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43457U - 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43457U CN205043457U CN201520560837.1U CN201520560837U CN205043457U CN 205043457 U CN205043457 U CN 205043457U CN 201520560837 U CN201520560837 U CN 201520560837U CN 205043457 U CN205043457 U CN 2050434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ddle
- ring gear
- lathe bed
- bed base
- fix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内齿圈的生产效率低,加工精度低等问题。本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包括床身底座和设置于床身底座上的回转台,回转台上具有夹持工件的夹爪,床身底座上设置有左滑鞍和右滑鞍,回转台位于左滑鞍与右滑鞍之间,左滑鞍上设置有左箱体且左滑鞍上具有供左箱体横向移动的左滑轨,右滑鞍上设置有右箱体且右滑鞍上具有供右箱体横向移动的右滑轨,左箱体上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夹具一且夹具一上装有插齿刀,右箱体上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上固连夹具二且夹具二上装有精加工刀具。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机床,特别涉及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减速机被广泛应用在速度与扭矩的转换设备中,是属于精密的机械设备。而内齿圈是行星减速机齿轮传动中,与行星架同一轴线的内齿轮,其轮齿的两端具有装配定位用的台阶孔,因此对内齿圈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加工内齿圈的各种工艺装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内齿圈的主要加工方法为:首先用车床对毛坯轮圈内的两端部的台阶孔进行加工,加工好后将轮圈装入插齿机的工作台上,然后用千分表对准台阶孔对轮圈进行测量定位,最后等其调整好位置后,插齿机开始加工内齿。此加工方法需要用到两台机床,不仅成本高而且加工效率也低;同时在工件换入另一台机床加工时,需要工人用千分表对工件进行重新定位,而人工操作避免不了误差的出现,从而导致内齿与台阶孔不在同一轴线上,造成产品的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的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包括床身底座和设置于床身底座上的回转台,所述的回转台上具有夹持工件的夹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身底座上设置有左滑鞍和右滑鞍,所述的回转台位于左滑鞍与右滑鞍之间,所述的左滑鞍上设置有左箱体且左滑鞍上具有供左箱体横向移动的左滑轨,所述的右滑鞍上设置有右箱体且右滑鞍上具有供右箱体横向移动的右滑轨,所述的左箱体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夹具一且夹具一上装有插齿刀,所述的右箱体上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固连夹具二且夹具二上装有精加工刀具。
本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工件毛坯装于回转台的夹爪中进行定位,接着左箱体带动位于左箱体夹具一上的插齿刀横移至工件相应的加工位置,然后夹具一带动插齿刀开始对工件进行加工内齿,待内齿加工完成后夹具一带动插齿刀远离工件,左箱体横向移动远离工件;此时右箱体带动位于右箱体的夹具二上的精加工刀具横移至工件需要精加工相应位置,精加工刀具开始对工件的内圆周壁进行精加工。此结构设计中工件不需要移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大大的提升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在上述的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中,所述的插齿刀的中心与回转台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于水平面的横向截平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中,所述的精加工刀具的外周壁与工件的内圆周壁相切。
在上述的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中,所述的精加工刀具可为砂轮、铣刀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中同时设置了插齿刀和精加工刀具,在工件不移动的情况下可通过移动加工刀具来实现插齿与精加工,其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加工精度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身底座;2、回转台;3、夹爪;4、左滑鞍;5、右滑鞍;6、左箱体;7、左滑轨;8、右箱体;9、右滑轨;10、升降装置;10a、夹具一;11、插齿刀;12、滑块;13、电机;13a、电机轴;14、夹具二;15、精加工刀具;16、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包括床身底座1和设置于床身底座1上的回转台2,回转台2上具有夹持工件16的夹爪3,床身底座1上设置有左滑鞍4和右滑鞍5,回转台2位于左滑鞍4与右滑鞍5之间,左滑鞍4上设置有左箱体6且左滑鞍4上具有供左箱体6横向移动的左滑轨7,右滑鞍5上设置有右箱体8且右滑鞍5上具有供右箱体8横向移动的右滑轨9,左箱体6上设置有升降装置10,升降装置10包括夹具一10a且夹具一上装有插齿刀11,右箱体8上设置有滑块12且滑块12上设置有电机13,电机13的电机轴13a上固连夹具二14且夹具二14上装有精加工刀具15。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的加工精度,其插齿刀11的中心与回转台2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于水平面的横向截平面上,精加工刀具15的外周壁与工件16的内圆周壁相切。
为了本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适应于不同材料和不同精度要求的产品,其精加工刀具15可为砂轮、铣刀等。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床身底座1、回转台2、夹爪3、左滑鞍4、右滑鞍5、左箱体6、左滑轨7、右箱体8、右滑轨9、升降装置10、夹具一10a、插齿刀11、滑块12、电机13、电机轴13a、夹具二14、精加工刀具15、工件1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4)
1.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包括床身底座(1)和设置于床身底座(1)上的回转台(2),所述的回转台(2)上具有夹持工件(16)的夹爪(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身底座(1)上设置有左滑鞍(4)和右滑鞍(5),所述的回转台(2)位于左滑鞍(4)与右滑鞍(5)之间,所述的左滑鞍(4)上设置有左箱体(6)且左滑鞍(4)上具有供左箱体(6)横向移动的左滑轨(7),所述的右滑鞍(5)上设置有右箱体(8)且右滑鞍(5)上具有供右箱体(8)横向移动的右滑轨(9),所述的左箱体(6)上设置有升降装置(10),所述的升降装置(10)包括夹具一(10a)且夹具一(10a)上装有插齿刀(11),所述的右箱体(8)上设置有滑块(12)且滑块(12)上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电机轴(13a)上固连夹具二(14)且夹具二(14)上装有精加工刀具(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齿刀(11)的中心与回转台(2)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于水平面的横向截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加工刀具(15)的外周壁与工件(16)的内圆周壁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精加工刀具(15)可为砂轮或铣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60837.1U CN205043457U (zh) | 2015-07-30 | 2015-07-30 | 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560837.1U CN205043457U (zh) | 2015-07-30 | 2015-07-30 | 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43457U true CN205043457U (zh) | 2016-02-24 |
Family
ID=55337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560837.1U Active CN205043457U (zh) | 2015-07-30 | 2015-07-30 | 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4345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17052A (zh) * | 2016-08-30 | 2016-12-14 | 汪超 | 一种轮毂的轮辋加工机床 |
CN110293382A (zh) * | 2019-07-04 | 2019-10-01 | 张习先 | 齿轮加工机床的多功能集成式加工工艺 |
-
2015
- 2015-07-30 CN CN201520560837.1U patent/CN20504345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17052A (zh) * | 2016-08-30 | 2016-12-14 | 汪超 | 一种轮毂的轮辋加工机床 |
CN110293382A (zh) * | 2019-07-04 | 2019-10-01 | 张习先 | 齿轮加工机床的多功能集成式加工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731367B2 (en) | Gear or profile grind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of such a machine | |
JP2010534142A5 (ja) | 被加工物を機械加工するための工作機械 | |
CN203853845U (zh) | 客车生产用简易翻转装置 | |
CN201951138U (zh) | 四轴三维雕刻机 | |
CN102873342A (zh) | 阀门双端面专用车床 | |
CN202490987U (zh) | 一种插齿机加工齿圈的快速装卡的工装 | |
CN208681632U (zh) | 一种数控车床上下料桁架机械手装置 | |
CN201073744Y (zh) | 数控石英沟槽磨床 | |
CN105665838B (zh) | 一种摆线齿轮的加工方法 | |
CN205043457U (zh) | 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 | |
CN204248471U (zh) | 具备工件自动装夹的五轴联动叶片加工机床 | |
CN211136255U (zh) | 一种行星齿轮自动化生产线 | |
CN202639843U (zh) | 精细化车磨多功能机床 | |
CN204772534U (zh) | 一种高速轻型龙门桁架机械手 | |
CN207787709U (zh) | 具倍数加工效率的栉式车床 | |
CN203227856U (zh) | 多功能摇臂铣床 | |
CN202240442U (zh) | 车载钢瓶专用精加工机床 | |
CN101780640A (zh) | 一种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 |
CN202174300U (zh) | 高效全自动数控齿轮倒角机 | |
CN211489636U (zh) | 一种曲轴车削加工机床 | |
CN204449327U (zh) | 一种用于加工链通链销的车床改装结构 | |
CN112059648B (zh) | 线性滑块加工治具机构 | |
CN203409329U (zh) | 一种循环球螺母端面加工专机 | |
CN102975021A (zh) | 一种数控车磨复合机床 | |
CN109834338A (zh) | 一种内齿圈的复合加工机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