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44500U - 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操作机构和缓冲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操作机构和缓冲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44500U
CN205044500U CN201520393589.6U CN201520393589U CN205044500U CN 205044500 U CN205044500 U CN 205044500U CN 201520393589 U CN201520393589 U CN 201520393589U CN 205044500 U CN205044500 U CN 205044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connecting bridge
sliding body
track
opera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935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205044500U8 (zh
Inventor
T·W·坎普斯
A·J·M·范德韦斯特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Original Assignee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2014102693.2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202014102693U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filed Critical Inalfa Roof Systems Group BV
Priority to CN2015203935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44500U8/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44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44500U/zh
Publication of CN205044500U8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44500U8/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操作机构和缓冲构件,该车辆在其固定车顶中具有开口,所述车顶系统包括可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的至少一个闭合部件,其在闭合位置中通过布置在固定至闭合部件的支架和固定至车辆固定车顶的静止部分之间操作机构关闭车顶开口。操作机构包括在静止部分的引导部中可滑动的滑动主体、在滑动主体和面板的支架之间可运动地连接的连接部分。滑动主体和连接部分包括连接部件,其包括轨道以及相对于轨道可滑动的受引导部件。轨道和受引导部件之一设置有弹性的缓冲部件,缓冲部件在闭合部件处于的位置使得受引导部件位于轨道的一个端部处时在受引导部件和轨道的该端部之间被压缩。该车顶系统消除了至少在连接部分和与其连接的部分之间的晃动。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操作机构和缓冲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
背景技术
这样的车顶系统例如根据专利文献US2013/0187412A1是已知的。尽管操作机构十分稳定,但在糟糕的道路上行驶可能在闭合部件处于其开启位置时,由于操作机构中的任何晃动导致在连接部分中产生振动。这可能会导致咯咯作响的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消除或者至少减少这样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所述车辆在其固定的顶部具有车顶开口,所述车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闭合部件,所述闭合部件能够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闭合位置中闭合部件通过操作机构关闭车顶开口,所述操作机构布置在固定至闭合部件的支架和要固定至车辆的固定的车顶的静止部分之间,所述操作机构包括能够在所述静止部分的引导部中滑动的滑动主体、以及在所述滑动主体和面板的支架之间以能够运动的方式进行连接的连接部分,所述滑动主体和连接部分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轨道以及能够相对于所述轨道滑动的受引导部件,轨道或者受引导部件中的一者设置有弹性的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在闭合部件处于使得受引导部件位于轨道的一个端部处的位置时在受引导部件和轨道的所述端部之间被压缩。
通过设置在受引导部件的特定位置中被压缩的缓冲部件,使得至少连接部分承受了压力,由此消除了至少在连接部分和与其连接的部分之间的任何晃动。
优选地,受引导部件至少在闭合部件处于完全开启的位置时位于轨道的所述端部处。
操作机构可以使得闭合部件在滑动主体相对于连接部分滑动时主要沿竖直方向在闭合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运动,并且使得闭合部件在滑动主体和连接部分相对于彼此锁定并且作为一个单元运动时主要沿纵向方向在中间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运动,并且其中,缓冲部件在滑动主体和连接部分锁定时被压缩。
在操作机构包括都连接至支架并且都能够相对于所述滑动主体滑动的两个连接部分时,所述操作机构能够使得一个连接部分的缓冲部件在另一个连接部分沿纵向方向相对于滑动主体锁定时被压缩。
在该情况中,两个连接部分将承受应变,从而将消除两个连接部分中的晃动。
所述连接部分或者所述连接部分中的至少一者优选地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滑动主体滑动并且旋转的部分,并且可以构造成连杆。
所述连接部分或者所述连接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具有至少两个受引导部件,并且另一个连接部分可以在一个端部枢转地连接至支架,并且可以在其两个端部之间的中央位置处以可滑动的方式与滑动主体接合,并且可以在其相对的端部处在静止部分的引导部内被直接或者间接地引导。
尽管可以将缓冲部件附接至受引导部件,但优选的是将缓冲部件在滑动主体的轨道的端部处附接(尤其是扣接或钩挂)至安装部件。以这样的方式,缓冲部件相对于滑动主体保持静止,并且在优选地不需要使用工具的情况下,通常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将缓冲部件连接至滑动主体。当然,还可以想到例如通过注模的方式将缓冲部件结合进滑动主体。
所述轨道可以是狭槽,并且受引导部件可以是销或者凸轮,但是所述轨道还可以由肋部或类似部件形成,受引导部件围绕所述肋部或类似部件接合。缓冲部件进而布置在肋部的沿受引导部件的路径的端部处。
优选地,缓冲部件被设置在轨道的大致平行于静止部分的引导部延伸的一部分的端部处,使得连接部分承受平行于引导部的应变,并且在特定的实施例中还平行于支架,从而附接至支架的操作机构的其他部分也可以承受应变。
将驱动装置(例如驱动线缆)连接至滑动主体,从而所述滑动主体通过缓冲部件使得所述连接部分承受应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前述车顶系统中使用的操作机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该操作机构中使用的缓冲部件。
附图说明
下文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车辆的一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并且显示了处于闭合位置的车顶系统的实施例。
图2是对应于图1的视图,但显示了车顶系统的面板处于开启的位置。
图3是图1和图2中的车顶系统的操作机构的部分的简化的放大分解视图,但未显示引导槽。
图4是图3中的操作机构的放大透视图,所述操作机构处于闭合部件闭合的位置。
图5a是对应于图4的视图,但显示了操作机构处于闭合部件竖直运动的位置。
图5b显示了图5a的操作机构,但是显示的为前视透视图。
图6a显示的是处于闭合位置的闭合部件和操作机构的视图,图6b显示的是处于竖直提升位置的闭合部件和操作机构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显示了车辆、尤其是自动汽车的部分,该部分包括限定在(静止的)车顶部分2中的车顶开口1(图2)。在此处为面板3的形式的闭合部件能够在闭合位置(图1)和开启位置(图2)之间运动,在闭合位置中所述闭合部件关闭车顶开口1,而在开启位置中所述闭合部件开启车顶开口1并且在所述开启位置中所述闭合部件至少部分地位于车顶部分2的上方,在此处,固定的车顶部分与车顶开口的后部邻接。
由于实质上已知这样一种车顶系统(还已知为顶部滑动式车顶),其可以包括额外的元件,例如位于车顶开口1前方的能够倾斜的盘绕式偏转器,或者还可以具有能够运动或者静止的面板(例如在面板3处于其闭合的位置时位于其后面)。实际上,在本实施例中,在车顶开口1后面的车顶部分由车顶板2'形成,其可以是静止的车顶板或者是能够运动的面板。
面板3从如图1所示的闭合位置向着如图2所示的开启位置的运动由操作机构控制,所述操作机构的部分已在图3至图5a和图5b中显示,并且所述操作机构的操作在图6a和图6b中示意性地示出。需要注意的是,图3至图6b显示的是位于车顶结构的一个纵向侧部处的操作机构的实施例,即,位于面板3的一个纵向的侧部的操作机构,并且应该理解的是,在相对的纵向侧部处通常将以总体上呈镜像的方式设置有相对应的操作机构。还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主要基于如专利文献US2013/0187412A1所公开的车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该专利文献的内容通过参考被结合到本文中。
图3至图5a和图5b显示了一种操作机构的第一实施例。所述操作机构通过闭合支撑件连接至面板3,在该情况中,该闭合支撑件是面板支架4,所述面板支架通过任何已知的方式(例如通过封装或者通过附接至另一个封装的部分的方式)固定至面板3的靠近其纵向边缘的下侧部。操作机构包括第一装置或后部装置6,以及第二装置或前部装置5。
第二装置或前部装置5包括连接部分或连杆7。所述连杆7包括此处为枢转销8的下枢转轴、将连杆7枢转地连接至面板3的面板支架4的上枢转连接部9、以及此处为凸轮形式的中间引导连接部10(图6a和图6b)。在中间引导连接部10附近、但在连杆7的另一侧部处,即,与引导连接部10相对的侧部处布置有引导凸轮形式的受引导部件11。该受引导部件11适于与静止的引导弯曲部(未显示)滑动接合。
静止的引导弯曲部的前部分可以由附接至静止的引导轨(未显示)的塑性部分制成,所述引导轨直接地或者通过框架附接至车辆的车顶。所述引导轨至少沿车顶开口1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静止的引导弯曲部在面板3处于其向前的位置时阻止所述面板水平的运动,而在面板3处于向后的位置时阻止所述面板竖直的运动。
中间引导连接部10与将总体上直接地连接至驱动机构的引导滑动主体14配合,所述驱动机构例如是驱动推动线缆和拉扯线缆的电动机,并且由此也作为驱动滑动装置。引导滑动主体14以可滑动的方式在静止的引导轨中被引导,并且决定面板3的运动。引导滑动主体14包括此处为引导狭槽的前部引导轨道15,中间引导连接部10的凸轮以可滑动的方式接合在该引导轨道中。前部引导轨道15包括基本上竖直的前闭锁部分、下前部分以及后部分,所述后部分在其下侧部是开口的以便中间引导连接部10的凸轮突出到此处的引导轨中。前部引导轨道15的延伸度决定面板3的前部边缘的竖直运动。
操作机构的第一装置或后部装置6包括另外的连接部分或连杆16(图3)。该连杆16包括下枢转轴或枢转销17、上枢转连接部18以及中间引导连接部19(图6a和图6b)。连杆7和连杆16两者沿相反的方向延伸,即前部连杆7从其连接至面板3的连接处向后并且向下地延伸,而后部连杆16从面板3向前并且向下地延伸。由此,该两个连杆可以由具有相对短的长度的同一引导滑动主体14控制,而连杆7和连杆16分别在靠近前部边缘或者靠近后部边缘的位置连接至面板3。上述的连接到面板3的前部边缘和后部边缘的紧密连接使得面板3的支撑十分稳定。
在第一装置6的后部连杆16和引导滑动主体14之间的可滑动的连接通过中间引导连接部19的凸轮与后部引导轨道的接合以及销17与后部引导轨道的接合来实现。在图5a和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后部引导轨道包括两个分离的引导轨道或引导狭槽20、21,一个引导轨道用于销17而另一个引导轨道用于中间引导连接部19(因为所述销与中间引导连接部的运动路径并不重叠)。引导轨道20包括下前部分、向后并且向上倾斜的部分、高处部分、竖直部分以及下后部分。引导轨道21包括大致水平的前部分、稍微地较低的大致水平的第二部分、向后并且向下倾斜的部分、以及大致水平的后部分。
根据所述操作机构的该实施例的枢转销8不与引导滑动主体14接合,但是由单独的辅助滑动部件22(见图3、图4、图5a和图5b)支撑。该滑动部件22在引导轨中被直接引导,即,在其引导通道中被引导。滑动部件22由引导通道23支撑而沿向上并且向侧部的方向贴近枢转销8,使得枢转销8在高负载的情况下接受十分良好的支撑。
如图3所示,面板支架4包括横向突出部,在此处为水平唇缘34,而引导滑动主体14包括肩部35,唇缘34可以在面板3处于其闭合位置时接合在所述肩部下方,以便提供额外的固定而避免面板3不期望的向上运动。
还如图3所示,用于后部连杆16的销17的后部引导轨道20设置有(橡胶)弹性缓冲部件37,在此处为实心的EPDM(三元乙丙橡胶)缓冲部件。该缓冲部件37布置在后部引导轨道20的一个端部处,在该情况中,所述缓冲部件布置在后部引导轨道20的前端部处,当面板3处于其最向上的位置或竖直提升的位置时,销17定位在所述后部引导轨道的所述前端部处。所述缓冲部件37设置有:包括凹口38的安装部分,所述凹口用于在引导滑动主体14的后部引导轨道20的前端部的前方处围绕安装肋部39进行接合;以及操纵舌部40,通过所述操作舌部能够在缓冲部件37从后部引导轨道20钩挂在肋部39的后面时围绕肋部39拉扯缓冲部件。缓冲部件37的位置使得销17刚好在其到达面板3运动到所述面板的最向上的位置时的所述销的端部位置之前与缓冲部件37产生接合,从而缓冲部件37在销17处于其端部位置时对所述销进行抵压。
缓冲元件37的功能如下。由于缓冲部件37与销17在所述销的端部位置的接合(见图6b),销17受到缓冲部件37沿向后方向的压迫。由此,后部连杆16受到沿向后方向的压力,并且由此面板支架4通过上枢转连接部18也受到沿向后方向的压力。支架4中的拉扯力被传递至前部连杆7。由于前部连杆的中间引导连接部10与前部引导轨道15的上竖直部分的接合,前部连杆7相对于引导滑动主体14在水平方向上被锁定。支架4中的拉扯力也会压迫上枢转连接部9,因此前部连杆7进而受力产生围绕中间引导连接部10的动量,使得枢转销8受力向下落到辅助滑动部件22上,从而使得任何晃动将从操作机构消失并且任何产生咯咯作响的噪音的趋势将被抑制。由于连杆和引导滑动主体以这样的定位在该情况以及面板3所有的向后布置的位置中相对于彼此锁定,因此所述面板将在处于其向上的位置、或者其前部位置或者其向后滑动开启的位置时以稳定并且无噪音的方式接受支撑。
尽管已经用具体到结构特征的文字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题,但是需要理解的是,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主题没有必要局限于已由本文确定的上文所述的具体特征。相反地,上述的具体特征是作为实施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被公开。例如,缓冲部件可以布置在不同的位置中,尤其是布置在与中间引导连接部或凸轮19配合的后部引导轨21的前方。然而,使缓冲部件37在(前)端部(向后地)压迫后部连杆使得整个连杆承受(压)应变,这导致能够更充分地抑制连杆中的晃动。只要缓冲部件能够在连接部件上施加(弹性)力以使得操作机构的至少一部分承受压力,则所述缓冲部件还可以是弹簧型部件或者类似的部件。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所述车辆在其固定的顶部具有车顶开口,所述车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闭合部件,所述闭合部件能够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闭合位置中闭合部件通过操作机构关闭车顶开口,所述操作机构布置在固定至闭合部件的支架和要固定至车辆的固定的车顶的静止部分之间,所述操作机构包括能够在所述静止部分的引导部中滑动的滑动主体、以及在所述滑动主体和面板的支架之间以能够运动的方式进行连接的连接部分,所述滑动主体和连接部分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轨道以及能够相对于所述轨道滑动的受引导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和受引导部件中的一者设置有弹性的缓冲部件,在所述闭合部件处于使得受引导部件位于轨道的一个端部处的位置时,所述缓冲部件在受引导部件和轨道的所述端部之间被压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引导部件至少在所述闭合部件处于完全开启的位置中时位于轨道的所述端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使得闭合部件在滑动主体相对于连接部分运动时沿竖直的方向在闭合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运动,并且使得所述闭合部件在滑动主体和连接部分相对于彼此锁定并且作为一个单元运动时沿纵向方向在中间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运动,并且其中,所述缓冲部件在滑动主体和连接部分锁定时被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都连接至所述支架并且都能够相对于所述滑动主体滑动的两个连接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使得一个连接部分的缓冲部件在另一个连接部分相对于滑动主体沿纵向方向锁定时被压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或者所述连接部分中的至少一者构造成相对于所述滑动主体能够滑动并且能够旋转的部分。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或者所述连接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具有至少两个受引导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另一个连接部分在一个端部处能够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支架,并且所述另一个连接部分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在其两个端部之间的中央位置处与滑动主体接合,并且所述另一个连接部分在其相对的端部处在所述静止部分的引导部中被直接或者间接的引导。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部分以基本上相反的方向从闭合部件的支架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附接至在滑动主体的轨道的端部处的对应的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是狭槽并且所述受引导部件是销或者凸轮。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设置在轨道的平行于所述静止部分的引导部延伸的一部分的端部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车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主体与一驱动线缆连接。
14.一种用于在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车顶系统中使用的操作机构。
15.一种用于在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操作机构中使用的缓冲部件。
CN201520393589.6U 2014-06-11 2015-06-09 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操作机构和缓冲构件 Active CN205044500U8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93589.6U CN205044500U8 (zh) 2014-06-11 2015-06-09 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操作机构和缓冲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202014102693.2 2014-06-11
DE202014102693.2U DE202014102693U1 (de) 2014-06-11 2014-06-11 Dachsystem für ein Fahrzeug
CN201520393589.6U CN205044500U8 (zh) 2014-06-11 2015-06-09 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操作机构和缓冲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44500U true CN205044500U (zh) 2016-02-24
CN205044500U8 CN205044500U8 (zh) 2019-03-29

Family

ID=55338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93589.6U Active CN205044500U8 (zh) 2014-06-11 2015-06-09 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操作机构和缓冲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44500U8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0903A (zh) * 2018-04-12 2019-10-25 英纳法天窗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0903A (zh) * 2018-04-12 2019-10-25 英纳法天窗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
CN110370903B (zh) * 2018-04-12 2024-04-26 英纳法天窗系统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44500U8 (zh) 2019-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2268B2 (en) Sliding door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KR101960243B1 (ko) 차량용 루프 시스템
US20070228779A1 (en) Sliding roof system
US9114689B2 (en) Side panel of a cover on a vehicle roof
US20180326822A1 (en) Drive system for a movable roof part of a spoiler roof module of a motor vehicle
CN105522900B (zh) 用于机动车车顶模块的可动的车顶部件的驱动系统
CN108367658B (zh) 可打开的车辆顶篷,包括具有耦合杆的移位运动机构
US9511653B2 (en) Vehicle sunroof device
CN102717687A (zh) 一种汽车天窗的传动机构
KR20110015411A (ko) 차량용 개방 루프 구조
JP4464437B2 (ja) 車両用サンルーフ装置
CN104120950B (zh) 汽车推拉窗
CN108859695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扰流器顶盖模块的可移动顶盖部分的驱动系统
CN102529659A (zh) 滑顶系统
CN205044500U (zh) 用于车辆的车顶系统、操作机构和缓冲构件
CN105480063B (zh) 全景天窗机械组
JP2016528101A (ja) 位置調整可能なサンルーフを備えた開閉式の自動車屋根
CN104709037A (zh) 驱动机构和设置有驱动机构的开口车顶构造
US9834077B2 (en) Deflector device for vehicle
JP2003341368A (ja) サンルーフ装置
CN101138955B (zh) 篷式汽车的车篷
CN204323001U (zh) 用于车辆的车顶闭合件组件和挡风板装置
US6343833B1 (e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KR101466467B1 (ko) 선루프용 개폐장치
JP2017043350A (ja) 自動車用スライドルーフ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U01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patent

Correction item: Priority

Correct: 202014102693.2 2014.06.11 DE

Number: 08

Volume: 32

Correction item: Priority

Correct: 202014102693.2 2014.06.11 DE

Number: 08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32

CU01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