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35054U - 压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35054U
CN205035054U CN201520738574.9U CN201520738574U CN205035054U CN 205035054 U CN205035054 U CN 205035054U CN 201520738574 U CN201520738574 U CN 201520738574U CN 205035054 U CN205035054 U CN 205035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nd
swing arm
pressing device
send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385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Yili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385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35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35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35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Of Ja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盖装置,其包括:送盖导轨,其具有相连通的送盖通道和压盖通道,所述送盖通道与所述压盖通道垂直设置;压盖杆,其可轴向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压盖通道内,所述压盖杆的下端设有真空吸盘,所述压盖杆具有抽气孔,所述抽气孔与所述真空吸盘的内腔相连通。通过设置送盖轨道及能上下往复移动的压盖杆,本实用新型的压盖装置能实现连续压盖,定位精度较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压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瓶装褐饮的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瓶装褐饮的包装过程中,通过采用机械手或其他设备直接动作,将瓶盖按压至瓶装褐饮瓶口处。采用此类安装方法的效率低、成本高、定位精度差,而且瓶盖容易出现被按压损坏的情况,影响生产进度,造成瓶盖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压盖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即通过压盖杆的往复上下移动,将从送盖导轨一端运送来的盖子下压至褐饮瓶口处,提供一种能够连续进行压盖的压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压盖装置包括:
送盖导轨,其具有相连通的送盖通道和压盖通道,所述送盖通道与所述压盖通道垂直设置;
压盖杆,其可轴向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压盖通道内,所述压盖杆的下端设有真空吸盘,所述压盖杆具有抽气孔,所述抽气孔与所述真空吸盘的内腔相连通。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盖导轨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送盖通道通过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分别开设有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上通孔及所述下通孔之间的通道为所述压盖通道。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能分别形成至少一个敞口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压盖杆的外壁上沿其径向凸设形成压盖头,所述压盖头的上端边缘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压盖头临近所述真空吸盘且位于所述真空吸盘的上方。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弧形的半径为2.5毫米~3.0毫米。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盖头的下端面向上凹设形成一凹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盖装置还包括压盖爪,所述压盖爪包括连接轴套、第一摆臂组和第二摆臂组;所述连接轴套可轴向移动的套设于所述压盖杆且位于所述压盖头上方,所述第一摆臂组和所述第二摆臂组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轴套的相对两侧面;所述第一摆臂组和所述第二摆臂组均包含两个摆臂,各所述摆臂的一端为第一枢接端且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各所述摆臂的第一枢接端及其自由端之间具有一第二枢接端,各所述摆臂的第一枢接端及其第二枢接端分别能转动的枢接于所述连接轴套及所述送盖导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摆臂组的两摆臂的自由端之间固设一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摆臂组的两摆臂的自由端之间固设一第二挡板;所述压盖杆上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盖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夹设在所述压板与所述连接轴套之间。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轴套的外壁凸伸形成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送盖导轨的上方且沿所述送盖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阻挡部的下端面凸伸形成至少一个阻挡柱,所述阻挡柱能随所述连接轴套的移动伸入所述送盖导轨的送盖通道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盖杆的上部为螺纹段,所述压盖杆通过所述螺纹段连接所述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为:
通过设置送盖轨道及能上下往复移动的压盖杆,本实用新型的压盖装置能实现连续压盖,定位精度较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另外,通过对压盖头的上端边缘进行倒圆角,增加压盖头的导向性,使盖子在压盖杆向上复位时,能够顺着压盖头的圆角导向滑下,降低卡盖的频次,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盖头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送盖导轨3压盖爪
11送盖通道30连接轴套
111顶板301阻挡部
112底板302阻挡柱
113第一侧板303连接块
114第二侧板31第一摆臂组
12压盖通道32第二摆臂组
2压盖杆4敞口部
21真空吸盘5摆臂
22抽气孔51第一枢接端
23压盖头52第二枢接端
24凹槽53自由端
25螺纹段6第一挡板
A上通孔7第二挡板
B下通孔8压板
10盖子9弹簧
101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压盖装置包括:送盖导轨1,其具有相连通的送盖通道11和压盖通道12,送盖通道11与压盖通道12垂直设置;压盖杆2,其可轴向移动地穿设在压盖通道12内,压盖杆2的下端设有真空吸盘21,压盖杆2具有抽气孔22,抽气孔22与真空吸盘21的内腔相连通。真空吸盘21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压盖装置在执行压盖动作前,压盖杆2位于压盖通道12上方且未进入送盖导轨1的送盖通道11内,盖子10由送盖导轨1的一端输送至送盖通道11内,在盖子10的输送过程中,压盖杆2开始向下移动并进入送盖通道11内,当盖子10被输送至压盖杆2下方时,压盖杆2下端的真空吸盘21会将盖子10吸住,被真空吸盘21吸住的盖子10随压盖杆2继续下移,直至被压盖杆2按压在瓶装褐饮的瓶口处;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盖装置完成一次压盖动作后,压盖杆2上移复位至压盖通道12的上方,随后进行下一次压盖动作。本实用新型的压盖装置由于压盖杆2的上下往复移动,即能实现连续压盖,且定位精度较高,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送盖导轨1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顶板111和底板112,顶板111和底板11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侧板113,顶板111和底板112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侧板114,送盖通道11通过顶板111、第一侧板113、底板112及第二侧板114围合形成,顶板111和底板112上分别开设有上通孔A和下通孔B,上通孔A及下通孔B之间的通道为压盖通道12。本实用新型对送盖导轨1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
其中,顶板111、底板112、第一侧板113或第二侧板114上能分别形成至少一个敞口部4,可以达到减轻本实用新型压盖装置的重量的目的,在实际生产中,便于安装操作。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压盖杆2的外壁上沿其径向凸设形成压盖头23,压盖头23的上端边缘的截面为圆弧形,圆弧形的半径R为2.5毫米~3.0毫米;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压盖头23的侧壁靠近圆弧形倒角处形成一倾斜侧壁231,该倾斜侧壁231从上至下径向向外倾斜设置,该倾斜侧壁2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为115°~120°,压盖头23临近真空吸盘21且位于真空吸盘21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压盖装置,通过对压盖头23的上端边缘进行倒圆角,增加压盖头23的导向性,使盖子10在压盖杆2向上复位时,能够顺着压盖头23的圆角导向滑下,降低卡盖的频次,避免送盖导轨1堵塞,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较佳地,压盖头23的下端面向上凹设形成一凹槽24,能达到减轻本实用新型压盖装置的重量的目的。
进一步地,压盖装置还包括压盖爪3,压盖爪3包括连接轴套30、第一摆臂组31和第二摆臂组32;连接轴套30可轴向移动的套设于压盖杆2且位于压盖头23上方,第一摆臂组31和第二摆臂组32分别对称设置于连接轴套30的相对两侧面;第一摆臂组31和第二摆臂组32均包含两个摆臂5,各摆臂5的一端为第一枢接端51且其另一端为自由端53,各摆臂5的第一枢接端51及其自由端53之间具有一第二枢接端52,各摆臂5的第一枢接端51及其第二枢接端52分别能转动的枢接于连接轴套30及送盖导轨1。例如,在连接轴套30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一连接块303,在送盖导轨1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一连接块101,各摆臂5的第一枢接端51及其第二枢接端52分别通过连接块303和连接块101枢接于连接轴套30及送盖导轨1,连接块303和连接块101通过焊接等方式固接于连接轴套30及送盖导轨1上,本实用新型对此具体枢接方式不做限定。
其中,第一摆臂组31的两摆臂5的自由端53之间固设一第一挡板6,第二摆臂组32的两摆臂5的自由端53之间固设一第二挡板7;压盖杆2上固定连接有压板8,压盖杆2的上部为螺纹段25,压盖杆2通过螺纹段25连接压板8,压盖杆2上套设有弹簧9,弹簧9夹设在压板8与连接轴套30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压盖装置在压盖的过程中,通过按压固定连接于压盖杆2上的压板8,使压板8下压弹簧9,受到压缩的弹簧9使可轴向移动的套设于压盖杆2上的连接轴套30向下移动,此时,受下移的连接轴套30的带动,各摆臂5的第一枢接端51随连接轴套30下移,各摆臂5的第一枢接端51相对连接块303旋转,各摆臂5的第二枢接端52相对连接块101旋转,此时,各摆臂5的自由端53随即从送盖导轨1两侧向上摆动,第一摆臂组31和第二摆臂组32最终处于打开状态;在压盖动作完成后,上抬压板8,压盖杆2随之上移复位,弹簧9恢复至未被压缩的状态,弹簧9作用于连接轴套30上端的弹力解除,连接轴套30上移,各摆臂5的自由端53随即从送盖导轨1两侧下移,至第一摆臂组31和第二摆臂组32处于收回状态,此时,第一摆臂组31的两摆臂5的自由端53之间固设的第一挡板6和第二摆臂组32的两摆臂5的自由端53之间固设的第二挡板7,均位于送盖导轨1的下通孔B的下方,可防止后续输送来的盖子10从下通孔B中掉落。
更进一步的,连接轴套30的外壁凸伸形成一阻挡部301,阻挡部301位于送盖导轨1的上方且沿送盖导轨1的长度方向延伸,阻挡部301的下端面凸伸形成至少一个阻挡柱302,阻挡柱302能随连接轴套30的移动伸入送盖导轨1的送盖通道11内。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压盖装置进行压盖时,压盖杆2带动连接轴套30向下移动,阻挡部301随连接轴套30下移,阻挡部301上的阻挡柱302即能下移至送盖导轨1的送盖通道11内,能阻挡送盖通道11内后续输送来的盖子10,使其不影响正在进行的压盖过程;在压盖动作完成后,压盖杆2上移带动连接轴套30向上移动,阻挡部301上的阻挡柱302也随连接轴套30上移至后续输送来的盖子10上方,使盖子10能够继续输送以完成下一次的压盖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实用新型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10)

1.一种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装置包括:
送盖导轨,其具有相连通的送盖通道和压盖通道,所述送盖通道与所述压盖通道垂直设置;
压盖杆,其可轴向移动地穿设在所述压盖通道内,所述压盖杆的下端设有真空吸盘,所述压盖杆具有抽气孔,所述抽气孔与所述真空吸盘的内腔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盖导轨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送盖通道通过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围合形成,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分别开设有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上通孔及所述下通孔之间的通道为所述压盖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二侧板上能分别形成至少一个敞口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盖杆的外壁上沿其径向凸设形成压盖头,所述压盖头的上端边缘的截面为圆弧形,所述压盖头临近所述真空吸盘且位于所述真空吸盘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的半径为2.5毫米~3.0毫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头的下端面向上凹设形成一凹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装置还包括压盖爪,所述压盖爪包括连接轴套、第一摆臂组和第二摆臂组;所述连接轴套可轴向移动的套设于所述压盖杆且位于所述压盖头上方,所述第一摆臂组和所述第二摆臂组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轴套的相对两侧面;所述第一摆臂组和所述第二摆臂组均包含两个摆臂,各所述摆臂的一端为第一枢接端且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各所述摆臂的第一枢接端及其自由端之间具有一第二枢接端,各所述摆臂的第一枢接端及其第二枢接端分别能转动的枢接于所述连接轴套及所述送盖导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组的两摆臂的自由端之间固设一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摆臂组的两摆臂的自由端之间固设一第二挡板;所述压盖杆上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盖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夹设在所述压板与所述连接轴套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套的外壁凸伸形成一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送盖导轨的上方且沿所述送盖导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阻挡部的下端面凸伸形成至少一个阻挡柱,所述阻挡柱能随所述连接轴套的移动伸入所述送盖导轨的送盖通道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杆的上部为螺纹段,所述压盖杆通过所述螺纹段连接所述压板。
CN201520738574.9U 2015-09-21 2015-09-21 压盖装置 Active CN205035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38574.9U CN205035054U (zh) 2015-09-21 2015-09-21 压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38574.9U CN205035054U (zh) 2015-09-21 2015-09-21 压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35054U true CN205035054U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93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38574.9U Active CN205035054U (zh) 2015-09-21 2015-09-21 压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350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7553A (zh) * 2017-12-27 2018-06-29 长春北方化工灌装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内扣式压盖装置与压盖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7553A (zh) * 2017-12-27 2018-06-29 长春北方化工灌装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内扣式压盖装置与压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64797U (zh) 一种阀杆密封圈组装机的密封圈上料组装机构
CN102351103B (zh) 一种模切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2825525B (zh) 一种餐具加工用立面磨削系统
CN104816297A (zh) 一种异型插件机的气动机械手
CN103693458A (zh) 一种料斗式自动上料装置
CN205035054U (zh) 压盖装置
CN204568811U (zh) 一种可精确控制分瓶距离的分瓶器
CN202951504U (zh) 粉料匣钵烧结后粉料自动解碎装置
CN203767618U (zh) 弹簧上料机构
CN103569426B (zh) 一种自动抓取定位放毛刷装置
CN104071733A (zh) 双列旋转式灌装机
CN204355737U (zh) 一种输送带自动切换装置
CN203382064U (zh) 包装盒自动翻转装置
CN203545109U (zh) 一种防倒式塑料软瓶换向推瓶输送装置
CN202434453U (zh) 一种自动点珠机
CN202295420U (zh) 一种进瓶装置
CN202201694U (zh) 一种自动压盖机
CN203345570U (zh) 自动堆叠机
CN102941294B (zh) 一种圆钢筋切断模机构
CN203460433U (zh) 瓶盖合盖机
CN205346349U (zh) 一种升降平台
CN204297626U (zh) 理盖装置及理盖机
CN201192900Y (zh) 自动化两端滚花成型机
CN204210825U (zh) 一种全自动气雾剂灌装机
CN209127073U (zh) 一种保持连续稳定夹持装置及其传送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