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45969U - 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45969U
CN205045969U CN201520791052.5U CN201520791052U CN205045969U CN 205045969 U CN205045969 U CN 205045969U CN 201520791052 U CN201520791052 U CN 201520791052U CN 205045969 U CN205045969 U CN 205045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tank
sludge
solubilization
precipitator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910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宜东
何薇
郭志国
陆云
李小飞
李慧萍
蔡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Tianwu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All Kinds Of Things In Nature Eco Science Technology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All Kinds Of Things In Nature Eco Science Technology Ltd Co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All Kinds Of Things In Nature Eco Science Technology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5207910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45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45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45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20Slud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装置,包括曝气池、第一沉淀器、循环路径、增溶处理器和第一返回路线;其中,所述曝气池对有机废水进行有氧生物处理;所述第一沉淀器用来和曝气池相连,把污水分离成净化水和污泥;所述循环路径连接于第一沉淀器的污泥出口与曝气池入口之间,用于从所属第一沉淀器返回一部分的污泥到曝气池中;所述增溶处理器,连接到第一沉淀器,用于增溶剩余部分的污泥;所述第一返回路线连接于增溶处理器与曝气池入口之间,用于将增溶处理后的溶液返回曝气池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增溶处理装置,增加剩余污泥的溶解度,能够有效减少剩余污泥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活性污泥的装置。
背景技术
好氧生物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污泥处理过程中,有机物水流通过一个曝气池进行有氧生物处理。这个阶段往往忽视污水中的污泥处理,而污水中剩余的活性污泥会对后继处理带来很大的影响,最终影响处理后的水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当处理有机污水时,能够减少剩余污泥的产生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方法所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装置,包括曝气池、第一沉淀器、循环路径、增溶处理器和第一返回路线;
其中,
所述曝气池对有机废水进行有氧生物处理;
所述第一沉淀器用来和曝气池相连,把污水分离成净化水和污泥;
所述循环路径连接于第一沉淀器的污泥出口与曝气池入口之间,用于从所属第一沉淀器返回一部分的污泥到曝气池中;
所述增溶处理器,连接到第一沉淀器,用于增溶剩余部分的污泥;
所述第一返回路线连接于增溶处理器与曝气池入口之间,用于将增溶处理后的溶液返回曝气池中。
进一步的,在第一沉淀器和增溶处理器之间加入一个热交换器,用来加热从沉淀器出来的污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第二沉淀器,置于第一返回路线上,用于从增溶处理器分离处理过的增溶溶液,形成净化水,剩余污泥一起返回到曝气池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返回路线,用于从第二沉淀装器中返回一部分的剩余污泥到第一沉淀装器中。
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的装置,具体步骤为:
1)将有机废水在曝气池中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后进入第一沉淀器中形成净化水和污泥;
2)将第一沉淀器分离的部分污污利用循环路径返回曝气池中;
3)通过增溶处理器,将第一沉淀器中残留的剩余污泥进行增溶;
4)通过第一返回路线返回增溶处理后的溶液到曝气池中。
优选的,通过热交换器,用来将从第一沉淀装器中出来的污泥和从增溶处理器出来的增溶溶液加热。
优选的,在增溶处理器中处理过的溶液在第二沉淀装器中被分为返回到曝气池中的处理水和污泥。
进一步优选的,增溶处理器在50〜90℃的温度下操作。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过程,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方法和装置,比一般的装置多加入了增溶处理装置和第二沉淀装置,能够有效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的产生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机废水进行好氧生物处理,处理后的溶液被分离成净化水和污泥,并且过量的污泥在高温状态下溶解,再次进行有氧的生物处理,以此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
(1)剩余污泥被溶解后,进行有氧的生物处理。因此,产生的剩余污泥的量可大大降低。尽可能地避免浓缩,消化,脱水,堆肥,和焚烧剩余污泥的步骤。因此,可以简化设备,减少成本。
(2)第二沉淀器是用来在返回路线上,通过加溶处理装置返回溶解后的溶液到曝气池中,能够防止不溶性无机物过度积累,这又导致每单位活性污泥量的减少。因此,当灰分含量过量40%,一部分污泥可作为剩余污泥除去。所以,每单位污泥的活性没有降低。
(3)即使产生剩余污泥,可以轻易地进行沉淀,因为剩余污泥有不溶气体和优良沉淀特性,通过增溶处理装置作用的传递相当于一个高温容器。此外,由于过量的污泥穿过高温容器,病原菌被破坏。因此,少量的不同细菌的存在,可使得堆肥迅速地进行。
(4)一部分的剩余污泥通过返回路线返回到第一沉淀器中。生物不可分解物可以进一步通过增溶处理装置分解。因此,剩余污泥的浓度可以被进一步的控制。
(5)具有用于加热剩余污泥的加热交换器结构,它是固 - 液通过与处理过的溶液利用增溶处理装置溶解沉淀分离,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热损失。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活性污泥处理装置,
其中,1-第一沉淀器,2-第二沉淀器,3-循环路径,4-第一返回路线,5-第二返回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使用曝气池的内径为150毫米,高度为1米,在70℃的温度下进行操作。曝气体积为0.1 VVM(VVM=每分钟每有效容积的通气量),有效容积为10L。污泥是从乌鲁木齐河东污水处理厂排出的剩余污泥(固体浓度(SS)=2.4%,挥发性有机物浓度(VSS)=85%)。每四天把3.2升剩余污泥加入到0.8升原污泥中。停留5天时间,约50%的固体(60%,VSS)被增溶到50%VM(挥发性物质),这也是有机物质的性质。
当处理过的污泥导入曝气容器,可以观察到产生的剩余污泥量降低。
本实用新型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装置,包括曝气池、第一沉淀器1、第一沉淀器2、循环路径3、增溶处理器、第一返回路线4、第二返回路线5。
其中,
所述曝气池对有机废水进行有氧生物处理;
所述第一沉淀器用来和曝气池相连,把污水分离成净化水和污泥;
所述循环路径连接于第一沉淀器的污泥出口与曝气池入口之间,用于从所属第一沉淀器返回一部分的污泥到曝气池中;
所述增溶处理器,连接到第一沉淀器,用于增溶剩余部分的污泥;
所述第一返回路线连接于增溶处理器与曝气池入口之间,用于将增溶处理后的溶液返回曝气池中。
在第一沉淀器和增溶处理器之间加入一个热交换器,用来加热从沉淀器出来的污泥。
第二沉淀器,置于第一返回路线上,用于从增溶处理器分离处理过的增溶溶液,形成净化水,剩余污泥一起返回到曝气池中。
第二返回路线,用于从第二沉淀装器中返回一部分的剩余污泥到第一沉淀装器中。
剩余污泥被溶解后,在曝气池中进行有氧的生物处理后进入第一沉淀器中形成净化水和污泥;第一沉淀器分离的部分污污利用循环路径返回曝气池中;第一沉淀器中残留的剩余污泥进行增溶;增溶处理后的溶液通过第一返回路线返回到曝气池中。通过热交换器,用来将从第一沉淀装器中出来的污泥和从增溶处理器出来的增溶溶液加热。在增溶处理器中处理过的溶液在第二沉淀装器中被分为返回到曝气池中的处理水和污泥。增溶处理器在50〜90℃的温度下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池、第一沉淀器、循环路径、增溶处理器和第一返回路线;
其中,
所述曝气池对有机废水进行有氧生物处理;
所述第一沉淀器用来和曝气池相连,把污水分离成净化水和污泥;
所述循环路径连接于第一沉淀器的污泥出口与曝气池入口之间,用于从所属第一沉淀器返回一部分的污泥到曝气池中;
所述增溶处理器,连接到第一沉淀器,用于增溶剩余部分的污泥;
所述第一返回路线连接于增溶处理器与曝气池入口之间,用于将增溶处理后的溶液返回曝气池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沉淀器和增溶处理器之间加入一个热交换器,用来加热从沉淀器出来的污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第二沉淀器,置于第一返回路线上,用于从增溶处理器分离处理过的增溶溶液,形成净化水,剩余污泥一起返回到曝气池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返回路线,用于从第二沉淀装器中返回一部分的剩余污泥到第一沉淀装器中。
CN201520791052.5U 2015-10-14 2015-10-14 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装置 Active CN205045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1052.5U CN205045969U (zh) 2015-10-14 2015-10-14 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1052.5U CN205045969U (zh) 2015-10-14 2015-10-14 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45969U true CN205045969U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39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91052.5U Active CN205045969U (zh) 2015-10-14 2015-10-14 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459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6702A (zh) * 2015-10-14 2016-01-13 新疆天物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6702A (zh) * 2015-10-14 2016-01-13 新疆天物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方法及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2238081T3 (en) AFFALDSSAKTIVERET PROCESS FOR STRIPPING OF PHOSPHORUS AND MAGNESIUM FROM SEWAGE AND struvite-PRODUCTION SYSTEM
KR101721251B1 (ko) 막 결합형 sbr 공법
CN205045969U (zh) 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装置
JP2007050387A (ja) 有機性廃液処理装置
CN105236702A (zh) 一种减少活性污泥产生的方法及其装置
JP2007050386A (ja) 有機性廃液処理装置
JP2002059190A (ja) 汚水及び汚泥の処理方法
JP3832808B2 (ja) 汚泥中のリン回収方法
JP2006075779A (ja) 汚泥減容装置とその方法と有機性排水処理システム
JP3707272B2 (ja) 下廃水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5776684A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方法
JP5441787B2 (ja) 有機性廃水の処理方法及び処理装置
JP2006326438A (ja) 汚泥処理装置及び汚泥処理方法
JP2005305253A (ja) 汚泥の処理方法
JP3823222B2 (ja) 活性汚泥処理におけるリン除去方法
JP2010012393A (ja) 有機系汚泥の処理方法、無機系汚泥の処理方法及び有機系及び無機系汚泥の処理方法
JP6975428B2 (ja) 有機性排水の処理方法及び有機性排水の処理装置
JP4028828B2 (ja) 有機性廃水処理装置の運転方法及び保守管理方法
JP4393895B2 (ja) 汚泥の処理方法
JP2005034753A (ja) 有機性廃水処理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JP2002361278A (ja) 汚泥中のリン除去方法
JP2001179297A (ja) し尿廃水の処理装置
JP4457702B2 (ja) 汚水の処理方法および処理装置
JP2003190999A (ja) 汚泥の固液分離促進方法
JP4565945B2 (ja) スケール生成防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830000 Jingshui Road, North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Xinjiang tianwu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830000 Jingshui Road, North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Urumqi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XINJIANG TIANWU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