵。
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为了区分相同名称的不同结构,仅为了描述方便,不表示某种顺序,更不应理解为任何限定。
除了上述供油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供油系统的变速箱,该变速箱的其他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该变速箱可以为双离合自动自动变速箱或者传统的自动变速箱等。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用于变速箱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液压模块连通的供给支路(13),和与所述供给支路(13)相连通、且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供油支路和第二供油支路;所述第一供油支路包括第一油泵(7),所述第一油泵(7)的进油端连通油底壳(1),其出油端通过第一单向阀(9)与所述供给支路(13)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单向阀(9)自所述第一油泵(7)向所述供给支路(13)方向导通;所述第二供油支路包括第二油泵(3),所述第二油泵(3)的进油端与所述油底壳(1)相连通,其出油端通过第二单向阀(4)与所述供油支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单向阀(4)自所述第二油泵(3)向所述供给支路(13)方向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返回支路(10),所述返回支路(10)的进油端连通液压模块,其出油端通过所述第一供油支路连通所述油底壳(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于所述供给支路(13)和所述返回支路(10)之间的卸荷支路(12),所述供给支路(13)内的油压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安全阀(11)的导通阈值时,所述卸荷支路(12)上的安全阀(11)自所述供给支路(13)向所述返回支路(10)方向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泵(7)为电子油泵,所述第一支路还包括与所述电子油泵导线连接的电动机(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泵(3)为机械油泵。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还包括第一过滤器(6),所述第一过滤器(6)设置于所述第一油泵(7)与所述油底壳(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还包括第二过滤器(2),所述第二过滤器(2)设置于所述第二油泵(3)与所述油底壳(1)之间。
8.一种变速箱,包括液压模块和与所述液压模块管路连通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系统为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供油系统。
CN201520824520.4U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变速箱及其供油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7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4520.4U CN205047545U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变速箱及其供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24520.4U CN205047545U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变速箱及其供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47545U true CN205047545U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41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2452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7545U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变速箱及其供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475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7598A (zh) * 2017-08-24 2017-11-24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高效油源系统
CN110043464A (zh) * 2019-04-26 2019-07-23 泸州容大智能变速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作用叶片泵控制系统及设有该系统的变速箱总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87598A (zh) * 2017-08-24 2017-11-24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高效油源系统
CN110043464A (zh) * 2019-04-26 2019-07-23 泸州容大智能变速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作用叶片泵控制系统及设有该系统的变速箱总成
CN110043464B (zh) * 2019-04-26 2024-01-30 泸州容大智能变速器有限公司 一种双作用叶片泵控制系统及设有该系统的变速箱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56297U (zh) 液压泵取力装置
CN204985686U (zh) 用于混合动力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9139895A (zh) 一种双泵供油及润滑冷却系统
CN107387598A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高效油源系统
CN204201021U (zh) 冷却润滑回路和液压控制系统
CN205047545U (zh) 一种变速箱及其供油系统
CN215633206U (zh) 一种双机油泵润滑系统
CN101851942B (zh) 推土机自动换挡驱动装置及换挡控制方法
CN209398816U (zh) 双离合器变速箱液压系统及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CN202520705U (zh) 一种具有冷却、补油功能的掘进机液压系统
CN102359133B (zh) 一种推土机液压系统
TW201313508A (zh) 電動車輛及其驅動系統
CN204677523U (zh) 甘蔗收割机液压系统和甘蔗收割机
CN204284034U (zh) 泵车用闭式油泵装置及具有其的泵车闭式液压系统
CN207093614U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高效油源系统
CN203685728U (zh) 一种液压驱动割台和升运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206682282U (zh) 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箱的双泵系统
CN102979744A (zh) 工程机械全液压自动风冷系统
CN2821188Y (zh) 发动机无负荷起动装置
CN104088862A (zh) 油泵预热系统、液压驱动系统及工程机械
CN213419859U (zh) 双泵双离合器液压系统
CN203926497U (zh) 液压离合器的控制阀组
CN204279065U (zh) 前置前驱型自动变速箱
US8621859B2 (en) Hydraulic system
CN104401225A (zh) 前置前驱型自动变速箱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